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词组段:语文课堂变革的强力抓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筑梦莆阳》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20000644
颗粒名称: 联词组段:语文课堂变革的强力抓手
分类号: K825.46;G633.3
页数: 7
页码: 120-126
摘要: 本文论述了语文课堂变革的主要内容:联词组段,从三个方面分别阐述了联词组段的重点、思维方式与过程、联词组段的运用及学习方式的改变。
关键词: 语文 教学方法 组段

内容

面对新课改的有力挑战,我们在进行语文课堂改革时明确提出:如果说语文教学应当以语言掌握和运用为基础,那么“联词组段”就是统摄语文课堂听说读写训练和人际交流的强力“抓手”。所谓抓手,就是以之做为调控和推进教学过程的主要凭借和着力点:无论是老师的精彩讲解释疑,还是学生的热烈议论探讨,或者当堂的作业练习,都应当紧紧围绕课文的重点语词进行。因为它们是这篇文章工具性、人文性的物化手段和主要载体。可以说,根据各自的表达需要,筛选并运用文本中的适当语词进行阐发表述,这是另一种形式的“联词组段”吧。
  践表明,这样做有三大明显好处:一是大大精简了教学课时,缓解了新教材分量加重与课时减少的矛盾;二是切实体现了语文学习的本质特点,强化了思维与语言训练;三是展现了现代学习方式的动人风采,从根本上促进了语文教学方式的转变。
  其一、由于那些用以语用操练的词语,并非随心所欲的产物,而是师生在共同解读课文的基础上精心筛选出来的,因此它们往往是课文“华彩乐章”的浓缩与体现。筛选和整合重点词语的过程,往往就是解读和把握课文精要之处的过程,就是与作者进行思想对话和传承文明的过程。联词组段,避免了信马由缰,言不及义,促进了言之有物,持之有据。所以,抓住了重点词语这一构成与把握课文重点的要素,课堂教学便可以删繁就简,突出目标,轻装跃进,中心开花。
  其二、“联词组段”的思维方式与过程,跟人类的一般思维与表达过程是高度一致的。可以说,训练“联词组段”,就是训练思维和表达。“思想在词中完成”。词与词之间的逻辑组合,实质上也就是思维上的“分”与“合”关系的反映。词的语义表象是思想的分解格式,同时又是思想进而转化为扩展性话语的起点。中外语言学家已经大致描述出了“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转化的大脑“黑箱”操作程序:在思维过程中,语言的表现形式常常带有形态上的凝缩性、简约性和跳跃性。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①思维在初始阶段往往还没来得及形成完整的句子形态,头脑中若隐若现的只是一个散乱无序的、以单个语词(其中动词、形容词占较大比例)形式闪烁出现的“念头”和“思绪”;②材料之间、观点之间还没形成明确的、连贯的逻辑联系和语法联系。只有经过不断的酝酿、推敲、补充、整合,才能逐步使之完整、明晰,最终形诸笔墨(往往还须进一步的修改、润色)。而“联词组段”的思维——表达运作过程,则是一种极其相似的模拟训练。
  “联词组段”是在一定的限制(若干特定的词语)中求得自由,它往往需要定向联想和想象的撮合,才能迅速地将若干似乎互不相干的词语(概念)有机地串联起来,成为一段有意、有情、有序,甚至有趣的文字。因此,它是思维训练的利器之一,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会善于在种种限制中寻求广阔的空间,让词语在思维中跳动起来,成为击打思维琴弦的琴锤,从而弹奏出流畅和谐的乐章。实际上,限制也是人生的常态。在人的一生的有限岁月里,“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机遇是很少的,因此要学会善于在种种限制中寻求广阔的空间。汉语言是一种非线性的“流块建构”,更具有富有弹性,联想丰富,组合自由等特点。即便是似乎毫不相干的词语,只要经过几步的联想操作,就可以建立起自然而然、合乎逻辑的联系。著名作家钱钟书说得好:“撮合语言,配成眷属。愈能使不类为类,愈见诗人心手之妙。”
  “联词组段”是一种动态的思维与语言训练,是一个充满尝试和知识内化迁移的生动过程与知情统一的知识获得过程,而动态的探究才更具有开放和创新的特点。它不仅是对知识进行认知、积累和加工,而且让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都参与其中,因此具有一种张力和召唤力。它给学习者一个广阔的、自由的空间,呼唤着独辟蹊径、富于个性的创造性理解和表述。学习过程是一个开放的创造性过程,学生在不断理解文本的过程中不断投入自己的人生体验,去发现和感受词汇背后的丰富意义,在创造的过程中全面展现生命的活力。
  课堂上立足课文的“联词组段”,是对陈旧和“时髦”的语文教学法的有力反拨与匡正。
  书面语的“学得”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它是一个有目的、有意识的学习过程。刘国正指出:“语文教学必须让学生切切实实地在训练中学会操作和使用语文工具,也就是着眼于掌握字、词、句和篇章的运用能力,不容许离开这种训练去空讲大道理,空讲理论知识。”(《和活——刘国正语文教育论集》)所谓“活”,就是要使“实”的东西在教学过程中活起来,引导学生进行生动活泼的语文基本训练。张志公也指出:“练习要从词句练起,逐步练习写成段成篇的文。……今天,有些青年,一直到高中毕业,写作能力还不符合要求。
  原因之一恐怕就在于过早地丢开了词句训练。”章熊也一再指出:“学习语言,开始只能模仿。掌握句型也是如此。模仿、积累、领会、吸收、理解、运用,交互作用。”否则“无论讲得多么明白、透彻,都不等于学生已经学会了。”可以断言,任何脱离了书面语用训练的分析讲解、合作探究、感悟体验等等,都无异于有声有色、热热闹闹的假把戏;任何脱离了书面语用训练的“人文性”表演,只能是一文不值的空头支票!
  然而,长期以来,语文教师普遍存在一个认识误区,或者说一种一厢情愿的美好的幻想:课后学生自然而然会运用所学的那些词语。实践证明,绝大部分学生对阅读文章时学过的语言材料(包括词语和句式),其掌握程度至多停滞在“理解”这一层面上。“理解”而不会“运用”,其实并不是真正的理解,而能够“运用”才是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的标志。从“理解”的必然王国到运用的自由王国之间,还存在着众多的沟沟坎坎,而且不是所有学生(包括成人)都能顺利地实现这一跨越的。由于学生难以自觉地将“消极语言”转变为“积极语言”,因而造成“积极语言”数量增长的迟缓,滞后于语言表达的需求。要将课文中理解了的“消极语言”转化为“积极语言”,必须在第一时间,即当堂及时地“学以致用”。毛主席在《整顿党的作风》中指出:“有些同志则仅仅把箭拿在手里搓来搓去,连声赞曰:‘好箭!好箭!’却老是不愿意放出去。”我们语文课的语词学习情况,不是也存在这样的弊端吗:文章中哪些词语用得准确贴切分析得天花乱坠,哪些词语用得生动有力讲得头头是道,可就是不让学生当堂对这些词语加以尝试运用!课堂上最紧要、最生动、最精彩的一幕没有了,放任自流了,学生的语文水平会迅速提高吗?现代外语教学提倡“语言应用即生活体验”的教育理念,采用滚动、螺旋式的方法,在当堂语用中高频率复现核心词汇,发展学生的能力和智力。应该说,母语教学更有及时、广泛语用的得天独厚的条件,何乐而不为呢?
  从学习心理学的角度看,“试误”还是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必不可少的环节。可是我们语文学科在“语言学习”上却严重忽略了这样一个“试误”或者说“尝试运用”的环节。语文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是应该像其他学科一样,当堂安排一个“试误”的环节,要让学生在“尝试运用”的过程中,通过已掌握的语言图式来同化新的语言图式。著名特级教师张富指出:当堂进当堂出,及时长善救失,适应自我完善的需要。教学实践表明,并非所有的学生都能顺利驾驭所学词语的组合,每次都会有各种暂时的“失败者”体验挫折。因为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也是一个暴露学生各种疑问、困难、障碍和矛盾的过程。因此,新课程十分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方法与过程。强调探索过程,就意味着面临问题和困惑、挫折甚至失败。灵活多变的联词组段练习,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极其有效的“尝试运用”语言的环节,介入师生之间多向的合作对话,可以大大缩短学生,尤其是后进生“试误”的时间。
  其三、“联词组段”充分展示了现代学习方式的动人风采和无穷魅力,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学习方式转变是新课改的显著特征和核心任务。现代学习方式具有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问题性等五大基本特征。从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看,联词组段等语用训练可以从根本上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体现这五大特征。
  主动性往往与趣味性和挑战性相关联,问题的挑战性越大,激起探究和求解的精神也就越强。不同词语的排列组合,就是一个个不同的问题所在。问题意识指向成为学生感知和思维的对象,从而在学生心里造成一种悬而未决的学习愿望;强烈的求知求解状态,从而激发出异乎寻常的主动学习的渴望;注意力高度集中,认识的冲动性和思维的活跃性促进了学生勇于求异思维和创造思维。对于一个中学生而言,能够在不同的语境使用相同的词语,本身就是一个进步,一种创造。由于要求“联词组段”的那些词语,或是课文中出现的生字新词,或是提取自精彩段落,或是报刊上的时鲜词语,它们无不充满巨大的“诱惑力”和挑战性。这就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由思考与创造的机会,构成了学生尝试作业的内在动因与思想张力,使之处于一种“跃跃欲试”的精神状态,他们创造的航船时时升火待发,准备驶向任何思想的海域。一次次富有挑战性的思维碰撞,经过学生万紫千红、趣味盎然的语用尝试,从而真正掌握知识,发展能力,成为充盈着灵性的人。
  “联词组段”不仅仅是一种训练方式,而且是教学思想和学习方法变革的重要手段。不管“满堂灌”还是“满堂问”,其中心都是教师;教师既定的阅读模式,往往造成巨大的话语霸权,学生的主体作用永远不可能得以发挥。而“联词组段”则与新一代的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相吻合。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包含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等四大要素。其教学模式可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学生用探索法、发现法去建构知识的意义,主动去搜集并分析有关的信息和资料,把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尽量和自己已经知道的事物相联系。它不是简单的信息输入、存储和提取,而是新旧经验交互作用的过程,其中包含有新旧知识经验的冲突、转化和重组。而“联词组段”就是促使学生头脑中新旧词语相互碰撞、契入、融化、整合的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它是把新词内化进学生已有词语网络存储的“催化剂”。
  “联词组段”与目前英国语文课堂采用的社会结构主义教学模式也很相似:注重课堂教学中的语用交流,进行师生共同参与的群体活动。它既有别于以往的“以教为主”的行为主义教学模式,又不同于“以学为主”的认知主义教学模式。它以“阅读与反应”为重要的教学方法,创设师生共同参与的语文课堂教学形式。它不是教师知识权威的体现,也不是单纯的学生的自我表现。教师不是退居一旁的组织者,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而是师生相互平等的组织者、协调者和参与者,“大家一起做,共同探索,共同总结”。在这种课堂教学中,教与学是动态的过程,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启发学生反馈来呈现内容以及检验自己的教学方式。可见,课堂教学重视课文语言的迁移运用,是世界性的发展趋势。
  实践证明,在第一时间里师生当堂进行语词运用操练,可以使得课堂上充满无穷的生命活力。它不仅带来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同时也促使了教师角色的变化和要求的提高。在这一过程中,师生双方都全身心地投入到一种情境交融的创造活动中,因而教学充满着人文关怀与生命情趣。面对若干词语构成的实际挑战,教师与学生往往是站在同一个思维起跑线上——教师充其量只是“平等者中的首席”。在很多时候,教师的思维敏捷性和广阔性未必胜于学生。所以,师生之间没有了居高临下的说教,而是有着共同话题的对话关系与真正的精神交流。师生进行着知识与智慧的交流,精神与人文的沟通。教学成为一种师生互为主体、合作互动的过程;师生之间成为一个紧密的学习共同体。以语词运用来激活和放飞学习主体的生命意识和创造欲望,让课堂教学焕发出充沛的生命活力。刘国正先生说得好:“就课堂教学来说,就是要能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是我教你学,也不是我启你发,而是教与学双方做到和谐的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学生推动教师;教师得心应手,学生也如坐春风。双方都欲罢不能,其乐融融。”这样的课堂教学,充分体现出教师角色的相对辅助性、教学方式的探究性开放性,以及课堂评价的包容性与激励性。这样的课堂教学,不是为了完成预先设定的教案和答案,它常常“节外生枝”,旁逸斜出,因此并不那么“严谨”,更不会那样“有条不紊”或者“热闹好看”,甚至还可能显得有些“杂花生树,群莺乱飞”。但是,它却显示出师生情感与智慧火花的碰撞、迸发,情感的真切流露。
  当教学气氛不是刻意营造,而是在相互理解、彼此尊重、共同合作的活动中自然形成;当每个学生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都能体验到成功的欢喜;当教学更多显示的不只是教师自己的能力而是学生尽情施展的智慧与才华;当师生双方都沉浸于教学活动中,共同感受到生命力量的涌动和生命质量的提升,这样的课堂教学才是现代教育新理念认可的好课。
  正如《学会生存》一书指出的:“教育能够而且必须是一种解放”。解放什么?简单地说,就是解放学生的主体性,解放学生的潜在能力、创造能力和开拓探索精神,促进个性的发展。一位外国教育家这样说过:“学生在课堂上不仅掌握一定数量的知识,而且努力设法通过学习材料表现自我,这就是展示自身本质力量的审美积极性的源头。”国家课程改革专家组组长、上海华东师大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钟启泉教授在《指导纲要与学科教学改革》的报告中指出:课堂是学生自由学习的天地,托尔斯泰有一句话:“教育的惟一规范就是自由”,教学应当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是一种合作的过程。而联词组段则提供了一个极好的自由、解放和合作的平台。实践证明,那些挥洒自如、异彩纷呈的语段,呈现出混沌理论称之为“多元有界”、“异变而有阈限”的无限景观——即使是同样题材的内容,也写得摇曳多姿,神采飞扬,往往令人喜出望外,赞叹不已。它们表明,愈是染上个体感情色彩的东西,就愈是鲜活、独特、深刻的,它映现出了一个个活泼泼的“我”的灵魂。
  下面附录的这些“联词组段”例句,原汁原味地撷取自莆田市各类中学的初高中不同年段、不同班级。它们从一个侧面表明:“联词组段”不但是重要和必要的,而且是完全可行的,是深受广大师生欢迎的。
  (下略)
  《中学语文教堂参考》2000年1-2月合刊

知识出处

筑梦莆阳

《筑梦莆阳》

出版者:中国诗词楹联出版社

本书是关于福建莆阳作品集,共收录联诗词赋、教坛拾翠、乡土走笔、师长勉励、序跋选辑、媒体报道几部分内容。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