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组织传播与妈祖文化传播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传播学视野下的妈祖文化研究》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20000479
颗粒名称: 第一节 组织传播与妈祖文化传播
分类号: B933
页数: 2
页码: 148-149
摘要: 本节记述了人类组织传播与民俗妈祖文化传播的关系及传播情况。
关键词: 文化传播 妈祖文化 组织传播

内容

自从有了人类社会,组织便成为基本的社会现象,家庭、社区、学校、企业、政府……都是人类形形色色的组织形态。组织就是有序化的人群。人类社会就是各种各样组织的综合架构。人群称得上是组织,首先要有既定的共同的目标,其次要有协调的统一的系统,再次要有具有普遍约束力的为组织成员共同遵守的规范。因此,我们可以将组织定义为“人们为了实现特定目标,通过一系列活动与环境系统相互渗透、相互影响,而形成相应结构关系的社会群体”,更精确地说,“组织是社会中相似个体为完成个体不能实现的目标而结成的有目的的组合,是以社会职能职业集团为主要特征的严密的实体性的组合”①。
  尽管人类有着不同的种族和肤色,有着不同的历史和文化,但都共同生活在不同的社会组织中。作为流传几个世纪的民俗——妈祖文化,正是在各种各样的组织传播下发展至今为全球华人所关注。不管是最初靠海为生三五成群渔民对于妈祖显灵的口口相传,还是渐渐演进的宫庙组织,都显示出组织在一种文化系统当中的生命力。
  不进行组织传播活动的组织就不成其为组织。组织是躯体,传播就是循环器官;传播不畅,组织就要衰亡。说组织的首要职能就是传播并不为过,组织传播活动就这样渗透在人类社会活动的各个方面。妈祖文化的传播从传统时代非正式群体间的人际传播发展至今,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各方致力于妈祖文化传播的群体正向有序的组织化发向发展。
  一个时代的文化传播的性质和水平,不在于传播什么,而在于怎样传播,用什么媒介手段进行传播,对于妈祖文化的传播来说,更重要的是各级团体是如何进行沟通交流的,使这一文化遗产能够健康和谐地代代相传。文化传播的每一个阶段,都受到特定媒介的支配,而新的传播方式和技术的兴起都毫无例外地因其文化的变革而改变。①
  在传统社会,人们理解认知的社会文化系统主要是家庭、邻里、村落、社区及其相互间的礼俗文化,人与人之间主要进行面对面的交往和沟通,在整个交往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家庭、邻里、村落、社区及其相互间的文化意义和价值,在潜移默化中建构起了自己的价值观念。
  在传统社会,人们的价值意识建构主要是通过群体参与获得的。人们在家庭、邻里、村落和社区等社会群体参与中,一方面进行理解、领悟和认知,另一方面获得文化的价值意识。在现代社会,文化传播不仅跨越时间和空间,也跨越各种社会共同体。人们获得某一种文化价值信息,并不是只在一个共同体内部传播,或者由一个共同体传播到另一个共同体,而是许多社会共同体同时获得同一文化信息,即改变了过去一对一或一对多的传播方式,转而形成多点辐射、互相影响的多对多的传播方式。大量的文化信息都是通过大众媒介跨越社会共同体来传播,使人们直播感受和感知文化传播的价值和意义。因此,现代社会人们的价值意识构建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是超越社会共同体的,是通过非群体性参与而获得的。

附注

①张国才:《组织传播理论与实务》,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6页。 ①周鸿铎:《文化传播学通论》,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年版,第31页。

知识出处

传播学视野下的妈祖文化研究

《传播学视野下的妈祖文化研究》

出版者:厦门大学出版社

本书包括妈祖文化传播的简史、妈祖文化传播的要素、妈祖文化传播的符号和意义,考察了实物传播、仪式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新媒体传播视野下的妈祖文化,分析了妈祖文化的传播渠道和传播特点,包含了两份珍贵的港里村妈祖文化传播、湄洲岛妈祖文化传播的第一手田野调查资料。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