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家游介园居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兴化古城寻踪》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20000153
颗粒名称: 收藏家游介园居所
分类号: K879.1
页数: 2
页码: 304-305
摘要: 本段记述了莆田市兴化古城府衙后街收藏家游介园居所的位置,人物及收藏古籍等相关介绍。
关键词: 游介园 衙后街 兴化古城

内容

游介园居所,位于衙后街北侧。游氏自清代徙居于此。游定远(1875—1966),字介园,晚年自号碧藏楼主人,光绪二十六年(1900)岁试秀才,翌年(1901)补一等生。为莆田著名金石、书画鉴赏家、收藏家。介园不仅能诗善刻印,还能精制印泥。尝在上海出售,时清朝遗老遗少和民国新贵名流多喜向其购用。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爆发,自编一部《抗日印史》,以抗日殉难烈士为主,并上溯至唐之刘仁轨,明之戚继光、俞大猷,清之章高元、丁汝昌、邓世昌等311人,不限生前职位高低,包括“血印和尚”或“上海更夫”,每人治一章,印边铭其忠勇壮烈事迹。《抗日印史》为手钤本,共3册,有省内外名流萨镇冰、商衍鎏、马公愚、王毓祥等人的题词题诗和张琴的序言。定远亦收藏明、清以来莆乡名家篆印100多方,如明吴晋、魏植、宋珏、黄昇、黄巩,清宋栩、郑巩、黄学、郭尚先、郭慎行、陈远、游观澜、张琴等篆刻印章,编辑为《莆阳派印存》。因居第建有藏书楼,匾曰“碧藏楼”,为国民党元老于右任所书,故《莆阳派印存》又称《碧藏楼印存》。其时,有于右任与程淯、商衍鎏、张琴等四人为游代定润格,称:“润格列左:先润后刻,一星期内取件。石章每字二元,牙章合倍。晶玉另议,劣石不刻。”张琴撰序言:“介园善文墨,精赏鉴,图书文几,无不风雅宜人,篆刻特其余事耳。兹挟其艺而游湖海,同人嘱代订润格,固略叙渊源,蕲与海内鉴古家共证之。”落款;“桐云轩主人张琴识。”(陈祖榘《莆阳派印存》与《抗日印史》,引自《莆田文史资料》第12辑)
  游氏碧藏楼收藏有历代古籍善本、泗磬、汉鼎,名家书画、碑帖、印章精品,名砚、古瓷等甚多古董,其中一张“唐琴”尤为珍贵。2000年台北市立国乐团、鸿禧美术馆出版的《古琴纪事图录》记述,其琴背铭文:轸池下方小篆琴名“松风自合”,子期式;龙池下方两方篆文“风泉”“小岩”大印;琴腹款志:圆形龙池内刻“光化元年”。琴长宽厚:弘长113.5厘米、通长125厘米、肩宽18.8厘米、项宽16厘米、尾宽13.5厘米、厚4.8厘米。1933年9月,壶社诗人在碧藏楼举行社集,观赏游氏家藏“唐琴”并赋诗,后刊印行世。“文革”初期,游家“唐琴”同其他古董一同被查抄,而后有关单位归还古董时,这张“唐琴”却被自称游定远亲属的人领走。后来以低价卖与台湾一位收藏家。此琴经修复后,在2000年台北古琴艺术节上参展过。1949年后,游定远任过莆田县政协一至四届委员。1956年受聘为福建省文史馆馆员。

知识出处

兴化古城寻踪

《兴化古城寻踪》

出版者:海峡文艺出版社

本书作者以史志为依据,深入调查研究,收集翔实的资料,从历史、地理、人文等角度,记录兴化自宋置郡建城以来一千多年历史,努力寻找古城逝去的往事,拣回渐被人们遗忘的文化遗产。

阅读

相关地名

莆田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