莆田市图书馆
莆田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莆田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贤良港天后祖祠重建时间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筑梦莆阳》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20000680
颗粒名称:
贤良港天后祖祠重建时间考
分类号:
K928.75
页数:
5
页码:
308-312
摘要:
本文记述了清乾隆年间贤良港天后祖祠移址重建的原委和过程,并列举三个史料佐证。
关键词:
组祠
考证
贤良港
内容
清乾隆年间,经林清标教谕倡议,贤良港天后祖祠移址重建,其格局规模,大致就是如今的祖祠模样;乾隆五十一年(1786),“浩大工程”竣工后,林清标亲自撰写了《重建天后祠记》碑文。这通高七十六厘米,宽五十厘米,厚六点四厘米的石碑(额横为六个篆字,正文楷书,少数字磨灭残损,全文尚可辨读),一直耸立在祖祠里,成为珍贵的“镇宫之宝”。
尤其重要的是,它“是现存最早记载台湾信众捐助内地妈祖祠宇的史实”(蒋维锬先生语),对研究妈祖在闽台关系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价值。
重建天后祖祠的原委如下。
“戊戌(指乾隆四十三年)春”,即1778年春,林清标到贤良港参拜致祭妈祖,并进行田野考察期间,见到祖祠“墙倾瓦漏,白蚁遍生”,于是与“族人共商募建”之事。他的倡议得到一致赞同。妈祖祖祠康熙二十四年(1685),林麟焻受命出使琉球荣归,他以一品钦差和“族孙”的双重身份,虔诚地到贤良港瞻拜妈祖祖祠(与林氏族祠是合二为一的),同时还“遣工置木石整造之”。整整九十多年过去了,即使现代钢筋混泥土的“百年老屋”,也该翻建整修了吧?
但随即遇到资金短缺问题。据林清标所记,祖祠重建“物料全无,工程浩大,未易轻举。”林清标当即致信当时担任台湾府凤山县教谕的长子林霈,请求支援。从乾隆四十三年(1778)戊戌仲春,林清标的《敕封天后志序》可知,当时“铎台之凤山”的“长儿霈”,曾“邮书请标宗其事”,就是恳请父亲介绍妈祖神迹之事,“冀得广传”。于是,林清标便顺理成章地提出重建贤良港妈祖祖祠之事,父子一拍即合,同心同德,“霈即与安平镇副总戎陈讳宗溥君(莆田沿海吉了寨人士),“两处各尽心力,官长士民,乐输者聚”。
重建工程于第二年,即“己亥年(乾隆四十四年,公元1779)季夏兴工”。
先说这“工程浩大”吧。当时并非简单的重复修旧,而是迁址扩建:购买“祠后山地辟为祖祠”,“可建四座:除后座属祖祠外,建中座一(专奉天后)、拜亭一、山门一。园□照樯,东边尚可盖两间为祀香火者居。”林霈接到父亲家书之后,也立即行动,,最终募得白银“二千四百五十两有奇”,解决了“物料工资并里人徐宏光买地”款项急需。
据史料载,林霈,清高宗乾隆三十五年(1770)中举人,先任福建平和训导,再到台湾府凤山县教谕。其后调任广西容任知县。(详见《平和县志》卷四,《乾隆莆田县志》《民国莆田县志》《民国福建通志》总卷之三十三等史册)。
有了建设资金和贤良港百姓的鼎力支持,工程持续数年,按部就班进行;并且终于“至本年九月告竣”。
这文中的“本年”,究竟是指其上的“己亥年”,还是林清标碑文落款的“乾隆五十一年”?
不妨先看看词典工具书的词义阐释吧:“本年,该年,这一年。”也即指现时所在的年份。“本年”不同于“当年”(“事情发生的同一年”)。
不妨再看几个典型的史料佐证吧。
以下三个事例,与林清标撰写《重修天后祠记》碑文的时间相近、内容相似,其共同点在于,碑文或奏章中之“本年”,均指代执笔者落款(立碑)之年份。
一
《重修朝元阁碑记》(参见新浪博客《重修骊山朝元阁碑记》,2017-03-11;岳东《华清宫之清代建筑老君殿初探》,2017-08-17)……户捋募,输粮数石,估用不敷。经营数年,而费用有出延。堪舆一者卜地于堡西南,画基方阔一分,岂但地言,亦补巽也。建庙一楹,塑像三尊。金碧辉煌,堂阶琳琅。工起于癸酉【1753】年告竣,与本年【1755】九月兹后,祈祷有神,享献有地。神芳有灵,佑我一方。人沾康宁之福,家沐藩息之泽。不惟先志,克承众愿。悉协足垂,永久弗替。是为记。经首督工输贰姓氏俱勒副石。堡后学唐来选敬撰并书。时乾隆二十年【1755】岁次,乙亥菊月吉日立。
二
1949年的《开化县志》记载:“康熙六十【1721】年,因学宫屡修屡圮,久议复迁城内起凤门旧址。贡生詹锡武请捐资重建庙学,教谕查谨、训导陈昕烈具祥各宪。雍正元【1723】年葵卯四月二十八日,择吉架梁。中为孔庙大成殿,前为月台,台左、右为东、西两庑,又前为戟门。左为名宦祠,右为乡贤祠。又前为泮池,池前为棂星门,殿之左为启圣祠,祠前为朝堂,左为明伦堂,后为尊经阁。迤东为龙门,上为文昌阁,阁左为东斋署,署左为土地祠,殿右为文昌祠,祠后为忠孝祠。本年九月告竣,总制觉罗·满保有记并立石碑刻之。(见《书香温婉永流传一由清雍正〈重建开化县学碑记〉看开化历代教育》,《衢州日报》,2014-02-17)
三
雍正八年(1730)八月九日兴工营建,至乾隆元年(1736)九月十六日全工告竣,历时六载。据《清代宫中档奏摺及军机处档摺件》(1982年台北故宫博物院出版)载:“二十四日戊子,定雍正帝陵墓名“泰陵”,泰陵工程于本年九月告竣。”
可见,林清标教谕的遣词是十分严谨精确的。
为什么竣工时间是7年之后的“乾隆五十一年”菊月,而不是百日之后的“己亥年”九月呢?这要从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观察、分析。
以当时台海的交通状况看,书信往返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一次总得十天半个月吧。如果重建工程匆匆于百日之内就结束了,信息交流能够顺利进行吗?再说,一次数千两银子的大规模募捐筹款活动,还需一个艰苦细致运作的过程,这也需要一定的操作流程与时间吧?
要知道,这白银“二千四百五十两有奇”,在当时绝非一个小数。据有关专家考证:乾隆时期,一两银子相当于现在37.40克。按3月12日人民币白银价格每克6.98元计算,一两银子相当于现在人民币261元。当时上海地价不过“每亩土地价格为307元。”并且“清代每亩土地面积是607平米,现在是666平米。就是说现在每亩土地面积比清代搞出9.7%。”据清代作家、书法家钱泳的笔记著作《履园丛话》记载:“乾隆初年,田价渐涨,然余五六岁时,亦不过七八两,上者十余两。”同时,叶梦珠的《阅世编》介绍:乾隆时,亩价十至二十两。另据当今的《成都日报》《清朝的土地价格》所载:康熙52年(1713),四川人口增加,田地价格也随之上涨,每亩田价涨至数两银子。地处莆田海边的贤良港妈祖“祠后山地”,应该更便宜吧?
因而,一笔白银“二千四百五十两有奇”的巨款(如今折合人民币约639450元),是百日之内就全部花光,还是七年期间细水长流?答案显然也是后者更为合理。可惜目前还缺乏有关史料记载。
我估计,这么一大笔募捐的善款,到手也大为不易,应该不可能一次性就能一步到位的。据《清代官员俸禄》等网文介绍,从二品副总兵的岁俸为53两另加支324两;另一说为:副将(从二品)俸银53.457两,薪银144两,蔬菜烛炭银72两,灯红纸张银108两,合计377.457两)。而且,每年仅在春秋两季发给;春季以正月二十为限,秋季以七月二十为限。当时教谕年薪大概是银子三四十两吧。
花费七年光阴才竣工完成,这还可从林清标在《重建天后祠记》中还特地记载的:7年光阴漫长,人事有所变迁,需要新人“晋接(交接、接手)”——“创建晋接者宗敬、治仲、祐伯也”。如果重建工程百日就可告竣,转眼之间的事情,还需换人接力,彼此“晋接”吗?何况,当时交通不便,运输困难。再说,协商、购买那一片妈祖“祠后山地”,恐怕也得一番周折和时间吧?
最后,从《重建天后祠记》作者林清标落款的“乾隆五十一年(1786)岁次丙午菊月吉旦立”看,新落成的天后祖祠,应该就是竣工之日“乾隆五十一年”的金秋“九月”——“菊月”(古人称农历九月菊花盛开时节为“菊月”)。文中,作者前面称“本年九月告竣”,后面以“菊月”与之前后呼应。这也从写作技巧上说明了,“本年九月”,也就是文末落款之“乾隆五十一年”“菊月”。这里所说的“本年”,也明明确确为“乾隆五十一年(1786)”。
再则,按一般常理观之,往往是在大功告成的竣工之日,请名流作记立碑,以叙述事情的本末经过。这也更加合情合理,顺理成章吧;哪有“己亥年”秋季就已经竣工,然后拖延到七年之后,再去请林清标作记立碑的道理呢!
为什么贤良港人要请林清标来撰写祖祠重建碑文呢?
至少有三大理由:他是重建贤良港天后祖祠的首倡者,并且是台海两岸赞助资金的牵线人。并且,他本人还于康熙四十三年,应大儿子、台湾凤山教谕林霈之请,撰写了《敕封天后志》,着力宣传贤良港和妈祖文化。林清标可谓是物质、精神两方面的妈祖“功臣”啊!因此,贤良港人请他执笔撰写碑文,也是理所当然,合情合理的。
综上所述,乾隆年间贤良港妈祖祖祠的重建工程,并非百日之内就“大功告成”的,而是经过了七年(1779-1786)之劳,群策群力,台海协同的结果。
《莆田通讯》2020.3
知识出处
《筑梦莆阳》
出版者:中国诗词楹联出版社
本书是关于福建莆阳作品集,共收录联诗词赋、教坛拾翠、乡土走笔、师长勉励、序跋选辑、媒体报道几部分内容。
阅读
相关人物
林清标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