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城市流通卡、证与妈祖文化传播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传播学视野下的妈祖文化研究》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20000466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城市流通卡、证与妈祖文化传播
分类号: B933
页数: 4
页码: 59-62
摘要: 本节记述了城市流通卡、证与妈祖文化传播的关系,包括城市流通卡、证基本类型、城市流通卡、证传播妈祖文化几部分内容。
关键词: 文化传播 妈祖文化 流通卡

内容

一、城市流通卡、证基本类型
  现代城市流通的卡、证类主要包括各种银行卡、城市交通卡、电话卡、商城超市卡等,并且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卡的发展倾向于“融合一体化”,比如部分城市出现了“城市卡”。城市卡是一张具有电子钱包功能的IC卡,由城市一
  卡通公司发行,可反复充值使用,可正常消费和充值,目前可在地铁、轻轨、出租汽车、市内公交汽车、城际公交、自来水、燃气、油等行业上使用,使得消费更简单、便捷。妈祖文化传播通过与城市通行卡、证的结合进行更为广泛的传播和推广,使得妈祖成为莆田城市文化的一张“名片”。将妈祖的各种形象印制在各种的城市流通卡、证上,通过视觉的刺激及重复的视觉记忆使受众对妈祖形成深刻的印象,同时通过受众使用率的增加使妈祖文化在莆田本地及各周边地市更为深层次的传播,使妈祖文化成为莆田古今文化沟通的桥梁和莆田城市文化的缩影。
  二、城市流通卡、证传播妈祖文化
  妈祖文化可以通过城市流通卡、证类的流通进行实物传播的想法主要来源于妈祖文化对于人类的两种意义:首先,妈祖文化是历经千年的文化遗产,它被深深地打上了历史的烙印,通过对于历代妈祖文化文献及资料的研究,可以对于古代的妈祖信俗文化进行研究,同时可以对当时的沿海人民文化及生活进行有根据的推测,它是现代人了解海洋宗教文化的“活化石”。其次,妈祖作为海洋文化史中最重要的民间信仰崇拜神之一,她热爱劳动、热爱人民、见义勇为、扶危济困、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所以在妈祖牺牲之后,人们按自己的愿望和理想,进一步把她塑造成为一位慈悲博爱、护国庇民、可敬可亲的女神,直到现在她都被人们称为“海神”“护航女神”,人们通过建立妈祖祠堂、供奉妈祖神像及其他的祭祀方式,祈求得到妈祖的庇佑,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妈祖的形象同佛教的释迦牟尼、基督教的耶稣同样的具有对人们心灵进行抚慰,为其提供精神力量的作用。
  通过城市流通卡、证类的实物流通作为某种文化有效的传播手段和以神佛形象所能带给人们的特殊意义进行传播的方法,在国内外已经得到了部分成功实例的支撑,下面以上海中国工商银行的“张军昆曲艺术基金灵通卡”与深圳建行“福顺龙卡”为例,对妈祖文化实物传播进行可资借鉴的可行性的分析。
  2011年7月22日,我国首张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的公益银行卡——中国工商银行“张军昆曲艺术基金灵通卡”正式发行。工商银行张军昆曲艺术基金灵通卡通过持卡人月捐一元的形式,为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张军昆曲艺术基金募集款项。这一可持续的基金募集方式也开创了公益性文化类基金运作的新渠道和新模式。近期工行上海市分行的营业网点将率先发行联名卡、推出公益捐赠服务,并逐步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①
  张军昆曲艺术基金是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设立的专项基金,旨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和发扬昆曲艺术,推进昆曲艺术的教育事业,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发展和国际交流,提升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世界影响力。张军昆曲艺术基金灵通卡持卡人除可办理存取款、投资理财、刷卡消费、自助服务等各类个人金融业务外,还可获得开卡有礼、购票折扣、沙龙雅集、积分兑换等文化增值服务。基金在同馈持卡人的同时传播推广昆曲艺术,让更多的持卡人走近昆曲、了解昆曲。②
  通过张军昆曲艺术基金灵通卡所募集到的款项将会定期向社会公布,并将用于包含昆曲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创作、教育和传播等用途。希望通过这一平台,普及昆曲知识,汇聚社会力量,筹措资金用于昆曲专业人才的培养和资助、制作高水准的昆曲剧目以及资助世界各地旨在弘扬昆曲艺术和非遗文化的创作与交流活动,同时也唤起公众对于传统文化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推动中国传统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①
  此外,工行也将联手张军昆曲艺术基金全面启动“昆曲走近青年、非遗走入高校”的海内外高校互动讲座,共同走进高校,传播昆曲知识,使更多的年轻人感受到昆曲之美,推动这种古老优雅的艺术得到传承。②
  妈祖文化作为中国悠久历史文化产物的一部分,其肇于宋、成于元、兴于明、盛于清、繁荣于近现代,它本身就囊括了古今海洋文化的历史和特质,对一种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这同样是时代赋予莆田人民的责任。
  2012年10月14日上午,国内首张佛教主题银行卡正式发布,深圳建行与弘法寺在弘法寺经堂举办了隆重而庄严的“福顺龙卡”发卡仪式。“福顺龙卡”是深圳建行与深圳弘法寺联合推出的IC借记卡,也是深圳地区第一张佛教主题银行卡。“福顺龙卡”以本焕大师103岁寿辰时所书“福”字和印顺大和尚所写“顺”字为主题,寓意“福慧圆满,顺意人生”,每张卡片发卡前均经过弘法寺僧众开光加持。“福顺龙卡”的推出,旨在奉献社会慈善公益事业,弘扬佛教传统文化精神,为众多亲近佛教人士广结善缘,不以商业用途为目的。该卡主要面对广大佛教信众发行,希望让有心向佛但无暇分身的佛教信众能够通过更为便捷、诚信的渠道参与慈善事业,以期共同完成本焕长老慈悲济世、弘法利生的伟业。持卡人只需在卡内保持不低于5万元的存本取息定期存款,深圳建行将按持卡人意愿为其自动划转利息所得,将此功德款捐献给弘法寺,以用于长期供养三宝,培福修慧。功德款用途、功德主名单等信息,均会定期通过深圳建行和弘法寺官方网站公布。据悉,2012年至2013年末的所有捐献功德款,将指定用于建造本焕长老舍利塔。①
  深圳建行有关人士对此表示,之所以与弘法寺联合发行该主题卡,主要是佛教与建行文化中所提倡的“善建者行”均注重“善”,深圳建行希望通过发行该主题卡来传播慈善文化,实现银行服务与慈善事业的结合。负责弘法寺对外联络的相关人员则认为,弘法寺与建行发行该卡是为了更好地传播佛教文化。建行也有很多信仰佛教的客户,香客经常捐功德,如果每次都去寺庙较麻烦,发行该卡是为了方便大众,为更好地回馈持卡人,“福顺龙卡”还特别为持卡人提供了福佑、素食、安住、同修、恩泽、祈福、朝圣等七大权益。持卡人可获得多家素食馆用餐折扣优惠、参加弘法寺祈福大典、公益讲座、居士培训班、禅修营、国学夏令营等多项权益,惠及持卡人本身及其家人。②
  针对流传千年的妈祖文化本身而言,妈祖对于信徒的教化作用从古代的诗句中可见一斑。“传闻利泽至今在,已死犹能效国功”,这是宋代状元黄公度的诗句;“但见舢舻来复去,密俾造化不言功”,这是宋代学者陈宓的诗句;“普天均雨露,大海静波涛”,这是元代诗人张翥的诗句;“扶危济弱俾屯亨,呼之即应祷即聆”,这是明成祖永乐皇帝的题诗。以上这些诗名既是对妈祖精神的简要概括,同时更多地表明了历代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都对妈祖的教化功能给予了高度评价,因此,妈祖文化可以与其他宗教文化一样通过大众常用的城市通用卡、证突破其在传统意义上的传播,而在深度和广度上的完成更高的飞跃。
  综上所述,妈祖文化在当今时代的传播可以借鉴其他文化传播成功的实例,通过城市通行卡、证类的流通进行实物传播,实现妈祖文化传播在新时代的发展和演变,而妈祖文化的传播同时也会对推动莆田产业发展之政策措施研究,对当下及未来两岸经济、文化等各层面的沟通与合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附注

①周轩千:《工行发行我国首张非遗主题银行卡》,http://bank.hexun.com/2011-07-26/131759665.html,访问日期:2011年7月26日。 ②周轩千:《工行发行我国首张非遗主题银行卡》,http://bank.hexun.com/2011-0726/131759665.html,访问日期:2011年7月26日。 ①周轩千:《工行发行我国首张非遗主题银行卡》,http://bank.hexun.com/2011-07-26/131759665.html,访问日期:2011年7月26日。 ②周轩千:《工行发行我国首张非遗主题银行卡》,http://bank.hexun.com/2011-07-26/131759665.html,访问日期:2011年7月26日。 ①田小静:《首张佛教主题银行卡诞生》,http://www.sznews.com/banking/content/2012-10/15/content_7288992.htm,访问日期:2012年10月15日。 ②田小静:《首张佛教主题银行卡诞生》,http://www.sznews.com/banking/content/2012-10/15/content_7288992.htm,访问日期:2012年10月15日。

知识出处

传播学视野下的妈祖文化研究

《传播学视野下的妈祖文化研究》

出版者:厦门大学出版社

本书包括妈祖文化传播的简史、妈祖文化传播的要素、妈祖文化传播的符号和意义,考察了实物传播、仪式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新媒体传播视野下的妈祖文化,分析了妈祖文化的传播渠道和传播特点,包含了两份珍贵的港里村妈祖文化传播、湄洲岛妈祖文化传播的第一手田野调查资料。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