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氏祖训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百家家训》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20000192
颗粒名称: 何氏祖训
分类号: B823.1
页数: 3
页码: 107-109
摘要: 本文收录了何氏祖训格言,详尽的解读了何氏祖训、庭诰、家诫、家范、家法的含义。
关键词: 何氏 家训 家庭道德

内容

天理莫逆,为人不易。祖德莫忘,子孙有用。
  父母莫逆,身从何来?兄弟莫欺,同气连枝。
  子弟莫宠,害他一生。居家莫逸,民生在勤。
  家庭莫偏,易起祸端。立身莫歪,子孙看样。
  慎听偏言,免伤和气。立志向上,手心向下。
  钱财莫轻,勤苦得来。耕读莫懒,起家之本。
  奢侈莫学,自起贫穷。待人莫刻,一个恕字。
  做事莫霸,众怒难犯。故旧莫疏,祖辈之交。
  邻里莫绝,相及照应。本业莫抛,所靠何事?
  妄人莫近,容易伤生。正人莫远,急难可靠。
  非分莫贪,受辱惹祸。美色莫迷,报应甚速。
  官司莫打,赢也是空。贫穷莫怨,小富自勤。
  言语莫尖,可以祈福。讼事莫管,害人不浅。
  富贵莫羡,积德悠久。贫穷莫轻,想你当初。
  暗箭莫用,祸延子孙。交友莫滥,须要识人。
  非理莫说,败德伤人。国法莫玩,政令森严。
  (录自惠安县《何氏族谱》)
  何氏新规
  祭祀祖宗要诚心,尊老爱幼要诚意。
  父母健在要孝顺,夫妻恩爱到白发。
  勤俭持家好风气,男女平等去旧俗。
  兄弟姐妹要和气,读书为先勤习文。
  平和心态有志气,官场清正淡名利。
  务农做工要勤苦,学精手艺谋生计。
  处世行事要谨慎,严以律己宽待人。
  规定赋税要交清,婚姻适时来嫁娶。
  不因小事闹婚离,婚丧红白不铺张。
  既要隆重不浪费,做人斯文莫气躁。
  切勿混淆是与非,无风生波属不该。
  不要好斗与争讼,绝不涉足黄赌毒。
  也不欺诈与盗窃,莫要做出不端事。
  吸毒嫖娼小混混,殁后难进祠堂庙。
  族训
  敦孝敬,端心术,平气质,勤耕读,崇节俭,尚姻睦,严教训,慎交游。
  择嫁娶,急正供,敦学术,重品行,定户尊,辨名分,杜争讼,广先泽。
  (录自莆田《朱墩何氏族谱》)
  一、敦孝敬。祖宗待子孙,生之,养之,教之,诲之,种德以贻之,无所不至矣。子孙报答,不过四时祭享已耳,可不敬乎?朱子曰:“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 ”盖为此也。至于父母鞠育顾复尤切,近而易知,古圣贤千言万语,处处教人以孝,可见孝为做人根本,不可为子即不可为人。凡我子孙能无忘祖宗。不背父母,则根本既固,枝叶自然繁盛矣。
  一、端心术。心者一身之主宰,贵光明正大,犹如青天白日一般,使吾身举动皆可以对人言,何往而不自适乎。不然,奸险狠毒,虽阉然媚世,无处不形其跼蹐矣。况朱子曰: “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 ”心术不端,不但身受其咎也。不可惧哉?
  一、平气质。人得天地之气以生,而气有阴阳之别,气质和,是为阳气,阳则为发生,为畅达,为贤智,为寿考,子孙之袭是气以生者亦如是,而渐至于荣昌。气质暴戾是为阴气,阴则为收敛,为肃杀,为恶逆,为夭札,子孙之袭是气以生者亦如是,而渐至于消亡。吾愿子孙敛才华,抑躁妄,泄泄融融,以召无疆之福。
  一、勤耕读。所谓故家大族者,以其读书成名也。故必习经书,明理义,达则可为朝廷梁栋,穷则可为文墨通儒。倘资质凡下,亦须粗知礼节,然后务农。盖耕稼衣食之原,勿谓其利缓,缓而有恒;勿谓其利微,微而可继。岁歉而寡获,无望外之思;岁丰而多取,无贪污之辱。治生良策,莫过于此。
  一、崇节俭。万物有盈虚之数,五谷有丰歉之收。古人余一余三,节俭以备患也。故衣帛食肉,父母之养固然,下而至于妻子,则布衣粗饭使无冻馁而已。一家之中,祭祀有成数,婚姻有定礼,宾客往来有常度。凡
  宫室、衣服、饮食、器具,要以节俭为主,宁啬毋奢,务令岁有余财,则用无不足矣。
  一、尚姻睦。《尧典》曰: “九族既睦。 ”无论同胞,即推而至于同堂、同族、同宗,服制虽尽,气脉相通。苟视为路人而不相亲爱,非薄待他人,薄待自己也。凡遇伯叔昆弟,务宜视为一体,患难则相与救之,忿争则相与平之,内变则相与息之,外侮则相与御之,和气既洽,祥瑞自生。
  一、严教训。子孙之贤不肖,家声之隆替因之,而父兄之教育与否,又子孙之贤不肖因之。义方之训,传家之首务也。凡为父兄者,于子弟幼时必择明师教通文墨,以希上进,否则督课农业以谋衣食,使之习惯自然。慎勿溺禽犊之爱,养成骄惰,一旦气运不常,饥寒相逼,耕则不能,读则已晚,流于污下,玷辱门风,皆父兄不教之故。
  一、慎交游。朋友,五伦之一,德业之消长,品望之邪正,家道之成败系焉。故正人君子前辈老成,皆后生小子所当矜式者也。与之相交,则所见所闻无非善言善行,日夕熏陶,而德业长,品望正,家道成矣。若夫游手好闲之徒,呼庐博弈之子,吹歌弹曲之辈,是皆败坏我门风,消亡我产业者。吾子孙勿惮正人而狎匪僻也。
  一、择嫁娶。朱子曰: “嫁女择佳婿,毋索重聘:娶媳求淑女,勿计厚奁。 ”诚以婿者,女之所托以终身;媳者,家之所借以承祧,嗣系甚重,不可不择也。择之如何,盖子女袭祖父之气,而生气相袭,故形相肖而性情亦相类。一择其祖宗积德之厚,二择其父母教训之严,三择其门户清白之素,择是三者,则嫁女必不至遇人不淑,娶媳必不至牝鸡司晨矣。
  一、急正供。国课者,小民之正供。凡朝廷军饷、刍粮、俸禄、科举之资,皆取给于是。吾辈处光天化日之中,得以安居乐业,而所供正复有限,尚可推捱迟延,希图赦免,以累官府之考成,胥役之责比哉。当夏熟秋成,务宜刻期上纳,庶为淳良百姓。
  (录自清何瑞云等纂修江苏金坛《何氏重修家乘》光绪二十五年忠义堂木活字本)

知识出处

百家家训

《百家家训》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本书集纳了全国203个姓氏的370则家训格言精品,该书详尽的解读了家训、庭诰、家诫、家范、家法的含义。读者从书中既能了解我国历代家训之概貌,又能体会到古人在处理家庭关系、教诲子女方面呕心沥血之深情厚谊。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