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氏家训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百家家训》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20000295
颗粒名称: 裘氏家训
分类号: B823.1
页数: 2
页码: 345-346
摘要: 本文为录裘氏家训,收录自清裘陈佩纂修浙江杭州武林《裘氏家谱》康熙四十四年刻本。
关键词: 霍氏 家训 家庭道德

内容

一、孝为百行之原。为人不孝,虽有掀天事业,盖世奇能,总不齿于名教。且问自己本心,如何过得?乳哺怀胎,抚携教育,父母之心,岂不刻刻想念?其成人立业,代老防饥,而匪莪伊蒿,亦可羞也。人无不爱其子,则知父母之爱我,犹夫我之爱其子;人无不期其子之孝,则知父母之期孝于我,犹夫我之期孝于其子。设子有不孝。未尝不嗔之、疾之。则知父母之嗔疾于我者未尝乏也。且人惟以孝存心,则自然不得罪于乡党。自然不得罪于尊长。自然不得罪于名教,兢兢业业,彬彬雅雅,保世亢宗,承先裕后,基于此矣。
  一、人受中以生,与天地并列为三才。得万物之最灵。切不可将己身轻看。故人以立品为主,奉身如圭璧。不可渝也。一言失口,受悔终身;一事失足,有污名教,故人身行一败,即终身挽濯,垢莫滁矣。凡我子孙,虽士农异趋,工贾异业,而立身修行,总只一般贫富穷通。此听之于天者也。
  一、人有四大,受之父母。须知父母以前自祖历宗,绵绵延延,以至于我。历世弥古,历代弥遥,而根源不断,非积累之所致,亦何幸而有此。故人生在世,惟一点仁心,乃是生生不息之源。譬诸果而有桃仁、杏仁,葆真涵素而生机露。程子亦云: “人心如谷种。 ”此便是发生之源。故德厚而流自光。倘本心澌灭,天良锢绝,此自斲其生趣,而期叶大枝繁,难矣难矣。
  一、《传》曰: “弟子入则孝,出则悌。”凡子弟见宗族乡党,须必恭必敬。即称呼一节,兄弟人等,止应称行、称名。若称字、称号,乃朋友间事理。义门宗范不愿闻此也。沉宗族称行;则尊卑易晓,不得不论。
  一、父母爱子之心,固无不公,而偏爱之私,亦不能必无。丈夫每惜多才,而妇女多怜少子,此偏爱之所自来也。然父母之所以爱之,亦必有故;父母之所以不爱,亦必有故。其偏之之心,正其公之之心也。为子者但当自悔,其所以不见爱于父母者何故,并思彼之得被爱于父母者又何故,平心自想,可以得父母之心矣。若果父母溺情不明。为之子者更能曲体父母之心,以将其爱,尤为能子。故曰 “天下无不是的父母”。若兄弟原毛里懿亲,阋墙生变。多起于妯娌乖争,男子偏听,各袒其室,遂致同气参商。昔浦江郑义门同居长久,惟曰不听妇人言。斯真处家庭者之药石。
  一、士农工贾,各有专业,然后仰事俯育有所赖。唯游惰之辈,农不成农,士不成士。工贾不成工贾。每思鲜衣美食,呼庐淫酗,与其仰面求人,何如反求诸己,
  一、好讼争能。原非仁厚之风。乃族以此相尚,小事角口,即驾词告官。及一事获胜,公门一出,便高视阔步,逢人自张,老爷小的,从不住口。独不思觳觫公庭。囚首乞怜,是何等形状,胥差窘辱,摇尾告哀,是何等卑贱。天下可羞可辱之事,孰有甚于此者乎?乃诩诩然自以为得志,吾不知其肺肠何如也。况彼此角气,兵连祸结,蔓害无休,破家殒命,悉基于此。溯厥所由,皆小不忍所致。何如情遣理恕,相安无事之天为愈乎?凡我族人。戒之哉戒之哉。
  (录自清裘陈佩纂修浙江杭州武林《裘氏家谱》康熙四十四年刻本)

知识出处

百家家训

《百家家训》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本书集纳了全国203个姓氏的370则家训格言精品,该书详尽的解读了家训、庭诰、家诫、家范、家法的含义。读者从书中既能了解我国历代家训之概貌,又能体会到古人在处理家庭关系、教诲子女方面呕心沥血之深情厚谊。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