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明末清初的描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江梅妃》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20000526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明末清初的描绘
分类号: I242.1
页数: 3
页码: 50-52
摘要: 本节记述了江梅妃明末清初小说笔记的描绘,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故事由世间上升到灵界,始于唐朝白居易的《长恨歌》。唐玄宗与江梅妃的故事,由世间上升到灵界,始自明隆庆五年(1571)莆田人余一鹏的东华双龙记载,继之以万历十年(1582)前后的《惊鸿记》传奇。此后,徐熥的《荔枝假梦》衍出唐玄宗侍儿十八娘也成花仙。
关键词: 明末清初 江梅妃 小说笔记

内容

明代,江梅妃的故事在福建有了发展。
  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故事由世间上升到灵界,始于唐朝白居易的《长恨歌》。唐玄宗与江梅妃的故事,由世间上升到灵界,始自明隆庆五年(1571)莆田人余一鹏的东华双龙记载,继之以万历十年(1582)前后的《惊鸿记》传奇。此后,徐熥的《荔枝假梦》衍出唐玄宗侍儿十八娘也成花仙。
  万历十六年(1588)举人徐熥写《荔枝假梦》,说:因江采苹之荐,福州人十八娘以侍儿得幸于唐玄宗,马嵬事变后,十八娘归里,居晋安城东报国院,至德三年(758)卒,葬于院旁。
  万历中,闽人东海生在报国院梦会十八娘等人。①这个故事,起源于北宋兴化军人蔡襄的《荔枝谱》:俚传闽王王氏有女第十八,嗜吃色深红而细长的荔枝,因而命名该荔为“十八娘荔枝”,墓在福州城东报国院,墓旁有该荔。
  万历后期成书的《五杂组》,是福建长乐人谢在杭(肇淛)的笔记。其卷八·人部四·美妇条载:“梅妃宠夺上阳,俊娥情深来梦”。“驿骑双果,绛仙之秀色可餐;珍珠寂寥,梅妃之光辉满座”,均取材于《梅妃传》。崇祯刻本的《西湖二集》小说,是杭州人周楫所撰,其中第十一卷后半段,全取材于《梅妃传》。
  清初笔记,继续发展江梅妃的形象与故事。如顺治时周亮工的《闽小记》“西施舌”条,比喻蛎房丰姿胜并牡丹,“其太真之乳乎”;江瑶柱以冷逸胜并梅,产涵江,癖梅妃子亦生其地,“其妃子之玉骨乎!”清初截界,黄石与涵江相邻,故周亮工泛言江梅妃为涵江人。从宋始,就有类似的比喻。如:苏东坡《四月十一日食荔枝诗》有句:“似开江珧斫玉柱,更洗河豚烹腹腴。注云:予尝食荔枝,厚味高格两绝,果子无比,惟江珧柱、河豚近之”。明代谢在杭《五杂组》卷九载:“江珧柱,惟福清、莆中有之”。清康熙时,江苏吴江人钮锈的《觚剩》续编卷四《味圣》将其与美人比:西子似河豚、赵合德似荔枝、杨太真似玉面狸。“不得已而思其次,则宁波江瑶柱、洞庭杨梅、宜兴柿狐,亦其流亚,然总非宫闱绝色也。”乾隆《莆田县志》卷二《物产》则载:江瑶柱,“中有柱,如玉。味极甘美,昔人匹之杨妃乳”。民国《厦门市志》卷十“物产志”却说:“江瑶柱,一名杨妃舌,产于兴化海”。可见,历代文人的看法不一致。
  康熙七年(1668),仁和(属今杭州市)人王晫的《看花述异记》衍说:在山阴(今绍兴)沈氏园,王晫(丹麓)梦遇梅妃与历代妃主的故事。张山老评曰:“丹麓惜花如命,固应有此奇遇。”该园因陆游的故事及多次题咏而出名。陆游母休媳唐婉,唐氏后改适赵士程。绍兴二十五年(1155)某日春游,陆与唐、赵相遇于禹迹寺南的沈氏园,赵致酒肴于陆,陆怅然而赋《钗头凤》词,未久唐卒。绍熙三年(1192),陆游68岁,有诗序云:40年前(实为38年),曾题词沈氏园,偶复一到,园已三易主,读之怅然!遂赋诗。陆晚居鉴湖之三山,晚岁每入城,必登寺眺望,不能胜情,75岁(1199)又赋二绝。其二有句“伤心桥下春波绿,曾见惊鸿照影来”。开禧元年(1205)岁暮,陆81岁,夜梦游沈园,又作二绝,其二有句:“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见梅花不见人”。①

知识出处

江梅妃

《江梅妃》

出版者:海风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江梅妃的研究成果及资料汇编。有关梅妃的记载散见于史志、诗词歌赋、小说笔记与戏剧中,为了进行系统的研究,笔者收集整理了六年,终成此书。

阅读

相关人物

江梅妃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