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氏家训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百家家训》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20000309
颗粒名称: 诸氏家训
分类号: B823.1
页数: 3
页码: 378-380
摘要: 本文为诸氏家训,收录自清诸暄宝纂修江苏常州《诸氏宗谱》光绪二十六年敦睦堂木活字本。
关键词: 诸氏 家训 家庭道德

内容

一、尽孝。江湖虽长,绝其源必涸;草木虽茂,掘其根必萎。父母者,人之本源也。太宰八统驭民,以亲为始。师氏三行立教,惟孝居先。昔王梅溪见人礼佛,必教之曰: “汝有在家佛,何不供养? ”今能供养在家佛者几何哉?此之谓不知务。
  二、敦悌。手折者不能举,足折者不能行,兄弟手足也。尺布之谣不忍闻,煮豆之诗不忍读,阿豺折箭,苏琼断田,刘表金木水火之喻,萧纶代景行师之语,其利普哉。
  三、睦族。尧亲族,禹叙族,周睦族,王者以之起化,士庶以之敬宗。缓急所时有,而财贿宜通。干糇无失德,而燕会以节。枝叶之庇,本根所系也。肢体之爱,脉络相通也。(鸟) [乌]爱其族,兽乐其群。人乎人乎,(鸟) [乌]礼之弗若乎?
  四、崇礼。天下有二门,隆礼、由礼,道义之门;不隆礼、不由礼,邪僻之门。礼者,范围而不过者也。故猿受范于笼则不肆其捷,虎受范于柙则不肆其威,人受范于礼则不肆其欲。治家而无礼,譬犹舍康庄而入荆棘也,动辄招尤。《曲礼》曰: “无不敬。 ”敬之云者,以礼为防者也。
  五、培德。贸迁者以积财为宝,治家者以积德为宝。德积于家,如火之沃其膏也,如苗之厚其粪也。鱼失水即死,虎失山即擒,家失德即败。有其家者欲置之于不倾之地,积之于不溃之仓,蓄之于不涸之源,舍德何以哉?
  六、重祭。将田祭貉,将射祭侯,用火祭爟,用师祭祃。古之人凡有功于我者,无勿祭也。况吾祖宗乎?冬至祭始祖,立春祀先祖。时祭用仲月,勿勿乎欲其享也,洋洋乎其如在也。俭于身不可俭于祖,乏于财不可乏于飨。
  七、务学。渡江者必托于舟,致远者必托于骥,欲贵者必托于学。宁越苦耕稼,谓其友曰:“何为而可免者?”其友曰:“莫如学。”功名出其中,德业出其中,智慧亦出其中。醴泉无源,芝草无根,但使读书种子不绝,何必丹穴始有凤毛,渥洼乃出神驹哉。

知识出处

百家家训

《百家家训》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本书集纳了全国203个姓氏的370则家训格言精品,该书详尽的解读了家训、庭诰、家诫、家范、家法的含义。读者从书中既能了解我国历代家训之概貌,又能体会到古人在处理家庭关系、教诲子女方面呕心沥血之深情厚谊。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