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氏家训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百家家训》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20000183
颗粒名称: 黄氏家训
分类号: B823.1
页数: 8
页码: 034-041
摘要: 本文收录了黄氏家训格言,详尽的解读了黄氏家训、庭诰、家诫、家范、家法的含义。
关键词: 黄氏 家训 家庭道德

内容

一、敦孝悌:孝悌为百行之道,凡为人子弟者,当尽孝悌之道,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不可忍灭天性。兹惟望吾族子孙宜敦孝悌于一家。
  二、睦宗族:宗族为万年所同,虽支分派别,则源同一脉,皆当重视同僚情谊,不可相为秦越。兹惟吾族务宜敦一本之谊,共成亲亲之道。
  三、和乡邻:乡邻为同井之居,凡出入相友,守望相助。亲善和睦,如同一家。
  四、明礼让:礼让为持已处世之道,为人应礼让谦虚,诚实待人。非徒拜跪坐揖之文,必使亢戾不萌,骄泰不作,庶成谦谦逊顺之风。
  五、务本业:古人云:业精于勤,毋荒于嬉。惟务其业者,乃得自食其力,可见食其力者,敢不专其事乎。
  六、端人品:士为四民之首,隆其名,正以贵其实也。故宜居仁由义,以成明礼达用之学。若使逾闲不惟,上达无由,且士类有玷。
  七、隆师道:师道为教化之本,隆师尊道,以正崇其教也。若不尊崇,不惟教化不行,且有亵渎之嫌,何得漫言传道。
  八、时祭扫:坟墓所以葬先人之魂骸,每年宜诣故祭,扫剪其荆榛,去其坭秽,以妥祖灵,不忘祖德。
  九、戒犯讳:同源苗裔每派宜择定一字为名,凡属五服内之嗣孙,不得犯父兄伯叔之名,即上祖之名字,亦当共避之。
  十、戒争讼:争讼非立身之道。凡事必失,讼则终离。宜以忍让处之为尚,对人以和为贵,器量广阔,多为他人设想。勿致有断情绝义之路,倾家荡产之悔。
  十一、戒非为:非为乃非人生可作可为之事。凡所行者,必在光明正大,天理良心。勿贪财设计,贪色行奸,宜见得必然思议。
  十二、戒犯上:自古尊卑上下,名分昭然。不得以卑凌尊,以下犯上,宜徐行后长,勿致有干犯在上之失。十三、戒异端:异端乃非圣之道,所作乃无父无君之事也,愿吾族宗盟若闻邪述妖言宜必远之,勿致其害累矣。
  十四、畏法律:法律者朝廷之律例也。要遵守法律,维护社会秩序。凡人若犯王法之章,不怕尔心如钢如铁,到其间自必有熔化之刑矣,宜必畏之免之。
  十五、崇谱系:重视谱系不致忘本,三代要续谱一次。
  (一)忠君孝亲:人伦有五,忠孝为先。在朝事君,必膂股肱。文经武纬,功业灿然。在家事亲,竭力勉能。倘有忏逆,众加挞笞。精忠纯孝,感动地天。
  (二)敬兄事长:家庭里闾,兄长宜敬。让梨吹篪,手足亲情。休争财产,操戈起衅。伯叔祖辈,名分尊甚。恭逊顺从,犯上必警。乡党论齿,不独同姓。
  (三)为夫正内:男室女家,夫纲先整。夫和而义,妻柔而正。男历外事,妇工织衽。男应立正,枕言勿听。妇戒长知,家务整营。闺门严肃,家道兴盛。
  (四)尊师信友:教尚名师,束脩勿究,时雨春风,秘旨传授。隆师训子,德业可就。丽泽磋磨,交宜益友。兰臭同心,敬信宜久,文会往来,益彰不谬。
  (五)专心习业:士农工商,习业宜专,苦读成名,荣耀家邦。勤耕广种,充实仓箱,百工技艺,熟则精良,商贾慎密,捆载归藏。懒惰游戏,朽木烘墙。
  (六)安分守法:万事人为,休生忌妒。贫贱困苦,发奋安素。物非己有,不可贪顾。寡廉鲜耻,众情所恶。私宰赌博,坏事莫睹,奸淫邪盗,国法严究。
  (七)惜身节用:发肤身体,保护可嘉。酒色财气,切莫恋它。轻生任气,倾丧兴嗟。处世居室,不必侈奢。衣服器皿,不可繁华,冠婚丧葬,节用为佳。
  (八)祀祖保墓:水源木本,一脉当知,祷祀蒸尝,祭祖以时,祖山四至,立界莫迟。冢穴坟茔,先灵所接。内宜立券,外宜竖碑。护以树木,保守勿迷。
  (九)安冢固业:光祖坟茔,焚戒昭明。上下左右,不可犯惊。钻侵尖茔,延祸非轻。余山秀穴,开取声鸣。寿基空位,父立子承。外姓异族,勿卖免争。
  (十)睦族和邻:比屋处聚,有族与邻。万年宗族,大小分明。纲常勿坏,敦睦情深。邻居附近,胜于远亲。出入守望,协力同心。救灾焦急,互帮友平。
  (十一)审娶择配:选妻婚娶,才貌莫歆。德性淑慎,乃是家珍。以吕易赢,尤防乱真。为女选婿,莫急许缨。访知的实,相称结姻。妆资酌量,不必丰盈。
  (十二)矜寡崇节:闺中弱质,年幼失夫。寒霜冷雨,孤枕凄然。茹荼饮蘖,冰必操坚。或守孤儿,茂龄熬煎。两直互助,百计恤怜。钦崇劲节,代请旌悬。
  家教规约六条
  一、敦孝友:孝子敬父如敬天,敬母如敬地,不是空桑生此身,须尽志养敬双亲,若还反哺不如物,却恐慈鸟解笑人;至于兄弟以和为主,五脏不和为必死之病,兄弟不和为必破之家。法昭禅师倡曰:同气连枝条自荣,此须言语莫伤情,一回相见一回老,能得几时为弟兄。此孝友之当敦也。
  二、肃闺门:凡妇女不得羽为华丽,耽于曲蘖为取端,庄静一寡言慎行。奉舅姑以孝,事丈夫以敬,待妯娌以和,接子孙以慈爱。凡有吉凶之事,务正谨内外,别尊卑,辨亲疏,必尽闺阃之礼,不预阃外之谋。易曰:男正位乎外,男女正,天下之大义也。职中馈羽纺织,避嫌疑。三姑六婆不可入内,家人仆从不可乱进,男女不授,内外要分明,此闺门之当肃也。
  三、豫教诲:养弟子如养芝兰,既积学以培植,又积善以滋润之。父子之间不可以小慈。律之以严绳发法,述嘉言善行以导之,择正人君子而师友之,居处须恭敬,不得肆慢,言语须谛当,凡事谦恭,不得尚气凌人,勿恃富而贪酒色、赌博,勿恃势而侵害良善,此教诲而当豫也。
  四、勤职业:人生在勤,勤则不匮,一夫不耕则受饥,一妇不织则受寒,是勤可以免饥寒。勤则劳,劳则善心生,是勤可以远邪辟也。吕成公曰: “主静劳悠远,博厚自强,则坚实精明操存,则血气循轨而不乱。”内敛而不浮,是勤可以致寿考也。勤惰之心一移,祸福之应响至。人可不勤职业乎?
  五、崇节俭:食可饱而不必珍,衣可暖而不必萃,居处不必吉凶,宾客可备礼而不必侈,如此则一身之用易。供一岁之计可给,富而能俭可以常保。贫而能俭可以无饥寒,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人可不知节俭乎?
  六、防婢仆:婢仆亦人子也。宜恤其饥寒,节其勤苦,疗其疾病。时其配偶,然治家之法。门户垣墙,务宜严固。男女对象,当分内外。家长主妇,时常检点,不得耽于私爱。怠于防闲,致男女混杂,以贻人笑。以防婢仆不可知也。(黄氏家训:诸如孝顺父母、兄弟友爱,睦乡里、明礼让,务本业,勤敬业,崇节俭等,至今仍有可取之处,仍值得提倡和发扬。)
  劝戒八条
  (一)孝悌宜敦,乡党宜睦;(二)礼让宜明,廉耻宜砺;(三)习读宜勤,农桑宜重;(四)节俭宜崇,非为宜戒。
  一、孝悌宜敬:孝为百行之首,人不孝悌,余无足观。其有不敬父母,不养父母,忤逆父母,以及狎玩尊长,辱骂尊长,不遵尊长之训者,分别责斥,决不姑宽。
  二、乡党宜睦:乡党有友助之谊,不和乡党,唇齿无信。其有以强凌弱,以众暴寡,以智欺愚,并及奸宄戾俗教唆害众,而为乡邦党之蠢者,一经察出,重加斥革。
  三、礼让宜明:吾人在家接物,出门同人,皆当卑以下人,不宜逾闲荡检,为老者负载,后长者徐行,礼固然也,大智而若愚,分肥自取瘦,让固然也。于宾主有仪,男女有别,视盈若虚,视强如弱,皆有礼让之昭著者也,如恣不羁,仪文不整者,责无赦。
  四、廉耻宜砺:凡静有所思,动有所接,务须冰清玉洁,不愧屋漏神明,非吾所有者,一介不取,廉也;本心有愧者,一事不为,耻也。至于暗投之,却之,以无因窃盗之名畏知于贤者,此廉耻之见真者也,如或贪财苟得,临事苟为者,责无赦。
  五、习读宜勤:勤习读可以资德性,人性皆善,类皆学,而后知为父母者。须培养子弟亲师取友,使之辅相载成。为子弟者,尤宜体贴父兄,政苦求甘,毋致画虎类狗。不必计功名,不必求闻望,学养既成,可为乡党仪型,即可为父母肖子。尚其勖之。
  六、农桑宜重:重农桑,可以裕衣食。天生丞民,未必尽无衣食。游手好闲者虽粮有千箱,未必能余一粟;服田力穑者,虽家无升斗,不致委身。男需勤耕,女务勤织,族无游民,衣食由此充,即赢余由此始。庶其勉之。
  七、节俭宜崇:崇节俭可以节财流。奢华之习,即贫穷之媒。尝见贫之家,惜财如命,未几而少有,未几而富有。为子孙者承祖父赢余,纵一已之所欲,交游征逐,一掷万金,能长保其富有者几何矣。吾族萃居此土,贫富不齐。富者节俭,富者常当;贫者节俭,贫不终贫。愿我族人其念之可也。
  八、非为宜戒:戒非为可以一风俗。细事不矜,己为大德之累,况乎丧良妄作,何足为人?酒色之徒,每致败伦乱纪贪婪之辈。间为鼠窃狗偷,甚至赌博,设洋烟馆,窝无赖贼,种种非为伤风败俗又其甚者,以他人昆为手足,集会称雄,纠无义汉作虎狼,打家肆掠,国法必诛,彼辈之不就戮者几人矣。吾族生齿不一,如有故犯,小则斥革,终身毋令归族,大则擒送正下法,决不稍容,愿我族人其慎焉可也。
  (录自《莆阳黄氏通书》)
  黄氏孝思堂诗
  猗欤!吾黄世宗,固始来莆,惟刺史公,忠义开先,锡庆委祉,千万斯年。
  巍巍黄冈,绵绵世族;前启后承,亦莫不谷。绵绵世族,巍巍黄冈;
  孰以其姓,而表其乡。子穆先祖,考兹堂构;祗遹乃先,亦昌厥后。
  孰揭华榜,孰名孝思;古人善颂,聚族于斯。先祖之庐,子孙是居;
  岂居其地,不思其余。先祖贻谋,念惟子孙;凡我子孙,盖思先祖。
  先祖之后,远同路人;自先祖视,实惟一身。思我先祖,睦我族姓;
  孝悌相先,孰敢不敬。狠戾败德,骄奢败俗;有一于兹,先祖之辱。
  出则效忠,入则致孝;遹追先祖,是为家教。
  明正德十四年(1519年)秋裔孙巩谨书
  (录自《莆阳黄巷族谱》)
  黄氏家规
  一、敦孝悌(上平十一真韵)。圣朝颁广训,首重在明伦。入孝与出悌,实行凛须遵。世人多惘惘,弗解慕双亲。不思毛和里,分形以为
  身。至性既亏薄,枉称立项人。弟昆原一气,岂忍视越秦。伯叔如父面,分尊谊亦均。合敬而同爱,乃尽亲亲仁。天经苟违戾,明法幽鬼神。表彰承先诲,用以告谆谆。
  二、明礼让(下平八庚韵)。尊卑原有等,天秩初定生。祖行父行序,名分不可争。九族同一本,相接文以情。四惟张而理,家国乃齐平。可叹蚩蚩众,骄恣习性成。公然凌长上,亦且侮孤茕。王章与公论,懵然蔑知惊。和气足致祥,乖戾裂身名。相鼠角弓刺,风雅胡不赓。最矣敦敬让,便为家室祯。
  三、课诗书(上平五微韵)。圣言垂蓍蔡,道义用发挥。譬如亡羊路,迷指得所归。读书以明理,身世两无违。哲狂兮一间,人兽介几希。惟兹稽古力,经史播令徽。传家无别宝,诗钵与书衣。美田连阡陌,昔是今已非。明珠价百倍,照乘炫光辉。曷若穷经士,声名达帝畿。显扬及数世,雪案一卑微。
  四、守忠厚(上平一东韵)。家世敦古处,革薄而从忠。与人相嘘煦,一团和气中。浮俗多喜诈,谈笑起戈戎。不思行直道,斯民赋性同。机阱虽云巧,默宰有天公。相挽还淳朴,无坠昔人风。推诚而化物,守雌以为雄。毁誉随众口,衰为两耳充。横逆无因至,冰雪任消融。留耕存方寸,忠厚守裘弓。
  五、崇节俭(入声九屑韵)。俭为起家本,患在不知节。祖父竭劳劬,丝毫皆汗血。家计渐丰盈,子孙耻陋劣。相耀入靡华,奢淫易旧辙。浸寻囊橐萧,田产暗亏减。古人曾炯戒,蚁负成邱垤。临深与履薄,困境时常设。用礼食以时,嘉言师往哲。斯世逼饥寒,多半是阀阅。守成实不易,珍重聆予说。
  六、谨祭祀(去声七遇韵)。仁孝寄时思,春霜及秋露。致悫兼存诚,几筵生永慕。于涧苹藻羞,将之本衷愫。伏腊上山邱,青青柏拱墓。祭扫跪献词,凄怆存脯铺。鄙薄一成风,本原不知务。漫云修岁事,塞责存其故。致使闻怨恫,盈前神欲吐。试思昔人言,鸡豚悲风树。追远尽期诚,三复鲁论句。
  七、儆游惰(下平七阳韵)。先王立田民,所业各有常。士人秀居首,诵读志显扬。农夫力南亩,三时作息忙。列肆与服贾,枝末维工商。非是为游手,儆惰有王章。家世传质朴,勤本安淳良。益以诗书泽,科名接踵香。惟兹先泽永,继述慎勿忘。豪华习浪荡,毕竟有何长。饥寒随其后,耻诮遍邻乡。四肢怠惰惯,老大用自伤。勉哉交警
  惕,及时以自强。
  八、戒强暴(上平二冬韵)。持已敬无失,与人有礼恭。庭除与闾族,尤贵皆睦雍。苟思呈血气,动辄恃顽凶,此风若不戢,萧墙祸患从。强孱虽不敌,情理贵能容。间忤虽时有,须怀谊一宗。忍作豺与虎,毒如螫为蜂。举头天道近,扶吉而殄凶。凶人为不善,自谓莫撄锋。谁知违戾甚,罪罚降重重。中和反强暴,圣教在中庸。
  九、弭争讼(七声四纸韵)。雀角与鼠牙,好胜所由起。倾家兼荡产,祸结不知止。君子无所事,只有通情理。怀利而营私,咎人罔咎已。圣人恶无情,大易着讼否。讼结不肯休,到底竟何似。户外贵和平,矧在家庭里。尽力相倾济,陌路不如是。试思持左手,奚忍伤右指。本属发肤同,哀哉兢彼此。虞芮质争田,君子乡羞履。同类恶相戕,人可不怀耻。及早鉴前车,无致倾轮轵。
  十、斥党援(上平十一真韵)。幸遇大同世,身为熙嗥民。布公以接物,有性尽相亲。可怪佥壬类,嗜利相偏狗。匿非而获过,自谓腹心人。怀私投胶漆,心口两津津。附和苟弗胜,求援于戚姻。扬扬耀武威,日恃有秦晋。轻蔑尊长辈,傲慢殄天伦。圣朝禁朋党,此种宜除沦。阳纲已难漏,何况有鬼神。大道太坦直,稍曲失天真。牵援以拒善,大义何日申。家规严斥绝,革面速自新。
  (录自《金墩安平黄氏家谱 ·黄彻家规》)

知识出处

百家家训

《百家家训》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本书集纳了全国203个姓氏的370则家训格言精品,该书详尽的解读了家训、庭诰、家诫、家范、家法的含义。读者从书中既能了解我国历代家训之概貌,又能体会到古人在处理家庭关系、教诲子女方面呕心沥血之深情厚谊。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