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中理学名家林光朝(代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艾轩先生文集》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20000430
颗粒名称: 闽中理学名家林光朝(代序)
页数: 7
页码: 1-7

内容

理学,滥觞于北宋初年,由范仲淹、欧阳修以及胡瑗、孙复、石介、陈襄等人开其端,逐渐形成一股批判魏晋隋唐以来佛道思想、复兴儒家学说的思想潮流。至北宋中期,理学发展到了第一个高潮,其代表人物有周敦颐、张载、邵雍、程颢、程颐。北宋末南宋初,理学在福建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播,涌现出一大批具有承上启下重要作用的知名理学家,莆田林光朝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林光朝(1114—1178),字谦之,号艾轩,兴化军莆田县黄石(今属莆田市荔城区;一说莆田县英田,今属秀屿区)人。他自幼聪颖好学,受业于同邑名儒林霆。曾先后两次进京考进士,均落榜。但他并不气馁,离京返乡途中,便在浙江钱塘、吴兴一带访师游学,“过吴中,从陆(景瑞)子正游而得洛学(理学)”①。同时,他还与有忧国之心、耿直敢言的王苹(福清人)及其学生施德操等过从甚密,深受他们的影响。因此,艾轩的“学问气节俱有自来”。他研读程学,“学通六经,旁贯百氏”②,返回黄石老家时年已26岁。此时他明经博古,通练纪务,其行堪为一邑所矜式,其文也多为时人所称道。
  黄石古称水南,位于今莆田市区东南约9千米谷城山北麓,南洋平原中心。宋初已相当繁荣,贾舶往来频繁,是杭州、宁波、温州通往闽南、粤东的必经之道。据方志记载:“黄石市(镇)在府城东南,跨连江、莆田、景德、谷清四里。居人延亘千余家。其秀民多读书、登仕版⋯⋯市井之盛,为莆一大聚落也。”①宋邑人、进士郑叔侨在一首描绘熙宁桥的诗中云:“千寻水面跨长桥,隐隐晴虹卧海潮。结驷直通黄石市,连艘横断白湖腰。”②记述了当时船艘如织,穿梭往来于黄石的商贸盛况。
  黄石市(镇)郊有一座山,海拔146米,原名城山,因山上原筑有寨城而得名,后经文人雅化衍成谷城山。山上树木葱郁,满目青翠,俗名清山。又因山坡上下数里地遍是梅林,梅花盛开时,好似北国雪色,故有“谷城梅雪”之称,是莆阳二十四景之一。在青山之下有一座庙宇,通称黄石文庙,是莆田现存的较为完整的古庙宇之一。早在唐朝,这里就建有红泉宫(今荔城区黄石中心小学),用以纪念兴化南洋平原的开拓者福建观察使裴次元。
  宋绍兴十年(1140),林光朝在族叔林国钧的资助下,在红泉宫兴教办学,“开门教授”③,“一意聚徒讲学不复出”④,史称“红泉义学”。因其地处黄石东井,又称“东井书堂”。学宫内有拜经堂,南宋状元张孝祥题匾,林光朝曾有诗云:“黄石江平乡相出,几人传说拜经堂。”⑤
  由于“红泉义学”为前来从学之士免费提供食宿,故一时间各地求学者纷至沓来,络绎不绝,每年都有数百人,而且学生中“取巍科、登显仕甚众”①。“南夫子”之名从此远扬,正如刘克庄在《兴化军城山三先生祠堂记》中说:“初艾轩来水南,学者空郡从之,而红泉东井之学闻天下。”②明代探花、邑人林文在《红泉讲道序》中也赞道:“吾莆自陈、隋间郑露讲学于南湖,在唐则吾祖(林)蕴、(林)藻、欧阳詹读书于泉山。至宋,艾轩讲道于红泉,由是文风大振,遂有海滨洙泗之称,其盛矣哉!”③
  林光朝博学笃志,手不释卷,他教导生徒,阐明义理,不在训诂上用功夫,学有创新,涵咏体践,“不专于词章为进取计”④,“惟于《易》《诗》《礼》,精通默识,间为章句,口授学者,使之心通理解”⑤。据载,朱熹24岁那年赴泉州同安(今厦门同安)任主簿时,路过莆田,特地赶到东井学堂聆听林光朝的精彩授课。
  林光朝在讲课时曾形象地说道:“譬如一块精金,欲道不是金,非金之不好,是不识金也。”为此朱熹感叹道:“说得道理极精细,为之踊跃鼓动;退而思之,忘寝食者数时。”⑥林光朝还通过启蒙先生林霆的介绍,结识了同乡郑樵,他们来往密切,互借图书,探讨学问,留下了“红泉夹漈”的佳话。
  除在东井学堂授徒之外,林光朝还在谷城山的松隐岩、国清塘旁的濯缨亭和五侯山的涌泉岩等地构筑草堂,传道讲学。明代莆人状元柯潜在《蒲弄草堂》诗中赞叹曰:“艾轩先生鸣大宋,绝世文才岂天纵?横经讲道倡莆中,别构茅堂向蒲弄。蒲弄山高矗天起,倒影平湖三十里。渡头频系问奇船,门巷纷纷向珠履。一从观化去不来,旧基零落荒苍苔。高林日暮鸟相语,废圃春深花自开。花开花落几今古,风教何曾化尘土。绵绵书泽犹在人,满邑弦歌比邹鲁。我来曾过山之陬,夕阳驻马空回头。九原之魂不可作,临风一啸云悠悠。”①
  清邑人陈池养在《濯缨亭》诗中,也记载这一史实:“艾轩讲学为莆倡,国清之塘威名区。人居金山来城山,平湖击揖频往返。横经蒲弄一席地,论德松隐之岩间。”与此同时,林光朝的足迹还遍及福清的三山、横塘、海口、龙山北麓一带,广授生徒,传播学术思想。
  林光朝在长达20多年的讲学中,积累不少至今仍可借鉴的经验,在授学宗旨上有别于闽理学的其他思想派系。一是创立“体用为本”的思想。他反对只做训诂,从事烦琐哲学的研究,强调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随其深浅自行体会,老师从旁启发诱导,让学生通过体会理解哲理的含义;反对空谈,强调实践是根本,主张按自然的法则去解释现实的社会,这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二是学无止境的求学精神。他认为学习上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他在讲学活动中,仍然是“早衰无他想,惟贪把书卷。不减少年时,终日在案头”。反映他勤奋好学、刻苦求学、至老不衰的治学精神。
  沿及南宋,讲学之风日盛。林光朝继承程子之学,在闽中一带传播,声名远播,桃李芬芳。他所创立的学术思想为其弟子所传承,并形成颇具规模的红泉学派。据《闽书》载,红泉学派的门徒源远流长,根深叶茂。“其后,网山林公亦之,乐轩陈公藻,先后起而继之。乐轩,家长乐;网山,居福清,岁来讲学东井,风声所被,气习所薰,人皆有邹鲁之风”②。
  又据《莆阳比事》记载,林光朝学生刘夙、刘朔于绍兴年间(1131—1162)相继登进士第后,在浙江衢州和温州一带任职和教授。
  还有不少弟子在各地创书院,如弟子洪天赐、刘克刚等,他们的学术宗旨继承了艾轩的思想,大显身手,有的寻其源,有的扬起波,各有千秋。
  林光朝是一位对宋代理学的形成、传播有过重要贡献的人物。尤其是宋朝南渡后,对东南半壁理学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因为红泉学派兴起于二程、朱陆之间,在传播洛学上,承前启后。
  宋初尊崇儒学,重视孔孟之道。至宋仁宗继位,遂推行义理之学,胡瑗、孙复、石介开其先河,周敦颐是理学的开山祖师。至宋神宗年间(1068—1085),又有周的门徒程颢、程颐等,一传再传,蔚成理学一大学派。正如清人蒋垣所说:“濂溪周子敦颐,继孔孟绝学于仁宗间,以《太极图》《通书》授程伯子颢、叔子颐。二程之门受业最多,而刘绚、季吁、谢良佐、游酢、张绎、苏昞、吕大临、吕大钧、尹惇、杨时成德尤著。杨时闽之将乐人。⋯⋯杨时归闽,受业者多,东南推其程氏正宗,遂为八闽理学之始,门人胡宏、罗从彦尤著。弘传之张栻,从彦传之李侗。侗传之朱熹。”①
  表现在政治上,学派中又各有门户,造成朝廷中党派纷争。程氏兄弟的“洛学”派在受到三次沉重打击之后,进入闽、浙、赣,潜移民间。于是,洛学在南渡前后形成中辍局面。另一方面,当林光朝倡道讲学于红泉之际,朱熹还处在孩提时代。当朱熹正式师事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门下专心于儒学时,林光朝已登进士第。
  同时,从二程洛学入闽线索看,一是洛学道南系的先河杨时、游酢。杨时一传罗从彦,二传李侗,三传朱熹;游则无门人。二是程学传至胡安国,胡安国传其子胡寅、胡宁、胡宏,并传侄子胡宪。三是通过程门高弟伊焞、王苹传陆子正,再传林光朝。“和靖高弟如吕、如王、如祁,皆无门人可见,监官陆氏(子正)独能传入艾轩,于是红泉东井学派兴焉”①。上述前两条线的程门高弟皆是闽北人,他们传播洛学都在闽北,使闽北成为福建学术的一大中心,闽文化的大本营。
  但是这些闽学先贤均卒于北宋或南宋初,唯有闽中这一线路,传承程学正宗的林光朝正处盛年之时,故红泉学派为南宋理学的勃兴无疑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恰如明宋濂在《黄四如集序》中所言:“濂洛中微,考亭未兴,艾轩林公光朝,独倡道莆阳,从如归市,红泉、东井之学乃闻于天下。”②《宋史》记载:“南渡后,以伊、洛之学倡东南者,自光朝始。”③南宋时以直秘阁知兴化军的林希逸也说:“自南渡后,洛学中微,朱、张未起,以经行倡东南,使诸生涵咏体践,知圣贤之心不在训诂者,自莆南夫子始。”④陈俊卿在《艾轩祠堂记》中曾赞扬道:“莆虽小垒,儒风特盛,自绍兴以来四五十年,士知洛学,而以行义修饬闻于乡里者,艾轩先生实作成之也。”⑤由此可推断,林光朝的理学思想对青年时期的朱熹一定产生过影响。
  红泉学派的历史地位及其作用还在于,它促进了宋代莆田地方文化的发展。由于林光朝在东井学堂倡导讲学时,一提倡师生共处一堂,“未尝强以语人”,二注重师表作用,诲人不倦,加上他本身治学严谨,学问渊博,“高处逼《檀弓》《榖梁》,平处犹与韩并驱”⑥,“他人数言不能道者,先生直数言雍容有余”,德望日重,四方之士从学者日众。尤其是宋隆兴年间(1163—1164),南方士子多师艾轩先生,座下常数百人。“典型还似鲁人初,四海衣冠归坐隅”,一派授业兴盛的景象。

附注

①[明]周瑛、黄仲昭:《重刊兴化府志》,第445页,清同治十年(1871)重刊,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②[明]周瑛、黄仲昭:《重刊兴化府志》,第765页,清同治十年(1871)重刊,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①[明]黄仲昭:《八闽通志》上册,第285页,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②[明]周瑛、黄仲昭:《重刊兴化府志》,第847页,清同治十年(1871)重刊,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③[明]周瑛、黄仲昭:《重刊兴化府志》,第765页,清同治十年(1871)重刊,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④[宋]林光朝:《艾轩集》卷十附录。 ⑤[明]黄仲昭:《八闽通志》下册,第35页,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①[明]周瑛、黄仲昭:《重刊兴化府志》,第765页,清同治十年(1871)重刊,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②[宋]刘克庄:《后村全集》卷九十。 ③[明]周瑛、黄仲昭:《重刊兴化府志》,第834页,清同治十年(1871)重刊,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④[明]周瑛、黄仲昭:《重刊兴化府志》,第890页,清同治十年(1871)重刊,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⑤[宋]林光朝:《艾轩集》卷十附录。 ⑥[明]周瑛、黄仲昭:《重刊兴化府志》,第891页,清同治十年(1871)重刊,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①[明]周瑛、黄仲昭:《重刊兴化府志》,第860-861页,清同治十年(1871)重刊,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②[明]何乔远:《闽书》,第557页,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①[清]蒋垣:《八闽理学源流》卷一。 ①明]周瑛、黄仲昭:《重刊兴化府志》,第220页,清同治十年(1871)重刊,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②[明]周瑛、黄仲昭:《重刊兴化府志》,第890页,清同治十年(1871)重刊,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③[宋]林光朝:《艾轩集》卷十附录。 ④[宋]林光朝:《艾轩集》卷十附录。

知识出处

艾轩先生文集

《艾轩先生文集》

出版者:海峡文艺出版社

本书记述艾轩先生文集诗卷,分别介绍了诗类、七言律、七言绝句、奏状札子、表状、策问、记类、序类、杂著、书简、启、祭文、祝文、行状等。

阅读

相关人物

林祖泉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