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轩先生文集卷之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艾轩先生文集》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20000438
颗粒名称: 艾轩先生文集卷之七
分类号: I269.6
页数: 14
页码: 156-169
摘要: 本文记述宋代林光朝所著的艾轩先生文集卷之七分为祭文、祝文等内容介绍。
关键词: 艾轩先生文集 莆田 林光朝

内容

祭文
  祭叶丞相①
  文年月日,具位林某及同郡二十有二人,谨以牢醴,致奠于故相国南阳公之灵。呜呼!昨者城头,立马如簇,昼漏②未尽,惊叹出屋。昨者拜公,长亭之上,今夕何夕,哭面相乡。一蹑里门,便为陈迹,穿市出巷,为之失色。从古遗直③,杂然一辞,唯知有公,不知其私。以是当路,及此去位,不待阖棺,而后定谥。万斛之舟,常若有余,异时房杜④,无事可书。谓此东归,从公绿野,所视后尘,去如奔马。死生之顷,于一转袂,不及他语,惟索袍带。集聚殽核,桑梓之恭,胡不憗遗⑤,愁我心胸。尚飨!
  祭宋待制材成①文
  二年夏四月庚子,林某等以清酒殽蔌之奠,致祭于故待制莆阳开国宋公之灵。呜呼!古之人古之人,有耻独为君子者,盖谓其直己而不直人,此岂惟一国之所敬事也。公于是人,异世同调,公不可见,杂然相吊。维是故国,伤哉耆旧,视公八十,如弗克寿。公在迫卒,未尝改容,亦不自知,如是为恭。凡所属托,公则不受,无一愧辞,出于公口。蓝田白璧,索之天倪②,海内所宝,我屋东西。门无杂吊,我悲填膺,何年尊俎③,有所典型。尚飨!
  祭方岳州端立④
  三年春正月既望,越五日乙丑,同郡郑耕老、林某、林褒、龚茂良、刘夙⑤、刘朔,以觞酒盘飧,敬致祭于故巴陵使君方公三兄之灵。呜呼!此邦之老,德义所凭,胡不少留,悲慨填膺。维公嗜古,如将弗胜,役役求仁,发诸友朋。有钱一囊,过于珠玉,昏暮叩门,不复停蓄。其视十万,如一稊粟,以我当然,未为骇俗。故人空屋,无雀可罗,公每一出,复此经过。所遇羸疢①,以手抚摩,茕稚得食,于公为多。湘乡客死,要公一哭,不见西轩,乱我心曲。寒食小蜡,何为可续,公有长技,戛戛如抽。其在巴陵,乃如道州,有是壮思②,越我数筹。垂死一曲,听者回头,如下急坂,尚此停辀。尊酒来哭,今者何夕,一去山阴,便为陈迹。尚飨!
  祭曾经略③文
  维淳熙三年春二月辛丑,奉议郎直宝文阁广南东路计度转运副使林某,以清酒牲牢之奠,敬致祭于经略敷文曾公之灵。闽山接畛,轩盖④阗阗⑤。越台共事,岁月翩翩。公今几何,曾未华颠⑥。彻我南海,处此东偏。帐下飞觞⑦,如卷长川。是中燕颔,维公则然。明日渡头,风絮满船。公此一去,相见何年。能饮此酒,有泪如泉。呜呼悲哉,尚飨!
  祭范谏议西叔文①
  年月日,同年进士具位林某等,敬致祭于故谏议蜀郡范公之灵。呜呼!客去岷峨,欲见何时。况复卮酒②,从此长辞。公下瞿塘,万里孤蓬③。一涉台省,百步生风。公在时辈,子云相如。不得而亲,焉得而疏。道州有道,尚或弃去。公当众流,截然砥柱④。其位愈高,其貌愈下。曾谓逝者,乃如昼夜。题名上层,十年犹新。一夕视公,公为古人。惟是余韵,若撞巨钟。纵有宿草,蜀山万重。我辈来哭,殽笋维物。莫问行舟,痛连心骨。呜呼悲哉,尚飨!
  祭刘正字复之⑤文
  年月日,国子祭酒芮晔、左司员外郎兼侍讲张栻、著作佐郎林某、校书郎杨兴宗⑥、太学博士吕祖谦⑦,敬为故参议正字刘君复之一觞之酹,以钱引百纸为压祭钱,寄衢州官库,又以四十纸变易轻赍,遣一力走墓下。伯恭谓可无数语,某亦何忍闻此,然终不可已。凶问初来,交游哭于我,即欲遣酹钱者,一切谢去,伯恭以为复之弟兄所与友,特可一二数,此安可不使之与闻之。已而三衢不肯纳此说,如是逡巡又复累月,此说今才定。於乎!千金之璧,一或坠地,悠悠陌上,孰不悲惜,况所谓志念绸缪之人哉!往此卮酒,涕泪满衣,纵有宿草,如何勿哭。尚飨!
  祭郑湘乡叔友文①
  林某、赵伯达、方秉白②、刘朔以四月既浃,越三日丙辰,哭湘乡先生之柩于西郭,以杯酒盘飧敬酹之。呜呼!海内豪杰,没灭不返。酸痛冤惜,其在我辈。湘乡文律,如石鼓泥蟠③,前者不及识;湘乡道真,如峄山④野火,后来不及见。湘乡之名,百代凌腾。屈原、贾谊,文非不足,而蹈道则未也。客有过长沙者,谇之乎三,先生亦欲相与破夫褊迫之度,而为是冲扬眇冥者乎?我其大招,江潭之滨。一夕卮酒,我思古人。尚飨!
  祭陈西轩元矩①文
  元年秋八月庚申,同郡林某以卮酒盘飧之奠,敬致祭于故长乐大夫西轩子陈子六兄之灵。呜呼!卜者一来,涕下满把。欲语平生,捉笔不下。今夕何夕,我辈俱来。笳吹未动,空壑生哀。同日师友,如交一臂。所谓横渠,子无乃是。风雅胚浑②,文字萌芽。无际可寻,自出一家。我酹维何,寒泉秋菊。三哭而返,莫道胸腹。宿草来时,虽欲勿哭,如之何其勿哭。尚飨!
  祭林萍斋商卿文③
  年月日,同郡林某以盘飧卮酒,敬祭于教授萍斋商卿九兄之灵。呜呼!死而易箦④,谓得其正。吾子之死,可以言命。学而干禄,一世滔滔。子于场屋,乃如鸿毛。自幼而壮,今又老矣。鹤书屡下,坚卧不起。豪杰惟子,异喙同辞。若为夭矫,所待何时。不闻古者,以是为高。六合一笼,又将何逃。解去褐衣,未及三月。所谓大伦,无或玷缺。我居柴桑,子来彭泽。子一及门,我有重客。无妄之灾,行道悲伤。子于崔琳①,异时相望。开元故事,如将目睹。或下笔札,兹焉悉数。相逢戚嗟,无书可传。旦暮之遇,是岂徒然。生刍一束,其人如玉。亦有卮酒,云何勿哭。尚飨!
  祭陈抚干季时文
  甲戌之岁六月癸未朔,越六日戊子,同郡林某谨以盘飧,致祭于友人故抚干季时五兄之灵。呜呼季时!惟我知君,惟君知我。十年纤悉,异襟同抱。我学甚迂,敢谓多闻。直哉而谅,曾是有君。昔我去家,手书满箧。我行徂夏,我旋逾月。如何良朋,云驶川决。慨然弗及,当食而噎。呜呼季时!兰水东西,日莫鸡豚②。平生之言,吐而复吞。人事终尽,短长勿论。百年隔阔,共此一尊。呜呼季时!涉世孤艰,十年一折。不肯低头,取笑同列。见恶如逃,见善如奔。所食者实,其叶以繁。将以是道,贻之后昆。故人有子,敢不尽言。尚飨!祭陈县丞毅夫③文
  三十年春二月庚戌朔,越浃日④,林某以斗酒一食,且百里致之故友人惠安丞君毅夫之灵。呜呼!吾毅夫且死矣,伤哉可奈何,伤哉可奈何!凶问隔夕,哭之庐下。明日不脱衰,自三十里来郭外,呼一二故游聚哭之。及见诸兄,诸兄望我即哭。嫂氏哭来前,阿妇小儿俱哭。
  哭已走其舍,百年父母牵衣大叫,且相面哭之不绝声。既而谓我言曰:“我儿似欲于若家约婚,今其死,视此为何语?”某哽咽唯命。隔日,卢篆①卜以吾仲氏之女,不得卜。今以神蒿一束,致之柩下,请遗我以繇②。丘嫂阿叔叩棺拊心,嚎呼而卜之。繇曰:“可,吾当以稚女而归之季子夬。释丧之日,取币五两,更如是四五年,且逮笄矣。是为高堂末岁绸缪之念,得以过杯茶,此吾心也。”卜之而吉,此数语当令他人见之,其不尔,当以此辞焚之灵座,谨勿以语他人也。夫夫妇妇,决非一日偶然者,我则不敢知,惟鬼神能知之。援笔涕下,忍苦道此四十年胸腹之语,其以此终诀乎?尚飨!
  三十年春三月庚辰朔,越五日甲申,灵车东下,越四日丁亥,及堩③。林充④、李乔⑤、林某、赵伯韶、伯达,刘洵直⑥、方秉白、刘夙、卢篆哭之于里门。徐寿仁齿且长,敬酌酒以酬于柩下。嗟哉毅夫,宦食下邑。年不逮五十,此为可恨也已。执戟微官,其道故大。河汾短龄,其名已长。吾将何所恨。嗟哉毅夫,绮肠绣膺,冰胆玉肺。且将视黄叔度①、郭林宗②辈无或惭色,其一夕凄凉,固应如是也。夫人者,皆得以事父母,畜妻子,毅夫独不得为夫人之所为者,此吾党之所以冤惜,毅夫所以气欲尽而目炯炯然也。君子凶灾,野人相吊,行道且尔,况乃故游。憯憯西川,非谓昔者,百年一日,如此卮酒。尚飨!
  祭欧阳孺共文
  欧阳子孺共以夏四月甲申葬之白石甫,柩且及堩,林充、林某等揽衣而哭之。充以齿先,敬酌酒以告之曰:呜呼孺共,胡为乃尔耶。哆然③孤坟,期以日中。且勿遽去,此为里门。呜呼!前者数年,孺共无他念,所视索处,乃如调饥耳。年过五十,而以徒友问学为一日不可阙者。六合之中,鲜有是事。孺共卒然有不可已之疾,同堂而处者,闻之相哭。天下百事,如水寒火燥,名实不可乱。今而掩土,又相与堕泪,不数他时所谓纷纷送葬车也。呜呼!古之人有以饿死者,岂其所欲也哉?孺共之嗜学,死而后已,且如是尺寸不得骋通塞时也,长短命也,然在我辈,悲酸嘅叹,盖有所不能自已者耳。呜呼!乡井同处,无他肺腑。孺共且死,吾何所闻吾过,此又不待走墟墓而后生哀也。死生契阔,如此卮酒。尚飨!
  祭王郎文①
  二月既望,越浃日庚寅,叔具位②林某,以觞酒殽,告汝秘校王郎、孺人五十六姐之灵。呜呼!吾在岭海,闻汝夫妇相将来归。一夕逢迎,春风满屋。我涉里门,中表毕来。独汝夫妇,蕞寄荒村。我怀仲氏,涕泪如注。更须一往,抚汝之孤。尊酒告汝,悲恨何穷。尚飨!
  代祭张魏公③文
  一年秋九月既望,越六日癸卯,具位谨以牢醴之奠,敬致祭于故丞相醴泉观使魏国公之灵。呜呼!当代人物,飙驰弗留。此声历耳,有泪如抽。公归何所,烂柯④前头。谓言乞骸,将老菟裘⑤。岂曰夜壑①,迄无停舟。今者东维,一星上浮。亦有巷哭,寒风飕飕。呜呼悲夫!要知都督,江淮草木。虽百其身,又焉可赎。维公是宝,丰年之玉;维公是爱,饥岁之粟。白沟以南,黄河之曲。写公赤心,如空中烛。孰不堕泪,牛马之仆。呜呼悲夫!古事重名,唯传一节。刑维尔咎,教维尔卨。赤松焉往,是为汉杰。古之盛名,与公同辙。左袒一呼②,如彼烈烈。捧日而出,俄焉朝彻③。公以是故,而不可湼。人今祈公,至于大耋。推锋越河,无乃斩绝。公每从容,谓之若缺。呜呼悲夫!安石声名,喧喧百蛮。当其甘寝,不动如山。幼度④来前,无画可弹。我非斯人,若是旁观。海州初定,晋公乃还。瞻彼绿野,徜徉其间。晋公之幕,有陪者韩。曾是屡书,矫凤翔鸾。顾我才薄,为之汗颜。屹屹裴度,堂堂谢安。周郎武侯,维是班班。百年一息,乃如惊湍。行道感泣,愁伤肺肝。哭公百舍,秋菊登槃。望望凄断,不远余干。呜呼悲夫!尚飨。
  代祭沈提刑文
  年月日,具位樊光远⑤谨致祭于提刑某官之灵。呜呼!胶庠同日,亦惟壮岁。粤三十年,恍如隔世。公为别乘,道出嘉禾。一去十年,歘如颓波。正论初闻,耆英辈出。沦落仅存,数焉可悉。如公直道,莫或蟠屈。我亦何能,同到宣室。有诏御史,磨石以书。视公浑刚,愧我迂愚。明目张胆,在公有余。公来南邦,盖言将母①。锡以延阁,绣衣而斧。滕也偏小,间之齐楚。借公为重,实获我处。我来三月,轺车未还。时有尺书,来置我前。旬日之外,音书未绝。谁谓一疾,为此终诀。胡不憗遗②,痛心如结。海内所惜,况此同列。呜呼公乎!百年心胸,层冰积雪。蕴抱未究,如玉斯缺。封人来告,肃遣公车。陈觞列俎,再拜路隅。平生之言,有泪盈裾。尚飨。
  代祭陈毅夫文
  月日,婿卢篆谨携阿箕,以斗酒只鸡之酹,致告于故丈人惠安公墓下。嗟嗟我公,壮岁一官。三十年来,如玉在山。河海之润,岂止乎九里之间。夫人之屦,日常满门,而我独拜公于累然数尺之坟。谓天盖高,有冤莫闻。顾我不肖,敢言子婿。公之许我,亦惟先世。中更祸创,不合如蛎。公抚鸣剑,挂之而誓。呜呼!公不负人于死生之际,而我岂负公于今日者哉。惟是阿箕,谁结其褵③。譬彼异类,生而食之。人亦有言,生而贤明,死必英灵。以公之生,必能祸福于人。数语莫吐,惟有吞声。尚飨。
  代祭黄怀安季野①文
  呜呼!习焉同处,惟德其依。如君志行,古人与归。我辈弄笔,啁哳②未安。窜易数四,譬彼雕钻。呜呼!籍甚时辈,欿然自居。云胡一命,吊者在庐。秋风道隅,空庭酒杯。昼日三哭,挽之不回。呜呼哀哉!
  代祭苏子刍文
  呜呼!艾轩道子刍为后来孤出者,湘乡以为然。休斋得子刍文,以此语为然。子刍有行色,出门入门,马足如绊,乃不知此为长年诀去者。子刍无一可愧,而死期且至。子刍未死数日,亦自怵惕,以为士之未遇,当如处子,障面③登车,乃可耳。抽寻是语,酸叹冤惜,何复可道也。仲父幼弟逆其柩,我辈三十人,且揽衣走二十里野哭之。平生尊酒,所以为道款曲者,如是而已耶。
  祝文
  赴广西宪告墓文
  年月日,孙具位某,谨以清酌庶羞之奠,敢昭告于祖考妣墓下。某逖离丘垄,歘焉五年。岁月改换,维以凄怆。比自学省,蒙恩补外①。道出江潭,去家为远。瞻望西郭,精爽飞驰。谨遣承局②,远至里门。丘③嫂仲兄,敬具酒醪牲醴之奠。尚飨。
  年月日,男具位某,昭告于考来寄府君④、姚太孺人⑤墓下。某昔日负笈⑥,乃为禄养⑦。得官东下,松柏成行。鸡豚弗逮,衔痛终久。比自学省,蒙恩补外。道出江潭,去家为远。涉彼崇岭,瞻望孤云。瓜代何时,方寸断折。尚飨。

附注

①即叶颙,前文已有注。 ②昼漏,谓白天的时间。漏,漏壶,古代计时的器具。 ③遗直,指直道而行、有古人遗风的人。 ④房杜,指唐初名相房玄龄、杜如晦。因房玄龄善谋,而杜如晦处事果断,因此人称“房谋杜断”,后世以他们为良相的典范,合称“房杜”。 ⑤憗遗,留下,特指前代留下的元老。《左传·哀公十六年》云:“孔丘卒,公诔之曰:‘旻天不吊,不憗遗一老,俾屏余一人以在位。””后以“憗遗”或“天不憗遗”作为哀悼老臣之辞。 ①宋棐,字材成,一作裁成,又字子成,号子戚,宋兴化军莆田县(今属福建)人。政和五年(1115)进士,历官宁德、余干、邵武知县。绍兴中,入为金部员外郎。绍兴二十六年(1156),知通州。累迁两浙东路提点刑狱公事,召为太府少卿,充金国迓送正旦使。迁太常少卿,兼史馆、直学士院。擢权礼部侍郎,为集英殿修撰,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除敷文阁待制,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以通议大夫致仕,卒赠太师。 ②天倪,自然的分际。犹天边。《庄子·齐物论》云:“何谓和之以天倪?”郭象注:“天倪者,自然之分也。” ③尊俎,古代盛酒肉的器皿。尊,盛酒器;俎,置肉之几。常用为宴席的代称。 ④方扩(1107—1166),字端立,宋兴化军莆田县(今属福建)人,绍兴二年(1132)进士,授保昌县尉,历知闽、平阳二县。升临安府通判。转知岳州,官终朝散大夫。卒年六十,著有《岳阳唱和集》。 ⑤刘夙(1124—1171),字宾之,宋兴化军莆田县(今属福建)人。与其弟刘朔皆“师事艾轩而得其传”,时称莆阳“二刘”。绍兴二十一年(1151)进士,历任吉州司户,建州、临安教授。隆兴元年(1163),以秘书省正字迁枢密院编修官。后迁著作佐郎,再改知温州。在文学、理学和史学研究方面都有建树,卒年四十八,著有《春秋讲义》《史记正误》《注汉书》《续博古编》《刘著作奏议》等。 ①羸疢,痼疾,久治不愈的病。宋陆游《致仕谢丞相启》云:“某少乏通材,晚婴羸疢。” ②壮思,豪壮的情思。汉刘桢《赠五官中郎将》诗之四云:“君侯多壮思,文雅纵横飞。” ③曾汪,福州侯官(今属福建)人。宋乾道间(1165—1173)知潮州。七年(1171),为广南东路转运使。淳熙元年(1174),历知广州,兼经略安抚使。后为敷文阁待制。 ④轩盖,车盖,带篷盖的车,或者借指达官贵人。 ⑤阗阗,众多、旺盛貌。《诗·小雅·采芑》云:“伐鼓渊渊,振旅阗阗。”高亨注:“阗阗,兵势众盛貌。” ⑥华颠,头发上黑白相间,指年老。唐卢肇《被谪连州》诗云:“黄绢外孙翻得罪,华颠故老莫相嗤。” ⑦飞觞,举杯或行觞。指传杯行酒令。《文选·吴都赋》云:“里讌巷饮,飞觞举白。”刘良注:“行觞疾如飞也。大白,杯名,有犯令者,举而罚之。” ①又见《永乐大典》卷一四〇四六。范仲芑,字西叔,成都华阳(今属四川)人,宋淳熙间(1174—1189)进士,官至谏议大夫。 ②卮酒,古代盛酒的器皿。 ③孤蓬,随风飘转的蓬草,常比喻漂泊无定的孤客。 ④砥柱,山名,屹立在黄河急流中。比喻坚强独立的人能在动荡艰难的环境中起支柱作用。 ⑤即刘朔,前文已有注。 ⑥杨兴宗,字似之,宋长溪(今属福建)人。绍兴三十年(1160)进士,授铅山簿。孝宗初为武学博士。乾道四年(1168),除秘书省正字。次年,迁校书郎。八年,出知处州。历知温州、严州。淳熙十一年(1184),罢荆湖南路提举常平。著有《自观文集》。 ⑦吕祖谦,前文已有注。 ①又见《永乐大典》卷一四〇五四。郑厚,字景韦,宋兴化军兴化县(今属福建)人,郑樵堂兄。绍兴五年(1135)进士,历任泉州观察推官、广南东路茶盐司干办。因忤秦桧罢。桧死,起昭信军节度判官。官终潭州湘乡知县,卒于官。博学,工文词,尤精于《易》,学者称湘乡先生。著有《六经奥论》《湘乡文集》等。 ②方秉白,字直甫,号草堂,宋兴化军莆田县(今属福建)人。孝宗朝以孝廉荐,不起,传家唯书数橱而已。郡守赵彦厉尝辟修《莆阳志》,著有《草堂文集》。 ③泥蟠,蟠屈在泥污中。亦比喻处在困厄之中。 ④峄山,指《峄山碑》,秦碑名。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登峄山所刻,颂赞秦的功德,后有二世诏辞。相传为李斯篆书。原刻石已佚。 ①陈昭度(1111—1167),字元矩,自号西轩子,宋兴化军兴化县(今属福建)人。绍兴五年(1135)进士,为尤溪主簿。“部使者移檄,属吏细过,昭度怃然不悦曰:‘吾其忍为是也!’乃拂衣而去”。闲居以读书著文为乐,十余年不调,自号西轩子。与乡大夫林迪为忘年交。林光朝、刘夙、方翥、刘朔,皆尝至其家,登堂拜母,谊均兄弟。既而教授藤州,改奉议郎,知福州长乐县,未任卒,年五十七。著有《西轩集》《刻舟集》等。 ②胚浑,混沌。指宇宙形成以前的景象。 ③又见《永乐大典》卷一四〇五五。林彖,字商卿,宋兴化军兴化县(今属福建)人。幼孤,随母鞠于外祖陈次升家。读书熟典故,师事刘安世、任伯雨、陈瓘诸人,而与任申先、任象先兄弟为忘年友。奉母尽孝,母殁,终丧不谋婚娶,寓迹龙华寺法华庵,榜所居轩曰听雨,小园曰意足,自号萍斋。乾道四年(1168)恩赐进士,任兴化军教授。著有《萍斋诗集》。 ④易箦,更换床席,指人将死。箦,竹席。典出《礼记·檀弓上》。曾子临终时,因席褥为季孙氏所赐,自己未尝为大夫,而使用大夫所用的席褥,不合礼制,所以命人换席,举扶更换后,反席未安而死。后遂比喻人之将死。 ①崔琳,唐贝州武城(今山东武城)人。开元中(713—741),为中书舍人,累迁太子少保。工书,开元二十三年(735)制加皇子荣王以下官爵,尝与张九龄等十三人,各写告身以进,玄宗大悦。 ②鸡豚,鸡和猪,古时农家所养禽畜。指平民之家的微贱琐事。语出《礼记·大学》:“畜马乘,不察于鸡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 ③陈士宏(1114—1160),一作仕宏,字毅夫,宋兴化军莆田县(今属福建)人。绍兴十二年(1142)进士,监惠州盐,历任从政郎,摄潮州揭阳县令,官终左宣教郎、泉州惠安县丞,卒年四十七。 ④浃日,古代以干支纪日,称自甲至癸一周十日为“浃日”。《国语·楚语下》云:“远不过三月,近不过浃日。”韦昭注:“浃日,十日也。” ①卢篆,宋兴化军莆田县(今属福建)人。乾道二年(1166)进士,任封州教授。 ②繇,古同“籀”,占卜的文辞。 ③堩,道路。《广雅》云:“堩,道也。”《仪礼·既夕礼》云:“唯君命止柩于堩,其余则否。” ④林充,前文已有注。 ⑤李乔,四库本作“季乔”。 ⑥刘洵直(1119—1175),字子浩,宋兴化军莆田县(今属福建)人。绍兴二十一年(1151)进士,授永春县主簿,转漳州教授,官终平江府通判。卒年五十七,赠金紫光禄大夫。 ①黄宪(75—122),字叔度,号征君,东汉著名贤士,汝南(今属河南)人。年方十四,颍川荀叔遇之于逆旅,与语移日不能去,以之为师表,称之为颜子。同郡戴良才高倨傲,及见宪归,茫然若有失,自愧不及。周子居常云:“吾时月不见黄叔度,则鄙吝之心已复生矣。”陈蕃为三公,临朝叹曰:“叔度若在,吾不敢先佩印绶矣。”他初举孝廉,又辟公府,暂到京师而还,竟无所就,卒年四十八,世人称他“征君”。 ②郭泰(128—169),字林宗,东汉名士,太原(今属山西)人。与许劭并称“许郭”,被誉为“介休三贤”之一。出身寒微,年轻时师从屈伯彦,博通群书,擅长说词,口若悬河,声音嘹亮。身长八尺,相貌魁伟。与李膺等交游,名重洛阳,被太学生推为领袖。第一次党锢之祸后,被士人誉为党人“八顾”之一。最初被太常赵典举为有道,故后世称“郭有道”。官府辟召,都不应命。后为避祸而闭门教授,弟子达千人,提拔“英彦”六十余人。卒年四十二岁,蔡邕亲撰其碑文。 ③哆然,涣散貌。《榖梁传·僖公四年》云:“齐人者,齐侯也。其人之何也?于是哆然外齐侯也。”范宁注:“哆然,众有不服之心。” ①又见《永乐大典》卷一四〇五三。 ②具位,唐宋以后,官吏在奏疏、函牍或其他应酬文字上,常把应写明的官职爵位写作“具位”,表示谦敬。范仲淹《上时相议制举书》云:“月日,具位某,再拜上书于昭文相公阁下。” ③张浚(1097—1164),字德远,世称紫岩先生,宋汉州绵竹(今属四川)人。政和八年(1118)进士,历任枢密院编修官、侍御史等职。苗、刘之变时,勤王有功,除知枢密院事。建炎四年(1130),任川陕宣抚处置使。后除同平章事兼知枢密院,都督诸路军马。部署沿江、两淮诸军防御,并谋求北伐。金帝完颜亮南侵,再获起用,奉命督师北伐,因部下将领不和,于符离之战大败。旋即再相,视师淮上,积极部署抗金措施,不久又为主和派排去。卒年六十八,累赠太师,谥忠献。著有《紫岩易传》等。 ④烂柯,指岁月流逝,人事变迁。梁任昉《述异记》卷上云:“信安郡石室山,晋时王质伐木,至,见童子数人,棋而歌,质因听之。童子以一物与质,如枣核,质含之,不觉饥。俄顷,童子谓曰:‘何不去?’质起,视斧柯烂尽,既归,无复时人。”后以“烂柯”谓岁月流逝,人事变迁。 ⑤菟裘,古邑名,春秋鲁地,在今山东泰安东南。指士大夫告老退隐之所。典出《左传·隐公十一年》:“羽父请杀桓公,将以求大宰。公曰:‘为其少故也,吾将授之矣。使营菟裘,吾将老焉。””晋杜预注:“菟裘,鲁邑,在泰山梁父县南。不欲复居鲁朝,故别营外邑。” ①夜壑,见《庄子·大宗师》:“夫藏舟于壑,藏山于泽,谓之固矣。然而夜半有力者负之而走,昧者不知也。”后比喻事物的变化。 ②左袒,脱左袖,露出左臂、左肩。《汉书·高后纪》云:“(周)勃入军门,行令军中曰:‘为吕氏右袒,为刘氏左袒。’军皆左袒。”后指偏护一方。 ③朝彻,是道家修炼的一种境界。出自《庄子·大宗师》:“参日,而后能外天下;已外天下矣,吾又守之七日,而后能外物;已外物矣,吾又守之九日,而后能外生;已外生矣,而后能朝彻;朝彻而后能见独,见独而后能无古今,无古今而后能入于不死不生。”按庄子说说,修行共分七个阶段,依序为:外天下、外物、外生、朝彻、见独、无古今、不死不生。朝彻即其中一种境界。 ④谢玄(343—388),字幼度,东晋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早年为大司马桓温部将。太元二年(377),为建武将军、兖州刺史,领广陵相,监江北诸军事。招募北来民众中的骁勇之士,组建一支精锐部队,号为“北府兵”。四年,进号冠军将军,加领徐州刺史。淝水之战,任前锋都督,大破前秦军。九年,率兵北伐,收复今河南、山东、陕西南部等地区。后因病改任左将军、会稽内史。卒年四十六,赠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谥献武。 ⑤樊光远,前文已有注。 ①将母,奉养老母。《诗·小雅·四牡》云:“王事靡盬,不遑将母。” ②憗遗,愿意留下。《诗·小雅·十月之交》云:“不憗遗一老,俾守我王。”后以“憗遗”为哀悼老臣之辞。 ③结褵,亦作“结缡”,代称成婚。《诗·豳风·东山》云:“亲结其缡。” ①黄刍,字季野,宋兴化军莆田县(今属福建)人。志行高古,“师林光朝,同游士自刘夙而下,咸推崇之”。绍兴二十一年(1151)进士第,官至怀安县丞。有《挽李制干》诗云:“先生云卧在梅峰,胸饱珠玑貌自丰。端坐浑如乔岳象,传经足并化工同。门前桃李春长在,身后勋名远更通。见说义兵扶社稷,千年国史纪元功。” ②啁哳,又作“嘲哳”,形容声音杂乱细碎。语出《楚辞·九辩》:“雁噰噰而南游兮,鹍鸡啁哳而悲鸣。”洪兴祖补注:“啁哳,声繁细貌。” ③障面,折扇的别称。古人常用以遮蔽面孔,故称。 ①补外,谓京官调外地就职。 ②承局,差役的尊称。宋尤袤《梁溪遗稿补遗·淮民谣》云:“青衫两承局,暮夜连句呼。” ③丘,四库本作小字“阙”。 ④府君,旧时对已故者的敬称。多用于碑版文字。 ⑤孺人,古时称大夫的妻子,明清时为七品官的母亲或妻子的封号。也用对妇人的尊称。 ⑥负笈,背着书箱。指游学外地。 ⑦禄养,以官俸养亲。古人认为官俸本为养亲之资。汉焦赣《易林·革之观》云:“飞不远去,法为罔待,禄养未富。”

知识出处

艾轩先生文集

《艾轩先生文集》

出版者:海峡文艺出版社

本书记述艾轩先生文集诗卷,分别介绍了诗类、七言律、七言绝句、奏状札子、表状、策问、记类、序类、杂著、书简、启、祭文、祝文、行状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