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氏家训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百家家训》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20000235
颗粒名称: 姜氏家训
分类号: B823.1
页数: 2
页码: 219-220
摘要: 本文收录了姜氏家训格言,详尽的解读了姜氏家训、庭诰、家诫、家范、家法的含义。
关键词: 姜氏 家训 家庭道德

内容

一、孝父母。古者圣王制刑,必以不孝为先,圣人立言,必以尽孝为首,孝之时义大矣哉。
  二、尚清白。君子居身以介,妇人持身以洁,皆谓之清白。
  三、勤耕作。圣王治天下,必以足食为先。
  四、友兄弟。语云:“难得者兄弟。”生同胞,鞠同乳,本分形同气之人。
  五、苦诵读。人性本善,气拘物蔽,则善者昏。学精于勤,荒于惰,必奋志专攻,期就上乘。
  六、正妻妾。闺门万化之原,妻妾名分攸定。惟妻施慈爱,庶闺闱肃然,家道和睦。
  七、训子孙。人家子孙,父母孰不欲其成立,但教于婴孩。
  八、教妇女。凡妇女与男子不同,目不视书,心不明理,全在父母丈夫教训,娶妇初入门时即以正教之,盖家之和与不和系妇之贤与不贤,何为贤?能孝敬舅姑、顺从夫子、和睦妯娌、慈爱卑幼、勤于妇事、乐于妇道、不为离间之言、不争长兢短,皆是也。
  九、事继母。失妻而继妻,无母而继母,此人生之大不幸也。为子者当以孝感格,毋学忤逆,务使不慈者化而为慈。
  十、择妇婿。妇者子道之始终,妇不择,则不贤之妇,子失其所。婿者,女道之始终,婿不择,则不才之婿,女失其所。
  十一、和宗族。宗族虽蕃,其初自一人始,譬诸水千流万派,同出一源,譬诸木万叶千枝,根于一本。此万殊原于一本之说也。一族之内,有吉则庆,有忧则吊,贫困相资,疾病相扶。
  十二、睦邻里。乡里之人,非亲即友,无问贫富贤愚。至于比邻,尤当和睦。
  十三、隆师友。人生而蒙,长无师友则愚,故《论语》曰:“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十四、尊长上。伯叔及兄,所谓尊者。子侄及孙,所谓卑者。互敬互爱,尊敬之心,油然生矣。
  十五、御婢仆。家主使令必赖婢仆,婢仆饥寒必赖家主,为主者凡有使令必先察其饥寒,饥则食之,寒则衣之,推心置腹,彼自乐于趋命。
  十六、积阴德。《易》云: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
  十七、务勤俭。居家以勤,持身以俭,此治身之要也。
  十八、忍词讼。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故圣王治天下制为讼狱以决之,乃后世无情之辈肆为妄诞,罔上行私,以图争强取胜,罹刑犯宪,家败身亡而不恤,是诚失乎先王立法之意也。
  (录自清姜万林等纂修安徽桐城《姜氏支谱》道光二十六年松柏堂木活字本)
  敬祖先,睦乡邻。勤耕作,勉读书。务正业,慎交游。戒嫖、赌、吸毒、酗酒,戒溺女,戒争讼,戒泼闹,戒宰牛。
  (录自永安市《姜氏族谱》)

知识出处

百家家训

《百家家训》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本书集纳了全国203个姓氏的370则家训格言精品,该书详尽的解读了家训、庭诰、家诫、家范、家法的含义。读者从书中既能了解我国历代家训之概貌,又能体会到古人在处理家庭关系、教诲子女方面呕心沥血之深情厚谊。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