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氏家训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百家家训》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20000342
颗粒名称: 束氏家训
分类号: B823.1
页数: 4
页码: 437-440
摘要: 本文为束氏家训,收录自清束凰仪主修江苏江都《束氏族谱》同治八年补经堂木活字本。
关键词: 束氏 家训 家庭道德

内容

一、修世系。昔先正有言曰: “谱书务以时修续。 ”盖祖宗德业之隆,子孙生聚之繁,一启卷而知矣。间有一种子弟,动谓门第崇卑,不系谱书轻重。乃未及数世,而先业罔闻,支派莫辨,族谊不聊者,皆谱书之不作不修故也。诚使世系修明,则文献足而功德有征,名分定而尊卑有序,又乌有久而弗传,繁而弗亲之弊哉?自今以后,须于世传谱书纂修以继往,补续以开来,庶永无废坠之患。
  二、修祠宇。夫祠宇者,祖宗神灵所由栖,子孙昭穆所由序,报本追远之意所由达也。然创立于贤智,废毁于愚不肖,比比皆然,凡为子孙,须当保护祠宇。倘少有损坏,即宜勤加修葺,毋俾风雨之侵,则庙貌常新,而倾颓之患永无矣。
  三、重祭祀。祭祀大典,人恒轻视,殊不知如在之诚,大圣人之垂训也。凡祭祀之时,务要俎豆陈、肴馔洁,俨若宗灵在上,此《中庸》所以有 “事亡事死”之明训也。倘未祭而不严饬,当祭而或怠缓,其不敬祖宗为孰甚,又安求其所谓孝思不匮、永锡尔类哉?至祭毕有享,不可乱坐,不可酗酒,不可諠哗,不可损坏器皿,不可假公济私,不可多言生事。凡有此等,俱当惩治。
  四、培祖茔。祖宗所赖于子孙者,为其与我世守此土尔。然使无树木栽培,石碑志表,则将来世远人亡,时移物换,或垦为田亩,摊为道路,亦在所难免矣?乌用尔子孙为哉?故为子孙者于祖宗坟墓有合族所共者。有各支所共者,必岁严禁约,时加修筑培植,树木勿致侵损。牧养牛羊勿使践踏。尤必竖立石碑。题其上曰 “某公之茔”,则百世永赖,而福泽无休矣。
  五、孝父母。夫人之身固锺灵于天地。实禀受于父母者也。生育之恩,昊天罔极,故古来孝子不能尽述。有以顺亲之事为孝者;有以顺亲之志为孝者;又有无违于理,如所谓从其治命,不从乱命为孝者,盖父母非尽圣贤,斋夔自能允若。人子虽为贫贱,菽水亦可承欢。试观《二十四孝》一书,文义坦白,愚蒙亦所易晓,则世有古今而孝岂有古今耶?近世子孙有失爱于亲?而即视亲如路人者,此等子孙忘其所生,是逆天者也。逆天者虽无人祸,必有天灾。
  六、忠君国。古云: “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 ”则忠之一道,当于为子之时讲明而切究之矣。盖天经地义之垂,君与亲并重。至性至情之发,忠与孝俱深。倘居高位食厚禄,外隆飏拜之虚文,内无靖共之实意,则不忠于国者,无以报君恩,即无以酬亲心,尚安望显亲扬名为宗族光乎?后之子孙倘能托祖宗之福庇,沐君上之恩荣,其庶几移孝以作忠也夫!
  七、敬长上。长上者内而宗族,外而姻党,凡尊于我者谓之长上,或齿或德不一也。人能遇长上,下气怡声,随行隅坐,毫不敢肆,庶遵先圣恂恂似不能言之意。
  八、睦宗族。同族之人虽有亲疏,然以始祖视之,则一脉也。苏老泉曰: “知子孙为吾祖一人之身,则孝悌之心可以油然生矣。 ”且一族之内,境则有盛有衰,事则有常有变,而谊既关乎一脉,则亲睦之心务必无时或间。故虽有小忿,不废懿亲;虽有友生,莫如兄弟。古圣贤处人伦之际,事出万难而名垂不朽,其立心为最足法也。后之子孙尚其仰体吾祖一脉之情,而三复《棠棣》之七章也与!
  九、矜孤寡。宗族内支派蕃衍,其中不能无孤寡,此盖天地气化之偏正,人事所当补救之处也。故富贵者固必心存矜恤,委曲维持,生者给以衣食,死者济以棺衾,如独力难成,须纠族众以助,务使孤者得以成立,寡者保其名节,子孙果能如此立心行事,则列祖在天之灵,亦必锡之以福。
  十、和兄弟。兄弟为天伦最亲,怡怡聚顺,自应兄友弟恭。《书》称 “惟孝友于兄弟”,棣华荆茂,岂非人生乐事?若听妻言而致参商,因财产而开嫌隙,则上无以对父母,下无以训子孙,处兄弟者各宜深省!
  十一、教子孙。子孙实宗祧所系,教养为先,贤则克承前绪,否则坠厥家声。积书积金以遗之,皆非实际,惟有严加训迪,教之以善而已。爱而不教,是谓弃之。在子若孙者,亦宜恪遵谨守,庶不流于匪僻。
  十二、择婚姻。一家之理乱,每生于妇人,故婚姻之族,不可不择。择之如何?古云: “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 ”然则择淑女可不于贤良方正之家乎?盖贤正之家素娴礼教,稔知节义,清白之操性成,孝顺之德素定。况其祖、父忠直,则(于) [子]女袭其正气,世代善良,则子女藉其余庆,他日得贤妇成内助,不俟卜矣。苟惟颜色货利是图,其不召牝晨之祸者谁欺?
  十三、戒溺女。夫好生恶死之心,人皆有之。世人有厌女子者,或厌多生者,而淹溺于水,是本来投生,反致死地,不惟有乖天伦,而且伤天地之和也。今后产女者,断不可蹈此。
  十四、深学业。天生万物,惟人最灵。而人之所以灵者,莫要于学。学也者,修德养心之切务也。濂洛关闽诸先正皆以圣贤为必可学,故能成就如此。后之学者,自非笃志力行,而徒为浮慕浅尝,其何益之有与?试观大圣人《论语》七篇,开卷即教人以学,则人岂可甘与草木同腐,而不思深造自得哉?
  十五、尚勤俭。民生在勤,勤则不匮。一夫不耕,必有受其饥者;一妇不织,必有受其寒者。奢者三岁之计一岁之用,俭者一岁之计三岁之用;奢者富不足,俭者贫有余;奢者必常贫,俭者必常富;奢者必多忧,俭者必多福。东坡云: “自今早晚饮食,不过一肉一爵。有尊客盛馔则三之,可损不可增。有召我者预以此告之。一曰安分以养福;二曰宽胃以养气;三曰省费以养财。且尝闻之,服之不衷,身之灾也。 ”可不戒哉!
  十六、力农亩。耕稼为衣食所自出,赋税所由供,乃国家之大本,生民之大计也。然非勤树艺、浚水道、辟荒芜,而欲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也,岂不难哉?故必春夏秋冬不违其时,主伯亚旅各竭其力,而且食时用礼,量入为出,庶仰事有资,俯育有赖,为务本之道云。
  十七、时输纳。庶民得以安居乐业而无争夺之患者,皆赖朝廷设兵卫以御外侮,立官府以治强暴故也。夏税秋粮,政以备兵卫之饷,百官之俸耳,故转输实以自为,非专为彼也,岂可推捱迟延,以贻官府之烦劳,累(粮)里长之苦楚耶?凡各钱粮漕米,务宜克期完纳,以足国用,庶为良善百姓。
  十八、毋争讼。胡文定公曰: “善保国者,戒用兵;善保家者,戒具讼。 ”兵不可久,兵久虽大国必诎;讼不可兴,讼兴虽富家必穷。今之争讼者,或起于忿,或起于财,讼之意不过欲以雪其忿而益其财尔。殊不知官府之好恶不同,吉凶难测,或致情真受诬,理直见枉,不可必也。谚云: “一字入公门,九牛拔不出。 ”《易》曰: “以讼受服,亦不足敬也。 ”人曷不取而思之?
  十九、毋赌博。世之有损无益者,莫若赌博之事。至愚而不明者,莫若赌博之人。今有一等子弟,误为鼓弄而入者,惑在一时,尚可回转。有一等称豪侠者,不顾祖、父经营之苦,积聚之艰,慷慨侥幸于一掷,胜则视为快活生涯,不胜则倾囊孤注,亦所不恤。噫嘻!百万千万可尽于一掷,及至消磨荡尽,饿殍景况,唾骂纷纷,呜呼!稍有人心者,何忍快一时之欲,甘得罪祖、父,累及妻孥以至于此乎?尝考赌之字义,又取 “门”、 “败”而为字者,意以子弟陷此而门第未有不随之而败者。
  凡为子弟者须当心惩口戒,断不可落此火坑。
  二十、肃家常。世家旧族于宗族称谓、坐次,毫不敢苟且,兼体度从容,今人可敬。近有一等之人,叔侄兄弟称字称号,并起浑号相议笑者,虽亲不亦疏乎?故为尊长者,呼卑幼须以名,如年相等者呼其行,至于卑幼称尊长惟以行,几祖、几伯叔、几兄,徐行侍坐,不得不肃。
  (录自清束凰仪主修江苏江都《束氏族谱》同治八年补经堂木活字本)

知识出处

百家家训

《百家家训》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本书集纳了全国203个姓氏的370则家训格言精品,该书详尽的解读了家训、庭诰、家诫、家范、家法的含义。读者从书中既能了解我国历代家训之概貌,又能体会到古人在处理家庭关系、教诲子女方面呕心沥血之深情厚谊。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