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江东村与浦口宫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江梅妃》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20000545
颗粒名称: 第七章 江东村与浦口宫
分类号: K291.57
页数: 26
页码: 110-135
摘要: 本章概括了垕江村的形成与衍变、浦口宫的沿革、清中后期的诗文与碑记等。
关键词: 江东村 浦口宫 地方史

内容

嘉庆十八年(1813)月(十一月)吉旦,江东倡缘董事38人同立《重修浦口宫志(一)》碑,③原文如下:
  粤稽祀(缺13字)设教,凡为民御灾捍患者,亦祀之,此闾庙社之所由昉也。江东在李唐时,原寓天华□村,其地绿野连绵,碧流环绕。(缺10字)宋中叶,木兰陂成,林埔陡设,时露出浦岸,其平如砥,可置万家,遂徙居之。乡人即谋建立宫社,崇奉神灵,以叨默庇。(缺7字)中央构成宫殿,名曰浦口宫。抗囊峤而面谷城,山川□朝拱清,蔚为奇观。其地是□赐进士、国子监司业吴讳声烜公捐舍其旧址,□□□郑公与乡人同鼎建。越至万历丙子年(1576),声烜世孙奉直大夫、儋州知州、旌表孝友讳泮公捐俸,同乡人乐捐重建,开拓规模,庙貌更成壮丽。时有南京羽林参军刘讳宏科公,共襄厥事。迨国朝康照已巳年(1689),能干司殿吴公倡募整修。乾隆丙子年(1756),乡内再修,董事36人,竭力经营,气象焕然一新。嘉庆辛未年(1811),乡人诸善信共鸠金三千有奇,佥举董事38人,矢公矢慎,协力督修,更新合殿神像,丹楹刻桷,金碧辉煌。至癸酉(1813)仲冬报竣,尚剩余金,留置香灯物业。前人开厥始,后人克成厥终。自此人民康泰,文物丕兴,神贶当未有艾也。爰溯肇造之由,以迄于今,并勒贞珉,重于不朽。是为记。
  乡进士、例授文林郎、吏部截选县正堂吴儒宗拜撰。
  一议,宫内门窗户扇床椅器具,不许人家私用。一议,宫内宫外不许贮谷,及照墙大埕不许晒草晒谷。一议,三门内外不许剃头、卖槟榔及聚赌等项。一议,宫边埕不许人家积贮秽物。如有不遵者,公罚肉身戏文壹台。
  碑中镌有吴儒宗等吴姓23人,郑姓、祁姓各4人,叶姓3人,陈姓2人与黄尧明、江宗高;共38人董事芳名。以下第一、二节分别予以析述。
  第一节 垕江村的形成与衍变
  嘉庆《重修浦口宫志(一)》碑记说:唐时,江东地域寓于天华□村,绿野连绵,碧流环绕。宋中叶木兰陂筑成,设立林埔陡门,才露出埔岸平地,可置万家,遂徙居之。
  一、唐时海岸线
  20世纪80年代初,福师大教授赵昭丙根据钻孔剖面资料与新石器遗址分布,写作论文《莆田平原的形成》,①认为距今约6千年前或稍后一段时期,莆田平原还是属于兴化湾的一部分,人类居住在从今江口至灵川的一个弧形地带,即在平原与山地的接触地带。近二三千年来,莆田平原上升,由浅海变成沼泽,长满蒲草,遂有“莆田”。1993年3月,莆田市教师进修学院张德泉、市气象局刘文彬根据实地考察与14C测年,参考有关文献,写作论文《莆田海岸近4000年来的变迁与气候的关系》,②得出了比赵昭丙更具体的成果,详见下述。
  秦汉线(1800—2200a,B.p.),海岸线沿着今日海拔4M的地域分布。20世纪90年代初,在黄石镇井后村后株海拔4M的山麓发现成片粘在基岩上的原生褶牡蛎壳,经14C测年为2575土105a,B.P.。
  隋唐线(980—1400a,B.P.),海岸线约沿着今城关广化寺前筱塘、黄石横塘和海拔3.6M的向海一线分布。如黄石华东海拔3.6m处,经14C测年为1420士60a,B.P.。华东原属东华,和江东一样,此时仍是海滩。按照历史资料,唐时陆域是逐渐扩大的。
  定庄山上的国清惠泽庙,武德元年(618)创。国清塘(今定庄濯缨池),建于贞观元年(627),周30里灌田500顷。与此同时,建横塘,周20里灌田200顷,还有新塘(均在宋安乐里地域)。唐玄宗在位时,东角海堤尚未建造。元和八年(813),观察使裴次元于邑之红泉筑堰潴水,垦荒地为田322顷,岁收数万斛以赡军储(原注见林諝《闽中记》)。光化二年(899),监察御史蔡僖来知红泉屯事(原注见《梯山院记》),亦有惠民。(红泉宫)盖祀次元及僖也。①红泉,宋林光朝在此讲学,即今黄石小学。宋代,兴化军仕人陈俊卿(1113—1186)《过木兰陂》诗有句:“裴公沿海筑长堤,灌溉无潴苦病畦”。裴公、蔡公等官员所筑的海堤,沿着不断外延的海岸线而修筑多次,与海争地。
  据《新唐书·地理》,唐时还筑有陈塘、许塘、唐坑塘,地域已扩至今唐坑一带。
  宋政和元年(1111)六月望日,爱莲居士在冲山草堂撰写的《延陵吴氏五塘总谱莲塘分房述》载:“黄石阛阓杂遝,唐室卜宅者只有四姓。朱提举占硕辅在东;陈上元令相陈塘之南,峙于西(今尚称塘南陈氏);余校书先择户桥在南;我祖屯田尚书郎公卜沈浦,后改为钱坡,距黄石之西,子姓姻娅何能屈指,今里谚呼为四唐是也,猗也!”朱、陈、余、吴四姓族谱也证明此说。②《莆田朱氏通谱》记载:朱玑(841—907),咸通十年(869)进士,广明元年(880)由古田令卜居小龟屿(今金山)之左,存有“唐古田令朱公妣敕封恭人肖氏墓”碑。可知,朱姓居今黄石井后,即秦汉时生牡蛎的海荡;陈姓居塘南,在唐时筑的陈塘之南;余姓居户桥;吴姓先卜沈浦,后迁钱坡,在今黄石之西。张琴《莆田县志稿》卷七“氏族”载:唐末以前入莆的姓氏有:徐、朱、余、翁、叶、陈、姚、曾、凌、游、欧、董、孔、李、伍、许等姓;但“风俗”则载:“唐天宝中,东华村有江仲逊,世为医,高力士使粤,过莆选入宫,是为梅妃。今江东江姓其后也。”录以备考。
  清同治时,陈池养《莆阳水利志》的《自叙》说:(唐)“观察使裴次元复堤东角、遮浪而开南洋”。但《木兰陂图说》则言:“唐观察使裴次元始塍海为田,惟恃新塘、横塘、陈塘、许塘、唐坑塘、国清塘蓄水,旱无余润”。两说不相符。卷五引《大清一统志》:“观察使开南洋。(按以是考之东角遮浪古石堤,盖裴观察所筑也)”。陈池养勉强以清代的记述来考证唐代的事,仍心存疑惑,而在《东角镇海堤图说》中客观记述:“南北两洋筑堤为防,始惟洋田有堤,今水埠内堤是也,亦名老堤;后沿海砌筑埭田,复为堤障之。今外堤是也。遂分内堤以障清水,外堤以障海潮”。笔者认为:所谓洋田,是唐裴次元筑海为堤后,才有南洋平原与南洋水田之称。南洋的外堤与内堤,是在与水争斗中逐渐向外扩展、不断完善的。唐宋明时期的记载,都没有说到裴次元筑东角遮浪海堤,上引的宋代陈俊卿《过木兰陂》诗,只说“裴公沿海筑长堤”;明弘治府志只说裴公在红泉筑堰潴水,垦辟荒地为田。
  1985年,莆田史志工作者陈瞻岵撰写《给江梅妃的来历做一个初步的鉴定》一文,认为:唐开元间,江东地域大部分是海滩,但也可能已经有堤坝的布局,从附近的东埭、横(华)堤、余埭等地名可见一斑。①莆田人一直传说是唐明皇命江国舅建筑浦口宫②。中华书局1994年出版的《莆田县志》,其中《大事记》记载:“唐天宝十五年(756)七月,安禄山陷长安,江采萍(梅妃)死难。里人在黄石镇江东村建浦口宫纪念她。”该则有误。唐玄宗一行六月十三逃离长安。过了十天,敌将孙孝哲率众进占长安。七月十三,太子李亨在灵武称帝为唐肃宗,改元至德。
  二、宋时海岸线
  张德泉、刘文彬的论文还载:宋线(700—1000a,B.P.),今金山、浮山是近岸岛屿。在阔口、金山、浮山发现的古船板经14C测年为898士50a,B.P.,因此宋代海岸线约沿今涵江洋中、阔口蒲边、黄石沙堤,即海拔3M向海一线分布。
  宋熙宁八年至元丰元年(1075—1083),木兰陂筑成。此后,陆域不断扩大。如废南洋五塘,“惟留国清一塘以备大旱。其白地尽输于官,以为官庄田,而官司酬奖李公,(宏)得小龟屿北、大龟屿东沿海白地,后人塍海而耕,皆仰余波,计其所溉,殆及万顷。变泻卤为上腴,更旱暵为膏泽”。李公劳瘁,后裔在大龟屿上立升仙祠,宣和初(1119—1120),知军詹时升署曰“李长者庙”。①可知宣和以前,大龟屿、小龟屿(今金山)已成半岛;人民筑海堤后“塍海而耕”,得溉木兰陂水。
  木兰陂筑后,国清塘仅溉田70多顷。其下游仍是海滩。《八闽通志》卷六十一载:林光朝(1114—1178)的《城山国清塘》诗,有句:“小舟塘外水溶溶,渔歌忽断荷花风”。国清塘斗门在下游的塘下,即今沙堤村。沙堤人、明嘉靖二年(1523)进士朱淛于二十六年撰《桥西神宇记》,说神宇初名圣堂,与里社相向,创于元宣庆元年(1312)。厢壁隐置二龛,奉朱家三世祖及黄氏祖,亦有处士吴公牌套。②可见,沙堤村到元初才兴隆。
  宋绍兴五年(1135)进士林大鼐《李长者传》载:木兰坡筑成,开“大沟七条,小沟无数。创立四处抵海斗门”。其中有嘉庆江东《重修浦口宫志(一)》所载的林浦陡门(即林墩陡门,属今桥兜),林浦陡门设后,露出浦岸平地,可置万家,吴姓等迁居“天华□村”(东华、垕江等地域),参见后目。
  明正德十二年(1517)三月,都察院右都御史林俊撰《周氏西族总祠记》,载:周氏“徙莆,始百让起居郎,端拱(988—989)时也。淳祐(1241—1252)时,直学伟、佥判俊又徙清江,……”。①
  弘治《兴化府志》水利载:“平地筑堤障海,谓之埭”。朱维干《莆田县简志》六章载:海滩称浦。这些地名遗留至今,联起来可看出古代至宋时逐渐外延的海岸线的轮廓:余埭(属今西利)、下埭、清浦(今清江)、林墩斗门②、华堤(属东华)、大龟屿与小龟屿(今金山)、东埭、红埭洋(属今东源)、东山泄(元末改为东山斗门)。
  三、14大户捐建木兰陂
  建筑与维修木兰陂时,黄石地区有14大户捐助。宋熙宁九年(1076)状元徐铎《木兰谣》有句:“施田舍田,十四大户。
  三余七朱,陈林吴顾。陂沟既成,陡闸亦固”。这反映了最早开发黄石地区而且事业有成的姓氏以朱、余为主。嘉定(1208—1224)成书的李俊甫《莆阳比事·莆阳朱紫》载:木兰创陂后,族望益显者在黄石及莆阳地域的没有江姓;该书《梅妃入侍》条既然说江梅妃是莆田人,却没有记载其族属;可知江姓尚未与“显者”的梅妃挂上钩。
  笔者判断:木兰陂建后,东甲、遮浪海堤始建,堤内渐渐衍为陆地,详见下述。
  据弘治《八闽通志》卷十九载:位于南洋的景德里,最早的桥建于宋代,共五座。而南洋最下游的连江里,宋时只建3庙:①
  宁海圣墩妈祖庙,建于元祐元年(1086),祀林默。
  林井显济庙,创于淳熙(1174—1189)年间,绍定(1228—1233)间赐额。元元统元年(1333)在林浦(今林墩)设分庙。
  祀古田令朱玑之后朱默。
  东亭龙官显应庙,创于咸淳元年(1265),七年封祐文侯。
  元延祐四年(1317)重修。仙游九鲤湖,乾道(1165—1173)建龙王祠,淳熙(1174—1189)时新修,赐额“显应”,此后似分灵于东亭。封建帝王为了江山稳固而求助于龙神。《文献通考·郊社》二十二《杂祠淫祠》载:唐玄宗“开元二年(714)诏祠龙池。右拾遗蔡孚献龙池篇,公卿以下一百三十篇,诏太常寺考其词合音律者为龙池乐章十首。又诏置坛及祠堂,每仲春将祭则奏之”。十八年,玄宗又因“有龙见于兴庆池”而大肆祭祀。杜佑《通典》卷四十六·礼·六载:天宝十年(751)正月,朝廷封四海之神(龙神)为王,三月十七日“册祭,仪具开元礼”。
  《新唐书》卷一五·礼乐志·五也载:唐代,朝廷始祭海神(即龙神)。宋徽宗赵佶,最早将民间龙神正式封王;见《宋会要辑稿·礼四之一九》。
  由上可知,南洋是与海争地才逐步开发的,因此,下游的景德里、连江里宋时只有5桥3庙。而且3庙均跟祈平水患有关。天华□村地域就在木兰溪的入海口。
  1981年,莆田文史工作者蔡麟写作《从江东话梅妃》一文,指出:江东海拔5.3—6.2米(罗零海拔),假如没有镇海(东角遮浪)堤(堤底的海拔为5.3—6..2米,堤顶8—9.5米)的阻挡,就全是海水淹没的地带。①1980年莆田县第二次土壤普查的母质,也证实江东周围的土壤属于海积平原。②民国时,张琴《莆田县志稿》也载:遮浪未筑堤前,白湖(阔口)港由遮浪入海,而邹曾徐、惠洋等地是一片汪洋。清光绪二十年(1894),东华村人挖水沟时出土桅杆一支、船缆数条,这是过去海船停泊的地方。东华地域在垕江(今江东)的上游。由今华堤(属今东华)的地名可以推知:木兰陂建后,建有(东)华(海)堤保护“天华□村”的一部分地域,以后演变为华堤、华东、华中(属今东华地域)与堂江等村。
  四、由巷东、港东到江东
  元延祐四年(1317),南洋连江里的上游莆田里,始建有黄石通清浦的化龙桥。③与此同时,国清塘废为田(今称土海)。元末,南洋兴福里的东山泄改为东山斗门,延建东甲遮浪海堤。④明洪武三十年(1397)、永乐三年(1405)时,东角至遮浪海堤两决,海浪直趋壶公山下,草木尽死。此后又决6次,其中弘治六年(1493)大决,海水入平田。均及时修复。弘治《兴化府志》卷五十三《海堤》载:南洋海堤由东山斗门经东角、遮浪、港东、林墩斗门、港西至宁海桥南岸。垕江地域衍为巷(港)东地域。南洋的开发稳定了下来。
  明弘治前,南洋最下游的连江里只建三座桥:东埭前桥(1457—1464)、普济桥(1464)、石阜桥(1481)。沙堤十里,烟树千家,“渔舠商艇日幅辏于其下,为莆中胜境,榜曰‘海上仙洲’”。①明代的东华是显村,余、郭、黄、林、吴、陈、游7姓中科21、甲6。其中两个八台:余瓒,太仆寺卿;郭应聘,南京兵部尚书。②而此时的港东(江东),仍无人中科甲。明代连江里人周瑛(1430—1518)《赠知事刘侯提督水利序》记述:弘治十二年(1499)任兴化知府的陈效下乡,询里中父老,始知莆田南洋地南昂而北俯。20世纪80年代初,赵昭丙教授也指出:莆田地势西高东低向海倾斜。黄石俗称下洋(壶公洋),地处该洋东北角的连江里巷东、巷西一带地势最低;木兰陂建后,由木兰溪入海口逐渐冲积为陆地。明初,连江里的“东华、遮浪,有长堤”,而“林墩、巷东,与巷西隔浦相对”。③
  清同治时,陈池养的《莆阳水利志》书前印有《木兰陂图》、《东角遮浪镇海堤图》。可以看出:东角经遮浪、海滨至垕江有海堤,海堤外是东港、西港。其中,东角堤与陈山间有斗南陡门;垕江堤与林墩间有林墩陡门,垕江对岸是龙琯与宁海桥。东角的上游有东埭,遮浪与海滨的上游有大龟屿,垕江的上游有东华。
  卷一《水道》载:木兰陂“一(道水)南行环壶公山至横塘、新塘,合梁溪之水绕黄石合三台、城山诸坑水至东华前,汇清浦之水,由林墩斗门入海”。卷二《陂塘·林墩斗门》条载:清顺治九年(1652)林墩斗门坏,筑为土堤,连岁淹没。康熙五年(1666)知府慕天颜等重建,乾隆十三年(1748)知府灏善重修。得水8个村:西洪、下埭、龙琯、清浦(江)、后洙、东华、港东、林墩。同卷《木兰陂·连江里》条记有:港西、垕江。同卷引《莆田水利纪略》所记南洋官涵中,有垕江九畔埭水涵。乾隆《莆田县志》卷二舆地·水利中各图标有东华铺、垕江铺等。
  1917年,韩阜晋《兴化郡城记》载有:连江里,其中东亭铺有江西、垕江铺有江东。综上所述,垕江又称港东(江东),垕江名称一直由元代沿用到民国。
  宋知军谢履《十四姓功臣舍田开沟亩数碑》说:“为大沟7条,小沟1百有9条”。清陈池养《莆阳水利志》卷二《陂塘·木兰陂》说得对:“南洋自李长者(宏)木兰造陂,即开沟导水溉田,大沟皆旧海港,支沟则人力所开”。巷东(港东)、巷西(港西)原是大沟。巷东、巷西之间有个似葫芦的大海汊,全长超过1公里,最宽处百米,最窄处50多米,像个巷道。涨潮时烟涛滚滚,惊心动魄;汛期时,从清江、西洪来的大水挤出林墩陡门之后,直冲葫芦海,呼啸一般注入东北面的木兰溪入海口;退潮时,葫芦海中间净深达10米,犹如深渊。①巷东、巷西遂成港东、港西两个海港。②此后,海港淤浅,遂称江东、江西。人们在葫芦海中造出一座高危的独木桥,下插16个木墩,上面铺着宽50公分的木排,退潮后得以通行两地间。
  第二节 浦口宫的沿革
  一、始创的里社
  木兰陂筑后,垕江村地域才露出浦岸而人民迁居之,并在浦口建立官社,遂名浦口宫。宫社即里社,乾隆《莆田县志》卷三载:“里社坛本以祀土谷之神,今皆建屋杂祀他神”。据查吴景銮主编的《莆田吴祭世系宗谱》:第12世、奉议郎吴诹与13人共捐资七十余万缗,舍地五千亩筑木兰陂,是筑陂14家功臣之一。
  朝廷赐封为作院使,配享春秋二祭。①吴诹长子帝允,讳声烜,□赐进士、国子监司业,由坊巷迁垕江,为孝友吴之祖,捐地,□□□郑公与乡人同鼎建浦口宫。
  浦口宫初创,祀土谷之神,亦祀“为民御灾捍患者②”。木兰陂筑后,莆田奉祀的水利功臣最盛:唐代修使华陂的吴兴,宋代护航神林默及修木兰陂的钱四娘、李宏等人。浦口宫所祀不会例外。由于是里社,境内多不胜记,因此明弘治四年(1491)的《八闽通志》与十六年的《兴化府志》均未记载浦口宫。
  浦口宫是福建境内记载明确、至今保存完好的最早的宫殿式里社。沈福煦著的《中国古代建筑文化史》记述:唐代提倡道教,大规模建造宫殿式建筑、塑神像;从此,宫观成为道教建筑的正式名字(113页)。从宋代起,宫庙的形式很多,有一进、二进及多进(145页)。山西太原晋祠圣母殿始建于北宋天圣(1023—1031),崇宁元年(1102)重修,面阔七间、进深六间,殿的正面有八根木雕蟠龙柱(150页)。
  1985年,陈瞻岵《给江梅妃的来历做一个初步的鉴定》一文指出:“浦口宫宋代始建”。90年代末,浦口宫重修梁檩中有题名“宋翰林院学士吴孟慈”的。据《中国历代官制词典》,宋翰林院为内侍省所属机构,内设天文、书艺、图画、医官四局,应内廷供奉。而学士为文臣之清选。查《八闽通志·科第》,兴化军无此人;吴景銮主编、2002年出版的《莆田吴祭世系宗谱》中载有《入闽六祖历代名人录》,也无此人。录此待考。宫内有块匾“义勇侯”,标为宋绍兴十九年(1149)太守陆焕奏封、清同治十二年(1873)檀樾主吴泮立。陆焕于绍兴十八至二十年知兴化军。南宋刘克庄《义勇普济吴侯庙记》载:吴兴于唐神龙(705—706)间创使华陂,“愤蛟溃堤、穷穴除害,其事与李冰、周处相望史册”。宋大观(1107—1110)间赐庙额,绍兴时封义勇侯,淳祐(1241—1252)间加“普济”、封配叶为“昭惠夫人”①。可知浦口宫建后不久就主祭吴兴,反映了民众筑堤防洪、农业丰收的祈愿。
  二、万历重建而主祀玄天上帝
  明嘉靖二十二(1543)至四十二(1563)年兴化府倭患,水利尽为倭寇破坏。莆田人林润《陈六事疏》:“次则各地陂堰,亦尽为倭寇所决,溪涧悉涸,海水冲流,沃野尽变为斥卤”。②特别是东角堤被倭拆毁后,海水泛滥至城外。此后,人们复修海堤等。
  万历四年(1576)重建浦口宫,吴声烜世孙、奉直大夫、儋州知州、旌表孝友吴泮捐俸,乡人乐捐,开拓规模,庙更壮丽,南京的羽林参军刘宏科,共襄厥事。清乾隆《莆田县志》卷十二载:吴泮,字廷造,府学,嘉靖三十一年(1552)乡举,儋州知州,性孝友。
  《莆田吴祭世系宗谱》255页载: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江东环浪吴将祖先、宋端平二年(1235)状元吴叔告的府第、花园捐为北辰宫址,泗州知州吴月川与朱俨、卓万倡建,为檀樾主。环浪吴之祖圭老,是吴叔告的孙子。万历四年(1576)重建浦口宫,江东孝友吴从北辰宫分灵的玄天上帝为主祀;庆祝抗倭胜利,祈祷国富民强。因神格提升,重修时仿照微型的皇宫建筑。每年浦口宫圣明出郊,头旗均由孝友吴执掌;八年一轮上帝爷出巡及肉身王灵官、天罡火魁概由宫兜、沟埝二房轮庄。
  乾隆《莆田县志》卷四载:“元天上帝殿,在谷城文峰岭,因前朝兵灾后鬼魅昼现,居民不安。塔山里人三诣武当山虔请香火崇奉。先有黄蜂团结武当行在四字于树杪,久而不散。爰即其地建殿,并摹其字于匾,至今屡昭灵异,地方亢旱,每祷辄雨,造福于民,良非浅鲜”。元天上帝,即玄天上帝。林祖韩《莆田县宗教志》载:今黄石登瀛村的北辰宫,建于倭寇患后的嘉靖四十五年(1566),是明代以来莆田道教庙宇香火最旺的五爷之二。
  每年二三月出游黄石、荔城等地。据任继愈主编的《宗教大辞典》载:玄武,原为古神话中的北方之神。战国以后将28宿分为4组,分以4灵命名,北方即玄武。《楚辞·远游补注》:“玄武谓龟蛇,位在北方,故曰玄;身有鳞甲,故曰武”。自汉以降,龟蛇作为北方七宿玄武神的象征而受奉祀。《抱朴子》说,玄武是老子的道教守护神;后吸收汉代纬书中“北方黑帝、体为玄武”之说,加以人格化,成为道教大神。宋真宗时为避尊祖赵玄朗之讳,将玄武改名真武。《元始天尊说北方真武妙经》说:真武原为净乐国太子,入太和山修道,玉帝敕镇北方,统摄真武之位,并将太和山更名为武当山,意为“非玄武不足以当之”。宋天禧(1017—1021)中,诏封“真武灵应真君”。元大德七年(1303)加封为“元圣仁威玄天上帝”,成为北方最高神。明永乐年间(1403—1424)加封为“北极镇天真武玄天上帝”;由于帝王的扶持,真武神信仰在明代蘋至鼎盛阶段,宫廷和民间普建真武庙。据明代《月令广义》载:玄天上帝的诞日为农历三月初三。
  20世纪末,浦口宫重修。梁檩中有赐进士、提学佥事刘武来等人捐资题名。据《朝野类要·升转》,宋制赐以同进士出身
  后,才能任大官。明崇祯十五年(1642)是乡试年,皇帝又加一次全国性统考,取史惇等263人,赐进士出身,这是明代科举的特例、明朝亡国前的恩典。《明史·选举志》载:正统元年(1436)始特置提学官,各省参用副使、佥事。景泰年间一度废止,天顺六年(1462)又复,此后成为定制。据查《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全书没有刘武来。可知,刘武来的赐进士有误。
  但明宣德五年(1430)进士中有刘武,莆田南日岛人。
  三、康熙、乾隆时募整
  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能干司殿吴公倡募整修浦口宫。这时,清廷才收复台湾几年,莆田沿海复界不久。南洋原来屡遭兵祸水患,民生正在恢复,因此整修的规模不大。
  乾隆二十一年(1756),乡里组织36人董事再修,竭力经营,气象才焕然一新。宫内嵌有莆田24景图画。清顺治时林尧英选定莆田二十四景;浦口宫内的这套,应是最早的一套二十四景图画,具有艺术价值。二十三年的《莆田县志》卷一《舆地》始载:“港东,有浦口宫”。此时还未入祀江梅妃。因为:江妃生里还在东华村;到乾隆三十七年刊本的《莆风清籁集》载郑王臣《过江妃村》诗五首,始说江妃生里在江东,但只提到梅妃的故居与骨葬墓;如果此时梅妃已入祀浦口宫,郑王臣肯定会提到的。
  乾隆三十九年(1774)、四十五年、五十五年、五十七年东角遮浪堤又溢、溃4次,西涵溃为青龙港,也祸及地势最低的江东。五十九年海堤大坏,晚禾绝粒。
  四、嘉庆再修而陪祀江梅妃
  清嘉庆十五年(1810)重修浦口宫附属的飞云庙,祀唐宫廷乐师雷海青(始建时间待查)。
  嘉庆十六至十八年(1811—1813),再修浦口宫。“更新合殿
  神像,丹楹刻桷,金碧辉煌”。①此时,江梅妃与江国舅才陪祀于浦口宫。兴化府士人郭尚先(1785—1832),有《江妃村》诗②:
  曾传戚里此江干,遗事开天已渺漫。
  赋买千金心不转,珠擎一斛泪空弹。
  秋风团扇班姬怨,夜雨淋铃蜀道难。
  犹胜仓皇端正树,一钩罗袜与人看。
  郭尚先官至大理寺卿。浦口宫现存他嘉庆十八年(1813)任贵州乡试正考官时的题匾《泽润生民》。诗人认为:曾传木兰溪下游江边有江妃村,但江妃的遗事渺漫。千金赋、一斛珠皆说江妃故事。班姬怨,典出《汉书·外戚传》:汉武帝宠美而能文的班婕妤。赵飞燕姐妹得宠后,班氏惧而求供养太后于长信宫,作赋《纨扇诗》而自伤:
  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
  裁成合欢扇,团圆似明月。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常恐秋节至,凉飙夺炎热。
  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
  唐玄宗时,李白《清平调词三章》之二有句:“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宋代,乐史的《杨太真外传》也载此典,高力士说:以赵飞燕喻杨玉环,甚贱;玉环遂恨李白。此后,三次阻止李白的升官。因此,郭尚先诗此处喻班氏为失宠的江梅妃。后三句皆指杨玉环。宋代,王灼《碧鸡漫志》说:唐玄宗在蜀栈道中闻铃声作《雨霖铃》曲;乐史《杨太真外传》说:唐玄宗到陕西扶风时呼石楠树为端正树;均哀悼杨妃。江梅妃犹胜在马嵬驿被杀后所遗“一钩罗袜”被人看的杨妃,隐指诗人在江东村“看”到浦口宫里的梅妃像,两旁有侍女持团扇。莆田仕人陈池养(1788—1859)的《江梅妃》,也有句:“未必珍珠能破寂,只余团扇解衔恩”。自注道:梅妃生东华村西,或曰生垕江村,今村有江姓。
  团扇,也叫宫扇。唐玄宗时,根据大臣肖嵩建议:“皇帝升殿受朝登上御座之前,以六柄掌扇相合,遮于座前,待皇帝坐定后开扇,左右各留三柄立侍;退朝时,也合扇座前,皇帝离座后再撤扇,以后相沿成制。开元十五年(727)进士王昌龄有《长信愁》词,五首之三即有句:“奉帚平明秋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
  嘉庆十六年至十八年(1811—1813),乡人再修浦口宫报竣后尚剩余金,留置香灯物业。宫内存有十七年立的《德配昊天》匾、十八年立的《大丈夫》匾。伊秉绶(1754—1815),清书画家,字组似,号墨卿、默庵,福建宁化人,乾隆五十四年(1789)进士,官至扬州知府。工书,尤擅隶书,劲健沉着。伊秉绶应何人所求,而于嘉庆十八年(1813)题浦口宫“贞烈垂芳”匾,尚待考证。
  此次再修3千多金中,多者各捐白金壹百两,少者各捐银五两;而江氏所占的比例甚少。仅:
  “唐赠镇国将军江仲逊,清世孙诏赐修职郎汉仪,次男诏赐登仕郎唐云,孙宗高,曾孙袭恩、袭隆、袭逵,元孙铸钝、口纯,捐白金30两正重修”。①“信士江宗高乐捐三郎洋民田壹段壹亩贰分,经能干吴司殿丈推字507号,年载租石为助琉璃膏火之需,祈子孙荣盛”。①经核对《江氏族谱》:32代煜治,字汉仪,娘哥次子,娶黄氏,生2子;次子(33代)兰官(1732—嘉庆时),字唐云,耕读自娱,尝修谱系,娶伍氏,生1子;34代树孙(1762—1817),字宗高,兰官长子,行八。生平勤俭成家,捐金以建大宫,置租以供祀典,为祖先蓄积买置祭业,创建祠宇,与徐葆亭交,称为莫逆,娶吴氏,子4:烨老(字袭恩,子铸纯、投纯、德纯)、镇老、栋老(字袭隆)、显老(字袭逵)。江宗高是嘉庆十八年(1813)重修浦口宫38名倡缘董事中唯一的江氏。值得注意的是“三郎洋”,可知唐三郎(玄宗)的传说已融入地名。
  “诏赐修职郎、前(缺8字),男唐浦,孙棕畴,曾孙袭礼、袭恒、袭腾,元孙圣纯、求纯、珊纯、翼纯、珍纯、桂纯等,乐捐白金30两正重修”。②经核对《江氏族谱》:32代洪治(1691—1715),字汉翔,娘哥长子,娶东厝吴氏;嗣子法炯(33代),字唐浦,娶吴氏,继王氏,继黄氏,生添孙(34代)。添孙(1785一?),字宗筹(畴),娶陈氏,生3子(35代):恭孙,字袭礼,生珊纯(36代);蛟孙,字袭恒,生永纯、翼纯、桂纯(36代);鳌孙,字袭腾,生圣纯、培纯、珍纯,(36代)。
  “江唐英,捐银5两正”。③经核对《江氏族谱》:第33代焕官(1756—?),字唐英,汉俊次子,娶彭氏,生养孙(34代)。
  嘉庆倡缘董事38人,名曰“立功堂”。其中,吴姓23人,郑姓5人,祁姓4人,叶姓3人,陈姓2人,黄姓、江姓各1人。这反映了各姓在村中的实力。吴在江东是大姓,因此在董事中占有60%,另由吴儒宗撰碑文。儒宗是乡进士、文林郎、吏部截选县正堂。至21世纪初,江东的孝友吴有200多户986人(内科级干部、工程师、大学生44人);还有环浪吴(同上、60人),东甲吴(同上、5人),福清三山吴159人(同上、15人)等。
  民国时,张琴的《莆田县志稿·氏族志》记载:南宋祥兴二年(1279),祁匡衡随末帝(卫王)南迁,封护驾将军、朝散大夫。宋亡,子孙居安乐里祁家村(笏石祁厝一带),后迁居水南、度尾、江东、洪里、丰尾等地。祁宗汉的《祁姓渊源及祁姓入莆初探》①记述:江东祁姓族谱于“文化大革命”中失落,有位见过族谱的长者说:入莆始祖是南宋末的祁匡衡,避战乱而携眷迁居今新度镇善乡村。若干代后,衍居镇海的丰美、黄石的沙坂、北高的埕口等地。明初,善乡村的后裔迁到黄石的道尾,道尾祁仁的母亲是江梅妃的族裔,遂携家移居娘家江东,经历500多年至21世纪初已是23代了。莆田祁姓以江东最多,有500多户2000多人,占该村总人口的30%左右。
  第三节 清中后期的诗文与碑记
  一、嘉、道、咸、同年间吟咏江梅妃
  同治时,陈池养《莆阳水利志·东角镇海堤图说》记述:嘉庆间乡民乘(镇海堤)旧址未坏者屈曲为堤御潮,秋汛昼夜防守。此后潮势渐大,道光六年(1826)起重修,包括堵截青龙港。七年,东角遮浪海堤坏800多丈。官府组织民众抢修、大修。“十二年沿海(虽)埭田淹没,(但)南洋晏然”。即南洋的外堤淹没,内堤无碍。
  浦口宫陪祭江梅妃、江国舅后,江东村的影响日益扩大,里人与官宦的诗句屡有咏及。
  (一)卅六湾梅花书屋。“莆地故多梅,而三十六湾为最。花盛时绵亘十余里”,不让邓尉、孤山,独惜僻处荒陬。黄石巡司萧重遂于嘉庆十七年(1812)建“卅六湾梅花书屋”,“柴门正对江妃墓”。萧重携诗友啸咏其中12年,画图题诗以纪①。道光六年(1826),萧重调任金门,仍梦此屋,咏道“江妃墩外,潋滟江波绿”(《剖瓠存稿》卷十)。这时,“梅花书屋生茅菅”(同上,卷十八),已废。
  (二)梅岭江妃墓。萧重前引之诗咏道:梅花书屋的“柴门正对江妃墓”;墓在莆田黄石。道光十年(1830)他由金门返莆,经过仙游枫亭的马岭(梅岭)驿道,却赋诗《梅岭(相传梅妃归葬处)》:
  九鲤仙乡作近邻,首邱往事伪耶真。
  千年荔子珍佳果,万树梅花葬美人。
  雾鬓风鬟林下月,香南雪北梦中春。
  马嵬自昔镌长恨,罗袜微嫌尚涴尘。
  梅岭在仙游沙溪南三里,②上有亭,为迎送使客之所,宋朱熹过此,咏诗有句:“玉梅疏半落,犹足慰幽寻”。可知,岭上有梅。此为塔斗山来峰;亦名马母岭,③在仙游县南37里。枫亭驿迎接官使,于此斋备夫马,旧呼尾岭。④岭南有过路亭、观音堂,明侍御林公兰友建,清赠建关帝庙(即梅岭庙)。⑤
  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监生杨鼎墩整修梅岭驿道。道光时,高颂禾从泉到莆经此,有《明晨晴霁度梅岭》诗。①萧重的诗载:江梅妃归葬于梅岭,虽说是“相传”、“首邱往事伪耶真”;但也是特例,此后未见其他人述及。
  (三)梅妃像与江家妆。道光时的高颂禾有《闽游集》,载《左黄有题梅妃小像绝句,余亦作四首和之》。自南宋里人刘克庄见过梅妃像并咏诗外,这是又两个见过梅妃像而咏的诗人。高颂禾,字稑仲,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闽盐尹。刘三,字左黄,也是宦游人。高与他“联床似较弟兄亲”,“乡情皖水情”;刘三于道光十七年(1837)结婚,30岁去闽地的剑溪(今南平)。
  咸丰时,莆田黄石儒妇陈淑英,也见过梅妃图,有《题梅妃图》集句。不知是据像而模仿,还是民间的流传;江妃村“乡村倭髻曰江家妆”②。民国初年,莆田文人李光荣的《村妇》诗形象描绘了江家妆:“女人一样淡红裳,随耳银缳寸许长。裹足香勾三四寸,江妃衣饰是唐装”③。
  (四)梅花亭。梅亭源自汴京西青城④。南宋时,朱雍,绍兴中乞召试。其《梅花引》词咏曰:
  梅亭别。梅亭别。梅亭回首都如雪。粉融融。月蒙蒙。月(别作“江”)上小车,归去小楼空。当时曾傅新妆薄。而今一任花零落。朝随风。暮随风。竹外孤根,犹与幽径通。
  长相忆。无消息。庾岭沈沈云暗碧。玉痕惊。对离情。无奈水遥天阔、隔琼城。年来素袂香不灭。此心无限凭谁说。夜绵绵。路漫漫。愁(别作“谁”)听枕前,吹彻笛声寒①。
  立斋,有三、四人,杜范、王侃、谢立斋、曾立斋,未知孰是。其《沁园春·寿白侍从八十》词也有句:“闲来袖手梅亭。似桃李纷纷各自春”②。可知,南宋时,庾岭等地多有梅亭。
  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卷二载:元至元间,儒学提举余谦葺林逋墓,复植梅数百本于山,构梅亭于其下。
  明代郑岳《莆阳文献》卷四十六载:林国钧,字公秉,号回年。莆田姑青人。绍兴(1131—1162)初造白湖石桥,又伐石砌黄石抵城之路,凡20余里(出岳志)。即莆田至塘头(今黄石)驿道。明弘治《兴化府志》卷五十二载,该驿道中有卖花亭。宋崇宁(1102—1106)间陈氏建于章君桥上,以息行人,在望海门外一里许。开禧二年(1206),因妖物兴水中,亭毁。元至正十三年(1353),里人陈节首捐,浮屠民3人募众再建。桥增高二尽,上作亭三间,东营接待所,西建佛堂。明弘治十三年(1500)亭圮,县官经画银两,托林俊父亲重建。清乾隆《莆田县志·卷三·驿铺》载东路有塘头铺,内含卖花亭等6亭。此后改称梅花亭。咸丰、同治年间的陈池养《莆阳水利志》称:莆田县城东门外四方街有梅花亭,自屿上东埔沟头至梅花亭止,有木兰陂分流大沟一道。莆田人陈淑英(1808—1877),咸丰十年(1860)著《竹素园诗钞》,载《梅花亭》诗有句:“长亭美号令人猜,四顾苍茫不见梅”。岁月沧桑,未见梅花。1917年,韩阜晋《兴化郡城记》载:东门外宁义铺仰止里有梅花亭。梅花亭自然村(包括陡门头),1982年前属镇海大队;至今还在。
  同治元年(1862),宋际春《莆中名迹》之一《江妃村》则咏江东村:“谁为作亭碑绝艳,墓旁多种百株梅①”。可知:江东村建的梅花亭是碑亭,无梅;而梅妃墓旁仍有百株梅。
  (五)江梅妃的文才。宋际春说江梅妃的“千秋词赋配班家②”。江妃《一斛珠》,能抵吾莆诗人大家的一集③;“固千年莆诗之倡也”,“江妃为全闽诗之倡”。清咸丰时宋际春序《竹素园诗》,赞里人陈淑英“从千年后应之”,“江妃之后有嗣音矣”,“而莆信为钟闺秀之区无不可也”;遂赋《闽中论诗绝句》,之四、之十一皆咏赞江妃。莆阳林有珠,咸丰时也赞曰:“海邦二百余年后,孰与梅妃和旧音”。
  与此同时,浦口宫尚未出名;未见时人咏及。只是频频提及“梅花村”(萧重《楼东怨》),梅妃村(郭龙光《宋宫人斜》、陈淑英《梅妃村怀古》),江妃村(郭篯龄《江妃村》④、宋际春《江妃村》)。
  道光年间,兴化知府王广业题联府衙:“荔子甲天下,梅妃是部民”。同治七年(1868)复制于浦口宫。改革开放后,由里人祁明镜新书于浦口宫。
  二、同治至光绪间重修浦口宫
  同治四年(1865)云春(三月初三),浦口宫立功堂诸蚁民共庆主祀神玄天上帝的诞辰,众举董事80人为立德堂,鸠金共襄庙宇,迨至光绪三年(1877)重修告竣,气象焕然聿新。尚有余剩缘金若干,兹举董事捐银数各照名次,均供置租,留为崇奉神道祀典之需。宫内存有同治七年(1868)立的“居其所”匾,癸酉年(1873)立的“高明”、“峻极”等匾。
  生员吴玉森撰文,与79人倡缘董事共立《重修浦口宫志(二)》碑。立德堂80人中吴玉森等吴姓42人,祁姓20人,张姓、陈姓各4人,叶姓3人,张姓、江姓各2人,黄姓、刘姓、戴姓各1人①。江姓即先藩、先极两人。
  这次重修浦口宫,共费3千余金,其中江氏所占比例也极少。只二笔。一是功德主江宗高男袭恩、袭隆、袭逵,孙先鼎、先璠、先馨、先璧、先春、,先济、先奋、先武、先捷、先豪,曾孙朝元、朝王、朝廷、朝霖、朝连、朝新、朝瑞、朝祥、朝发、朝盛、朝稷、朝鸿、朝志、朝茂、朝锢、朝泞、朝炼、朝森、朝书、朝成、朝炯、朝莹,元孙济华、济坤、济大、济秋、济炳、济惠、济帝、济汉、济满、济溪、济必、济洚、济登、济丰、济树、济寿、济樵,乐捐白金30两正②。二是江先极、江朝和,各银六两正③。
  经查江东《江氏族谱》,第16代至35代间相隔300多年,每代相隔一二十年。系年及事实记载明确、可靠。第35代烨老(1784—?),勤慎承家,克承父志,积金倡建祠宇,娶俞氏;栋老(1793—?),友爱可风,承父志董建祠宇,娶本乡黄氏;显老,同承父志董建祠宇,娶黄氏。3人续建的祠宇,即江东江氏荣庆祠,该祠是第34代江宗高创建的,祠联曰:“德厚贻谋远,恩荣庆泽长”等。
  改革开放后,浦口宫重修檩梁中有“征仕郎、湖广衡州参赞江如运”等人捐金拾捌两正。《中国历代官制词典》查无“征仕郎”,只有征事郎:唐以为文散官,五代沿之。以后不见。元复设,明废。但,浦口宫碑记中无元时重建的记载。清末,于东三省总督、西藏办事大臣及驻外使节下置参赞,而衡州不属于设参赞的范围。总之,江如运的官职互相矛盾。道光时,江东《江氏族谱》中当然无此人;否是道光以后江东江氏族人,还是外地到浦口宫捐金的江氏,录此备考。
  三、清末游咏江东村
  清末的江东村,诗人络绎不绝,李光荣编的《兴安风雅》诗集与陈淑英著的《竹素园诗钞》咏及:
  (一)梅花村。“百花围屋水绕门,倚棹来寻梅媛村”。“梅花斜映江村水”,“梅花开遍……”(刘尚文《江妃村》三首)。“雪消香里闭柴门,数本斜环才女村”(李光荣《江梅妃村》四首之四)。“绕屋梅花开万树”,“只留故宅掩荒苔”(林津《江妃村》四首之一、之四)。“宅边片石尚峥嵘”,“至今遗址依然在”(黄尚忠《江妃村》)。“梅影疑来彼美魂”(林习伦《江妃村》)。“青草久生遗址秀,白梅犹绕旧□□”(程登瀛《江妃村》)。“暗香疏影绕柴门”,“细雨梅花……”(周维新《江妃村》)。
  (二)浦口宫。“信步探来天正午,瞻颜谒拜日将昏”(李光荣《江梅妃村》四首之一)。“痴心欲向梅妃问,我是开元时节谁”(黄家鼎《江妃村》)。浦口宫存有江春霖的对联:“久藏胜境因人发,信知天地有精英”。江春霖(1855—1918),莆田秋芦人,宣统二年(1910)辞监察御史返乡,热心公益事业,应在此时题联浦口宫。
  (三)梅妃怨。“怨起怒涛入海门,奔流曲折达江村”(李光荣《江梅妃村》四首之三)。“独立江头吊采蘋,明珠一曲旧翻新。无声流水空来去,愁杀长门怨不伸”(林津《江梅妃村》四首之三)。“野梅树树精魂在,江水澌澌怨恨多。隔岸爱听村女唱,斛珠旧曲当山歌”(林翰《梅妃村》)。
  (四)梅妃。“节烈流芳万古稀”(唐焕章《江妃村》)。“从古嫔嫱孰与论”(周天章《江妃村》)。“采蘋誉噪继江妃”(杨端《竹素园诗钞》题词)。由推崇梅妃而及咏梅的莆田女儒陈淑英:“自继梅妃后,公然树一标”(江大球《竹素园诗钞》题词)。“织成遍是天孙锦,肯让吾家有采蘋”(江宪章《竹素园诗钞》题词之一)。“梅花十咏成佳构,始信梅妃是后身”(翁大奎《竹素园诗钞》题词之一)。
  早在道光年间,兴化府吏治腐败、执政无能、民无公道,只好诉诸武力,农民联乡械斗,有的乡执黑旗,有的乡执白旗。黑白旗械斗的争端,也以龙舟竞渡为形式;衍及东华、江东等乡村。宣统二年(1910)农历七月,林墩村(黑旗)举行龙舟竞渡赛会,江东乡(白旗)架炮阻止,各乡村的大多数龙舟不敢与会。但东华乡(黑旗)等17艘龙舟仍游荡不散,并抬到江东乡稻田里而损坏了稻苗。东华乡是莆田县南北洋最大的乡(土地5000亩、人口9000人),但这样引起了周围白旗乡的公愤,东华乡的出入交通被封锁。农历九月二十八,东华乡五帝庙王公大人寿辰演戏,卜圣杯围攻龙官村(白旗),焚毁房屋10多座、焚死33人。官府查办,后以江东乡吴某某为代表、东华乡余某等5人为代表,协商同意,东华赔命案款3万9千元,江东吴某某代收代发给龙官33人死者家属。东华乡共耗10多万金,官府才释放拘押的东华秀才、乡人等。①龙官,即龙琯。
  黑白旗械斗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怪胎,各乡村的群众都是受害者。

知识出处

江梅妃

《江梅妃》

出版者:海风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江梅妃的研究成果及资料汇编。有关梅妃的记载散见于史志、诗词歌赋、小说笔记与戏剧中,为了进行系统的研究,笔者收集整理了六年,终成此书。

阅读

相关人物

江梅妃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