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市图书馆
莆田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莆田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艾轩先生集卷之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艾轩先生文集》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20000432
颗粒名称:
艾轩先生集卷之一
分类号:
I222.7
页数:
34
页码:
13-46
摘要:
本文记述林光朝所作《艾轩先生集卷之一》分为诗类、七言古、五言律、五言排律、七言律、七言绝句、=。
关键词:
艾轩先生集
莆田
林光朝
内容
⑪诗类
五言古风
艾翁不但道学倡莆,诗亦莆之祖,用字命意无及者。后村虽工,深厚不及。翁,程叔子之流也。族叔俊。①送别湖北漕李秘监仁甫②
文字眇烟云,过眼徒浩浩。
所有未见书,惜哉吾已老。
子云客长安,陈迹如一扫。
同叔向来人,我生苦不早。
亦闻青城山,斯翁为有道。
瞿塘③不可上,秋梦长颠倒。
白日来西昆,一见自应好。
纵谈百代前,至竟非枯槁。
多为开口笑,明月生怀抱。
黄鹤有高楼①,恍如事幽讨。
揽辔逢道州,听书下下考。
周南勿留滞,掇拾供史稿。
分手重酸辛,璠玙②众所宝。
十日不得面,何为太草草。
送别姚国博知处州分韵得绿字
铜盘白露下,松桂净如沐。
娈彼菊花团,西风吹醽醁③。
长安多别离,此别苦不足。
人物如史君,容易等潘陆④。
一自海东头,清飙起谣俗。
馆下欲何言,联翩如破竹。
功名不徒尔,无乃相迫逐。
双日访延英,行矣公勿卜。
括苍⑤烟雨前,寒光贯岩腹。
大叫出银罂①,邂逅聚百族。
要携三月粮,所厌惟一掬。
幸心忽开张,何曾畏笑僇。
单父勿长吁,来者犹可续。
道旁有抵璧,天下轻结绿。
一夕洲渚言,令我沉心曲。
代陈季若②上仓使③
大块④始开凿,娲皇⑤为补天。
天平雷雨正,后稷⑥诲之田。
大浸⑦十二岁,流金⑧复七年。
幸哉尧汤民,以手摩抚然。
徂丘虐焰起,秦俗相焚煎。
官租夺以半,饱食何夤缘。
自从汉道昌,敦朴乃其先。
初开常平①议,聚粟如源泉。
年登谷价贱,散以大农钱。
旱潦或艰食,用之如转圜②。
悠悠百王心,皎皎三代前。
井田日以坏,此法当磨镌。
公侯希世珍,秀色媚长川。
官学有根株,诵诗三百篇。
风土无隐情,是为大夫贤。
抟饭③哺赤子④,当食长尔怜。
江东百万户,雕俗生春妍。
持节闽岭初,有如病者痊。
刘晏⑤取予术,夷吾⑥轻重权。
义仓①有粟腐,物价敢喧阗②。
斯助③阜民政,南风吹五弦④。
昼日公侯门,客车动百千。
下吏走尘土,从容愧执鞭。
岂不随吹嘘,譬彼乘风船。
长技非卓鲁,主德奚由宣。
松竹伴孤吟,敢怀岁月迁。
终酬国士知,未甘长弃捐。
七言古
石渠行送别福建参议李著作器之⑤
我来石渠五十六,双鬓如蓬腰未曲。
岂为健笔有徐庾⑥,自数来时六十五。
谁解辛苦续《子虚》⑦,长安有客四十余。
已成老翁不肯去,青藜①当户夜读书。
东观②丈人起遐想,无为岁月空踟蹰③。
去作诸侯老宾客,可无绿水兼红蕖④。
我家东下才百里,钓螺一曲清无滓。
草堂为筑荔枝斜,濯锦江头有如是。
子思⑤子方⑥道为尊,南国佳人如秋云。
不知公侯有朱箔⑦,要问常州李著作。
资中行奉寄临卭守宇文郎中看此老精博豪宕。⑧
铜驼陌上生秋草,前者刻石今如扫。
儋边半纸半模糊,下床三日成悲恼。
苍史萌芽何可见,要从笔意生秦汉。
欲将奇字问何人,所守一家如小篆。
是中变幻随形模,钟镈鼎鬲匜盘盂。
如何两京到魏晋,搜尽苍崖惟此书。
即今原隶见颠末①,仍于画上分②锱铢。
燕然③有年固可纪,笔势岂得先黄初④。
中郎⑤袖手欲无作,正始⑥不逮况其余。
幸哉一见俱抵掌⑦,翩翩如反古石渠⑧。
且说金陵⑨佛屋何年灯,晋分隋张犹青荧⑩。
忽听荒鸡⑪还自起,资中之刻不徒尔。
鞭春⑫⑫行说到何处去。北老岂形骸能拘检。⑬
辘轳罥寒田雀饥,江梅落蛀兔脚肥。
枯肠一夜转双毂,眼光吹上虾蟆衣⑭。
”岩腹新晴山鬼哭,女娲坟外春风归。
茧村纸帘大如席,拆拆藜杖①金雀飞。
痴顽不识字歌许叔节来诗有此句因以名篇
平生读书,如风过耳。
岁月共流转,如磨复如蚁。
一如人嚼蜡②,而不见其味。
又如弄孤杵,连夜不成米。
又如过羊肠,十步复一止。
年头月尾无一是,咄咄痴顽不识字。
见君诗,舌如黐,愧我为人师。
怪怪奇奇,如悬崖万仞,龙盘古树枝。
又如生马,不施鞚而驰。
又如锦苔封,漫岘山,千年堕泪碑③。
又如玉关④客,血上老犀衣。
卢同①孟郊②骨已朽,眼睛头颅,何人相传授。
与君往还岁月久,比来春风入我牖。
便觉岩前草木,件件有生意。
跨蹇驴③,出古寺,欲访子云问难。
乞竹鸡④自是豪深。⑤
疏篱短短花枝阑,鸠妇⑥不鸣天雨寒。
鸠妇离家二百日,亦有姊妹依故山。
黄粮不肯啄,欲去羽衣残。
主人一见一怜汝,抱取东家竹鸡来戏聚。
孤村落日不相识,各各哀鸣求其主。
雨鸟勿惊遽,低头听我语。
鸠妇入我家,必杀入我口。
床头瓶罂无余粒,养汝一到十日后。
东堂数竹夹新蹊,儿童牢落惟爱一竹鸡。
堂心有眢井①,饥则哺其泥。
主人绿窗安净几,丹碧相依安用此竹鸡。
竹鸡慎勿傍人飞,我屋三间沉白蚁。
冬至
横枝冻雀昨寒死,水底黏鱼吹不起。
小伶切玉孤凤愁,九寸之管传生意。
舞雩山下逢丈人,植杖无语空逡巡。
再拜丈人,欲识桑麻生长力,鬼蝶翻覆梅花春。
我于万物亦一物,何时春风到肌骨。
空山铁镝年月深,一语不破天地心。
徐广文生朝
盘古一笑鸿蒙②开,神马③负图从天来。
八卦旋转六十四,黄钟是为元气④胎。
雷斧⑤未动百泉缩,江上早见春风回。
况当九日得阳数,太白⑥之精随斗魁⑦。
徐卿有子何绝奇,熊罴惊梦①初得之。
珠庭②犀角照宇宙,清飙忽忽生桂枝。
笔落犹如千钧弩,异科暂失韩吏部③。
绛帐④初随吾道东,遂令小邦变齐鲁。
孔席⑤岂是三年淹,蓬莱⑥画阁铺牙签⑦。
他年欲数中书考,再拜祝公长不老。
言律
丞相特进观文南阳公挽词
一相频虚位,千龄要实才。
庙谟从此定,边锁未应开。
东阁⑧尝先到,西州重一哀。
传家惟俭德,何处著楼台。
吏部尚书林公梅卿①挽词
百纸梅花赋,声名出渚东。
向来惟李贺②,胜处是扬雄。
绕屋看书带③,逢人说刺桐④。
尚书旧时履,只合步春风。
挽桂林戴别乘①敦常
杖履②何年别,杉松古道旁。
城山秋月尽,南岭暮云长。
古调愁难合,孤根幸勿伤。
欲将数行泪,重至郑公乡③。
挽方天贶
长者虽云殁,流风尚尔存。
宗盟④修里巷⑤,家法在儿孙。
马鬣⑥迷新垄,鸠枝恋故园。
年年春色好,锦障⑦为谁翻。
五言排律
东宫①生日六首②
壬辰
北阙云为堞,东明玉作宫。
猗兰③迎晓日,仙掌④倚晴空。
笙律随鸣凤,朝仪趁彩虹。
黄麾⑤初入仗,青桂⑥自成丛。
冠履分前后,图书考异同。
商盘如目击,羲画⑦自心通。
慈燕来三殿,欢谣在九功。
长秋⑧传夜饮,京兆⑨报年丰。
奕奕还嘉祐,绵绵想建隆。
庶僚何所祝,再拜续维熊①。
癸巳
昭代璇源②远,高秋宝月前。
神光浮蜀道,瑞气贯秦川。
银榜③应如旧,金茎④若个边。
龙楼⑤清昼出,鹤禁⑥彩云连。
妙选衣冠薮,旁开道德渊。
重爻⑦分九六⑧,《曲礼》⑨尽三千。
岁闰缘长历,霜清欲上弦。
每看禖⑩燕日,已入梦熊篇。
沆瀣①通三殿,笙鸾共一天。
东明到西极,作颂自年年。
甲午
仙掌秋容媚,铜楼②晓色迟。
猗兰成汉殿,苞竹③入周诗。
鼎卜④卿云⑤合,郊禖彩仗移。
隆兴乾道日,建武永平时。
詹事⑥开新府,长秋缀旧仪。
《礼》经犹下问,《易》道本生知。
世子家为法,文王我所师。
诞弥重海润,清赏一天慈。
九月黄金蕊,千龄白玉卮。
遥闻三殿喜,高颂走天涯。
乙未
应律随《豳雅》①,旋杓建戌②方。
前星迎霁色,重日丽晨光。
笙管青霞外,宫庭碧玉傍。
本支周道盛,羽翼汉图昌。
左右人皆正,刑名学未遑。
编年听司马③,说《礼》付高堂④。
天乐来三殿,人心系八荒。
黄华秋更媚,皓月閟偏长。
清赏新奎璧,承华旧典章。
维熊千岁祝,英略似君王。
丙申
正气来嵩岱⑤,祥光集斗牛⑥。
青葱开玉宇⑦,仿佛见铜楼。
盘错归三辅①,沉潜在九畴②。
有光文字馆,仍系帝王州。
钟鼓于胥③乐,笙鸾独上浮。
清台天似水,甲观④月如钩。
屡拜椒花夕,长逢桂叶秋。
孝思维继舜,家法要从周。
赋为游麟作,官因洗马⑤留。
愿同眉寿祝,使者敢停辀。
丁酉
仙掌晴烟外,龙楼晓日傍。
汉像素自定,周历一何长。
胄席缘三老,奎文在六章。
高禖曾郁郁,乔桂自苍苍。
冠履来储禁,规模出上方。
名官分庶子,说《礼》继高堂。
娈彼黄花月,依然碧玉墙。
至尊飞寿斝⑥,太上引天香。
景运千龄协,先秋九日凉。
铜扉供帐少,俭德似君王。
七言律
次韵①奉酬赵校书子直②
雁塔③新题墨未干,去年灯火向秋阑。
趣看天禄④青藜杖,怕著王孙紫绮冠。
好在三山⑤寻浩渺,何如一纸问平安。
觚棱⑥放月无人到,玉糁⑦初成许共餐。
次韵呈胡侍郎邦衡并引。
某窃观侍讲侍郎先生大书著作之庭,其形摹滥觞发于小篆,岂八分①未出已有此书?又蒙传示银杏兼简之什,谨次韵奉和。胡澹庵诗:“头白经筵思漫覃,骎骎末路我何堪。八年还作玉堂集,一笑真怀银杏谈。敢说麕书讥聂北,聊因《麟趾》咏《周南》。梅开更得珠园去,红粟寒梢试一探。”
声教从今已远覃②,翩翩作者问谁堪。
石经犹有中郎蔡③,金匮④曾夸太史谈⑤。
至竟银钩并铁画,相传海北到天南。
诸生考古头浑白,禹穴⑥何时更许探。
九日同出真珠园再用前韵
来自清源葛已覃,君王问猎我犹堪。
百年耆旧如重见,九日登临得纵谈。
才子不知汾水上,仙人长在大江南。
明珠照夜应无数,要是层波⑦更好探。
送别傅郎中安道①持节闽中并引。
忽然乡思若为收,莫到三茅②最上头。
二月东瓯③看负弩④,一天南荡想行舟。
过家上冢从今数,落絮飞花合昼游。
料得甘泉来奏计,定应前席⑤莫迟留。
八月十五日道出南昌寄龚帅实之①兼呈程泰之②刘文潜③二漕
未应双井即尘埃,似此衣冠得几回。
国子先生还并驾,洪都新府却重开。
再三为问滕王阁④,第一须登孺子台⑤。
定向此中修玩事,江边不道故人来。
闰月九日登越王台次韵经略敷文所寄诗
闲陪小队出山椒,为有吴歌杂楚谣。
纵道菊花如昨日,要看汤饼作三朝。
千重岭海供横槊,一带风烟听采樵。
凭仗折冲①如此好,不应东去更乘轺②。
再次前韵
却趁秋旻别九韶③,扶胥④直下听风谣。
澜翻⑤对酒还终夕,火急催诗在诘朝⑥。
南国更逢陶令⑦菊,西江莫扦楚人樵。
自应幕下文书少,节制如今属汉轺。
前岁过真阳初识子钦今道出曲江不忍遽分手偶成长句以志两处山川人物之胜亦少慰别来耿耿耳
秋崖一夕卷炎蒸,那更挥斤为斫冰。
碧落旧寻烧药灶,白芒长对读书灯。
相期大庾①何多日,似出浮屠②向上层。
纵有分张③吾未老,定从台阁看飞腾。
送别奉常④林史君黄中⑤易守延平
去时胡不到瓜时⑥,上日多应柳絮飞。
卧辙⑦只缘滕壤⑧少,怀章须要越人肥。
三千仪礼非绵蕝,⑨五十行春⑩尚彩衣。
莫爱传经似齐鲁,石渠长是待公归。
枕席逾旬蒙丞相访问仍辱宠示名篇辄搜枯肠次严韵以塞来使
陈正献诗:“走笔题诗问起居,近来导引复何如。从教两鬓霜无数,却要三田火有余。示病想同摩诘病,读书还著子云书。梅霖十日宜高爽,试共登楼一豁舒。”①
丞相严装似燕居②,为怜消渴③到相如。
病多得艾三年远,歌杂成琴十日余。
绿野忽传春草句,白头还对朵云书。
若为追逐园林胜,百转愁肠亦少舒。
次韵贺邱国镇致仕
桃花流水是家乡,洛下才名四十强。
自有赤松④堪辟谷⑤,那能白首更为郎。
案头贝叶⑥忘言久,江上莼羹⑦引兴长。
解后却成香火社,好将诗句细商量。
往时从林删定时隐①为招提之集,语某以吾于九仙作见一庵,邱壑②之念,未尝一日去心。比挂冠③得请,又欣然相语曰:吾将作屋数间,老于芹下。吾老矣,从此皆空闲日子,所未能忘,书卷一事耳。吴兴别乘代者以期告,而公有是举,壮矣哉。夹漈唱酬之什,皆一时显者,于其最后也,作芹斋诗。
郑夹漈诗:“千载清风去不留,何人能伴赤松游。乞骸直到骸归日,告老须临老尽头。元亮田园何处有,子平昏嫁几时休。湖州别驾发深省,挂却朝冠便自由。””
④方正字次云:“邓侯牵挽政难留,六十年来亦倦游。至竟眼高无俗韵,不因人唤始回头。江湖白鸟缘应熟,尘土乌靴心少休。可笑山翁痴未已,欲成吏隐更何由。”
⑤春风芹下足迟留,白鸟平田忆旧游。
说尽轩裳⑥还过眼,读残书卷复从头。
偶逢隐几①何须问,不到投簪②便拟休。
平世声名如皦日③,欲将何地置巢由④。
奉题游洋张明府流香亭时以荐章数下深秋月马首且欲西矣因以寄意云
封题⑤青李数绯桃,处分园林意自豪。
旋出篇章陪乐府⑥,更凭花木续《离骚》⑦。
酴醿⑧架下提春榼,薝葡⑨林中滴夜槽。
却是秋风生马耳⑩,未应老大笑牛刀。
送别陈侍郎应求①知泉州并引。
某窃观蔡公侍郎②尝大书于洛阳桥③之上,侍郎过洛阳,当摩挲此石,仿佛为同日事也。某送别到惠安,道中因以赋诗云。
百片牙旗④水面长,蔡邕题在刺桐乡。
十年杯酒开云榭⑤,一样官衔过洛阳。
我亦携家缘送客,谁能扫地自焚香。
野桥冲腊寒梅白,莫要登临忆侍郎。
傅史君安道再有治莆之命取道城外还泉南得来书云已出十里
何事风流旧史君,江边听说下朱幡⑥。
逢迎要问平津邸①,准拟来呼垤泽门②。
竹马③已喧明月浦,篮舆④却出杏花村⑤。
不知锦瑟⑥流传遍,欲愈头风好细论。
挽李制干子诚⑦
千金治产似孙吴⑧,珠箔⑨银觥只自如。
问我长风当夕起,数他极浦落帆初。
自知汗简⑩今千轴,更说生犀有几株。
赤壁①当年遇黄盖②,周郎③何惜借吹嘘。
文字纷纷更问兵,秋灯束发尚青荧。
便令三子成门户,却许诸孙说典型。
隔水忽传朝露曲,行人长数夕阳亭。
河东健笔惟诸薛,梅子冈边为勒铭。
七言绝句
别方次云
姑苏④台上姑苏馆,共说南山竹火炉。
湖上相逢又相别,不知何处说姑苏。
代陈季若上张帅
一样官仪⑤汉代新,乘时大手与经纶⑥。
东南自古衣冠地,桐柏山前淮水春。
长陪彩仗下蓬莱,万岁声中霁色开。
自是北门须卧护,双旌迢递①日边来。
柳堤九曲暗青丝,画戟②丛中昼影迟。
传说姑苏新乐府,只缘太守例能诗。
直甫③见示次云乞豫章集数诗偶成二小绝因以自喻
修水佳人白玉栏,花前何似妾容颜。
从来未省伤春意,犹自楼头画远山。
莫怪骚人④太颉颃⑤,曾闻阿母语刘郎。
神仙本自无言说,尸解⑥由来最下方。
吴容州仲一挽词
竹屋绳桥⑦自有村,牛山箫笛⑧不堪闻。
碑前更问何年月,为借容州旧使君。
挽方通判良翰①
楼橹②千重铁作门,不堪聚米③更重论。
居延④岁月那相似,一听悲歌一断魂。
得钱终日走燕寺,抱膝⑤经年动越吟⑥。
想得长安⑦西望眼,只应黄鹄⑧见归心。
达者渊明自挽歌,新坟数尺奈愁何。
鸡林贾客⑨无从问,收拾篇章有几多。
九死穹庐⑩我未甘,后来勿使陇西惭。
明时节义多传述,柱下何人是老聃。
挽林通判德溥
岂为长者畏时名,梁楚何从得此声。
只隔螺江衣带水,自应别驾旧廉平。
噫呜双柩出平川,五月黄梅欲雨天①。
长愧江南徐孺子②,只鸡斗酒③是何年。
哭徐删定德襄修
文巷里莫春前,欲上旗亭④问客船。
忽有短笺无寄处,渔梁⑤却在泪痕边。
忽然白昼自生哀,立马桥东唤不回。
惊起河波理残梦,十年灯火上心来。
哭伯兄鹊山处士蒿里曲
窃观之近古葬显者则歌《薤露》①,又有《蒿里》②之曲施诸闾巷,乃取鹊山号哭之声作是曲。
残云衰草趁人愁,生即团栾③死便休。
悲泣声中裁此曲,鸡啾山外鹊山头。
长记藜床④发问初,翩翩出语自无余。
斯翁胸腹平如水,不在尘埃数卷书。
桐棺三寸更何疑,却取江枫短作碑。
惟有一般蒿里曲,长箫欲断更教吹。
附注
①本段文字,四库本无。 ②李焘(1115—1184),字仁甫、子真,号巽岩,南宋历史学家、目录学家,眉州丹棱(今属四川)人。绍兴八年(1138)进士,授成都府华阳县主簿,未就任,于丹棱龙鹄山读书。至十二年,始调华阳主簿。累官礼部侍郎,进敷文阁学士兼侍读,同修国史。屡章告老,除敷文阁学士致仕。卒年七十,追赠光禄大夫,累赠太师、温国公,谥文简。以名节、学术著称,长于吏治,关心民瘼,博览典籍,著述宏富。纂修《续资治通鉴长编》,又著有《易学》《春秋学》《六朝通鉴博议》《说文解字五音韵谱》等。 ③瞿塘,即瞿塘峡,为长江三峡之首,也称夔峡。 ①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长江南岸的蛇山之巅,有“天下江山第一楼”“天下绝景”之称。与湖南岳阳楼、江西南昌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223)。唐代诗人崔颢《黄鹤楼》、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诗文,使得黄鹤楼闻名遐迩。 ②璠玙,一种产于鲁国的美玉。 ③醽醁,或作“酃渌”“醽渌”。用湖南衡阳县东酃湖湖水所酿制的酒。后泛指美酒。晋潘尼《皇太子集应令》云:“羽觞飞醽醁,芳馔备奇珍。”④潘陆,晋文学家潘岳和陆机的并称,泛指文人学士。 ⑤括苍山,位于浙东中南部,为浙江名山。据史书载,登之见苍海,以其色苍苍然接海,故名括苍。 ①银罂,亦作“银甖”,银质或银饰的贮器,用以盛酒水。唐杨巨源《石水词》之一:“银罂深锁贮清光,无限来人不得尝。”②陈弥作,字季若,宋闽县(今属福建)人。绍兴八年(1138)进士,始为莆田县丞。后任太府寺丞,福建、两浙转运判官,提举四川都大茶马,召为大理少卿,除兵部侍郎,迁吏部侍郎兼权尚书,知潭州、泉州,终敷文阁直学士、大中大夫。 ③仓使,掌管仓廪积粮,受纳租税,支给禄廪等事的官员。 ④大块,大自然,大地。《庄子·齐物论》云:“夫大块噫气,其名为风。”成玄英疏:“大块者,造物之名,亦自然之称也。”⑤娲皇,即女娲。相传为伏羲氏之妹,曾炼石补天,后世遂尊称为“娲皇”。 ⑥后稷,周朝的先祖。相传姜嫄因践天帝迹而怀后稷,因初欲弃之,故取名曰弃。及长,帝尧举为农师;有功,封于邰,号曰后稷,别姓姬氏。见《史记·周本纪》。 ⑦大浸,大水。《庄子·逍遥游》云:“之人也,物莫之伤,大浸稽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热。”⑧流金,谓高温熔化金属。多形容气候酷热。 ①常平,古代一种调节米价的方法。筑仓储谷,谷贱时增价而籴,谷贵时减价而粜。又指常平仓。《宋史·食货志上》云:“淳化三年,京畿大穰,分遣使臣于四城门置场,增价以籴,虚近仓贮之,命曰常平,岁饥即下其直予民。”②转圜,转动圆形的器物,比喻顺畅迅速。《汉书·梅福传》云:“昔高祖纳善若不及,从谏若转圜。”③抟饭,捏饭成团。《礼记·曲礼上》云:“毋抟饭。”④赤子,初生的婴儿。《尚书·康诰》云:“若保赤子,惟民其康乂。””⑤刘晏,字士安,唐代宰相、理财家,曹州南华(今属山东)人。幼年才华横溢,号称神童,名噪京师。《三字经》有“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之语。历任吏部尚书、同平章事,领度支、铸钱、盐铁等使,封彭城县开国伯。 实施了一系列的财政改革措施,为安史之乱后的唐朝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建中元年(780)遭谗害,被敕自尽,年六十五,后追赠郑州刺史,加赠司徒。《全唐文》和《全唐诗》录有其作品。 ⑥管仲(约前723—前645),姬姓,管氏,名夷吾,也称敬仲,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颍上(今属安徽)人。他在经济、政治、军事等许多领域都有卓著的建树。齐桓公即位后,经鲍叔牙推荐,用管仲为相,被尊为“仲父””。在齐国实行政治经济改革,使齐桓公成为春秋第一霸主。生平事迹和思想言论主要记载于《左传》《国语·齐语》《史记·管晏列传》。《汉书·艺文志》著录有《管子》八十六篇。 ①义仓,旧时地方上储存粮食以备荒年同济公众的粮仓。 ②喧阗,亦作“喧天”,形容声音大得震天。 ③底本“斯助”,四库本作“斯坐”。 ④五弦,古代乐器名。《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云:“昔者舜鼓五弦,歌《南风》之诗而天下治。”⑤李远,字器之,宋毗陵(今属江苏)人。高宗绍兴二十七年(1157)进士。孝宗乾道二年(1166),除秘书省正字,迁校书郎,著作佐郎。五年,为福建安抚司参议官。事见《南宋馆阁录》卷七、八。 ⑥徐庾,南朝陈徐陵和北周庾信的并称,皆为当时著名文学家。 ⑦《子虚赋》,是汉代辞赋家司马相如早期游梁时所作。此赋写楚国之子虚先生出使齐国,子虚向乌有先生讲述随齐王出猎,齐王问及楚国,极力铺排楚国之广大丰饶,以至云梦不过是其后花园之小小一角。乌有不服,便以齐国之大海名山、异方殊类,傲视子虚。其主要意义是通过这种夸张声势的描写,表现了汉一代王朝的强大声势和雄伟气魄。此赋极铺张扬厉之能事,辞藻丰富,描写工丽,散韵相间,标志着汉大赋的完全成熟。它与《上林赋》构成姊妹篇,都是汉代文学正式确立的标志性作品。 ①颠末,自始至终的事情经过情形。 ②底本“分”,四库本作“令”,当从底本。 ③燕然,指汉班固所撰《封燕然山铭》。亦泛指歌颂边功的诗文。 ④黄初,三国魏文帝曹丕的年号,共计7年(220—226)。 ⑤中郎,指东汉书法家蔡邕。前文已有注。 ⑥正始,三国魏齐王曹芳的第一个年号,共计10年(240—249)。 ⑦抵掌,击掌,表示高兴。典出《国策·秦策一》:“见说赵王于华屋之下,抵掌而谈。”⑧石渠,西汉皇帝用来藏书的阁名。为萧何所造,位于长安未央宫殿北。班固《两都赋序》云:“内设金马石渠之署,外兴乐府协律之事。”⑨金陵,南京的古称。其来历,一般认为因南京钟山在春秋时称金陵山而得名。另一说,即埋金之说。相传金陵的名称,是因秦始皇在今城北龙湾金陵岗埋金以镇王气而得。此外,还有楚威王埋金说。据说楚威王以为南京“有王气”,令人在今狮子山以北的江边(古称龙湾)埋金。还有一种说法,南京地接金坛,其山产金,故名。 ⑩青荧,青光闪映貌。 ⑪荒鸡,指三更前啼叫的鸡。旧时以其鸣为恶声,主不祥。 ⑫鞭春,亦称为“鞭牛”“打春”。旧俗于立春前一日,各地州县官府鞭打春牛迎春,以祈求丰收。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立春》云:“立春前一日,开封府进春牛入禁中鞭春。”⑬底本“北”,疑作“此”。四库本无此小字注。 ⑭虾蟆衣,青苔的别名。《庄子·至乐》云:“鼃蠙之衣。”成玄英疏:“鼃蠙之衣,青苔也,在水中若张绵,俗谓之虾蟆衣也。 ①藜杖,以藜茎做成的手杖。唐王维《菩提寺禁口号又示裴迪》云:“悠然策藜杖,归向桃花源。”” ②嚼蜡,比喻无味。《楞严经》卷八云:“我无欲心,应汝行事,于横陈时,味如嚼蜡。” ③岘山,位于襄阳。传西晋羊祐治襄阳,深受爱戴,死后襄阳人在岘山立羊公碑纪念,读者无不堕泪,故称堕泪碑。唐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诗云:“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裳。” ④玉关,即玉门关。 ①卢同,四库本作“卢仝”,更准确。卢仝(约795—835),自号玉川子,唐代诗人,初唐四杰卢照邻嫡系子孙,济源(今属河南)人。早年隐少室山,后迁居洛阳。破屋数间,图书满架,终日苦哦,邻僧赠米;刻苦读书,博览经史,工诗精文,不愿仕进,被尊称为“茶仙”。性格“高古介僻,所见不凡近”,狷介类孟郊,雄豪之气近韩愈。韩孟诗派重要人物,死于甘露之变。著有《玉川子诗集》。 ②孟郊(751—814),字东野,唐代著名诗人,湖州武康(今属浙江)人。 少隐居嵩山,性狷介,与韩愈友善。年四十五六方登进士第,调溧阳尉。署东都水陆转运判官。后为兴元参军。工诗,与贾岛齐名,并称“郊岛”,又以诗风瘦硬,有“郊寒岛瘦”之说。卒年六十四,私谥贞曜先生。著有《孟东野诗集》。 ③蹇驴,跛足、驽劣而弱小的驴子。《东方朔·七谏》云:“驾蹇驴而无策兮,又何路之能极?”④竹鸡,动物名。鸟纲鸡形目雉科。体形粗短圆胖,似鹑而稍大。尾短而圆,羽毛呈褐色,腹部乳白色。因喜居竹林间而得名。 ⑤四库本无此小字注。 ⑥鸠妇,指雌鸠。宋欧阳修《鸣鸠》诗云:“天将阴,鸣鸠逐妇鸣中林,鸠妇怒啼无好音。” ①眢井,干枯的井。 ②鸿蒙,混沌,迷漫广大貌。传说在开天辟地之前,世界是一团混沌的元气,这种自然的元气叫作鸿蒙,因此把那个时代称作鸿蒙时代。后泛指远古时代。 ③神马,传说中神奇的马。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温水注》云:“长老传言,池中有神马。家马交之,则生骏驹,日行五百里。” ④元气,大化之气,天地未分前的混沌之气。 ⑤雷斧,传说中雷神用以发霹雳的工具。其形如斧,故名。 ⑥太白,即金星,又称“长庚”“启明”。 ⑦斗魁,北斗七星中,第一至第四颗星。因排列成四边形,像斗可以盛酒的部分,故称为“斗魁”。 ①古人以梦中见熊罴为生男的征兆。后以“梦熊”作生男的颂语。语本《诗·小雅·斯干》:“吉梦维何,维熊维罴。”又云:“大人占之,维熊维罴,男子之祥。” ②珠庭,仙人的宫院,仙境。 ③韩吏部,指唐代文学家韩愈。前文已有注。 ④绛帐,亦称为“马帐”。讲座或师长的美称。唐卢纶《上巳日陪齐相公花楼宴》云:“礼卑瞻绛帐,恩浃厕华缨。” ⑤孔席,指孔子四处奔走,席不暇暖之事。 ⑥蓬莱,相传渤海中仙人居住的山。 ⑦牙签,以牙骨等制成的签牌,系在书卷上作为标识,以便翻检。泛指指书籍。 ⑧东阁,原指东向的小门,后用以指宰相招贤的地方。典出《汉书·公孙弘传》:“弘自见为举首,起徒步,数年至宰相封侯,于是起客馆,开东阁以延贤人,与参谋议。” ①林大鼐(一作大鼎),字梅卿,宋兴化军莆田县(今属福建)人。绍兴五年(1135)进士,历任秘书省校勘书籍官、太常寺簿兼尚书郎、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右谏议大夫兼侍讲、权吏部尚书等。后为秦桧所忌,出知泉州,卒于任。 著有《铁砚文集》《莆阳风物赋》等。 ②李贺(790—816),字长吉,唐宗室后裔,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人,居于福昌(今河南宜阳)昌谷。七岁能辞章,为韩愈、皇甫湜所重。每旦日出,骑弱马,从小奚奴,背古锦囊,途中得佳句,即书投囊中,及暮归,整理成篇。 辞尚奇诡,所得皆惊迈,当时无能效者。作乐府词数十篇,皆合之弦管,无不讽诵。官至协律郎,卒年二十七。他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留下了“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有“诗鬼”之称。著有《昌谷集》。 ③书带,束书的带。典出唐李白《题江夏修静寺》诗:“书带留青草,琴堂幂素尘。” ④刺桐,树名,亦称海桐、山芙蓉。落叶乔木。花、叶可供观赏,枝千间有圆锥形棘刺,故名。原产印度、马来亚等地,广东一带亦多栽培。旧时多入诗,亦以指刺桐之花。又为泉州别称。唐时环城皆种植刺桐,故名。宋元时代伊斯兰旅行家东来,常以刺桐一名记入其行纪。 ①别乘,别驾的别称。别驾从事史,官名,亦称别驾从事,简称“别驾”。汉置,为州刺史佐官。隋初改别驾为长史,后废置不常。宋各州通判,职任似别驾,后世因以别驾为通判之习称。宋吴曾《能改斋漫录·事实》云:“别驾始后汉,州置别驾治中。然则别驾者,官之名也。若别乘则别驾之义,非官名也。” ②杖履,亦作“杖屦”。手杖和鞋子。因皆为出行时的用具,故引申为脚步、足迹。年长者拄杖而行,故以杖履为对尊长的敬称。 ③郑公乡,东汉郑玄受人崇敬,其乡曰“郑公乡”,后以“郑公乡”赞誉别人的乡里。典出《后汉书·郑玄传》:“国相孔融深敬于玄,屣履造门。告高密县为玄特立一乡,曰:公者仁德之正号,不必三事大夫也。今郑君乡宜曰郑公乡。” ④宗盟,同宗,同姓。唐骆宾王《代徐敬业传檄天下文》云:“君之爱子,幽之于别宫;贼之宗盟,委之以重任。” ⑤里巷,犹街巷,代指乡邻。宋陆游《连岁小稔喜甚有作》诗云:“社醅邀里巷,膰肉饫儿童。” ⑥马鬣,坟墓封土的一种形状。亦指坟墓。唐李白《上留田行》云:“蓬科马鬣今已平,昔之弟死兄不葬。”⑦锦步障,遮蔽风尘或视线的锦制屏幕。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汰侈》云:“君夫作紫丝布步障碧绫裹四十里,石崇作锦步障五十里以敌之。” ①东宫,古代太子所居住的地方。亦借指太子。《诗经·卫风·硕人》云:“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 ②底本“六首”,四库本作“六日”。当从底本。 ③猗兰,汉殿名。相传汉武帝诞生前,父景帝梦赤彘从云中而下,入崇兰阁,因改阁名为猗兰殿。后武帝生于此殿。见旧题汉郭宪《洞冥记》。 ④仙掌,汉武帝为求仙,在建章宫神明台,上造铜仙人,舒掌捧铜盘玉杯,以承接天上的仙露,后称承露金人为仙掌。汉张衡《西京赋》云:“立修茎之仙掌,承云表之清露。” ⑤黄麾,古代天子或大臣所乘车舆的装饰品。《东观汉记·班超传》云:“建初八年,称超为将兵长使,假鼓吹黄麾。” ⑥青桂,桂树。桂树常绿,故称。南朝梁江淹《莲花赋》云:“青桂羞烈,沉水惭馨。” ⑦羲画,指伏羲画卦。相传八卦为伏羲所画,故名。 ⑧长秋,汉代皇后的宫名,用以名官,称其官署为“长秋寺”。负责宣达旨意,管理宫中事务。 ⑨京兆,指京师所在地区。 ①维熊,祝生男之辞。《诗·小雅·斯干》云:“吉梦维何?维熊维罴⋯⋯维熊维罴,男子之祥。”郑玄笺:“熊罴在山,阳之祥也,故为生男。”后即以“维熊”为祝生男之辞。 ②璇源,指皇族。《旧唐书·恭懿太子佋传》云:“第十二子故兴王佋,毓庆璇源,分华若木,天资纯孝,神假聪明。” ③银榜,宫殿或庙宇门端所悬的辉煌华丽的匾额。 ④金茎,用以擎承露盘的铜柱。《文选·班固》云:“抗仙掌以承露,擢双立之金茎。”李善注:“金茎,铜柱也。” ⑤龙楼,汉代太子宫门名,借指太子所居之官。《汉书·成帝纪》云:“上尝急召,太子出龙楼门,不敢绝驰道,西至直城门,得绝乃度,还入作室门。”颜师古注引张晏曰:“门楼上有铜龙,若白鹤、飞廉之为名也。” ⑥鹤禁,太子所居之处。清厉荃《事物异名录·官室·鹤禁》载:“《汉官阙疏》云:‘鹤宫,太子所居,凡人不得出入,故曰鹤禁。’” ⑦重爻,《周易》六十四卦皆由八卦二二相重而成,故谓之“重卦”或“重爻”。 ⑧九六,《周易》术语。《易·乾》“初九”,唐孔颖达疏:“七为少阳,八为少阴,质而不变,为爻之本体;九为老阳,六为老阴,文而从变,故为爻之别名。”故“九六”泛指阴阳及柔刚等属性。 ⑨《曲礼》,《礼记》首篇篇名。分上下二篇。记吉、凶、宾、军、嘉五礼之事,明其委曲,故名。 ⑩禖,求子的祭祀。 ⑪古人以梦见熊罴为生男之兆。后以“梦熊””作生男的颂语。语出《诗·小雅·斯干》云:“吉梦维何?维熊维罴。” ①沆瀣,露气。《楚辞·远游》云:“餐六气而饮沆瀣兮,漱正阳而含朝霞。” ②铜楼,饰有铜龙的门楼。借指太子宫室。亦借指帝王宫阙。唐李白《酬坊州王司马与阎正字对雪见赠》云:“价重铜龙楼,声高重门侧。” ③竹苞,指竹叶茂盛。比喻家门兴盛。典出《诗经·小雅·斯干》:“如竹苞矣,如松茂矣。” ④卜鼎,九鼎是古代传国重器,择定置放九鼎之所在,即意味定都于其地。 后即沿用为定都之称。 ⑤卿云,即庆云,一种彩云,古人视为祥瑞。《竹书纪年》卷上云:“十四年,卿云见,命禹代虞事。” ⑥詹事,职官名。汉代皇后太子宫皆置詹事,后专为太子属官。掌管东宫内外庶务,历代相沿。 ①《豳雅》,指《诗·豳风·七月》篇。《周礼·春官·籥章》云:“凡国祈年于田祖,吹《豳雅》,击土鼓,以乐田畯。”郑玄注:“《豳雅》,亦《七月》也。 《七月》又有‘于耜举趾,馌彼南亩’之事,是亦歌其类。谓之雅者,以其言男女之正。””后亦泛指农事之歌。 ②建戌,底本作“建戍”,当笔误。建戌,夏历九月。《国语·周语》韦昭注云:“建戌之初,寒露节也。” ③司马,指司马迁。司马迁,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史记》作者,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 ④高堂,指高堂生,复姓高堂,名伯,西汉鲁(今山东曲阜)人,专治古代礼制。《礼》经秦火,而书不传。汉兴,高堂生传《士礼》十七篇,即今本《仪礼》,为当时今文礼学最早传授者。 ⑤嵩岱,嵩山和泰山的并称。《后汉书·杨伦传》云:“夫圣王所以听僮夫匹妇之言者,犹尘加嵩岱,雾集淮海,虽未有益,不为损也。” ⑥斗牛,星名。二十八星宿中的斗宿和牛宿。 ⑦玉宇,华丽的宫殿,借指神仙居住的地方。南朝梁萧纶《祀鲁山神文》云:“金坛玉宇,是众妙之游遨。” ①三辅,汉代治理京畿地区的三个职官,即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后亦指京师附近之地。《史记·大宛传》云:“于是汉发三辅罪人,因巴蜀士数万人,遣两将军郭昌、卫广等往击昆明之遮汉使者。” ②九畴,夏禹治天下的九类大法。见《尚书·洪范》。 ③于胥,观察。于,语助词。《诗·大雅·公刘》云:“于胥斯原,既庶既繁。”朱熹《集传》云:“胥,相也。”④甲观,为皇太子所居。后泛指太子宫。《汉书·成帝纪》云:“元帝在太子官生甲观画堂,为世嫡皇孙。” ⑤洗马,职官名。汉为东宫官属,太子外出,则导威仪;晋以后职掌图籍,隋称司经局洗马,历代因袭,清末废。 ⑥寿斝,寿觞。宋苏辙《宣徽使张安道生日》云:“从公淮阳今几年,忆持寿斝当公前。” ①次韵,亦称为“步韵”,古代赠答诗中,依仿他人来诗的韵字次第作诗回赠。 ②赵汝愚(1140—1196),字子直,宋宗室,居饶州余干(今属江西)。乾道二年(1166)进士,除秘书省正字,历吏部侍郎兼太子侍讲、制置四川兼知成都府等职。绍熙二年(1191),召为吏部尚书。四年,迁知枢密院事。五年,与韩侂胄等定议,立嘉王赵扩为帝,是为宁宗。拜右丞相,命朱熹待制经筵,悉收召士君子之在外者。庆元元年(1195),罢相出知福州。再谪永州安置,至衡州疾作,暴卒,年五十七,谥忠定。著有诗文集和《太祖实录举要》《国朝诸臣奏议》。 ③雁塔,位于今陕西省长安县南。有两座:一在慈恩寺,称为“大雁塔”;一在荐福寺,称为“小雁塔”。唐代新中进士,均在大雁塔内题名。故以“雁塔题名”代称进士及第。 ④天禄,汉代贮藏典籍的宫殿。班固《西京赋》云:“又有天禄、石渠,典籍之府。”⑤三山,神话传说中,东海中仙人所居住的三座山:蓬莱、方丈、瀛洲。 ⑥觚棱,宫阙上转角处的瓦脊成方角棱瓣之形。亦借指宫阙。 ⑦玉糁,指玉糁羹。 ①八分,亦称为“八分书”“分书”。书体名。为秦代隶体的一种笔法,八分似篆,介于篆隶之间,故称为“八分”。 ②远覃,远延,远播。 ③东汉熹平四年(175),刻《周易》《尚书》《诗经》《仪礼》《春秋》《公羊传》和《论语》等石经七种,凡46石、20余万字,立于洛阳太学。书丹者蔡邕(133—192),字伯皆,东汉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博学多才,通晓经史、天文、音律,擅长辞赋。献帝时官至左中郎将,卒年六十。 ④金匮,指用金属封缄的柜子,一般用于藏书。《汉书·晁错传》云:“刻于玉版,藏于金匮,历之春秋,纪之后世。”⑤司马谈(约前165—前110),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人,汉代著名史学家司马迁之父,建元、元封年间任太史令。 ⑥禹穴,相传为夏禹的葬地,在今浙江省绍兴之会稽山。又指会稽宛委山,相传禹于此得黄帝之书而复藏之。又传为夏禹决汉水时的住处,在今陕西省旬阳县东。 ⑦层波,谓起伏的波浪。唐张祐《送曾黯游夔州》云:“不远夔州路,层波滟滪连。”又喻美女的眼晴。 ①傅自得(1116—1183),字安道,宋泉州(今属福建)人。以荫为福建路提点刑狱司干办公事。主管台州崇道观,通判漳州,知兴化军,以忤秦桧罢。孝宗即位,再知兴化军。召为吏部郎中。出为福建路转运副使,改两浙东路提点刑狱,寻主管武夷山冲佑观。卒年六十八,著有《至乐斋集》四十卷,已佚。 ②三茅,长有三棱的菁茅,为古代的瑞草。《晋书·礼志上》云:“其吉礼也,则三茅不翦,日观停瑄。” ③东瓯,温州及浙江省南部沿海地区的别称。东晋置永嘉郡,隋废,唐时曾复置。 ④负弩,古时上级长官来访时,下级官吏背负弩矢在前引导以示尊敬。南朝陈徐陵《与王僧辩书》云:“郡将州司,郊迎负弩。” ⑤前席,移坐向前以相接近。《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云:“至夜半,文帝前席。” ①龚茂良(1121—1178),字实之,宋兴化军莆田县(今属福建)人。高宗绍兴八年(1138)进士,历任南安县主簿、邵武司法、泉州观察推官。“以廉勤称”,改宣教郎。以同知枢密院事黄祖舜荐,召试馆职,除秘书省正字,累迁吏部郎官,除监察御史。后擢广东提刑,知广州。淳熙元年(1174),拜参知政事,代行宰相职。与蔡襄、陈俊卿、方信孺称为“莆田四贤”。卒年五十八,著有《龚实之奏议》六卷、《文献通考》六十卷、《静泰堂集》十卷。 ②程大昌(1123—1195),字泰之,宋徽州休宁(今属安徽)人。高宗绍兴二十一年(1151)进士,历任太平州教授、大学正、秘书省正字。孝宗时,迁著作佐郎,除浙东提点刑狱,徙江西转运副使,权刑部侍郎,累官吏部尚书。后出知泉州、建宁府。光宗即位,徙知明州,所至留心民困。以龙图阁学士致仕。卒年七十三,谥文简。平生笃学,长于考订名物典故。著有《禹贡论》《诗论》《易原》《雍录》《易老通言》《考古编》《演繁露》《北边备对》等。 ③刘焞,字文潜,宋成都(今属四川)人。高宗绍兴二十一年(1151)进士。孝宗乾道四年(1168),除校书郎,累迁国子司业。九年,除江南西路转运判官。淳熙五年(1178),为荆湖北路转运使,迁知静江府兼广南西路经略安抚使。七年,知潭州兼湖南路安抚使。 ④滕王阁,位于今江西省新建县城西章江门上的一座阁楼。为唐高祖子滕王元婴任洪州刺史时所建,落成之日,适被封为滕王,因以名阁。唐王勃有名篇《滕王阁序》。 ⑤孺子台,亦名孺子亭,位于南昌市区的西湖之中,乃汉高士徐稚隐钓之所,南唐时建有高士台。 ①折冲,原指打退敌人攻城的战车。喻拒敌取胜。后多用在国与国之间的外交谈判。 ②乘轺,坐着轻便的马车。轺,本义是指迎宾车、先导车、开道车。后来指被国君召唤者所乘坐的宫廷专车。 ③九韶,古代音乐名,周朝雅乐之一,简称《韶》。相传为舜时的所作,另说为喾时所作。 ④扶胥,亦作“扶苏”。《诗·郑风·山有扶苏》云:“山有扶苏,隰有荷华。”毛传:“扶苏,扶胥,小木也。” ⑤澜翻,波涛翻腾。比喻文章或说话的气势雄壮,变化激烈诡奇。唐韩愈《记梦诗》云:“夜梦神官与我言,罗缕道妙角与根,挈携陬维口澜翻。” ⑥诘朝,同“诘旦”,即平明、清晨,典出《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戒尔车乘,敬尔君事,诘朝将见。”杜预注:“诘朝,平旦。” ⑦陶潜(365或376—427),字渊明,一说名渊明,字元亮,东晋庐江阳(今属江西)人。起家州祭酒,不堪吏职,辞归。复为镇军、建威参军、彭泽令。郡遣督邮至,潜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安帝义熙二年(406),即去官隐居,赋《归去来兮》以明志。义熙末,征著作佐郎,不就。自以曾祖晋世宰辅,耻复屈身后代,入南朝宋,不肯复仕。所著文章,皆题年月。义熙以前,书晋代年号,南朝宋以后,唯云甲子。躬耕自资,嗜酒,善为诗文。私谥靖节。今存《陶渊明集》辑本。 ①大庾,即大庾岭,五岭之一。古名塞上、台岭,相传汉武帝有庾姓将军筑城于此,因有大庾之名。又名东峤、梅岭。在今江西大余、广东南雄交界处,向为岭南、岭北的交通咽喉。 ②浮屠,佛陀的别名。《后汉书·楚王英传》云:“晚节更喜黄老,学为浮屠,斋戒祭祀。” ③分张,分离、离散之意。 ④奉常,官名,秦九卿之一。《汉书·百官公卿表》云:“奉常,秦官,掌宗庙礼仪,有丞。景帝中六年更名太常。”颜师古注:“太常,王者旌旗也,画日月焉,王有大事则建以行,礼官主持之,故曰奉常也。后改曰太常,尊大之义也。” ⑤林栗,字黄中,宋福州福清(今属福建)人。高宗绍兴十二年(1142)进士,调崇仁尉,教授南安军。宰相陈康伯荐为太学正,守太常博士。孝宗即位,迁屯田员外郎、皇子恭王府直讲。淳熙四年(1177),知兴化军。后擢兵部侍郎。 朱熹为兵部郎官,栗与之论学不合,遂攻击朱熹本无学术,妄自尊大。因太常博士叶适上封事辩之,侍御史胡晋臣劾栗,出知泉州,改明州。奉祠以卒,谥简肃。 ⑥瓜时,本义为瓜熟之时,指七月。借指任职期满。唐杜甫《秋日夔府咏怀奉寄》云:“瓜时犹旅寓,萍泛苦夤缘。” ⑦卧辙,指百姓挽留去职官吏,典出《后汉书·侯霸传》:霸为淮阳太守,征入都,百姓号哭遮使车,卧于辙中,乞留霸一年。 ⑧滕壤,典出《孟子·滕文公上》云:“夫滕壤地褊小,将为君子焉,将为野人焉。” ⑨绵蕝,亦作“绵蕞”,谓制订整顿朝仪典章。见史记卷九十九《刘敬叔孙通列传》。 ⑩行春,指官吏春日出巡。《后汉书·郑弘传》云:“弘少为乡啬夫,太守第五伦行春,见而深奇之,召署督邮,与孝廉。” ①四库本无此小字题注。 ②燕居,退朝而处;闲居。《礼记·仲尼燕居》云:“仲尼燕居,子张、子贡、言游侍。” ③消渴,中医上指口渴饮水多而小便多。即今之糖尿病。 ④赤松子,上古仙人。相传神农时为雨师,能入火自焚,随风雨而上下。 ⑤辟谷,一种道术,不食五谷以求仙。 ⑥贝叶,贝多树之树叶,古印度人用于书写佛经。代指佛经。 ⑦莼羹,用莼菜烹制的羹。唐张志和《渔父歌》云:“松江蟹舍主人欢,菰饭莼羹亦共餐。” 芹斋诗并引。 ①林霆,字时隐,宋兴化军莆田县(今属福建)人,政和五年(1115)进士,授乌江县丞。绍兴中,秦桧以林霆“有庠序之旧”,召为详定司敕令所删定官。“霆见桧曰:‘公忍以二帝置万里外易一相位乎?’力辞去”。秦桧死,任承议郎、衢州通判,转湖州通判。“以二寡姊年垂八十,不欲远宦,告老而归”。莆田人以林冲之父子死于王事,林霆与堂兄林震又以忤权贵废黜,称为忠义林氏。宝庆三年(1227),即其所居立祠。宝祐中,又给田百亩,使备祭享,以劝忠义。 ②邱壑,指山水幽深之处,喻深远的意境。亦指隐者所居之处。 ③挂冠,喻辞去官职。唐岑参《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云:“誓将挂冠去,觉道资无穷。” ④四库本无此小字注。郑樵(1104—1162),字渔仲,自号溪西逸民,学者称夹漈先生,宋兴化军兴化县(今属福建)人。高宗绍兴中,以荐召对,授迪功郎,礼、兵部架阁。为御史劾,改监南岳庙。所著《通志》书成,入为枢密院编修官。卒年五十九,著有《通志》《夹漈遗稿》《尔雅注》等。 ⑤四库本无此小字注。方翥,字次云,宋兴化军莆田县(今属福建)人,绍兴八年(1138)进士,授闽清县尉。后召为秘书省正字,以风闻论事听外补,卒于家。有集三十卷,已佚。事见《艾轩集》卷九《正字子方子窆铭》。 ⑥轩裳,指官位爵禄,代指有高位的人。 ①隐几,倚靠几案,又指几案。《孟子·公孙丑下》云:“坐而言,不应,隐几而卧。” ②投簪,指辞去官职。《文选》孔稚珪《北山移文》云:“昔闻投簪逸海岸,今见解兰缚尘缨。” ③皦日,明亮的太阳。《诗经·王风·大车》云:“谓予不信,有如皦日。” ④巢由,巢父、许由的并称。相传二人为尧时隐士,尧让位于二人,皆不受。 因喻指隐居不仕者。 ⑤封题,物品封装妥善后,在封口处题签。特指在书札的封口上签押。引申为书札。 ⑥乐府,汉代乐府所采集保存的民间诗歌称为“乐府”。后泛称凡配乐的诗歌词曲,以及文人模仿乐府的作品为“乐府”。 ⑦离骚,或称为“离骚经”“楚骚”。楚辞篇名。战国时屈原所作。屈原仕楚怀王,因谗言被疏,忧愁幽思而作离骚,以表明爱国心志。全文词采雅丽,为一长篇韵文,对后代文学有深远的影响。 ⑧酴醾,花名。本酒名,以花颜色似之,故取以为名。宋陆游《东阳观酴醾》云:“福州正月把离杯,已见酴醾压架开。” ⑨薝葡,栀子花。 ⑩马耳,风吹过马耳边。比喻把别人的话当作耳边风。 ⑪牛刀,宰牛用的大刀。比喻大材。语出《论语·阳货》:“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 ①陈俊卿(1113—1186),字应求,宋兴化军莆田县(今属福建)人。绍兴八年(1138)进士第二(榜眼),授泉州观察推官。因不附秦桧,被置闲职。桧死,召为校书郎。任普安郡王府教授。孝宗即位,迁中书舍人,出知泉州。乾道元年(1165),除吏部侍郎同修国史。四年,授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以用人为已任,奖廉退,抑奔竞。凡所奏请,都关治乱安危大事。六年,以观文殿大学士知福州。以少保、魏国公致仕。卒年七十四,谥正献。有遗文二十卷、奏议二十卷,均佚。 ②蔡公侍郎,指蔡襄。蔡襄(1012—1067),字君谟,宋兴化军仙游县(今属福建)人。北宋天圣八年(1030)进士,历任馆阁校勘、知谏院、直史馆、知制诰、龙图阁直学士、枢密院直学士、翰林学士、三司使、端明殿学士等职,并出任福建路转运使,知泉州、福州、开封和杭州府事。卒年五十六,赠礼部侍郎,谥忠惠。著有《茶录》《荔枝谱》《蔡忠惠集》等。 ③洛阳桥,原名“万安桥”,位于泉州东郊洛阳江上,北宋皇祐五年至嘉祐四年(1053—1059)由泉州知州蔡襄主持修造。桥长834米,宽7米,为中国现存最早的跨海石桥。桥南有蔡忠惠公祠,祠内有蔡襄撰《万安桥记》碑刻。 ④牙旗,天子或将军所立于军营前的大旗,因竿上以象牙为饰,故称为“牙旗”。张衡《东京赋》云:“戈矛若林,牙旗缤纷。” ⑤云榭,高耸入云的楼台。唐许敬宗《奉和圣制登三台言志应制》云:“中天表云榭,载极耸昆楼。” ⑥朱幡,红色的旗幡,尊显者所用。唐李益《大礼毕皇帝御丹凤门改元建中大赦》云:“灵鸡鼓舞承天赦,高翔百尺垂朱幡。” ①平津邸,汉公孙弘为丞相,封平津侯,起客馆,开东阁,招请士人。后因以“平津邸”称高级官僚延纳宾客的处所。亦作“平津馆”“平津阁”。 ②垤泽门,春秋时期宋国都城的城门,即商丘古城的内城西关城门。语出《孟子·尽心上》:“鲁君之宋,呼于垤泽之门。”朱熹注:“宋城门也。” ③竹马,一种童玩。多以竹竿制成,充作马骑。《后汉书·郭伋传》云:“到西河美稷,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 ④篮舆,或作“蓝舆”。竹轿。《宋书·陶潜传》云:“潜有脚疾,使一门生二儿舆篮舆。” ⑤杏花村,种有很多杏花的村庄,词章中描写春景时的常用词。唐杜牧《清明》云:“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⑥锦瑟,装饰华美的瑟。一说锦瑟为宠妾的名字。唐杜甫《曲江对雨》云:“何时诏此金钱会,暂醉佳人锦瑟旁。” ⑦李富(1085—1162),字子诚,宋兴化军莆田县(今属福建)人。南宋时,以家财募集义兵,北上抗金,隶韩世忠麾下,屡立战功,宣抚使张渊荐任殿前统制司干办公事官,故世称为“李制干”。后辞官归家侍母,“富好施与,尝于郡境内造桥梁凡三十有四所”,捐巨资修缮兴化军学,建卧云轩和梅峰书院等,聚徒讲学。卒年七十八,著有《春秋注解》。 ⑧孙吴,称孙武与吴起。二人皆精兵法,善用兵,世人每并称之。或称孙膑与吴起。孙膑为孙武之后,善兵法,故亦与吴起并称。 ⑨珠箔,珠帘。唐李白《相逢行》云:“秀色谁家子,云车珠箔开。” ⑩汗简,竹简,古代用来书写文字的竹片。借指史册、典籍。《晋书·王湛传论》云:“虽崇勋懋绩,有阙于旂常;素德清规,足传于汗简矣。” ⑪生犀,即犀甲,借指劲兵。唐陆龟蒙《南征》诗云:“遥知贼胆纵横破,绕帐生犀一万株。”” ①赤壁,传为中国古代著名的赤壁之战遗址,位于湖北省蒲圻县西北。 ②黄盖,字公覆,三国吴零陵(今属湖南)人。初任郡吏,后随孙坚起义。 盖姿貌严毅,善于养兵,每次征伐,士卒皆争先。赤壁之役,建议火攻,大破曹军,升任武锋郎将。武陵蛮人造反时,领兵讨伐,平定后,累加偏将军,卒于官。 ③周瑜(175—210),字公瑾,东汉末年名将,庐江舒县(今属安徽)人。 有姿貌,精音律,江东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少与孙策交好,21岁起随孙策奔赴战场平定江东。后孙策遇刺身亡,孙权继任,周瑜将兵赴丧,以中护军的身份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建安十三年(208),周瑜率军与刘备联合,于赤壁之战中大败曹军,由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十四年,拜偏将军领南郡太守。十五年病逝于巴丘,年仅36岁。 ④姑苏,江苏省吴县的旧称,今为苏州市。 ⑤官仪,官府的礼仪。又指做官者的仪容风度。宋苏轼《神宗皇帝挽词》之二:“典礼从周旧,官仪与汉隆。”⑥经纶,整理蚕丝。引申为规划、治理。《礼记·中庸》云:“惟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 ①迢递,遥远的样子。唐孟浩然《赴京途中遇雪》云:“迢递秦京道,苍茫岁暮天。” ②画戟,列在庙社及殿门前,饰有彩画的戟,为古代官署的仪仗。唐韦应物《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云:“兵卫森画戟,宴寝凝清香。” ③方秉白,字直甫,号草堂,宋兴化军莆田县(今属福建)人。孝宗朝以孝廉荐,不起,传家唯书数厨而已。郡守赵彦厉尝辟修《莆阳志》。著有《草堂文集》。 ④骚人,屈原曾作《离骚》,故后称诗人为“骚人”。唐柳宗元《酬曹侍御过象县见寄》云:“破额山前碧玉流,骚人遥驻木兰舟。” ⑤颉颃,刚直傲慢。《文选·夏侯湛·东方朔画赞》云:“苟出不可以直道也,颉颃以傲世。” ⑥尸解,修炼得道者遗其形骸而成仙。《北史·李先传》云:“年九十余,颜如少童。一旦,沐浴冠带,家人异之,俄而坐卒。道士咸称其得尸解仙道。” ⑦绳桥,以绳索连接搭成的桥。唐岑参《送狄员外巡按西山军》云:“泉浇阁道滑,水冻绳桥脆。” ⑧箫笛,箫与笛。泛指管乐器。宋韩维《答曼叔见谢颖桥相过之什》云:“哀弦孤引四坐寂,继以箫笛相谐和。” ①方喜,字良翰,宋人,官至广州通判。 ②楼橹,古代供守兵瞭望敌军动静的无顶盖高台。《三国志·朱然传》云:“真等起土山,凿地道,立楼橹。”③聚米,比喻指划形势,运筹决策。 ④居延,汉唐以来西北地区军事重镇,故址在今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东南。 ⑤抱膝,以手抱膝而坐。有所思貌。见《三国志》裴松之注引鱼豢《魏略》:“每晨夕从容,常抱膝长啸。”⑥越吟,典出《史记·张仪列传》:战国时越人庄舄在楚国做了大官,虽富贵不忘故国,病中吟越歌以寄乡思。后遂以“庄舄越吟、庄舄思归、秦声、越吟”等表达不忘故国家园的思想感情。 ⑦长安,为周朝镐京、秦朝咸阳、汉朝长安的故地。泛指京师。 ⑧黄鹄,神话传说中的大鸟,能一举千里。《楚辞·卜居》云:“宁与黄鹄比翼乎?将与鸡鹜争食乎?此孰吉孰凶,何去何从?” ⑨鸡林贾,古代对新罗商人的称呼。语本《新唐书·白居易传》:“居易于文章精切⋯⋯鸡林行贾售其国相,率篇易一金。” ⑩穹庐,游牧民族所住的毡帐,中央隆起,四周下垂,形状似天,因而称为“穹庐”。 ⑪柱下,史载老子曾为周柱下史,后以“柱下”为老子或老子《道德经》的代称。 ⑫老聃,即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谥曰聃,故称老聃。春秋末思想家、哲学家,为道教之祖。 ①梅雨,中国南部五月至七月、日本南部六月及七月初所下的雨,因正值梅子成熟的时节,故称。 ②徐孺子,即徐稺。徐稺(97—168),字孺子,东汉名士,世称“南州高士”,豫章南昌(今属江西)人。曾屡次被朝廷及地方征召,终未出仕。汉灵帝初年,朝廷想用蒲轮征聘徐稺,恰逢他逝世,时年72岁。因其“恭俭义让,淡泊明志””的处世哲学受到世人推崇,徐稺被认为是“人杰”的典范和楷模。 ③只鸡斗酒,准备好一只鸡,一壶酒。原指对死者的祭奠物品,多用作追悼亡友之辞。后也指招待来客。典出曹操《祀故太尉桥玄文》:“殂逝之后,路有经由,不以斗酒只鸡过相沃酹,车过三步,腹痛勿怪。” ④旗亭,古代观察、指挥集市的处所,上立有旗,故称。又指酒楼,悬旗为酒招,故称。 ⑤鱼梁,筑堰拦水捕鱼的一种设施。宋王安石《半山即事》之七:“露积山禾百种收,渔梁亦自富虾鳅。” ①《薤露》,古时送葬的歌曲。田横的门徒为田横自杀所作的悲歌,感叹生命短暂如薤上的露水。 ②《蒿里》,诗名,古时挽歌。《乐府诗集》卷二十七云:“蒿里谁家地,聚敛魂魄无贤愚。” ③团栾,团圆、团聚。唐孟郊《惜苦》云:“可惜大雅旨,意此小团栾。” ④藜床,藜茎编的床榻。泛指简陋的坐榻。北周庾信《小园赋》云:“管宁藜床,虽穿而可坐。”
知识出处
《艾轩先生文集》
出版者:海峡文艺出版社
本书记述艾轩先生文集诗卷,分别介绍了诗类、七言律、七言绝句、奏状札子、表状、策问、记类、序类、杂著、书简、启、祭文、祝文、行状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