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阳,诗歌是你的神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莆风新籁》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20000420
颗粒名称: 莆阳,诗歌是你的神
页数: 6
页码: 7-12

内容

谢觉哉当年视察莆田时写下赞美兴化平原的诗篇:“初春天气正宜晴,风送轻车过荔城。麦子平铺青似绣,果园错落绿如棚。”离现在已时隔整整半个多世纪,但读来依然清新如昨。春末夏初,壶山兰水、荔树成林、枇把飘香,在我眼里,广袤的兴化平原是美丽富饶的江南鱼米之乡。
  莆田历史上钟灵毓秀、人文璀璨,千百年来,文儒之气熏染,出了许多大作家、大诗人。如今这里是一个正在崛起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港口城市,是著名的海滨邹鲁、文献名邦,更是诗人眼中的“甜美的沃土”(梁征诗句)。莆籍著名评论家许怀中先生曾细数过在莆阳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历代出现的许多诗人:如莆田县人林藻,是闽举进士之第一人,工诗书法,其诗作收录于《全唐诗》内;黄滔也是莆田城厢人,为晚唐著名诗人,《全唐诗》收录其诗作100多首;仙游人蔡襄,诗文清妙,造诣很深,有《蔡忠惠公文集》传世,内集诗歌370多首;仙游人陈谠,任过殿中侍御史等职,诗文雅致;莆田人宋珏,善画能诗,诗情画笔,倾倒名流;莆田城厢人张琴,是兴化科举以来最后一科进士,其诗文、书画等均为世人所收藏。还值得一提的是,莆仙出过不少女诗人,如梅妃江采苹。她的《一斛珠》流传甚广。莆田黄石黄幼藻,留下《柳絮篇》;莆田华亭徐贞女,明嘉靖年间倭寇入侵,气节凛然,拾炭题五言绝句(诗云:“皎皎俞潭水,长流万古清。妄身同此水,静洗月中晶。”)于壁,随即投潭壮烈就义。此外如俞若耶、吴丝、吴班、吴荔娘、陈琼、陈蕙卿、陈淑英等均有诗篇传世。
  在我看来最著名的当属南宋豪放派诗人刘克庄,因为他,延寿溪已然成了一条诗歌之河。
  然而许怀中先生却还疏漏了一位重要的文学家、诗人余怀,他的《板桥杂记》描述了十里秦淮南岸的旧院风情,过往岁月中的金沙银屑,连郑板桥看了也惊叹其才华,遂欣然以板桥为号。余怀乃莆田黄石水南村人,是我地地道道的老乡。他的诗词“清而能丽,绮而不靡”,用笔较为深细,表现出悠情绵邈的意境,且“纯以气胜,是初唐沈、宋之遗”。余怀居东南一隅,结交了那个朝代所有的文人墨客,诗词名噪一时,时人评其诗文影响力“不减刘禹锡”。朱彝尊读了他《由画溪三箬至合溪》诗后,称其诗有晚唐风格,有一种秋花式的幽艳晚香之韵。
  莆阳自古是诗歌垂青之地,且不说郭风和彭燕郊浇红了莆田的“文学之花”,而今莆阳诗歌在场有一大批优秀诗人,如正中、王鸿、萧然、杨雪帆、林春荣、南夫、潘黎明、温建茂、林落木、楚鹰、沧海、张旗、王清铭、郑朝阳、年微漾、陈上、本少爷、石瞒芋、公子剑、陈俊杰、守树、巫小茶、墨予、麦芒、沈雨晴等等,呈现出了梯式的代际结构,其中一些是年轻时诗写者而今重返诗坛(一个人诗歌一旦附体就是一辈子甩不开的情缘)。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文献名邦”、“海滨邹鲁”的故里,这二十多年间还出现了吴建华作家市长和梁征诗人市长——这种情况在全国其他地级市是很少出现的。历史证明一个有文化的领导者对他治理一方所产生的文化推动影响力是深远的。莆阳得天时地利人和之眷顾,千百年来诗意的浸润滋养了馥郁芳香的人文心灵。
  莆阳诗群一直活跃在“闽派诗歌”的版图上,近年来更加注重诗歌文本创作,组织诗歌采风活动,出版合集《映像仙游》《映像莆阳》《诗韵涵江》等;还设立了在“拒绝平庸晦涩,评选实力诗人,力推新锐天才”为宗旨的引领下的“张坚诗歌奖”;莆田市文联主办的《莆田文学》是培养诗歌新人的一块园地;而今又重启“兰溪诗社”,让几十年前的诗歌文脉得以延续。诗歌在莆阳渐渐成为一种习惯,正全方位多角度地展开。更多的人接触到了诗歌,并和诗歌发生关系,在组织方式上则带有更多的当代的特征;它更开放,影响也更广。特别是成立了莆田市诗歌朗诵协会,不但培养了大众对诗歌的热爱,还引领了普通话的普及。莆田中小学生在几次全国普通话比赛中获得头筹,这在“把普通话说得不普通”(福建作家协会副主席朱谷忠语)莆田语系来说,是多么不容易,极大地鼓舞了青少年学习诗歌、热爱朗诵的激情。每次应邀参加他们的朗诵会之后,我都感到微微有些醉,正如诗人徐敬亚所描述的那样:那是词醉,语言醉,诗醉!
  在大众传媒话语膨胀的时代,诗歌似乎正在远去。但是在莆阳这座诗意葱茏的土地上,我却看到一个有趣的现象,诗歌不知道自己已经死了——就像几天前我在一座古厝荒废的天井里,以为衰败的草根却慢慢渗入雨水浇过的墙缝生长了出来,开出几朵淡蓝色的小花。它植根于自己的土地从不背弃诺言,从个体生命出发,揭示生存、眷念生命、流连光景、闪烁性情,细细地把自己的美学和对世界的认知,传达到坍塌的世界,并以生命的清新脱俗营造出寂静而不枯涩、生动而不繁复的意境。
  《莆风新籁——莆田诗人精品选萃》里的每一首诗都是一朵蓝色的小花。在这里,诗歌不知道自己已经死了,她顽强的生命昭示一个更加繁茂的春天的到来。
  一个人一旦出生就带着祖先的使命,一生都会对母语和土地背负精神的眷恋。尤其是诗人。故乡时时会被唤醒,并在复活中吟唱,使我们不至于成为来历不明、去向不清的人。历史在这里暗暗积攒的这么多诗意的能量终会爆发出来,莆阳诗人终于在这一刻显示出非凡的重量——这本诗选中,我看到在兴化地貌和风物色彩的诗句中,就流淌着祖先的气息和血脉。所以诗歌就是一种唤醒,一种深层的怀念在诗歌中漫溢,让逝去时光中的那些依然在闪闪发光的事物反射进来,照见我们晦暗不明的心灵世界。
  土地、爱情、海浪、母亲等等,这些词语和内容在古往今来的诗中是凝恒不易的,也一直是莆阳诗人歌唱的主题。
  万物把美带回到人间,诗人将美送入人的心灵。对美的塑形在古往今来的诗中也是凝恒不易的;在诗人眼里,哪怕“白,也有忍不住的美”(正中诗句)。
  但是,诗人更愿意在公共话语体系中剥离出来,通过创造自我的言说方式,挽留个体生命对生存的独特真实体验,反对任何整体话语来干扰与阻挠个人精神和言说的自由。在这本诗集里我看到多向度的写作风格,不同类型的诗歌的花朵簇拥而来,凝恒成一个“富甲天下的春天”(萧然诗句)。
  三年前我参加《诗刊》社举办的第六届青春回眸——“‘一带一路’背景下的诗歌写作”笔会上,我提出呼唤诗歌的“海洋意识”和“边塞风格”。所谓“海洋意识”应该包括“心系陆地的抒情”、“以海为家的抒怀”、“个性与自由的象征”和“多种样态的海洋意象”。莆阳地接海峡,有着妈祖信仰,妈祖文化和海洋文化中的博大、包容、坚强、隐忍和热烈,应该被吸纳到诗歌创作之中。而所谓的“边塞风格”则是强调诗歌的想象力,它以表现边界文化交融和独行孤旅之感为主要内容,具有雄浑、浩瀚、悲壮、瑰丽之美。我欣喜地读到了莆阳诗人们对待词语的态度持成而稳重,他们并不急于去积极解构语言,而是更多地从事物中去挖掘语言自身内在的神性因素。
  布罗茨基说“诗歌就是最大限度保持个性”,因此我相信任何形式的书写都会带有心灵个性的写作。诗人往往是时代精神层面的敏感者,社会事态总是不断地进入诗人的视界,在诗意空间里表述思想。越是耽于内心的低吟,就越能滋润于久远。
  在一个整体主义、本质主义、科技霸权和公共书写媾和的时代,生命和语言的差异性越来越被粗暴地减缩,最终它们面对着被彻底网络化和通约化的危险。而诗歌的声音是欢愉的、安魂定神的。因此,在浮躁的时代我们“为何要用诗的形式发言”,其重要性不言自明。
  至今朦胧诗已兴起四十年。四十年来,社会以经济主导一切,社会精英视线转移,诗歌也日渐边缘化。有人质疑说,比照那个辉煌的诗歌年代,现代生活还需要诗歌吗?后朦胧时代的诗人们在做些什么呢?四十年前那种对诗歌的关注和激情虽然不复存在,但四十年前人文探求的精魄还在吗?那就拿这本莆田诗人诗选来回应它吧!
  最后,我想用许多年前写的《莆阳之春》中一段诗句作为序言的结束语:
  莆阳,诗歌是你的神
  是你体内流荡着的血液,在兴化平原上
  广袤的果树上都冒着诗歌的嫩芽
  是的,闽中之中,被听成一首诗的城市
  愈加葱郁。龙眼、荔枝、枇杷……生长的意象
  经历了漫长、潮湿和冰冷的冬天
  格外显得饱满和甘甜
  2018年5月18日于福州观江邸一哈间
  (哈雷,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福建省文联委员,编审。作品被《新华文摘》等刊转载,诗歌被收入《诗刊》等各种年选。主编“海峡桂冠诗人丛书”、“映像”系列诗集数十部,出版个人文学专著十多部。现任中文书刊网总编辑、《海峡诗人》主编。)

知识出处

莆风新籁

《莆风新籁》

出版者:海峡文艺出版社

本书主要收录了几十位莆田籍诗人近年创作的诗歌精品,较为全面地展示了当代莆田诗人的风貌和实力。全书收录了《多情人小安》《少年游》《挥铁锹的人》《向日葵》《寂静的天空》《再造星辰》等作品。

阅读

相关人物

哈雷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