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效益与语言显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筑梦莆阳》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20000646
颗粒名称: 观察效益与语言显现
分类号: K825.46;G633.3
页数: 4
页码: 133-136
摘要: 本文是1990年4月刊登在《读写月报》的一篇文章,文章阐述了观察和语言在写作中的运用。
关键词: 语文 教学方法 语言

内容

要善写作须多观察,这是常理。然而,为什么同是观察一个事物或景物,有的人能过目不忘,“下笔如有神”,而不少人却“视而不见”,或成了“过眼烟云”呢?这里,显然有一个“观察效益”问题。要提高观察效益,需要下的功夫很多,本文主要介绍一种行之有效的常用方法,即观察·思维·言语同步法。
  叶圣陶先生在《拿起笔来之前》一文告诫人们,在实际生活里养成精密观察,仔细认识的习惯,是一种准备功夫。如果养成了,对于写文章太有用处了。叶老特地把开放五官的“精密观察”跟思维、言语参与其中的“仔细认识”相提并论。这恐怕与高尔基所主张的,观察时要随时把最有特征的事实、景物、细节等知识和印象,“包括在最确切、最鲜明、最被一般理解的语言里”,属于异曲同工之见。
  叶老在论及词汇对思维和作文的作用时讲得十分明白:“语汇,在心里是意念的单位,在语言里是构成语句的单位。”“思维活动决不是空无依傍的,必须依傍语言材料才能想。”“我们说话、作文,无非使用那些通用的言词。”“在思维的时候,咱们随时挑选适当的词。”“我们期望于我们的写作能力,最初步而又最切要的,是在乎能够找到哪些适合的‘字眼’也就是适合的‘词’。……否则只给我们的意思情感铸了个模糊甚至矛盾的模型而已。”(《十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实践表明,观察时的“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除了缺乏经验和必要的方法之外,词汇贫乏是一大原因。因为观察者常常不知道他们见到的是什么,听到的是什么。“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然而,如果离开了一定词语的支撑,又如何“满”得出来、“溢”得漂亮呢?而这种表达的优劣高下,跟他所掌握词汇的文野雅俗是正相关的。试想,倘若鲁迅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头脑中没有那么多草木昆虫的名词儿,他能写得那样得心应手吗?难怪当年孔夫子就谆谆教导他的弟子们要“多识于草木鸟兽之名”。据说,有个青年人初次登上八达岭长城,他兴奋不已,于是高声叫道:“长城长啊,真他妈长!”你能说如此差劲的“抒情”,是因为没有感受体验或没有真情实感吗?
  语言学家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一书指出,思想离开了词的表达,只是一团没有定形的、模糊不清的浑然之物。思想本身好像一团星云。在语言出现之前,一切都是模糊不清的。也就是说,语言对思维结果起着类似对摄影底片进行“显影”和“定影”的物化作用。孙绍振教授在《文学创作论》一书中写道:“不管作家的观察力、感受力、想象力多么强大,如果没有与之相应的语言加以表达,一切都会落空。当我们知觉事物的直观形象的时候,如果在事物特征与语词之间不能建立起联系,也就是光有意会,而不能言传,那么我们的感觉就并没有完成。只有感知经验语词化了,才能完成感知的根本任务;只有语词化了,事物特征才能化为信息的最小单位。”这种观察、思考、言语三同步的写作方法,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及时捕捉住思维的火花,把“灵眼”发现的美妙的第一印象和独特的内心感受,通过“灵手”记录的文字而固定下来,使之不至于成为“过眼烟云”,稍纵即逝。因此,讲究写作“灵感”的诗人们特别声称“作诗火急追亡逋,清景一失后难摹”。心理学研究表明,表象是感性认识的终点,又是理性认识的起点。它是由感知过渡到思维、由感性认识过渡到理性认识的中介。而语词化则是表象形成的主要标志。所以,感知如果不及时语词化,哪怕是粗糙的语词化,人的感知就无法进一步精确化。感知语词化是一个不断精确化的过程,离开了语词的物质外壳,这种过程是不可能产生的,也不可能持续的。没有相应的语词化作基础,想象力对形式的驾驭力就无法发挥出潜在的效能来。通过内部言语——外部言语的快速转换和催化作用,可以使表象、情感、思想(念头)等更快地摆脱朦胧模糊、细碎杂乱的“混沌状态”,借助于语言(字词、句子)而不断地使思绪显影、定位或校正,从而逐步变得清晰、稳定、明确、完整和条理化起来,印入脑子当然也就更深刻、更丰富、更牢固。有些训练有素的人面对“有声有色”的景物,当即进行绘声绘色的描述,这就是所谓“出口成章”。
  老作家秦牧的《花城》算得上是脍炙人口的散文名篇了。他在追述创作经过和经验时就提到,他是边在花市盘桓,“一面看,一面在直观的景物之前构思一些比较精彩不落俗套的句子。”观察时口中常常会“念念有词”。也就是,他的佳作是观察、思考、语言三同步一条龙的产物。真可谓文思巧与花共发!散文家郭风也习惯于一面观察、思考,一面随即用本子或纸片飞快地记下当即想到的一些意念和片言只语——哪怕一个词,一个字也好。就是在国外访问时也不例外。海明威也忠告习作者要竭力用准确的词语及时地给自己的所见所闻“显影”“定影”:“如果我们遇到一条鱼,你看准了,看每个人做的是什么。如果你在鱼跳的时候兴奋起来,你就回想一下,使你产生这种感情的确切的动作是什么。是钓丝从水面上浮起来,是它像弓弦似的绷紧,水开始滴下来,还是它跳的时候猛撞泼水的动作。回忆当时的声响,说了些什么话。找到当时产生感情的东西,找到使你激动的行动。然后写下来,要写清楚,叫读者也看得见,产生与你同样的感觉。”(《明威研究》)显而易见,海明威这里强调的,是要在仔细观察的同时用具体、精确的语词,对整个过程的每一个细节进行描述。而这样的观察思考和描述,势必是要建立在丰富的词汇之上的。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的作文教学经验很值得我们借鉴。一次,于漪带学生到金山参观,一路上,春光明媚。她提出:“谁能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把这一早春的景色生动地描绘出来?”于是学生七嘴八舌说出了一大串富有文采的词语:人勤春早、水天一色、白帆点点、波光粼粼……这些词语,后来同学们在作文中都用上了,而且用得很活。同学们在校园里散步,她常走过去,有意识地启发学生:小花园里有些什么?玉兰花开了,用一个什么词形容比较确当?等等。(《中学语文教学探索》)总之,她巧妙地把立足词语进行观察、思维的方法教给了学生,而不是架空地进行所谓的“思维训练”。她认为:“学语言本身就在发展学生思维。我们在教学生一个词语,一个句子,一个精彩段落时,你就在发展他的思维,发展他的想像力。比如说,让孩子写景,开始他词语掌握不多,不能写出细微的地方,一旦掌握了,观察也就细微了。一个孩子写菊花,菊花害羞好像少女害羞一样,一半花瓣捂着脸,一半花开开了,他在用这个语言时,观察力也得到发展。”(《课堂教学三个维度的落实与交融)
  如果叫中学生写一篇《赏花小记》这样的文章,会有多少个词语供选择驱遣呢?我粗略统计了初中语文课本的“现代汉语词语表”,发现可用以描述花卉颜色、芳香和姿态的不下个,而高中Ⅰ—册中,还有多个这样的词语。仅以“美丽”的同义词来说,就有“富丽”“瑰丽”“绚丽”“明丽”“艳丽”“俏丽”等个。我想,倘若学生们确实掌握了这余个词语,写一篇关于花的作文,恐怕是“得来全不费功夫”吧?不难设想,只要有意识地不断进行观察、思维、语言三同步训练,“出口成章”迟早是能够实现的。
  《读写月报》
  1990.4

知识出处

筑梦莆阳

《筑梦莆阳》

出版者:中国诗词楹联出版社

本书是关于福建莆阳作品集,共收录联诗词赋、教坛拾翠、乡土走笔、师长勉励、序跋选辑、媒体报道几部分内容。

阅读

相关人物

叶圣陶
相关人物
索绪尔
相关人物
秦牧
相关人物
于漪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