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创建历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兴化古城寻踪》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20000133
颗粒名称: 古城创建历史
分类号: K928.5
页数: 17
页码: 13-29
摘要: 本节记述了莆田市古城创建历史,内容包含了宋军城创筑及改建,洪武扩城及明清修城和城池设施,兴化城拆毁的发展历史详细介绍。
关键词: 古城创建 兴化府 莆田市

内容

城郭和城池,是古代都邑的军事防御设施。《礼记》云: “城郭沟池以为固”,“城池者,固国保民之先务也”。所以,城郭建造,“城欲高而固,高则难逾,固则难攻。池欲广而深,广则矢石未易到城,深则不可以飞度”。兴化古城以砖石筑砌,雄伟牢固,曾有 “石兴化”美称,不愧为历史文化名城。
  宋军城创筑及改建
  太平兴国八年(983)七月,兴化军移治莆田县后,知军段鹏即改都巡检廨署并尚书员外郎陈仁璧旧宅以为军治。初筑子城(古称牙城,官府廨舍均设于内)以守护官署衙门,周长2里318步,按,乾隆志作: “二里三百一十步。”(《重刊兴化府志》卷48;乾隆《莆田县志》卷3)同时,建崇楼,亦称 “谯门”,于军治之前,以鸣鼓角。按,谯楼者,谓门上为高楼以望也。世之筑城,必建谯楼。此乃汉之遗风。城覆以瓦,环以通衢。又筑土垣为外城,以环居民。此即古城郭之制: “内之为城,外之为郭”,所谓 “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吴越春秋》)其实,兴化军初建军城只不过是 “版筑草创,土垣茅覆而已”,每当下雨就会因雨水淋蚀而损坏城墙,城垣简陋并不牢固。
  弘治志记载:宋初筑军城之子城周长2里318步,按宋尺1里以530米、1步以1.50米换算,约合1537米。根据实地丈量计算,子城南自鼓楼北至衙后,东自县巷西至驿前(今胜利路),周长约为1105米。由于历史上的建筑尺度换算标准不一,以及路巷位置变更或扩宽等,或是二者长度存在差异的原因;因此,推断以上东西四至大体为子城的范围。而宋代军城之罗城,南至迎仙门外之护城河(今古城路),东至望海门外之护城河(今八二一路),西至肃清门(原莆田县看守所),北至望京门、宁真门外的护城河(旧小西湖、兼济河)。今人撰写文史,涉及军城之事往往言城墙至文峰宫之城墙巷,实谬误矣。
  宋宣和三年(1121),兴化军开始全面更筑军城即外城。弘治志载曰: “城高一丈五尺,基厚半之。閷其上,甃以砖甓。”将原来的土城墙改建为砖城。周长7里83步。军城为门五:东曰望海,西曰肃清,南曰望仙,北曰望京,东北曰宁真。门上为楼。
  而后旧城年久失修,寝圮。崇宁初,议筑罗城。宋志《罗城议》云: “自广化寺路口四览亭,越小塘,至龟纹岭、梅井、瑞龙、招福、东岩下,历后埭、前埭、东斗门,距永丰塘而合焉。”因其规划 “堑山绝涧,大而无用,乃罢”。(《重刊兴化府志》卷48《兵纪 ·兵政志》)绍兴六年(1136),谯楼毁。同年,知军刘登重建谯门,楼上置更漏鼓角,以计时报更,并悬 “兴化军”额于其下。谯楼因置更鼓,故俗称 “鼓楼”。
  然兴化军城 “传至南渡,历绍定间,旧城倾毁,南北门板扉不阖”。而汀州、邵武山盗猖獗,四处掠夺,侵扰民众。“他州皆增陴浚隍,唯莆田四封荡然,破扉不阖。未几,盗寝南侵,势且及境,富家窖宝物,窭人挈空身,咸敐溃去”。(刘克庄《兴化军新城记》,引自《重刊兴化府志》卷26)时邑人寺丞陈宓居家即倡议更筑军城。刘克庄有《陈寺丞筑城诗》云:事变相寻智亦新,烂泥堆起石嶙峋。断无余力谋蒸土,颇有旁观笑置薪。自古虚心容议者,即今枵腹役耕民。姑尤聊摄皆齐境,莫遣郊封有诅人。
  于是,知军王克恭、通判赵汝盥,相继筹资重修军城,然未就而卒。绍定三年(1230)春,知军曾用虎继续修建,军城方始告成。新城 “周长一千二百九十八丈,高一丈八尺。表里石砌,覆以砖,五门各为楼垛”,“丹垩焕然,凭高望之,钜丽突兀,疑仙人之所为,画史之所摹也”。这次修城 “凡用石以丈计者,五万七千一百七十二,砖大小六十七万八百,夫五万一千四百,糜缗二万四千六百七十七,楮币六万六千八百。其中:内楮四万,朝家所赐;钱楮各千,漕台所助;余悉出郡币”。军城更筑完工于四年(1231)冬,郡人侍郎刘克庄作《兴化军新城记》。按,清乾隆志作 “周长一千二百九十八丈八尺”。关于军城更筑时间,刘克庄《兴化军新城记》曰: “昉于绍定三年之春,讫于四年之冬。”而弘治志《兵政志 ·城池》载:“始事于绍定二年之春。”《府官年表》则称: “绍定五年”(1232)曾用虎以宗正寺丞知兴化军。疑上述时间有误。(引自清乾隆《兴化府莆田县志》卷3、《重刊兴化府志》卷26、48、2)绍定更筑后的军城才称完城。
  按,太平兴国八年(983)创筑军城,外城周长不见有史志记载。宣和三年(1121)更筑军城,周长7里83步,若1里约按530米、1步按1.50米换算,约合3834.5米;绍定间重修军城,新城周长1298丈8尺,若1宋尺按309—329毫米换算,约合4013.292—4273.052米。如此绍定修城比宣和军城周长增扩长度平均约308.67米(刘敦贞《中国古代建筑史》附录三)。而绍定因何扩城,又是如何实施?是因宣和更筑的军城,城西部外山坡比城墙高,经常受敌扰乱,军事防御困难,决定了绍定扩城的必要性;而宣和更筑的军城南、北、东三侧,城外皆为护城门,故绍定扩城唯军城西侧才有可能。
  考察宋军城西侧地形,即自宋城西门(肃清门)至南门(望仙门),从梅山州峰南迤至今西岩寺,绕经田尾安然里三堂、西隐寺,过今城厢区人武部至双面浪护城河,这一地带地势自北至南由高到低自然倾斜。而今西岩寺山门前、安然里三堂西侧、西隐寺北与东侧、人武部北之民房西侧,东西两侧落差不下5米;地为东高西低,且为人工降坡,西岩寺山门前落差更高。而当地居民亦云,20世纪80年建房挖基时发现有古城基石。以此推测,宣和更筑军城之城基或许是在这一地带东侧高地上建筑的;而西侧是为人工开凿的军城旱壕。
  绍定前的军城,尤在西岩寺山门前的西边之地是为山坡,这样地势形成城外之地比城墙高,对战乱防御极为不利。以故绍定修城时,将原军城西侧城基总体向西山坡上推移,即新城墙北自西门(雷山肃清门),经南 “望高楼”山、“果树尾”山坡、田尾(原游泳池),过政协桥头至双面浪护城河,这就是宋明西部城墙路线。而西岩广福寺、西隐寺是在拆毁宣和旧城后,即于明万历间礼部尚书陈经邦在旧城遗址上建造别墅(清初其孙陈钟岱改为寺),所以西岩寺山门前南北沿线才呈现今天这种东高西低悬崖式的地貌(见许醉《西岩晚眺》画图)。如此推测当否?识者补征之。
  迨至南宋德祐二年(1276),宋王室南下,元兵过莆,兴化兵乱复起。景炎二年(1277)十月元兵攻城,陈瓒、陈文龙叔侄殚家财,募兵守城拒敌,而先后殉国。城陷,“屠城三时,死者三万余人”。而后元季,“胜国兵燹,洊罹板荡”(朱维斡《莆田县简志》),兴化不时仍有寇祸,侵毁路城。至正十四年(1354),兴化路同知关保就旧址重修路城。至正十七年(1357),“亦思法杭兵乱”,亦称 “波斯戍兵之乱”又起,兴化城又沦为战场。元至正己亥(1359),亦思巴奚人阿迷里丁攻城,视城西近山处较低,射走守城士兵,数百人缘而上。兴化路总管安童仓皇出走。阿既入城,纵兵焚掠。清乾隆《兴化府莆田县志》(以下简称 “乾隆志”)记载: “元至正己亥,寇(亦思法杭兵)实从城西门(旧西门、雷山)外射走守垣者。”之后路城被攻陷。元末兵乱持续十多年,城池不断毁圮。
  洪武扩城及明清修城
  明朝建立后,洪武二年(1369)改兴化路为兴化府。为巩固海防,以防倭乱,朝廷在旧兴化军城设兴化卫以及5个千户所,防御寇乱。洪武三年(1370),兴化卫指挥李椿(一作 “春”)重新葺缮旧城。
  洪武十二年(1379)(明万历《兴化府志》作 “二十年”,疑误),指挥程昇以 “增设军士,城隘不能容”为因,奏请扩建卫城。弘治志称:新城 “乃越旧濠,跨乌石山东麓,历前埭、后埭,与旧城合”。“共周围一十一里一百四十三步,广一丈六尺,墙一丈八尺、女墙高六尺,共高二丈四尺。计女墙二千九百六十有二,窝(警)铺四十有九,敌楼(亦称墩台、码面)一十有七”。按,清乾隆《莆田县志 ·建置志》作 “敌台二十有七”。邑人学士林文《莆中城门重建记》云:城郭 “明洪武、永乐间,时有修葺,城楼之势翚飞鸟革,为一郡之壮观。门禁严慎,出入无异言异服之人”。
  成化间(1466—1487),“近因沙、尤寇发,劫掠焚毁,祸延七郡。莆郡、卫兵民,惫于防御之劳,困于馈饷之贵,或避寇而远遁,或饥阻而穷居。由是城门窝铺久不修葺,旁风上雨,桷朽瓦坠,栋宇其将压矣”。(《重刊兴化府志》卷26:林文《莆中城门重建记》)成化十年(1474),巡抚副都御史张瑄、分巡佥宪吉水张灏莅莆,察看郡城,要求郡、卫协同修城浚濠,及重建门楼。于是,郡、卫以节约府财开支,清理冗费,筹集资金,备购修城材料;同时拆除淫祠、废寺,以其栋梁瓦石作修城之用;并组织雇用工匠,逐一修建。时知府潘琴与指挥张瑄(按,与巡抚同名。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商议,再修四门楼,由兴化卫建东门,而郡、县建西、南、北即拱辰、肃清、迎仙三门。至此,城坚而池深,门楼高爽,焕然一新。
  嘉靖三十七年(1558),倭寇临城下。分守万衣命令修建腰墙,增高3尺;垛砌稍阔,增910;筑两大敌台于城西北界。“四十一年十一月,倭大集,环攻三旬,守困援绝,竟为伪卒内应,城陷,屠戮甚惨”。其时,倭寇自府城西北部乌石山高处攻入城内,西北部城墙、连谯楼皆被烧毁。倭寇 “据两阅月,复出而破崎头城、平海城”。四十三年(1564),知府易道谈上任,巡察发现四个门楼被寇焚毁,重新修复,又置城守器械,民始还集。郡人御史林润又疏请上司拨款,巡抚谭纶据总兵戚继光倡议,行令 “城外西北筑墙高七尺,北门至西水关筑土墙四百五十丈,西水关至西门(按,明万历志作 “西水关至南门 ”,乾隆志记误。)筑石墙六百三十四丈五尺,添设敌台六座”。(清乾隆《莆田县志》卷3《建置志 ·城池》、明万历《兴化府志》之《建置志》)此所谓 “罗城”也。
  隆庆元年(1567),分守杨准以腰墙过高,每用桌凳立守不便,即命知县徐执策于垛口筑建副阶,以便防御。五年(1571),分守阴武卿命同知钱谷重建古谯门,并修东、北两门楼。
  万历九年(1581),知府陆通霄认为城西北一隅,即乌石山一半在城内,一半在城外,外高内低,不利防守,嘉靖四十一年(1562)倭寇陷城即从此处攻进城内。于是,扩建西北隅的城墙,把乌石山全部包围在内。长85丈5尺,高2丈,阔1丈。建敌楼1座、窝(警)铺2座、方门2座、垛子182。即所谓 “重城”也。重城西之新旧城墙交会于小庙 “开山府”前,即今西北角的乌桕树,俗称 “虹树”之处。十九年(1591),知县孙继有再次申请院道修砌旧城。三十六年(1608),知县何南金重修,周围砌以砖石,楼垛副阶一新。四十二年(1614),知府徐穆开浚城濠,四周600多丈,深6尺。明末,城池屡有重修。
  有清一代,因城旧而屡有重修。雍正八年(1730),知府张嗣昌、知县汪郊重修雉垛,至九年(1731)孟夏告竣。“凡用石以丈计者二千七百一十二,砖以块计者大小三十七万四千四百有奇,灰以石计者七百八十五,夫匠六千四百六十有奇”。城池 “向之颓裂倾倒,悉归坚固;五楼百垛,丹垩严整;凭高望之,巨丽峥嵘”。(清乾隆《莆田县志》卷3)邑人太仆卿林源作记。乾隆五十九年(1794),知府安汛又一次重修府城,并将西永清门改曰 “来凤”。迨至道光三十年(1850),绅士陈池养再次拆修城垣,计18段;砍城四围石缝榕树,补雉垛之缺82处。咸丰三年(1853),时漳泉小刀会匪煽乱,德化林俊、永安黄有使复起应之,势甚猖獗。为防乱城,陈池养奉檄团练,并以数日时间急修四城内、外门及水关闸,砍伐依附于城墙生长的树木,使仰攻城池者无所障蔽,避免城池之患。光绪十年(1884)闽江中法海战后,《莆田县志 ·大事记》载云: “光绪十一年(1885),知府施启宗以处理械斗罚款修建四门城楼,葺雉垛并建窝铺27所。”据民间拾存的红色城砖,这次修城所用的城砖长约33厘米、宽约17厘米、高约10厘米,其侧面印有 “塘头 —兴化府城砖 —光绪拾壹年”字样。
  《兴化郡城记》有清 “兴化郡城垣清折”记云: “郡城周围一十三里,城墙高二丈一二尺不等;东西南北四门。马栏、马墙各高二尺,宽一尺五寸;海漫宽八,战岸高二尺五寸。东门至南门:堆房四座,炮台三座;南门至西门:堆房二十座,炮台二十四座,垛口五,望台三座,空心台二座;西门至北门:堆房十四座,炮台十七座,垛口口;北门至东门:堆房九座,炮台九座,垛口口,以上堆房共四十七座,垛口共一千六百二十八垛,炮台共五十三座,得胜台一座,望台三座,空心台三座。”
  城池设施
  兴化古城,自宋太平兴国八年(983)创筑后,历有改建、扩建,并不断修缮。城池不仅有一道用于军事防御的牢固城墙,而且还具备由诸多基本元素构成的配套设施。
  瓮城与城门 兴化古城,各城门均建有瓮城,又称 “月城”。《武经总要前集 ·守城》记载: “其城外瓮城,或圆或方。视地形为之,高厚与城等,惟偏开一门,左右各随其便。”《诗经 ·郑风 ·出其东门》云: “出其闽阇,有女如荼。”■阇,指的便是瓮城。瓮城是专为备战而设的小城,修建瓮城使城门的防御增加了一道防线。按,月城内是不设商铺的,既没有商业也不住居民。而兴化城每个城门瓮城建造形似椭圆形,故邑人俗称 “鸭蛋笼”。与其他大城市城池不同的是,瓮城内前后城门间建有一条微弧形小街道,两侧均开设有十几家商铺,小街外紧挨城墙,俨然一座微型小城。瓮城内之地,人们往往称为 “兜”,诸如 “东门兜” “辰门兜”。
  瓮城前设城门,出城门即濠桥;后设内城门,两旁有登城道。耆老说城门关闭后,瓮城内很幽静。其实居住瓮城并不安全,依古时防火条件,如遇火灾,很难逃生。
  瓮城内的商铺,经营商品不一,大多为食杂、小吃、苏广(百货)、药材、山货一类民众的日用品,以及理发店等。此外,还开设有陶瓷店、棺材店。相传,在古代冷兵器年代,为了备战拒敌,一般城楼上都备有水缸,战时盛装沸水,防敌攻城;而一旦发生战事,必有伤亡,因此,城门附近必备棺材以收殓。这大概是古代瓮城战时必备的两种物品。辰门兜八旬叟老人夏永元先生云:他家住在濠桥西北偏的隔沟村,曾祖父夏玉花即开设棺材店,约在清咸丰、同治间,中了武秀才,其生意即由祖父亚监继承,此后祖父同辈几个兄弟亦开设棺材店,传至他这一代还在经营此生意,直至实行火葬后才歇业。至于其他几个城门如古南门外街、东门兜榕树边、西门下城墙边等都开设有棺材店,经营者之间,因相互帮忙,故都有联系。可见在升平年间也做水缸和棺材生意,这也是民众生活的必需品。
  作为一种军事防御建筑,城墙的牢固和完备体现对城市安全感的自信;而城门和城楼不仅为城池的关口,亦是这座城市子民、生灵万物出入的通道。雄伟壮丽的城门与城楼显示着城池的威严和城邑的风采,是为古代城市的标志。
  宣和三年(1121)更筑兴化军城,始以土筑改为砖城。军城建有五个城门,其上为楼。东曰 “望海”,以东近白湖得名,俗呼 “东门”,位于今凤山社区东大路的东南偏;西曰 “肃清”,涅槃谶云: “吾居之地,不动干戈。”故名,俗呼 “西门”,地在旧雷山巷西端;南曰 “望仙”,以面壶山,旧有陈、胡二仙名,俗呼 “南门”,位于今下十字街口;北曰 “望京”,初名 “朝天门,因以朝京由是出名”,政和三年(1113)改名 “望京”,俗呼 “北门”,位于旧北门街即洞桥头;东北曰 “宁真”,以天庆观(元妙观)得名,俗呼 “汤塘门”,以附近有天然温泉即汤塘故,位于观桥头即今 “观桥御景”广场前。
  洪武十二年(1379),辟筑兴化府城。扩建后的府城改设为四个城门:东门,仍沿旧称 “望海”;西门,堵塞旧兴化军城西门(即 “肃清门 ”),新设西门沿旧名曰 “肃清”,位于乌石街西偏即旧西门巷西端;南门,改 “望仙”之名曰 “迎仙”;北门,即城北开新门曰 “拱辰”,俗名 “辰门”。遂废宋军城之北门即 “望京门”、东北门即 “宁真门”。各门之上仍建有门楼,城门建有瓮城。门内各置兵马司,可以盘诘出入。
  成化十年(1474),巡抚副都御史张瑄重修四门楼。兴化卫指挥使张瑄率僚属修建东门,而郡、县则建西、南、北即肃清、迎仙、拱辰三个城门。修后城坚而池深,门楼高爽,焕然一新。
  隆庆五年(1571),分守阴武卿命同知钱谷重建古谯门时,重修东北二城门楼。并改东门曰 “镇海”,西称 “永清”,南为 “迎和”,北乃 “拱辰”不变。
  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知府安汛重修府城时,改西门 “永清”名为 “来凤”(存今 “来凤门 ”石匾下款刻字: “乾隆甲寅岁季春月榖旦”)。迨至咸丰三年(1853),为防敌乱城,陈池养奉檄团练,复急修四城内外门及水关闸。
  民国17年(1928),闽省修建福厦公路穿城而过,增设西南、东北两城门,民国志称为 “新南门和新北门”,而民间俗呼西南门为 “五城门”,位于旧车站北偏即龙门下,东北门为 “六城门”,位于东岩山下校场坡东北偏。因 “五城门”与 “南门”相距仅一二百米,20世纪50年代初,莆田汽车站移设于此,站名 “南门汽车站”,故 “五城门”名称渐被人淡忘;而 “六城门”地名至今犹存。
  城池濠桥 自宋兴化军版筑军城至明洪武扩城,兴化古城之城门外濠皆架有濠桥。合新旧濠桥共5座。
  城东濠桥 在镇海门即东门外。初名 “望海桥”。旧志谓: “林国钧建。”明改为濠桥,度以木。长2丈5尺,宽9尺。
  城南濠桥 在迎仙门即南门外。宋志谓其为“城南第一桥”。建亭其上,有华表匾曰“惠一”,后废。明时改为濠桥,长2丈9尺,宽9尺。
  城北濠桥 在拱辰门外。宋为后埭 “通监桥”,李富建,明辟城后改为濠桥。
  洞桥 宋军城北门外濠桥。长1丈,宽1丈4尺。因在古必先洞前,故以洞名。明初辟城,此桥即在城中。
  兼济桥 宋军城宁真门外濠桥,初名 “宁真”。因在元妙观之前,故俗呼 “观桥”。宋太平兴国八年(983)建,其下仅通流水而已。郡志载:明初辟城而大之,濠废而桥存。成化三年(1467),郡守岳正因兴化卫指挥丁晟奏要疏通城中旧濠,乃潴北涧水于上流为小西湖,其下凿旧濠而深广之,为 “兼济河”,作桥其上,名 “兼济桥”。用石券砌,厮水为三道,作亭以覆之,而翼以疏栏,画彩绚耀。南建坊表曰 “忠贞”,北建坊表曰 “寿康”。又分筑南北堤,各建坊以表之,曰 “河南堤”、曰 “河北堤”。嘉靖壬戌倭乱陷城,桥、亭、坊均毁殆尽,而后复建只作石桥石栏而已。
  东门、南门濠桥,初均为木作吊桥,天顺五年(1461),郡守潘本愚改建为石桥。对此,弘治志评云: “城外池濠上作吊桥,缓急可撤。” “濠桥用木,所以虞祸变也,今皆易之以石,是我拒敌而授之路,非策也”。濠桥用木作以吊桥,以防攻敌,自古如此,而木桥易为石桥,牢固美观,然忘濠桥设为战事耳。
  以上濠桥均于世纪之交旧城改造时被拆除。
  郡城古井 水是人的生命源泉,古人云居必先凿井,《帝王世纪》曰: “穿井汲水,济自然水之穷”,“既有井则无河流之地,亦可移居。”先民定居掘井取水是一件优先考虑的大事,史志皆予记载。兹将郡城内的古名井按厢录记于此。
  左厢:义井,在永福寺左、通衢(义井街)南侧,《图经》谓: “僧涅槃所凿。”弘治志载: “广几及丈,大旱不竭,左厢居民通取汲焉。”明万历康大和《兴化府志》(简称 “万历志”,下同)载: “嘉靖丁亥四月初五夜,少保林俊卒,井雾气如龙下上,俄而飞腾,雨下如注,井在林宅之背。”市头井,在永福寺石塔前;慧泉井,在西墙巷陈展如故居内,明万历知府陈王庭书 “慧泉”;福泉井,在后街道,锥形石井围上刻 “福泉”两字,井上履以小阁曰 “福泉阁”,祀观世音,今尚存;禄泉井,在后街口长寿社右;寿泉井,在长寿社左大道街;井头街亦有四目井,街以井得名。大道街的塔寺后巷、上金桥巷各有观音井。
  右厢:留公井,在明兴化府署中,建隆三年(962)莆田知县留居道凿;梅峰井,在光孝寺内,井深,岳志谓得泉之正脉;东井、西井,在谯楼左右,《通志》谓:东西两井,僧涅槃所凿;铺前井,在总铺内;兴贤井,在馆驿内;龙津井,在太平社内。下十字街东侧有古井,井上覆有亭,称 “寿康亭”,井亭街因故得名。
  东厢:石幢井,在石幢市宋黄公度 “状元坊”之侧,《通志》谓,僧涅槃所凿;四穿井,在石幢市中;郑井,在洪巷尾;福泉井,在东里后衖;鳄鱼井,在东里鳌峰顶东南偏;龙井,在乌石山下龙井巷;梅井,宋志谓,在县西1里,泉甘而重,深可8尺,虽旱不竭,其址,乾隆志称 “在城西平海卫学前”;洪井,在后塘,万历志载: “洪氏家记云:至正间得双鲤鱼于市,持至舍,其一跃入井。洪武十一年六月十五日,是夜,雷雨殷殷有声,井中鱼化去。旦视屋下水痕几及尺砖起一行,屋无恙。”濠浦巷东巷口有古井,井西建有亭曰 “浴麟阁”,下井巷有宋凿古井,傍建有亭曰 “福聚堂”;英惠社内有宋古井,清代重修,井围石刻 “嘉庆丁卯重修”;坑边巷下井有宋古井,井上覆亭曰 “龙井亭”。
  以上这些古水井,至今存者为极少数,只取其水洗涤用;有少数废于旧时,而多数水井在城市改造建设中被填没。
  兴化古城是一道军事防御设施,城中设有军事指挥机构,亦驻扎着军队。自宋始各城门即设有兵马司。宋代设有兴化军署,下设军院、兵马都监厅、兵马监押厅,以及驻有厢军、禁军,即有都巡检廨、广节指挥营、保节指挥营、牢城指挥营、壮城指挥营,还有剩员指挥营等。元设有镇戍军营。明朝设兴化卫署,下设有左、右、前、后、中千户所。清代亦设置总兵、参将署,并驻有左、右两兵营。
  兴化军(府)城内的行政衙门设有上司行署、郡署、县署。同时,各朝均设有税课、驿站、司狱、仓储等职署和公馆。(详见街巷相关事迹分述)郡城有各种宗教活动场所,诸如:道教有元妙观、崇元万寿宫、真武坛和城隍庙等,佛教有凤山永福寺、梅峰光孝寺、东山报恩寺、金刚寺和云门寺等,近代基督教有莆田堂和梅峰堂以及天主堂等,还有妈祖朝拜圣地文峰宫、三一教东山祖祠,以及各种社宫神庙。各城门内外,皆设有镇关神庙。
  而兴化军移治后,乃重视文化教育,自宋至清即建有军学、府学以及县学等学府,清末始创办有新式教育学堂如哲理中学、咸益女中等普通中学。在科举年代,郡民 “以读书为故业”,不少家族 “科甲蝉联,簪缨继世”,发展为莆中大姓,蔚为科第望族。由而官僚府第、族祠家庙以及宗教社庙等随处可见。乾隆志载称: “诸世族有大宗祠、小宗祠,岁时宴食,无贵贱皆行齿列。城中之地,祠居五之一,营室先营宗庙。”郡城经过数朝修缮和扩建,趋于完善。城内街巷布局合理,商铺鳞次栉比,民宅、祠庙等建筑错落有致。至拆毁前,古城建设并非是一道单纯的城墙,已经发展成为一座具备功能齐全的文化名城。
  兴化城拆毁
  兴化古城,自太平兴国八年(983)创筑土城,宣和三年(1121)改建砖城,绍定三年(1230)再改为石砌。洪武十二年(1379)扩城,嘉靖四十三年(1564)建罗城,万历九年(1581)又建重城,至清朝进一步修缮,成为一座完城,雄伟牢固,号称 “石兴化”,时与 “铜延平” “铁邵武”并称闽省之三大名城。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即民国28年(1939),国民党第三战区司令顾祝同以 “攻守便利” “拆城池,沦陷易于反攻”即方便城市战事防御为由,决定拆毁沿海12座城垣。时任莆田县县长的吴建中接到拆城命令后,即召集党、政、军、士绅联席会议,贯彻执行上司决定,组织派征民夫,每户一丁,号召有力出力、无力出钱。所谓 “长官有令,下级唯唯;太爷一呼,士庶诺诺”。时值八月炎夏,溽暑熏煎,各乡总保长即催迫民夫,夜以继日限时拆除。而官绅勾结,利用职权盗卖城砖石料,大发国难财。承卖者在场地上设立临时市场兜售砖石,乡下买砖者均以敞口沟船日夜搬砖运石,往返如织,“犹如飞梭引纬,又若过江之鲫”。耆老相传当年拆城之事,言其场面人山人海,车水马龙,“叹为观止”。(文如许《莆田县令春秋》新编,引自《莆田文史资料》第4辑)次年3月,整座城墙成为废墟。其时,有文如许(许文修)者编撰四言打油诗云:攻防大计,胥赖众志,众志倾城,前赴后继。拆之匪艰,搬运岂易,行之匪艰,妙在主旨。巍巍古城,施工万日,赫赫雄关,废在旦夕。一垛雉堞,血汗挹注,土垒砖砌,挥金如石。大城即倾,小城屹立,达吏绅耆,皆大欢喜。笔者胡诌,四言二十,质疑问难,广征谜底。
  民间议论拆城是 “未战筹思沦陷,反攻预作侈谈。将军决胜千里,官绅腰缠十万”。(文如许《莆田县令春秋》新编,引自《莆田文史资料》第4辑)然议论归议论,这座千年古城还是毁于一瞬间,城墙荡然无存;之后则将部分城墙基址改筑为绕城公路。而平海城和莆禧城亦随之被拆毁,无数的墙砖基石即被民众用作建筑材料而散落民间。20世纪末以来,莆田旧城改造拆除民房,偶尔还能看到有 “兴化府城砖”字记的城砖,被有识者拾存作为历史的记忆;四个城门的门楼石刻额匾却有幸被收存于三清殿碑园内。
  乾隆志记载: “莆阳自设城邑七百年,设郡三百年,至宋绍定三年,始称完城。盖开创之难如此,曾知军用虎之功,真千古矣!暨明洪武十二年,指挥程昇奏请辟城,越旧壕,跨乌石,历前后埭而环之,而城始广。又迨万历九年,知府陆通霄重拓城垣,围乌石山于内,而城始无取却。后人谨而修之,金汤之固,无以易也。”兴化郡城,筑为御乱,撤因国难,终为民安。然千年古城墙,从此不复见矣。
  兴化古城墙被拆毁时过多年,今若谈论昔日古城的 “石兴化”名片,会使“40后”出生而未见过古城的人感到无比遗憾。在今天急如暴风骤雨般的城市化建设的浪潮中,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不可再生的遗产受到猛烈的冲击,渐毁渐失。
  这些怪象对打造 “文化名城”无疑又是一次伤痛和忧虑。

知识出处

兴化古城寻踪

《兴化古城寻踪》

出版者:海峡文艺出版社

本书作者以史志为依据,深入调查研究,收集翔实的资料,从历史、地理、人文等角度,记录兴化自宋置郡建城以来一千多年历史,努力寻找古城逝去的往事,拣回渐被人们遗忘的文化遗产。

阅读

相关地名

莆田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