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于氏家训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百家家训》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20000296
颗粒名称: 鲜于氏家训
分类号: B823.1
页数: 2
页码: 347-348
摘要: 本文为鲜于氏家训收录自清鲜贞鳞纂修甘肃陇西《鲜氏家谱》康熙五十一年修继述堂抄本。
关键词: 鲜于氏 家训 家庭道德

内容

一、伦常有要。五品之伦,五常之礼,人道之所宜立也。伦常之得失,即人禽之分辨。君臣定位,天泽攸关。其有释褐登朝者,凛循令甲,自免旷官。而以居家论之,父母为天伦之大。试思我身因何而生,因何而长,我父母因何而鞠育勤劬?营谋尽瘁,以求生我长我而无所遗憾,则知罔极之恩,万难酬报也。一有不孝,则我身骗得已生已长,而反不利于生我长我之人。我父母一生辛苦,生我长我,反贻累于既生既长之后,而不如其不生不长。此等不孝,总逃明罚,讵免冥诛。愿我族人,共加猛省。家无论贫富,身无论贵贱,总宜笃念生我长我之恩,以竭尽孝养。训诫则和颜祗受,使令则竭力服劳,疾病则谨慎调医,衰迈则殷勤侍掖。凡事先意承志,以至扬名显亲。孝非一端,而大要不外乎此。至于同气连枝,尤宜各尽友恭之道。近人兄弟不和,多因财产生衅。岂知财产乃身外之物,兄弟实同气所生,罔思斗粟贻讥,忍使庭荆忽瘁,亦曾念我子我孙,其即而兄而弟乎。若更有听枕席之言而疏间手足者,此妇人之奴,不足齿于人类,愿勿蹈此浇风也。推之族戚友朋,悉敦信义,男妇内外,悉着安和,则伦常尽而人道罔有不立矣。
  一、丧葬有经。宣圣云: “与易宁戚。 ”子与曰: “掩亲有道。 ”此即人子居丧、治葬之大经也。但修德以培之,当必有佳美之遇矣。抑更有其甚重者,历世茔墓,为祖宗体魄所藏,宜合力保护,碑碣界石,一有倾仆,立即修建,庶豪强不敢相觊觎。其所以守丧葬之经,而展仁人孝子之道者,举不外此矣。
  一、婚姻宜慎。男女婚姻,人伦之始,一有不慎,贻悔无穷。指腹割襟之谬固无论矣,近世娶妇之家,先计妆奁,而门第之清浊、闺闱之贤否,皆所不计。而嫁女之家,又思攀援贵介,因惜资妆,甚至罄厥所藏,取之典鬻,以相炫耀者,惑莫大焉。胡安定先生云: “嫁女必须胜吾家,娶妇必须不如吾家。 ”名言可深味也。
  一、本业宜勤。本业莫重于耕读,而工商次之。听分四民,事同一体,皆精于勤而荒于嬉者也。凡生子稍长,贤父兄宜早防范,毋令浮荡失业。相其清俊者宜读,勤朴者宜耕,伶俐谨慎者宜工商。择业既先,可无中废之虑。而既勤厥业,尤宜义命自安。
  一、矜恤孤寡。鳏寡孤独,王政首怜其无告,况属一本周亲。推及四邻姻党,情良独苦,谊有相关,乃世态趋炎,每于亲友丰润之时,极情备物,以相要结,一遇孤寡,如秦人视越人之肥瘠,毫不与闻,凡所请求,倍多掯阻。不思天道好还,无往不复,今日之求人者,安知他日不为人所求?而今日之为人所求者,又安知他日不转而求人也?愿我族人,福田广种,其有丁单祚薄者,困穷相救援,患难相扶持。其为孀居贞守者,继嗣则同心扶立之;外侮则协力防御之。总是随时量力,有所维持,随事尽情,不计报施。
  一、止息争讼。道理本在人心,原无待于官判,但因逞气贪利,遂起鼠牙雀角之争。吾族忠厚相传,可无过虑,第子孙日见昌衍,难免嫌隙偶生。倘有一物未公,一事未平,总以退让为主。一让则争者自愧,彼即不愧,旁人定有公言,可省多少衅端,便添多少清福。大凡世家礼让,从不轻松,识者知其必昌。惟彼小姓乡愚,动辄经官。识者知其必败,此一定之理也。诚使家无戾气,里有仁风,相与醢酿太和,胥一世而游仁寿之宇,自见浸昌浸炽。愿与我族人操券验之。
  一、慎择交游。朋友居五伦之中,故亲师而外,取友綦重。但君子小人不容并立,君子易疏而难亲,小人易亲而难疏。每见故家子弟,一遇柔佞之徒,鲜不为其所惑,一与之狎,遂熏染于邪僻而不自知。拍肩牵袂,日引于呼庐花酒之埸;萃处群居,时守以骄奢侈靡之事。甚至认干亲、结义弟,往来无忌,内外无别。驯至招尤速祸,荡产倾家,贻辱祖宗,见讥邻里。孔子云: “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 ”是以君子慎所处也。愿我族人,共相警戒,亲君子、远小人,学武侯之谨慎则可矣。
  (录自清鲜贞鳞纂修甘肃陇西《鲜氏家谱》康熙五十一年修继述堂抄本)

知识出处

百家家训

《百家家训》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本书集纳了全国203个姓氏的370则家训格言精品,该书详尽的解读了家训、庭诰、家诫、家范、家法的含义。读者从书中既能了解我国历代家训之概貌,又能体会到古人在处理家庭关系、教诲子女方面呕心沥血之深情厚谊。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