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氏家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百家家训》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20000313
颗粒名称: 倪氏家规
分类号: B823.1
页数: 3
页码: 386-388
摘要: 本文为倪氏家规,收录自清倪友先等纂修安徽泾县新紫山《倪氏七甲支谱》乾隆五十三年刻本。
关键词: 倪氏 家训 家庭道德

内容

一、父母。凡为人子宜思此身非生于空桑,是分父母之精神血气所成也,而又赖父母养之教之始能成人,故恩为最大。古人云: “义理虽无穷而莫先于孝,德业虽无穷而莫大于孝。事父母尽孝,则我生之子看我榜样,自然孝顺,倘我不孝,彼即效我为不孝。
  二、兄弟。古人言孝必兼言悌,明乎能孝者必能悌,而不悌者必不可以称孝也。兄弟犹手足,未有兄弟不和而父母能安者,故亲在而不和,父母之心不安,亲没而不和,父母之神不安,是不和兄弟即不孝父母也。兄弟翕而父母顺,斯太和之气聚于一堂焉。兄弟者骨肉同气之人也,方其幼也无不极其亲爱,此天性也。及其壮年,各妻其妻,各子其子,分门析户,亲疏既殊,锺情自异,惟仁人君子从礼义起见,看得兄弟为手足之亲,必不私妻子与货财而憗置其兄弟与诸侄也。
  三、夫妇。夫妇和而后家道昌,夫妇者人伦之始,兴家之原也。然夫为妻纲,夫孝于父母而后妻孝于舅姑,夫友于兄弟而后妻和于妯娌,故正身为正家之本。凡妇之贤,第一在和妯娌,妯娌不和,则夫之兄弟因之亦不和矣。为妇者善处妯娌,惟在礼文逊让,言语谦谨、有劳代之、有物分之,公姑见责多方解劝,要紧之务先事指点,妯娌感德,妯娌辑睦矣。
  四、子孙。子孙者人之后嗣也,教得其道则子孙贤而家道昌,教失其道则子孙愚而家道废。又云: “教子婴孩,教妇初来。 ”
  五、宗族。敦宗睦族之道,尊于我者尊之,老于我,虽派行不尊于我亦必敬之,贤于我者虽派行不尊、年纪不长亦必忘年忘分而敬之。又必恤幼弱,矜鳏寡、周贫乏、解争竞,切不可斗狠打降、构讼逞能,如有此等便为得罪祖宗、玷辱家门。凡族中有喜相庆,有丧相吊,患难相恤,有无相通。
  六、乡党。凡乡党之人朝夕相见,原无有不和者,只为坟墓田地钱债往来及小儿争竞、牛畜相犯以致失欢,然须各各自反,毕竟自己有不是处,则忿争之气亦可冰释矣。
  七、嫁娶。今人每言女生外向,遂忽略不教,不知养子不教玷在家门,养女不教既玷家门且贻害他人,非细故也。为母者须教之以孝翁姑、敬丈夫之大道,不特教以针线、纺绩、饰冠髻、美簪珥、华衣裳而已。《朱子家训》曰: “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凡嫁女须访其人家世代忠厚、门风正大、子婿贤能,则女便得其所归,切勿计其礼金担妆之厚薄。再,嫁女者随家之有无以遣嫁,切勿虚妆体面,美其嫁妆。
  八、娶媳。《朱子家训》曰: “娶媳求淑女,勿计厚奁。 ”然婿易识而女难知,但观其家法与其母之贤否,则其性行可知矣。今人多慕其人家之贵显富厚而娶之,不知富贵家女多养成娇惯性情,鲜有不轻其夫而傲其舅姑者,异日为患岂浅鲜哉。妇者家道之所以盛衰也,慎之慎之。
  九、读书。昔人云: “岂为功名始读书。 ”又云: “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凡子弟天资英俊,必教之读书,访名师、寻益友以俟其学之大有成。即天资迟钝者,亦不可遂置之。《吕氏春秋》云: “宁越少时苦耕,有人谓曰:君学三十年可免贫贱。越曰:他食吾不食,他寝吾不寝,如此十五年可以成矣。 ”读书之法无穷,倘肯励志,自有先哲典型、师友讲究,不须详述。
  十、居官。居官不可作受用之想,天之生我异于众人,与以治世汉倪宽之职,是造福于世之人,非受福之人也。第一在于爱民,而爱民之实在于清慎勤而已。诚愿作良吏贤相,则必虚心讲求服官政之大体。
  十一、戒讼。讼至危险,小能变大,争财争产,皆所得不偿所失。讼事临身,四面皆如饿虎,互相索诈,倾家荡产未有不由于此者也,故朱子曰: “居家戒争讼,讼则终凶。 ”
  十二、戒赌。赌博一事,丧失廉耻,败坏风俗,且为盗源。凡赌博子弟,父兄不能禁者邻里帮助禁之,不能禁则检举于官,乡里不举则兴同罪,此良法也。
  十三、言行。孔子教子张曰: “言忠信、行笃敬,州里蛮貊皆可行。”言行者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则言行二端可不慎欤。蔡虚斋曰: “有道德者必不多言,有信义者必不多言,有智谋者必不多言,惟细人狂人佞人乃多言耳。 ”直言贵有作用,虚言最坏品行,夸言惹人轻笑,戏言能招大患。不可传说新闻,不可谗言害人。
  (录自清倪友先等纂修安徽泾县新紫山《倪氏七甲支谱》乾隆五十三年刻本)

知识出处

百家家训

《百家家训》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本书集纳了全国203个姓氏的370则家训格言精品,该书详尽的解读了家训、庭诰、家诫、家范、家法的含义。读者从书中既能了解我国历代家训之概貌,又能体会到古人在处理家庭关系、教诲子女方面呕心沥血之深情厚谊。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