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怀大海的人,都是兰溪诗社的成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莆风新籁》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20000423
颗粒名称: 心怀大海的人,都是兰溪诗社的成员
页数: 6
页码: 225-230

内容

终于完成了《莆风新籁》的选编工作,在此,先向入选的莆阳诗人致敬,因为诗歌,每位诗人的名字都是温暖而明亮的。
  这是一本有“故事”的莆阳诗人作品合集。
  诗人正中、杨振辉、郭明理等发起,于1986年12月21日成立了兰溪诗社,1987年2月出版了诗报《兰溪》。这是莆田诗歌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其影响远远超过了母亲河木兰溪流域。我也是当时兰溪诗社的追随者,时常夹杂在正中、振辉等几位诗歌大哥中间学习,现在回想起来,仍然感觉满腔热血、浑身火焰。
  后来,在各种原因的夹攻下,兰溪诗社的活动式微了,诗报也停办了,诗歌只能通过友情的线索在这些诗人间交流、互动。兰溪诗社成了我们这些人心中解不开的精神链接,换句话说,组织架构上的兰溪诗社不在了,但精神上的兰溪诗社却一直在这些关联者心中,以殿堂的形式存在着。
  时间久了,兰溪诗社的名字会在我们这些诗社的老成员心中生痛。1993年,在正中、振辉的策划下,决定出版一本兰溪诗人的诗歌合集,大家将这个重要的任务交给我来执行。
  而我,辜负了大家的信任,由于个人工作和生活突然间发生的巨变,我有整整十五年时间远离了诗歌,诗集的事也被无限期地耽搁了下来。
  但是,诗是神和诗人之间的一个契约。在这种神秘的纽结中,兰溪诗社以各种形式复活着。或者说,兰溪诗社的诗歌精神,一直超越着诗社实质形式,被莆阳诗人们不间断传承着。
  因为一个缘起,2014年,在走过内心的千山万水之后,我一脚又拐回到了诗歌之中。我的第二本诗集出版了,在给诗集命名时,不知道是契合与诗之间的宿命还是触及当时的心境,我选定了《不是去向是归途》作为诗集的名字;不约而同的是,兰溪诗社创社社长正中兄搁笔多年后,也先我一步推出了他的诗集《时间的羽翼》,这似乎也是一种暗示,二十几年前的诗歌情怀,自带羽翼,一直伴飞在我们身边。
  因为诗歌,当年的兰溪诗社的成员又重新交集在一起。
  在杨健民老师的推动下,海峡文艺出版社和省作家协会联合举办了正中兄和我的诗集研讨会。在这次效果远超预期的活动中,重聚了众多的莆阳诗人,其中不少都是当年的兰溪诗社的关联者。活动过后,莆阳诗人之间顺理成章多了诗歌之间的互动,在健民老师和诗人年微漾的组织下,莆阳诗人们汇聚在微信诗群“诗歌羊村”里,随后又组建了“莆阳诗群”。
  兰溪诗社正以各种形式重启,兰溪诗社的诗歌精神被不断聚焦、强化,而她的外延被不断放大、扩张;她已不再是当年仙游木兰溪畔的兰溪诗社,在被重新启动命名前,她以各种形式存在,越来越多的莆阳诗人聚集在一起,以莆阳诗群的名义,组织着、举行着各种诗歌活动。
  短短几年间,莆阳诗群多次组织参与了文化名人朱金明先生发起的桃花诗歌年会,这是大型的跨界文化盛会,众多诗人、画家、书法家以诗歌的名义雅聚一堂,诗酒唱酬,留下许多佳话及桃花诗篇;如今朱金明先生虽然因病离开了我们,但桃花诗会却成了莆阳文化人美好的记怀。
  莆阳诗群还多次参与组织了福建采纳传媒的中秋诗会;参与协办了市文化局组织的三清殿大型诗歌朗诵会;参与了诗人王清铭先生组织的仙游蜚山诗会;参与推动了朱金明先生诗词集《风月斋》的出版,并全程组织了由福建省美学协会、莆田市作家协会主办的朱金明文化学术研讨会。
  在莆阳文化名人、作家朱合浦先生的牵头推动下,莆阳诗群参与了由福建省作协、湄州岛祖庙主办的首届“祖庙杯”妈祖诗歌大奖赛,留下了大量歌颂、宏扬妈祖立德、行善、大爱精神的优秀诗篇。
  与莆田市朗诵协会在美丽的后黄南洋风情村联袂举行端午诗歌朗诵活动,让诗与朗诵彼此相得益彰,两者都得到更完美的展现;并在后黄村设立了诗歌创作基地,让诗人们的创作更加接地气。
  兰溪是一条会长大的河流,因为有许多诗歌的支流正不断汇聚进来。
  莆田本土众多有影响力的自媒体也加入到了诗歌的大合唱中。
  邱盛先生主持的微信公众号“莆田长谷”率先推出莆阳诗群作品系列,子笛先生主持的“莆田旅游网”也大力度推出多期莆阳诗群的作品专号,高频率报道诗群的活动动态,诗人南夫主持的“周末诗苑”,每周重点推介一位莆阳诗人,系统性推介了优秀诗人及作品;诗人年微漾、卢惠姗、湛蓝的个人公众号也都持续不断发布莆阳诗人的诗歌作品,一时间,诗歌成了莆阳文学中闪亮的明珠,成为莆田的一种文化现象。
  莆阳诗群的动态受到了省内外诗歌界的刮目相看。
  《天津诗人》《海峡诗人》及众多诗歌自媒体纷纷推出莆阳诗群的诗歌专辑。在短短几年间,莆阳诗人的作品大量出现在《诗刊》《人民文学》《人民日报》《星星诗刊》《绿风》《诗潮》《诗林》《福建文学》《福建日报》《香港文学》《长春藤》等上百种海内外有影响力的诗歌大刊上;优秀作品被收入多种重要的诗歌选本,数年间,莆阳诗人不断斩获各种诗歌大奖,莆阳诗群代表性诗人年微漾更是荣获第24届柔刚诗歌奖首奖。
  莆阳诗群在福建成为一个重要的诗歌地域群体,莆阳诗人的诗歌作品成为闽派诗歌重要的组成部分。
  而兰溪诗社的正式重启,实际上成了一种诗歌精神纪念性的标志,她不再以传统诗社的方式重新面世;三十年前兰溪诗歌精神的影响力早已超越了一条河流的界限,在网络无边际的时代,她所代表的精神内核,早已和整个中国诗歌接壤,莆阳诗人的诗歌作品也已经与中国诗歌并网。
  在正中、南夫、陈上、张坚、本少爷、年微漾等诗人的接力下,兰溪诗社成为在市民政局正式登记的民间文化社团,诗人陈上为她设计了社徽等一整套识别系统,兰溪诗社的诗歌公众号平台“兰溪诗歌”也在众人的推动下正式上线了。
  而我作为兰溪诗社重启的组织者之一,一直亏欠着兰溪诗社一个隆重的重启仪式。
  除了我个人生性慵懒外,我更愿意重生的兰溪诗社是一个开放、包容、无界限的诗歌精神的载体。她开放,充满各种进入的通道;她包容,随时迎接更多的莆阳诗人并入兰溪诗社的精神范畴。兰溪诗社的成员不再用一本会员证、一枚社徽来圈定,在强大的内在诗歌精神彰显下,诗社的重启的形式已经不重要了,我更想套用一句诗来表达兰溪诗社重启的真实意义——每一位心怀大海的人,都是兰溪诗社的成员。
  《莆风新籁》是兰溪诗社重启后的重要工作之一。诗人南夫、沧海、张坚、林落木、年微漾、本少爷、石瞒芋、公子剑等为此付出了诸多努力;而我,借着《莆风新籁》主编之名,悄悄还了二十几年前未了的诗歌宿债。
  要感谢的人很多,杨健民老师、哈雷老师为诗集作了精彩的序,海峡文艺出版社的林滨副社长为诗集命名,并全程负责诗集的出版事宜……
  《莆风新籁》终于要出版了,她是兰溪诗社的一个总结和新起点;我相信这是一件有意义的事,在诗歌碎片化、边缘化的今天,以白纸黑字的形式,记录下莆阳诗人对诗歌的敬畏及坚守,当众多标准沦陷在物质文明的汪洋之中,这种敬畏与坚守,就像一座峻拔坚硬的孤岛,异类而高贵!而这,也正是三十年来兰溪诗歌精神从未间断的传承。
  在“兰溪诗歌”微信公众号上线时,我曾为她写了几句话,在这里重提一下——
  给一条小路插上路标,叫它远方。
  给一条溪流指明方向,叫它大海。
  而我们正在出发,或者正在途中。
  萧然
  2018年9月13日

知识出处

莆风新籁

《莆风新籁》

出版者:海峡文艺出版社

本书主要收录了几十位莆田籍诗人近年创作的诗歌精品,较为全面地展示了当代莆田诗人的风貌和实力。全书收录了《多情人小安》《少年游》《挥铁锹的人》《向日葵》《寂静的天空》《再造星辰》等作品。

阅读

相关人物

萧然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