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氏家训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百家家训》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20000218
颗粒名称: 蒋氏家训
分类号: B823.1
页数: 4
页码: 166-169
摘要: 本文收录了蒋氏家训格言,详尽的解读了蒋氏家训、庭诰、家诫、家范、家法的含义。
关键词: 蒋氏 家训 家庭道德

内容

龙溪蒋子尚洲请于少薇许司马公曰: “余家自评事仁皎公庐父墓肇基于此,有二十世,氏族三百余指,左建宗祠,右创住室。公所礼义传家,耕读继世,中间盛衰不常。余上溯先德,下垂后训。为吾子孙者,父子欲其慈孝,兄弟欲其友恭,夫妻欲其和敬,宗族欲其辑睦,门庭欲其清白,服俭欲其俭素,婚嫁欲其及时,祭祀欲其丰洁,坟茔欲其修葺,赋役欲其输纳,姻戚欲其延礼,财利欲其不苟,制行欲其端方,患难欲其相拯,疾病欲其扶持,死丧欲其周恤,事上欲其无謟,待下欲其无傲,贤者敬而爱之,不贤者教而戒之。斯一家之政,可久可大之业在是,子孙其永守之无敦。”司马公叹曰: “是蓝田吕氏乡约斁之箴也。子能推而衍之以示训,即一家而三代矣。子其书之堂右,以示儆。 ”
  时万历四十六年,岁次戊午仲冬月吉旦,南京兵部尚书许宏纲书。
  (录自清蒋元义等修浙江《剡西蒋氏宗谱》光绪二十九年木活字本)
  蒋氏宗训
  一、子必孝。人子事亲,不可不竭其力,亲有所欲,当曲从之。《诗》不云乎: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必须先意承颜,毋得忘恩徇己。近世养亲,多从苟简,妇姑反唇,櫌锄德色,此辈之人,不如徇彘,殊不思我今日为人子,他日即为人父,可不反己乎?吾族有犯不孝者,重则论死,轻则议罚。
  二、父必慈。孟子曰: “父子之(闲) [闻]不责善,责善则离。 ”易子而教。古之道也。义方之教,不可无,而毋失之刻;严惮之容不可假,而毋失之残。所谓乐有贤父兄也,惟熏陶渐染之有道耳。为父母者不可不知。
  三、友兄弟。兄弟分形同气,非斯须爱敬者。比兄有不是,宜隐忍之,弟有不才,宜宽恕之。休戚与共,好恶必同。毋为锱铢之利,而手足伤情,毋听枕席之言,而骨肉吴越。族有此等,能无责乎?
  四、睦宗族。凡吾同族,皆吾祖宗遗体,犹树之枝叶,虽繁其初则一本也。论势虽有贫富强弱之分,推恩当无亲疏远近之别。贫乏相周,患难相恤,贤者尊愚,强者扶弱,使皆雍雍穆穆可也。
  五、爱亲戚。人之亲有三:父党、是党、妻党是也。轻重远近之分虽殊,往来交际之谊则一。奈何近世不以情义为重,而以势利为先,甚至视如途人。觌面若不相识,是何理也?吾族切宜戒之。
  六、和邻里。同乡共井,出入相友,谓之里閈,相与之同,勿可妄生荆棘。富能不骄,则贫者无怨;强能不欺,则弱者无憾。遇长则敬,遇幼则慈。饮食、货财往还,毋甚为较。则胥为仁里矣。
  七、慎交游。交友必辨损益,毋滥交便佞,致忝厥德。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与不善共,如入鲍鱼之肆,真药石之言。昔王珪母李氏见子与房玄龄、杜如晦游,私喜曰: “吾儿他日必贵。 ”后果然。
  八、勤职业。凡人在世间,必各勤职业。稍有知识,即当务其本分之所。当为男必读书,粗知礼义,其不流于下愚;女必织纺,足供衣食,而不至于闲纵。庶人道可立,而妇德克修,皆一勤为之也。坟佚则淫,劳则善心生。
  九、务农桑。吾族有习举业而务贤扬者,固为上达。若愚不可教,贫不能给,而废读者,须业田以供朝夕,蚕桑以备寒暑。乘天时以尽地利,是根本之务也。余若工、商、艺、术,虽皆有功,而食以为次矣。他如胥吏役作之流,切勿为之。
  十、择婚姻。婚姻一事,最为紧要,使非其类而苟合之,玷祖辱宗,罪莫大焉。吾族结亲,必须合同通族尊长,量情度义,择其相当,切勿计其礼仪之厚薄,妆奁之多寡,私为苟就。慎之戒之。
  十一、时祭享。报本追远莫重乎祭祭,而不时,非孝也。《诗》不云乎: “孔惠孔时,惟其尽之。 ”吾族祠祭,务必春以清明,秋以冬至,随时荐以时物,必致其诚。毋曰鬼神渺茫,祭无益也。
  十二、敦俭约。天地生物,止有此数,节省则有余,浪费则不足。故菲食卑官,圣王之盛德,恶衣恶食,君子所不羞。世之为非为盗,皆由妄费、纵欲,以致贫乏,渐流邪僻耳。故圣人云: “与其奢也,宁俭。 ”
  十三、禁妖邪。闺阃之内,风化之原也。故男不言内,女不言外。僧尼巫觋之流,不得倡妖言,以惑妇人。女子之听婆、嬴婢妾辈,亦不许入寺烧香皈依受戒。凡有此等,夫主不得辞其过矣。
  十四、崇实学。诚意正心,为始入大学之门,戒谨恐惧,为君子时中之要。近世设科取士,以八股为功令,固宜从事诗书以应试。然士先器识而后才艺,经史中须寻圣贤实学,切勿徒事浮华,流于夸诞。
  一百十二世孙英铨谨志。
  (录自清蒋衡国等修江苏常州《毗陵蒋氏世谱》同治十三年木活字本)
  一、敦孝。孝为百行之原,天之经也,地之义也,孝顾不大乎哉?自天子以至士庶,皆当缘分竭诚,各尽其孝。彼不孝者,失其天性,纵有才华,不取,何也?大德已亏也。凡我族人,当思父母生我之恩,时时为其力之能为,事事尽其心之当尽。其有立身、行道、扬名、显亲者上也,次则生致其养,死致其哀,葬尽其礼,祭尽其诚,庶几不失为人子已耳。不然,则是反哺跪乳之不若也。
  二、训后。人生德业,端自弟子始,其生知安行者,能有几人?大约资于造就者居多。故中人之性,原介于可成、可败之间,而父兄之心,若不审其成之、败之之术,又何怪乎缙绅有淫嗣,田舍多骄子哉?凡为父兄者,端蒙养之功,择师训教,外以收敛其放心,内以涵养其德性,优游浸渍,习与性俱居,必系亢宗之望,出则显华国之材。
  三、友于。夫姜家之同被,情何殷也;洎田氏之抱荆,谊亦笃矣。故兄爱其弟,弟敬其兄者,本天性之自然。或间于妻子,溺于利欲,惑于谗言,则同胞者,有时而吴越矣。昔人诤友有云: “同气连枝各自荣。莫因些小便相争。一回相见一回老,能得几时为弟兄”?词虽近俚,意实恳挚。凡我族人,毋间妻言,毋溺利欲,毋惑谗诬,则十世同居之郑氏,不独擅美于曩时,百犬同牢之家风,亦将再见于今日。
  四、急公。从来征税起于田亩,差徭出自民间。以下奉上,分所宜然,计亩输将,役当应赋。况以时而使民,何害农工?按限而催科,原非暴取,设若中怀怠缓,不免悍吏哗骇,门多剥啄,身受鞭笞。即于岁晚务闲之日,尚奔驰于寒风冷雪之中,是可慨也。若及时而输,追呼不扰,甘食宁居。即无负于官长,亦不自累其身家。妻子熙熙,鸡犬闲闲,何其适也。谚云: “若要宽,先完官。”凡我族人,务宜急公慕义,勉为醇谨之良民,毋为逋负之顽户。
  五、杜讼。讼之一事为害最大。或因纤芥之忿,屈膝公庭。甚之箕豆同煎,身家不恤。奋一往之气,怀致胜之心。殊不知官司之喜怒不常,或情真受枉、理直遭诬未可知也。即偶获取胜,亦且财殚力穷,噬脐无及,揆厥情由,皆不能忍故也。凡我族人,深自猛省,以责人之心责己则无争;以恕己之心恕人则无怨。更守谦、和敦,礼让,以保身睦族,自无往不宜,更何至有鼠牙雀角之事哉?
  六、矜恤。夫天之生人,不能皆全,而人之遭际,焉能尽美?鳏寡孤独,为无告之穷黎;残疾疲癃,乃天刑之遗孽。故圣王发政,必先加意焉。窃怪炎凉之辈,见夫崇高富贵者,不惮左右以逢迎,一遇茕独流离,不觉后先而鄙笑。不惟不蒙其怜悯,且指其先人失德,摘其素行多愆,以为果报。呜呼,一何忍心至是。凡我族人目击颠连,虽不克倾囊以济,亦必量力而周。至于至戚,分膏割腴,分所宜然,慎毋泛视。
  七、宽下。陶彭泽买仆以遗其子,作书嘱之曰: “彼亦人子女也,以窘迫之故而投于吾,吾即其父母矣,当厚遇之。 ”噫何,其情之笃,而词之切也。窃怪世人心为仆隶下贱,驰役惟命,一有不遂,督责加之,威虽莫抗,残刻逞矣。是岂仁人君子所为乎?凡我族人之御下也,用其力,宜爱其人,体其饥寒,恤其劳瘁。诚以感之,惠以结之,将见倾忱之戴不暇,尾大之虞何起。
  八、谨祭祀。古之仁人孝子,粢盛不洁,不为饔飧;祭服不备,不为衣服。诚有见于祖宗之祭祀,当谨也。否则,列神主、具币帛、陈俎豆、斋戒、沐浴、百拜、哭奠,皆虚文耳,何以报祖德而慰先灵?凡为子孙,弗忘根本。兴岁时伏腊之思,谨礿祀烝尝之典。主祭者如质神明,助祭者无滋玩亵,庶乎宗庙飨之,而祖先无怨恫矣。
  (录自清蒋蕴藻等纂江苏金坛金沙李墟《蒋氏续修宗谱》光绪十一年亦政堂木活字本)
  子孙举动,宜禀命家长。有败类不率教者,父兄诫谕之;谕之而不从,则公集家庙责之;责之而犹不改,甘为不肖,则告庙摈之,终身不齿。有能悔心改过,及子孙能盖愆者,亟奖导之,仍笃亲亲之谊。
  (录自清蒋伊《蒋氏家训》)

知识出处

百家家训

《百家家训》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本书集纳了全国203个姓氏的370则家训格言精品,该书详尽的解读了家训、庭诰、家诫、家范、家法的含义。读者从书中既能了解我国历代家训之概貌,又能体会到古人在处理家庭关系、教诲子女方面呕心沥血之深情厚谊。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