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氏家训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百家家训》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20000233
颗粒名称: 田氏家训
分类号: B823.1
页数: 3
页码: 210-212
摘要: 本文收录了田氏家训格言,详尽的解读了田氏家训、庭诰、家诫、家范、家法的含义。
关键词: 田氏 家训 家庭道德

内容

一、修身
  一、崇正学。此以下言修身之事。凡人身有不修,则性分不获自尽,而无以全吾为人之道。是故学以吾儒为正。
  二、亲师友。天地万物之理,古今事物之宜,本与吾良知良能相为贯通,第非即事求详,莫能顿悟,是以有志之士务当亲近。三、穷性命。在天为命,在人为性。故人之性,天之命也。原夫上天生人,气凝而形成,理寓而性成。然理为气主,惟理得则气自顺。
  四、明道德。富贵功名,人所共趋也。何为道?所谓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是也。何谓德?行是道而有得于心是也。
  五、端心术。天地以气生万物。而气之精而灵者凝聚于中则为心。是心为气主,凡心之所至,气必至焉者也。
  六、修言行。发言处事,人之所视以从违乎我者也。
  七、饰容体。威仪所以表德也。人须是动止有常、言笑不苟,合乎庄涖之道,然后有威可畏、有仪可象焉。
  八、宏度量。人之度量褊窄者,无容受之基。狭隘者,非承藉之器。
  九、积阴隲。人生修短,数定于天。虽有智巧,莫能转移。
  二、次齐家
  一、顺父母。身修则家可齐矣,因次举齐家之事言之。
  二、和兄弟。兄弟者,与予同气,非他人可比者。
  三、肃内外。人家清白之声,由于闺阃。帷簿不修,君子耻之。
  四、教子孙。子孙之贤不肖,家声之隆替因之。
  五、正妻室。妻者,奉父母之命,行亲迎之礼,娶以为配,而承宗祧者也。
  六、敬尊长。内亲则有诸父,外戚则有姑表,此皆谊属至亲而齿近期颐者。
  七、择婚姻。家道之败,每起于妇人。故婚姻之族,不可不择。古人云 “求忠臣于孝子之门 ”,则择淑女者断必于贤正之家。
  八、力农亩。农为国本,耕为民业。治生之策,莫善于此。
  九、广生息。山之生息为材木,水之生息为鱼鳌,田之生息为五谷,物之生息为五牸,园之生息为百果。生息之法,其利无穷。
  十、省冗费。家不自贫,奢者侈于用,而财日不足;家不苟富,俭者省其费,而财日有余。
  十一、防饥馑。时有旱涝,故岁有丰凶,此天地盈虚之数也。须与为不足之防,自然有备无患。
  十二、完钱粮。闻之天子之养练士马、欧逐寇盗,为我除害也;选任文武、删定律令,为我禁强暴也;建立学校、开科贡举,为我成德业也。钱粮之捐,务刻期上纳。
  十三、急徭役。庶民往役,常分也。官府佥充,分道也。当竭力尽心,奉公守法。
  三、次睦族
  一、明世系。家既齐,则由亲及疏,可以及国,而况于族乎?因次举睦族之事言之,所以重一本也。
  二、设科条。百家之族,情以人殊。虽然不能悉为淳良,而其自弃者可劝,自暴者可惩也。
  三、教俊秀。人才之盛,宗族之光也,惟子孙无可教,斯末如之何,若夫俊秀之生,俾资助之诵读。
  四、恤孤寡。孤儿寡妇,人之无告者也,不幸而生于吾族,则与吾有一本之谊。犹当维持而护庇之。
  五、同欣戚。冠婚相贺,同其欣也。死丧相吊,同其戚也。
  六、息忿争。忿怒争嗣之事见于宗族,则不睦之端始于此矣。庶几和气日集,而族谊益修。
  七、救患难。无故之灾,不虞之变,此生于意外者,虽忠厚之族。不能保其必无。睦族者必协之以力,济之以财,患于是可弥,难于是可解矣。
  八、通有无。财货器用,衣服车马,不能人人悉备也,而惟有无相通,则彼此俱足。
  (录自清田忠明等纂修江苏丹徒《柳湖田氏宗谱》道光十三年木活字本)

知识出处

百家家训

《百家家训》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本书集纳了全国203个姓氏的370则家训格言精品,该书详尽的解读了家训、庭诰、家诫、家范、家法的含义。读者从书中既能了解我国历代家训之概貌,又能体会到古人在处理家庭关系、教诲子女方面呕心沥血之深情厚谊。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