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氏家训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百家家训》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20000341
颗粒名称: 欧阳氏家训
分类号: B823.1
页数: 2
页码: 435-436
摘要: 本文为欧阳氏家训,收录自清欧阳民俊纂修湖南新修宁乡《欧阳氏支谱》嘉庆十九年渤海堂刻本。
关键词: 欧阳氏 家训 家庭道德

内容

一、孝父母。父母者,身所由出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及其少而壮也,为之教读、为之完娶,贻谋燕翼,罔不周详。为子者惟是内存真爱,外着婉容,竭力服劳,承欢养志;及其殁也,殡葬以礼、祭祀以诚,即可免不孝之罪。今人尚不能行,甚或横逆交加于父母之前,何哉?故夫百行莫先于孝,而五刑之属三千,罪莫大于不孝。
  二、敬宗祖。吾有亲,亲亦有亲,吾亲当敬,亲之亲不当敬乎?惟是四时必祭,诞忌必祭,祭必追远,祭必尽诚。推而于勤挂扫、修坟墓、详碑志、建祠宇、修谱牒,恪守前规,谨遵遗训,不辱及先人,庶几敬而无失云。
  三、敦手足。世间最难得者,兄弟同胞共乳,若枝叶之同根也。即有嫡有庶,其原祗是一人,心须埙篪迭奏,和气一团。勿因财利而伤同气之好,勿听妇言而乖骨肉之情。法昭禅师偈曰: “同气连枝各自荣,些些言语莫伤情;一回相见一回老,能得几时为弟兄。”又曰: “宜兄宜弟乐何如,喜读君陈颂友于;欲识原鸰悲急难,莫同煮豆感欷歔。”四、正家室。男正位乎外,女正位乎内;男不言内,女不言外。闺门之内,肃若朝廷,良足尚也。《易》首乾坤而重成恒,《诗》肇《关雎》而戒淫佚。古人明训,斑斑可考,得失之林,孰蔌之哉!彼咎在秋胡,美归却缺,尤明白易晓,胡不之思?诗曰: “造端夫妇首乾坤,随昌刚柔志友朋。借问何缘家道索,牝鸡不应有司晨。”五、睦宗族。枝叶分而本一,江河别而源同。以世代论则有亲疏,以祖宗视则均属一体。一本而视若涂人,涂人更居何等?九族而等如秦越,秦越岂遂忘情?地虽隔属,亦宜欢若平生;人纵殊班,必当待之破格。仁之至,义之尽,宛然族谊之可风。自固宗支于勿替。
  六、和邻里。五家为邻,二十五家为里,居趾相接,田山相连。凡语言行事偶焉错误,势难均免,贵在以心体心,彼此容让。切勿因偶尔睚眦,久远莫释,遂至酿成祸端。夫古人姻婚死丧,邻保相助,今人吉凶庆吊,亦行其遗意。孟子云: “出入相友,守望相助。”诚厚道也。
  七、务农桑。勤劳为兴家之本,怠惰乃败家之由。男以血汗为营,女以灯花为运。一家之内,外无不耕之男,内无不织之女。日用有余,全家快活。世间疏懒之辈,不思实效,专好虚华,岂知万顷良田,终难保守。朱子《家训》云: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固格言也。
  八、正蒙养。吾族自来文章擅美,翰墨流香、名登仕版、身列儒林者,代有其人。越于今文风寝薄,岂尽关子弟之气质哉?亦良由为父兄者之不善教耳。盖今人以姑息为养骄之渐,以溺爱为长傲之由,纵有美材,皆为恶质。不知一族之人,聪明颖者不少,教以义方,厚加培植,则多士崛起。一门衍庆,六宗之幸,实一族之光。故圣功在正蒙,而家教先训幼冲。
  九、择师友。《诗》咏攻玉,《易》卜断金,师友之于人大矣。使漫无所择,日与不若己者处,鲜不流于污下。故师必有启迪大本领,友必有切磋实工夫,而后有益无损。胡为而如坐春风,胡为而如入兰室,试扪心细思,孟流以置子弟,几同塞责者然,后悔何及?
  十、端品行。人以品为重,品以行为先。若怀惭衾影,便不可以对人。圣门论士,首重 “行已有耻”此四字。俗人受用浅者有见于此,不失为自好;深者有得于此,直可以上希。做精金美玉,人品须从烈火中煅炼过来。总之,无论穷达,举应有靠实处,方成得一汉子。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此英雄欺人肤廓语,不可不知。
  (录自清欧阳民俊纂修湖南新修宁乡《欧阳氏支谱》嘉庆十九年渤海堂刻本)

知识出处

百家家训

《百家家训》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本书集纳了全国203个姓氏的370则家训格言精品,该书详尽的解读了家训、庭诰、家诫、家范、家法的含义。读者从书中既能了解我国历代家训之概貌,又能体会到古人在处理家庭关系、教诲子女方面呕心沥血之深情厚谊。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