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轩先生文集卷之三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艾轩先生文集》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20000434
颗粒名称: 艾轩先生文集卷之三
分类号: I222.7
页数: 32
页码: 61-92
摘要: 本文记述宋代林光朝所写艾轩先生文集卷之三中策问二十首的介绍。
关键词: 艾轩先生文集 莆田 林光朝

内容

策问
  策问二十首①
  问:昔者明王之所为器物也,所以寓轨则而传诸其久远也。桃人为剑,凫氏②为
  
  钟,旒人为簋,梓人为簨虡③,其轻重细大,圆锐广狭,各有定制。虽数千百年
  
  之后,礼乐变易,典章残缺,幸而得其一器一物于颓垣败垄之间,则权量百度,
  
  皆可以类求也。今之礼家,有《周官》,有《仪礼》,有《小戴记》,其章句训
  
  义,又有王肃④、马融⑤、郑康成①之学。然天下之言礼者,往往得之于章句,
  
  而古人制作,未必能尽晓也。是以礼典器物,又必按图而后有定议。按图而言礼
  
  者有数家,聂氏最为后出,然而至今独传也。聂氏之传,考之《三礼》,其亦无
  
  所缪者乎?我国家承平日久,崇、观以来,天不爱宝,古物毕见。今以秘阁内藏
  
  所传之器,较之聂氏,其间大有不合者,如爵之制,如象尊乎鼎之制,其或得或
  
  失,不必论也。敢问图之所缺,如庚鼎、辛鼎,何以辨其为夏商之器也?小敦之
  
  饰,或耳为饕餮②,足为蚩尤③;中尊之饰,或环颈以山,而其腹文如龙蛇蟠蛰
  
  之状,此又何物也?有旅甗,有旅簋,有旅鼎,此其义又何也?器物之铭,或丁
  
  或乙,或十有四月,或十月九月,此其日月之例又何也?其他若尊彝带钩,体制
  
  不一,又何其多变也?秦权汉洗,得之以象,求之于文,而此数事独不可知乎?
  
  明天子继志述事,其礼典器物,有得于三王制作之妙,下至州县春秋释菜④,簠
  
  簋樽罍之度,皆约古而一新之。诸君试以秘阁内藏所模之器,考之《二礼》,其
  
  于聂氏得失为如何?
  问:周人之祭天也,其法为甚详。日月星辰,寒暑水旱,司中⑤司命①,风师雨
  
  师,载之祀典,可考而知。独太一②之祭阙然无闻。起一时稽古礼文之事,犹或
  
  有所未备乎?夫太一,天之贵神;五帝,太一之佐也。考之乾象③,其位在中宫
  
  ④,天一⑤之南,盖主役十六相,知夫休咎所至之国也。楚之《九歌》有东皇太
  
  一,无乃祀事发源乎此也。汉兴且百年,立其祠于长安,而祭以太牢。唐人述九
  
  宫之神,以为大祀,至于乘舆亲飨之。我国家开太平之基绪,嗣无疆之历服,三
  
  代之典,莫不兼修,百神之祀,于斯咸秩。况太一五福之应,次于昊天上帝,是
  
  宜咸平、祥符之间,有司之所议,独备于前古也。主上讨论旧典,继述先猷,严
  
  恭寅畏⑥,应天以实。比年复修太一祠于警跸行幸之地,有以见兵寝刑措,物阜
  
  民康,五福所应,甚于影响也。敢问九宫之说起于何书?太一之行,下临八卦而
  
  始终于坎离,其详可得闻乎?所历一宫,凡四十有五年,大率二百二十有五年而
  
  还息于中宫,推以前代历法,其雨旸休咎之应又如何也?其它如礼神之玉,宫室
  
  之度,坛壝之制,与夫近世损益同异之说,幸并言之。若曰曲台⑦之议,非所敢
  
  知,则亦何贵于学礼者?
  问:古之有大功德于天下者,必纪之竹帛,铭之彝鼎,播之声诗,而载之祀典,
  
  以示后世子孙不敢忘也。共工氏之子曰后土,能平九州,故祀以为社。厉山氏⑧
  
  之子曰农,能殖百谷,夏之衰也,周弃继之,故祀以为稷。自乡遂达于邦国,莫
  
  不有社稷之祭。三代以还,未之或变也。韩愈尝论:自古多有以功德得其位者,
  
  不得常祀;句龙①、弃②、孔子,虽不得位而得常祀,然其祀事,皆无如孔子之
  
  盛者。虞、夏、商、周,国必有学,学必有祀事,所谓有司行事于先圣先师。四
  
  代之学,何者为先师先圣?反不若句龙、弃其名称晓然可知也。汉儒之说,谓唐
  
  虞有伯夷,周有周公,鲁有孔子,又不知何所据而为是说也。四时之制,其大约
  
  有三:曰释奠③,曰释菜,曰释币④。考之礼典,释奠有六,释菜有三,释币惟
  
  一而已。然始立学者,必释奠于先圣先师,及行事必以币。始立学以币,则四时
  
  常奠其用币否乎?始立学以币,而衅器又用币,谓释币惟一者,于义恐未安也。
  
  诸君从事于俎豆⑤之日久矣,试言四代祀事与夫三者轻重详略之辨如何。
  问:周人之积累,有所谓家法者,故抗其家法于世子。文王之为世子也乃如是,
  
  武王帅而行之,即文王是已,无忧者其惟文王乎?以王季为父,以武王为子,父
  
  作之,子述之,无忧者其惟文王乎?恭惟主上崇儒稽古,比隆有周,乃正月丙戌
  
  有旨,令曲台议礼者,草皇太子齿胄之仪。师道有光,闻者兴起,猗欤盛哉。此
  
  化民成俗所由来也,是宜招诸生而告之。夫俎豆之事,习之既久,则辨之宜悉。
  
  古者教世子皆于东序,即夏后氏之学也。又谓学礼于商人之学,学书于有虞氏之
  
  学。又谓天子设四学⑥,当入学而太子齿,是特指四郊之学也。至如春秋教以礼
  
  乐,冬夏教以诗书,王太子、王子、卿大夫、元士之适子皆与焉。又谓春夏学干
  
  戈,秋冬学羽籥①。又谓春诵夏弦,秋学礼,冬读书。如是数者,所以教世子也
  
  ,将合之以四时,又何偶然不相合也。贞观之初,太常②掌故尝更定吉礼③为六
  
  十一篇,增以皇太子入学数条。当代之事,或从而损益。若皇太子释奠即自为献
  
  ,祭酒若司业为二献,其或二献更用胄子④,是开元礼视贞观又有所增益。今仪
  
  注⑤未定,纵言及于此,当必有引经援古,称先王以为对者。幸毋剿说⑥,毋雷
  
  同。
  问:昔者明王之治天下也,因人心而为。礼乐虽有一代损益之制,而无诸家异同
  
  之说。自秦人变古,汉兴以礼学名家者,有高堂生,有大小戴氏⑦。至于乐律一
  
  事,则其说杂然不可齐,有知其本原盖亦寡矣。夫六同六律,所以合四时阴阳之
  
  声,四时得其序,然后无愆阳伏阴之变。中气既正,则中声可求;中声一定,则
  
  清浊疾徐、抑扬高下之节莫不以类应。是以神瞽作乐,必于太平极治之世者,所
  
  以考中声也。律之有五声,犹射之于鹄,其差或以毫厘,则其失或在于寻丈之外
  
  。甚哉,中声之难晓也。世之言乐律者,往往泥常习,故以黄钟⑧一钥之黍,积
  
  而为尺,则龃龉不合,于是乎以指尺定律。指尺不足据,又从而模仿古人器物长
  
  短阔狭之度,然而终亦不可用。是诚言律者本无一定之说也。十二律①旋相为宫
  
  ,则六十律也,加之以二变,则八十四调也。十二律皆左旋,以八八为位,五声
  
  加以二变者,数之所穷,不可增损也。其后有为六十律者,盖得之于旋相为宫之
  
  法。又其最后则为三百六十律,识者谓三百六十律所以发古人之蕴,而深诋六十
  
  律之失。十二律之为六十,犹八卦之为六十四也。六十律之为三百六十,犹六十
  
  四卦之变而为四千九十有六也。先后述作,同出一轨,而其予夺异同如此,是诚
  
  言律者本无一定之说也。司马迁世为太史,其于律历之学必有所传。迁谓黄钟长
  
  八寸七分,林钟②长五寸七分,太簇③长九寸七分,是三律所阙者皆三分。班固
  
  谓黄钟、林钟、太簇律皆全寸而无余分也。又迁所言律吕相生之次,阳下生阴,
  
  阴上生阳,阴阳相离,而盈缩之数不可乱也。淮南王安④、京房⑤、马融、郑康
  
  成、蔡邕之徒,皆以蕤宾①为重上生,吕不韦②《春秋》则以大吕③为重上生,是诚言律者本无一定之说也。仰惟国家稽古礼文之事,炳焉可述,比年尝作景钟以郊祀上帝。夫景钟者,黄钟之所自出也;黄钟者,十二律之所自出也。太常考制度,必有一定之说。诸君试辨古之言律者得失安在,亦其庶几于国论有所合也。
  问:三百篇之诗,而系之以《国风》《雅》《颂》,犹天之有二十八舍,地之有五岳④四渎⑤也。季札⑥聘于鲁,请观周乐,鲁人为之歌《风》,歌《大雅》《小雅》,歌《颂》。当是时,夫子尚幼,是《国风》《雅》《颂》,季札已能辨之,不待删削而后定也。吾夫子自卫反鲁,其有功于雅颂者,不过去其淫哇讹复害于诗者尔。六籍不幸而至于章句残缺,学者不能通其说,则必归之于秦火⑦。《诗》与《易》遭秦火而不灭者,《易》以卜筮,《诗》以野人闾巷之所传故也。惜哉!汉之初,声诗犹有存者,一时用事之人,非贩缯之徒,则刀笔之吏,曾不闻以乐律为意者,其有一二可书之事,是亦出于偶然者。逮夫武宣之世,乃命礼官考制度,开藏书之府,设协律之官,先代之微声,古人之遗器,中偾而起,几绝而续。是以《芝房》《宝鼎》《白麟》之歌,凡十有九章,荐之于郊丘。及所作《安世歌》,凡十有七章,用之于宗庙。魏、晋、宋、齐、梁、陈、周、隋沿革损益,虽或不同,然源流所出,如《国风》《雅》《颂》,可以支分而派别也。如晋有夕牲及迎送神飨神之歌,齐有雩祭籍田之歌,隋有蜡祭①先农、朝日夕月之歌,或为十二雅,或为十二和,或为十二成,或为十二顺,此历代用之于天神、人鬼、地祗而不可杂也。其外又有《铙歌》,有《横吹曲》,今所存者,《铙歌》二十二曲,而其四曲无传。《横吹》旧有二十八章,自魏晋以来,已不复存。如《朱鹭》,如《战城南》,张籍、李白尝有是作,此《铙歌》词也;如《入关》,如《出塞》,张祜②、杜甫尝有是作,此《横吹曲》也。其外又有相和、三调,皆周人房中所作之乐也。如《长歌》,如《燕歌》,此平调也;如《苦寒》,如《秋胡》,此清调也;如《公无渡河》,如《饮马长城窟》,此瑟调也。三调之变,又有所谓清商乐者,如《巴渝》《明君》《白鸠》《白纻》之属是也。隋有七部,唐有十部,而独以清商为中土正声也。仰惟主上纂累圣之洪图,修百王之逸典,功成治定,乐律毕陈。今太常所用,求之于历代,其损益可知也。周人有燕乐③、缦乐④,三百篇之《诗》,其亦用之于燕乐、缦乐者乎?然而《九德》之歌、《九夏》之奏,《狸首》①之节,与夫《豳风》《豳雅》,皆晓然见之于经,而求之三百篇之中则无有也。如《九德》《九夏》,则《雅》《颂》之流也;《狸首》,则《风》也;豳之《雅》《颂》,犹《鲁颂》也。然豳一国之事,不容有所谓《雅》者。周公之所载,仲尼独阙而不取者,又何耶?如《黄雀》四曲,此汉《铙歌》也,有其义而亡其辞,后世作者或杂之于三调,无乃三调之于鼓吹,清商之于三调,同出一本者乎?如元结②所作《五茎》《六英》,皮日休③所作《王夏》《肆夏》,此可以用之于郊庙燕射也。王维①有《平戎辞》,陆龟蒙②有《双吹管》,皮日休有《农父谣》,元稹③、白居易④有《驯犀法曲》,若此数者,其在乐府当何所隶也?愿并闻其说。
  问:姓氏之学,随世论次,非尽见天下图牒,有不可为者。太史公网罗百代,而质之故老所言,黄帝、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夏后氏为帝高阳之孙,契之为商,稷之为周,又皆出于帝喾。以氏之别,而斟寻、有扈、费氏、杞氏所由出也。子姓之别,而空桐、目夷、来氏、雉氏所由出也。至于宗姬之盛,则文王之昭,武王之穆,周公之嗣子,三代①所传,在黄帝为后裔,其亦果如太史公之说乎?自秦汉以来,官进之途,非由世禄②,门阀③特起,衣冠④杂出,有指霍子孟⑤为黄帝子孙,闾巷之人未必以为然者。及永嘉之变⑥,锱铢清浊,不可复知。山东旧望,以门族相高,唐初为甚盛,其有以父子居相位者,或至累世屡显者,裴氏为冠,刘氏次之,而河南刘氏不与焉。杜氏则有京兆、襄阳之别,李氏则有陇西、赵郡之别,王氏则有太原、河东之别,张氏则有冯翊、中山之别。崔氏为相多至二十三人,而其别则有十也。元和中,有为《姓纂》者,以四声隶之,或以国,或以邑,或以官,或以地,或以谥,或以王父,或取其更定,或由于义起也。如司马、夏侯则复姓也,然又有代北、关西、百济、西竺之别。或三言,或四言,试即其类例,或中或否者,于太史公为如何?
  问:明刑以弼教,先王之善经也;修德以弥变,天下之要道也。王者之于天下,譬犹一堂之上,疾痛疵疠,悲愁转徙,一或不知,则伤吾之慈,况所谓旱乾水溢之变乎?先王之用刑也,尽心焉耳。轻重出入,约之于吾心,又乌往而不合哉。其次则议事以制,不为刑辟,是去古未远也。又其次则谓律令已定,而愚民所知辟,此去古道为已远,所以抱书而长想也。虽然,此特检约之具耳,明王圣帝其所以处心者,不汲汲在是也。文帝之世,天下新去汤火,而帝摩拊之且不暇,时则有张释之①为廷尉,又如河南吴公治状为天下第一。在宣帝时,则有若于定国①,有若黄霸②,有若赵广汉③、尹翁归④、韩延寿⑤、张敞⑥之属。太宗于即位之初,欲以宽平治天下,明皇于开元二十年间,狱讼衰息,以七制三宗视古人于千岁之日,当亦无惭色也。明天子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焦劳恻怛,灼焉可见。昨者浙水东西,霖潦弥月,且有沟壑暴集之忧,弥灾消变,乃至多方,避正殿,减常膳,又分郎吏以发廪粟,又捐内帑金帛之储,而减单户丁税之扰,其为德甚盛也。然而根株之论不止此,其在内服,则命法官以决滞囚;其在外服,则任风宪之责者务在平反。远近内外犹一体,而天下犹一家也。考之史牒,所谓断狱四百,几于刑措,则天下无冤民矣。率数千余人,而以戮死者尚或一人,则其为繁省,似不可同日道也。天下岁断死罪二十九人,虽成康之治有所不及,亲录囚徒至三百九十人,而郡国之数不在是,以数岁较之,则繁省又何相远也。岁阅刑部,以殊死论者才五十八人,此何修而可以至是也。今天下决狱岁几何,视七制三宗,其增减赢缩之数,可得闻乎?董仲舒①谢事,老且病,而大廷议事或未决,且至遣张汤②至陋巷而质问之,于是有《春秋折狱》二百三十二事。汉之章程,合之为六十篇,而马融、郑康成各为章句。是折狱一事,由章句而得其大略。又有所谓百姓里居者,可以就而正焉。苟为得之,则以今准古,不为空言。
  问:迎日推策,与书契为并兴;颁历改元,在甲令为同出。古今之相仍,因革之相续,而损益行乎其间,所以日日新又日新也。礼乐庶事,于周为大备,其或继周,何从而损益之。然迎日推策③,古犹今也;颁历改元,今独异于古乎?自忠质文之迭起,而三统④之说胜。太初以还,惟用夏时,而三统之说无所用矣。三统无所用于后世,则建号改元,是宜不闻于三代之前也。明天子于方域宁谧之始,且将有事于南郊,而正月之吉,适临上辛,于是乎以元加于岁,所以导民而与之更始①也。於乎休哉!三代而上,惟即位之年谓之元年,魏惠王三十六年,秦惠王十四年,皆更之为元年。文帝始改元,景帝因之,凡再改元,改元昉于此乎?前乎此矣。前此则曷为始乎?此托始焉尔。虽然,文景第有中元、后元之别,至武帝建元,则又以嘉号冠之于其上。自是,长星见则谓之元光,白麟出则谓之元狩,宝鼎至则谓之元鼎,有是泥金检玉之举,则又谓之元封,至如神雀、五凤、甘露、黄龙,亦班班可数者。然谓之天汉,谓之地节,虽从而臆度之,实未易以义起也。昨者隆兴纪元,盖稽之李泌②,其事见于《邺侯家传》,此天下晓然共知之。今兹制号,发自宸衷③,曰:皇极之敷言,是彝是训,于帝其训。极之敷言,是训是行,以近天子之光。然则昭回④之文,万物快睹,衡门⑤之下,幸相与端拜而议之也。
  问:文王演《周易》,而为卜筮之书。箕子⑥作《洪范》,流而为灾异五行之说。呜呼!圣人之经,何其不幸也。夫八卦之文,九畴之叙,虽无文王,无箕子,而此理素定也,天下由之而不自知耳。圣人患其如是,于是乎作书以示之。学者之观书也,舍编简而求之,可也。奈何源流一失,迁儒曲士肆为异言,天人之理不复见矣。呜呼!学者之弊,流毒至此,是《河图》①《洛书》②不得为帝王之嘉瑞也。卜筮之说,始于秦而汉儒知之;灾异之说,始于汉而汉儒不之知也。故不可以不辨。休咎之证,非耳目所能晓。谓天有意于人邪?则九年之水,七年之旱,非尧汤之罪也。谓无意于人邪?则五星聚而汉祚启,蚩尤之旗见而兴师三十余年,兹又已然之验也。夫千岁之远,六合之外,求其说而不得,置之可也。灾异之说,于风化最其关切者,而欲置之,可乎?乃者彗星东见,主上惕然,赦过宥罪,不忍移咎于人,此先王罪己之道也。宋景公,春秋之庸君耳,一言之善,而荧惑为之退舍。今日之事,不论可知也。敢问春秋之世,彗星三见,圣人书之,不著其应,其意果安在耶?董仲舒、刘向③善言灾异,天人之理,果如所料耶?将耳目之外,冥漠难测,必委之于不可知邪?抑此理昭然,而学者不克知也?说者谓,汉文之世,率多灾异;哀平而下,符瑞毕至。是知灾祥之来,所以儆戒其德也;无德而虚其应,天弃之也,所以养其恶也。实欤?妄欤?其必有至当之理焉。孟子曰:“天之高也,星辰之远也,苟求其故,千岁之日至可坐而致也。”故者何?理而已矣。诸君试求所以然者,详著于篇,无为诸儒牵合之说也。
  问:尧舜之事,三代因之;三代之事,至秦荡然无一可传者。汉革秦,天下安于汉,汉之法度,变于魏晋,坏于南北,其流毒至隋且极矣;唐革隋,天下安于唐,唐之法度,其在五代,五十年间,天下不能一日守也。国家开造之初,尽去五代弊事,而天下安之,今之言者,莫不远引唐虞三代,往往以汉唐为不足言而不言之耳。秦人开阡陌,废井田①,又破天下为三十六郡,自汉以来因之;文帝去肉刑,用髠笞②之法,自魏以来因之;隋尚浮靡,专以科目待天下,自唐以来因之;杨炎③废租调④而为两税⑤,自五代以来因之;五代多故,调兵于仓卒,瓦桥之役,患其不可用,而加之以黥面涅手,至今天下二百年因之。天下之言治者,尚以汉唐为卑陋不足法,不知秦隋五代之事,古今未能去之也。泥古者,不足以随时;求便于目前者,不足以复古。泥古者,书生也;求便于目前者,流俗之人也。今天下苟欲考⑥井田,尚封建,议肉刑,变科目而乡举里选,易两税而为什一之法,省州县之兵而寓之于农,以复还唐虞三代之事,又何术而可?
  问:说者谓三代更历千七百年之长且久者,以其有循环迭用之法。
  夏之政忠,忠之弊,故商人济之以质;及其又弊也,故周人济之以文;文至于不可用,而其弊也不可救,于是乎徂丘、稷下坚白异同之说起,朝而为横,暮而为纵,纵横离合,其亦何所穷?而其为祸亦无穷。故秦人低回畏忌,而欲一切待之以刀锯。自秦而下,习俗变迁,听其自尔,忽然而为经术,倏然而为节义,建安七子①浮夸未歇,而何晏②等辈已善为泊然清虚之唱矣。三代之天下,千七百年之事如出一日,根苗于《易》而发露于《诗》《书》,有所不敢诬者。我国家涤荡五季,斟酌百王,《禹贡》之所未备,《吕令》之所未述,秘府之所未补,曲台之所未定,至是皎皎然见于耳目之前矣。比者论思献纳之臣,且以为艺祖③、太宗二百年来有以固结人心者,虽更靖康之难,曾无一夫为是不轨倔强之谋者,是皆行仁之效也。然而治道不能无弊,欲使仁政久之而无弊,亦在乎济之以义。且以为崔寔④《政论》欲以严致平,而诸葛武侯之治蜀,尚不免于严峻,以所适者然耳。又其区区所望于吾君,必欲于宣帝之信赏必罚、总核名实,宪宗之刚明果断、不惑群议,将以引君于当道,盖在乎以义济仁,而偶有取于宣帝、宪宗之事耳。宣帝之即位四年,亲览万几,而轻重低昂,皆所自出。韦贤①、魏相②、丙吉③、黄霸、于定国之徒,以宽通博裕相继用事,是崔寔之立说,孔明之行事,在宣帝时似有所不必然也。唐至宪宗,威令复张,擒刘辟①,执李锜②,而于頔且翩翩然不自安矣。吴元济③所有淮、蔡,盖三世矣,然宪宗必欲讨定之,王承宗、李师道欲沮之而卒不可。调兵挽粟,且至四岁之久,而后淮、蔡平。今欲从搢绅儒生一切之论,在宪宗时又有所不必然也。商略时事而求其一得,此为儒生职分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问:周公作《周官》,班固①著《百官公卿表》,范蔚宗②为《百官志》,而唐之盛时,又有《六典》,凡职官所载,与夫所以更革繁省,备矣。唐虞以还,随时损益,及至秦人,姗笑三代,而古法无几。汉兴,定三等之爵,而大率因秦之旧,自丞相、二千石下至徒史斗食之秩,凡十三万二百八十五人,较之周制,损益为如何也。自建武以来,务从节约,如盐铁属之司农,次则属之郡县,如水衡令长、丞尉二十余人并废之。又如县之可省者至四百余所,吏职减省十存其一,犹以为未罢轻车、骑士、材官③、楼船,去长水④、射声⑤二校尉。当是时,不闻有缺然不集之事。隋之章程有所不暇,而唐因之。太宗定内外官为七百三十员,较之两汉,其损益又如何也。然贞观已有员外,或特置,或因事而置,事已则废,或遂置之而不废。及中世以后,盗贼兵兴,又有军功之目,以宰相而兼他官,其余可知也。仰惟圣天子于礼乐法度重明又新之日,而损益随时,不止一事,张官置吏,凡以为民也。今府台寺阁、六馆曹郎皆有定员,而名藩重镇、宾友僚属又复镌削,可谓清心省事,得夫损益随时之义也。然而入仕之流为益费,而在官之日为益少,此又必有端本澄源之说也。唐虞稽古,建官惟百,夏商则又倍之,周之制有三百六十,两汉、隋唐号为继周者,其损益又可知。以今天下酌以古道,所谓百世可知也。诸君必有知其说者。
  问:以一人而临四海,以一日而理万几,虽若至繁,有所谓至约者,盖得夫耳目之相用,臂指之相应也。汉初,以御史督三辅,元封五年,始置部刺史,周行郡国,考察治状,绣衣①竹符②,皂盖③朱幡④,其所以为原隰⑤之华者,实非一事也。周有九赋九式,而汉有计相,中都转输,大农盐铁,于汉为旧事。太宗尝分天下为十道,或为十五道,其于遣使,在景云为按察,在开元为采访。又以发运转盐铁,度支为使者之目。是皆部刺史之别也。国朝官制,沿袭旧代,淳化、景德,以平反狱讼,视外台为甚重,故以是名官,其亦补汉唐之未备者。明天子于国家闲暇之日,图回之方,经纬之术,求之甚至。举当今之务,列而为七事,以责之守令,而黜陟能否,则总之外台。汉以六朝⑥问事,唐之科目多至四十有四,而敕令且三十。若夫五术八计、三科四赋、六德五要,岂非部刺史所当先者?视今日之所谓七事何如哉?幸剖析以对。
  问:三代以来,列国之大夫,有已命或未命者。汉制:诸侯听自置吏,而守相则汉为置之,如掾史①、督邮②、从事则又任之牧守。自魏晋而下,始有吏部典选之法。晋人得一山涛③,而海内人物如枚举而指数之;魏有毛玠④,而时无鲜衣美食者,不知何以得此也。若以鉴裁为任,而未尝进寒素,黜虚诞,特与时浮沉,户调门选,则又何取于铨综⑤之法也。比岁以来,吏部入选视前日为甚密,未能属文,不善操弓,盖将望其涯而反也。兹者以近臣之请,谓岁月所积,有纷然不同之例,而弄刀笔者得以出入摇手于其间,将掇其可用而镌去其不可用者,且为成编以传之久远,不止为一时之美意耳。姓历铨簿,钤键⑥周密,是可以久之而无弊乎?有长名铨注之法,亦可谓甚备矣。然又定州县升降、资拟高下以为故事,未几又有所谓循资格,无贤不肖,一归之配拟。其为法也,若滞而不通,又何数百年可用也。如魏元同①、张九龄②、沈既济③,又有如是根株纤悉之论。学古入官,儒生之职。幸通前数事,取其有补于今日者言之。
  问:古之官人也,与天下共之,故其辨论之也详。始察之乡中,察之司徒、大乐正,既而升之司马,司马又加察焉。可官而后官之,既官而后诏之太宰④。太宰置其宜者,废其不宜者。太宰之所不及,内史⑤又从而加予夺焉。呜呼!何其如是之详邪。汉以三府⑥典选,魏晋而下,铨品人物属之吏部,然犹察之州郡,辨之大中正。未有官无小大,一付之铨曹若隋唐以来者也。职有剧易,人有材否,百官千品,沓然群至,而吏曹欲以岁月之久近,官资之崇卑,人次而官叙之,此其为利害晓然矣,而自隋至唐不易其法,官亦以理,事亦以治,此何邪?国朝因隋唐之制而增损之,铨衡高下,总之吏曹,而宰臣得以叙进其尤者,谓之堂除①。资格之外,又有保荐,二百年用之,人无缪举,官无滞才。沿习滋久,弊端或开,铨曹常员,自非冗僚散地,往往一切归之政府,上下相承,渐乖清议,荐举取具员而已。圣心灼然,比敕铨曹悉还其旧,内而台省寺监,外而部使者,俾近臣得以公共荐之,明资历以重其选,严黜罚以杜其私,下至州县保荐之法,亦皆因其旧而申严之,甚盛举也。诸君试即今日之事,参之汉晋隋唐,其亦有得于此者乎?汉之察举,魏晋之中正②,唐之三铨③,以今视之,孰得孰失?限年资格之制,课试之法,荐举之方,考之于古,孰疏孰密?必欲吏称其职,民安其业,绝奔竞,杜私党,上称明天子甄材别能之意,又如之何则可?
  问:尧舜之盛,而以知人一事为所甚难者。尧之所知者舜,舜之所知者禹、皋陶④。以吾之所可知,而欲尽夫天下之所不可知者,此尧舜之所以不自用其耳目,而付之天下也。三代以还,公道未尝一日不在天下也。然而私意小智,每出于上之人,而公道之在天下者,何为哉?今天子以自诚而明之性,以日新又新之德,铺张百为,酬酢万变,且宵衣旰食⑤,而退托于不自为之地。比者欲令内而台省、寺监、庶尹、御事之臣,外而侯伯、部刺史,各举其所知者,以内外为差,其
  在唐虞之际,所谓急夫先务者耳。然而陈平①、周勃②,高帝自用之,张行成③、岑文本④,太宗自用之,以人物予决常在我,不在天下也。得一房玄龄①、姚元崇②者而贤不肖乃定,似人才之长短,又未必泛乎在百执事之人也。臧文仲③知柳下惠④之贤而不举,以臧文仲犹若是,在他人所举,果足为贤乎?季札于齐得管仲与晏平仲,于郑得子产,于卫得蘧伯玉①、史鳅②,于晋得叔向③,是其所得,皆一时之望者。夫知人,尧舜以为病,何季子曾不以为病也?反复数者,又安得敞然无所可疑哉?辨说其所以然者,偶或有补于廊庙,此亦畎亩惓惓之义也。
  问:知人一事,虽尧舜犹以为难。盖世之所难者,在尧舜不可得而易也。共工④、驩兜⑤,见于耳目之前者,尚苦其知之或未尽,其于百揆⑥四岳⑦、州牧侯伯,何从而尽知之乎!皋陶以九德⑧为知人之要,欲以是九者斟酌而用之,其在庶顽谗说,非可以为德者。于是侯以明之,挞以记之,则人之短长、物之臧否,虽远在千里之外,如求之寻丈之室耳。自周公以来,所以治百官弊群吏者,又有所谓八法、八柄、六职、六计,以官府都鄙①与夫杂然之邦国,非此则有所不举也。汉于中元二年,更秦制为太守,以春行县,岁终则条上之。元封五年,初置部刺史,以六条问事。汉以千石②为令,五百石为长,所为太守者,即其治状。太守以二千石之重,而部刺史又得以六条而黜陟之,汉之法制最为近古者惟此耳。明天子若稽大猷,垂精庶政,以田里未安,为惕然宵旰之念。间者大臣上故事,以先正温公③所为八条,欲以为使者、守令之责,是其为言盖有关于治体者。参之史牒,其于郡县升黜,将亦有不出夫八条所谓者乎?有虞氏之治,周人之法,汉人之制,其视今日所以为小大维持之具,孰详孰略?
  问:天下,大物也。内外之势,轻重之等,昔人有取诸持衡者,盖欲其无彼此低昂之患,而后为得耳。唐虞稽古,建官惟百,内有百揆四岳,外有州牧侯伯。稷、契、皋陶所治,一官终其身而已矣。周之六官④,其属各六十,较之古为甚备。寰内诸侯,入为王卿士,至于井牧,则使公卿出治之。其在邦国,犹吾寰内⑤也。郑武公父子并为周司徒,齐之强大,则又有天子之二守国、高①在。此成王周公之典,数百年用之,无或偏而不起之处也。由汉以来,二千石②以高第入为九卿③,有尝历九卿而绾郡章者。馆陶④之贵,为子求郎且不可得,则郎秩固重矣。然千室之邑,至使郎官⑤为之。汉氏制法,安得不为近古邪?恭惟主上总览万几,茂扬众俊,其视中外,有若一体。卿监郎曹,与夫郡守部使者,则必使之更出迭入。其于侍从左右之臣,非由夫鸾台、紫薇、谏官、御史,则取之藩辅之重、资考之最者耳。训辞温雅,发自天衷,此诚百世不刊之法也。贞观以来,独重内任,而县令、刺史,颇轻其选。开元而下,雄望之郡,犹或少加择人;至于江淮陇蜀,则有所不暇。虽自冗官擢方面者,皆以为下迁,往往视牧守为斥逐之地,因循之弊,殆至如是。唐之盛时,名臣辈出,其飞章激论,切中一时,何者为多也?稽参史牒,发挥王言,此儒生之职也。愿闻其略。
  问:毛玠典选①,至有乘柴车过府寺者;杨绾②在相位,至有撤③园林、损驺驭、减声乐者。岂以激浊扬清为铨衡之职,进贤退不肖为宰相之事?予夺见于此,而好恶形于彼,此其所以歆羡嗟叹,不约而自合也。以一时人物而为当世轩轾④,此犹可言也。伯夷⑤之所以自处者,其于天下之毁誉有所不顾。是以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以西山一介之人而奋乎百世之上,百世之下,闻者莫不兴起也。名公巨人,与夫世之所谓有道者,其视天下犹如反手。况所谓康衢之间,尺一之诏,其荡涤鼓舞,又当如何哉。明天子以慈俭为宝,而不敢自暇自逸,十行细札,其为郡国而下者,盖无虚月也。且谓文王之时,在位者有羔羊素丝⑥之节,此不待矫揉之方,不由劝沮之术,今何修而得此也?在渊衷⑦所为默识,则又何患道德风俗之不如古也。虽然,犹有可言者。汉之文帝衣弋绨,履革舄,视百金为中人十家之产,未尝辄轻用之。以文帝自律,不能使斯民回心而向道者,以俗吏尚多故也。在文帝之世,惟河南吴公以治状为天下第一,其它则无闻焉耳。若夫王成、黄霸、朱邑、龚遂、召信臣⑧,杂然见称于宣帝之时。杜诗、任延、锡光①、第五伦②、宋均之徒,在建武、永平之际,其亦籍甚者也、夫以文帝爱民如赤子,而一时循良,终不闻如是辈出,又何耶?是以其身先之乎?其在责实之政不可后乎?通于当世之务者,幸道其所以然。
  问:同是尧禹,同非盗跖③,是其所是,非其所非,此特俗学常人耳。天下固有独是独非者,不求之言,而求之于忘言,庶几有所合也。杨、墨④塞路,孟子辞而辟之。杨、墨学仁义,学杨、墨道是祸仁义也。非孟子不知杨、墨之为害天下,后世之言杨、墨者,实不知何者之为杨、墨也。荀况⑤氏作书以非墨子,是必为知孟子者,又何并以孟子非之?韩愈氏考信孟氏,是必知墨氏之为害,又何以墨子之言为无负于圣人也?孟子同非,墨子同是,可以是非求之耶?抑不可以是非求之耶?各以所见言之。

附注

①正德本和四库本均作策问二十首,疑有误。实为策问二十一首。 ②凫氏,《周礼》官名,职掌作钟之事。 ③簨虡,典出《孔子家语·曲礼公西赤问》:“琴瑟张而不平,笙竽备而不和,有钟磬而无簨虡。”王肃注:“簨虡,可以悬钟磬也。” ④王肃(195—256),字子雍,曹魏重臣王朗之子,三国时期经学大师,东海郡郯(今山东郯城西南)人。历任散骑黄门侍郎、兰陵侯、散骑常侍,又兼秘书监及崇文观祭酒,屡次对时政提出建议。后升任广平太守、侍中、河南尹等职。 曹芳被废时,他迎接曹髦继位。又帮助司马师平定毌丘俭之乱,再迁中领军,加散骑常侍。卒年六十二,追赠卫将军,谥景侯。他融合今古文经学两家学说以为已用,并注解《尚书》《诗经》《孔子家语》等。 ⑤马融(79—166),字季长,东汉经学家,右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历任校书郎、郡功曹、议郎、大将军从事中郎及武都、南郡太守等职,后因得罪大将军梁冀而被剃发流放,途中自杀未遂,得以免罪召还。再任议郎,又在东观校勘儒学典籍,后因病离职,卒年八十八。编辑注释《周易》《尚书》《毛诗》《论语》《孝经》等,并著有《三传异同说》。另注释《老子》《淮南子》《离骚》《列女传》等书。 ①郑玄(127—200),字康成,东汉经学家,北海高密(今山东高密)人。 入太学攻《京氏易》《公羊春秋》及《三统历》《九章算术》,又从张恭祖学《古文尚书》《周礼》和《左传》等,最后从马融学古文经。游学归里后,聚徒授课,弟子达数千人,家贫好学,终为大儒。党锢之祸起,遭禁锢,杜门注疏,潜心著述。晚年守节不仕,却遭逼迫从军,最终病逝于元城,年七十四。著有《天文七政论》《中侯》等。遍注儒家经典,以毕生精力整理古代文化遗产,世称“郑学”,为汉代经学的集大成者。 ②饕餮,传说中一种凶恶贪食的野兽,古代钟鼎彝器多刻其头形以为饰。《吕氏春秋·先识览》云:“周鼎着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 ③蚩尤,传为黄帝时的诸侯,因叛乱与黄帝战于涿鹿,为帝所戮。近人或谓蚩尤为古代苗族的酋长,说法不一。 ④释菜,古代初入学时,用芹藻之类的植物礼敬先师,称为“释菜””。《礼记·月令》云:“上丁,命乐正习舞释菜。”” ⑤司中,星名。《周礼·春官·大宗伯》云:“以槱燎祀司中。”郑玄注引郑司农曰:“司中、司命,文昌第五、第四星。” ①司命,星名,古代天文指文昌第四星。 ②太一,或作“大一”,即天帝。《史记·封禅书》云:“天神贵者太一,太一佐曰五帝。” ③乾象,天象。《后汉书·郭太传》云:“夜观乾象,昼察人事。” ④中宫,北极星所在的范围。《史记·天官书》云:“中宫天极星,其一明者,太一常居也。” ⑤天一,星名。《晋书·天文志上》云:“天一星在紫宫门右星南,天帝之神也,主战斗,知人吉凶者也。” ⑥寅畏,敬畏。《书经·无逸》云:“严恭寅畏,天命自度。” ⑦曲台,秦汉宫殿的名称,在汉代主要为著记校书之处,亦以指著述校书,同时又引申为礼仪、礼制的代称。 ⑧厉山氏,即炎帝神农。 ①句龙,共工子。《左传·昭公二十九年》云:“共工氏有子曰句龙,为后土。” ②弃,即后稷,周朝的始祖,姬姓,名弃,出生于稷山(今属山西),被称为稷王(也作稷神或者农神)。 ③释奠,古代在学校设置酒食以奠祭先圣先师的一种典礼。 ④释币,古代用币帛祝告宗庙、神灵的一种礼仪。 ⑤俎豆,俎和豆,古代祭祀、宴飨时,用来盛祭品的两种礼器。亦泛指各种礼器。《论语·卫灵公》云:“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 ⑥四学,指周代分设于四郊的学校。《礼记·祭义》云:“天子设四学。””郑玄注:“四学,谓周四郊之虞庠也。”一说指周、殷、夏、虞四代之学。孔颖达疏:“天子设四学者,谓设四代之学,周学也,殷学也,夏学也,虞学也。” ①羽籥,古代祭祀或宴飨时舞者所持的舞具和乐器。羽,指雉羽。籥,一种编组多管乐。 ②太常,职官名。掌理宗庙礼仪。秦时置奉常,汉更名为太常,历代沿用之。 ③吉礼,祭祀之礼,为古五礼之一。《周礼·春官·大宗伯》云:“以吉礼事邦国之鬼神。” ④胄子,长子,或指卿大夫的子弟。《书经·舜典》云:“命汝典乐,教胄子。”孔安国传:“谓元子以下至卿大夫子弟。”后用于指太学生。 ⑤仪注,礼节。《南史·鄱阳王伯山传》云:“武帝时,天下草创,诸王受封,仪注多阙。” ⑥剿说,剽窃他人的言论以为己出。《礼记·曲礼上》云:“毋剿说,毋雷同。” ⑦大小戴,一般指的是西汉礼学家戴德和戴圣叔侄两人。戴德号称“大戴”,戴圣被称为“小戴”,二人合称为“大小戴”。 ⑧黄钟,我国古代音乐十二律中六阳律的第一律。亦为六律、六吕的基本音。又作乐器名,器大声宏,具有校正音律之效。 ①十二律,亦称为“十二宫”。相传为黄帝的乐官伶伦,利用竹筒长短造成发音高低不同的原理,而定出的声律准则。分为阳律六: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无射;阴律六:林钟、南吕、应钟、大吕、夹钟、中吕。 ②林钟,古乐十二律之一。十二律有六律六吕,林钟为六吕之一。 ③太簇,亦作“大簇”“泰簇”,十二律之一,为阳律,商音,应一月,可调节肝脏之疾病。 ④淮南王安,即刘安(前179—前122),西汉思想家、文学家,刘邦之孙,淮南厉王刘长之子。招门客数千人,编写《鸿烈》(亦称《淮南子》),是我国思想史上划时代的学术巨著。所著的《离骚传》是中国最早对屈原及其《离骚》作高度评价的著作。后因被告谋反而畏罪自杀,卒年五十八。他也是世界上最早尝试热气球升空的实践者,又是中国豆腐的创始人。 ⑤京房(前77—前37),本姓李,字君明,西汉学者,东郡顿丘(今河南清丰西南)人。汉元帝初元四年(前45),举孝廉为郎,后任魏郡太守。多次上疏论说灾异,引《春秋》《易》为说,得罪宦官石显,又与治《易》的权贵五鹿充宗学说相非,以“非谤政治,归恶天子”的罪名被弃市。其后京房三弟子殷嘉、姚平、乘弘皆为经学博士,于是《易》有京氏学。著有《京氏易传》等。 ①蕤宾,古乐十二律中之第七律。 ②吕不韦(前292—前235),战国后期政治家,卫国濮阳(今属河南)人。 扶植秦国质子异人进入秦国政治核心,异人继位,为秦庄襄王,以吕不韦为相国,封文信侯,食邑河南洛阳十万户,门下有食客三千,家僮万人。庄襄王去世后,年幼的太子政立为王,吕不韦为相邦,号称“仲父”,权倾天下,卒年六十八。吕不韦主持编纂《吕氏春秋》(又名《吕览》),有八览、六论、十二纪共20余万言,汇合了先秦各派学说,“兼儒墨,合名法”,故史称“杂家”。书成之日,悬于国门,声称能改动一字者赏千金,此为“一字千金”。 ③大吕,十二律之一。《礼记·月令》云:“其音羽,律中大吕。”④五岳,中岳嵩山、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合称为“五岳”。陆机《汉高祖功臣颂》云:“波振四海,尘飞五岳。”⑤四渎,古代江、淮、河、济诸水的总称。见《尔雅·释水》。 ⑥季札(前576—前484),姬姓,寿氏,名札,又称公子札、延陵季子等,春秋时吴王寿梦第四子,品德高尚,是中华文明史上礼仪和诚信的代表人物。 《汉书》中称为吴札,封于延陵(今江苏常州)。后又封州来,传为避王位“弃其室而耕”常州天宁焦溪的舜过山下。他又是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和外交家,广交当世贤士,对提高华夏文化做出了贡献。葬于上湖(今江阴申港),传说碑铭“呜呼有吴延陵公子之墓”十个古篆是孔子所书。 ⑦秦火,指秦始皇焚书事。 ①蜡祭,岁末祭祀百神。 ②张祐,底本、四库本均作“张祐”,应误。张祐(约785—849),字承吉,唐代诗人,河北道清河郡(今属河北)人。家世显赫,被人称作张公子,有“海内名士”之誉。早年寓居姑苏。长庆中,令狐楚表荐之,不报。辟诸侯府,为元稹排挤,遂至淮南寓居,爱丹阳曲阿地,隐居以终。他的一生,在诗歌创作上取得卓越成就。“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张祜以是得名。《全唐诗》收录其349首诗歌。 ③燕乐,燕饮时所用的音乐。《周礼·春官·钟师》云:“凡祭祀飨食,奏燕乐。” ④缦乐,杂乐。《周礼·春官·磬师》云:“教缦乐燕乐之钟磬,凡祭祀,奏缦乐。””郑玄注:“缦,谓杂声之和乐者也。” ①《狸首》,逸诗篇名。上古行射礼时,诸侯歌《狸首》,以为发矢的节度。 ②元结(719—772),字次山,自称浪士,亦号猗玕子、漫郎、漫叟、聱叟,唐代道家学者,原籍洛阳(今属河南),后迁鲁山(今属河南)。天宝十二载(753)进士,由国子司业苏源明荐于肃宗,召为右金吾兵曹参军。乾元二年(759),任山南东道节度使史翙幕参谋,招募义兵,抗击史思明叛军,保全十五城。代宗时,任道州刺史,调容州,加封容州都督充本管经略使,政绩颇丰。卒年五十四,今存有明郭勋刻本《唐元次山文集》、明陈继儒鉴定本《唐元次山文集》、淮南黄氏刊本《元次山集》。 ③皮日休(约834—883),字逸少,后改袭美,自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等,晚唐文学家,襄阳(今属湖北)人。咸通八年(867)进士第,历任苏州军事判官、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入京为太常博士。与陆龟蒙交游唱和,人称“皮陆”。僖宗乾符五年(878),黄巢军下江浙,日休为巢所得,任为翰林学士。巢败,日休下落不明。著有《皮子文薮》《松陵集》等。 ①王维(701—761),字摩诘,唐河东(今属山西)人,祖籍太原祁县(今属山西)。玄宗开元十九年(731)状元,历任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判官。天宝时,拜吏部郎中、给事中。安禄山陷长安,被俘获,押解洛阳,迫受伪职,曾赋诗明志。乱平,授太子中允。乾元中,迁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有诗名,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并称“王孟”。曾得宋之问蓝田别墅,沿辋水弹琴赋诗,啸咏终日,所为诗号《辋川集》。卒年六十一,著有《王右丞集》等。 ②陆龟蒙(?—约881),字鲁望,号江湖散人、天随子、甫里先生,唐代农学家、文学家,长洲(今属江苏)人。少高放,通《六经》大义,尤明《春秋》。举进士,不中,往从湖州刺史张抟游,抟历湖、苏二州,辟以自佐。后退隐松江甫里,多所论撰,讲论不倦。与皮日休齐名,时称“皮陆”。著有《甫里先生文集》《笠泽丛书》等。 ③元稹,底本作“元祯”。元稹(779—831),字微之,唐河南人。举明经,元和初拜左拾遗。出为河南尉,复迁监察御史。元和末召拜膳部员外郎。穆宗长庆中,荆南监军宦官崔潭峻进其歌词于帝,擢知制诰,进中书舍人、翰林学士承旨,升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因裴度弹劾而罢相,出为越州刺史、浙东观察使。文宗太和中,官武昌节度使,卒年五十三。诗风平易,与白居易齐名,时称“元白”,号“元和体”。宫中呼为“元才子”。在越州与窦巩唱和,号“兰亭绝唱”。 所作传奇《会真记》为后来《西厢记》所本。 ④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唐华州下邽(今属陕西)人。贞元十六年(800)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时,历迁翰林学士、左拾遗、东宫赞善大夫。宰相武元衡遇刺身亡,居易首上疏,请亟捕凶手。以越职言事,贬江州司马。长庆初,累擢中书舍人,为杭州刺史,筑堤捍钱塘湖,溉田千顷。久之,以太子左庶子分司东都,复除苏州刺史。文宗立,入为秘书监,迁刑部侍郎。后居洛阳,以刑部尚书致仕。卒年七十五,谥文。工诗,倡导“新乐府”运动。诗文与元稹齐名,世号“元白”。晚年与刘禹锡唱和,又称“刘白”。著有《白氏长庆集》等。 ①底本“三代”,四库本作“三传”,非是。 ②世禄,贵族世代享有爵禄。 ③门阀,家族的社会地位及声望。 ④衣冠,喻缙绅、名门世族。唐李白《登金陵凤凰台》云:“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⑤霍光(?—前68),字子孟,名将霍去病异母弟,西汉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人。先后任郎官、曹官、侍中、奉车都尉、光禄大夫、大司马、大将军等职,封博陆侯。历经汉武帝、汉昭帝、汉宣帝三朝,其间主持废立昌邑王刘贺。卒后谥宣成。两年后,霍家因谋反被族诛。他常被人与伊尹相提并论,称为“伊霍”。后世往往以“行伊霍之事”代指权臣摄政废立皇帝。 ⑥永嘉之变,又作永嘉之乱、永嘉之祸,是发生在西晋永嘉五年(311)的一场动乱事件。动乱由居于中原的外族人发动,外族军队击败西晋京师洛阳的守军,攻陷洛阳并大肆抢掠杀戮,更俘虏晋怀帝等王公大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汉人政权治所被外族攻破后统治集团几乎覆灭的悲剧。 ①张释之,字季,西汉南阳堵阳(今河南方城东)人。汉文帝时,捐官出仕为骑郎,十年未得升迁,后经袁盎推荐,任为谒者,因向文帝陈说秦汉兴亡之道,而补任为谒者仆射,累迁公车令、中大夫、中郎将等职。后升任廷尉,严于执法,当皇帝的诏令与法律发生抵触时,仍能执意守法,以执法公正不阿闻名。时人称赞“张释之为廷尉,天下无冤民”。汉景帝即位后,因他曾弹劾时为太子的景帝“过司马门不下车””,谪为淮南国的国相。 ①于定国(?—前40),字曼倩,西汉东海郡郯县(今山东城)人。汉宣帝刘询即位,上书分条奏请皇上,凡是当时曾规谏过刘贺的大臣都破格升官,因而升任光禄大夫,平尚书事。几年后,又改任水衡都尉,破格提升为廷尉。甘露年间,取代黄霸任丞相,封为西平侯。他为人谦恭,处理案件平恕,时称“于定国为廷尉,民自以无冤”。卒后谥安侯。 ②黄霸(前130—前51),字次公,西汉淮阳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自幼攻读法律之学,少有大志。汉武帝末年,捐官出仕,先后任河南太守丞、廷尉正、扬州刺史、颍川太守等地方官职。汉宣帝五凤三年(前55),出任丞相,封建成侯,总揽朝纲社稷。卒年八十,谥号定侯。他善于治理郡县,为官清廉,外宽内明,文治有方,政绩突出。后世常将他与龚遂作为“循吏”的代表,并称为“龚黄”。 ③赵广汉(?—前65),字子都,西汉郡蠡吾(今河北省博野西南)人。执法不避权贵,疾恶如仇,以强有力的手腕治理地方治安,处置豪门权贵,深受百姓爱戴。而赵广汉最终遭朝廷腰斩处死的结局,更为其不平凡的经历增添了一层迷离的色彩。 ④尹翁归(?—前62),字子兄(音况),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人。是西汉时代一位干练而又廉洁的官吏,生前为官清廉,死后家无余财。汉宣帝对他的早逝深表痛惜,制诏赏赐其子黄金百斤,以奉其祠祭。其三个儿子后来也都当了郡守。 ⑤韩延寿(?—前57),字长公,西汉燕国(今北京西南)人。历任颍川郡太守、东郡太守,治理地方有名声。其三子皆为郎吏。且死,属其子勿为吏,以己为戒。子皆以父言去官不仕。 ⑥张敞(?—前48),字子高,西汉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宣帝时任京兆尹,敢于执法。元帝初即位时,待诏郑朋向元帝举荐说,张敞乃先帝名臣,宜傅辅皇太子。元帝征求前将军萧望之的意见。萧望之认为张敞是治烦乱的能吏,可是“材轻,非师傅之器”。元帝就派使者去召张敞,想任命他为左冯翊。然而恰在此时,他因病去世。 ①董仲舒(前179—前104),西汉思想家,广川(今河北枣强)人。汉景帝时博士,讲授《公羊春秋》。元光元年(前134),武帝下诏征求治国方略,他在著名的《举贤良对策》中系统地提出了“天人感应”“大一统”学说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为武帝所采纳,使儒学成为中国社会正统思想,影响长达两千多年。其学以儒家思想为中心,杂以阴阳五行说,把神权、君权、父权、夫权贯串在一起,形成帝制神学体系。 ②张汤(?—前115),汉杜县(在今陕西西安)人。历任太中大夫、廷尉、御史大夫。与赵禹编定《越宫律》、《朝律》等法律。用法主张严峻,常以春秋之义加以掩饰,以皇帝意旨为治狱准绳。曾助武帝推行盐铁专卖、告缗算缗,打击富商,剪除豪强。颇受武帝宠信,多行丞相事,权势远在丞相之上。元鼎二年(前115),被诬陷自杀。死后家产不足五百金,皆得自俸禄及皇帝赏赐。后人常以他作为酷吏的代表人物,但他为官清廉俭朴,不失为古代廉吏。 ③推策,以蓍草或竹筹推算历数。后亦用于占卜吉凶。 ④三统,亦称“三正”。夏、商、周三代的正朔,即人统、地统、天统。《汉书·楚元王刘交传》云:“王者必通三统,明天命所授者博,非独一姓也。” ①更始,革新,重新开始。《汉书·武帝纪》云:“已赦天下,涤除与之更始。” ②李泌(722—789),字长源,唐襄平(今属辽宁)人,徙居京兆(今陕西西安)。天宝间待诏翰林,供奉东官,太子厚之,为杨国忠所疾。肃宗即位,入议国事,出陪舆辇,悉与谋议,为李辅国所疾,去隐衡山。代宗立,出为楚州、杭州刺史。德宗时,拜中书侍中、同平章事。出入禁中,事四君,为权幸所疾,常以智免。有谠直之风,好谈神仙诡道。封邺侯,卒年六十八,赠太子太傅。著有《李泌集》二十卷。 ③宸衷,天子的心意。《魏书·王叡传》云:“宸衷恳切,备在丝纶。” ④昭回,日月或其光芒。唐沈佺期《巫山高》二首之一:“巫山峰十二,合沓隐昭回。” ⑤衡门,以横木为门。形容简陋的住所。《诗经·陈风·衡门》云:“衡门之下,可以栖迟。” ⑥箕子,名胥余,殷商末期人,纣王的叔父,官太师,封于箕,与微子、比干齐名,史称“殷末三贤”” ①河图,相传伏羲氏见龙马负图出于河,遂据其文以画八卦,称为“河图””。 ②洛书,相传夏禹治水,神龟从洛水出现,背上有九组不同点数组成的图画,禹因而排列其次第,乃成治理天下的九种大法,称为“洛书”。 ③刘向(约前77—前6),本名更生,字子政,西汉沛(今属江苏)人。治《春秋榖梁传》,以阴阳休咎论时政得失,屡上书劾奏外戚专权。宣帝时,任散骑谏大夫给事中。元帝时,擢为散骑宗正给事中。后以反对宦官弘恭、石显专权,议欲罢退之,被谮下狱。成帝即位,得进用,更名向,迁光禄大夫,官至中垒校尉。校阅中秘群书,撰成《别录》,为我国目录学之祖。著有《新序》《说苑》《列女传》等。 ①井田,周代授田之法。以地一方里画成九区,由八家各占百亩,称为私田,中间百亩为公田。因形如井字,故名。 ②髡笞,古代刑罚,剃去须发,鞭打身体。《后汉书·史弼传》云:“诏书前后切却州郡,髡笞掾史。” ③杨炎(727—781),字公南,别号小杨山人,唐凤翔天兴(今属陕西)人。早有文名,入河西节度幕府。代宗时,历任礼部郎中、知制诰、中书舍人,与常衮同时知制诰,并称“常杨”。德宗即位,以宰相崔祐甫荐,拜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推行两税法,变租庸调制,天下利之。建中二年(781),为卢杞所陷害,贬为崖州司马,旋赐死,年五十五。后复官,追谥平厉。 ④租调,租和调。古代的税制。《后汉书·明帝纪》云:“赦陇西囚徒,减罪一等,勿收今年租调。” ⑤两税,夏税和秋税的合称,指唐初开始在夏和秋两次征收的土地税。 ⑥“考”,底本作“者”,据四库本改。 ①建安七子,东汉献帝建安年间,文学界著名的七位作家,即孔融、陈琳、王粲、阮瑀、应玚、刘桢、徐幹等七人。因共居于邺都(今河北省临漳县西),故又称为“邺下七子”。 ②何晏(190—249),字平叔,三国魏南阳宛(今属河南)人。少以才秀知名,娶曹操女金乡公主。美姿容,面白,人称“傅粉何郎”。齐王曹芳正始(240—249)中,曹爽辅政,累官散骑侍郎、尚书,典选举,所用官吏皆能称职。赐爵列侯。坐曹爽同党,为司马懿所杀。好《老》《庄》,援老入儒,其说以贵无为本。与夏侯玄、王弼等倡玄学,事清谈,形成一时风气,为魏晋玄学的创始者之一。著有《论语集解》等。 ③艺祖,太祖或高祖的通称。如称唐高祖、宋太祖为“艺祖”。 ④崔寔(约103—约170),字子真,又名台,字元始,东汉后期政论家,涿郡安平(今河北安平)人。桓帝时拜议郎,著作东观。出为五原太守,教民纺织,巩固边防,匈奴不敢犯。征拜议郎,与诸儒博士共定《五经》。旋以梁冀故吏,免官。后起为辽东太守,召拜尚书,称疾免归。著《政论》,抨击时政;又著《四民月令》,记当时地主田庄情况及各种农作物种植方法。 ①韦贤(约前148—前67),字长孺,西汉大臣,鲁国邹(今邹城东南)人。 征为博士、给事中,进宫授昭帝《诗》,迁光禄大夫詹事、大鸿胪。宣帝时,赐爵关内侯,徙为长信少府。代蔡义为丞相,封扶阳侯,食邑700户。卒节侯。从韦贤起,汉代始有丞相致仕制度。他生性淳朴,对于名利看得很淡,一心一意专注于读书,学识非常渊博,兼通《礼》《尚书》等经,并以教授《诗经》著名,时称为邹鲁大儒。 ②魏相(?—前59),字弱翁,济阴定陶(今山东菏泽市定陶区)人。历任茂陵县令、扬州刺史、河南太守、谏议大夫等职。治郡有方,深得民心。汉宣帝刘询即位后,征为大司农,后为御史大夫,官至丞相,封高平侯。为人严毅,刚正不阿。为相期间,整顿吏治,抑治豪强,选贤任能,平昭冤狱。令各地官吏省诸用,宽赋税,奖励百姓开荒种田,积粮解困。与丙吉同心辅政,君臣交泰,人民安乐。卒谥宪。 ③丙(或作邴)吉(?—前55),字少卿,鲁国(今属山东)人。本为鲁狱史,累迁廷尉监。武帝末,诏治巫蛊郡邸狱。后任大将军霍光长史,建议迎立宣帝。地节三年为太子太傅,迁御史大夫。元康三年(前63)封博阳侯。神爵三年(前59)任丞相。政尚宽大,掾史不称职,辄给长假以去。 ①刘辟,字太初。擢进士第,为唐西川节度使韦皋幕府,后代之。因叛乱,他与整个家族和所有党羽一起被斩首。唐宪宗评论他“生于士族,敢蓄枭心。驱劫蜀人,拒扦王命。肆其狂逆,诖误一州。俾我黎元,肝脑涂地。咸宜伏辜,以正刑典”。刘辟割据被灭,是元和中兴中央攻略的第一步。全唐诗中录有两首刘辟的登楼望月诗。 ②李锜(741—807),唐朝叛臣,淄川王李孝同的五世孙。凭父亲李国贞的权势,成为凤翔府参军。贞元初,任宗正少卿。后来藉贿赂勾结等手段,成为润州刺史、浙西观察、盐铁转运使。收藏不少奇宝,奉献给德宗,使德宗信任他。恃宠而骄,天下榷酒漕运都被其控制。永贞元年(805)三月,升为镇海节度使,但解除盐铁转运使一职,实是明升暗降。不料李锜变本加厉,杀了不少属吏,逼污良家。僚佐力谏无效。李锜最后被处死。 ③吴元济(783—817),唐宪宗时叛藩首领,沧州清池(今河北沧州东南)人。元和九年(814),其父淮西节度使吴少阳死,他匿不发丧,伪造少阳表,请以元济为留后,朝廷不许。于是他遣兵焚舞阳、叶县,攻掠鲁山、襄城、阳翟。 宪宗发兵讨伐,以裴度为宰相,主持讨伐事宜。两方相持数年。十二年十月,唐邓节度使李愬在降将李祐导引下,于雪夜奇袭蔡州成功,破城俘元济。至此,唐朝统一的局面暂时有所加强。 ①班固(32—92),字孟坚,班彪子,东汉扶风安陵(今属陕西)人。博学能文,续父所著《史记后传》未竟之业,被诬私修国史,下狱。弟班超上书力辩,乃获释。明帝重其学,除兰台令史,迁为郎,典校秘书,奉诏续成其父书。 潜心二十余年,至章帝建初中修成《汉书》,当世重之。迁玄武司马,撰《白虎通德论》。和帝永元元年(89),随窦宪征匈奴,为中护军。宪败,受牵连,死狱中,年六十一。善辞赋,著有《两都赋》《幽通赋》《典引》等。后人辑有《班兰台集》。 ②范晔(398—445),字蔚宗,南朝宋顺阳(今河南南阳)人。初为彭城王刘义康冠军参军。后为檀道济司马,随军北征,迁尚书吏部郎。文帝元嘉九年(432),触犯义康,左迁宣城太守。不得志,乃删取诸家而作《后汉书》。十七年,义康以专权被黜,晔迁左卫将军,官至太子詹事。二十二年末,因涉及孔熙先等欲迎立义康事,被杀,年四十八。狱中作《与诸甥侄书》,述所撰《后汉书》意旨。 ③材官,勇健的武卒。一种秦汉时始设置的地方兵种。《汉书·刑法志》云:“天下既定,踵秦而置材官于郡国。” ④长水,职官名。长水校尉的简称。汉武帝置八校尉之一,掌屯于长水与宣曲的乌桓人、胡人骑兵,秩比二千石。长水,关中河名。 ⑤射声,职官名,射声校尉的简称。为汉武帝所置于京师的屯兵八校尉之一。秩比二千石,掌宿卫兵。因冥冥中闻声即射,故名。 ①绣衣,即“绣衣直指”,亦称“直指使者”“绣衣御史”。汉武帝天汉二年(前99),使光禄大夫范昆及曾任九卿的张德等,衣绣衣,持节及虎符,用军兴之法(依照战时制度),发兵镇压农民起义,因有此号。非正式官名。绣衣,表示受君主宠信。 ②竹符,“竹使符”的省称。汉时竹制的信符。泛指地方官吏的印符。借指州郡长官。 ③皂盖,古代官员所用的黑色蓬伞。《后汉书·舆服志上》云:“中二千石、二千石皆皂盖,朱两轓。” ④朱旛,红色的旗幡,尊显者所用。 ⑤原隰,广大平坦和低洼潮湿的地方。《国语·周语上》云:“犹其原隰之有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 ⑥底本“六朝”,疑作“六条”,即汉刺史以六条诏令察地方之制。 ①掾史,官名。掾与史的合称。古代指分曹治事之属官。汉衙署分曹办事,中央三公九卿府及地方州郡县多有置,如功曹从事史、兵曹从事史、主书令史、书佐令史等。曹有掾与史,掾为长而史次之。但亦有仅设史者,如功曹只有功曹史,不另设掾,则史即为一曹之长。 ②督邮,官名,是督邮书掾、督邮曹掾的简称。汉代各郡的重要属吏。代表太守督察县乡,宣达政令兼司法等。每郡分若干部,每部设一督邮。 ③山涛(205—283),字巨源,魏晋名士,“竹林七贤”之一,河内郡怀县(今河南武陟西)人。早年孤贫,喜好老庄学说,与嵇康、阮籍等交游。大将军司马师执政时,被举为秀才,累迁尚书吏部郎。西晋建立后,升任大鸿胪。历任侍中、吏部尚书、太子少傅、左仆射等职。每选用官吏,皆先秉承晋武帝意旨,且亲作评论,时人称之为“山公启事”。太康三年(282),升为司徒,以老病归家。卒年七十九,谥康。著有文集十卷。《淳化阁帖》收录其书法作品《侍中帖》八行法帖。 ④毛玠(?—216),字孝先,东汉末年大臣。陈留平丘(今河南封丘)人。 年少时为县吏,以清廉公正著称。后投靠曹操,提出“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畜军资”的战略规划,得到曹操的欣赏。与崔琰主持选举,所举用的都是清廉正直之士,激起天下廉洁之风,一改朝中奢华风气,曹操大为赞赏,曹丕也亲自去拜访他。曹操封魏公后,改任尚书仆射。后被免官,卒于家。 ⑤铨综,权衡和综合,又指选拔罗致人才。 ⑥钤键,锁钥。比喻管制、约束。唐白居易《除李逊京兆尹制》云:“或钤键不谨,吏掾为奸。” ①魏元同,也称魏玄同,武则天时宰相,定州鼓城(今属河北)人。曾封巨鹿县男,举进士,累转司列大夫。因与上官仪文章属和配流岭外。上元初赦还,工部尚书刘审礼荐玄同有时务之才,拜岐州长史。累迁至吏部侍郎。 ②张九龄(678—740),字子寿,一名博物,唐朝名相,韶州曲江(今属广东)人,世称“张曲江”或“文献公”。七岁知属文,神龙三年(707)进士,始调校书郎。玄宗即位,迁右补阙。开元二十一年(733),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时称贤相。后为李林甫所谗,罢相,出为荆州长史。卒年六十三,谥文献。著有《曲江集》。 ③沈既济(约750—约797),唐小说家、史学家,吴兴德清(今属浙江)人,一说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唐德宗时受宰相杨炎赏识,授左拾遗、史馆修撰。次年,贬为处州司户参军。后复入朝,官至礼部员外郎。博通典籍,工于史笔,撰《建中实录》十卷、《选举志》等。所作小说今存《枕中记》《任氏传》二篇,都是唐传奇中的杰作。 ④太宰,职官名,周制,统理百官之长。秦汉不置。晋改太师为太宰。南北朝时,废置不一。隋后无此官,至宋徽宗时改尚书左仆射为太宰,不久即废。明清则通称吏部尚书为“太宰”。 ⑤内史,职官名,周礼春官之属,掌爵、禄、废、置、杀、生、予、夺之法;隋代改中书内史令。 ⑥三府,汉制:三公皆可开府,因称三公为“三府”。后世因之,亦用以泛称国家最高行政长官。汉王符《潜夫论·班禄》云:“三府制法,未闻赦彼有罪,狱货惟宝者也。” ①堂除,古代皇帝直接任命官员。堂指政事堂,除即授官。隋五品上官,由中书、门下访择,奏报皇帝后任命。唐宋称由宰相秉承皇帝意旨,不经吏部直接任命官员为堂除,亦称堂选。 ②中正,官名,三国魏开始立中正,以区别人物出身的贵贱。《晋书·刘毅传》云:“愚臣以为宜罢中正,除九品,弃魏氏之弊法,立一代之美制。”③三铨,唐文官选用、考绩由吏部主管,武官由兵部主管,分由二部尚书、侍郎主持。尚书一人为尚书铨,掌五品至七品选;侍郎二人,分为东铨与西铨,掌八品、九品选,合为“三铨”。 ④皋陶,人名。相传为舜之臣,掌刑狱之事。 ⑤宵衣旰食,天未明就披衣起床,日暮才进食。形容勤于政事。《旧唐书·刘蕡传》云:“任贤惕厉,宵衣旰食。” ①陈平(?—前178),西汉开国功臣,阳武户乡(今属河南)人。少时喜读书,有大志,父老赞之。秦二世元年(前209)陈胜、吴广起义后,刘邦还定三秦时,拜为都尉,使参乘、典护军。后历任亚将、护军中尉。先后参加楚汉战争和平定异姓王侯叛乱,成为刘邦的重要谋士。因功先后受封户牖侯和曲逆侯。吕后死,陈平与太尉周勃合谋平定诸吕之乱,迎立代王为文帝。汉文帝初,陈平让位周勃,徙为左丞相,因明于职守,受到文帝赞赏。不久周勃罢相,陈平专为丞相。卒谥献侯。 ②周勃(?—前169年),西汉开国将领,沛郡丰县(今属江苏)人。秦二世元年(前209)随刘邦起兵反秦,以军功拜为将军,赐爵武威侯。在随刘邦由汉中进取关中时,击赵贲,败章平,围章邯,屡建战功。汉高祖六年(前201),受封绛侯。继因讨平韩信叛乱有功,升为太尉。刘邦死前预言“安刘氏天下者必勃也”。吕后死后,周勃与陈平等合谋智夺吕禄军权,一举消灭吕氏诸王,拥立文帝,后官至丞相。卒后谥武侯。 ③张行成(587—653),字德立,唐朝宰相,定州义丰(今河北安国)人。出身中山张氏,隋末以察举入仕,授员外郎,后为郑国度支尚书。降唐后,历任谷熟尉、陈仓尉、富平主簿、殿中侍御史、给事中、刑部侍郎、尚书左丞等职。 他是唐高宗的东官属官,多次辅佐高宗监国。高宗时历官侍中,兼刑部尚书,封北平县公,后升任尚书右仆射。卒年六十七,追赠开府仪同三司、并州都督,谥定。 ④岑文本(595—645),字景仁,唐初宰相,邓州棘阳(今河南新野)人。聪慧敏捷,博通经史。十四岁为父申冤,辞情激切,由是知名。萧铣荆州称帝,聘为中书侍郎。河间郡王李孝恭平定荆州,力劝安民。贞观元年(627),为秘书郎,迁中书舍人,官至中书令,封为江陵子,参与政事。贞观十九年(645),从征辽东,卒于途中,年五十一,褒赠侍中、广州都督,谥宪。 ①房玄龄,底本、四库本均作“房元龄”,盖避康熙帝(玄烨)之讳也。房玄龄(579—648),名乔,字玄龄,以字行,唐初名相,齐州(今属山东)人。十八岁时举本州进士,授羽骑尉。后在渭北投秦王李世民,为李世民出谋划策,典管书记,是李世民得力的谋士之一。武德九年(626),参与玄武门之变,与杜如晦等五人并功第一。李世民即位后,房玄龄为中书令,负责综理朝政。历任尚书左仆射、司空等职,封梁国公。卒年七十,追赠太尉,谥文昭。 ②姚崇(651—721),本名元崇,字元之,唐朝良相,陕州硖石(今河南陕县)人。文武双全,历仕武则天、唐中宗、唐睿宗三朝,两次拜为宰相,并兼任兵部尚书。神龙元年(705)参与神龙政变,杀死张易之及其党羽,迫使武则天退位。因功被封为梁县侯,实封二百户。唐玄宗亲政后,任兵部尚书、同平章事,进拜中书令,封梁国公。他提出十事要说,实行新政,革故鼎新,大力推行社会改革,兴利除弊,为“开元盛世”奠定政治和经济基础。卒年七十一,追赠扬州大都督,赐谥文献(碑文作文贞)。 ③文仲(?—前617),姬姓,臧氏,名辰,谥文,春秋时鲁国大夫。世袭司寇,执礼以护公室。历事鲁庄公、闵公、僖公、文公四君。曾废除关卡,以利经商,于国于民,尽职尽责。博学广知而不拘常礼,思想较为开明进步,对鲁国的发展起过积极的作用。他登上鲁国政治舞台的时候,正值齐桓始霸,齐鲁力量对比悬殊,受命于危乱之际,负斡旋之重任,充分显示出了其军事及外交方面的才能。 ④柳下惠(前720—前621),展氏,名获,字子禽(一字季),惠,春秋时期鲁国(今属山东)人。因其封地在柳下,后人尊称其为“柳下惠”或“和圣柳下惠”。柳下惠是遵守中国传统道德的典范,其“坐怀不乱”的故事广为传颂。孔子评价他是“被遗落的贤人”,孟子尊称其为“和圣”。柳下惠是百家姓“展”姓和“柳”姓的得姓始祖。 ①蘧瑗,字伯玉,谥成子,卫国(今河南卫辉)人。春秋时期卫国的大夫,封“先贤”,奉祀于孔庙东庑第一位。他是孔子的朋友,也是道家“无为而治”的开创者。 ②史鳅,名佗,字子鱼,春秋时卫国(今河南卫辉)人。卫灵公时任祝史,负责卫国祭祀社稷神,故称祝佗。卫国的公叔子曾设家宴招待灵公,告诫他说:“子富而君贫,必将遭祸。免祸的办法,只有富而不骄,谨守臣道。”他多次向卫灵公推荐蘧伯玉。临死嘱家人不要“治丧正室”,以劝诫卫灵公进贤(蘧伯玉)去佞(弥子瑕)。史称“尸谏”。孔子称赞“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 ③羊舌肸,复姓羊舌,名肸,字叔向,又称叔肸、杨肸。春秋时期晋国政治家,荀国(位于今山西汾河流域)人。历事晋悼公、晋平公、晋昭公三世。主要活动在晋平公、昭公时期(前557—前526)。历太子彪(后为晋平公)傅、大夫、正卿,执掌晋国国政近五十年,与郑国的子产、齐国的晏婴齐名。 ④共工,神话传说中炎帝的后裔。相传与颛顼争天子失败,怒触不周山而导致天柱折,地维绝。又相传共工为水神。 ⑤驩兜,相传为尧舜时的部落首领,“四凶”之一。 ⑥百揆,百官。任昉《为范始兴作求立太宰碑表》云:“五伦以教,百揆时序。” ⑦四岳,四方诸侯之长。《书经·尧典》云:“帝曰:‘咨!四岳,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 ⑧九德,指贤人所具备的九种优良品格。其说法有多种,其中皋陶所具备的见于《尚书·皋陶谟》: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 ①都鄙,古代王侯子弟公卿大夫的采邑,或指京师与边城。 ②千石,石,容量单位。秦汉时官品高低,常以俸禄的多寡而论。汉代官制称月俸米九十斛为千石,通常是属于品级较高的官员,如太尉长史、御史中丞等。 ③温公,指司马光。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宋陕州夏县(今属山西)人。仁宗宝元元年(1038)进士。累官知谏院、翰林学士,权御史中丞,复为翰林兼侍读学士。极力反对王安石新法,以“祖宗之法不可变”为由,数与安石、吕惠卿等辩论,因出知永兴军。神宗熙宁四年(1071),判西京御史台,退居洛阳十五年,专修史书《资治通鉴》,绝口不论时事。哲宗立,太皇太后高氏临朝,起为门下侍郎,拜左仆射,主持朝政。起用刘挚、范纯仁、范祖禹、吕大防等,悉除新法,恢复旧制。卒年六十八,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著有《温国文正公文集》《稽古录》等。 ④六官,周代分掌国政的六种职官: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的总称。 ⑤寰内,距离京畿千里以内的地方。《后汉书·孔融传》云:“又尝奏宜准古王畿之制,千里寰内,不以封建诸侯。” ①国、高,皆春秋时期齐国上卿。春秋时代周天子封姜姓国氏、高氏于齐国,辅吕氏(齐侯)守齐国,其族世代为齐国上卿,轮流执政,其任命由周天子直接授予,凡齐之政务,皆由二卿与吕氏共裁决。 ②二千石,汉代内自九卿、郎将,外至郡守、尉,俸禄皆为二千石,其中又分三等:中二千石、二千石、比二千石,相当于后世的三品官,地位并不显赫。后因称郎将、郡守、知府为“二千石”。 ③九卿,周代称少师、少傅、少保、冢宰、司徒、宗伯、司马、司寇、司空为“九卿”。后用以指中央的九等高级官职,唯历代名称多所变更。 ④馆陶,指馆陶公主刘嫖,汉文帝女儿,窦皇后的唯一的亲生女儿,汉景帝唯一的同母姐姐,同时也是汉武帝的姑母、丈母娘兼妹妹的婆母,地位极为尊贵。 ⑤郎官,侍郎、郎中,汉代均称为“郎官”。唐代以后专指郎中、员外。 ①典选,掌管选拔人才授官的事务。《旧唐书·文苑传上·王勃》云:“初,吏部侍郎裴行俭典选,有知人之鉴。”②杨绾(718—777),字公权,唐代名相,华州华阴(今陕西华阴)人。出身弘农杨氏,早年以聪慧闻名,中举后授太子正字。天宝十三载(754),参与玄宗亲自主持的考试,因成绩优异升任右拾遗。安史之乱爆发之后,前往唐肃宗所在的灵武,随后历任起居舍人、职方郎中、中书舍人、礼部侍郎等职。代宗李豫铲除元载一党之后,杨绾出任中书侍郎、同平章事。众人闻知其拜相后,都相互祝贺。卒年六十岁,追赠司徒,谥文简。 ③“撤”,底本、四库本均作“彻”,当为通假字。 ④轩轾,比喻高低轻重。轩,车前高起的部分。轾,车后低下的部分。 ⑤伯夷,商朝末年孤竹国君的儿子。他和弟弟叔齐,在周武王灭商以后,不愿吃周朝的粮食,一同饿死在首阳山(现山西省永济县南)。后人称颂他们能忠于故国。 ⑥羔羊素丝,用小羊羔的皮毛缝制衣服,用素丝作为装饰。旧时称赞士大夫正直节俭,品德与仪表一样美。典出《诗经·召南·羔羊》云:“羔羊之皮,素丝五紽;退食自公,委蛇委蛇。” ⑦渊衷,渊深的胸怀。多用来称颂皇帝。 ⑧王成、黄霸、朱邑、龚遂、召信臣,皆人名,都是西汉循吏。 ①锡光,字长冲,汉中西城(今属陕西)人,东汉哀帝、平帝间,为交州刺史。 ②第五伦,字伯鱼,东汉时期大臣,京兆长陵(今陕西咸阳)人。建武(25—56)年间,被京兆尹阎兴召为主簿,负责监督铸钱,领长安市场。后举孝廉,候补淮阳国医工长,未任,追拜会稽太守。永平年间,任蜀郡太守。永平十八年(75),征召入朝,出任司空。耿介而好义气,以正直无畏、不惧权贵著称。晚年屡求辞职,于元和三年(86)逊位,数年后去世,享年八十余。 ③盗跖,相传为古代的大盗,生性暴虐,横行天下。后用以形容残暴的人。 《荀子·劝学》云:“其善者少,不善者多,桀、纣、盗跖也。” ④杨墨,杨朱与墨翟的合称。杨氏为我,墨氏兼爱,儒家皆视为异端。《孟子·滕文公下》云:“杨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 ⑤荀况,即荀子。荀子(前313—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今属河北)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时人尊称“荀卿”。西汉时因避汉宣帝刘询讳,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令。他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在人性问题上,提倡性恶论,主张人性有恶,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对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也有显著的贡献。

知识出处

艾轩先生文集

《艾轩先生文集》

出版者:海峡文艺出版社

本书记述艾轩先生文集诗卷,分别介绍了诗类、七言律、七言绝句、奏状札子、表状、策问、记类、序类、杂著、书简、启、祭文、祝文、行状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