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氏家训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百家家训》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20000247
颗粒名称: 孔氏家训
分类号: B823.1
页数: 1
页码: 241
摘要: 本文收录了孔氏家训格言,详尽的解读了孔氏家训、庭诰、家诫、家范、家法的含义。
关键词: 孔氏 家训 家庭道德

内容

孔子为鲁大司寇。有父子讼者,夫子同狴执之,三月不别,其父请止,夫子赦之焉。季孙闻之不悦,曰: “司寇欺余。曩告余曰国家必先以孝,余今戮一不孝以教民孝,不亦可乎?而又赦,何哉? ”
  冉有以告孔子,子喟然叹曰: “呜呼!上失其道而杀其下,非理也。不教以孝而听其狱,是杀不辜。三军大败,不可斩也;狱犴不治,不可刑也。何者?上教之不行,罪不在民故也。夫慢令谨诛,贼也;征敛无时,暴也;不试责成,虐也。政无此三者,然后刑可即也。《书》云: ‘义刑义杀,勿庸以即汝心。惟曰未有慎事,言必教而后刑也。既陈道德以先服之,而犹不可,尚贤以劝之;又不可,即废之;又不可,然后以威惮之。若是三年,而百姓正矣。其有邪民不从化者,然后待之以刑,则民咸知罪矣。 ’《诗》云: ‘天子是毗,俾民不迷。 ’是以威厉而不试,刑错而不用。今世则不然,乱其教,繁其刑,使民迷惑而陷焉,又从而制之,故刑弥繁而盗不胜也。夫三尺之限,空车不能登者,何哉?峻故也。百仞之山,重载陟焉,何哉?陵迟故也。今世俗之陵迟久矣,虽有刑法,民能勿逾乎? ”
  (录自清《四库全书》)

知识出处

百家家训

《百家家训》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本书集纳了全国203个姓氏的370则家训格言精品,该书详尽的解读了家训、庭诰、家诫、家范、家法的含义。读者从书中既能了解我国历代家训之概貌,又能体会到古人在处理家庭关系、教诲子女方面呕心沥血之深情厚谊。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