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氏家训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百家家训》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20000289
颗粒名称: 葛氏家训
分类号: B823.1
页数: 6
页码: 327-332
摘要: 本文为葛氏家训,收录自葛万坤等主修湖南邵阳邵邑《葛氏万氏三修族谱》 1933年文纪堂木活字本。
关键词: 葛氏 家训 家庭道德

内容

一、昔东平王苍言:为善最乐。夫世之所乐者声色货利,而善则澹然无味,若无足乐者,然不知人而为善,则明无人非,幽无鬼责,此心之天何等快足,此乐之在吾心也。况天之所祐、人之所助、鬼神之所庇,恒在善人,而百顺之福集于厥躬,此乐之在吾身也。不惟是也,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则为善之乐不惟见于身前,而且垂之身后矣。故人之处世,一言以蔽之曰:为善。
  一、人须变化气质。气质禀之阴阳,难有不偏胜者,苟不各自其胜处而矫之,则任其气质以处事,如浲流漫衍,何所不至?盖人之气质与国家气脉、造物气化恒相流通,如人任其气质之柔弱而不知变,则居乡为愿人,在朝为胡广、冯道;任其气质之刚方而不知变,则居乡为汝南、南阳,互相诋诮,在朝为朔党、蜀党,挟术倾挤,不惟自家做不得好人,而家国气脉、造物气化所损多矣。故吾家子弟必于自己气质深加涵养,各审其性气之缓急而矫以韦弦可也。
  一、人之处世以治生为急务。何以言之?方人之胎育成形,即吮母血,及其有生,即求乳食,则知欲食之需、俯仰之费诚为急务而不可缓者,否则非惟不能保其妻子,将不能保其身,故当努力自强,各为资生之计。谚有之曰: “男儿不吃分时饭,女儿不着嫁时衣。 ”言其当自强也。苟徒仰祖、父之遗,逸居享成,不知千金之家分为百,又自百金而为十,所入者止于十而所费者不减于千,其不至枵腹而待毙者鲜矣。届子孙者必知稼穑艰难,辛勤干家,乃克有济。
  一、观之礼经,人之初生,桑弧蓬矢以射四方,弘其志也。是知上下四方皆男子之所,有事必须志气寥廓,规模远大,思欲做天地间无穷事业,则随其所就亦有可观。苟安于卑陋,中宴安之鸩毒而虚度此生,身前事业,死后文章,一无有焉。嗟乎,盖棺事乃定,死者而有知也,将不悔之晚乎。故陶靖节心远地偏之旨,子孙所当深玩。
  一、皮日休曰: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古之仕也为人,今之仕也为己。”斯言也切中世之膏肓者。泛观世态,方穷居诵读时不知学做好人,及得一第而居官也,则欺上剥下无所不至,惟务足其囊箧以为遗荫子孙之计,然不知斛满人概之,人满天概之,斯人所得之横财其子孙未必能守,而生平之名节尽扫地矣,奈何以彼易此也。尝闻昔人有言,居官贫乏不能自存,此是好消息,如闻其丰裕,此是不好消息。今日以丰裕为好消息而贫乏为不好消息矣。世道滥觞至此,可慨哉。故愿吾贤子孙仕进如王曾之不求温饱、张咏之不爱轻肥,此方是好男子。
  一、家人睽必起于妇人。故妇人之言不可轾听,苟轻听妇言而不察理之是非,则将起衅纷争,视至亲如陌路人,或至结怨数年不解而攘讼以逞,贻祸之烈有如此者。古人有诗云。 “堂堂八尺躯,莫听三寸舌。舌上有龙泉,杀人不见血。 ”此可为听妇言者之龟鉴。
  一、处家之道以和为贵,和生于忍。杜少陵云: “忍字敌灾星。 ”凡事且不可不忍,况处同气之间乎?然人之所以不能忍者,大率以田产赀财彼此不均,非礼相加,暂难容忍耳。殊不知兄弟叔侄之相处一世,如逆旅遇客适相遭也,田产赀财之在我亦如逆旅之资给适相聚也,世上无百年常在兄弟,亦宁有百年常聚钱谷乎?故凡田产赀财之多寡,听受其自然者,不可认真常为吾家故物,为苦死必争之计。其有失礼于我者亦当春融海涵,无与计较,如卫玠云: “人有不及,可以情恕;非意相干,可以理遣。 ”则能忍能和而亲亲之义无亏矣。
  一、富贵功名人所共羡,不可以不求,亦不可以必求。惟求之以不求,斯可矣。尽其在我以听其在天,此不求之求也。苟徒知求之求而不知不求之求,役役于功名富贵之会,若蝇蚁之逐臭寻膻无所不至,而卒较其所得,与不求者相去不能以寸,以人筭不如天筭也。然其为此琐屑寻觅之态,人皆鄙之,取笑生前,贻讥后世,难洗涤矣。儒先有云: “水流任急境常静,花落虽频意自闲。 ”世间功名富贵,花水类耳,此心静定之天,岂可与之俱动?吾人胸次间须以休休自适为贵。
  一、世间物,可以益人神智者书,故凡子孙不可不使读书。惟知读书则识义理,凡事之来处置得宜,如游刃解牛自有余地,其上焉者可以致身云霄,卷舒六合,下焉者亦能保身保家而规为措置,迥异常流,自无村俗气味。苏子云: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无竹犹未俗也,无书则必俗矣。人求免于村俗,不可一日无书。
  一、争讼事不可轻举妄动。讼端一兴即须费财,苟不用钱则贪官污吏颠倒曲直,难以取胜,胜而费财,所损多矣,沉遇劲敌,虽费财未必胜也。故必事体不可已者,又作别论。而闲气细故当加含忍,谚云: “一字入公门,九牛拔不出。 ”言讼之难悔也。切须慎始虑终,勿遽兴讼,若路温舒所云: “画地为狱议不入,刻木为吏期不对。 ”方可保身保家。
  一、闻朱子云: “步向浓时转”,斯言也旨哉。人之处世得意方浓而不知回步,自贻伊戚者也,宁能保其常浓乎?姑自其大者言之,人之宦成名立而不知退休,将必有如叹东门之黄犬、想华亭之鹤唳,遗恨千古而不可收者,此可为浓时进步之戒矣。然岂惟仕宦为然,所谓意浓者亦非一端,所当回步者亦非一事,苟经营财利而得陇望蜀,负气凌物而赶人赶上,耽酣酒色而乐极志满,皆意浓而不知回步者也。宁无虽悔莫追之祸哉,故人当知进步,又当知退步。
  一、年少子孙,须教绝去轻薄相态。盖其幼而气豪,有学问则恃才以傲物,有赀财则挟富以凌人,不知学问赀财亦只了得自己事,于人何与,而敢以骄人乎?为父兄者必自其志气之飞扬细加衔勒,使之安槽伏枥而消磨其崛强不平之气,如此不惟作成子弟做得好人,而亦不至贻累门户,否则其祸有不可胜言者。《诗》云: “温温恭人,惟德之基。 ”此 “温恭” “二字,轻薄之药石也,犯此病者不可不服此药。
  一、夫妇,人道之始。故嫁娶一事不可苟且,必所娶者皆故家女子,则持身处家自有态度,且生子形容端正、才气过人,吾家门闾日以光大。如或不择骨气,娶暴发迹小家,唏固妆奁之盛,不知庄妆如朝华,眩眼有时而尽,所娶之女骨气既卑,则所生之子风格亦下,家门凌替实此之由。况小家女子不知教训,率傲慢舅姑,欺凌妯娌,虐使奴婢,有不可殚述者,切须戒之慎之。谚云: “人家娶女子,此是寻活风水。 ”此言良可玩索。
  一、闺门务要严肃,使男正位乎外,女正位乎内,不可淆乱。凡尼巫僧媪之流,不可使入吾家,淫祠赛会,妇人不可轾往,或遇丧葬大故,内外易致混淆,尤当为之纪纲,密加提防,以全清白家声。然此犹是第二节事,每平居时当常以《列女传》所载者与聪慧女子讲解,使之认字,通晓大义,知所企慕,则闺门之内皆女中君子,将有不肃而严者矣。
  一、天子有诤臣不得罪于天下,士有诤友不得罪于乡党州闾,则朋友之责所系匪轻,故人处世必须择友。然今之所谓友者,率翻云覆雨之徒,何足倚靠?当于兄弟行中择其知识高大、行格端庄者,朝夕与之会聚,凡遇事变必商确停当,然后见之设施,庶无败事。不惟是也,德业相劝,过失相规,患难相救,悉此焉赖,则好兄弟即吾好朋友也。苟或舍此而与市井轻薄之人拍肩执袂以为合,饮食游戏相征逐,及至事变之来,秦越相视,反有落井下石者,庸何取于友哉?此子孙所当深戒。
  一、人之处家,在于勤俭。盖勤以开财之源,俭以节财之流,此生财大道也。人家膏粱子弟生于豢养,往往过花街酒肆,朋聚酣钦,暇则弈棋赌博,为牧猪儿戏,以消闲度日,不思营运干家,则财源告匮,何以自给?泛观物理,飞而禽虫之属,走而蝼蚁之微,亦朝作暮辍以足其生,可以人而不如物哉。且费用过侈,甚为害事。近世风俗奢靡,饮食务新奇,服希尚华艳,室宇求高大靓丽,量入为出之道懵然不知,吾恐山林不能供野火,江河不能实漏巵,时拙举赢,宁保其可久哉。晋傅咸云: “奢靡之费甚于天灾。 ”真达识也。故子孙必须勤俭,方能不坠家声。
  (录自明安徽绩溪积庆坊《葛氏族谱》嘉靖四十四年刻本)
  一、守王法。国家去其偏陂,反侧归于荡平,正直无过遵王道、遵王路、遵王义。
  二、孝父母。父母者,人子之天地也。终身不能报其万一。古之称孝子者,为圣为贤,诚以百行莫大于孝。为人子者,当思身从何来?父母千辛万苦,始得养成此身。子之身日强,父母之身日弱,即及时尽孝,犹恐去日多、来日少,子欲养而亲不在也。奈近世人子有碍兄弟而抗父母者,有爱己子而薄父母者,不思我无兄弟孝养谁碍?且今日爱子之深恩,皆前日身先受之父母者也,能无孝哉?我族为子者,尚其甘旨尝奉,起居不忘,一切言语行事皆顺亲心,体亲意,庶不愧为人子,庶几克昌厥后。
  三、友兄弟。世间最难得者兄弟,兄弟者,同胞共乳之人也。虽贤愚不齐,而父母爱望之心则一耳。人能体父母之心,自必友于兄弟。
  四、正夫妇。夫妇,人伦之首,闺门风化之原。家道之和顺乖争,恒必由之。《易》曰: “男正位乎外,女正位乎内。 ”盖夫夫妇妇,协倡随之雅,无嘻嚆之风,斯家道正而门祚昌矣。世有为夫者,溺爱过甚,酿成悍妻妬妇,不顺翁姑,不和妯娌,良可惜也。《语》云: “教子婴孩,教妇初来。 ”是在夫有型家之道,防闲于早;妇有内助之贤,敬戒于后。克勤克俭,宜室宜家。俾闺门之内肃若朝廷。伉俪之间敬如宾客,是所望于族之为夫为妇者。
  五、慎嫁娶。婚姻论财,夷虏之道。择配求淑,贤父之心。故门婿不必华屋钜族,富豪过人,但闻其家翁姑有贤良声,子弟无骄矜气,士秀农朴,循理守义,即可为女儿终身之讬。至于娶妇娶媳,惟访闺门正、女工娴,情顺性柔,姆教有素,即为淑配。若徒喜婉娈、贪厚奁,吾见貌美者多骄悍,赀重者多慵懒,且夸娘家之富,必嫌夫家之贫。即不至此而私财厚积,兄弟妯娌间,此有彼无,彼少此多,而嫌疑生,诟谇嚣凌之风所由开也。彼世之贻忧父母,爨箸早析者,率多由此。我族鉴诸。
  六、睦宗族。宗族与吾,一本者也。虽支分派别,亲疏有间,而自祖宗视之则皆子孙也。以一人之子孙而等于秦越,视若仇仇,上即为祖宗所隐憾,下即为子孙酿祸。端不思他人即甚富贵,岂能分光宗族?苟稍显荣亦足增色,何如共敦雍睦、强不欺弱、众不暴寡、生死相庆、恤贫富、无猜嫌,族中事矢公矢直,族中人相揖相让,即间有衅隙,亦互相劝释,彼此两忘。斯一本之谊敦,而门户益振兴不衰也。我族其共体之。
  七、和乡邻。我族宜怀睦姻任恤之意,有无相通,缓急相济,德业相劝,过失相规,不以财势自逞,不以强悍自恃。一乡之间,仁型讲让;比邻之际,情洽意亲。斯无负圣天子和乡邻之教也。
  八、崇节俭。朱文公曰: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所以示人节以制用、俭以奉身者,至明切也。奈人好自奢,靡不思创业艰苦,徒夸及身荣华;不虑后日穷乏,且争目前体面。见有淡泊自甘、朴素无华者,反非之笑之。及至费用无资,富者竟至于破产,贫者不免于饥寒,嗟何及矣!夫祖宗以节俭传家,子孙犹享其余福;少壮以豪华相戒,衰老尚留其余赀。我族无论贫富,皆当量入为出,慎毋由俭入奢,一切用度无虚耗费,有淳朴风。斯贫者不久贫,富者将益富。是所望也。
  九、课诵读。欲振家声,端由读书。尝见富家大族,虽财势有余,非由世业诗书,则语言行为终不免俗气未除。故子弟无论秀顽,皆宜课以诵读。顽者即难启听益明,亦必略于讲说尊卑长幼之道、朋友宾主之义,方与全不识字者有别。至若秀者,务宜殷憨专送,严为督课,无姑息、无惜费,幸而造就有成,固足光耀门户;即或功名未获,出其学识以居家处世,则教训子弟,维持家纲,表正风俗,皆读书明理者所能为也。此在父兄责有择师访友之实意,子弟宜有奋志虚受之实功。若徒浮慕其名,反谓读书与未读书者等,则谬矣!愿族人勿以余言为迂。
  十、勤耕织。故论世者,每谓有力田子,有纺织妇,其家必兴。倘男不耕女不织,小子任其跷跷,妇女总其嘻嘻,稼穑之难艰莫知,桑麻之种树罔识,无论旷土荒业、衣食不继,即目前幸犹饱暖,亦必逸则淫,淫则荡,家业尚能世守勿替乎?我族甚勿效此。
  十一、惩游惰。游惰者,名不隶农工商贾之籍,身不习耕织鱼贩之劳,不事生业,以他人劳悴所出供己身日用所需。原其始,父兄之教不严,子弟之习成故;究其终,不入于淫逸赌博之路,即流为乞丐盗贼之行。败坏门户,端自游惰始。我族有子弟者,宜各教以正业,童而习之,长而精之,勿荒于嬉,勿变所长,则士农工商,事事司为终身衣食之计,可为成家创业之门。倘有游手好闲者,严为规戒,甚勿使之少不执业、老无一长可取也。斯幸甚!
  十二、戒酒色。饮寡欲,所以保身全家。世有贪酒恋色之人,虽倾家丧命,亦所不顾,此等人未有不贻笑于世论也。族中宜以焉戒!
  十三、除赌博。赌博之场,无非浪子聚处;赌博之习,总由闲家不严。我族有子弟者,须当防之于早,无从而即无从而学。凡朋友亲邻有蹈此者,亦严戒子弟勿使之近。斯品行端而学术无不正矣!
  十四、输国课。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隶土宇者,宅尔宅,畋尔田。得以坐享升平之福,赖一人制治于上耳。故小民之奉国课,当如稚子之趋父命,敢不输将恐后乎?况我圣朝厘定章程,永不加赋,又宽以夏征秋征之期,俾次第完纳。本非追呼日迫,自宜及期早输,无待有司催科。倘违功令,讬欠赋税,将差胥之扰用费反浮于正项,究之正项亦不容缓,鞭笞又所必加。何如国课早完,安无事之乐耶。族有产业者,凛之无忽。
  十五、息讼争。讼则终凶,《易》有明训。盖讼者,万不得已斯可耳。稍可得已,人有不及,可以情恕。非分相干,可以理遣。纵势不我下,经二三公直乡长,别其是非、论其曲直,则理既明,气可平,便当宽容休息。
  (录自葛万坤等主修湖南邵阳邵邑《葛氏万氏三修族谱》 1933年文纪堂木活字本)

知识出处

百家家训

《百家家训》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本书集纳了全国203个姓氏的370则家训格言精品,该书详尽的解读了家训、庭诰、家诫、家范、家法的含义。读者从书中既能了解我国历代家训之概貌,又能体会到古人在处理家庭关系、教诲子女方面呕心沥血之深情厚谊。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