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市图书馆
莆田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莆田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四篇 戏剧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江梅妃》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20000593
颗粒名称:
第四篇 戏剧
分类号:
I23
页数:
55
页码:
264-318
摘要:
本篇记述了江梅妃戏剧的研究,其中包括了金代、元代、明代、清代、民国等。
关键词:
戏曲文学
江梅妃
研究
内容
金代
无名氏,作金院本诸杂砌。
梅妃
原录于元代陶宗仪至正二十六年(1366)撰的《南村辍耕录》卷二十五。
按:王国维《宋元戏曲史》第六章《金院本名目》说:“疑杂砌亦滑稽戏之流,然其目则颇多故事,则又似与打砌无涉。李修生《元杂剧史》98、104页指出:诸杂砌,是插演的性质。可分两种,一为对白戏谑,用于插科、开玩笑,习语即点砌;一为搬演砌末,用于戏具穿插演出为重。
(《中国剧目辞典》565页收录,王森然遗稿,《中国剧目辞典》扩编委扩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9月出版)
元代
书话关四,元人,疑为书会中艺人,所作杂剧《梅妃旦》、《刘寄奴》二种,均佚。
梅妃旦
原录于《传奇汇考标目(别本)》,剧演江梅妃事,今无存本,关目不详;有人疑该剧为戏文(《中国剧目辞典》)。
(载《中国曲学大辞典》268页,齐森华等主编,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12月出版)。
关汉卿(吴晓铃认为约1224—约1300),号已斋叟,大都(今北京)人,或谓祁州(今河北安国)、解州(今山西运城)人。金末解元,太医院尹。金亡不仕,为元曲四大家之首,作品数量亦为元代第一。1958年,被世界和平理事会定为世界文化名人。
月落江梅怨
杂剧,简名《江梅怨》。《录鬼簿》(曹本)原录,天一本及《太和正音谱》、《元曲选目》并著录简名。剧本佚。宋人《梅妃传》传奇文谓唐明皇梅妃姓江名采蘋,死于安禄山之乱。此剧或演此故事。
(摘于《中国剧目辞典》136页)
白朴(1226—1306以后),字太素,号兰谷,初名恒,字仁甫,奥州(今山西河曲)人,移居真定(今河北正定),复徙金陵(今南京),所作杂剧与散曲闻名,与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有剧作15种、词集《天籁集》等。
《唐明皇秋夜梧桐雨》第二折(摘录)
……
[鲍老儿]双撮得泥金衫袖挽,把月殿里霓裳按;郑观音琵琶准备弹,早搭上鲛绡襻①;贤王②玉笛,花奴羯鼓,韵美声繁;寿宁锦瑟③,梅妃玉箫,嘹亮循环。
[古鲍老]屹刺刺④撒开紫檀⑤,黄翻绰向前手拈板,低低的叫声玉环,太真妃笑时花近眼;红牙筋趁五音击着梧桐⑥按,嫩枝柯犹未乾,更带着瑶琴音泛。卿呵,你则索⑦出几点琼珠汗。
按:王国维《人间词话》说:《梧桐雨》沈雄悲壮,为元曲冠冕。张大新、李修生著的《中国分体文学史·戏曲卷》上编说:《梧桐雨》、《汉宫秋》是元代历史剧的双璧,《梧桐雨》是白朴的成名作,是李杨故事在文学领域流播的重要环节,该剧影响了清初洪昇的《长生殿》。
(载《元人杂剧选》,顾学颉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出版)
注:
①鲛人织的丝和系衣服的纽带。
②王伯成《太和正音谱》中为锦筝,载《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3册,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7月出版。
③宁王李宪。
④声响。
⑤紫檀木制作的板拍。
⑥梧桐木制作的琴。
⑦只得。
明代
雪蓑渔隐,明代人,作《沉香亭》传奇。
沉香亭
《传奇汇考标目》别本原录。《曲海总目提要》谓:明初人作,“其情节与《惊鸿记》相同,而提出李白赋沉香亭诗以为标目。盖曰惊鸿者,以江妃吹白玉笛作惊鸿舞而名;曰沉香亭,则取杨妃赏花、李白赋诗为大关键”。剧本佚。
(摘自《中国剧目辞典》323页)
无名氏,明代剧作者。作《秋夜梧桐雨》。
秋夜梧桐雨
杂剧。远山堂《剧品》原录,谓:南北(曲)五折。此与王湘《梧桐雨》一折,总不及元白仁甫剧。马嵬之死,较他记独备。邢真人遇太真于蓬莱,而长生殿中竟不复明皇命,何以结果云。剧本佚。
(摘自《中国剧目辞典》460页)
王湘,明代人,作《梧桐雨》杂剧。
梧桐雨
杂剧。远山堂《剧品》原录,谓:南(曲)一折,“传此欲与白仁甫北剧争胜。恐亦未免少逊之。”剧本佚。可知与白朴《唐明皇秋夜梧桐雨》杂剧同一题材。
(摘自《中国剧本辞典》566页)
徐复祚(1560—约1630),原名笃儒,字阳初,又字讷川,号谟竹,别署阳初子、爽鸠文孙、洛诵生、休休生、破悭道人、三家村老、忍辱头陀、悭吝道人、琴川逸士等。常熟(今属江苏)人,诸生,博学能文,著有《三家村老委谈》。尤工词曲,有戏曲九种。
梧桐雨
《今乐考证》、《曲录》并录,但俱误入传奇目。据《花当阁丛谈》、《曲考》著录,为杂剧。当与白朴《唐明皇秋夜梧桐雨》同一题材,剧本已佚。
(摘自《中国剧目辞典》565页)
沈肇元,浙江德清人,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进士,康保成先生认为可能是《叙惊鸿》的作者。
叙惊鸿
《惊鸿记》者,余友人仲子所为。睥睨滑稽,为东方玩世之语,以寄其牢骚不平之气者也。仲子雅负才,目无人士,尤善建安而下诸词赋。一日为制科所缚,悒快谓余曰:“沧浪之歌,萍实之谣,亦足会致丈夫屈首受书,岂必短饤字句,拘拘博士家言哉!”盖扼腕月馀,而《惊鸿》遂成。
嗟乎!昔宋广平为《梅花赋》,投绣衣直指使者,而名大振,远近啧啧称闻人。以广平之器,困于穷,阨于踬,亦有是赋,何惑仲生哉,何惑仲生哉!
虽然,亦知陈子昂之市琴乎?客有卖胡琴者,直百万,豪贵传视莫辨。子昂顾左右,出千缗市之。众惊问,答曰:“余善此。”曰:“可得闻乎?”曰:“明旦可集宣扬里。”如期偕往,则酒肴毕具陈,置琴床前。食毕,捧琴而碎之,因为文百轴遍赠会者,曰:“贱工之役,岂宜留意哉!”自是声华溢都内。
今生即善剧,余愿生为胡琴之碎也已矣。
万历庚寅(1590)七月七日沈肇元元瀛父书于清音馆
按:康保成《〈惊鸿记〉前言》指出:日本大谷大学图书馆藏明万历十八年(1590)序刊本《惊鸿记》,卷首题“多口洞天人编,”收有沈肇元、叔华周郑王两篇叙,这是孤本。可知吕天成《曲品自序》说该剧成于万历四十一年(1613)有误。
吴叔华,浙江乌程(今吴兴)人,《曲海总目提要》卷十推论为《惊鸿记》作者吴世英的弟弟。
《惊鸿记》叙
夫博异之士,附鲍萧而景光;妖妍之姝,登晋楚而传誉。故兰风椒馨,潜山隐林;冲寂自芳,蒿蔚同腐。迨陈井干之台,涂昭阳之壁,合欢常宁,披香发越,次乎宝树,拂彼玄墀,龙步天子而凤仪后母。物有幸有不幸,时有来有不来。《子虚》、《上林》之辞,倾城倾国之笑,武皇帝同时而叹不遇。遇而华曜并夫天施,不者与物异化,随时同泯,曷足怪哉!
若夫夷光姣而吴官墟,毛嫱娴而越国灭,妲已艳而商祚亡,飞燕翔而汉成殀。斯殊色者,国家之蠹,败亡之绪。由余之却戎嫔,高颖之斩丽华,志有预戒,夫岂徒然?
又若孟弋期乎桑中,总角乘乎垝垣,静女俟乎城隅,舜英呜乎佩玉。褰裳涉溱,秉蕑观淆;清扬顿蔓草之野,缤纷游东门之池。悉列诗歌,以彰淫佚。时人至此之蝃蝀,丑其挑挞。斯乃一人之败节,天下未蒙其祸。
夫祸莫大于杨氏之覆唐矣。姊妹擅国,兄弟列侯,金屋玉楼,专娇侍夜。盖至七夕之盟,而天下生灵,真(直)不足弃,斯所为当其心者可知也。
及考《外传》所载,则杨妃妖美,不若江氏。明皇得江,而视嫔妃四万人如尘土。惊鸿之舞,江身不胜风,几至冲举,殆飞燕、合德之流。而帝之戏杨曰:“尔则任吹多少?”盖妃丰于肌态,霓裳羽衣,岂遂掩前古哉!史称杨善巧便佞,先意希旨,非徒尤艳,兼有智计。江氏殆恃色矜才,又天性柔雅,明皇耄而谬取舍乎?或者天欲祸唐,妖乱之至,迷心失魄,丧智眩目,无可解脱,遂成孽冤。渔阳之变,罪首归杨而采蘋不与。千秋万祀,咏白郎《长恨歌》,叹颂杨美,江则蔑如也。余谓:江氏以绝代之姿,遭极淫之主,而无误国之罪,守正俟死,元始以来,女伴所希矣。
余兄仲氏,适览及之,辄慨慷涕夷,百愤俱集,心不可止。度为新声,授之慧伶,御于绮筵。使夫清时荩臣,知祸天下止一女子。而女子之姣如江氏者,不得歌词品题,犹之随珠卞玉,陆沉海没。藻士冶女,殊涂一致。显微阐幽,所以寄哀。斯仲氏郁郁之怀,耿耿之恨。
大雅君子,其勿以吾兄乃优伶傩剧之心同类而见鄙哉!
七月七夕叔华周郑王叙
吴世英,浙江乌程(今吴兴)人,明万历十年(1582)前后在世,《曲海总目提要》卷十认为:沈叙说“余友人仲子”、叔华周郑王叙说“余兄仲氏”作《惊》剧。按《百家姓》“周吴郑王”,隐一“吴”字;自署“多口洞天”,亦“吴”字,盖吴姓而仲其字者。保成认为乌程人吴世美(叔华)的兄吴世英,可能是《惊》剧的作者。北大藏本叶德辉《新锲重订出像附释标注惊鸿记题评序》也认为《惊鸿记》的作者是吴世英。清初,洪升《长生殿·自序》说:“《惊鸿》一记,未免涉秽。”《中国剧目辞典》“惊鸿记”条略引叶德辉的题记:明皇、杨贵妃故事,元白朴演为《梧桐雨》院本,是为北曲之祖。明人以北曲不谐于笙笛,奋笔改窜,大失其真。至《惊鸿记》,似为梅妃吐气之作。明皇、杨妃以荒淫几至亡国,正史、小说、诗歌曾不能为之讳,何待洪升之匿瑕,便为空前绝后之作?梅妃实死于安史兵乱,今剧称避迹庵观,后复入宫,不得不如此收场。今尚演者有《吟诗》、《脱靴》两出。《集成曲谱》订有《吟诗》一折。周国雄著的《中国分体文学史戏曲卷》中篇认为:《惊鸿记》传奇,是众多李杨题材创作中较有影响的作品之一。
惊鸿记(叙录、摘录)
第一出,本传提纲,点出主题:唐天子嬖宠宫闱忘社稷,江梅妃幽闲终始保君恩,杨贵妃一曲霓裳驱万乘,李太白文章声价值千金。
第二出,梅亭私誓,由《梅妃传》的记载增衍而成:
【满江红】(旦扮梅妃,贴、小旦扮二宫女上,旦唱)澹饰明姿,步无尘,玉钗翠钿。长安内寒稍清气,又惊时变。忍尽娇心和月冷,几回肠断花如面。(贴、小旦唱)六宫粉黛总三千,空劳倦。
[西江月](旦)倾国倾城一笑,为云为雨千肠,花间起舞散幽香,从此惊鸿独赏。谢女休夸好句,班姬正倚新粧,数奇不願似毛嫱,谁向长门悒快。妾身姓江,名采蘋,莆田人氏。九岁遍观书史,及笄选待掖庭。荷蒙君皇,大见宠幸。自得妾身之后,嫔妃四万人,视如尘土。性最喜梅,所居阑槛,悉植数株。梅开赋赏,至夜分,尚顾恋花下不能去。上以妾所好,戏名“梅妃”。今夜风清月明,依花洞户,远远闻御道呼声,想是圣驾来也,不免出迎则个。(生扮唐明皇,末、外、净、丑扮四黄门上)
【一枝花】(生唱)绮窗疏影转,雕辇幽香满。晚来光似昼,怎消遣?女伴遥瞻,那得宸遊遍。(末、外、净、丑唱)忽听响来金钏。(贴、小旦同旦俯伏)①(旦)贱妾梅妃接驾赏梅。
(生)妃子起来,朕与卿同到梅亭玩赏。(生、旦同唱)願梅月双清,年年岁岁,早开春宴。
[柳稍青](生)皓魄初盈,轻寒似水,飞影如鳞,一阵东风吹扑,依微千片随人。(旦)仙娥花月精神,奏凤管鸾丝斗新。
万岁声中,九霞杯里,长醉青春。(生)朕数日为朝政所困,今见此花,不觉襟怀②开也。
【桂枝香】(生唱)何来幽媛,清芬拂面。那堪玉宇凉生,又揭出广寒丝管。纵佳人世外,佳人世外,争似我淡粧飞燕。(旦对生)只恐落梅残月,他时冷落凄其。(生)朕倘有此心呵,苍天如鑑,鑑此分中缘。(生携旦唱)尔出入君怀袖,休提团扇篇。
【前腔】(旦唱)韶华如电,星霜几换。记往时凝笑疏花,今又见横钭深院。恨无情燕子,无情燕子,向何处风流未转。燕来花断,总是畏春寒。输却南来雁,年年短笛前。
(生)妃子近日为《箫蘭》、《梨园》七赋,诸翰林学士,人人叹服。今试更赋《梅花》,限汝两日之内,朕欲颁示翰林。(旦俯伏)贱妾襜闺软质,安望艺苑鸿材。既辱钧言,谨当献丑。
(生)素嫔每趣回辇后(旦)飞花乱落舞觞前
(众)宸遊对此欢无极嫔色花容总可怜
注:
①底本作“附伏”,据世德堂本改。
②底本作“襟期”,据世德堂本改。
第三出,相府称觞,为《梅妃传》所无。说杨国忠丞相诞辰,杜甫、李白、陈玄礼、安禄山到府拜寿。明皇将梅妃《梅花赋》颁示,亲批翰林学士李白、杜甫等14人明早应制次韵。
第四出,幽赏伏谗,为《梅妃传》所无:
【西地锦】(小旦扮唐太子,末、丑扮黄门上,小旦唱)宫殿楼台天际,君王何处淋漓。永夜繁光,未堪深寐,试看花露葳蕤。
“铜龙晓闢问安回,金辂春遊博望开;日落西山邀夜月,池亭夹路有疎梅”。自家唐太子李瑛是也。父皇有命,着儒臣直宿东宫,与俺家讲习书史,并不许入诸宫浪遊。今夜风月交佳,潜来闲步。左右的,你看那一处梅开得盛?(末、丑跪了)禀千岁爷,前面梅亭下甚盛。(小旦)就往梅亭罢。
【懒画眉】(小旦唱)宫庭烟景正凄迷,只觉一阵幽香袭锦褆。何方花影暂堪栖。(丑跪了)禀千岁,此间是梅亭。(小旦)好月好梅。看来此地非尘境,应有嫦娥下伴伊。
(小旦对丑)你可折一枝下来。(丑折了)(内叫)偷花的是谁?(丑)是你的老公。(净、小丑扮两宫女走上)这厮好无状,偷了花,又讨奴家的便宜。(丑)咦,好嘴脸!(净、小丑共打丑了)(丑哭倒在地)(小旦作怒)拿这厮过来。(末拿了)(净、小丑叩头)奴婢们实不知小皇帝爷爷,万死万死。(小丑叫末打净、小丑了)(旦扮梅妃晚粧上)
【前腔】(旦唱)更深谁个闹花墀,敢是羽骑争喧御辇随?呀,原来是东宫。(小旦)呀,原来是梅娘娘。小臣不知娘娘在此赏梅,擅责宫人,望娘娘恕罪。(旦)贱妾亦不知殿下贲临,失于迴避。敢问殿下何来?(小旦唱)偶因闲步觉身疲,依香暂息繁华处,却误入天台怨路岐。
(小旦)娘娘可爱此花?
【前腔】(旦唱)他一枝带月过疏篱。(小旦唱①)看他弄影低垂绝代姿,是黄昏深院断肠时。(末、丑跪了)这梅花虽香,还不如梅娘娘。(旦)却怎么说?(末、丑唱)他须逊汝三分白。
(净、小丑跪了)这梅花虽贵,还不如千岁爷。(小旦)却怎么说?(净、小丑唱)他是花王,尔是帝室儿。
【皂罗袍】(众唱)羞似繁城桃李,向东君,先自漏泄春机。
轻寒瘦损黛眉肌,离宫冷落红裙侣。裛残浓露,千行泪夷。飞扬御道,炉香转稀,这芳心梦里还相遇。
(生扮唐明皇私行听了)唗②,这妮子深夜与太子笑语梅亭,岂成个帝王家礼统!且太子久出东宫,何以得入此?(旦、小旦等同俯伏)
【好姐姐】(生唱)我儿,你是储皇大器,却缘何寝兴非礼?禁庭中外,也要远嫌疑。今须记。(小旦)臣已知罪了。(唱)微臣万死应难赎,痛改前愆敢自期。
(生)既如此,赦卿无罪,速回东宫。(小旦)万岁万万岁。
(生)梅妃朕亦赦之。(旦)万岁万万岁。
(小旦)误探明珠逆锦鳞君王仁圣勿相嗔(先下)
(生、旦)且从翠幌收春气明日称觞献紫宸(同下)
注:
①三字原缺,据唱词语气补。
②原作“走”,按“唗”常用作斥责声,据改。
第五出,君臣宴乐,为《梅妃传》所无。说几年来,各处节度使、守令官员均贡梅;而岭南太守韦应物迟至今年才贡,不过所贡数十种都是珍奇梅花,明皇令置宜春院,而与梅妃共赏。楊国忠与王昌龄、岑参、李白、杜甫等学士随侍。
第七出,花萼惊鸿,是对《梅妃传》的衍增。说明皇、梅妃与诸王在花萼楼宴会,梅妃所吹笛声似出天上,所舞惊鸿一座生辉,“不要说她别样,只是歌舞之时裙褶飘开,她一寸金莲向空轩举,这尽勾得吾皇销魂了。”随后梅妃代朕破橙分王,汉王脚踏梅妃脚。梅妃怒而离席,内侍复上为“履珠脱落、心上不快”,再复为“忽患心疼、不能应召。”但没有斗茶的情节。
第八出,诡计陷梅,为《梅妃传》所无。说汉王请附马楊迴、太师楊国忠商议。驸马献计:汉主入宫请罪,驸马荐玉环入侍,赂太监谤梅妃与太子私通、梅亭玩月可证。
第十出,两妃妒宠,具体情节为《梅妃传》所无。说:梅妃去南宫贺喜,明皇宣两人互赞,梅妃诗曰:撇却巫山下紫宸,南宫一夜玉楼春。冰肌月貌那能似,锦绣江天半为君。杨妃被讥从寿邸来、肉胜,而赋一诗反讥梅妃已过时、骨胜:英艳何常减却春,梅花雪里亦清真。总教借得春风早,不与繁桃斗色新。
第十二出,兴庆昼娱,为《梅妃传》所无。说明皇与楊妃遊兴庆池而昼寝,安禄山拜为父母。杨妃谤梅妃与太子有私,明皇怒令收太子印绶赐令自裁,梅妃即时斩首。
第十三出,梅妃被贬,为《梅妃传》所无。说皇兄宋王强诤,旨下梅妃免死监候,太子免死废为庶人。
第十六出,梅妃宫怒,是对《梅妃传》的增衍。说梅妃被囚冷宫五年。
第十八出,花萼霓裳,为《梅妃传》所无。说八月五日明皇诞辰,在花萼楼设宴,乐极而想起“那日梅亭,两两向神天堪表”,遂叫高力士去看梅妃动静。
第十九出,梅妃遗赋,是对《梅妃传》的加工。梅妃请高力士叫杜甫做《楼东赋》,愿酬黄金千两。高畏楊妃十分厉害,不敢答应。梅妃遂立即自赋。
第二十出,杨妃晓妆,是对《梅妃传》的加工。说明皇阅赋后旨高力士牵梨园最快的戏马密召梅妃至翠华西阁。
第二十一出,翠阁好会,是对《梅妃传》的加工。明皇晚上临幸梅妃。次日晌午,杨妃闯阁,高力士密送梅妃回楼东,旨遣念奴送还梅妃所遗金钗翠钿珠舄、并赠土蕃献来的珍珠一斛。梅妃却珠,写《一斛珠》。
第二十八出,梅妃投庵。为《梅妃传》所无:
【香柳娘】(旦扮梅妃上)叹颠危路岐,叹颠危路岐。兵戈乱离,居民扰攘归何处?是霓裳揽祸,是霓裳揽祸。我苦尽不甜来,你乐极还悲至。笑梅亭永誓,笑梅亭永誓。谁共欢娱,谁遭颠沛。
(内鸣锣鼓大叫)(旦作悲了)你看四野喧天震地,都是贼兵,教奴怎生躲避?罢罢罢,多少皇子皇孙妃主,不得从驾者,悉为番兵所杀,何况多年贬下的梅妃?前面有口古井,待跳下溺死罢!(作跳井了)且住,前面是玄都观,奴家初选入宫之时,曾与高力士暂息此间,记得有个悟真师姑,不知尚在否?(唱)
【前腔】我心中自思,我心中自思:再无活计,向空门受戒图存济。只有一件,那荒寺虽可避乱离,奈皇妃又不当稳便,但宜改名易姓,说做村妇田姑,又想这场大祸,明是杨太真所召,此行他未必能偷生,奴家留得残喘,俟天下太平,或者与君王重图欢会,未可知也。且休称帝妃,且休称帝妃,姓字漫重题,身躯或堪寄。倘君王再会,倘君王再会,暂借慈航,痴心望伊①。
(丑扮老尼姑上唱)
【前腔】听哀啼女儿,听哀啼女儿。(旦作悲了)可怜救奴一命也。(丑)呀,忙来问取,是何名何姓谁居住?(旦唱)吴二娘是予,吴二娘是予。北虏马骄嘶,南枝鸟投息。(丑唱)你原来避地,你何须陨涕。玉冷粧台,钟鸣暮雨。
(丑)相伴入松云川原杳何极
(旦)日暮飞鸟孤征车逐不息
注:
①原作“海”,失韻,且义不通,今改。
第三十六出,入观遇梅,为《梅妃传》所无:
【粉蝶儿】(旦扮梅妃上,唱)寂寂空门,忽报清尘除道。引动春情,又怕君心难料。
【如梦令】古寺香归何处,满目残花飞絮。松舍寂无人,梦断昭阳雨露。无寐无寐,门外五更钟起。奴家梅妃是也。本为萋菲贝锦,被遣离宫。岂期荆棘铜驼①,寄身萧寺。近闻圣驾南还,已断霓裳之梦。意欲躬身上诉,重申翠阁之盟。只恐君心莫定,空锁长门。未若佛力随缘,好寻正果。早间街坊上喧传太上皇驾幸我玄都观中,不知何故,只得与俺悟真师父,出山门外接驾。会面之时,我看②君王认与不认,再作区处。(下)(生扮唐明皇,众扮四黄门、两侍卫军随上)
【双劝酒】(生唱)兴庆繁华,宜春乐事,朝思暮思。悠悠何奈,多情难觅艳阳姿。章台上,青条向谁。
【如梦令】巷柳依微千顷,两两黄鹂呼应。倦马不胜情,行到禅林清冷。人静人静,谁遣终朝孤另。朕自开元时,梦我祖玄元皇帝,赐以延寿之符,既得其像於京城西南,迎置玄都观,兴造殿宇,穷极高丽,朝夕奉侍,藉③庇国家。不想逆贼叛朕,扰乱长安,多少楼台殿阁,俱陷兵火,惟玄都观独存,此岂非我祖仙力之广乎!近日西内悽楚无聊,不免到玄都观重谒仙辉,更新斋会则个。(旦、丑同上,俯伏了)玄都观尼姑迎驾。(生)众僧尼各归廊下。(旦、丑作起了)(生作私语)这④小尼姑妖容绝世,媚色倾城,好像梅妃一般。待朕上殿毕事,细问根由。(旦私作悲了)久违云雨之欢,已梦想不到;忽瞻天日之表,又战惧难言。怎生是好?(旦、丑同下)(生进礼佛了)(众黄门共跪)请爷拈⑤香。(生唱)
【二郎神】兵乱后,去京华,向巴江厮守。这一炷香呵,报圣祖皇天恩德厚。竟须臾雷电,把鲸鲵唾手全收。可怜这些将士,百万生灵,为朕一人,肝脑涂地。这一炷香呵,願白骨沙场善地修,慰春闺,梦中情逗。(作叹了)我李隆基身为天子,不能保全嫔妃,使死者含冤九泉,生者流移殊土。这一炷香呵,期七夕渡牵牛,问惊鸿甚处沉浮。(生)礼佛已毕,且往前殿听僧尼诵经。(旦上,作送茶了)玄都观后殿尼姑,奉万岁茶。(又作俯伏了)(生)尼姑是何处人氏?何年出家?从直奏上。(旦唱)
【集贤宾】采蘋江氏当年幼,开元选入鸾俦。(生)那开元时天子,何等样待汝?(旦唱)侍宴承欢专夕昼,植疏梅,亭院耽幽。因此,蒙唐天子赐名梅妃。(生)后其间,因何流落在此?(旦唱)为杨妃嫉搆,抛闪在离宫许久。(生)兵乱之时,汝何得免于难?(旦哭唱)真自丑。没奈何飘流原野,此地相留。
【三段子】(生唱)当初弃伊,也只为虚言乱语。归来惨悽,那一日,无心念伊?梅妃,你要见唐天子,朕即是也。(作抱悲了,生、旦同唱)岂图今日重相会,犹如枯木逢春意。不枉梅亭,山盟海誓。
(旦)至尊别后,起居何似?
【归朝欢】(生唱)伤心处,伤心处,花容莺语。(旦)那杨妃何在?(生唱)杨妃在马嵬杀取。(旦)为何杀了他?(生唱)兵和将,兵和将,逼残玉肌。恨从今,永不见《霓裳羽衣》。(旦作悲了)杨妃可怜也,君王奈何不救他?(生唱)君臣相顾空垂泪,蹰踟掩面愁无奈。那时节,始信卿卿幸未随。(众作跪了)请爷爷、娘娘回鸾。(生旦同作上辇了)
【双声子】(众合走唱)阳台侣,阳台侣,定今夜重云雨。瑶池女,瑶池女,向故苑申情暱⑥。争笑语,争笑语;鸳梦起,鸳梦起。看春深翠阁,漫遗珠履。
【尾声】匆匆会合真奇异,须整顿寒梅香气。(旦独唱)到黄昏,再不敢闲行去惹非。
(众)紫陌红尘拂面来 薰风徐送马蹄⑦回
(生)玄都观里梅如许 恰是三郎去后栽
注:
①底本作“铜铊”,据第二十八出改。
②底本作“那”,据世德堂本改。
③底本作“籍”,迳改。
④底本作“只”,据世德堂本改。
⑤底本作“占”,迳改。
⑥底本作“妮”,迳改。
第三十九出,幽明大会。说鸿都客招至上天太一玉妃杨玉环,与太上皇李隆基相会。杨玉环说李隆基是孔升真人,梅夫人(世德堂刊本是梅贵妃)是西王母侍女许飞琼、李白是方壶仙吏①。
注:
①早在白居易的《长恨歌》里,就有道士觅魂的描写。
(载《惊鸿记、盐梅记》,中华书局2004年出版)
无名氏,编写莆仙戏《江梅妃》,马建华所著《莆仙戏与宋元南戏、明清传奇》一书第六章《莆仙戏与明传奇》第三节《历史剧》中载有莆仙戏《江梅妃》。陈雷等著《福建地方戏剧》,237页载:明末以来的莆仙戏传统剧目,有《江梅妃》,抄本。
1962年11月,郭沫若偕夫人于立群到莆,看到清咸丰年间的抄本。
江梅妃
人物:江梅妃、三宫女、高力士、唐明皇、杨贵妃、永新
场记:(1)游园赏梅(2)贵妃忧煎(3)翠华西阁(4)吟诗却珠
故事:江梅妃(俗称之江东妃)自被选入宫①,明皇十分宠爱。后杨贵妃入宫,被弃楼东,梅妃不以为意,唯以赏玩梅花自遣。一日明皇忽忆起梅妃,暗宣梅妃到翠华西阁幽会,事被杨妃探知,翌早即往搜查,幸高力士破壁,送梅妃回宫。有西番进贡珍珠,唐明皇取出一斛,命高力士送与梅妃,妃吟诗却之。
江梅妃②
人物:江梅妃、张瓜老③、韦小姐、唐明皇、太子、郭子仪、李白、李辅国、番使、群臣
场次:(1)唐明皇返都(2)瓜老送梅妃(3)汾阳王庆寿
故事:安禄山之乱,帝京即陷,梅妃江采蘋,欲尽节,得仙人张瓜老、韦小姐夫妇救居仙境。及乱平,唐明皇回跸,经马嵬坡,思念贵妃,痛心欲绝。瓜老夫妇护送梅妃至,相见之下,唏嘘流涕。返都后,传位太子,愿与梅妃共老上皇宫。汾阳王郭子仪八旬寿庆、朝廷厚赐、以酬功勋。吐番亦遣使送白狮、青象,俱见威仪。逍遥学士李白,闻故人大开寿筵,不请自来,语惊四座。汾阳王降阶相迎,恭敬劝酒,李白旁若无人,大醉而去。
(两则分别载于《福建戏曲传统剧目索引》第5辑〈1960年5月〉、第1辑〈1958年2月〉,福建省文化局编印)
按:两则同名,省文化局编印时认为是全剧的前、后段。
注:
①括注(俗谓之江东妃),应是省文化局编印时加注的。清乾隆中期的《莆风清籁集》始说江梅妃是江东村人。
②陈雷书、马建华书均指该本,省艺研所藏有残本。
③旧、新《唐书》方伎传均列有张果传。
清代
朱佐朝,清顺治初在世,字良卿,江苏吴县(今苏州)人,作传奇35种,今存18种全本、2种残本。
一斛珠
传奇,清初作,《传奇汇考标目》别本补有此目,剧本佚。程枚及清无名氏有同名传奇,演梅妃事。
(载《中国剧目辞典》4页)
无名氏,清作者,作《沉香亭》传奇。
沉香亭
传奇。《今乐考证》著录。剧本佚。剧情似雪蓑渔隐的《沉香亭》传奇。
(载《中国剧目辞典》323页)
孙郁,字雪崖,号苏门啸侣。河北魏博(今大名东北)人,作传奇《绣帏灯》、《双鱼珮》、《天宝曲史》等,均存。其中《天宝曲史》传奇作于康熙十年(1671),共2卷28出。
《天宝曲史》凡例
填词之贵遵谱也。夫人而知之矣,但阳舒阴斂不叶,则音节乖和,上去去上不明,遂并至于失调,求其依声协律,诚戛戛乎难之。兹作矩获,先民不敢旁溢一字,冀存古典型万一也。
填词之必守韻也。亦夫人而知之矣,及观古曲每多借韵。甚有一曲杂用数韵者,殊矣。前人编韻本意,兹作自引至尾,止用一韻,不轻借韻不重押韻,盖凛禀乎三尺之是守矣。
先天、寒山、桓欢三韻,借用相沿已久,兹作惟寒山、桓欢并用,即先天韻亦不借一字,致混鱼目也。
每折之末,俱选唐七绝直书之,以当时人道当时事,自不至痛痒不着,故不烦更集唐也。
每折承接处,俱选用唐句名诗,余则依事新撰,不袭用旧本也。
是集俱遵正史,稍参外传编次成帙,并不敢窃附臆见,期存曲史本意云尔。
是曲用脚色既多,粧点复难,弋阳子弟不能演亦不敢演不待言矣。即吴下诸善歌者,亦必须冠裳委珮、后服宫妆、锦瑟瑶筝、翠旗步辇以至盔甲戈戟妆饰诸神将之物,俱色色出奇,方能称意。不然,恐郊寒岛瘦,失却皇家富贵也。请笑而商之。
是编自五月朔捉管,至中秋望日而成。天宝诸君子坐喉间不去者,几过百日,措思之苦,虽汗流浃背,未尝辍也。
予性懒拙不惯起草又不可假之他手,每成一曲,即书之简端。尝有得一二句旋书者,以故考证虽严,舛讹实多。倘知音君子不弃愚昧校而正之,窃有厚望焉。
大清康熙十年岁次辛亥八月十八日,魏博孙郁雪崖主人自识于桂轩之西阁。
天宝曲史(叙录、摘录)
《天宝曲史》与《惊鸿记》相比,有以下不同处。
第一出“提纲”,点明江、杨两妃相妒成仇,而杨贵妃、三姨并进,禄山谋叛,马嵬尸冷,返驾伤花。
第二出“邀宴”,叙玄宗宣江妃上殿,江妃呈萧兰、梨园、梅花、凤笛、玻杯、剪刀、罗幌、绮窗八赋。玄宗赞其“不但如画上之美,真堪作宫中之良友也。”赐江妃鸳鸯万金、异锦40种、御前龙香墨20函,暹罗国新进鼠须笔100枝、玲珑紫玉镇纸2双,以为润笔之资。接着斗茶,江妃又胜。继之,宋王、申王、岐王、薛王上殿。玄宗设宴,江妃执爵依次奉四王酒,又作惊鸿舞。四王依次敬酒江妃,江妃一一回敬时,薛王蹑江妃足,江妃怒下,内侍呈报:履珠偶脱,缀毕即来。既而不来,玄宗亲视,江妃辞以“偶然腹痛”,四王合计后薛王向玄宗请罪。玄宗曲宥,移席华萼楼,长枕大被以序天伦之乐。
第七出“交妒”。八月初四,江妃奉表先贺玄宗八月初五的圣寿节,看到西蜀贡荔杨妃,叹曰:自己进宫数年,虽曾索取梅花,未敢轻扰驿递;杨氏才进御,便如此嬖爱。玄宗让杨妃与江妃平等相见并互赠诗,江妃赠诗杨妃:一枝浓艳雾中开,撇却巫山云雨来。歌罢霓裳环珮冷,清霄更上避风台。杨妃看出诗意刺已貌虽美而名不正,即从寿邸而来、肌肤过肥、不如飞燕轻盈。遂回讽一首:梅花雪里亦清真,玉骨冰肌月作邻。待得群葩争笑日,可怜零落旧时春。江妃看出诗意,笑已过时。两妃各怒。玄宗私允杨妃:寻机废了江妃。
第九出“承恩”。安禄山回范阳劳军。虢国夫人奉旨入宫,先与贵妃合谋。月夜,玄宗携贵妃乘船游到秋香殿,以为重游月宫,原来是虢国夫人扮的嫦娥,贵妃让两人幽会,但唆玄宗废江妃,玄宗不允只旨江妃连夜迁移上阳宫。
第十二出“私媾”。初夏,梅妃在上阳东宫撰赋,“篇末有楼东二字”,遂名。玄宗在翠华西阁,遣梨园戏马接梅妃宴叙,重续旧情。次晨,悍妒异常的贵妃前来怒责;玄宗感到方才江妃之言有理:“田舍翁尚能易妻”;遂怒旨高力士遣归杨宅,又着内侍将翠钿遗舄封还江妃,并告知今夕即当驾幸东宫。
第十六出“却珠”,廉纤韵:
〔越调引子〕霜蕉叶〔霜天晓角〕(小旦)长门昼掩。翠袖啼痕染。〔金蕉叶〕懒收拾,金钱卦占最伤情,纱窗雨点。〔宫女随上〕(少年遊)无情烟雨暗房,栊秋叶一簾红。猊鼎烧残,兽尊闲却。倚槛听西风。芙蓉欲绽金波冷,浓露湿花丛。(宫女)蔽日油幢,揭天丝管。都在绛霄宫。(小旦)前日翠华蒙恩,圣眷未衰,纵将杨妃放黜,颇称幽怀,闻得近来重入宫中嬖幸尤深,眼见得今生今世,永无沾恩之日也。〔泣介〕
〔越调近词〕(绵搭絮)经秋消瘦,无奈病儿添。睡损胭脂,认得金针又倒拈,闷恹恹,双描眉尖,慵匀玉颊,倦启香奁。(宫女)又是一阵细雨来了。(小旦)空对白草青蘋,暮雨潇潇风一簾。(内侍捧盒上)宫门昼合黄金锁,中使潜擎赤玉盘。(进见跪介)皇爷命奴婢送珍珠一斛,献上娘娘。(送介)(小旦启盒看介)常侍,上何弃我之深乎?(内侍)皇爷无时不念娘娘,但惧杨娘娘恶情耳。(小旦长吁介)怜我又恐动肥婢怒。岂非弃我乎?宫人取笔砚过来。(宫女取笔砚拭几介)凤笺在此。(小旦写完念介)柳叶双眉久不描,残妆和泪污红绡,长门自是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顾宫女介)可取《楼东赋》来。(宫人取上)(小旦)就将新诗旧赋,并珍珠付还常侍(付诗并珠盒介)(小旦)为我启奏皇上,钦赐不敢拜领,诗赋即藉手上献也。(内侍)难回千点泪,空寄一函珠。(下)(小旦)仔细思量起来,奴家一身还不足惜,我闻安禄山大有跳梁之意。杨国忠岂堪宰辅之才。皇上兵甲无备。信任非人。单单为这一介肥婢,国家大事,将来不知作如何结果也。
〔前腔〕萧墙遗祸,几度口空钳,楚袖吴钩,暗裹戈矛紧紧拈。(宫女)窗儿外,早月上也。(小旦)挂重檐影落银蟾,只见碧梧零乱,翠竹修纤。(内作乐介)那更锦瑟瑶筝,聒耳云韶彻夜喧。(下)
选唐
君恩如水向东流,得宠忧移失宠愁。
莫向尊前奏花落,凉风只在殿西头。
第二十出“出奔”。玄宗听从国忠献策,以亲征为名,率王室避往西蜀;还要内侍传知西宫江妃,“携带同行”,但贵妃背着玄宗向内侍摇手[介]。
第二十六出“泣梦”。江阳韻(摘录)……
(小丑上)哀弦声已绝,艳曲意何长。[跪见介]张微奉皇爷命,京城内外郡县搜求江娘娘踪迹,并无下落。偶于内侍家得娘娘手画自己小像以献。[出画介]神情体态,绰有余妍,信非自己写照不能如此活现,[对画泣介]妃子、妃子,只道旧约可寻,余欢堪继,你如今又不知流落何处,生死未知,一发增人慨叹也。[看画唱介]
〔前腔〕看他,冰肌玉骨神秀朗,俨间环珮丁东,手抵牙儿还细想,定怨咱箫郎无状。[将画放桌上](作写诗画上介)内侍,将画悬起。[内监挂画介](生念介)忆昔娇妃在紫宸,铅华不御得天真,霜绡虽似当时态,争奈秋波不顾人。[重念末二句介]一字一泪酸楚不胜,卿若有知,当为泣下也。[指诗介]新诗自赏,撇不下风流模样,空偃仰。[作倦介]蓦忽地悄揭罗幌。[生伏几上作睡介]
〔集莺郎〕[集贤宾](小旦魂上)花蒙雾露眉倦扬,低首偷认云裳。[作行介][莺啼序]听风鸣万点檐铃,见波穿几处池塘。[作见画介]此奴家小像,几时挂在此间。[念生前诗介](作叹息介)想当初生前之时,难消受珠帏供养。到今日呵,枉劳作巫山屏障。(二郎神)好悲伤,把结绮临春,都作土灶黄梁。[哭介](向生拜跪介)臣妾见驾,願陛下万岁。[生抬头见小旦惊介]呀,原来就是妃子。[作魂起介](搂小旦介)你一向在何处,杳无音信,朕那里不寻到,却在此间相会,好生欢喜也。
[小旦偷斜睇生不语介]
〔前腔〕[生抱小旦唱介]珠襦繍袜红粉妆,还是旧日王嫱。[问小旦介]妃子一向在何处,可对朕诉说情况。[小旦不语介](生)想是怨我向来待你冷落么,如今并无他人,可图永远了。(小旦)再休提尹氏邢姬,到如今恩怨皆忘。(生)此言为何,[小旦泣介]当初圣驾蒙尘,妾死乱兵之手,哀妾者,埋骨于温泉汤池侧,梅树之下,陛下若念旧恩,令人改葬,于愿足矣。[哭介](生)昔日驾临马嵬驿,众军鼓噪,将贵妃逼令自尽了。(小旦)休说是朱颜被枉,须念我青坟先葬。(生)只道今日重会,可图余欢,谁想妃子也遭毒手,兀的不痛杀我也。[大哭介](小旦同哭介)(合前)好悲伤,把结绮临春,都做土灶黄梁。[内鸣锣小旦忽下介](生回原睡处作梦语介)妃子休去,朕还有语讲。[人睡介](作拍案介)怎生竟自去了。[作抬头呆看介]啐,原来是一场大梦。[内鸟鸣介]你看鸟啼清昼,人坐空庭,竹响飕飕,彷佛如闻笑语,桐风碎碎,依稀似曳罗裳,方才梦中言语,历历在耳,明明可据。好生惊诧人也。
〔琥珀猫儿坠〕胭脂宫井,久已坠娇娘。断雨残云思渺茫。[内作群鸦叫介]昏鸦几阵噪斜阳,徬徨,只落得泪雨如珠,两鬓成霜。[顾太监介]内侍,可速到华清宫汤池左侧、梅树之下掘土开看,果有江妃尸骸否。(太监)领旨[下]……启皇爷,汤池梅树之下掘土三尺,果见江娘娘尸骸。面貌如生,但右肋下尚有刀痕耳。[生惊叹介]果然有此异事,即命礼部选吉,以妃礼葬之。(内监)领旨。……
第二十八出“升仙”。礼部殡葬梅妃,广作功德超度,太上皇亲作诔文,谕官往祭,并登台聊作大招也:“你看山类翠黛、云掩星眸。风流丽质,犹怜纸上红颜。锦绣文心,已伴坟头碧草。妃子妃子,朕负汝诚深,愿你早升天界,休得含恨重泉也。……昨夜读她《楼东赋》,数行未竟,酸楚不胜,好伤心也。”接着,杨道士回报。太上皇遂辟谷,并改换道妆。后玉帝封李隆基为元始孔升真人,即着玉妃接引,同登仙籍。
(载《古本戏曲丛刊》三集)
按:孙郁在凡例中说:《天宝曲史》“俱遵正史,稍参外传,编次成帙,并不窃附臆见,期存曲史本意云尔。”前附康熙十年(1671)同社松涛的序、东明卧雪弟佑的叙;十一年吴江赵澐的序;作者“为渎沦者讳”、“为宫闱存大体;”十二年西冷洪珩的题词:“雪崖直谱其事,以为人主色荒昵恶者戒,前此未有曲史”,桐水朱百的题词。
洪昇(1645—1704),号稗畦(一作稗村),字昉思,钱塘(今杭州)人,国子监生,有诗集《啸月楼集》、《稗畦集》、《稗畦续集》和戏曲9种等。康熙年间,迭撰《沉香亭》、《舞霓裳》、《长生殿》传奇,其中《长生殿》最著名。
沉香亭
传奇,《今乐考证》、《曲录》皆著录。康熙十四年(1675),洪升从北京回杭州小住,在皋园谈开元、天宝间事,遂以李白自寓,感慨个人身世沦落与怀才不遇,作《沉香亭》,演出过。剧本已佚。
(参见郭英德《明清传奇史》,江苏古籍社2001年出版)
《舞霓裳》自序
余鉴白乐天《长恨歌》及元人《秋雨梧桐》剧,辄作数日恶,南曲《惊鸿》一记,未免涉秽,从来传奇家非言情之文,不能擅场,而近乃子虚乌有,动写情词赠答,数见不鲜,兼乖典则。因断章取义,借天宝遗事,缀成此剧。凡史家秽语,概削不书,非曰匿瑕,亦要诸诗人忠厚之旨云尔。然而乐极哀来,垂戒后世,意即寓焉。且古今来逞侈心而穷人欲,祸败随之,未有不悔者也。玉环倾国,卒至陨身,死而有知,情悔何极!苟非怨艾之深,尚何证仙之与有?孔子删《书》而录《秦誓》,嘉其败而能悔,殆若是欤?第曲终难于奏雅,稍借月宫足成之。要之广寒听曲之时,即游仙上升之日。双星作合,生忉利天,情缘总归虚幻。清夜闻钟,夫亦可以蓬然梦觉矣!
康熙已未(1679)仲秋,稗畦洪昇题于孤屿草堂
舞霓裳
传奇。清康熙十八年(1679),洪升客居北京,以《沉香亭》稿向毛玉斯请教,并接受毛的建议,删去李白的故事,增入“李泌辅肃宗中兴”的情节,中秋时改写为以“垂戒来世”为主旨的《舞霓裳》传奇,寄寓兴亡的感慨,演出过,剧本已佚。《自序》后沿用于《长生殿》。徐麟《长生殿序》载:洪“尝作《舞霓裳》传奇,尽删太真秽事,予爱其深得风人之旨。”
《长生殿》例言
忆与严十定隅曾槷皋园,谈及开元、天宝间事,偶感李白之遇,作《沉香亭》传奇。寻客燕台,亡友毛玉斯谓排场近熟,因去李白,入李泌辅肃宗中兴,更名《舞霓裳》,优伶皆久习之。
后又念情之所钟在帝王家罕有,马嵬之变已违夙誓,而唐人有玉妃归蓬莱仙院、明皇游月宫之说,因合用之,专写钗合情缘,以《长生殿》题名,诸同人颇赏之。乐人请是本演习,遂传于时。
盖经十余年,三易稿而始成,予可谓乐此不疲矣!①
史载杨妃多污乱事,予撰此剧,止按白居易《长恨歌》、陈鸿《长恨歌传》。而中间点染处,多采《天宝遗事》、《杨妃全传》。若一涉秽迹,恐妨风教,绝不阑入,览者有以知予之志也。今载《长恨歌》、《传》,以表所由;其杨妃本传、外传及《天宝遗事》诸书,既不便删录,故概置不录焉。
棠村梁清标相国尝称予是剧乃一部闹热《牡丹亭》,世以为知言。予自惟文采不逮临川,而恪守韵调,罔敢稍有逾越。盖姑苏徐灵昭氏为今之周郎,尝论撰《九宫新谱》,予与之审音协律,无一字不慎也。曩作《闹高唐》、《孝节坊》诸剧,皆友人吴子舒凫为予评点。今《长生殿》行世,伶人苦于繁长难演,竟为伧辈妄加节改,关目都废。吴子愤之,效《墨憨十四种》,更定二十八折,而以虢国、梅妃别为饶戏两剧,确当不易。且全本得其论文,发予意所涵蕴者实多,分两日唱演殊快。取简便,当觅吴本教习,勿为伧误可耳!②
是书义取崇雅,情在写真。近唱演家改换,有必不可从者,如增虢国承宠、杨妃忿争一段,作三家村妇丑态,既失蕴藉,尤不耐观。其《哭像》折,以哭题名,如《礼》之凶奠,非吉祭也。今满场皆用红衣,则情事乖违,不但明皇钟情不能写出,而阿监宫娥泣涕皆不称矣。至于《舞盘》及末折演舞,原名《霓裳羽衣》,只须白袄红裙,便自当行本色。细绎曲中舞节,当一二自具。今有贵妃舞盘学《浣纱舞》,而末折仙女或舞灯、舞汗巾者,俱属荒唐,全无是处。
洪昇昉思父识
注:
①《长生殿》脱稿于康熙二十七年(1688),四十二年由稗畦草堂初刻。
②吴舒凫及其他人的节改本,今均佚。
长生殿(摘录)
第四出 春睡
……
(旦)也罢,身子困倦,且自略睡片时。永新、念奴,与我放下帐儿。正是:无端春色薰人困,才起梳头又欲眠。(睡介。
老、贴放帐介。老)万岁爷此时不进宫来,敢是到梅娘娘那边去么?(贴)姐姐,你还不知道,梅娘娘已迁置上阳楼东了!(老)哦,有这等事!(贴)永新姐姐,这几日万岁爷专爱杨娘娘,不时来往西宫,连内待也不敢随驾了。我与你须要小心伺侯,(生行上)……
第六出 旁讶
……
〔前腔〕娇痴性天生忒利害。前时逼得个梅娘娘,直迁置楼东无奈。如今这虢国夫人,是自家的妹子,须知道连枝同气情非外,怎这点儿也难分爱。……
第七出 幸恩
……
〔尾声〕忽闻严谴心惊恐,(贴)整香车同探吉凶。姊姊,那玉环妹妹,可不被梅妃笑杀也!(合)倒不如冷淡梅花仍开紫禁中!……
第十二出 制谱
……
斗画长眉翠淡浓,远山移入镜当中。晓窗日射胭脂颊,一朵红酥旋欲融。我杨玉环自从截发感君之后,荷宠弥深。只有梅妃《惊鸿》一舞,圣上时常夸奖。思欲另制一曲,掩出其上,正在推敲,昨夜忽然梦入月宫。见桂树之下,仙女数人,素衣红裳,奏乐甚美。醒来追忆,音节宛然,因此另付永新,收拾荷亭,只待细配宫商,谱成新曲。……
……(旦)妾候陛下不至,独坐荷亭,爱风来一弄明纱,闲学谱新声奏雅。[玉芙蓉]怕输他舞《惊鸿》,曲终满座有光华。
(生)寡人适见此谱,真乃千古奇音,《惊鸿》何足道也!……第十八出 夜怨
【正宫引子】【破齐阵】〔破阵子头〕(旦上)宠极难拼轻舍,欢浓分外生怜。〔齐天乐〕比目游双,鸳鸯眠并,未许恩移情变。〔破阵子尾〕只恐行云随风引,争奈闲花竞日妍,终朝心暗牵。
〔清平乐〕卷帘不语,谁识愁千缕。生怕韶光无定主,暗里乱催春去。心中刚自疑猜,那堪踪迹全乖。凤辇却归何处?凄凉日暮空阶。奴家杨玉环,久邀圣眷,爱结君心。叵耐梅精江采蘋,意不相下。恰好触忤圣上,将他迁置楼东。但恐采蘋巧计回天,皇上旧情未断,因此常自提防。唉,江采蘋,江采蘋,非是我容你不得,只怕我容了你,你就容不得我也!今早圣上出朝,日色已暮,不见回宫,连着永新、念奴打听去了。此时情绪,好难消遣也!
【仙吕入双调】【风云会四朝元】〔四朝元头〕烧残香串,深宫欲暮天,把文窗频启,翠箔高卷,眼儿几望穿。但常时此际,但常时此际。〔会河阳〕定早驾到西宫,执手齐肩。〔四朝元〕花映房栊,春生颜面。〔驻云飞〕百种耽欢恋。嗏,今夕问何缘,〔一江风〕芳草黄昏,不见承回辇?(内作鹦哥叫“圣驾来也”介。旦作惊看介)呀,圣上来了!(作看介)呸!原来是鹦哥弄巧言,把愁人故相骗。〔四朝元尾〕只落得徘徊伫立,思思想想,画栏凭遍。
(老旦上)闻道君王前殿宿,内家各自撤红灯。(见介)启娘娘:万岁爷已宿在翠华西阁了。(旦呆介)有这等事!(泣介)
【前腔】君情何浅,不知人望悬!正晚妆慵卸,暗烛羞剪,待君来同笑言。向琼筵启处,向琼筵启处,醉月觞飞,梦雨床连。共命无分,同心不舛,怎蓦把人疏远!(老旦)万岁爷今夜偶不进宫,料非有意疏远,娘娘请勿伤怀!(旦),嗏,若不是情迁,便宿离宫,阿监何妨遣。我想圣上呵,从来未独眠,鸳衾厌孤展,怎得今宵枕畔,清清冷冷,竟无人荐!
(贴上)雪隐鹭鸶飞始见,柳藏鹦鹉语方知。(见介)娘娘,奴婢打听翠阁的事来了。(旦)怎么说?(贴)娘娘听启,奴婢方才啊,〔月临江〕悄向翠华西阁,守将时近黄昏,急闻密旨遣黄门。(旦)遣他何处去呢?(贴)飞鞭乘戏马,灭烛召红裙。(旦急问介)召那一个?(贴)贬置楼东怨女,梅亭旧日妃嫔。(旦惊介)呀,这是梅精了。他来也不曾?(贴)须臾簇拥那佳人,暗中归翠阁。(老旦问介)此话果真否?(贴)消息探来真。(旦)唉,天那,原来果是梅精复邀宠幸了。(做不语闷坐、掩泪介。老旦、贴)娘娘请免愁烦。(旦)
【前腔】闻言惊颤,伤心痛怎言!(泪介)把从前密意,旧日恩眷,都付与泪花儿弹向天。记欢情始定,记欢情始定,愿似钗股成双,盒扇团圆。不道君心,霎时更变。总是奴当谴,嗏,也索把罪名宣。怎教冻蕊寒葩,暗识东风面。可知道身虽在这边,心终系别院。一味虚情假意,瞒瞒昧昧,只欺奴善。
(贴)娘娘还不知道,奴婢听得小黄门说,昨日万岁爷在华萼楼上,私封珍珠一斛去赐他,他不肯受。回献一诗,有“长门自是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之句,所以致有今夜的事。(旦)哦,原来如此,我那里知道!
【前腔】他向楼东写怨,把珍珠暗里传。直恁的两情难割,不由我寸心如剪。也非咱心太褊,、只笑君王见错;笑君王见错,把一个罪废残妆,认是金屋婢娟。可知我守拙鸾凰,斗不上争春莺燕!(老旦)万岁爷既不忘情于他,娘娘何不迎合上意,力劝召回。万岁爷必然欢喜,料他也不敢忘恩。(旦)唉,此语休提。他自会把红丝缠。嗏,何必我重牵。只怕没头兴的媒人,反惹他憎贱。你二人随我到翠阁去来。(贴)娘娘去怎的?(旦)我到那里,看他如何逞媚妍,如何卖机变,取次把君情鼓动,颠颠倒倒,暗中迷恋。
(贴)奴婢想今夜翠阁之事,原怕娘娘知道,此时夜将三鼓,万岁爷必已安寝。娘娘猝然走去,恐有未便。不如且请安眠,至明日再作理会。(旦作不语,掩泪叹介)唉,罢罢,只今夜教我如何得睡也!
【尾声】他欢娱只怕催银箭,我这里寂寥深院,只索背着灯儿和衣将空被卷。
紫禁迢迢宫漏鸣(戴叔伦)碧天如水夜云生(温庭筠)
泪痕不与君恩断(刘皂)斜倚薰笼坐到明(白居易)
第十九出 絮阁
(丑上)自闭昭阳春复秋,罗衣湿尽泪还流。一种蛾眉明月夜,南宫歌舞北宫愁。咱家高力士,向年奉使闽粤,选得江妃进御,万岁爷十分宠幸。为她性爱梅花,赐号梅妃,宫中都称为梅娘娘。自从杨娘娘入侍之后,宠爱日夺,万岁爷竟将她迁置上阳宫东楼。昨夜忽然托疾,宿于翠华西阁,遣小黄门密召到来。戒饬宫人,不得传与杨娘娘知道。命咱在阁前看守,不许闲人擅进。此时天色黎明,恐要送梅娘娘回去,只索在此伺候咱。(虚下。旦行上)
【北黄钟】【醉花阴】一夜无眠乱愁搅,未拔白潜踪来到。往常见红日影弄花梢,软咍咍春睡难消,犹自压绣衾倒。今日呵,可甚的凤枕急忙抛,单则为那筹儿撇不掉。
(丑一面暗上望科)呀,远远来的,正是杨娘娘,莫非走漏了消息么?现今梅娘娘还在阁里,如何是好?(旦到科。丑忙见科)奴婢高力士,叩见娘娘。(旦)万岁爷在那里?(丑)在阁中。(旦)还有何人在内?(丑)没有(旦冷笑科)你开了阁门,待我进去看者。(丑慌科)娘娘且请暂坐。(旦坐科。丑)奴婢启上娘娘,万岁爷昨日呵,
【南画眉序】只为政勤劳,偶尔违和厌烦扰。(旦)既是圣体违和,怎生在此驻宿?(丑)爱清幽西阁,暂息昏朝。(旦)在里面做什么?(丑)偃龙床静养神疲。(旦)你在此何事?(丑)守玉户不容人到。(旦怒科)高力士,你待不容我进去么?(丑慌叩头科)娘娘息怒,只因亲奉君王命,量奴婢敢行违拗!
【北喜迁莺】(旦怒科)陡,休得把虚脾来掉,嘴喳喳弄鬼妆么。(丑)奴婢怎敢?(旦)焦也波焦,急的咱满心越恼。我晓得你今日呵,别有个人儿挂眼梢,倚着他宠势高,明欺我失恩人时衰运倒。(起科)也罢,我只得自把门敲。
(丑)娘娘请坐,待奴婢叫开门来。(做高叫科)杨娘娘来了,开了阁门者。(旦坐科。生披衣引内侍上,听科)
【南画眉序】何事语声高,蓦忽将人梦惊觉。(丑又叫科)杨娘娘在此,快些开门。(内侍)启万岁爷,杨娘娘到了。(生作呆科)呀,这春光漏泄,怎地开交?(内侍)这门还是开也不开?(生)慢着。(背科)且教梅妃在夹幕中,暂躲片时罢。(急下)(内侍笑科)哎,万岁爷,万岁爷,笑黄金屋恁样藏娇,怕葡萄架霎时推倒。(生上作伏桌科)内侍,我着床傍枕佯推睡,你索把兽环开了。
(内侍)领旨。(作开门科。旦直入,见生科)妾闻陛下圣体违和,特来问安。(生)寡人偶然不快,未及进官,何劳妃子清晨到此。(旦)陛下致疾之由,妾倒猜着几分了。(生笑科)妃子猜着何事来?(旦)
【北出队子】多则是相思萦绕,为着个意中人把心病挑。(生笑科)寡人除了妃子,还有甚意中人?(旦)妾想陛下向来钟爱,无过梅精。何不宣召他来,以慰圣情牵挂。(生惊科)呀,此女久置楼东,岂有复召之理!(旦)只怕悄东君偷泄小梅梢,单只待望着梅来把渴消。(生)寡人那有此意?(旦)既不沙,怎得那一斛珍珠去慰寂寥!(生)妃子休得多心。寡人昨夜呵,
【南滴溜子】偶只为微疴,暂思静悄。恁兰心蕙性,慢多度料,把人无端奚落。(作欠伸科)我神虚懒应酬,相逢话言少。请暂返香车,图个睡饱。
(旦作看介)呀,这御榻底下,不是一双凤舄么?(生急起,作欲掩科)在那里?(怀中掉出翠钿科。旦拾看科)呀,又是一朵翠钿!此皆妇人之物,陛下既然独寝,怎得有此?(生作羞科)好奇怪!这是那里来的?连寡人也不解。(旦)陛下怎么不解?(丑作急态,一面背对内侍低科)呀,不好了,见了这翠钿、凤舄,杨娘娘必不干休。你每快送梅娘娘,悄从阁后破壁而出,回到楼东去罢。(内侍)晓得。(从生背后虚下。旦)
【北刮地风】子这御榻森严宫禁遥,早难道有神女飞度中宵。
则问这两般信物何人掉?(作将舄、钿掷地,丑暗拾科。旦)昨夜谁侍陛下寝来?可怎生般凤友鸾交,到日三竿犹不临朝?外人不知呵,都只说殢君王是我这庸姿劣貌。那知道恋欢娱别有个雨窟云巢!请陛下早出视朝,妾在此候驾回宫者。(生)寡人今日有疾,不能视朝。(旦)虽则是蝶梦馀,鸳浪中,春情颠倒,困迷离精神难打熬,怎负他凤墀前鹄立群僚!
(旦作向前背立科。丑悄上与生耳语科)梅娘娘已去了,万岁爷请出朝罢。(生点头科)妃子劝寡人视朝,只索勉强出去。高力士,你在此送娘娘回官者。(丑)领旨。(向内科)摆驾。
(内应科。生)风流惹下风流苦,不是风流总不知。(下。旦坐科)高力士,你瞒着我做得好事!只问你这翠钿、凤舄,是那一个的?(丑)
【南滴滴金】告娘娘省可闲烦恼。奴婢看万岁爷与娘娘呵,百纵千随真是少。今日这翠钿、凤舄,莫说是梅亭旧日恩情好,就是六宫中新窈窕,娘娘呵,也只合佯装不晓,直恁破工夫多计较!不是奴婢擅敢多口,如今满朝臣宰,谁没有个大妻小妾,何况九重,容不得这宵!
【北四门子】(旦)呀,这非是衾裯不许他人抱,道的咱量似斗筲!只怪他明来夜去装圈套,故将人瞒的牢。(丑)万岁爷瞒着娘娘,也不过怕娘娘着恼,非有他意。(旦)把似怕我焦,则休将彼邀。却怎的劣云头,只思别岫飘。将他假做抛,暗又招,转关儿心肠难料。
(作掩泪坐科。老旦上)清早起来,不见了娘娘,一定在这翠阁中,不免进去咱。(作进见旦科)呀,娘娘呵,
【南鲍老催】为何泪抛,无言独坐神暗消?(问丑科)高公公,是谁触着他情性娇?(丑低科)不要说起。(作暗出钿、舄与老旦看科)只为见了这两件东西,故此发恼。(老旦笑,低问科)如今那人呢?(丑)早已去了。(老旦)万岁爷呢?(丑)出去御朝了。永新姐,你来得甚好,可劝娘娘回宫去罢。(老旦)晓得了。(回向旦科)娘娘,你慢将眉黛颦,啼痕渗,芳心恼。晨餐未进过清早,怎自将千金玉体轻伤了?请回宫去,寻欢笑。
(内)驾到。(旦起立科。生上)媚处娇何限,情深妒亦真。
且将个中意,慰取眼前人。寡人图得半夜欢娱,反受十分烦恼。
欲待呵叱他一番,又恐他反道我偏爱梅妃,只索忍耐些罢。高力士,杨娘娘在那里?(丑)还在阁中。(老旦、丑暗下。生作见且,旦背立不语掩泣科。生)呀,妃子,为何掩面不语?(旦不应科,生笑科)妃子休要烦恼,朕和你到华萼楼上看花去。(旦)
【北水仙子】问、问、间、问华萼娇,怕、怕、怕、怕不似楼东花更好。有、有、有、有梅枝儿曾占先春,又、又、又、又何用绿杨牵绕。(生)寡人一点真心,难道妃子还不晓得!(旦)请、请、请、请真心向故交,免、免、免、免人怨为妾情薄。
(跪科)妾有下情,望陛下俯听。(生扶科)妃子有话,可起来说。(旦泣科)妾自知无状,谬窃宠恩。若不早自引退,诚恐谣诼日加,祸生不测,有累君德鲜终,益增罪戾。今幸天眷犹存,望赐斥放。陛下善视他人,勿以妾为念也。(泣拜科)拜、拜、拜、拜辞了往日君恩天样高。(出钗、盒科)这钗、盒是陛下定情时所赐,今日将来交还陛下。把、把、把、把深情密意从头缴。(生)这是怎么说?(旦)省、省、省、省可自承旧赐、福难消。
(旦悲咽,生扶起科)妃子何出此言,朕和你两人呵,
【南双声子】情双好,情双好,纵百岁犹嫌少。怎说到,怎说到,平白地分开了。总朕错,总朕错,请莫恼,请莫恼。(笑觑旦科)见了你这颦眉泪眼,越样生娇。妃子可将钗、盒依旧收好。既是不耐看花,朕和你到西宫闲话去。(旦)陛下诚不弃妾,妾复何言。(袖钗、盒,福生科)
【北尾煞】领取钗盒再收好,度芙蓉帐暖今宵,重把那定情时心事表。
(生携旦并下。丑复上)万岁爷同娘娘进宫去了。咱如今且把这翠钿、风舄,送还梅娘娘去。
柳色参差映翠楼(司马札)君王玉辇正淹留(钱起)
岂知妃后多娇妒(段成式)恼乱东风卒未休(罗隐)
第二十一出 窥浴
……
【雁儿舞】(副净扮宫女上)担阁青春,后宫怨女,漫跌脚捶胸,有谁知苦。拼着一世没有丈夫,做一只孤飞雁儿舞。(见介。丑)姐姐,你说什么《雁儿》舞!如今万岁爷,有了杨娘娘的《霓裳》舞,连梅娘娘的《惊鸿》舞,也都不爱了。(副净)便是。我原是梅娘娘的宫人。只为我娘娘,自翠阁中忍气回来,一病而亡,如今将我拨到这里。……
(载《长生殿》,黄天骥校注,岳麓书社2002年出版)
按:清人焦循《剧说》卷四评曰:《长生殿》“荟萃唐人诸说部中事及李、杜、元、白、温、李数家诗句,又刺取古今剧部中繁丽色段以润色之,遂为近代曲家第一。”郭英德的《明清传奇史》465—467页认为:《长生殿》在内容意蕴与语言风格上是历代李、杨故事的集大成之作,清后期至民国初的各剧种,都有《长生殿》传奇的改编本。
程枚,生卒不详,字时斋,号苍梧寄客,江苏海州人,监生。乾隆丁酉(1777)与凌廷堪等人在扬州修改词曲,所作仅知有《一斛珠》传奇,写定于五十八年(1793)。
一斛珠
传奇,《今乐考证》著录。《曲录》据《揚州画舫录》亦著录。有乾隆刊本,凡2卷40出。题目作:“唐明皇楼东补恨,江采蘋惊鸿再舞;杜少陵地下登科,一斛珠旧词新谱。”本宋代《梅妃传》传奇,并杂取杜少陵事附之。
(摘自《中国剧目辞典》4页)
凌廷堪(1755—1809),字仲子,又字次仲,安徽歙县人,乾隆五十五年(1790)进士,乾嘉时期著名的经学家、史学家和文学家。著有《礼经释例》、《燕乐考原》、《元遗山年谱》、《校礼堂文集》、《校礼堂诗集》、《梅边吹笛谱》等书。
《一斛珠》传奇序
杜少陵《丽人行》“杨花雪落覆白蘋”,盖为太真忮梅妃而发,杨则太真之姓,蘋则梅妃之名也。此诗故多感慨,若虢、秦,若丞相及此句,皆明指时事。说杜诗者往往穿凿,于此独未之及,何也?
余友程君时斋取曹鄴《梅妃传》谱作传奇,杂取少陵事附之,名曰《一斛珠》①。岁在丙申,始属草焉。时余在海上,时时过,相商定。未二年,各以事他去。中间南船北马,或离或合,然晤时必问是书。癸丑冬,余自京师归,,时斋始出定本见示。至是,稿凡八易,忽忽几二十年矣。时斋将以付梓,属余作序。余以为近时度曲家未睹东篱、兰谷之面目,但希青藤、玉茗之矉笑,折腰龋齿,自以为工。得时斋此剧以药之,庶几其有瘳乎!若以梅妃复幸,少陵登科,仅目之为条园补恨事,则浅之乎视时斋矣。
注:
①这句的争论很大,并非凌氏所言。
与程时斋论曲书
时斋足下:承示新曲,读之畅甚。窍谓杂剧,盖昉于金源。金章宗时有董解元者,始变诗余为北曲,取唐小说《张生》事一撰絃索调数十段,其体如盲女弹词之类,非今之杂剧与传奇也。且其调名,半属后人所无者。元兴,关汉卿更为杂剧,而马东篱、白仁甫、郑德辉、李直夫诸君继之,故有元百年,北曲之佳,偻指难数。然世所传杂剧,大率以四折为准,其最多则王实甫《西厢记》之二十折也。其书润色董本,亦颇可观。今为吴下妄人点窜,殆不堪寓目。元之季也,又变为南曲,则有施君美之《拜月》,柯丹丘之《荆钗》,高东嘉之《琵琶》,始谓之为传奇。盖北曲以清空古质为主,而南曲为北曲之末流,虽曰意取缠绵,然亦不外乎清空古质也。自明以来,家操楚调,户擅吴歈,南曲寝盛,而北曲微矣。
虽然,北曲以微而存,南曲以盛而亡。何则?北曲自元人而后,绝少问津,间有作者,亦皆不甚逾闲,无黎丘野狐之惑人。有豪杰之士兴,取元人而法之,复古亦易为力。若夫南曲之多,不可胜计,握管者类皆文辞之士。彼之意以为,吾既能文辞矣,则于度曲何有?于是悍然下笔,漫然成编,或诩穠艳,或矜考据,谓之为诗也可,谓之为词也亦可,即谓之为文也亦无不可,独谓之为曲则不可。前明一代,仅存饩羊者,周宪王、陈秋碧及吾家初成数公耳。若临川,南曲佳者盖寡,惊梦、寻梦等折,竟成跃冶之金。惟北曲豪放疏宕,及科诨立局,尚有元人意度。此外,以盲语盲,递相祖述。至宜兴吴石渠出,创为小乘,而嘉兴李渔效之,江河日下,遂至破坏决裂,不可救药矣。四百年来,中流砥柱,其稗畦之长生殿乎!足下爱稗畦守法之严,而惜其立意未善,乃反其事,以曹鄴《梅妃传》谱入新声,为《一斛珠》传奇,而法律亦如稗畦,不废元人绳墨,诚斯道之功臣也。顷与酌亭同阅,终卷,满引而醉,不禁发其狂瞽,以供一噱,足下其亦以为知言否也?不宣。
注:
①丙申(1776年),癸丑(1793年)。
(分载《校礼堂文集》卷二十八、卷二十二,杭州卢文弨乾隆六十年(1795)序,王文锦点校,中华书局1998年2月出版)
清无名氏,作《梅妃怨》杂剧。
梅妃怨
杂剧,姚燮《今乐考证》著录,注谓有“写本”。《大梅山庄书目》亦著录。疑与程枚《一斛珠》传奇同题材。剧本佚。
(载《中国剧目辞典》565页)
汪柱,清人,生卒不详。字石坡,号铁林,别署洞圆山客,江苏松江人。留心古学与诗词,亦善戏曲。所作杂剧、传奇,今皆存。
江采蘋爱梅赐号
简名《爱梅赐号》,杂剧,清时作。有乾隆间“松月轩”刻《砥石斋二种曲》附刻本,总题《赏心幽品》,第三种即此剧,北京图书馆藏。本《梅妃传》敷演而成。
(载《中国剧目辞典》270页)
石韫玉(1756—1837),字执如,号琢堂,别署花韵庵主人,亦称独学老人。江苏吴县人。乾隆庚戌(1790)进士,官至山东按察使,被劾而引疾归,在江浙掌教20多年,著有《独学庐诗文集》、《花间九奏乐府》等。
梅妃作赋
杂剧,《今乐考证》著录总名《花间九奏》及分名九种。《大梅山庄书目》仅录总名。有清乾隆间“花韵庵”原刻《花间九奏》第5种本,北京图书馆藏,有《清人杂剧》初集本。本事见《梅妃传》,却说梅妃“广南人”、“封为贵妃”(《清人杂剧初集》本)。
(摘自《中国剧目辞典》593页)
唐英(1682—1756),字俊公(一作隽公),号叔子,晚号蜗寄老人(居士)。辽宁沈阳人,隶汉军正白旗,官至粤海关监督。
能诗工书善画,作有杂剧、传奇17种,总题《古柏堂传奇》,一名《灯月闲情》。
长生殿补阙
杂剧,二出,清时作。《曲考》、《曲目表》、《今乐考证》并著录。王国维《曲录》著录为传奇类。嘉庆间“古柏堂”刻本标名《长生殿补阙》,下注云:“古《大红袍》曲摘演”。北京图书馆藏;有过录“古柏堂”刻本,中国戏曲学院藏。演唐明皇宠爱杨贵妃,将梅妃迁往上阳东楼,后又密诏梅妃入西阁重叙旧情之故事。
(载《中国剧目辞典》370页;参见林叶青《清中叶戏曲家散论》32页,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10月出版))
梁廷楠(1796—1861),字章冉,号藤花主人,又号軃红醉客,广东顺德人,道光副贡,官至内阁中书,加侍读衔。精通史作,能画,精于戏曲、能音律,有著作多种传世。
江梅梦
杂剧,为《小四梦》第一种。《今乐考证》、《大梅山庄书目》并著录。有清道光间《藤花亭十种》所收原刻本,标名《江梅梦杂剧》;有清姚燮编《今乐府选》稿本所收本第35册,标名《江梅梦》,杭州图书馆藏;北京图书馆藏有清道光间刻本。演江采蘋事,取材于《梅妃传》。明皇东归,寻妃所在不可得。后梦妃隔竹间泣曰:昔陛下蒙尘,妾死于乱兵之手,哀妾者埋骨池东梅株旁云。
(载《中国剧目辞典》269页)
无名氏,撰莆仙戏《秦国祯》。
秦国祯
人物:秦国祯、罗采、高力士、江采蘋、达奚盈、贺知章、安禄山、达奚恂、罗素姑、郭子仪
场次:(1)国祯首出(2)力士挑选(3)艳遇藏之(4)禄山造反(5)子仪讨贼(6)尼庵偶遇(7)褒封团圆
故事:事本《隋唐演义》97回、98回等。
(载《福建戏曲传统剧目索引》第四辑,1959年9月编印)
民国
无名氏,撰莆仙戏《平三寇》,对唐玄宗时事胡编乱造,尤其是所谓响导三姐妹的故事。
平三寇
人物:唐明皇、叶法善、张果老、高力士、武林王氏、江梅妃、杨贵妃、郭子仪、贺知章、葛太古、杨玉章、杨素梅、林秋月、安禄山、罗英、尉迟庆、李光弼、封常清
场次:(1)法师应召(2)三女入选(3)子仪宿店(4)禄山淫乱(5)群臣劾奏(6)子仪平三寇(7)三夫人
故事:唐明皇求神仙术,叶法善、张果老应召入京①。高力士奉旨选送美女三千人,内以武林王氏、莆田江采蘋及寿王妃嫔杨玉环最艳丽。明皇即命叶、张评定,纳王氏为正宫皇后,江氏为梅妃,玉环为贵妃,备极宠幸。法善封天师,果老授光禄大夫。
郭子仪、贺知章、葛太古三人,因朝廷起用,联袂晋京,宿于山东三杰村客店,店系响马杨玉章、素梅、秋月三姊妹所开,打劫无数客商。子仪机警,称贺、葛二人为师父,借试武打败三女,护贺、葛二人脱险。是夜安禄山奉国王命,来中国打探军情,亦宿该店,与三女成奸。禄山闻圣驾游猎太平山,乃变为三尺儿童,登山射雁,明皇召见大喜,挈入宫命拜贵妃为母,醜声四播。罗英、尉迟庆、封常清、李光弼诸臣纷纷劾奏,明皇不得已调禄山为镇边节度使。子仪收复三寇,缚玉章三姊妹入朝,明皇收在西宫,不时亲近。群臣又苦谏,明皇大愤,願弃江山,同美人归隐,子仪缓颊,乃封三女为三夫人,赐居宫闱,玉章称号国夫人。
(载《福建戏曲传统剧目索引》第一辑,1958年2月编印)
注:
①唐代郑棨《开天传信记》记有叶法善符箓条。《新唐书·方伎传》载:叶法善,括州括苍人,世为道士,历唐代高、中二宗朝五十年,往来山中,时召入禁内,法术高,辞不受官。睿宗时,封越国公,宠映当世。开元八年(720)卒,或言百七岁云,玄宗下诏褒悼,赠越州都督。
梅兰芳(1894—1961),字畹华,原籍江苏泰州,长寓北京,工旦,创立京剧梅派。相继赴日、美、苏演出。抗战期间,蓄须拒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等,屡次获奖,1957年获国际舞蹈协会荣誉奖章。
梅是把中国戏曲传播到国外去并获得国际盛誉的第一个戏曲表演艺术家。
贵妃醉酒
又名《百花亭》。杨玉环备受明皇宠幸,约共饮于百花亭。
但明皇爽约,玉环久候不至,问高力士,始知明皇夜宿西宫江妃处,因而怨艾有加,引酒独酌,自遣愁烦。
(原载《梅兰芳演出剧本选集》,引自《京剧剧目辞典》438页,曾白融主编,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年出版)
按:徐慕云《中国戏剧史》指出:经梅兰芳去日、去美,程砚秋去法的几次表演,更足以证实皮黄(京剧)已经确实代表中国戏剧而介绍于各友邦了。
无名氏,改编《长生殿》,上海《新闻报》1923年8月25日登载剧情。
长生殿
唐玄宗夺娶杨玉环。杨妃春睡,帝为画眉。梅妃东楼作赋,梅园歌舞。帝幸虢国夫人,杨妃泼醋,骨肉争风,杨妃被贬,献发乞怜。华清池杨妃试浴,明皇窥浴,鹊桥密誓。又有杨妃大闹翠华阁、小宴、惊变等情节,至马嵬坡埋玉止。
(载《京剧剧目辞典》440—441页)
按:新舞台演出,欧阳予倩主演,一夜演完。莆仙戏、潮剧等有类似剧目。
无名氏,改编《风流天子》,上海《新闻报》1926年刊载剧情。
风流天子
杨贵妃被选入宫,与梅妃争宠。唐明皇与之盟誓,恩赐金钗钿盒。安史之乱,明皇幸蜀经马嵬驿,因六军不发乃赐贵妃死。乱平,明皇回銮过埋玉处,闻铃哭像。还都后,明皇漫游月宫,复与杨贵妃相会。
(载《京剧剧目辞典》440页)
按:共计四本,第一本中有杨、梅吃醋一场;二本不详;三本包括埋玉、闻铃、哭像;四本月宫会妃。周信芳饰明皇,王灵珠饰贵妃,高秋颦饰梅妃。
齐如山(1877—1962),又名宗康,河北高阳人,通德、英、法文,酷爱京剧,戏曲理论家、作家,著有《齐如山全集》10集,从事戏曲改进工作。1916年,为梅兰芳编写剧本40多种,与黄秋岳、胡伯平合撰《太真外传(一、二本)》。
《太真外传》(一本)
唐明皇因武惠妃死、梅妃病,闷闷不乐,因与高力士游太真宫,遇女道士杨玉环即纳入宫,册封为贵妃,并赐浴华清池。
(见北京市戏曲研究所藏本,引自《京剧剧目辞典》439页)
按:该剧本事见《旧唐书·杨贵妃传》、《隋唐演义》79回。梅兰芳于1927年初排,后有唱片行世。昆曲、高腔、川剧均有类此剧目。
程砚秋(1904—1958),原名承麟,早年艺名程菊农。1932年起易名砚秋,改名御霜。满族,北京人,京剧青衣,创立程派,并与梅兰芳、荀慧生、尚小云同被誉为四大名旦。程是京剧艺术革新家,《梅妃》中的惊鸿舞别开生面,得到盛赞。1953年起任中国戏曲学院副院长,著有《程砚秋文集》等。
梅妃
唐玄宗命高力士选妃,得江采蘋而宠爱备至,封为梅妃,更建梅园。一日召诸王饮宴,玄宗令梅妃作舞。韩王李宁酒醉失态,潜蹑梅妃履珠,坠之。梅妃忿然回宫。李宁惧罪,驸马杨回计谋进杨玉环与玄宗以夺宠。及杨入宫,梅妃果渐被疏;玄宗虽偶有召幸,亦多为杨所阻。梅妃因写诗抒怨,复被杨谗奏,迁居上阳宫。安禄山反,玄宗偕杨幸蜀。梅妃乃自尽于宫中。
(载《京剧剧目辞典》439—440页)
按:原为梅庐居士编剧、李万春藏本的《江采蘋传》,程砚秋改编本易名《梅妃》,于1928年初次上演;后有唱片行世,另有《程砚秋演出剧本选集》等刊本。
翁偶虹,京剧作家,1910年出生,青年时登台演出。1935年任中华戏曲专科学校戏曲改良委主任。抗战后,与焦菊隐共组中华戏曲专科学校校友剧团,编写《百战兴唐》、《白虹贯日》等剧。1949年后,与李少春等组织新中国实验剧团。1951年参加中国京剧院,对京剧脸谱有研究。
白虹贯日
安禄山兵临长安,刑部尚书张均率众降敌,并拟献梅妃以求晋爵。梅妃、女伶谢阿蛮与雷将军等不屈,奔投睢阳张巡帐下。张均妻徐菡假冒梅妃,待机谋刺安禄山。睢阳被围,粮绝,困守至九日,张巡无奈杀妾、许远杀僮以分饷士卒。梅妃亦断臂殉国。张巡复派将突围去临淮向贺兰进明请援,贺兰不允;女伶扮男装以雷将军名义至河东向郭子仪请兵,得解重围,收复长安。张均等降臣被诛,张妻徐菡乘机刺死安禄山。
(李万春藏本,见《京剧剧目辞典》443页)
无名氏,撰《上阳宫》,本事见《梅妃传》、《隋唐演义》第79~98回。原为中国戏曲研究院藏本,后由北京京剧团程派演员李世济演出。
上阳宫
又名《江采蘋》。唐明皇始宠江采蘋,封为梅妃;后复宠幸杨玉环,梅妃渐被疏远。安禄山反,明皇幸蜀,梅妃死于乱军之中。嗣明皇回銮,累念及之,梅妃入梦托兆。
(见《京剧剧目辞典》440页)
无名氏,编《凤凰山》,30年代演出本,本事见《潮剧剧目纲要》。潮州歌册有同名唱本。
凤凰山
唐玄宗时,渔女李凤姐梦白光入口,遂怀孕廿四月,产一肉球,父母谓为怪物,将肉球抛落江中。时锦屏山蛟龙为患,酿成水灾,员外李子直因救溺而获肉球,归而剖之,内藏小孩。李六旬无子,见儿相貌俊秀,遂养为子,取名太白。
时适武惠妃新亡,帝命太师李林甫搜选天下美女,排列于百花亭遴选,选中兴化县江仲逊之女彩苹,余者命李遣回原籍。谁料李密藏众女,奸后残杀之……(剧本尾缺)。
(载《潮剧剧目汇考》210页,林淳钧、陈历明编著,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9月出版
无名氏,撰《唐玄宗游月宫》,30年代演出本,本事见《潮剧剧目纲要》。
唐玄宗游月宫
张果老、叶法善、罗公远游戏人间,邀唐王游月宫。唐王见素娥貌美,竟于壁上题词戏之。玉皇获悉,贬素娥下凡为杨太真惑唐王,并命青龙星下凡乱唐;又准太白金星所奏,命白虎星随行,及后息乱保唐。
唐王命李林甫选美。林甫沿途勒索,江秀才乏款行贿,李强选其女采苹入宫,并迫死秀才。采苹入宫封居上阳宫,感郭太守葬父之恩,密召入宫受封。林甫恐采苹得宠于己不利。又进太真以惑唐王。采苹进谏,致两妃大闹宫闱。
太真挟恨,与林甫合谋,灌醉郭太守置之于龙床,诬其与采苹有私。唐王不察,欲午门处斩。群臣保奏,唐王乃囚采苹于冷宫,只斩太守。
(载同上,1293页)
谢吟,30年代中期编写《锦香亭》,老三正顺香演出。
锦香亭
唐明皇时,贵妃杨玉环恃宠残害六宫,因妒梅妃江彩苹触怒帝,被贬回家。一夜,梦与帝同游广寒宫,嫦娥授以霓裳羽衣曲,醒时便能仿其歌舞。帝因同得是梦,复召环进宫,自此益骄宠。梅不服,与斗曲,被其所败,环乘机刺梅,幸帝力阻。未几,环命宫女玉桂以毒酒献帝,说是梅所进;环请帝验酒,帝觉酒中有毒,召梅怒责。梅有口难分,含冤自尽。死后魂魄漂渺,幸遇众仙女云游,引她于锦香亭托梦于帝,求帝伸冤。
(载同上,1489页)
陈姜映清,据谭正璧著的《中国女性文学史》:青浦人,嫁陈氏,闺中常以酬唱为乐。她设帐授徒谋生,民国初期健在。她创作弹词《玉镜台》,1924年出版,是女性弹词黄金时代的殿军。1936年,出版《映清女土弹词开篇》。
梅妃怨
往事从头记得清,长皇移宠不胜惊。
(我想那)明珠十斛虽无价,(怎及得)薄幅香消滴泪盈。
风似箭、雨淋铃,风风雨雨到天明。
(叹如今)宫门冷落花枝怨,(好叫人)难得当时朱辇声。
(辜负我)眉画春山新样巧,(辜负我)眼含秋水送殷勤。
(辜负我)龙衾说尽温存话,(辜负我)凰管吹成曲调春。
(辜负我)舞态蹁跹肩倚玉,(辜负我)痴心盟誓月三更。
(辜负我)良候霄驾千香烬,(辜负我)佳节承恩百媚生。
(有谁知)色未衰时情已断,(分明是)空添愁绪到黄昏。
(听流莺)百转娇歌调慧舌,(看粉蝶)绕阶双影斗芳辰。
抚雕栏回环卍字终还始,倚熏笼来往心潮旧复新。
(这叫做)分浅缘悭无足怪,(怎能免)红颜薄命古今云。
(想此生)聪明早被聪明误,(他们)恩爱权将恩爱分。
(梅妃是)话虽如此心伤甚,(不觉得)镜中欢笑改愁形。
(细思量)早知雨露如朝露,悔入深宫受帝恩,丝牵御柳色青青。
(载《映清女士弹词开篇》,家庭出版社1936年出版)
附录
林元伯,《湄洲时报》总编室主任,己退休。
梅妃和梅妃故里(摘录)
明皇宠爱的梅妃叫江采苹,故乡在福建省莆田县的江东村。
江东村座落在莆田木兰溪下游濒海的辽阔平原上。从县城经涵江镇南行八华里,跨过横架在溪上的著名古迹——元代宁海大石桥,就看见溪滨偃卧着一块巨石,上面镌刻着“梅妃故里”四个隶书大字。……
村里的梅妃宫奉祀梅妃,重建于明万历年间,经过历朝的修葺,雕梁画栋,富丽堂皇,至今完好如新。庙宇分前殿后殿两部分,中间有瞻拜亭,由精美的长廊连接。前殿之外,有一座红墙环绕的大庭院。人们最喜欢观赏的梅妃画像置于后殿正中的祀坛上,端庄秀美,神态飘逸,手执团扇,背后衬托几枝横斜疏影的梅花,象征着她拒雪凌霜的风骨。这幅画是民间艺人的创作,在传神写真上颇有独到之处。
……安史之乱,梅妃死于乱军之中,一代佳人终以悲剧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人们来到江东村访问时,父老兄弟叙说梅妃的故事,都充满深厚的同情,特别对梅妃的品德,怀有很大的敬意,而对杨贵妃一家豪门表示憎恶。《全唐诗》中所录梅妃《谢赐珍珠》一诗,村中一些人还能琅琅上口。……
江东村的父老说,梅妃的父亲江仲逊世代行医,是江氏宗族从河南固始人闽后的十一代。定居江东村是从第八代开始的。现在已延续六十多代,全村尚有江氏家族二百多人。到江氏宗祠翻阅家谱,可以发现上面记载有:“第十一代,仲逊,子采芹,女采苹。”还有“妃被选时示梦其父曰:‘鹊噪今朝树,灯开昨夜花’。”
少女时代的梅妃,喜爱劳动,梅妃宫前一华里的田野,唐代还是一片茫茫的海滩,河港交错,是她经常放鸭的地方。朝廷派来挑选秀女的官吏,在这里发现采苹,惊为天人,下令捉拿,采苹狂奔,不幸摔倒在河港附近的土埠上,被送长安。往事越千年,如今人们来到这里,看到的却是绿野平畴,听到的是姑娘们的欢声笑语。经过修整的古老木兰陂和下游百里堤岸,今天消除了洪水和海潮的袭击,江东村岁稔年丰,已成为鱼米之乡。
梅妃的弟弟,国舅江采芹的后代江金荣和江金树兄弟,现在都在莆仙戏第四剧团工作,一个还担任剧团导演。他们说,江东村的男女老少都有喜欢戏剧的传统,当年江国舅到长安探望梅妃时,唐明皇赐给他一班梨园子弟回乡,世代相传,对莆仙戏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莆仙戏至今还保存着一些唐宋大曲的曲牌如《梁州序》等。江氏兄弟说,梅妃当年虽然居住长安宫闱,但对故乡父老思念情深,贬迁上阳东宫之后,每逢江南使者归朝,她都问左右:“故乡有没有人送梅花来?”而故乡人民也的确没有忘记她。在莆仙戏的传统节目里就有《梅妃》一出,这出戏在十年浩劫中一度停演,如今,莆田县专业和业余剧团都在排练,准备重新上演。
(载菲律宾《东方日报》一九八一年五月七日,转引自《湄洲风情》一书,林元伯著,海风出版社1996年9月出版)
曾添丁,福建省莆田市渠桥农民,1987年讲述,流传于莆田黄石一带,周长福搜集整理。
梅妃江采苹
相传唐玄宗时,靠海的莆田江东村有个江医生。他身边有一个小女仔叫江采苹,容貌普通,但勤劳聪明,平时除了做田工夫,还跟郎爸读书写字。她还特别爱梅花,在家门前栽了一株梅。
一天,采苹赶着一群白鹅,到海边讨食,忽然听到了一阵“哄呀哄”的声音。有人喊:“朝廷选秀女的差官来了,快跑啊!”采苹回头一看,有几个骑马的官员后面追,一大帮妇女前面没命地跑。采苹惊得半生死,不管三七二十一,丢下鸭棰①就跑,但跑太急,被一堆土绊着,重重摔倒在海滩上,昏了过去。这时,雷腾雨哮,满天乌暗。……
等到采苹醒来,雷停了,雨歇了。她爬了起来,抹去脸上的泥巴,走到水边照脸,看泥巴擦干净了没有。——奇怪!水里现出了一个很俏很俏的面影。她以为自已眼睛花了,又用手在脸上抹了几下,可水里的那张面影越来越俏了。
这时,奉旨选秀女的高力士赶到了,看见采苹生得这般标致,好象拾着宝,高兴得嘴都笑裂了,马上把她强拉上车,带回京复旨。等到江医生赶到,连采苹的魂影都看不见。
采苹被抓入宫,唐明皇见面后大欢喜。看她爱梅花,就封她为梅妃。为了使她高兴,唐明皇还派人从外地移来许多梅花树,栽在宫中。
但是,梅妃一条心仍然在家中。一次,唐明皇问她为什么目头忧悴,梅妃说想家。明皇听了并不怪罪。还破例恩准梅妃郎爸进宫,让她父女相会。
江医生进入皇宫,父女相见,哭哭嘻嘻。梅妃问放过的那群鹅,问家乡的海,问门前那株梅花……临分别时,她趁唐明皇在勤政殿观看鱼龙百戏,请求赏赐一班“梨园”艺人,让她郎爸带回莆田。梅妃还对郎爸说:“今后,您如果想念囡,可站在海边石头上,就会看到囡,听到囡的声音。”……
不久,唐明皇又宠上杨贵妃,把梅妃丢在一边。到后来安禄山造反,杨贵妃犯了众怒,在三军前被缢死了。安史之乱平定后,唐明皇回到长安,四处找梅妃。听说她为了避免受辱,已投古井自尽。他十分伤心,命宫人挖井取尸。但连续挖了几口井,都没有发现;后来在明皇往日口封梅妃的三株梅树下,发现了一口刚填不久的井。他命人挖掘,看见一堆骨头。那骨头象梅花,清清白。唐明皇看了,放声大哭。一连几天,宫中禁戏罢宴。
再说,江医生回到江东后,日日想念小女仔,那一班梨园子弟的舞跳得再好,他也看不入眼;歌唱得再好,他也听不入耳。他每天来到海边,站在一块大石头上,抬头向北望。但头抬酸了,眼望穿了,总看不见梅妃的身影,听不见梅妃的声音。
一天,雷腾雨哮。江家门前那株梅树倒了,花落了。江医生跑到海边,站在那块石头上,抬头望啊,望啊……忽然,传来梅妃声音:“郎爸,囡这世再也看不到您了,再也看不到您了!”……一千年过去了,相传梅妃送给郎爸的梨园子弟的歌舞,就是今天流传在莆田、仙游一带的莆仙戏前身;江东村现有一座浦口宫,里面塑着梅妃的像;村边一片田,形如鹅池,其中有一块鹅窝那么大的土堆,名叫“鹅目”,据说就是梅妃放鹅时被高力士追赶而摔倒的地方;梅妃郎爸站着抬头望梅妃的那块石头,现在还在海边,上面刻着“梅妃故里”四个字,有的人把它叫做“抬头石”。
注:
①鸭棰:赶鸭子的竹竿。
(载《中国民间故事集成·福建卷·莆田市分卷》,莆田市民间文学集成编委会1992年内部印发)
祁宗灯,莆田市黄石江东人,退休干部,1984年讲述,流传于莆田一带。杨穆搜集整理。
镇鼓石狮
莆田戏班的后台打鼓的,鼓上都放有一只石狮,俗称镇鼓石狮。
唐时,黄石江东村出了个江采苹。因她生很俏,又能作诗跳舞,所以被高力士选做秀女。江采苹进了皇宫,唐明皇很爱她。不过,一个民间妇女,一下子离开了亲人,离开了家乡,自然会感到不习惯。虽然做了皇帝婆不愁吃穿,但因定称称①,所以日日目头忧嘴②。有一次,唐明皇见她不快乐,便关心地问她:“爱卿为何忧愁不乐呢?”江采苹答道:“皇宫虽好,只是太清静,受不了。”唐明皇听了,说:“这好办。待孤明日下旨,调你家乡戏班弟子来京都,时时唱戏给爱卿听,闹热闹热③!”江采苹点头说:“谢主隆恩!”
不久,唐明皇果然调了一棚④莆田戏班子,天天唱戏给江采苹解闷。有一天,唐明皇一时高兴,也来听唱戏。这天,后台大鼓大吹,吹吹打打得特别起劲,吵得整个皇宫嗡嗡作响。戏歇时,唐明皇跟江采苹开玩笑说:“爱卿家乡的戏,唱是唱得好,只是鼓声太大,恐怕得用宫门外的大石狮来镇压。”江采苹听了,把皇帝的话告诉家乡戏班子弟。子弟班总督听了,认为王无戏言。既然是唐明皇说要用石狮压鼓,当然应该照办;可是,皇宫外的石狮实在太大,怎能压鼓呢?于是,大家想了一计,雕个小石狮,既不影响打鼓,又不违背王命。
从此以后,莆田戏班里,凡是打鼓的,鼓上必定有这么一只石狮。这便是镇鼓石狮的来历。
其实,这只“镇鼓石狮”,是调节音节的最好用具。只要石狮放在鼓的不同位置上,就能打出不同的声音来。
注:
①定称称:方言,冷清清。
②目头忧嘴:方言,愁眉不展。
③闹热:方言,即热闹。
④一棚戏:即一台戏。
(载同上书)
许培元(1941一),莆田市人,官至莆田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湄洲日报总编、市文联主席,已退休。
梅妃生里传犹在(摘录)
梅妃,这是壶山兰水哺育的一位伟大女性,这位端庄、美丽、贤惠的充满悲剧色彩的女子,令莆田的父老乡亲深深怀念。
梅妃姓江,名采苹,莆田黄石江东村人,因此莆田人称之为江东妃。江东处于木兰溪下游,海滨一块大石头上有“梅妃故里”四字摩崖石刻,隶书。站在石头上,可遥望宁海桥飞架南北,看脚下潮起潮落,天上海鸥翱翔。在这里可以想象梅妃小时放鸭、讨小杂海、弄潮的情景。梅妃自幼聪明,父亲是个医生,可称书香门第,梅妃从小接受过传统教育,知书达礼。志载,原来黄石境内青山麓遍植梅花。冬天,白梅盛开,如雪花一样,故有谷城梅雪之称。梅花在寒冬腊月傲然绽开、飞雪迎春、千里冰霜脚下踩的超然脱俗之品格,对江采苹有很大的影响。传说采苹酷爱梅花,故唐明皇戏称为“梅妃”。窃以为,这与谷城梅雪的熏陶不无关系。“梅妃”这个雅号活画出江采苹的人品。
民间又传说,采苹原来相貌一般,唐开元十二年(724),太监高力士使闽挑选宫女时,采苹害怕逃跑,跌了一跤,遂变成美女,冥冥之中神仙相助也。
“君不见,咫尺长门锁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王昭君出塞时,好多人惋惜,王安石如是说,颇有创意。梅妃入宫后,受宠一时,不久即失宠,恰似当年阿娇。据传唐明皇曾想念梅妃,派人送去一串珍珠。梅妃谢绝,并回了一首《一斛珠》诗。此诗广为流传。德国诗人歌德特地译成德文流传国外,能受到歌德青睐的诗非同一般。史传,安禄山攻下长安后,梅妃投井自尽。鸣呼,梅妃。
历史上对是否有梅妃,众说纷纭。窃以为,这个争论没有意义。毛泽东这位精通中国历史的伟人说,二十四史大半是假的。那么,二十四史之外的,被打入“另册”的可能往往是真的。时下流行一句话,叫做: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梅妃是老百姓认可的人格高尚的伟大女性,如此足矣。
郭沫若1962年途次莆田时,写下了“梅妃生里传犹在”的诗句,足见梅妃之深入人心(郭沫若提到的莆田历史人物还有钱四娘、郑樵)。至今,在莆田还广泛流传着梅妃热爱家乡,想念父老乡亲的许多故事。相传江采苹想念父母,提到双亲年老寂寞事,唐明皇特地赐了一班皇宫的“梨园”戏班给莆田,因此,莆仙戏被专家称为地方戏活化石,剧种古老,佳作迭出;又传莆田民间房屋都是宫殿式翘角,是唐明皇特赐的;还传莆田新娘坐的花轿,轿顶有四条金龙,也是梅妃想念家乡的姐妹们,奏请皇帝特批的。贤哉,梅妃。
怀着对梅妃的敬仰之情,笔者多次前往黄石江东浦口宫朝拜。据载,北宋年间,家乡父老乡亲缅怀梅妃的高风亮节,在其出生地建了一座“浦口宫”,屈指一算,已经千年了。清嘉庆十三年(1808)重修。1980年,那是浦口宫又一个春天,乡人捐资重修殿宇,再塑金身。“梨园”子弟、化妆师吴玉仁使出浑身解数,为梅妃塑像①,该像仪态端庄高雅。浦口宫飞檐翘角,雕梁画栋,宫殿式结构,引人入胜。笔者在莆田县工作期间,发动交通部门建了一条小路,使小车可从涵黄公路边直达浦口宫。
1999年,吴玉仁老先生又节衣缩食,独资3万多元,在“梅妃故里”边礁石上树了一尊梅妃塑像,笔者怀着“春风放胆来梳柳”的心情,应邀题了“壶兰梅魂”四个字。塑像揭幕之时,中央电视台记者现场采访,作了专题报道。
(载《湄洲日报》海外版2000年6月)
注:
①祁明境塑像,吴玉仁化妆。
杨榕,福建莆田人,福建省艺术研究所副研究员。
江梅妃与“梅妃戏”(摘录)
梅妃是莆田地区妇孺皆知、家喻户晓的知名人物,……诗人李光岱曾赋诗曰:“遗事开天已渺茫,梅花浦口永飘香;珍珠一阕传千古,亮节堪争烈日光。”……
江梅妃事迹正史失载,唯初见于唐宋传奇《梅妃传》,此传今本题唐曹邺撰,实为宋人所托,其内容与莆田民间传说略有差异。清初褚人获《隋唐演义》、民国时期蔡东藩《唐史演义》与许啸天《唐宫二十朝演义》部分章节皆载梅妃故事。举凡后世剧作家编作“梅妃戏”,题材多取自上述书籍,辅以唐开元、天宝年间史实为背景串编而成。
“梅妃戏”始见于院本《梅妃》(见元代陶宗仪《辍耕录》),剧情不详,王国维《曲录》将其列为金代作品,可视为宋金时代已有“梅妃戏”演出。明传奇作家吴世美作《惊鸿记》,该剧因梅妃作“惊鸿舞”而得名,剧写唐明皇同杨妃、梅妃的故事,剧中有梅妃避迹庵观,后几经离乱,仍与唐明皇团聚情节,明代有刊本流行。清初洪升作《长生殿》,剧中《夜怨》、《絮阁》二出述及梅妃事。继《长生殿》之后,清海州板浦监生程枚又作《一斛珠》传奇二卷,此本凡二十出,述梅妃事全本《梅妃传》;然剧中所云安禄山之乱,梅妃殉难,为金衣仙子所救,隐居梅花庵,贼平后与明皇团圆,与传言梅妃死于乱兵之手者异。考《惊鸿记》、《一斛珠》缘何设计梅妃与明皇团圆情节,且后者又有梅妃与杜甫相识一幕,盖因传奇多以美满结局之故。再后,清广东顺德人梁廷楠撰《江梅梦》,剧演明皇与梅妃事,与《昙花梦》等合称“小四梦”,清道光壬辰刊藤花亭十五种本有载录。《江梅梦》为四折杂剧,盖继洪升《长生殿》而作。
京剧传统剧目中叙及梅妃事的有:《梅妃》、《江采苹》(又名《上阳宫》)、《风流天子》、《白虹贯日》等。《梅妃》一剧本事见《隋唐演义》第七十九回(又见《梅妃传》),二者情节大体相同,京剧名旦程砚秋扮梅妃,初演于1928年。《上阳宫》本事来源与《梅妃》基本相同,但故事情节较之简单,所不同处是:前者为梅妃死于乱军之中,后者是梅妃自尽于宫中。《风流天子》主叙唐明皇和杨贵妃,但第一本插有杨、梅争宠吃醋一场。《白虹贯日》与它剧情节不同,剧写安禄山兵陷长安,刑部尚书张均屈节叛逆,拟献梅妃以求晋爵,梅妃、女伶谢阿蛮与雷将军(雷万春)等不屈,奔投睢阳张巡帐下,后城被困粮绝,张巡杀妾饷卒,梅妃亦断臂殉国,此情节较为独特。
莆仙戏传统剧目有《江梅妃》,该剧为短出残本,出目仅有“梅妃首出”,其余未详,主要人物有唐明皇、梅妃、张瓜老(应为张果老)、郭子仪等。剧写安史之乱,明皇西幸,梅妃被张果老、韦小姐所救,后明皇回长安,与梅妃相会,然剧情旋即游离梅妃主题,剧名与情节表里相悖,且为残本,就梅妃题材而言,相去甚远。20世纪90年代初,莆田剧坛新秀姚晓群作《玉笛梅魂》,曾参加福建省第十九届戏剧会演,获剧本奖。《玉》剧以唐明皇与杨贵妃、梅妃之间不寻常关系为主线,突出刻画两个女姓的悲剧形象,反映出作者对女性自身的独特心灵感受,尤其是对梅妃寄予无限的同情和景仰。
其他剧种有关江梅妃故事题材的戏较为罕见,尚待发掘考证。
(载《福建文化版》2002年3月5日)
知识出处
《江梅妃》
出版者:海风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江梅妃的研究成果及资料汇编。有关梅妃的记载散见于史志、诗词歌赋、小说笔记与戏剧中,为了进行系统的研究,笔者收集整理了六年,终成此书。
阅读
相关人物
江梅妃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