璩氏家训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百家家训》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20000312
颗粒名称: 璩氏家训
分类号: B823.1
页数: 2
页码: 384-385
摘要: 本文为璩氏家训,收录自清璩凌云等修安徽桐城《璩氏族谱》乾隆五十年桐城璩世德堂木活字本。
关键词: 璩氏 家训 家庭道德

内容

一、孝父母。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孝之道无穷,不能殚述,不孝之条无尽,亦不能悉数。然大抵在父母面前愉色婉容,下气怡声,不拂乎亲之心者,必孝子也。若是己非亲,凡事悻悻自好,独断独行以伤父母之志者,必不孝子也。至于忤逆怨怼,忍心害理,苟贱卑污,亏体辱亲,及犯孟子之所谓 “五不孝”者,皆五刑之所不赦者也。凡我族人相与守此家训,宜首务之。
  二、宜兄弟。兄弟之形虽分而气则连,故比之手足,明其谊属一体也。世人不知此理,每为银钱田产之细、妇人儿女之言,渐生嫌隙,至成寇仇,上而父母见之感伤,下而子孙以为榜样,不孝不慈莫大乎是。夫骨(丹) [肉]相残,家门不幸,小则撤离招犬,外侮乘机,大则覆宗绝嗣,身家俱丧。即如周公所作《棠棣》一诗,其言: “丧乱相恤,则良朋莫如兄弟,安宁相弃,则兄弟不如友生。 ”真曲尽人情世态,可歌可诵,稍有人心者读之未有不油然感动者。我族人能三复是诗,而又取古今来兄弟之相亲相爱者为法、相怨相仇者为戒,则一门之内雍雍睦睦而佳祥集、家道隆矣。
  三、肃闺阃。闺门者风化之原,故《周易》于家人卦词必系之以利女贞,朱子注曰: “利女贞者,欲先正乎内也,内正则外无不正矣。 ”盖女子有才者易,而有德者难,有才而无德则厉阶于长舌,晨司于牝鸡,上而傲其公姑,中而凌其妯娌,下而虐其奴婢,为之夫者将束手而莫制矣。然其责究在夫也,盖夫者妇之天,妇之不良必由于夫道之不立,一则模范不端,无以示刑于之化;一则委靡不振,无以操独断之权。自贻伊戚,咎将谁归,故正家人者,先正妇人;正妇人者,先正己身,己正则物正,而闺阃肃,家道正矣。
  四、敬长上。礼莫大于定名分。尊卑无别,名分何在?故凡本族诸父诸兄、外姓尊辈以及乡党一切年长之人皆当随在尽礼,以致其敬,不可傲惰凌忽,自取干名犯分之咎,《礼记 ·曲礼》、《少仪》等篇所载,弟子事长之礼自起居、应对、周旋、揖让之间,以及先生长者、琴瑟、杖履之微,莫不有恭顺之道存乎其中焉,盖详哉其言之矣,凡为子弟者不可不知。
  五、厚宗族。昔文正范公曰: “族人于我固有亲疏,然自祖宗视之则一体也。苟坐视其困而不顾恤,异日何以见祖宗于地下,今何颜面入家庙乎。 ”大哉斯言,非达于仁孝之原者,未易见及此也。夫穷困者尚当体恤,况可以强凌弱、以众暴寡、争夺戕害反有甚于外人乎,真范子之罪人矣。故处宗族者,值其巅连困苦,当恻然有疴痒相关之意,遇其死丧患难,当悯然,有疾痛相连之情,即不幸而遭其强暴横逆,亦当含容忍耐,向户尊以情理劝谕之,非万难得已,不可与兴讼结怨,贻笑外人。
  五、重师傅。师傅之重等于君亲,故诗礼之家必知尊师重道之义,凡所以待之者,须情文俱备、丰俭适宜。设有不合,可以辞谢而不可以谤毁,方不失为尊师之道,如此教子,必食其报。但为师者亦当体东人教子之念,尽心训诲,不可欺罔,误人子弟。近来延师者不但不知所以尊师之道,惟一味悭吝,并外面仪文全然没有,而为师者枉己徇人,不存体统,是又皆名教之罪人也。
  六、教子弟。气质之性故有美恶之殊,然制之于早,教之有道,未有不可变化者。人家父兄之于子弟,或溺爱姑息,养成骄惰之习,或恨其不才,不复加以义方之训,皆陷其子弟于败类,其为不慈一也。孔子曰: “爱之能勿劳乎。 ”孟子曰: “中也弃不中,才也弃不才,则贤不肖之相去其间不能以寸。 ”大圣大贤之谆谆诰诫如此,为父兄者不可不急讲也,设有下愚不移,教之弗率,戒之弗止,贼盗倡侵无所不至,为祖宗门户之玷,而后处以家法,甚至送公庭,正以国典,置之死地,亦已晚矣。

知识出处

百家家训

《百家家训》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本书集纳了全国203个姓氏的370则家训格言精品,该书详尽的解读了家训、庭诰、家诫、家范、家法的含义。读者从书中既能了解我国历代家训之概貌,又能体会到古人在处理家庭关系、教诲子女方面呕心沥血之深情厚谊。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