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南宋后期(1225—1279)刘克庄诗咏江梅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江梅妃》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20000570
颗粒名称: 第三节 南宋后期(1225—1279)刘克庄诗咏江梅妃
分类号: K825.6
页数: 5
页码: 243-247
摘要: 本节记述了南宋后期(1225—1279)刘克庄诗咏江梅妃的研究,其中包括了理宗比附唐玄宗、“梅之德遍天下”等。
关键词: 南宋 刘克庄 诗咏江梅妃

内容

一、理宗比附唐玄宗
  宝庆元年(1225),南宋的内乱频繁,且京东河北54城复入蒙古,梁成大、莫泽、李知孝排斥名贤殆尽,时人目为“三凶”。此后内忧外患不断。三年,蒙古灭西夏。绍定四年(1231)八月,蒙古攻宋,五年,蒙古与宋合议伐金。六年,理宗亲政。端平元年(1234)正月,蒙古与宋联军攻入蔡州,灭金。次年六月,蒙古南下攻宋。达今蜀、甘、湖北、安徽、河南等地。三年四月,理宗以开衅蒙古下诏罪己。淳祐五年(1245)南宋大造战舰以固江防。十一年起,蒙古军又攻宋。十二年,临安大火,诏求直言。宝祐元年(1253),蒙古军攻陷大理、招降吐蕃。五年,蒙古军大举攻宋,达今蜀、武汉、长沙等地。开庆元年(1259)闰十一月,贾似道私请划江为界,奉币乞和。忽必烈引兵北还。景定元年(1260),忽必烈登基元世祖。五年十月,理宗卒,度宗继位。
  南宋逐渐走向灭亡,理宗屡被喻为乃至自比唐明皇。
  癸丑(1253)元夕,理宗呼妓入禁中,侍郎牟子才奏谏:“此皆〔宦官〕董宋臣辈引诱,坏陛下30年清修之操”。子才作《高力士脱靴图》,宋臣怒谓上曰:牟骂官家,“彼谓陛下为明皇、阎妃为太真、臣为力士,而以太白自居”。自此上不悦。理宗时,宋臣在禁苑改荷亭为梅亭,上愈称赏之①。
  元代无名氏《宋季三朝政要》载:宝祐三年(1255),臣珰董宋臣,逢迎上意,起梅堂、芙蓉阁,招权纳贿,无所不为。时人以“董阎罗”目之。阎妃怙宠,马天骥、丁大全用事。无名子书八字于朝门曰:“檐马丁当,国势将亡②”。丁大全,后任相。宋代陈世崇《随隐漫录》载:姚勉述敕《祭阎妃文》曰:“五云缥缈,谁叩玉扃?”上曰:“朕虽不德,未如明皇之甚也③”。
  莆田人刘克庄以诗描述和评论了《梅妃传》。淳祐十年(1250)的《梅花十绝答石塘二林》三叠之五,有句:“三郎方爱霓裳舞,珍重梅姬且素妆”。宝祐元年(1253),克庄题诗《唐二妃像·梅妃、杨妃》,赞扬梅妃“宁临白刃死,不受赤眉污”。到《冬夜读几案间杂书,得六言二十首》之十七,就描述了翠华西阁的临幸梅妃:“三郎怕肥婢知”。到景定五年(1264)的《诸公载酒贺余休致水村农卿有诗次韵》之八,继续评述此事:“论定会盼银信召,眷浓漫妒玉环肥(自注:梅妃目太真为肥婢)”。咸淳四年(1268),刘克庄有《读〈开元天宝遗事〉一首》,批判的矛头直指唐玄宗:杨、梅“二妃未免遗恨,三郎可煞无情”。次年,刘克庄逝世前作《梅妃》,叹息:“吹彻宁哥笛,梅妃未必闻”。
  咸淳九年(1273),樊城失陷,元军三路攻宋。十年,恭帝继位。德祐二年(1276),元军攻陷临安,恭帝降,端宗继位。景炎三年(1278)末帝继位。祥兴二年(1279),左丞相陆秀夫背负末帝在崖山投海,南宋亡。
  二、“梅之德遍天下”
  南宋中后期,在咏梅中大用理学观点的是魏了翁(1178—1237),《十二月九日雪融夜起达旦》诗有句:“起傍梅花读《周易》,一窗明白四檐声”。魏后贬渠阳,在古梅下立读易亭①。“傍梅读易”后成咏梅事例,意寓理学家的仁者意度、名教之乐。
  南宋后期,园林之中植梅盛行,“所至必种梅,殷勤发培滋②”。文人嗜梅自标、梅格比德者越来越多,江湖派诗人无不借梅以自重。刘辰翁(1232—1297)《梅轩记》载:“数年来,梅之德遍天下”。赵春谷梅亭曰“东风第一”,贾秋壑梅亭曰“第一春③”。
  “南宋以来,遂以咏梅为诗家一大公案④”。刘克庄,本名灼,字潜夫,号后村居士,莆田(属今福建)人。他是真德秀的弟子,朱学传人,官至龙图阁直学士。刘因《落梅》诗被史弥远免去建阳县令,之后十年间,朝廷压制言论,理宗竟因此“诏禁士大夫作诗⑤”,但刘却逆潮流而上,反而与梅花结下不解之缘,共写123首咏梅诗、8首咏梅词,寄托了傲骨清芳。陈衍《石遗室诗话续编》卷四指出:“梅花诗作者太多,甚难出色。林和靖、陈简斋、刘后村,皆以早生千百年,好语被其捷手先得矣”。林和靖,即林逋。陈简斋,即陈与义。刘后村,即刘克庄。
  诗人们还咏梅而痛吟南宋的国运。
  吴文英(1027?—1269?),字君特,号梦窗,又号觉翁,四明(今宁波)人。其《金缕歌·陪履斋先生沧浪看梅》,通过看梅而歌咏南宋抗金名将韩世忠。履斋即吴潜,知平江(苏州)。
  苏州名园沧浪亭,为韩世忠别墅。下阕痛感南宋苟且偷安,呼唤国家的振作。
  高观国,生卒年不详,字宾王,山阴(今绍兴)人。以“题太真出浴图”作《思佳客》词,作者从画中看到“天宝梦,马嵬尘。断魂无复到华清。恰如伫立东风里,犹听霓裳羯鼓声”。感慨北宋的灭亡与南宋的下场①。其《满江红》词大为感叹:“十万江妃留醉梦,二三沙鸟惊吟魄②。”
  由于奸相贾似道当政,莆田人陈文龙(1232—1277)于德祐元年(1275)参知政事任内愤而乞归,经三湘而赋《清凉居士》诗,有句:
  解柄归来日,骑驴岁月长。
  闲居仍感慨,烈士托清凉。
  莼菜深机远,梅花傲骨强。
  寒心图自处,灸手让人忙。
  他自喻为梅花傲骨强,会回到皇帝身旁继续为国效力③。
  在宋遗民中,梅花是忠国大节的象征与遗民悲情的寄托。抗元兵败后,谢枋得的《武夷山中》有句:“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宋恭帝赵顯《在燕京作》哀吟:“寄语林和靖,梅花几度开。黄金台下客,应是不归来”。
  王永波《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一文④指出:两宋时期的咏梅诗人与咏梅作品,既是前无古人,又为后少来者。主要原因是:唐人崇尚肥美故喜爱牡丹,宋人推崇清瘦所以特衷梅花;梅花在宋代得到大面积的栽种,为文学家提供了创作素材,如张道洽作梅花诗三百余首①;两宋党争激烈,战争频仍,大批志士或被贬谪或遭罢官,大都借梅花不畏严寒、不惧冰雪的精神为寄托。
  黄杰著《宋词与民俗》一书,96页统计:《全宋词》、《全宋词补辑》中专咏花卉54种。其中第一位咏梅1157首,第二位咏荷173首。咏梅词不但数量占花卉词的绝大多数,而且名家辈出、组词众多。一套《全宋词》中,咏到杨贵妃的,均未旁及江梅妃的故事。
  宋代文献中单从审美艺术角度对花木品评记述的专著,唯梅独有。即:华光道人的《画梅谱》一卷,言画梅之技法诀窍;张滋的《梅品》,品梅之精神境界“梅花为天下神奇,而诗人尤所酷好”;宋伯仁的《梅花喜神谱》,写梅花百图,各缀五绝而赞;画家赵子固画梅自成一家,作梅谱二卷,叙述画梅法式;黄大舆编《梅苑》十卷,收载由唐至宋南渡期间的梅词。

知识出处

江梅妃

《江梅妃》

出版者:海风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江梅妃的研究成果及资料汇编。有关梅妃的记载散见于史志、诗词歌赋、小说笔记与戏剧中,为了进行系统的研究,笔者收集整理了六年,终成此书。

阅读

相关人物

刘克庄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