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氏家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百家家训》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20000297
颗粒名称: 楼氏家规
分类号: B823.1
页数: 4
页码: 349-352
摘要: 本文收录了楼氏家规格言,详尽的解读了楼氏家规、庭诰、家诫、家范、家法的含义。
关键词: 楼氏 家规 家庭道德

内容

一、父母为生身之本,鞠育顾复,欲报之恩,昊天罔极。为人子者,当甘旨以奉之,轻暖以衣之,晨昏以定省之,愉色婉容,菽水以承欢之。又当效虞舜事亲,而至底豫。曾子养亲,能养其志。至有忤逆者,宗长当治以不孝之罪。
  一、兄弟一本所分,同气连枝。为兄者宜爱其弟,为弟者宜敬其兄。怡怡友于,和乐一堂。须学田室荆枯复茂,姜家昆弟同衾。至有阋墙争斗者,宗长当以理论之,甚者责之。
  一、男女幼时,为父母者,男当教以数与方名。令出就外傅,诵诗读书,以师圣贤。女当就姆训,婉娩听从,以事女工。如纵放游逸,酿成嫉欲之性,辱我宗风。
  一、子孙婚娶,必须择其性行及家法门楣如何?然后质其乡戚之素有德行者为之媒妁,以逑配焉。毋贪图富贵以就苟简,致生妬悍伤败之祸。嫁女择婿如之。妆奁称家有无。
  一、宗族男女,有年二十以上、贫乏不能嫁娶者,本支长幼当量资给以助。如无本支,宗族长当省谕举宗族长幼,资助婚嫁,无令失所。
  一、子孙执亲之丧,于衣衾棺椁之事,当竭力为之。毋得信浮屠诳诱,供佛饭僧,重误术士,废时失事。若父母乐为者,子孙当听。
  一、先世所遗官爵诰勅、曹省符檄、士夫题咏、缙绅翰墨,子孙当珍藏勿失。犴狡子孙所宝而擅为取利者,黜族不序。
  一、子孙有能志科目、增光先烈者,当加奖劝,以作其勤。有苦志而锐,而力不逮者,举宗量为资给,以励方来。有妬贤嫉能、挫人向上之志者,宗长率诸长幼,指其不道,告于宗庙,黜族不序。
  一、粮税正供,子孙当尽力急输于公。如过期逋负,致有追呼之扰,辱先丧家。
  一、子孙不许健讼。如重被人欺,不得已而有言于公者,诸长幼量其地之远近、事之轻重,以助其费。设有不肖子孙,贪图苟且,反间宗戚,非睦族之道,乃异类也。理应究责出族,以警将来。
  一、子孙不务生理,阴为不善,过恶暴著者,许长幼互相觉察,听宗长以不孝治之。毋得轻扰官府,以玷宗风。
  一、谱牒之内,先世徽名、硕德、清风、懿行、生卒、坟墓,悉具于中。藏谱之家,当敬慎之。若遇非常之惨,当先救之,不可视为泛常。甚至贪贿鬻人者,作不孝治之。
  已上家规,共十六条。子孙当遵之慎之。
  (录自浙江东阳兴贤少溪《楼氏重修宗谱》乾隆二十年木活字本)
  一、孝子悌弟,人道大节,风化所关。如有事亲敬长,行谊纯笃,可方古人者,合族举呈贤有司,以俟旌表。即有一节可录,亦于谱中直记其事,序之传纪,以示来兹。
  一、烈女节妇,垂名青史,千百载之下,尤令人敬慕不衰。如节操异常,生死不渝,笃孝舅姑者,合族竭力上闻,以求旌表。力不逮者,亦当立节孝传,以励风俗。有德行无瑕者,宜谱中载记其事实,以为仪范。
  一、男生孩提时,即当训以礼让,长则教以诗书。毋从匪彝,毋即 □□。女生当醇其德性,长令习女工,必敬必戒。毋骄纵,以贻玷辱。
  一、子孙有锐志上达者,当奖劝以作其勤。有力干纲常者,当协赞以成其美。如妒能嫉德,残害善良者,众攻,黜谱不録。
  一、妇人专主中馈,毋干与外政。倘无四德而犯七出之条,便宜离异归宗;如纵容酿祸者,罪坐夫男。
  一、亲丧,棺椁、衣衾,必诚必厚,勿使后悔。亲族费用,称家有无,勿深信术士与浮屠设醮,空废财力,作无益事。
  一、住宅、乔木,风水攸关。宜时加培植,庶为长久。倘恃强斩伐,婪鬻他人者,合族识罚、议黜。
  一、坟墓乃祖考骨肉根源。当顺时祭扫、栽培荫木。如倚凌侵占,妄行斩鬻者,阖族重罚,以杜其将来。
  一、仪像遗文,系先贤精神。遗墨宜慎藏修整。如视其毁坏,甚至鬻人者,作不孝论。
  一、子孙过犯,家长会集祠庙公堂,明彰责罚。如不孝不悌,奸盗不法,事迹暴扬者,或责、或削。毋辄扰官,以玷宗风。
  一、宗族忿争,务禀家长,从公剖释。毋令以贵蔑贱,无令以强凌弱,无以众暴寡,无挟智健讼、寻衅败家。如酷遭外侮,情不获巳,或事系公常祖先墓宅,须协志以求公允。如私通反背,自戕骨肉者,黜族不叙。
  一、祖、父因事被黜,子孙贤能有克尽前愆者,故从收录。
  一、宗派散处,子孙繁多。倘世远年湮,旷持日久,不事修谱,易致讹谬。今后务酌时修续,择族中仁谨有学识者秉笔,无吝费怠弛,苟且图利。违者,作不孝论。已上家规,皆切切有关于人心,有裨于风教。后之子孙当遵循世守,无蹈黜削之愆。
  (录自清楼仲振等纂浙江东阳《杞国楼氏宗谱》乾隆五十五年木活字本)
  祖训辞
  祖考有训,子孙敬听。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听,长惠幼从。勤业俭用,慎始保终。遵此数言,福禄攸同。
  祖训歌
  孝悌身之本,传家耕读长。无逸终须逸,贪闲老不闲。甘酒酒不崇,嗜音音不祥。非义财勿取,非礼色成奸。斗狠一朝忿,好讼乃为殃。忍辱比师德,宽容性温良。积善有余庆,谦谦君子昌。
  一、凡尊长,须躬先礼义以率众,又要执持理法二字以教令卑幼。或有恃尊居长,非理辱侮卑幼;或卑幼有不公不法事,而尊长私其所亲,护短纵恶,又或怀挟私怨,借公泄忿,处之过当,此则尊长不能以礼义自守,又不能以礼法处人,本原邪浊,何能使末流一归于正哉?须凭宗正以下,缓言谏议,轻则俟改正,重则量罚。
  一、凡卑幼须敬听尊长教令,又要事事循理奉法,自为善良。或有骄惰成性,不肯循理,如忤逆父兄、殴詈兄姊、扤违师长、乖戾宗族、邪淫,此皆犯十恶条款。先以族规处之,与以自新之路。设或恃刁恃财,有不服者,则族众协力告官,治以国法。如再不能悛改,则其人为化外不可教之人,即于谱内除名,绝之而已。
  一、族中俱系父兄子弟,岂宜小嫌小忿不兼容忍。设平日有不能翕和,致因小事而诉言者,必劝之以理,尊之以情,使自晓悟。务使乡里党中孝、友睦姻之人,正宜修好,岂可生事?偶有不平,或来陈诉,则当从公以理决断,务使心服。有愿从和解者,听其和解,以息争端。
  一、族里中,凡在官赋役应宜急公奉供。乃有等顽愚任意拖欠,岂知钱粮为天庾正供,设逢奏销之,不能全完,在官有关考成,在役有碍赔填,断不能宽宥假。苟如一人拖欠,势必责令里役赔偿,里役终必呈官追究,为患非小。今与族中约,要知有田则有租,有丁则有役,固庶人之常分而万万不能少者。每于开征之时,即预先措置银钱,开限即为完纳。粮米亦急为整借,开仓即行上供,庶里役无累赔之苦,官府无考成之忧,而吾族且为好义之良民矣。
  (录自清楼士杨等修浙江慈邑泾浦《楼氏宗谱》道光三年书锦堂木活字本)

知识出处

百家家训

《百家家训》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本书集纳了全国203个姓氏的370则家训格言精品,该书详尽的解读了家训、庭诰、家诫、家范、家法的含义。读者从书中既能了解我国历代家训之概貌,又能体会到古人在处理家庭关系、教诲子女方面呕心沥血之深情厚谊。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