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梅妃入侍”条辨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江梅妃》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20000521
颗粒名称: 第二节 “梅妃入侍”条辨析
分类号: I242.1
页数: 17
页码: 17-33
摘要: 本节记述了“梅妃入侍”条的辨析,其中包括了“上戏名曰梅妃”、八赋、斗茶、《东楼赋》、《一斛珠》、“葬以妃礼”、“题妃画像”、叶石林与朱遵度等。
关键词: 辨析 梅妃入侍 小说

内容

《莆阳比事》“梅妃入侍”条是世上《梅妃传》记述的最初形态。本文据莆田市图书馆康爵抄本参校宛委别藏影钞明复宋本,予以辨析。
  一、“上戏名曰梅妃”
  梅妃姓江氏,莆田人,九岁能诵二南诗,语父仲逊曰:“我女子,期以此为志”。父奇之,名曰采蘋。(《莆阳比事》梅妃入侍)
  二南诗,即《诗经》中的《周南》、《召南》。《召南》有《采蘋》篇,诗义为:水滨采蘋、水中采藻,奉祭宗庙。赞美贵族女子将嫁,告祭祖庙。蘋是多年生水生蕨类植物,可知江采蘋是莆田的水滨某地人。宋淳祐时,兴化知军林希逸建黄石城山三先生祠,淳祐十年(1250),刘克庄写碑记,祀在黄石讲学的莆田人林光朝、福清人林亦之与陈乐轩。陈乐轩“因读诗《采蘋》有悟,改名藻,字元洁”。北宋,沈括《梦溪笔谈》卷三“辩证一”载:“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刘克庄的《〈黄孝迈长短句〉跋》把《诗经》的《周南》、《召南》直接视为小词的源头,这在词学史上还是第一次。
  开元中,高力士使闽,以选入侍,大见宠幸。(《莆阳比事》梅妃入侍)
  《海录碎事》“梅妃”条说:“高力士使闽粤”。旧、新《唐书》与《资治通鉴》、《高力士外传》等书均无高力士使闽粤、明皇宠幸江梅妃的记载。《高力士外传》撰于唐大历年间,是郭湜笔录高力士亲口所述。
  程毅中、程杰等专家认为,唐大中年间(847—859)已有《梅妃传》初本。前蜀时张泌的《妆楼记》有“梅妃”条。莆田民间一直流传:高力士到莆选秀女时,采苹逃避时滑倒,全身沾满污泥,她只得到河边洗污泥,才注意到自己长得这么漂亮,遂被高力士选中。而不是原来丑,洗污泥后才变好看。详见1986年江金泉、吴金泉、林如求的《梅妃别传》。
  妃能属文,自比谢女。常淡妆雅服,姿态明秀。(《莆阳比事》梅妃入侍)
  晋朝谢安侄女谢道韫聪慧有才辩。天雪,咏曰“未若柳絮因风起”。世称为咏絮才。《晋书》载入《列女传》。唐人始在写梅、雪飘飞时明确比喻。如张说《幽州新城作》:“去岁荆南梅似雪,今年蓟北雪如梅”。
  性喜梅,所居栏槛,悉植之,榜曰梅亭;梅开赋赏,夜分尚顾花下不能去。上戏名曰梅妃。(《莆阳比事》梅妃入侍)
  隋唐之际,中国历史气候进入“第三个温暖期,①北方颇多植梅的记载。竺可桢《中国近5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②指出:唐时,“国都长安无雪、无冰。第八世纪初期,梅树生长于皇宫”。南方的梅要远远多于北方。初、盛唐时,张九龄《和王司马折梅寄京邑昆弟》诗喻梅为“南国树”。安史之乱以后,咏梅诗作增加,杜甫流寓巴蜀、荆湘时,是唐代大诗人中第一个写梅较多者。诗人始以佳人喻梅花高洁的品格。如杜牧《梅》:“轻盈照溪水,掩敛下瑶台”。皮日休《行次野梅》诗喻为“玉妃”:“好临王母瑶池发,合傍萧家粉水开”。罗邺《梅花》诗称吴越多梅、北方王侯无缘得识,潜含了梅花与富贵花——牡丹相抗衡的意义。
  二、八赋
  有兰、箫、梨园、梅花、凤笛、玻璃杯、剪刀、绮窗等赋。(《莆阳比事》梅妃入侍)
  《海录碎事》卷十九“八赋”条也载此八赋。《梅妃传》则为七赋(《兰》、《箫》合为《萧兰》)。
  兰花,俗称草兰,又名春兰,一茎一花。一茎数花者俗名蕙兰;开于秋季者以产于福建,故称建兰。
  箫,古箫即排箫,编排竹管为之,大者23管,小者16管。见《元史》礼乐志·二·登歌乐器·竹部。
  梨园,开元二年(714)起唐玄宗相继选乐工、宫女数百人,教授乐曲于梨园、宜春园、别教院、小部音声,亲自订正声误,号“皇帝梨园子弟”。见《新唐书》礼乐志·十二。
  梅花,果木,早春开花,色有红、白二种。果实味酸,立夏后熟。生者青色,叫青梅;熟者黄色,叫黄梅。古代用作调味品。《诗·召南·摽有梅》载:“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书·说命》下载:“若作和羹,尔惟盐梅”。林逋(967—1028)吟咏梅花,开了宋人顶礼膜拜梅花的先河。继孔子之松、陶潜之菊、唐时牡丹之后,梅花成为宋代具有象征意味的国花。
  凤笛,据《宋书》乐志·一,古笛为竖笛,即后世的箫。则凤笛即凤吹(笙箫等细乐)。唐代王维《奉和圣制御春明楼……应制诗》有句:“遥闻凤吹喧,暗识龙舆度”。
  唐代所说的玻璃,大抵是天然水晶石一类,有各种颜色,非后世人工制造者。参见唐代慧琳《一切经音义》四一·六波罗密多经·七·颇胝迦宝、《政和证类本草·玻璃》。玻璃杯,是来自国外的饮器。《觥记注》载:文帝时突厥献玻璃七宝杯,唐玄宗以酌李白。乐史《太白集序》也载:白进清平调词三章,太真妃持玻璃七宝杯酌酒领歌意。到宋代,玻璃制作的饮具仍极罕贵,多为上层社会及富人所拥有。①宋代还以玻璃喻梅。如徐玑(1162—1214)《梅花》诗有句:“是谁曾种白玻璃”。
  唐代诗人孟浩然(689—740)《咏早梅》诗有句:“少妇曾攀折,将归插镜台。犹言看不足,更欲剪刀裁”。唐末诗人韩偓《夜深》诗有句:“恻恻轻寒剪剪风,小梅飘雪杏花红”。该联把剪剪风与梅花连在一起。天祐三年(960),韩偓再辞诏而入闽,以莆田人黄滔为闽中文坛盟主。《剪刀赋》的文学素材应源于这些诗句。宋嘉定十四年(1221),刘克庄《和方孚若瀑上种梅》五首之二有句:“素芳林下超群匹,繁蕊枝头巧迭双。陇月照时霜剪剪,涧风吹处水淙淙”。该诗也把梅花与霜剪剪联系在一起。
  唐代王维《杂诗》咏:“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梅花是思乡之情的寄托,与绮窗联在一起。
  三、斗茶
  上尝与妃斗茶。顾诸王曰:“此梅精,吹玉笛、作惊鸿舞,一一光辉,今斗茶,又胜我矣”。(《莆阳比事》梅妃入侍)
  梅有仙气,始自唐代。《全唐诗》863卷《仙》载观梅女仙的《题壁》诗:蜀州郡阁有红梅数株,方盛开。有二妇人,高髻大袖,倚阑而观,题诗于壁:
  南枝向暖北枝寒,一种春花有两般。
  凭仗高楼莫吹笛,大家留取倚阑看。
  北宋后期,汝阴人王铚撰《龙城录》,托名为唐代的柳宗元撰。①王铚,字性之,绍兴初官迪功郎,权枢密院编修官,得高宗赏识,诏改京官,晚年遭秦桧摈弃,避地剡溪山中。《龙城录·赵师雄醉憩梅花下》说:隋开皇中,赵师雄遣罗浮(属今广州),天寒日暮在醉醒间,憩仆车于松林内酒肆旁舍,一个淡妆素服、芳香袭人的美人出迎,与语并至酒家共饮。有绿衣童子,笑歌戏舞。师雄酒醒后在大梅花树下,上有翠羽啾嘈相顾,月落参横,但惆怅而已。这就是赵师雄在罗浮梦遇梅花仙女的典故。文人在对梅花的记、咏中,由观梅女仙发展到梅花仙女,《梅妃传》则喻为梅精。
  唐代李白咏诗有句:“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落梅花》即名曲《梅花落》,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二十一、卷二十二及引《乐府解题》载:汉横吹曲魏晋以来传有十八曲,其中《折杨柳》、《梅花落》以羌笛为主奏乐器,其曲有兵革苦辛之辞。南北朝以来,文人咏笛多以这两曲为代表,渐渐地羌笛、笛曲与杨柳、梅花尤其是梅花有了固定联系。②南朝宋时的鲍照、梁时的吴均、陈时的后主与徐陵,隋时江总等所作乐府,都有《梅花落》。唐大角曲中有大梅花、小梅花等曲。与梅有关的词牌,还有《江梅引》;《容斋随笔·先公诗词》说:绍兴七年(1137)始歌《江梅引》词,不知何人所作。还有《望梅花》、《一剪梅》、《梅花引》,是南戏曲子中出于唐宋词者;还有《梅花酒》,是越调过曲,同于元杂剧曲名者。
  惊鸿,惊飞的鸿雁。形容体态轻盈。三国时曹植的《洛神赋》载:“翩若惊鸿,婉若游龙”。唐代段安节《乐府杂录》载:舞者,乐之容也,或如惊鸿、或如飞燕。唐时,吴郡韦太守得泰娘,教为歌舞伎。韦擢尚书而携至京师。元和(806—820)初,韦尚书逝于东京。贞元九年(793)进士刘禹锡有诗《泰娘歌(并引)》,咏及泰娘“舞学惊鸿水榭春,歌传上客兰堂暮”。可知,《惊鸿舞》在唐京贵游间流行;此后,人们也喻为轻盈的舞蹈。大中(847—859)后,以诗而仕的李群玉赋诗《长沙九日登东楼观舞》,有句:“南国有佳人,轻盈绿腰舞。……唯愁捉不住,飞去逐惊鸿”。宋时,以惊鸿指代美人,陆游《沈园》诗之一有句:“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斗茶,即比赛茶的好坏。以品为主的唐代煎茶,把茶末放在水釜中煮饮。以斗茶为代表的宋代饮茶,把茶末放在盏中调成糊状,再以沸水冲之。斗茶,最早在福建建安一带流行。北宋范仲淹(989—1052)《和章岷从事斗茶歌》写闽北斗茶盛况,有句“斗茶味兮轻醍醐,斗茶香兮薄兰芷”。宋人《江邻几杂志》记载了苏轼与蔡襄斗茶的故事。
  仙游人蔡襄有感于茶的“烹试,曾未有闻”,而总结建安人的斗茶习俗,著《茶录》“上进”皇帝。从此,斗茶传入皇宫。此后风靡全国,晁补之赋诗有句:“争新斗试夸击拂”,以至于“风俗移人可深痛”。北宋末年,宋徽宗著《大观茶论》,对斗茶加以总结与提高,称之为“盛世之清尚”。南宋时甚为普及,形成了社会谚语:“烧香、点茶、挂画、插花,四般闲事,不宜累家”。①综上可知,仅斗茶一项,就可看出现在流传的《梅妃传》,是宋时改定的。
  妃应声曰:“草木之戏,误胜陛下,设使调和四海,烹饪鼎鼐,万乘自有宪度,贱妾何能较胜负耶?”上悦。(《莆阳比事》梅妃入侍)
  北宋蔡襄《茶录》已言:“臣退念草木之微,首辱陛下知鉴,若处之得地,则能尽其材。……伏维清闲之宴,或赐观采,臣不胜惶惧荣幸之至。”《梅妃传》则由“草木之微”衍为“草木之戏”。古人调味,先要用盐和梅,故《尚书·商书·说命》下称:“若作和羹,尔惟盐梅”。商王武丁命傅说为相,希望他治国要像以盐、梅等调鼎和羹那样恰到好处地协调各种社会关系;好比梅花结出果实。
  南宋初期以后,文人们常对“和羹”之事卑抑乃至否定。史浩(1106—1194)的《水龙吟·次韵张大梅词》有句:“算功高调鼎,不如竹外,一枝斜好”。张镃(1153—1221?)的《玉照堂观梅二十首》其七有句:“从来嫌用和羹字,才到诗中俗杀人”。姚勉(1216—1262)的《声声慢·和徐同年梅》有句:“冰姿皎然玉立,笑儿曹粉面何郎。调羹鼎,只此花余事,说甚宫妆”。
  刘克庄(1187—1269)的《梅花十绝答石塘二林》二叠其一有句:“且须怜意着芳洁,才说和羹俗了渠”。正如陆游所说:梅格在“一丘一壑”的气节,而“和羹”之事只是“余事”,惜有功名之意。由此可知,《梅妃传》以“和羹”为荣,应是南宋初改定的。
  “宪度”(《莆阳比事》梅妃入侍),《梅妃传》为“心法”。
  四、《东楼赋》
  会杨妃有宠。迁于上阳东宫,作《东楼赋》以自寓。一日,上在花萼楼,命封真珠赐妃。(《莆阳比事》梅妃入侍)
  上阳宫在东都洛阳。花萼楼在西京长安(今陕西咸宁县东南)。开元二年(714),唐玄宗以旧邸为兴庆宫(即南内),后于西建花萼楼、南建勤政殿。花萼,源于《诗·小雅·常棣》,取兄弟亲爱之义。玄宗登花萼楼,可见宪、薛、申、歧诸王诸弟邸第。玄宗在西京,封真珠赐在东都的梅妃,还说得过去。但《梅妃传》衍为:梅妃迁居上阳东宫后,玄宗召至翠华西阁重叙旧爱;次早,杨贵妃闯阁怒妒,小黄门送梅妃步归东宫。这就是天大的笑话了:玄宗自开元二十四年(736)十月从洛阳迁回长安后,再未去过东都;若把梅妃召到西京幽会,她怎能步归东都?
  开元二十六年(738)随侍玄宗、天宝四年(745)册封贵妃的杨玉环专宠后,六宫佳丽往往被潜配上阳宫。中唐诗人白居易有新乐府《上阳白发人》:
  ……
  玄宗末岁初选入,入时十六今六十。
  同时采择百余人,雪落年深残此身。
  忆昔吞悲别亲族,扶入车中不教哭。
  皆云“入内便承恩”,脸似芙蓉胸似玉。
  未容君王得见面,已被杨妃遥侧目。
  妒令潜配上阳宫,一生遂向空房宿。
  ……
  江梅妃的形象,实际上是众多上阳白发人的艺术概括与典型塑造。《东楼赋》是她们的集体控诉。《海录碎事》卷十九与《莆阳比事》相同,也记为《东楼赋》,《梅妃传》、弘治《兴化府志》则为《楼东赋》。《海录碎事·东楼赋》比《莆阳比事》增加了一些文字,这些文字在《梅妃传》里详作增改:
  以千金祷(寿)高力士,求[词]人拟[司马相如为]《长门赋》[欲邀上意]。力士[方奉太真,且]畏太真(其)势,不果(报曰“无人解赋”。)[妃]乃[自]作《东楼赋》(《楼东赋》)。
  圆括号内为《梅妃传》的相应字。方括号内为《梅妃传》所增字。
  五、《一斛珠》
  妃不受,以诗谢曰:“桂叶双眉久不描,残妆和泪湿红绡,长门自是无梳洗,何必真珠慰寂寥”。上得诗怅然,令乐府谱为新声,名曰《一斛珠》。(《莆阳比事》梅妃入侍)
  《海录碎事》卷十六《歌曲名门·一斛珠》中比《莆阳比事》增加了一句:“会夷使至,封珍珠一斛赐妃”(而《莆阳比事》则是真珠)。后加“会夷使至”、“一斛”等字,均为《梅妃传》沿用。需注意的是,高力士“生于夷狄之国”①,故乡岭南潘州(今广东高州)。《梅妃传》说:高力士使闽粤,选采蘋侍玄宗,而岭表使贡荔枝、夷使贡珍珠,这里的岭表使、夷使应都指广东一带。详见下文所引《岭表录异》上、《莆阳比事·缣酬大梁、珠叙合浦》。
  《海录碎事》卷七·上·妇人门载为“桂叶眉”。《杨慎丹铅续录》卷六“十眉图”条和《宣和画谱》载:唐明皇令画工画十眉图:鸳鸯(八字)眉、小山(远山)眉、五岳眉、三峰眉、垂珠眉、月棱(却月)眉、分梢眉、涵烟眉、拂云(横烟)眉、倒晕眉。这都是开元年间流行的眉式。《集注分类东坡诗》卷十二《眉子砚歌》有句:“成都画手开十眉,横云却月争新奇。”②其中,未提及桂叶眉、柳叶眉。胡无闷女士著《凝香楼奁艳丛话》,卷一《画眉诗》载:唐时妇女画眉,尚阔,故杜甫安史之乱时作《北征》诗,有句“移时施朱铅,狼藉画眉阔”。贞元十五年(799)进士张籍《倡女词》,也有句“轻鬓丛梳阔扫眉”。盖当时所尚如此。谚曰:宫中好广眉,四方且丰额。此说为确,因为唐德宗(780—804)时诏画章敬寺的周昉,所画《簪花仕女图》,其中的仕女眉毛也是又短又宽。许道勋、赵克尧著的《唐玄宗传》第390页认为:天宝年间,眉式时俗发生变化,盛行起柳叶眉。贞元中进士白居易的《长恨歌》描写杨贵妃“芙蓉如面柳如眉”,特点是眉式线条细长、宛如柳叶,是当时的宫眉。《梅妃传》修改者知道盛唐宫廷的时尚眉式,故撰《一斛珠词》,首句就是“柳叶双眉久不描”。
  实际上,唐太宗妃徐惠《赋得北方有佳人》诗,已有句:“柳叶眉开发,桃花脸上生”。到白居易的《上阳白发人》时,明述:“青黛点眉眉细长”,成为“天宝末年时世妆”。此后,如长庆(821—824)时以宫词得名的张祜《爱妃换马》诗,也有句“休怜柳叶双眉翠,却爱桃花两耳红”。开成二年(837)进士的李商隐《和人题真娘墓》也有句:“柳眉空吐效颦叶,榆荚还飞买笑钱”。到宋时“柳比妇人尚矣,条以比腰,叶以比眉,大垂手、小垂手以比舞态,故自古命侍儿,多喜以柳为名。白乐天侍儿名柳枝,韩退之侍儿名柳枝,洛中里娘亦名柳枝”。①宋代,《海录碎事》、《莆阳比事》等书籍,均载为桂叶眉,而《梅妃传》却载为柳叶眉。笔者认为,前两书应是最早的资料,此后由于《长恨歌》的名气越来越大,先进宫的梅妃为了与后进宫的杨贵妃比美,《梅妃传》的写定版本才改为柳叶眉。所以,两说各自流传,如明代的《兴化府志》、《八闽通志》、《名媛诗归》卷十仍沿为桂叶眉,而《西湖二集》等则改为柳叶眉。
  隋与初唐时期,梅与柳的搭配最为频繁,几成描写早春的固定套式,为后世所沿袭。如莆田人徐昌图的《木兰花令》有句:“汉宫花面学梅妆,谢女雪诗裁柳絮”,即把梅、柳并提,且与官宦才女相联。
  清代王士禛《香祖笔记》卷六载:“唐宫殿皆植花柳”。则柳叶眉所喻亦是好的。
  但此后,就褒梅贬柳。如北宋时,郑獬《梅花》诗有句:“梅爱山傍水际栽,非因弱柳近章台”。认为梅得山水之清灵,柳则属风尘之地。曾巩《咏柳》诗,贬柳姿为阿谀无骨之相、柳絮如小人得志的张狂。
  梅妃是正面人物,《海录碎事》、《莆阳比事》等作桂叶眉是对的。《梅妃传》等书则为柳叶眉,不妥。
  《海录碎事》卷十六《歌曲名门·一斛珠》未录诗句。《梅妃传》所录,“污”改为“湿”,“真珠”改为“珍珠”。明洪武时,《唐诗品汇》卷十五所录,“自是”改为“尽日”,“真珠”改为“珍珠”,“慰”改为“与”。《名媛诗归》卷十所录,“污”改为“湿”。《莆阳文献》卷六所录,末句改为“何用明珠与寂寥”。
  1986年,林如求从《江氏族谱》中发现《一斛珠》诗异文,首句为“桂叶”,二句为“姿妆”、“污”,三句为“尽日”,四句为“何必明珠慰寂寥”。笔者所见《江氏族谱》,记述第23代孟淮最早修族谱,孟淮约是明末清初人。由此可见,《江氏族谱》中的《一斛珠》诗异文,最早也只能是明末的版本。傅音的论文也指出:《一斛珠》传世的文字要比族谱中的异文更原始、更准确。
  一斛珠,唐代曲名,宋人用以入词调。《宋史·乐志·十七》载:宋太宗洞晓音律,亲制大曲十八,其中有中吕调《一斛夜明珠》。
  据唐代刘恂《岭表录异》上,蚌类所生为真珠,又名蚌珠;而珍珠是珠玉珍宝。汉代班固《白虎通》五《封禅》说:“江出大贝,海出明珠”。寂寥即寂寞。唐代元稹《行宫》诗曰: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江梅妃的寂寥,道出了所有玄宗行宫白头宫女的悲哀。
  至于江梅妃与珠的关联,还有个文学史上的演变过程。
  唐时,王适《江滨梅》诗云:
  忽见寒梅树,开花汉水滨。不知春色早,疑是弄珠人。
  该诗已将汉水神与梅花联在一起。《唐摭言》、《闽川名士传》还说:福建莆田人林藻于唐贞元七年(791)省试《珠还合浦赋》。赋成假寐,若有告者曰:“何不叙珠去来意?”寐而修之,曰:
  合浦远郡,溟涨之湾。灵生于彼,宝孕其间。珠之去兮,山无色兮,氛气冥冥,海无光兮,空水浩浩。珠之来兮,川有媚兮,祥风习习,地有润兮,生物振振。
  果中第。及谢主司,杜黄裳曰:“叙珠去来处若有神助”。①合浦,属今广东。可知,西汉前的江汉珠佩,发展出了唐代的海浦灵珠。
  唐宋时,文人屡喻梅为珠。李绅(772—846)《早梅花》有句:“早梅花,满枝发。东风报春春未彻,紫萼迎风玉珠裂。”南宋时,陈亮(1143—1193)《梅花》诗有句:“疏枝横玉瘦,小萼点珠光。”淳祐十年(1250),莆田人刘克庄《梅花十绝答石塘二林》九叠之四也有句:“贵家选色斛量珠,洗尽铅华绝代无。”诗人所咏,梅花比珠还珍贵啊!
  六、“葬以妃礼”
  后,安禄山犯阙,妃死于乱。乘舆东还,得其尸于温泉池侧梅树下,葬以妃礼,上自制文诔之。(《莆阳比事》梅妃入侍)
  梅妃住东都,不可能死在西京边的骊山温泉池。采蘋刚入宫时,还不是妃,《梅妃传》添“戏”字,皇上只是戏曰:梅妃、梅精;《梅妃传》还添“易”字,死后才正式以妃礼易葬。《梅妃传》跋,也只说梅妃是“晦”者的嫔御(等级贱的内官)。梅妃葬于梅树下,引起乡人刘克庄绍定二年(1229)《留山间种艺十绝·梅》诗的自叹:“自怜到死犹迂阔,纯种梅花作墓林。”明代顺天(北京)人岳正(1420—1474),正统十三年(1448)进士,成化元年(1465)至三年任兴化知府,五年致仕。其《无题四首追和元马伯庸韵》之三有句:“妆成珠赐通宵白,浴罢金酬百饼黄。宫婢貌难当万乘,玉环心不在三郎。”将江采蘋与杨玉环对比。江是宫婢,与唐玄宗在翠华阁重叙旧爱后,被玉环发现而仍只幽居,玄宗只得密赐采蘋一斛珍珠以慰之。玉环得宠,温泉浴罢得酬百饼黄金;但心不在三郎(玄宗)而在安禄山。此诗正可以解释正史中为什么没有梅妃:原来采蘋初入宫时只是宫婢。而正史中,唐玄宗在皇后下设惠、丽、华三妃,此后又封有贵妃(杨玉环)。①
  梅妃为何姓江呢?还有文学史上的演变轨迹。江梅之称始于唐,杜甫的《江梅》诗咏江边梅树。宋代范成大(1126—1193)《梅谱》载:“江梅,遗核野生不经栽接者,又名直脚梅,或谓之野梅。凡山间水滨荒寒清绝之趣,皆此本也。花稍小而疏瘦有韵,香最清,实小而硬”。宫梅,则为帝王宫苑、贵家园圃中人工栽培的名种梅花,如重叶梅、百叶湘梅、绿萼梅等。可知,江梅是与宫梅相对应的最清香的野梅。北宋后期江梅作为一个梅花品种逐渐明确起来。如曾几《独步小园四首》有句:“江梅落尽红梅在,百叶湘梅剩欲开”。明代李日华《六砚斋二笔》载:宋时杨补之所居萧洲,有梅树,大如数间屋,苍皮斑藓,繁花如簇。补之日临画之,间以进之道君。道君曰:“村梅耳”。因自署“奉敕村梅”。南渡后,宫人以其梅图张壁间,时有蜂蝶集其上,始惊怪,求补之,而补之己物故矣(元代虞集《虞道园集》以村梅为德寿语,未知孰是)。丁野堂善画梅,理宗召问:“卿所画恐非宫梅”。丁曰:“臣所见者,江路野梅”。因号野堂,见《图绘宝鉴》。①李清照(1084—1151?)在《满庭霜》词中认为“手种江梅更好”,并非生于江边的野梅。
  吴感,字应之,天圣二年(1024)省试第五,九年中书判拔萃科,仕至殿中丞,居吴中小市桥,有侍姬名红梅,因以名其阁为红梅阁,尝作《折红梅》词,传播人口。②可知北宋前期,已有吴中梅姬。
  江梅妃的命名,似融合了以上的素材。
  七、“题妃画像”
  后,题妃画像云:“忆昔娇妃在紫宸,铅华不御得天真;霜绡虽似当时态,争奈娇波不顾人。”今世图画美人把梅者曰梅妃,泛言明皇时人,即此也。(《莆阳比事》梅妃入侍)
  紫宸是唐代长安大明宫的第三殿,皇帝接见群臣、外国使者庆贺的内朝正殿。
  “铅华不御得天真”,北宋大诗人屡有咏及。王安石(1021—1086)《与王微之同赋梅花,得香字三首》其二有句“不御铅华知国色,只裁云缕想仙妆。”苏轼(1036—1101)《再和杨公济梅花十绝》其七也有句:“洗尽铅华见雪肌,要将真色斗生枝。”清时梁章钜《浪迹丛谈》卷九《华光僧》载:画梅花者,始于北宋僧仲仁,而著于南宋的杨补之。僧仲仁(1053—1123),会稽人,住衡州华光山,又称华光长老。绍兴初,有华光寺僧居清江慧力寺,士人杨补之等与之往来,乃得仲仁之传。杨无咎(1097—1171),字补之,号清夷长者、逃禅,清江人,高宗累征不起,以画梅名,有逃禅词。文人画梅,发展到画梅妃。“梅妃入侍”条坦言:画家笔下的梅妃,是“泛言明皇时人,”并非实指。
  郑午昌的《中国画学全史》载:入宋始,皇帝嗜画,甚至取士兼试,开从古未有之局,拔召称旨入画院者,往往以能精意人物画者为主,敕撰《宣和画谱》。南宋时高宗御题画作以提倡,虽外患严重而画道不衰。而小幅,宋以前人都不作;自南宋以后始盛。①南宋宝祐元年(1253)时,兴化军人刘克庄有诗《唐二妃像·梅妃、杨妃》。可知他看到了两妃像。据查《旧唐书·玄宗杨贵妃传》:“初瘗时以紫褥裹之,肌肤已坏,而香囊仍在。内官以献,上皇视之凄惋,乃令图其形于别殿,朝夕视之。”太上皇自蜀还京后,作《王文郁画贵妃像赞》。②而梅妃像,经查宋代郭若虚《图画见闻志》、邓椿《画继》、刘道醇《圣朝名画评》、李豸《德隅斋画品》、米芾《画史》、董由《广川画跋》、无名氏《宣和画谱》、周密《云烟过眼录》;元代汤允谟《云烟过眼录续集》、汤堂《画鉴》、庄肃《画继补遗》、夏文彦《图绘宝鉴》;明代《天水冰山录》、《铃山堂书画记》;清代厉鹗《南宋院画录》等书,均无。可知并非名画,似出于兴化军籍画家之手。梁桂元《闽画史稿》38页至40页载:两宋的兴化画家,有陈文顼(958—992),仙游人,陈洪进之子,登州刺史;蔡襄(1012—1067),仙游人,权三司使;蔡懋,字子坚,蔡襄子,会昌尉;蔡京(1047—1126),仙游人,世人目为“六贼之首”;蔡卞(1058—1117),蔡京弟、王安石之婿,熙宁三年与蔡京同举进士;徐少高,莆田人。虽均未见他们画江梅妃像的记载。但最有可能是南宋徐少高所画。因少高善写真,曾为同乡名人刘克庄作肖像画。克庄有《庚戌(1250)写真赠徐生》一跋,谓其技为一郡冠。
  八、叶石林与朱遵度
  此传,叶石林得之朱遵度家,乃唐大中二年七月所著云。(《莆阳比事》梅妃入侍)
  《莆阳比事》一书各条记载一般都登记出处,而“梅妃入侍”条的出处既未题篇名,也未注著者。叶石林(1077—1148),名梦得、字少蕴、号肖翁,南宋藏书家和文学家。原籍吴县(今属江苏),居乌程(今浙江湖州),绍圣进士,南宋初知福州,官至户部尚书;学问博洽、精熟掌故,有著作多种。但著作中未见“梅妃”。叶氏效楚辞《橘颂》体而作《梅颂》一篇,谓梅于穷冬严凝之中,犯霜雪而不慑,毅然与松柏并配,非桃李所可比肩。朱遵度是五代南唐(937—975)时青州(治今山东益都)人,隐居不仕,好读书藏书,俗称万卷,著有《群书丽藻目录》。而《梅妃传》究竟是唐大中二年(848)七月谁著的呢?此时朱遵度还未出生。
  南宋时,“梅妃入侍”条录入者怎知叶石林去寻找一二百年前(南唐时)朱遵度的后裔而得之?而朱遵度究竟得之于100多年前(唐大中二年)谁的著作?录入者隐之。明代陶宗仪(?—1396)编《说郛》,采汉代至元代人作品600多种。该书明钞本《梅妃传》,内容较《莆阳比事·梅妃入侍》详细。跋增曰:“惟叶少蕴与予得之。”这个“予”与叶少蕴是同时人,“予”“略加修润”《梅妃传》。1928年,鲁迅编《唐宋传奇集》时,考据认为:“年代远不相及,何从同得朱遵度家书。”传、跋均同一人伪叶、朱,“非真识石林者之所作也。”“自云与叶梦得同时,则南渡前后之作矣。”明末,桃源居士辑本(144种)的《唐人说荟》专集唐人传奇小说,所收的《梅妃传》题为曹邺著,“亦明人妄增之”。“唐宋史志亦未见著录”。“做《梅妃传》的人提起叶少蕴,一定也是宋人”。①曹邺是晚唐诗人,桂州(今桂林)人,官至洋州刺史。
  鲁迅之论,此后成为一家之言,至今还争论不休。程杰的《江梅妃研究·序》认为:正文与跋文的作者各有其人。

知识出处

江梅妃

《江梅妃》

出版者:海风出版社

本书介绍了江梅妃的研究成果及资料汇编。有关梅妃的记载散见于史志、诗词歌赋、小说笔记与戏剧中,为了进行系统的研究,笔者收集整理了六年,终成此书。

阅读

相关人物

江梅妃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