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江梅妃为何是莆田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江梅妃》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20000574
颗粒名称: 第十三章 江梅妃为何是莆田人?
分类号: K825.6
页数: 31
页码: 262-292
摘要: 本章概括了江梅妃是莆田的文化象征、欲还荔城以清白、江梅妃是城山梅的体现、梅妃文化的发展等。
关键词: 江梅妃 人物 研究

内容

第一节 江梅妃是莆田的文化象征
  一、蒲、蘋、藻是莆阳海洋文化的基础
  朱维干《莆田县简志》八章指出:“自吴兴筑海为堤,以开北洋水利,裴次元筑海为堤,以开南洋水利,莆人始得平土而居之。初仅凿塘开壑,以为救济,继而仁者不惜财、智者殚其虑,作陂筑坝,分引溪涧之水,以灌平原之田,于是南北两洋始成乐土。”唐代吴兴、裴次元分别始筑北、南洋海堤后,莆仙地域扩大、人口增加。宋熙宁八年(1075)至元祐元年(1086)木兰陂筑成,唐代莆僧黄妙应(涅槃)的古谶应验:“水绕壶公山,莆阳朱紫半①”。此后,莆阳丰衣足食,科第簪联。该陂的建造与蔡京有关。《出迅录》载:“蔡襄万安桥成,从弟京请陂莆南。襄曰:‘饶汝为之。’襄临终(1067)戒诸子曰:‘阿叔他日必陂莆南,莆遂为乐土。然阿叔必大贵亦大奸,汝辈当徙居于莆,勿近之’”②。
  方天若,字彦稽、仪也、正中子,莆田城关方巷人,绍圣四年(1097)榜眼。初调彰信军节度推官。元符三年(1100)为秘书省正字,蔡京失势,被贬为越州观察推官。蔡京复相后,历任校书郎、泉州通判、福建路转运判官、湖南转运使、知无为军、两浙监司、阁右文殿修撰。方于元丰八年(1082)撰《木兰水利记》,说蔡公兄弟(京、卞)感涅槃之灵谶、念梓里之横流,屡请于朝,乃下诏募筑陂者,蔡公以书招福州义士李宏,李宏倾家财七万缗钱,率家丁7人入莆施工,陂未成而力竭,蔡公复奏募,得黄石14大家共施工七十万余缗钱,毁田4千多亩、雇工40余万而成陂,溉田万有余顷,岁输军需三万七千斛。
  就家乡而言,蔡京对木兰陂有功;但就全国而言,他是北宋灭亡的六贼之首。南宋初,莆田理学家林光朝(1114—1178)《木兰即事》诗对比蔡襄与京、卞,评价公正。
  济渡清源颂蔡襄,如京如卞亦同堂。
  兰水果符兴化谶,功比万安差雁行。
  可怜误国翻自误,身窜家流名垂锢。
  顿使行人口里碑,尽付当年诸大户。
  大户捧诏还自猜,莫是太师嫁祸胎?
  谁知财散身随显,何如身剖不藏财。
  昨过惠安探遗迹,今过木兰重叹息。
  莫云忠佞天懵懵,就此亦堪辨黜陟①。
  南宋《莆阳比事》卷四载木兰陂事,一句也未说到蔡京:治平间,有莆田钱氏女始议堰陂,出家资募役。水势冲激,陂成而坏者再。钱不胜愤,赴陂流死。至熙宁间,侯官李长者宏应募而至,陂始成。今陂上有义庙,李长者、钱氏女合祠焉。《宋史·蔡京传》将此事列为罪状之一: “托言灌田而决水以符兴化之谶。”到明弘治《八闽通志》拾遗,引《搜神秘览》附会说是蔡襄兴水利灌民田,引水绕壶公山,而登第者于前为多。可知从宋至明,蔡京家乡的人耻言蔡京,至以从兄蔡襄冒顶募修木兰陂之功。
  《莆阳比事》第七卷“田擢瑞蒲”条载:“县旧以田多生蒲故曰莆田。风物赋云:擢瑞蒲于田亩,记其旧也(旧志按:楚辞《天间》云:莆萍是营。王逸云,萍,蒲之地。宋代洪兴祖补注云:‘莆,疑即蒲字。蒲,水草,可作席。’黄长睿云,莆,古蒲字)。”
  蒲是水草。此地原受海涝而多蒲,遂称蒲田。《陈书》列传十三《虞寄》传载:宝应败走,夜至蒲田。生蒲之地,即蒲田。蒲田与海争地而立县,老百姓视蒲草为瑞蒲,后名莆田。仙游县、兴化军各是在原莆田县的地域内析分、升建的。兴化俗称莆阳。木兰陂建后,莆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建置稳定,鱼米丰收,文化发展,科举闻名。郑玄《诗》笺:“蒲,蒲柳”;即水杨,生于水边,叶似青杨,一名蒲杨。莆阳地名似也源出蒲杨物名。
  《辞源》载:苹,同“萍”。《礼·月令·季春之月》载:“虹始见,萍始生”。《本草纲目·十九·草》载:蘋,生于浅水中的田字草。《辞海》载:蘋即苹。正如《莆阳比事》所引:莆萍是营;萍,蒲之地。通俗说,萍,就是蒲(莆)田草。《采蘋》有句:“于以采蘋,南涧之滨;于以采藻,于彼行潦。”古人取蘋、藻供祭祀用。明代,莆田人林有年则说:“萍,无根而浮,常与水平,”故名。梅妃江采苹的诞生,寓涵着莆阳士人辅作皇室、调鼎天下的抱负。
  藻,是水草的总称,也指文章、文采。蘋,一云水上浮萍,即藻①。由长乐侨寓福清的陈乐轩,因读书《采蘋》有悟,改名藻,字元洁;继林光朝(艾轩)、林纲山(亦之、字学可、福清人)而在莆田传授红泉东井之学,闻名天下①。乐轩的改名藻,反映了莆阳人家贫子读书、以报宗庙的风气。南宋大文人刘克庄就受教于同乡艾轩、乐轩诸大儒。
  蒲、蘋、藻的含义,就是莆阳海洋文化的基础与象征;而梅妃江采蘋,是这些含义的概括体现。
  二、江采蘋是艾轩理学的理想女杰
  在宋代的儒学复兴进程中,庆历学术是思想启蒙阶段。王安石掀起了北宋政治变革和儒学复兴的第二个浪潮,对儒家以外的诸家学说兼收并蓄,并具体运用于政治变革中;为推行变革、统一思想,力主一道德以同俗。崇宁、大观(1102—1110)以来,蔡京擅权,使王氏新学走向异化,也使宋代的政治与学术进入最黑暗的时期。
  林光朝(1114—1178),字谦之,号艾轩,时称南夫子,莆田北高人。隆兴元年(1163)进士,谥文节。他早年在家乡曾从深于象数的林霆为师,20岁上庠,两次应试不第,在钱塘“闻吴中陆子正学于尹和靖,因往从之,由是专心圣贤践履之学②。不久回乡在黄石创办红泉义学。他学通六经旁贯百氏,深得象数之学,专于精讲不喜著书。其教以身为律、以道德为权与不专习词章为进取计。《莆阳比事》卷三载:林光朝以圣贤践履之学为已任,穷经讨古,浩然自得,四方抠衣从学者岁率数百人。陈俊卿说:“莆虽小垒,儒风特盛,自绍兴(1131—1162)以来四五十年,士知洛学而以行义修饬兴于乡里者,艾轩实作成之也”。《纲山集》序称“艾轩流派当时实自成一家。”南渡后以伊洛之学倡东南者,自光朝始①。林希逸说:“自南渡后,洛学中微,朱(熹)张(栻)未起,以经行倡东南,使诸生函咏体践,知圣贤之心不在训诂者,自莆南夫子始②”。朱熹自述:“某少年过莆,见林谦之、方次云③说得道理极精细,为之踊跃鼓动,退而思之,至忘寝食,后来再过,则二公已没,更无一人能继其学矣④”。即绍兴二十年(1150)夏,朱熹赴同安任主簿,过莆听林光朝等人讲学。林、方二人对中庸九经的理解和对儒释之分的认识,启迪了朱熹⑤。乾道(1165—1173)、淳熙(1174—1189)间,莆中名士多出其门。后,七闽士人喜称艾轩。方奏名南宫,时朋友门弟子宦达已多,往往交贺于朝;以其有所抱负庶因仕以行道也。《莆阳比事》卷二载:林光朝,为国子祭酒时会孝宗幸太学,以礼部侍郎李焘执经,光朝奉命讲中庸: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一章。玉音嘉奖,赐三品服。不寻日,除中书舍人。殁后,莆人于淳熙十年(1183)在兴化军城南立祠,申国公陈俊卿撰《艾轩祠堂记》,福建路安抚使赵汝愚书丹,宣教郎朱熹题额。
  每岁春秋致祭。并榜其居曰师儒坊。光朝的一传、二传弟子,相继是林亦之、陈藻(乐轩)。福清人林希逸(字肃翁)受学于乐轩,端平二年(1235)进士,知兴化军时在谷城山精舍边筑三先生祠,“俯瞰国清塘,水光山色横陈乎前。”淳祐四年(1244)首祭,主管建康府崇禧观刘克庄撰《兴化军城山三先生祠记》。清代王士禛《池北偶谈》卷十六《谈艺六·诵诗》还载:“宋,玉融(今福清县)陈叔盥与乐轩陈藻读《国风》于古寺,至《采蘋》,藻掩卷而泣,顿悟中庸之旨。”
  南渡后,由于林光朝的讲学与力行,莆阳士风一变,以蔡京等莆阳裔奸臣为耻;光朝的讲学,还以中庸之旨影响了朱熹、孝宗、陈藻等人。《梅妃传》就是在这种氛围的初期创造出莆田乃至中国理学理想的女杰江梅妃。江梅妃是对杨贵妃的反动,也是对蔡京的反动。日本井上靖所著的《杨贵妃传》也指出:“关于梅妃的结局,曾有个故事流传。——有人认为这是后世编造的故事,以满足读者的目的,可能是把梅妃做为一个悲剧的人物,使她成为杨贵妃的对立面”。
  宋代理学,到南宋才繁盛起来,其重要内容之一是忠节观与贞节观;这在《梅妃传》中均得到体现。《莆阳比事》卷二列有《歧公归朝、梅妃入侍》条,歧公陈洪进是北宋初第一个纳土归宋的封建割据者,促进祖国的统一;梅妃故事与之合条,实际上表明莆阳人陈洪进有功于北宋,而不能单说蔡京有罪于北宋。何况说,莆阳人有个江梅妃,在唐时已有功于社稷。
  三、忠信民风诞生江梅妃、“寒梅”公
  南宋嘉定七年(1214)的《莆阳比事》视乡人蔡京为奸臣。卷四载:崇宁三年(1104)六月,籍元祐党人。莆预是籍者六人:陈次升、朱绂、王回、黄隐、林豫、方适。《耻附秦党、弗诣蔡门》条载:朱宗,字成德,累迁大府卿。是时,徽宗尊宠潜邸之旧、并录其子。宗父绂,旧学之臣;宗不自言,亦无有为宗言者,蔡京同州里,持国柄逾二纪,凡附已者辄跻显仕,而宗终不诣其门。方价,字子严,擢熙宁第,大观(1107—1110)初宰寿之安丰,用翰苑。特荐召审。既至,蔡京以价不肯私谒报罢,寻卒侯官,已而挂冠里居20年,终朝奉郎。陈骥,宣和(1119—1125)间为国子博士,不肯见蔡京而耻为之屈,遂就部再授通判,年62挂冠而归。方轸(慎言曾孙),宏放有文采,以
  父通任太庙斋郎时蔡京当国。轸抗章列其过:天下自古为臣之奸未有如京今日之甚,坐是削籍编置海外。
  南宋宝祐五年(1257),陈尧道《仙溪志》序:该志“于人物为尤重”,“用则入徂徕圣德之颁,不用则入文德党籍之碑”。刘克庄序:“地以人重,瞻言耆旧,有列于庆历谏官者,有危言谠论、相望于元祐党籍者”。《仙溪志》也把蔡京视为奸臣,不入人物传。而彰传元祐党籍人物:陈次升、朱绂、王回、林豫等人。还有叶确,元丰八年(1085)进士,与朱宗皆蔡京里姻,知京必败,未尝一诣京门。后欲以苏州守与公,令人约一见,然后报行,公翛然挂冠(终河北提举),后京果败。
  宋朝外患频仍,兴化军仕人英勇抗敌,不乏英豪。兴化县人,有武状元、凤翔府正将薛奕在永东城(今陕西米脂县东)抵御西夏,于元丰五年(1082)牺牲。靖康元年(1126)金军南下,仙游县人、京畿部队正将林师豫在封丘牺牲;承节郎叶顗在汴京东北牺牲;湖南茶陵县令林子立募兵2000人勤王,在湖北荆门奋战牺牲。莆田县人,有河南少尹兼西京留守阮骏抗金,建炎元年(1127)冬牺牲。真定府路马步军副总管陈淬拒金,妻孥8人遇害,知恩州后,陈淬与长子、从子于建炎初牺牲。副中书侍郎林冲之靖康使金,不屈而被拘十六年至死。建炎元年,李富筹资募兵3千人隶于韩世忠部,迎立宋高宗,任殿前制干,因上恢复长策而忤秦桧,左迁承信郎,连三疏,不待报而归。
  南宋《仙溪志》记有仙游的不少梅景。卷一《官廨》载:县治厅之东曰东圃,旧名梅圃。花木青葱、亭台爽垲,皆公余游息之所。尉厅西有轩,植双梅于前,曰梅林。其北思贤堂之前有熙春台的旧址,向北有古松数十株,夹以梅、竹,气象幽雅。刘克庄于端平元年(1234)赋词《又,陈尚书生日》,称赞莆田人陈卓尚书“公似寒梅,向层冰积雪,越样清奇”;“仙溪前辈相望”
  中,又似蔡襄、陈次升、叶颙等人。陈卓,字立道,绍熙元年(1190)进士,端平二年(1235)书枢密院事。未几辞,乡居16年,卒时86岁,平生不营产业,葬事不能具,谥请敏。蔡襄(1012—1067),宋代名臣,曾任三司使,朱熹评为“芳名不朽,万古受知”。陈次升(1044—1119),曾列入元祐党籍,卒赠太中大夫。叶颙(1100—1167),孝宗时任相,清廉公正,卒赠少师。
  当然,刘克庄本人也是爱国忠臣。《后村先生大全集》中,他多次批判权奸蔡确、秦桧、丁大全、史弥远、史嵩之等人。甚至10多次驳回皇帝对史嵩之奖誉的“成命”,尽管皇上再三调解,刘仍抗旨到底而遭贬斥。
  总之,南渡以来,莆阳士风大变,视蔡京为耻辱,而彰扬正人君子。此后形成了民风:“十室之中,必有忠信①”。在这样的风气中,先是推崇江梅妃,此后又彰扬“寒梅公”陈卓尚书与仙溪前辈蔡襄等人。
  第二节 欲还荔城以清白
  《梅妃传》以梅、茶为主要素材,实际上反映了复杂的感想:荔枝是美好无辜的,虽然,唐荔为杨妃所污、莆荔为宋徽宗与蔡京所污,但不能因此牵累荔城莆阳,该地不是也出了个嗜梅、茶的贤妃——江梅妃?
  一、唐时闽荔“幸免涴”
  早在唐时,荔枝已与祸国的杨妃挂上钩。杜甫(712—770)《病橘》诗有句:“忆昔南海使,奔腾献荔枝。百马死山谷,到今耆旧悲?”唐代,李肇的《唐国史补》载:“贵妃生于蜀,好食荔枝。南海所生尤胜于蜀,故每岁飞驰以进”。据明代徐兴公《笔精》卷六《唐贡荔枝》与《全唐诗》卷三〇七记述:鲍防,字子慎,襄阳人,天宝末举进士,大历(766—779)中为福建观察使,明皇诏马递进南海荔枝,七日七夜达京师。鲍作《杂感》诗记之:
  汉家海内承平久,万国戎王皆稽首。
  天马常衔苜蓿花,胡人岁献葡萄酒。
  五月荔枝初破颜,朝离象郡夕函关。
  雁飞不到桂阳岭,马走先从林邑山。
  甘泉御果垂仙阁,日暮无人香自落。
  远物皆重近皆轻,鸡虽有德不如鹤。
  是知贵妃所食荔,实出南海。鲍在贞元(785—804)时工部尚书任上致仕①。善属文、尤工诗。
  杜牧(803—852)的《过华清宫绝句》之一,有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新唐书·杨贵妃传》载:“杨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骑传送,走数千里,味未变,已至京师。”《杨太真外传》载:“力士以罗巾缢(贵妃)于佛堂前之梨树下,才绝,而南方进荔枝至”。
  兴化军人蔡襄,嘉祐四年(1059)著成《荔枝谱》,是现存中国第一部荔枝专著。该书记载:荔枝,唯闽粤、南粤、巴蜀有之。唐天宝中,妃子尤爱嗜,涪州岁命驿致。洛阳取于岭南,长安来于巴蜀。虽曰鲜献,而传置之速、腐烂之余,色香味之存者亡几矣。是生荔枝,中国未始见之也。九龄、居易虽见新实验今之广南州郡与夔梓之间所出,其精好者仅比东闽之下等,是二人者亦未始遇夫真荔枝者也。闽中唯四郡有之:福州最多,而兴化军最为奇特(兴化军陈紫为天下第一);泉、漳时亦知名。按:①《笔精》卷六。
  妃子,指杨贵妃,涪州,即今四川涪陵县。
  北宋欧阳修(1007—1072)有《浪淘沙》词①,说唐贡荔源自五岭:“五岭麦秋残,荔子初丹。绛纱囊里水晶丸,可惜天教生处远,不近长安。往事忆开元,妃子偏怜。一从魂散马嵬关,只有红尘无驿使,满眼骊山”。李纲《荔枝赋》则道:“开元之末,妃子最怜。万里驿致,来自蜀川。死百马于山谷,望一骑而嫣然。荔枝则遇而天下病焉。”《初食荔枝四绝句(所居报国有十八娘荔枝)》之四咏道:“南海何年贡荔枝,知音千古有杨妃。
  华清赐浴娇无力,一骑红尘初到时”。李纲认为贡荔既源于蜀州,也来自南海。
  可知据唐人记载,杨贵妃所食荔枝,出于南海;到宋人记载时又包括蜀地。
  总之荔枝成了杨贵妃的代名词,使得宋代的正直士人耿耿于怀。绍定六年(1233),刘克庄在《和南塘食荔叹》中抨击了杨贵妃:“在昔唐家充岁贡,吟讽何止杜陵翁。南穷交州西蜀土,快马驮送如飞龙。绛裳冰肌初照眼,玉环一笑恩光浓。惟闽以远幸免涴,一颗不到温泉宫。”刘克庄高兴的是:唐时,闽地家乡的极品、上品荔枝未岁贡帝京,一颗也没有被祸国的杨贵妃沾污。
  二、宋徽宗的荔枝诗谶
  宋代,梁克家《三山志》载:大中祥符二年(1009)开始岁贡干荔支6万颗、煎荔支百三十瓶、丁香荔支煎三十瓶。到庆历(1041—1048)初,福州知州沈邈以道远不可致,减红盐之数而增白晒者,兼令漳、泉二郡亦均贡②。
  苏轼(1036—1101)赋词《减字木兰花·荔枝》,咏及闽地的贡荔:“闽溪珍献。过海云帆来似箭。玉座金盘,不贡奇葩四百年。轻红酿白。雅称佳人纤手擘。骨细肌香,恰似当年十八娘(《荔枝谱》载:福州城东报国院有十八娘荔枝)”。由此看来,徽宗朝以前闽地己贡生荔。
  徽宗时,艮岳阳华门夹道种有荔枝80余株,熟时赠大臣每人二枚①。政和(1111—1117)初,闽中贡连株者,移植禁中。次年结实,不减土出。道君有御制诗。群臣皆应制焉②。宋《三山志》卷三十九土俗载:宣和(1119—1125)间,以小株荔枝结实者置瓦器中,航海至阙下,移植宣和殿,赐二府宴,御诗云:
  密移造化出闽山,禁御新栽荔子丹。
  琼液乍凝仙掌露,绛苞初绽水精丸。
  酒酣国艳非珠粉,风泛天香转蕙兰。
  何必红尘飞一骑,芬芬数本座中看。
  据清代沈初的《西清笔记》,可知是:结实的荔支栽在瓦器里,过福州水口后续以闽中水日以溉,到京师移植后,摘下鲜吃。
  宋徽宗在禁苑植荔,结实而赐燕帅王安中,御诗云:“葆和殿下荔枝丹,文武衣冠被百蛮。欲与近臣同此味,红尘飞鞚过燕山”。此后,金军南下、北宋灭亡。明瞿佑《归田诗话》卷中引此首荔支诗,并按:“盖用樊川‘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支来’句意,竟成语谶”。王安中(1075—1134),阳曲人。宋代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载:王安中交结蔡攸,引入禁内,太上赐宴。上出示郑后簪玉花,安中赋诗有句:“神仙宫里骖鸾女,来侍长生大帝君。”太上大悦①。
  开封人晁说之(1059—1129),有《荔枝送郭圆机戏作》,也感叹此事:
  祸根妃子尝珍嗜,今日何须有荔枝。
  玉树后庭那结实,也能亡国更堪悲。
  荔枝一骑红尘后,便有渔阳万骑来。
  郭令诸孙今得味,却同羯鼓逞诗才。
  郭圆机,名执中。与晁说之常有来往,载于《全宋诗》21册晁说之集中有酬和诗57首。
  三、“荔枝花发差平等”
  北宋时,李纲《畴老见示荔枝绝句次韵》赞曰:“炎月南闽丹荔子,绛绡微皱裹明珠,金盘数颗已堪赏,何况莆阳十万株②”。南宋《莆阳比事》卷七载:今,莆阳荔枝遂为天下第一。有咏莆中景云:一日两潮鱼蟹市,万家六月荔枝天。莆阳的俗称荔城。在宋时已赫赫有名。但荔枝原被借喻为杨贵妃,忠直士人此后一直致力于恢复荔枝的名誉。如莆田人方慎从,字惟之,登景德(1004—1007)第,守嘉州日曾于公圃手植荔枝,赋诗有:“留取清阴待子孙”之句。大观(1107—1110)中,曾孙禧以殿中侍御史持节蜀部,巡历至嘉,父老尚有能诵其诗为禧贺者③。
  建炎四年(1130),李纲《客南初食荔枝二首》之二也叹道:“买地城南种荔枝,每留核付守园几。但祈四海兵戈息,会见开花著子时④”。
  蔡京掌权期间,向徽宗进奉兴化军的极品荔枝——陈紫。美国人高洛甫教授在广州岭南大学讲授农艺果树课程,其荔支种植著作中,有幅“陈紫荔支绣香囊”的插图,并说明绣香囊系蔡京用以装放荔枝进贡徽宗的。该囊用全丝编织,呈椭圆形,正面右侧绣徽宗书写的瘦金体“陈紫荔支绣香囊”七字,“御书”印章一枚。左侧绣着一簇簇紫红色荔支垂挂在碧树绿叶间,树梢停着一只凝神窥视的喜鹊。可谓书、画、绣三绝。此外,香囊装放荔枝时选用特等香料作为防腐剂进行保鲜;用香囊包装荔支(唐宋时香囊渐成仕女、美人专用品);这都是蔡京的发明。该香囊现藏华盛顿艺术博物馆,可以见证兴化陈紫荔支上贡朝廷、蔡京与微宗间的互相勾结①。
  南宋在绍兴初始贡生荔枝,至二十四年(1154)罢②。宋时太学除夜各斋祀神,用枣子、荔枝、蓼花三果,盖取“早离了”之谶③。
  刘克庄看过《梅妃传》或《莆阳比事》后,宝祐四年(1256)咏《荔枝二首》,之二为:
  寂寂南州少物华,有园池处只梅茶。
  荔枝花发差平等,不问贫家富贵家。
  该诗有助于我们理解《梅妃传》为何以梅、茶为主要素材。
  兴化军仕人闻名北宋的,有名臣蔡襄,蔡襄著《荔枝谱》、《茶录》等。闻名南宋的,有绍兴八年(1138)状元黄公度,黄公度遭秦桧迫害而一再贬官,大咏梅花而寄托情怀。
  寂寂南州的梅、茶,与杨妃欢笑的荔枝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但南州的荔支是平等的,不分贫富家而开花结果;刘克庄似乎知道同乡蔡京向徽宗进奉陈紫鲜荔的秘密,才有此咏。
  第三节 江梅妃是城山梅的体现
  福建莆田谷城山,宋时以梅闻名。城山梅在文人吟咏中,逐渐形成江梅妃的人格象征。这个形象是如此的美好,因而是桂叶眉;而杨贵妃只配是她的奴婢。
  一、由孤山梅到城山梅
  唐天祐元年(905),明经进士、浙右监司朱〓因(906年)白马驿变而入闽,提举石阜仓官,因家于今黄石地区,为莆田朱始祖,辟园种梅千本,这是史载莆仙地域最早的梅花①。唐室后裔的李富,宋元丰八年(1085)生于兴化军城的梅山,该山因梅而得名,其母遂舍该地百余亩为佛刹,崇宁二年(1103)赐额“梅林佛国”。
  兴化军文人敬佩林逋。如庆历四年(1041)蔡襄赋《经林逋旧居二首》。绍兴五年(1135)郑厚与从弟郑樵赴考时,拜谒林逋的故居及坟地,郑厚咏诗《林和靖墓》,对南宋统治者弃贤亲庸而偏安表示不满。
  兴化军文人的敬仰由林逋的孤山之梅衍及故乡的城山之梅。城山,又名谷城山、青山、国清山,高146米,距郡城6公里。山上有石城、石岩、呼月台、兴云洞,竹隐、松隐、梅隐3个精舍。宋理学家、国子监祭酒林光朝(1114—1178)在松隐岩讲学时,“莆中名士多出其门”。该山风景秀丽,除了松、竹,还有“梅树数千株,每花时望如积雪,香闻数里”,为莆田24景之一“谷城梅雪①”。山麓有保瑞灵光法堂,创于唐天宝年间②。山下有碧波荡漾的国清塘,唐创。兴化军文人以谷城山与国清塘为旅游胜地。绍兴十五年(1145)进士郑耕老《游国清塘》诗咏道:“涌金门外尽菰蒲,四月行人客上都。六月国清塘上望,依稀身更在西湖。”郑六月游国清塘,想起四月在杭州涌金门及西湖的情形。嘉定(1208—1224)时,以父陈俊卿而荫授南安监税的陈宓赋《城山松隐岩》,有句:“谷城岩穴似飞来,十里水光镜面开。”“每到西湖吟咏处,令人偏忆故山梅”。陈宓咏赞谷城山像杭州飞来峰一样奇特;每到西湖咏梅时,就会想到故乡谷城山之梅。
  江梅妃的故里,在谷城山附近。如果说林逋是孤山梅的象征;则江梅妃是城山梅的体现。道光黄石《江氏族谱》濙公条载:“宁海桥横江水聚,城山峰、济阳居。遂为肇迁始祖”。因此,城山是济阳派江氏迁居莆田黄石后的风水山,城山梅则是江梅妃的象征。
  江梅妃的形象,在咏梅中逐渐清晰。兴化军文人也参与其中。
  蔡襄(1012—1067)有词《好事近》,把京宫与江梅联系了起来:“瑞雪满京都,宫殿尽成银阙。常对素光遥望,是江梅时节。如今江上见寒梅,幽香自清绝。重看落英残艳,想飘零如雪。
  ”
  崇宁五年(1106)特奏名方惟深《和周楚望红梅韵》,赞咏红梅的仙骨与艳美:“清香皓质世称奇,试作红装更自宜。紫府与丹来换骨,春风吹酒上凝脂。”宣和仕人黄彦辉的《古寺》诗中,则出现了“容易江梅老岁华”的形象。
  黄公度(1109—1156),绍兴八年(1138)状元,他反对奸相秦桧的和金误国政策,十五年在秘书省正字任上被罢官,后又贬任广东肇庆府通判。秦桧病死后,他才于二十五年回朝,寻升吏部考功员外郎,未及一年就英年早逝,年仅48岁。赠二品、正奉大夫,朝野哀悼,岭南“郡人像而祠之”。公度因被罢官、贬官,感触很深而屡咏梅花,其《一剪梅》词中,拟人的梅花愿与霜雪为友,不愿受“人间莺蝶”(小人、恶势力)的欺侮,寒风中“嫣然一笑”领春归。其《眼儿媚·梅词二首和傅参议韵》以寒梅自比,既使处于贬地岭南,零落憔悴、无人珍惜,也不改初衷。
  嘉定十四年(1221),刘克庄(1187—1269)因《落梅》诗被贬官八年。南宋后期,刘克庄等人的梅花百咏唱酬最负盛名。莆田一带士人先后和作者20多人。宋末叶置《爱日斋丛钞》记:李伯玉缜,号万如居士,有《梅花百咏》,后莆田林子真同子常合赋梅十绝句,刘克庄喜其有志,为和韵至十叠。二林遂成百梅卷。一时骚人名士,相踵用韵。《后村先生大全集》十七卷《梅花百咏》卷也记此事:淳祐十年(1250)作。李缜,字伯玉,晋江人,官至福州通判。刘克庄妻兄林公遇(寒斋),长子同,字子真;次子合,字子常。
  二、梅妃应是桂叶眉还是柳叶眉?
  谢安侄女道韫聪明有才气。《晋书·列女传》载:下雪时谢安问:“白雪纷纷何所拟?”安兄子郎曰:“散盐空中差可拟。”道韫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安大悦。从东晋始,咏春写景诗中,梅、柳以得春之早经常联袂出现。如五代时,莆田人徐昌图赋词《木兰花令》,有句:“汉宫花面学梅妆,谢女雪诗栽柳絮。”
  唐时,有章台柳的典故。天宝十三年(754)进士韩翊《章台柳(寄柳氏)》咏:“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柳氏,即韩翊妾,有《杨柳枝(答韩员外)》:“杨柳枝,芳菲节;所恨年年赠离别。一叶随风忽报秋,纵使君来岂堪折。”到北宋时,崇梅贬柳。如晏几道,字叔原,号小山,北宋崇宁四年(1105)后,为开封府一官,赐章服,能文工乐府,有小山词。其《鹧鸪天》词有句:“梅蕊新妆桂叶眉。小莲风韵出瑶池①”。曾巩《咏柳》:“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更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郑獬《梅花》诗也有句:“梅爱山傍水际栽,非因弱柳近章台”。杨柳被视作阿谀无骨之相,如小人得志的张狂;杨柳所属是风尘之地、水性杨花。到南宋时,民间认为梅聚柳离。江南谣云:“柳絮飞时话别离,梅花开后待郎归。梅花开后无消息,更待明年柳絮飞②”。
  兴化军文人中,刘克庄嗜梅的感情维系了终身。嘉定十四年(1221),建阳令刘克庄赋诗《落梅》,有句:“东风谬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宝庆三年(1227),监察御史李知孝、梁成大诬为谤讪时政。绍定元年(1228)刘克庄解任。刘克庄《杨补之墨梅跋》记述:“予少时有落梅诗,为李定、舒亶辈笺注,几陷罪罟。后见梅花辄怕,见画梅花亦怕,然不能不为补之作跋。小儿观傩,又爰又怕,予于梅花亦然”。李、舒制造乌台诗案构陷苏轼,这里借指为史弥远奸相构陷刘克庄而被人称三凶的李知孝、梁成大、莫泽。
  刘克庄咏梅寄情。嘉定十七年(1224)《梅花五首》之三有句:“不信西湖高士死,梅花寂寞便无诗。”“君今定作梅花主①”,“翁与梅花即主宾②”。绍定二年(1229),其《留山间种艺十绝》甚至吟出:“自怜到死犹迂阔,纯种梅花作墓林(梅)”。端平元年(1234)刘克庄复出,在《病后访梅九绝》之九中慷慨万千③:
  菊得陶翁名愈重,莲因周子品尤尊。
  后来谁判梅公案,断自孤山迄后村。
  之一咏道:
  梦得因桃数左迁,长源为柳忤当权。
  幸然不识桃并柳,却被梅花累十年。
  (邺侯咏柳云:“青青东门柳,岁晏必憔悴。”杨国忠以为讥己)
  邺侯即李泌,原句载宋尤袤《全唐诗话》卷二,诗话中“必”为“复”。刘梦得左迁事,见孟棨《本事诗·事感第二》。奸相杨国忠是杨贵妃的堂兄。因此,刘克庄主张谢道韫的雪诗不应咏杨柳而要咏梅。淳祐十年(1250),克庄《梅花十绝答石塘二林》二叠之七咏道:
  江左风流属谢家,诸郎如玉女尤佳。
  如何雪里同联句,不比梅花比柳花。
  由上可知,兴化与闽地文献《莆阳比事》、《八闽通志》、《兴化府志》等书中的梅妃,都是桂叶眉,不是柳叶眉。原来,柳与梅相比,是如此的不吉利。1986年,林如求的两篇文章探讨了梅妃的桂叶眉,并引唐时阎立本《步辇图》、吴道子《送子天王图》、张萱《虢国夫人图》、周昉《簪花士女图》予以印证。
  三、海棠只配是梅花的奴婢
  唐时,李白《清平调》诗三首有句:“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李白以名花比喻杨贵妃的美貌。北宋时,乐史(930—1007)的《杨太真外传》载:唐玄宗说杨妃醉时,似“海棠睡未足耳”。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封荆国公,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两任执政,倡导变法,权倾天下。其《与微之同赋梅花,得香字三首》之二有句:“不御铅华知国色,只裁云缕想仙装。少陵为尔牵诗兴,可是无心赋海棠。”之三有句:“婢娟一种如冰雪,依倚春风笑野棠。”均崇梅花、贬海棠。
  嘉佑进士苏轼《海棠》诗,引用《杨妃外传》典故,以杨贵妃醉喻海棠花。淳熙进士任希夷《海棠》诗也用这个典故。宋代著名女诗人、浙江人朱淑真《海棠》诗也以此作比,有句:“胭脂为脸玉为肌,未赴春风二月期。曾比温泉妃子睡,不吟西蜀杜陵诗。”
  梅花与海棠相比,也有宋廷的背景。宋《武林旧事》卷七载:淳熙三年(1176)十月二十二日,孝宗会庆圣节。从太上(高宗)至后苑梅坡看早梅,又至浣溪亭看小春海棠。
  吴潜(1196—1262),字毅夫,号履斋,德清人,嘉定十年(1217)进士第一,曾官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庆国公,判宁国府,改封许国公,赠少师。有《履斋诗余》。其《满江红·二园花卉仅有海棠未谢,五用韵》词,有句:“问海棠花,谁留恋、未教飘坠。真个好,一般标格,聘梅奴李①”。
  萧泰来,字则阳,号小山。临江人。绍定二年(1229)进士,有《小山集》。其词《霜天晓角,梅》,咏曰:“千霜万雪。受尽寒磨折。赖是生来瘦硬,浑不怕,角吹彻。清绝。影也别。知心唯有用。元没春风情性,如何共、海棠说。”该词也认为,梅花不能与海棠共说。
  嘉定十七年(1224),刘克庄《黄田人家别墅缭山种海棠,为赋二绝》之二说:海棠是富贵花,“海棠妙处有谁知,全在胭脂乍染时。试问玉环堪比否,玉环犹自觉离披。”离披即散乱,出自《楚辞·九辨》。宝庆元年(1225),其《熊主簿示梅花十绝,诗至,梅花已过,因观海棠,辄次其韵》再和十首,之八还有句:“莫将花与杨妃比,能与三郎作祸胎。”三郎即排行第三的唐玄宗。淳祐十年(1250),刘克庄在《梅花十绝答石塘二林》九叠之九中再次评论:
  和靖终身欠孟光,只留一鹤伴山房。
  唐人未识花高致,苦欲为渠聘海棠。
  该诗叹道:东汉时,每当给人当雇工的梁鸿归家时,贤妻孟光就举案齐眉、恭敬尽礼。可惜,林和靖终身没有活生生的梅妻,只有“鹤子”陪伴。后唐时,冯贽编《云仙散录》,其中《金城记》有“梅聘海棠”的说法。刘克庄认为夫妻之义要匹配;只有主奴关系,才能显示梅花的“高致”雅格,而海棠不配为其妻。在刘克庄的眼里,海棠即杨贵妃:“一种穠纤态,三郎未必知。浪将妃子比,妃子太浓肥①”。
  但是,其他文人的看法不同,如黎廷瑞(?一1298),字样仲,鄱阳人。咸淳七年(1271)进士,官肇庆府司法参军。入元隐居不仕。有芳洲集三卷,词附。其《秦楼月·梅花十阕》之八上阕咏道:“花孤冷。海棠聘与花应肯。花应肯。海棠只是,无香堪恨①”。
  第四节 梅妃文化的发展
  一、唐王室与部下后裔的寄托
  南宋李俊甫《莆阳比事·唐家遗裔》载:唐家遗裔迁居兴化军的,有蔡王尉八代孙李丹,唐时莆田令,遂家;宋时其裔多登科第。江王元祥后裔陇西公楚圭(云麾将军)自南安徙居兴化,为西平李;李富是楚圭次子游击将军尚炅之后,避武氏乱,经南安、游洋入莆。李翔,尉莆田,遂家,子孙多居军城。唐开元名宰相宋广平有著名的《梅花赋》。宋的刚毅秉赋、名臣风范,被视为梅花品格的精髓。广平的玄孙宋骈,以闽观察判官迎大父易就养,寓居兴化军城小西湖等地,为宋氏入莆之始②。宋骈后裔宋增佑(1881—1955),字仁陶,著《宋仁陶日记》,1936年12月25日载:制《广平家乘志略》8章并叙一篇,本日脱稿。
  唐王室与部下后裔的情怀,寄托于江梅妃这个形象。
  据《梁溪集》行状载:李纲的祖先出自李唐宗室,为建州刺史者卒官因家焉。太平兴国四年析建州置邵武军。因此,李纲的吟咏多与唐开元天宝时事相连。李纲虽为蔡京之流荐引,但一生主战,与叶梦得有诗文酬唱。李纲惜宋璟《梅花赋》失传而予补作,把梅妃形容得栩栩如生,
  晁说之(1059—1129)是中眷第五世,晁补之(1053—1100)是东眷第五世,哲宗绍圣党祸起,晁说之、晁补之俱落党籍。补之的外甥叶梦得深得蔡京器重,但补之没有攀亲结贵。政和七年(1117),叶梦得与晁说之、苏过等12人结许昌诗社,唱和甚欢;直到宣和元年(1119)。晁说之在咏梅中继李纲之后也喻为梅妃。
  叶梦得(1077—1148),字少蕴,号石林居士,乌程人。绍圣四年(1097)进士,徽宗时因蔡京荐举,累官龙图阁学士,知汝州、蔡州,移帅颍昌府。叶梦得尊敬蔡京,但对蔡京的一些作法又敢于“正过”,并不时向一些宦官、贪官“开炮”。他在党争中能保持相对的中立态度;得罪蔡京后被长期弃置不用。靖康之难后,叶梦得发生变化。建炎、绍兴年间,他在建康留守和江东安抚使任上理政有方,为岳飞等人的北伐队伍供给粮饷,对抗金战事作出贡献。文学上也由尊王(安石)抑苏(轼)转向学苏,如《八声甘州·寿阳楼八公山作》、《水调歌头·秋色渐将晚》。绍兴十二年至十五年,叶梦得知福州兼福建安抚使。十六年正月,拜崇信军节度使致仕。叶梦得的藏书有四五万卷,十七年冬毁于火。《莆阳比事·梅妃入侍》跋说:《梅妃传》是“叶石林得之朱遵度家”;《梅妃传》跋则说:“惟叶少蕴与余得之”,“略加修润而曲循旧语”。宋朝官至吏部尚书的韩元吉《叶少保挽词六首》之二称:叶梦得“门生满天下”。这个“略加修润而曲循旧语”的“余”应是叶梦得的门生。叶梦得著述见于历代著录的有55种402卷;但现存著述23种114卷中没有述及梅妃。
  宋本《梅妃传》的改定,除了咏梅文学的发展外,还有杨妃小说的发展,这在11、12章中已有阐述。而江梅妃是莆田人,也值得探讨。
  二、杨花与萍、蘋实出一体
  古人早就把杨花与浮萍(蘋)联在一起。《埤雅》载:“世说杨花入水化为浮萍。”《尔雅·释草》载:“萍、蘋,其大者蘋。”可知,杨花和萍、蘋,虽为三物而实出一体。唐代杜甫《丽人行》有句“杨花雪落复白蘋”,后代有人理解为玄宗时杨妃与梅
  妃的故事。
  北宋时,苏轼的《水龙吟,又(次韵章质夫杨花词)》咏道: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①。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②。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③。(原注:旧说杨花入水为浮萍,验之信然)。
  《艇斋诗话》注道:①老杜诗“落絮游丝亦有情。”②唐人诗“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③唐人诗“时人有酒送张八,惟我无酒送张八。君有陌上红梅花,尽是离人眼中血。”
  其他文人也这样理解。陈偕,号月境,高邮人,《词综补遗》卷五认为即见于《淮海集》之广陵人陈偕。其《满庭芳·送春》词有句:“榆莱抛残,桃英胎子,杨花已送春归。未成萍叶,水面绿纹肥①。徐逸,字无竞,号抱独子,自称汝阳被褐公,天台(今浙江省)人,少与朱熹为友。其《清平乐》词有句:“争须携手踏青。人生几度清明。待得燕慵莺懒,杨花点点浮萍②。”赵长卿的《小重山·杨花》词有句:“枝上杨花糁玉尘”。“晓来雨过转伤情。铺池绿,遗恨寄浮萍③”。辛弃疾(1140—1207),有词集传世。其《满庭芳·和洪丞相景伯韵呈景卢舍人》有句:“惟有杨花飞絮,依旧是、萍满芳池④”。周晋,字明叔,号啸斋,济南人。绍定四年(1231)宰富阳。其《杨梢青·杨花》词,也有句:“似雾中花,似风前雪,似雨余云。本自无情,点萍成绿,却又多情①”。彭元逊,字巽吾,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景定二年(1261)解试,与刘辰翁屡有唱和之词。其《平韵满江红·牡丹》词有句:“白日长闲青鸟在,杨家花落白苹中②”。无名氏《西江月》词有句:“春事一溪流水,杨花千点浮萍③”;无名氏《多丽·杨花》词有句:“明朝看,池塘雨过,萍翠应添④”。
  杨花与浮萍,对应为杨贵妃与江采萍(梅妃),再因杨贵妃是蒲州人而对应江梅妃为莆田人。是否这样呢?
  北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五“乐律一”载:“蒲中逍遥楼楣上有唐人横书,类梵字,相传是《霓裳谱》,字训不通,莫知是非”。
  《霓裳谱》因杨贵妃而闻名天下。杨贵妃的祖父,是蒲州永乐(今山西永济)人;父亲杨玄琰,开元初任蜀州司户。蒲州,宋时称蒲中。《全唐诗》423卷有元稹吟《崔徽歌》,序云:裴敬中以兴元幕使蒲州,与河中府娼崔徽相从累月。秦观(1049—1100),字少游,又字太虚,高邮人,元丰八年(1085)进士,《调笑令十首并诗》之三有句“蒲中有女号崔徽”。“一见裴郎心似醉⑤”。
  宋时,莆田以莆中扬名:王梅溪《谢林虑夺先红》诗有句“莆中荔枝胜闽中”;有咏莆中景云“一日两潮鱼蟹市,万家六月荔支天”。有名士问艾轩曰:莆中子鱼、紫菜最好?艾轩答曰:荔支、蛎房更奇①。据《辞源》,莆,通“蒲”。蒲中就是莆田(莆中)吗?元代,兴化路均未修志。明代,王世懋的《闽部疏》还载:“兴化,古莆中”。直到清乾隆时,《仙游县志》卷五十三·丛谈仍载:“兴化别称莆阳,又曰莆中,原属泉州”。复旦大学历史地理所编的《中国历史地名辞典》与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8册)均无“蒲中”条。
  晋时陆翙《邺中记》载:东晋时后赵石虎建逍遥楼,每猎获珍禽异兽,辄宴于此(在今河北省临漳县)。此地与河南安阳相邻,不在海边。莆田宋代的旧志均佚,绍熙《莆阳志》的永乐大典辑本未记载“逍遥楼”。现存的《仙溪志》是残本,也无逍遥楼。进士、答失蛮人伯笃鲁丁,元至元三年(1337)任岭南广西道肃政廉访副使,有《逍遥楼》诗②。
  身世云霄上,飘然思不穷。
  晴山排翠闼,暮霭宓琳宫。
  牧笛残云外,渔歌落照中。
  蓬莱凝望眼,隐隐海霞红。
  可知元时的逍遥楼在海边,而不在内地的蒲州(属今山西省)。伯笃鲁丁应是赴任岭南时途经逍遥楼,而赋该诗的。但宋时的蒲中逍遥楼是否在莆田呢?有待继续考查。
  《元秘书监志》卷九载:“伯笃鲁丁,字至道,进士,至正元年(1341)四月由礼部侍郎迁秘书太监。”可知,伯笃鲁丁,即鲁至道。戴良《鹤年集序》举西域诗人鲁至道等12人。杨瑀《山居新话》有鲁至道至正十二年(1352)《挽樊时中参政》、《挽宝哥参政》诗。王逢《梧溪集》有《访鲁至道总管诗》。至道至正时曾任潭州路(属今湖南省)总管①。唐兀氏买住,字从道,广平人,元统元年(1333)进士,保定路安州同知,转松阳县达鲁花赤,有诗《和伯笃鲁丁浮云寺》②。
  北宋后期,屡有莆仙人成仙的小说问世。此后,再多一个江梅妃,也就不足为奇了。
  北宋后期,崔公度(?一1097)撰《陈明远再生传》一卷,说兴化军人陈明远皇祐四年(1052)病死三日复苏事。三日间,陈进阴府,遵泗洲老僧令而忏悔回生,绝荤信佛、念经为善。同期,无名氏撰《玉华记》,说唐武后时冀州人方氏救疫有功德,上帝召入白玉楼为玉华侍郎,陈与侍女宋道华相恋,皆谪坠人世。方氏托生于莆田,宋政和(1111—1117)初62岁时才为歙州婺源宰,宋氏托生蜀中。一纪后,宋氏先返天,与玉华宫莫真君在方朝散郎病梦中传达上帝召还旨意。方氏醒后遂乞致仕而去。
  《梅妃传》成书于南宋绍兴十九年(1149)以前,最早摘录于叶廷圭的《海录碎事》一书中,这是叶廷圭(翠岩)知泉州时于绍兴十九年成书的。南宋莆田人郑樵(1104—1162)看过《海录碎事》,在《通志》中评曰:“叶翠岩《海录碎事》葸求典雅,为南渡艺林之冠③”。郑樵既然看到《海录碎事》,也就了解书中所录的《梅妃传》六个条目,他是否见到《梅妃传》原文,不知。《通志》艺文略第三《传记》未收录宋人著作。朱维干《莆田县简志》第一章载:旧志的缺点之一是缺漏,如叶庭珪、陈振孙、戚继光等名人,弘治、乾隆两志均缺如。这三个外地人都对莆田有贡献,叶廷圭在《海录碎事》中自序时署名叶庭珪,他在莆田的史实有待查考;笔者推测他从莆田得到《梅妃传》,而摘录入《海录碎事》一书。
  稍后的莆田贡士李俊甫也是唐朝李氏的后裔,他“上考史记、旁摭纪录,下至诸家文集、行实、碑碣、书尺,悉从采掇,询于耆儒、参之故老,积十余年心目之勤,厘为〔《莆阳比事》〕七卷①”。书成于嘉定七年(1214),该书所录《梅妃入侍》条,是对《梅妃传》的摘录。
  《梅妃传》、《莆阳比事》最初的阅读面很窄。其中有多种原因。或是手抄本藏之名山、未流传到社会上;或是版印后印数少价钱贵,一般人无缘拜读;或是文人们不重视小说,仍醉心于功名事业。
  赵师侠,一名师使,字介之,宋宗室,新淦人,淳熙二年(1175)进士,十五年为江华郡丞。有坦庵长短句。在莆期间,有《满江红·壬子(1192)秋社莆中赋桃花》、《柳梢青·壬子莆阳壶山阁》、《汉宫春·壬子莆中鹿鸣宴》词,后词下阕有句:“先春占早争开。是人间第一,唯有江梅。莆中旧传盛事,六亚三魁②”。他以江梅先春时开花第一,喻赞莆中在绍熙三年(1192)前已出徐铎、黄公度、郑侨三名状元等。师侠还有《诉衷情·莆中酌献白湖灵惠妃三首》、《一剪梅·莆中赏梅》、《朝中措·莆中共乐台》,其中未谈到梅妃。赵的非莆地咏梅词数首,也未赋到梅妃③。
  莆田人、南宋大文学家刘克庄(1187—1269),从淳祐十年(1250)起,笔下才屡咏江梅妃。按常理,他以梅花诗而遭贬,对梅花是情之所锺,最关心梅花的一切;他的岳父林景良嘉定七年(1214)知兴化军时为《莆阳比事》写跋;他开禧元年(1205)19岁时在临安补国子监生,到淳祐十年共45年间,因仕途坎坷而乡居26年,最有机会看到《梅妃传》或《莆阳比事》,却未谈到。其中的原因,可能是他晚年自述所说:余少嗜章句,格调卑下,故不能高。既老,遂废不为。然江湖社友犹以畴昔虚名相推让,虽屏居田里,载贽而来者,常堆案盈几,不能遍阅①。《后村先生大全集》中还屡有记载:他拖欠文债(作序等)甚多,退官一二十年后才还清。
  刘克庄是江湖诗派的领袖,由于他淳祐十年(1250)起屡咏江梅妃,梅妃的故事才渐为人知。
  值得深思的是,刘克庄的笔下也未说到诸杂砌《梅妃》。笔者在12章2节中推断,诸杂砌《梅妃》约诞生于1147至1206年。由此产生的另一个可能是:刘克庄20岁前,诸杂砌《梅妃》已诞生,只在局部地区演出过,未在南宋全国产生很大影响,因此刘克庄这个嗜戏的大文人一直未看到和提及。
  三、中国古代的又一大传说
  唐至德元年(756)六月十四,将杨贵妃缢死于马嵬驿佛堂。此后,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故事就开始流传了。事隔半个世纪后的元和元年(806),白居易、陈鸿根据民间传说,各作《长恨歌》、《长恨歌传》。《长恨歌》的影响最大,因它首次把李、杨的爱情故事从人间升华到灵界。五代时的《旧唐书·杨贵妃传》,在序中始把“邦家丧败”归罪于杨贵妃。宋人对此前的李、杨故事一是予以辩证。如明正统五年(1441)朝鲜刻本《樊川文集》卷二《华清宫三十韵》“喧呼马嵬血,零落羽林枪”句下,注文引用宋代刘斧撰的《翰府名谈》中《玄宗遗录》1000余字。这段资料他书未见,详述:玄宗赐杨贵妃死,杨据理辨驳,用毛巾蒙脸痛哭,第一次被缢未死,又缢第二次才死。即否认《长恨歌》塑造的杨贵妃成仙的故事。二是事隔390年后,而于绍兴年间改定宋本《梅妃传》,在李、杨故事的基础上增添了江梅妃,形成了李、杨、梅三角爱情故事,并定型为:杨妒妃祸国、梅贤妃忧国的形象。后世,又据宋本《梅妃传》进行艺术加工,衍及小说、笔记、书画、诗词、歌赋、戏剧、音乐、歌舞、史志、民俗、电影、电视等许多领域,在民间广为流传,成为南中国具有幅射力的口头和非物质文化艺术之一,形成了梅妃文化。改革开放以后的莆田,梅妃文化是继妈祖文化之后的又一个热点。
  唐玄宗与杨贵妃、江梅妃的故事流传了800多年,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因此,既使旧、新《唐书》与《资治通鉴》等史籍明确记载杨贵妃死于马嵬驿,由于杨妃事实上不是安史之乱的罪魁祸首,人们就一直幻想其死而复生,连学者也推波助澜。如俞平伯1927年11月15日撰写《“长恨歌”及“长恨歌传”的传疑》①,推断杨贵妃可能没有死,但声明“佐证缺少,难成定论,姑妄言之,姑妄听之,亦以不废乎?”台湾学者魏聚贤在《中国人发现美洲》一书中考证认为:杨贵妃被人带往美洲。日本民间和学术界却认为:杨贵妃从上海附近出海,飘至日本山口县大津郡油谷町久津,终其天年②。这都是姑妄听之的例子。江梅妃的情况也是这样,她的形象寄托了南宋时兴化军士人的信念、品格、情操等,成为全国人民作为与杨贵妃相对照而喜爱的人物。
  此后,约定俗成,影响扩大。人们也就不想去考辨正史中为何没有梅妃。1928年,连鲁迅这样的大人物予以质疑,也无济于事。其他的人也就不愿去干否定梅妃这种大煞风景的事了。梅妃成了约定俗成的闻名海内外的人物。鲁迅等人的怀疑没有影响她在老百姓心目中的美好形象。既然如此,笔者初揭梅妃之谜,也就达到了认识这种文化现象的目的。
  梅妃的故事流传了800多年,体现了人类对于明君的期待与才女佐助君王治国并有真挚爱情的理想。莆田市文联主席许培元2000年6月22日在《梅妃生里传犹在》一文中认为:历史上是否有梅妃的争论没有意义,“梅妃是老百姓认可的人格高尚的伟大女性,如此足矣”。笔者认为:梅妃故事,堪列为中国古代的又一大传说。
  中国古代的四大传说,是《梁山泊与祝英台》、《白蛇传》、《孟姜女》、《牛郎与织女》。2004年,宁波、杭州、上虞及宜兴、济宁、驻马店4省6市商定梁祝传说(流传1600年)联合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这四大传说,各在传说过程中增添了许多优美的情节与故事。以《孟姜女》为例,顾颉刚于1924年11月撰写《孟姜女故事的转变》一文①;考证孟姜女故事流传2500年的演变过程。该故事始载于《左传》襄公二十三年(公元前549)的《传》,先锋杞梁在打莒国时死了,齐侯在郊外向其妻吊唁,其妻不以为然,齐侯遂到杞梁家吊唁。到南宋时郑樵《通志·乐略》论及:“杞梁之妻,于经传所言者不过数十言耳,彼则演成万千言。”稍后的《孟子疏》才说杞梁之妻称孟姜。至此,孟姜女怀征夫哭倒长城的故事才定型。
  江梅妃的象征是梅花。1903年,慈禧皇太后确定牡丹为国花。1929年,民国政府确定梅花为国花。1994年,全国人大八届二次会议第440号议案“关于尽快评定我国国花的建议”批转农业部办理,中国花卉协会组织成立国花评选领导小组,开始评选。
  南京师大教授程杰相继出版《宋代咏梅文学研究》与《梅文化论丛》两书,研究梅花,指出:“生气”与“清气”、“骨气”,是宋人确立的梅花三大象征意义;如今融入中华民族性格和文化传统之中,成了精神财富(后书16—17页)。
  21世纪初,世界上已有100多个国家确定了国花。2005年两会期间,中国著名花卉专家陈俊愉教授等62名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联合签名提案(到2007年3月有102名两院院士签名支持),建议尽快把牡丹和梅花确定为中国的双国花。同年9月,中国园艺学会在北京召开全国国花评选研讨会,与会的50多名专家展开讨论,以求缩小分歧选出国花。笔者认为:梅花理应列为中国的国花。拙著即是注解之一。

知识出处

江梅妃

《江梅妃》

出版者:海风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江梅妃的研究成果及资料汇编。有关梅妃的记载散见于史志、诗词歌赋、小说笔记与戏剧中,为了进行系统的研究,笔者收集整理了六年,终成此书。

阅读

相关人物

江梅妃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