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氏家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百家家训》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20000314
颗粒名称: 车氏家法
分类号: B823.1
页数: 2
页码: 389-390
摘要: 本文为录车氏家法,收自湖南邵阳邵陵《车氏宗谱》嘉庆十八年木活字本。
关键词: 车氏 家法 家庭道德

内容

一、立身首重敦伦。凡人不必绅士,有子未有不读书识字者,《论语》首章先言孝悌,固已童而习之矣。夫孝友发祥,不独吾家为然,而吾家已有成效,然则是法是则,何必远有所求乎!成名者显扬为大,家居者奉养为先,定省一遵《内则》,丧祭必准文公,孝之大也。不履危殆,不作非为,以贻父母忧,孝之本也。有不若于训者,众共罚之。但与人子言孝,与人父言慈。如为父者,或宠婢妾、听继母,以陷其子于不孝,斯人也又何面目见祖宗于地下乎?惟各尽其道,是为慈父孝子。
  一、夫妇之伦,上承宗嗣,下开后裔,风化本始所自也。家道之和顺乖争,皆必由之。
  一、家必有长,祭必有宗,礼之大也。
  一、家必有祠,祭必有田,乡里士庶之家往往有之。况堂堂望族乎,凡我族众,亦宜协力资助,共图永久,无徒侈为美谈已也。
  一、普天之下,莫非王臣。践土食毛,谁不解此。惟正之供,唐虞三代不能免也。我祖以宦游占籍,虽奕世来奄有田产,曾不预乎里递之列。每岁输将自急,鞭扑不能及之,亦云厚幸矣。但秋粮夏税,国有常课;用一缓二,义在莫逃。节衣损食,务期早完,以享无事之福。士为良士,民为良民,入仕必为良臣矣。愿吾族众勉之。
  一、古党庠乡塾之设,皆以明伦,今世以资进取耳。富贵之家,固为弓裘,氓庶之子,何甘废弃。况祖宗一脉,岂有偏枯,惟在人自立耳。凡我族子弟,不分贫富秀顽,皆宜先教读书,略与讲说父子之亲、君臣之义、夫妇之别、兄弟之序、朋友之信,五伦道理名义,使其粗知之。能者,由此专业进取远大,固是祖宗佳子孙;其不能者,由此从事于农工商贾之业,则亦与目全不识丁、耳全不闻训者不同矣。有子者,不可先自废弃不教,坐让人以富贵、让人以聪明也。
  一、游惰,国法所大禁也。子弟不能读书,凡农工商贾皆为正业。从来耕读并称,孝悌、力田同科,则农又为第一着矣。古云: “农,务本也;商贾,逐末也。 ”成家之道,本富为上,末富次之。断不可失身于隶卒行伍之间,以坏心术、失廉耻、伤元气。至于不农不末,游手好闲,博弈饮酒,惰其四肢,而种种无耻不肖之事,皆由此矣。父兄之教不先,子弟之率曷谨?凡有犯此者,众先攻其父兄,然后殛其子弟,无俾异种败我族类也。
  一、族繁人众,贫富贵贱之不齐,势使然也。富贵者,当念祖宗一脉,百凡谦厚,不得以势骄人;而贫贱者,亦当安分自守。

知识出处

百家家训

《百家家训》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本书集纳了全国203个姓氏的370则家训格言精品,该书详尽的解读了家训、庭诰、家诫、家范、家法的含义。读者从书中既能了解我国历代家训之概貌,又能体会到古人在处理家庭关系、教诲子女方面呕心沥血之深情厚谊。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