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化置郡古城沧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兴化古城寻踪》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20000131
颗粒名称: 兴化置郡古城沧桑
其他题名: 兴化郡城
分类号: K928.5
页数: 52
页码: 1-52
摘要: 本节记述了莆田市兴化古城,内容包含了兴化县的创建的由来,位置,移治和拆毁,变迁的详细历史介绍。
关键词: 古城 兴化府 莆田市

内容

兴化,初作县名,宋太平兴国四年(979)置兴化县,治兴泰里游洋;寻置兴化军,兴化又为军名,元改路名,明清续为府名。兴化古城,宋称兴化军城,元改为兴化路城,明、清为兴化府城,位于今莆田市人民政府所在地的旧城区,即莆田设市前的莆田县城厢镇辖地。
  兴化古城介福(州)、泉(州)之间的古莆田县治所在地,是八闽交通要冲,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奠定了兴化发展的基础。郡城之形胜,“壶公、九华、木兰、寿溪环拱映带,山川之秀洵甲闽中”,(清兴化知府马夔陛《天一楼记》)自宋以后即是兴化军、路、府的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中心;历经千年,兴化郡治始终设在古城,再没有迁移过。
  古城地灵人杰,郡民 “旧习俭啬勤力,衣服古朴,重廉耻,惜行检,以读书为故业”,“比屋业儒,号衣冠盛处”,“科名之盛,甲于闽中”。“士大夫质行醇谨,风节相高”。“地不大于曹滕,俗已几于邹鲁”。(《重刊兴化府志》卷15《礼纪 ·风俗志》)郡城创建于宋太平兴国八年(983),扩城于明洪武十二年(1379)。历代几经修建,雄伟壮观,曾经有 “石兴化”名城誉称。这座古城历经千年,见证了兴化军、路、府的发展历史,直至民国28年(1939)抗战期间古城墙被拆毁。而今仅留宋兴化军子城城楼即古谯楼,成为兴化郡城唯一的标志性建筑,延续着兴化故郡的人文余脉。
  兴化置郡与移治
  兴化置郡之前,境域所属可以追溯至夏、商时期,时属古九州之一的扬州。在周为七闽地。秦属闽中郡。西汉属闽越国,东汉属南部都尉。三国属建安郡。晋属晋安郡。梁属江州南安郡。陈置闽州,属闽州南安郡。
  《隋书·地理志》注释及明弘治《兴化府志》等载称:光大二年(568),分南安地置莆田县,属丰州(今福州),寻废,入南安。唐武德五年(622),析南安地别置丰州(今泉州),复置莆田县以属之。唐《元和郡县图志》和清康熙、乾隆《莆田县志》则载称: “隋开皇九年始置莆田县,寻废..唐武德五年,析南安地别置丰州即今泉州,复置莆田县隶丰州。”(《重刊兴化府志》卷1《叙郡县》;清乾隆《莆田县志》卷1《舆地志》)至唐武周圣历二年(699),始析莆田县西部部分地区建置清源县。其时莆田、清源两县均属武荣州;景云二年(711),武荣州改名泉州。唐天宝元年(742),改泉州为清源郡。时因郡名与下辖的清源县同名,故郡别驾赵顺正奏改清源县为仙游县。五代,莆田、仙游并隶清源郡,属闽王氏;继属留从效、陈洪进,隶属清源军。宋朝建立后的乾德二年(964),改清源军为平海军(今泉州),莆田、仙游即隶属平海军。至太平兴国三年(978),宋灭吴越国,平海军节度使陈洪进上《纳地表》,正式纳土归宋。
  兴化军建置与沿革
  宋太平兴国初,游洋(按,“唐游洋镇,隶泉州莆田县,号游洋洞”。《重刊兴化府志》卷1《吏纪·叙郡县》)人林居裔(原名茂殷)聚众起义,自称西平王。起义军队伍一度兵临泉州城下。太平兴国四年(979),林居裔率部回游洋,据险设寨固守。宋廷下诏“就近地调兵收讨”。涵江人陈应功自请为先锋,带兵进剿游洋而战死在桃花洞。既而转运使杨克让奉命征讨,剿抚兼施镇压起义军,林居裔兵败被杀,起义军随之瓦解。这就是所谓“知县黄禹锡遣其子观偕邑人秘书监陈靖乞兵于漕使杨克让讨平之”。(清乾隆《莆田县志》卷1《舆地志 ·里图》)乱事得以平定,朝廷为嘉奖陈靖平乱之功,赐其里名 “清平里”。
  太平兴国四年(979),“太宗阅《泉福图志》,念游洋洞地险,思欲以德化之,乃即其地立兴化县,建太平军,改兴化军以领之”。(《重刊兴化府志》卷1《吏纪·叙郡县》)于是,“诏即游洋镇加以百丈镇共六里,及析泉州莆田县二里,与仙游县来苏里、福州永福县永泰里,与福清县清元(源)里,而以清元(源)分为东、西、中三里,总一十四里,置兴化县,治兴泰里”。按,明弘治志载称,兴化县“总一十四里”,在文中所列仅13里。而《游洋志》则只记3乡8里,即:武化乡3里(广业里、崇仁里、清源西里),永贵乡3里(兴泰里、福兴里、来苏里),长乐乡2里(清源东里、清源中里)。据考,实际上划属兴化县的只有12里,其范围相当于今涵江区的大洋、新县、庄边、白沙四个乡镇,仙游县的游洋、钟山、石苍、象溪等乡镇,以及永泰岭路陈山头、福清百丈岭等乡落,(《重刊兴化府志》卷1《吏纪·叙郡县》)以林居裔的住宅为县署。元皇庆二年(1313),因兴化县地偏人稀,将县治迁设于广业里湘溪村,故称 “兴化新县”即今新县镇;而称游洋故址为旧县。
  兴化置县的同时并设置太平军,直属两浙西南路。太平兴国五年(980),太平军改称兴化军,划出原属平海军(今泉州)的莆田、仙游两县,并兴化县,归兴化军管辖,即明弘治《兴化府志》(简称 “弘治志 ”,下同)载称 “其地建太平军,改兴化军,以领之”。京兆人段鹏,由兴化知县加著作佐郎,擢知兴化军。初,军治在兴化县游洋。自此,兴化为郡即州级建置,“始正体统,齐于列郡”。
  (《重刊兴化府志》卷1《吏纪·叙郡县》)太平兴国八年(983),兴化军移治莆田县。雍熙二年(985),福建从两浙西南路分出,置福建路,兴化军隶属福建路。南宋末即景炎二年(1277),兴化军升为兴安州,莆田、仙游、兴化三县隶属兴安州。入元,改兴安州为兴化路,属福建行中书省。明洪武二年(1369),兴化路改称兴化府,隶属仍旧;九年,福建行中书省改为福建承宣布政使司,兴化府属之。正统十三年(1448),撤销兴化县。“并清元东、西、中、崇仁、安仁五里入广业里,属莆田;并寻阳、兴建、福兴、来苏四里入兴泰里,属仙游”。(《重刊兴化府志》卷1《吏纪·叙郡县》)迨至崇祯十七年(1644),莆田、仙游两县曾隶属南明弘光帝政权,后隶属南明隆武帝政权。清朝确立在闽统治地位后,兴化府建置沿旧,仍辖莆田、仙游两县,而隶属福建省闽海道。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推翻了封建王朝帝制;次年,中华民国成立。1913年,兴化府建置撤销,莆田、仙游两县隶属福建省南路道;次年,改属厦门道。1926年12月,北伐军占领福建,成立 “福建省国民政府”,废除道制,莆田、仙游两县隶属福建省。1933年11月,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在福建发动反蒋抗日的 “福建事变”,成立 “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福建分为四省二市,莆、仙两县划属兴泉省。1934年1月 “闽变”失败以后,省以下改设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直至1949年,莆田、仙游两县均属第四行政督察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莆田、仙游两县隶属福建省第五行政督察区,后改名为晋江地区专员公署。1970年6月,划归闽侯专区,专区机关从闽侯螺洲迁至莆田;次年,闽侯专区改名莆田专区,寻改名为莆田地区,莆田、仙游两县隶属不变。1983年5月,撤销莆田地区;同年9月,国务院批准建立省辖地级市莆田市,并析莆田县的城厢镇和城郊公社成立城厢区、涵江镇和涵江公社成立涵江区。莆田市下辖城厢、涵江两区及莆田、仙游两县。
  郡治山川形胜
  兴化军设治游洋,为山区偏僻之地。军治所处位置“山岚昼暝,溪流夏寒,屯彼师徒,时多疟疬”。(宋陈仁璧《兴化军厅壁记》,引自《重刊兴化府志》卷26)因此,太平兴国八年(983),知军段鹏“旋闻于上”请移治莆田县。按,关于兴化军移治莆田一事,弘治志卷4载称:“八年,转运使杨克让以游洋转输不便,请移治莆田县,从之。”《八闽通志》《游洋志》以及朱维斡《福建史稿》等持是说。而据《宋史》之《杨克让传》载,杨克让(912—980),字庆孙,冯翊人。任两浙西南路转运使。太平兴国三年(978) “泉州民啸聚为盗”(即指林居裔聚众起义),率兵与王明、王文宝共讨平之。回朝 “诏褒之”。戴扬本《北宋转运使考述》载: “太平兴国四年九月,命知广州杨克让兼管内水陆转运使,右补阙桑偃副之。”杨克让知广州时年68岁,而于太平兴国五年(980)卒,享年69岁。至太平兴国八年,杨克让已逝世三年之久,显然不可能出现向宋廷奏请迁移军治之事。据此,奏请移治当是首任知军段鹏所为。(刘福铸《游洋洞起义与兴化军治奏迁辨微》)莆田介泉、福之间,带山附海,山川之秀,甲于闽中。移治莆邑,“犹虬龙跃渤澥之波,骐骥骋康庄之路”,(宋陈仁璧《兴化军厅壁记》,引自《重刊兴化府志》卷26)、是一个高明的决策。段鹏即在此要冲之地筑城,以加强军事防御,护郡保民。
  兴化军军治选择设在莆田县治所在地,其山川形胜:北枕陈岩,南揖壶公,东薄宁海,西萦石室;木兰、寿溪,环流左右。
  郡城诸山,由莆田中部初入首山即城西部龟山发脉 “雄飞西来”。龟山 “山如龟形”,“合紫帽山而观之,诚有龟象”,故名。(《重刊兴化府志》卷7《户纪 ·山川考》)宋李俊甫《莆阳比事》称: “沈、陈二(禅)师,沈,莆田人,名无了;陈,仙游人,名志忠。二人雅相爱,游处必俱。唐长庆中,经行今龟山院北,遇六眸神龟,蹑四小龟行,俯仰其首,如作礼者,遂结庵于此。山曰 ‘龟山’,地曰 ‘龟洋’,今有六眸龟池。后皆趺坐而逝。沈赐号真寂,陈号广济。”按宋绍熙志: “寺西有沈禅塔,唐国子四门博士薛承裕作塔铭,又莼菜池;西有陈禅塔,唐御史黄滔有东塔和尚碑。龟山院之案曰 ‘文峰’。”龟山东延至今常太长基岭,脉分两支:一支为天马山,“其形腰陷首昂如马”,得名;一支为莲华峰。至城西三里许,其脉复会为大象峰,“其山颓悉横罔,如大象形”。而天马复北趋,有松岭护之;莲华峰南出,凤凰山护之。双舒若展翼然,大象深居其中。大象峰既会脉天马、莲华,伏为鸡足山麓。鸡足峰自大象峰发脉而来,“岐而为三,如鸡足形”,谓之 “三台星”。鸡足峰下一蝢伏,过脉忽起为太平山。郡志云: “乃郡主山孕毓真气处,堪舆家谓之胎息。”(《重刊兴化府志》卷7《户纪 ·山川考》)按,太平山取名,依明林登名《莆舆纪胜》云: “或以为祖师谶语,或以为九仙灵迹,山下之南,州峰有太平社云,或曰皆非也。军治始于宋太平兴国,因以名山也;天马、大象以形纪,太平以年纪也。”太平山博大长平,其势舒缓,郡城主山也。堪舆家称:其山展开如舒屏,其建顶艮。南一支分脉自申,数折转乾,入城为梅峰。北走一支分脉自酉,数折曲辛转亥,入城为乌石山。中一支独短,自辛脉发脉而下,曰 “龙翕山”。东里黄氏始祖唐御史黄滔墓在焉。
  太平山北走一支,折而东,又折而南,其来势回旋生活,如游龙时潜时见,或惕或跃,皆不可测也。至乌石山,忽跃起一头角,东山之石,多耸起,龙有角也;南一支入梅峰,其势如虎,有威严,郡治在焉。梅峰之上,石多平,虎无角也。太平山分两支入城,为梅峰山,为乌石山,至前而跃起,两山若合,如举袂然。而短其右袂,田在三山环抱内,田间水道,从两山间入城,为小西湖。
  史书称:太平山左脉入城,为乌石山,“虽从容多曲折,而九华居左,又觉紧严”,(明林登名《莆舆纪胜》之《太平山考》) “前面开阳,尽纳东方秀气”。“乌石山前,官职联绵;乌石山后,锄麻种豆”。(《重刊兴化府志》卷7《户纪 ·山川考》)自唐以来,林、陈、黄、方、宋、刘、王、郑、李世居山下,簪缨不绝,谓之九大姓。而太平山右脉入城为梅峰,为急脉,而壶山抱之,却又如许广阔景界。“光孝寺在其东,郡治、县学皆在其南”。乌石山、梅山 “两山各乘其正气,故吾莆称为文献甲天下,殆以此也”。(民国韩阜晋《周览荔城记》)而由梅峰分脉至城东南的凤山,唐僧涅槃在此通衢凿有 “义井”,并指地设市,留谶云: “市连义井岁时丰,水绕壶公文物盛。”(《重刊兴化府志》卷9《户纪 ·里图考》)事实上,唐宋时这里就建有万安水陆院、永福院(后二院合并称 “万安永福禅寺”),宋以后即创办有学府,建有军(府)仓储,设立行市,而聚居着莆中林、郑、龚、李、陈氏等世家名族。
  林登名《莆舆纪胜》载称: “郡治山脉地势起自东北,结以西南。阳先阴后,安贞吉也。乌山、梅峰之锁,太平若括囊耳。” “细思之类神工之布置,宋段知军择此,其必有巨识者”。
  兴化郡境山脉由仙游县蜿蜒入境,地势从西北向东南倾斜。溪流环绕山谷,至平洋皆疾奔赴海。环抱郡城主要溪流有木兰溪、延寿溪二条。其中木兰溪最长,人称兴化的母亲河。
  延寿溪发源于九鲤湖,出为莒溪,为南萩芦,至枫叶塘,与棊山西水汇,东转渔沧,为八濑,使华下承之,又潴为绶溪,此绕郡之左带也。郡城南自龟山发源,为大夫坑,为南溪,绕郡右带也。而智泉、上溪,萦绕城郭,西走南趋与之交会,均涧壑小流。
  木兰溪,发源于德化县戴云山脉余支的笔架山,流经仙游县至华亭镇的俞潭入境。自西向东横贯中部,至三江口入海。宋时筑陂以灌南洋田,元皇庆间(1312—1313),分流其十分之三水量,汇于城北濠古城外即城垣下凿有护城河。宋军城即引北涧智泉水为濠,宽一丈,深六尺,绕城而达于东南,复过兼济桥,经兼济河出东水关,与西南沟壑合流。
  而明洪武扩城后,城下仍凿护城河,“左起东北隅,转折而南,引延寿溪水注之。右起西北隅,转折而东,引木兰溪之水来注之,二水交合于方尾(方尾,俗称 ‘枋尾’,今呼 ‘邦尾’)。共长一千七百七十丈,阔二丈六尺,深一丈。西北负山,则凿为旱壕,长五百九十三丈,阔二丈六尺,深二丈。水旱二壕共长二千三百六十三又六尺”。设水关门二所:东水关,俗称 “水关头”,位于今八二一中路,“通舟楫,入兼济河”,“兴化卫拨军守”;西水关,俗称 “小水关”,位于今兴安中路北偏西,栏以石盾,仅容水入而已。(《重刊兴化府志》卷48《兵纪 ·兵政志》)郡城地面水:郡城主山太平山分两支入城,左脉为乌石山,右脉为梅峰。乌石山之水,一是向南流经后塘:一支东折过后塘头,往石幢街南直注兼济河,或转折坑边而入兼济河;一支流经后塘南折下井,直注小西湖。一是向南流经洋沟墘,东折校场坡经御史巷:一支过桥仔头而瀦于双池,复折而东经云门寺前的沟仔墘向城外 “蚊帐亭”,今曰 “浅水湾”泄去,此为民国志载称 “水自西门来注之,绕东北以去”;一支即流经上林、赤柱里,而瀦于东黄黄滔祠前的印斗池,复过洗马埕,壁立门,而泄入东城壕。此为城北之水。
  梅峰之水,一是向东北泄入宋北城壕即今小西湖。一是向东南方向泄流:一支向东流经桃巷,至橄榄巷注入地下涵洞,经东北左所营、正一坛泄入北城壕;一支过上桥向东经衙后,分流后街、大路等地沟,分注南北城壕;一支折而南流经上桥、下桥,复折而东过鼓楼,与凤山自文峰宫西泄之水,汇于水淈头,又折南由务巷泄入南城壕;一支经田尾、府署注入薛公池,再出城墙涵洞注入双面浪城壕。而凤山北之水,即流经下金桥,过义井街、书仓巷,泄入南濠。以上为城南之水。
  郡城地下排水设施,虽无志书可考,然察城内民居古宅,大院内根据宅第规模皆设有一至多个天井,以作各家族宅第生活污水和雨水的排泄。而今这些天井在平常生活中,大多数仍然还发挥原先的功能,排水畅通。这说明古时先辈们在规划建设城池和住宅时,同时布设有周密的地下排水网络设施。至今虽然年代久远,且经过历次旧城改造,但这些设施未被完全破坏。足见古城规划建设的高明。
  古城创建历史
  城郭和城池,是古代都邑的军事防御设施。《礼记》云: “城郭沟池以为固”,“城池者,固国保民之先务也”。所以,城郭建造,“城欲高而固,高则难逾,固则难攻。池欲广而深,广则矢石未易到城,深则不可以飞度”。兴化古城以砖石筑砌,雄伟牢固,曾有 “石兴化”美称,不愧为历史文化名城。
  宋军城创筑及改建
  太平兴国八年(983)七月,兴化军移治莆田县后,知军段鹏即改都巡检廨署并尚书员外郎陈仁璧旧宅以为军治。初筑子城(古称牙城,官府廨舍均设于内)以守护官署衙门,周长2里318步,按,乾隆志作: “二里三百一十步。”(《重刊兴化府志》卷48;乾隆《莆田县志》卷3)同时,建崇楼,亦称 “谯门”,于军治之前,以鸣鼓角。按,谯楼者,谓门上为高楼以望也。世之筑城,必建谯楼。此乃汉之遗风。城覆以瓦,环以通衢。又筑土垣为外城,以环居民。此即古城郭之制: “内之为城,外之为郭”,所谓 “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吴越春秋》)其实,兴化军初建军城只不过是 “版筑草创,土垣茅覆而已”,每当下雨就会因雨水淋蚀而损坏城墙,城垣简陋并不牢固。
  弘治志记载:宋初筑军城之子城周长2里318步,按宋尺1里以530米、1步以1.50米换算,约合1537米。根据实地丈量计算,子城南自鼓楼北至衙后,东自县巷西至驿前(今胜利路),周长约为1105米。由于历史上的建筑尺度换算标准不一,以及路巷位置变更或扩宽等,或是二者长度存在差异的原因;因此,推断以上东西四至大体为子城的范围。而宋代军城之罗城,南至迎仙门外之护城河(今古城路),东至望海门外之护城河(今八二一路),西至肃清门(原莆田县看守所),北至望京门、宁真门外的护城河(旧小西湖、兼济河)。今人撰写文史,涉及军城之事往往言城墙至文峰宫之城墙巷,实谬误矣。
  宋宣和三年(1121),兴化军开始全面更筑军城即外城。弘治志载曰: “城高一丈五尺,基厚半之。閷其上,甃以砖甓。”将原来的土城墙改建为砖城。周长7里83步。军城为门五:东曰望海,西曰肃清,南曰望仙,北曰望京,东北曰宁真。门上为楼。
  而后旧城年久失修,寝圮。崇宁初,议筑罗城。宋志《罗城议》云: “自广化寺路口四览亭,越小塘,至龟纹岭、梅井、瑞龙、招福、东岩下,历后埭、前埭、东斗门,距永丰塘而合焉。”因其规划 “堑山绝涧,大而无用,乃罢”。(《重刊兴化府志》卷48《兵纪 ·兵政志》)绍兴六年(1136),谯楼毁。同年,知军刘登重建谯门,楼上置更漏鼓角,以计时报更,并悬 “兴化军”额于其下。谯楼因置更鼓,故俗称 “鼓楼”。
  然兴化军城 “传至南渡,历绍定间,旧城倾毁,南北门板扉不阖”。而汀州、邵武山盗猖獗,四处掠夺,侵扰民众。“他州皆增陴浚隍,唯莆田四封荡然,破扉不阖。未几,盗寝南侵,势且及境,富家窖宝物,窭人挈空身,咸敐溃去”。(刘克庄《兴化军新城记》,引自《重刊兴化府志》卷26)时邑人寺丞陈宓居家即倡议更筑军城。刘克庄有《陈寺丞筑城诗》云:事变相寻智亦新,烂泥堆起石嶙峋。断无余力谋蒸土,颇有旁观笑置薪。自古虚心容议者,即今枵腹役耕民。姑尤聊摄皆齐境,莫遣郊封有诅人。
  于是,知军王克恭、通判赵汝盥,相继筹资重修军城,然未就而卒。绍定三年(1230)春,知军曾用虎继续修建,军城方始告成。新城 “周长一千二百九十八丈,高一丈八尺。表里石砌,覆以砖,五门各为楼垛”,“丹垩焕然,凭高望之,钜丽突兀,疑仙人之所为,画史之所摹也”。这次修城 “凡用石以丈计者,五万七千一百七十二,砖大小六十七万八百,夫五万一千四百,糜缗二万四千六百七十七,楮币六万六千八百。其中:内楮四万,朝家所赐;钱楮各千,漕台所助;余悉出郡币”。军城更筑完工于四年(1231)冬,郡人侍郎刘克庄作《兴化军新城记》。按,清乾隆志作 “周长一千二百九十八丈八尺”。关于军城更筑时间,刘克庄《兴化军新城记》曰: “昉于绍定三年之春,讫于四年之冬。”而弘治志《兵政志 ·城池》载:“始事于绍定二年之春。”《府官年表》则称: “绍定五年”(1232)曾用虎以宗正寺丞知兴化军。疑上述时间有误。(引自清乾隆《兴化府莆田县志》卷3、《重刊兴化府志》卷26、48、2)绍定更筑后的军城才称完城。
  按,太平兴国八年(983)创筑军城,外城周长不见有史志记载。宣和三年(1121)更筑军城,周长7里83步,若1里约按530米、1步按1.50米换算,约合3834.5米;绍定间重修军城,新城周长1298丈8尺,若1宋尺按309—329毫米换算,约合4013.292—4273.052米。如此绍定修城比宣和军城周长增扩长度平均约308.67米(刘敦贞《中国古代建筑史》附录三)。而绍定因何扩城,又是如何实施?是因宣和更筑的军城,城西部外山坡比城墙高,经常受敌扰乱,军事防御困难,决定了绍定扩城的必要性;而宣和更筑的军城南、北、东三侧,城外皆为护城门,故绍定扩城唯军城西侧才有可能。
  考察宋军城西侧地形,即自宋城西门(肃清门)至南门(望仙门),从梅山州峰南迤至今西岩寺,绕经田尾安然里三堂、西隐寺,过今城厢区人武部至双面浪护城河,这一地带地势自北至南由高到低自然倾斜。而今西岩寺山门前、安然里三堂西侧、西隐寺北与东侧、人武部北之民房西侧,东西两侧落差不下5米;地为东高西低,且为人工降坡,西岩寺山门前落差更高。而当地居民亦云,20世纪80年建房挖基时发现有古城基石。以此推测,宣和更筑军城之城基或许是在这一地带东侧高地上建筑的;而西侧是为人工开凿的军城旱壕。
  绍定前的军城,尤在西岩寺山门前的西边之地是为山坡,这样地势形成城外之地比城墙高,对战乱防御极为不利。以故绍定修城时,将原军城西侧城基总体向西山坡上推移,即新城墙北自西门(雷山肃清门),经南 “望高楼”山、“果树尾”山坡、田尾(原游泳池),过政协桥头至双面浪护城河,这就是宋明西部城墙路线。而西岩广福寺、西隐寺是在拆毁宣和旧城后,即于明万历间礼部尚书陈经邦在旧城遗址上建造别墅(清初其孙陈钟岱改为寺),所以西岩寺山门前南北沿线才呈现今天这种东高西低悬崖式的地貌(见许醉《西岩晚眺》画图)。如此推测当否?识者补征之。
  迨至南宋德祐二年(1276),宋王室南下,元兵过莆,兴化兵乱复起。景炎二年(1277)十月元兵攻城,陈瓒、陈文龙叔侄殚家财,募兵守城拒敌,而先后殉国。城陷,“屠城三时,死者三万余人”。而后元季,“胜国兵燹,洊罹板荡”(朱维斡《莆田县简志》),兴化不时仍有寇祸,侵毁路城。至正十四年(1354),兴化路同知关保就旧址重修路城。至正十七年(1357),“亦思法杭兵乱”,亦称 “波斯戍兵之乱”又起,兴化城又沦为战场。元至正己亥(1359),亦思巴奚人阿迷里丁攻城,视城西近山处较低,射走守城士兵,数百人缘而上。兴化路总管安童仓皇出走。阿既入城,纵兵焚掠。清乾隆《兴化府莆田县志》(以下简称 “乾隆志”)记载: “元至正己亥,寇(亦思法杭兵)实从城西门(旧西门、雷山)外射走守垣者。”之后路城被攻陷。元末兵乱持续十多年,城池不断毁圮。
  洪武扩城及明清修城
  明朝建立后,洪武二年(1369)改兴化路为兴化府。为巩固海防,以防倭乱,朝廷在旧兴化军城设兴化卫以及5个千户所,防御寇乱。洪武三年(1370),兴化卫指挥李椿(一作 “春”)重新葺缮旧城。
  洪武十二年(1379)(明万历《兴化府志》作 “二十年”,疑误),指挥程昇以 “增设军士,城隘不能容”为因,奏请扩建卫城。弘治志称:新城 “乃越旧濠,跨乌石山东麓,历前埭、后埭,与旧城合”。“共周围一十一里一百四十三步,广一丈六尺,墙一丈八尺、女墙高六尺,共高二丈四尺。计女墙二千九百六十有二,窝(警)铺四十有九,敌楼(亦称墩台、码面)一十有七”。按,清乾隆《莆田县志 ·建置志》作 “敌台二十有七”。邑人学士林文《莆中城门重建记》云:城郭 “明洪武、永乐间,时有修葺,城楼之势翚飞鸟革,为一郡之壮观。门禁严慎,出入无异言异服之人”。
  成化间(1466—1487),“近因沙、尤寇发,劫掠焚毁,祸延七郡。莆郡、卫兵民,惫于防御之劳,困于馈饷之贵,或避寇而远遁,或饥阻而穷居。由是城门窝铺久不修葺,旁风上雨,桷朽瓦坠,栋宇其将压矣”。(《重刊兴化府志》卷26:林文《莆中城门重建记》)成化十年(1474),巡抚副都御史张瑄、分巡佥宪吉水张灏莅莆,察看郡城,要求郡、卫协同修城浚濠,及重建门楼。于是,郡、卫以节约府财开支,清理冗费,筹集资金,备购修城材料;同时拆除淫祠、废寺,以其栋梁瓦石作修城之用;并组织雇用工匠,逐一修建。时知府潘琴与指挥张瑄(按,与巡抚同名。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商议,再修四门楼,由兴化卫建东门,而郡、县建西、南、北即拱辰、肃清、迎仙三门。至此,城坚而池深,门楼高爽,焕然一新。
  嘉靖三十七年(1558),倭寇临城下。分守万衣命令修建腰墙,增高3尺;垛砌稍阔,增910;筑两大敌台于城西北界。“四十一年十一月,倭大集,环攻三旬,守困援绝,竟为伪卒内应,城陷,屠戮甚惨”。其时,倭寇自府城西北部乌石山高处攻入城内,西北部城墙、连谯楼皆被烧毁。倭寇 “据两阅月,复出而破崎头城、平海城”。四十三年(1564),知府易道谈上任,巡察发现四个门楼被寇焚毁,重新修复,又置城守器械,民始还集。郡人御史林润又疏请上司拨款,巡抚谭纶据总兵戚继光倡议,行令 “城外西北筑墙高七尺,北门至西水关筑土墙四百五十丈,西水关至西门(按,明万历志作 “西水关至南门 ”,乾隆志记误。)筑石墙六百三十四丈五尺,添设敌台六座”。(清乾隆《莆田县志》卷3《建置志 ·城池》、明万历《兴化府志》之《建置志》)此所谓 “罗城”也。
  隆庆元年(1567),分守杨准以腰墙过高,每用桌凳立守不便,即命知县徐执策于垛口筑建副阶,以便防御。五年(1571),分守阴武卿命同知钱谷重建古谯门,并修东、北两门楼。
  万历九年(1581),知府陆通霄认为城西北一隅,即乌石山一半在城内,一半在城外,外高内低,不利防守,嘉靖四十一年(1562)倭寇陷城即从此处攻进城内。于是,扩建西北隅的城墙,把乌石山全部包围在内。长85丈5尺,高2丈,阔1丈。建敌楼1座、窝(警)铺2座、方门2座、垛子182。即所谓 “重城”也。重城西之新旧城墙交会于小庙 “开山府”前,即今西北角的乌桕树,俗称 “虹树”之处。十九年(1591),知县孙继有再次申请院道修砌旧城。三十六年(1608),知县何南金重修,周围砌以砖石,楼垛副阶一新。四十二年(1614),知府徐穆开浚城濠,四周600多丈,深6尺。明末,城池屡有重修。
  有清一代,因城旧而屡有重修。雍正八年(1730),知府张嗣昌、知县汪郊重修雉垛,至九年(1731)孟夏告竣。“凡用石以丈计者二千七百一十二,砖以块计者大小三十七万四千四百有奇,灰以石计者七百八十五,夫匠六千四百六十有奇”。城池 “向之颓裂倾倒,悉归坚固;五楼百垛,丹垩严整;凭高望之,巨丽峥嵘”。(清乾隆《莆田县志》卷3)邑人太仆卿林源作记。乾隆五十九年(1794),知府安汛又一次重修府城,并将西永清门改曰 “来凤”。迨至道光三十年(1850),绅士陈池养再次拆修城垣,计18段;砍城四围石缝榕树,补雉垛之缺82处。咸丰三年(1853),时漳泉小刀会匪煽乱,德化林俊、永安黄有使复起应之,势甚猖獗。为防乱城,陈池养奉檄团练,并以数日时间急修四城内、外门及水关闸,砍伐依附于城墙生长的树木,使仰攻城池者无所障蔽,避免城池之患。光绪十年(1884)闽江中法海战后,《莆田县志 ·大事记》载云: “光绪十一年(1885),知府施启宗以处理械斗罚款修建四门城楼,葺雉垛并建窝铺27所。”据民间拾存的红色城砖,这次修城所用的城砖长约33厘米、宽约17厘米、高约10厘米,其侧面印有 “塘头 —兴化府城砖 —光绪拾壹年”字样。
  《兴化郡城记》有清 “兴化郡城垣清折”记云: “郡城周围一十三里,城墙高二丈一二尺不等;东西南北四门。马栏、马墙各高二尺,宽一尺五寸;海漫宽八,战岸高二尺五寸。东门至南门:堆房四座,炮台三座;南门至西门:堆房二十座,炮台二十四座,垛口五,望台三座,空心台二座;西门至北门:堆房十四座,炮台十七座,垛口口;北门至东门:堆房九座,炮台九座,垛口口,以上堆房共四十七座,垛口共一千六百二十八垛,炮台共五十三座,得胜台一座,望台三座,空心台三座。”
  城池设施
  兴化古城,自宋太平兴国八年(983)创筑后,历有改建、扩建,并不断修缮。城池不仅有一道用于军事防御的牢固城墙,而且还具备由诸多基本元素构成的配套设施。
  瓮城与城门 兴化古城,各城门均建有瓮城,又称 “月城”。《武经总要前集 ·守城》记载: “其城外瓮城,或圆或方。视地形为之,高厚与城等,惟偏开一门,左右各随其便。”《诗经 ·郑风 ·出其东门》云: “出其闽阇,有女如荼。”■阇,指的便是瓮城。瓮城是专为备战而设的小城,修建瓮城使城门的防御增加了一道防线。按,月城内是不设商铺的,既没有商业也不住居民。而兴化城每个城门瓮城建造形似椭圆形,故邑人俗称 “鸭蛋笼”。与其他大城市城池不同的是,瓮城内前后城门间建有一条微弧形小街道,两侧均开设有十几家商铺,小街外紧挨城墙,俨然一座微型小城。瓮城内之地,人们往往称为 “兜”,诸如 “东门兜” “辰门兜”。
  瓮城前设城门,出城门即濠桥;后设内城门,两旁有登城道。耆老说城门关闭后,瓮城内很幽静。其实居住瓮城并不安全,依古时防火条件,如遇火灾,很难逃生。
  瓮城内的商铺,经营商品不一,大多为食杂、小吃、苏广(百货)、药材、山货一类民众的日用品,以及理发店等。此外,还开设有陶瓷店、棺材店。相传,在古代冷兵器年代,为了备战拒敌,一般城楼上都备有水缸,战时盛装沸水,防敌攻城;而一旦发生战事,必有伤亡,因此,城门附近必备棺材以收殓。这大概是古代瓮城战时必备的两种物品。辰门兜八旬叟老人夏永元先生云:他家住在濠桥西北偏的隔沟村,曾祖父夏玉花即开设棺材店,约在清咸丰、同治间,中了武秀才,其生意即由祖父亚监继承,此后祖父同辈几个兄弟亦开设棺材店,传至他这一代还在经营此生意,直至实行火葬后才歇业。至于其他几个城门如古南门外街、东门兜榕树边、西门下城墙边等都开设有棺材店,经营者之间,因相互帮忙,故都有联系。可见在升平年间也做水缸和棺材生意,这也是民众生活的必需品。
  作为一种军事防御建筑,城墙的牢固和完备体现对城市安全感的自信;而城门和城楼不仅为城池的关口,亦是这座城市子民、生灵万物出入的通道。雄伟壮丽的城门与城楼显示着城池的威严和城邑的风采,是为古代城市的标志。
  宣和三年(1121)更筑兴化军城,始以土筑改为砖城。军城建有五个城门,其上为楼。东曰 “望海”,以东近白湖得名,俗呼 “东门”,位于今凤山社区东大路的东南偏;西曰 “肃清”,涅槃谶云: “吾居之地,不动干戈。”故名,俗呼 “西门”,地在旧雷山巷西端;南曰 “望仙”,以面壶山,旧有陈、胡二仙名,俗呼 “南门”,位于今下十字街口;北曰 “望京”,初名 “朝天门,因以朝京由是出名”,政和三年(1113)改名 “望京”,俗呼 “北门”,位于旧北门街即洞桥头;东北曰 “宁真”,以天庆观(元妙观)得名,俗呼 “汤塘门”,以附近有天然温泉即汤塘故,位于观桥头即今 “观桥御景”广场前。
  洪武十二年(1379),辟筑兴化府城。扩建后的府城改设为四个城门:东门,仍沿旧称 “望海”;西门,堵塞旧兴化军城西门(即 “肃清门 ”),新设西门沿旧名曰 “肃清”,位于乌石街西偏即旧西门巷西端;南门,改 “望仙”之名曰 “迎仙”;北门,即城北开新门曰 “拱辰”,俗名 “辰门”。遂废宋军城之北门即 “望京门”、东北门即 “宁真门”。各门之上仍建有门楼,城门建有瓮城。门内各置兵马司,可以盘诘出入。
  成化十年(1474),巡抚副都御史张瑄重修四门楼。兴化卫指挥使张瑄率僚属修建东门,而郡、县则建西、南、北即肃清、迎仙、拱辰三个城门。修后城坚而池深,门楼高爽,焕然一新。
  隆庆五年(1571),分守阴武卿命同知钱谷重建古谯门时,重修东北二城门楼。并改东门曰 “镇海”,西称 “永清”,南为 “迎和”,北乃 “拱辰”不变。
  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知府安汛重修府城时,改西门 “永清”名为 “来凤”(存今 “来凤门 ”石匾下款刻字: “乾隆甲寅岁季春月榖旦”)。迨至咸丰三年(1853),为防敌乱城,陈池养奉檄团练,复急修四城内外门及水关闸。
  民国17年(1928),闽省修建福厦公路穿城而过,增设西南、东北两城门,民国志称为 “新南门和新北门”,而民间俗呼西南门为 “五城门”,位于旧车站北偏即龙门下,东北门为 “六城门”,位于东岩山下校场坡东北偏。因 “五城门”与 “南门”相距仅一二百米,20世纪50年代初,莆田汽车站移设于此,站名 “南门汽车站”,故 “五城门”名称渐被人淡忘;而 “六城门”地名至今犹存。
  城池濠桥 自宋兴化军版筑军城至明洪武扩城,兴化古城之城门外濠皆架有濠桥。合新旧濠桥共5座。
  城东濠桥 在镇海门即东门外。初名 “望海桥”。旧志谓: “林国钧建。”明改为濠桥,度以木。长2丈5尺,宽9尺。
  城南濠桥 在迎仙门即南门外。宋志谓其为“城南第一桥”。建亭其上,有华表匾曰“惠一”,后废。明时改为濠桥,长2丈9尺,宽9尺。
  城北濠桥 在拱辰门外。宋为后埭 “通监桥”,李富建,明辟城后改为濠桥。
  洞桥 宋军城北门外濠桥。长1丈,宽1丈4尺。因在古必先洞前,故以洞名。明初辟城,此桥即在城中。
  兼济桥 宋军城宁真门外濠桥,初名 “宁真”。因在元妙观之前,故俗呼 “观桥”。宋太平兴国八年(983)建,其下仅通流水而已。郡志载:明初辟城而大之,濠废而桥存。成化三年(1467),郡守岳正因兴化卫指挥丁晟奏要疏通城中旧濠,乃潴北涧水于上流为小西湖,其下凿旧濠而深广之,为 “兼济河”,作桥其上,名 “兼济桥”。用石券砌,厮水为三道,作亭以覆之,而翼以疏栏,画彩绚耀。南建坊表曰 “忠贞”,北建坊表曰 “寿康”。又分筑南北堤,各建坊以表之,曰 “河南堤”、曰 “河北堤”。嘉靖壬戌倭乱陷城,桥、亭、坊均毁殆尽,而后复建只作石桥石栏而已。
  东门、南门濠桥,初均为木作吊桥,天顺五年(1461),郡守潘本愚改建为石桥。对此,弘治志评云: “城外池濠上作吊桥,缓急可撤。” “濠桥用木,所以虞祸变也,今皆易之以石,是我拒敌而授之路,非策也”。濠桥用木作以吊桥,以防攻敌,自古如此,而木桥易为石桥,牢固美观,然忘濠桥设为战事耳。
  以上濠桥均于世纪之交旧城改造时被拆除。
  郡城古井 水是人的生命源泉,古人云居必先凿井,《帝王世纪》曰: “穿井汲水,济自然水之穷”,“既有井则无河流之地,亦可移居。”先民定居掘井取水是一件优先考虑的大事,史志皆予记载。兹将郡城内的古名井按厢录记于此。
  左厢:义井,在永福寺左、通衢(义井街)南侧,《图经》谓: “僧涅槃所凿。”弘治志载: “广几及丈,大旱不竭,左厢居民通取汲焉。”明万历康大和《兴化府志》(简称 “万历志”,下同)载: “嘉靖丁亥四月初五夜,少保林俊卒,井雾气如龙下上,俄而飞腾,雨下如注,井在林宅之背。”市头井,在永福寺石塔前;慧泉井,在西墙巷陈展如故居内,明万历知府陈王庭书 “慧泉”;福泉井,在后街道,锥形石井围上刻 “福泉”两字,井上履以小阁曰 “福泉阁”,祀观世音,今尚存;禄泉井,在后街口长寿社右;寿泉井,在长寿社左大道街;井头街亦有四目井,街以井得名。大道街的塔寺后巷、上金桥巷各有观音井。
  右厢:留公井,在明兴化府署中,建隆三年(962)莆田知县留居道凿;梅峰井,在光孝寺内,井深,岳志谓得泉之正脉;东井、西井,在谯楼左右,《通志》谓:东西两井,僧涅槃所凿;铺前井,在总铺内;兴贤井,在馆驿内;龙津井,在太平社内。下十字街东侧有古井,井上覆有亭,称 “寿康亭”,井亭街因故得名。
  东厢:石幢井,在石幢市宋黄公度 “状元坊”之侧,《通志》谓,僧涅槃所凿;四穿井,在石幢市中;郑井,在洪巷尾;福泉井,在东里后衖;鳄鱼井,在东里鳌峰顶东南偏;龙井,在乌石山下龙井巷;梅井,宋志谓,在县西1里,泉甘而重,深可8尺,虽旱不竭,其址,乾隆志称 “在城西平海卫学前”;洪井,在后塘,万历志载: “洪氏家记云:至正间得双鲤鱼于市,持至舍,其一跃入井。洪武十一年六月十五日,是夜,雷雨殷殷有声,井中鱼化去。旦视屋下水痕几及尺砖起一行,屋无恙。”濠浦巷东巷口有古井,井西建有亭曰 “浴麟阁”,下井巷有宋凿古井,傍建有亭曰 “福聚堂”;英惠社内有宋古井,清代重修,井围石刻 “嘉庆丁卯重修”;坑边巷下井有宋古井,井上覆亭曰 “龙井亭”。
  以上这些古水井,至今存者为极少数,只取其水洗涤用;有少数废于旧时,而多数水井在城市改造建设中被填没。
  兴化古城是一道军事防御设施,城中设有军事指挥机构,亦驻扎着军队。自宋始各城门即设有兵马司。宋代设有兴化军署,下设军院、兵马都监厅、兵马监押厅,以及驻有厢军、禁军,即有都巡检廨、广节指挥营、保节指挥营、牢城指挥营、壮城指挥营,还有剩员指挥营等。元设有镇戍军营。明朝设兴化卫署,下设有左、右、前、后、中千户所。清代亦设置总兵、参将署,并驻有左、右两兵营。
  兴化军(府)城内的行政衙门设有上司行署、郡署、县署。同时,各朝均设有税课、驿站、司狱、仓储等职署和公馆。(详见街巷相关事迹分述)郡城有各种宗教活动场所,诸如:道教有元妙观、崇元万寿宫、真武坛和城隍庙等,佛教有凤山永福寺、梅峰光孝寺、东山报恩寺、金刚寺和云门寺等,近代基督教有莆田堂和梅峰堂以及天主堂等,还有妈祖朝拜圣地文峰宫、三一教东山祖祠,以及各种社宫神庙。各城门内外,皆设有镇关神庙。
  而兴化军移治后,乃重视文化教育,自宋至清即建有军学、府学以及县学等学府,清末始创办有新式教育学堂如哲理中学、咸益女中等普通中学。在科举年代,郡民 “以读书为故业”,不少家族 “科甲蝉联,簪缨继世”,发展为莆中大姓,蔚为科第望族。由而官僚府第、族祠家庙以及宗教社庙等随处可见。乾隆志载称: “诸世族有大宗祠、小宗祠,岁时宴食,无贵贱皆行齿列。城中之地,祠居五之一,营室先营宗庙。”郡城经过数朝修缮和扩建,趋于完善。城内街巷布局合理,商铺鳞次栉比,民宅、祠庙等建筑错落有致。至拆毁前,古城建设并非是一道单纯的城墙,已经发展成为一座具备功能齐全的文化名城。
  兴化城拆毁
  兴化古城,自太平兴国八年(983)创筑土城,宣和三年(1121)改建砖城,绍定三年(1230)再改为石砌。洪武十二年(1379)扩城,嘉靖四十三年(1564)建罗城,万历九年(1581)又建重城,至清朝进一步修缮,成为一座完城,雄伟牢固,号称 “石兴化”,时与 “铜延平” “铁邵武”并称闽省之三大名城。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即民国28年(1939),国民党第三战区司令顾祝同以 “攻守便利” “拆城池,沦陷易于反攻”即方便城市战事防御为由,决定拆毁沿海12座城垣。时任莆田县县长的吴建中接到拆城命令后,即召集党、政、军、士绅联席会议,贯彻执行上司决定,组织派征民夫,每户一丁,号召有力出力、无力出钱。所谓 “长官有令,下级唯唯;太爷一呼,士庶诺诺”。时值八月炎夏,溽暑熏煎,各乡总保长即催迫民夫,夜以继日限时拆除。而官绅勾结,利用职权盗卖城砖石料,大发国难财。承卖者在场地上设立临时市场兜售砖石,乡下买砖者均以敞口沟船日夜搬砖运石,往返如织,“犹如飞梭引纬,又若过江之鲫”。耆老相传当年拆城之事,言其场面人山人海,车水马龙,“叹为观止”。(文如许《莆田县令春秋》新编,引自《莆田文史资料》第4辑)次年3月,整座城墙成为废墟。其时,有文如许(许文修)者编撰四言打油诗云:攻防大计,胥赖众志,众志倾城,前赴后继。拆之匪艰,搬运岂易,行之匪艰,妙在主旨。巍巍古城,施工万日,赫赫雄关,废在旦夕。一垛雉堞,血汗挹注,土垒砖砌,挥金如石。大城即倾,小城屹立,达吏绅耆,皆大欢喜。笔者胡诌,四言二十,质疑问难,广征谜底。
  民间议论拆城是 “未战筹思沦陷,反攻预作侈谈。将军决胜千里,官绅腰缠十万”。(文如许《莆田县令春秋》新编,引自《莆田文史资料》第4辑)然议论归议论,这座千年古城还是毁于一瞬间,城墙荡然无存;之后则将部分城墙基址改筑为绕城公路。而平海城和莆禧城亦随之被拆毁,无数的墙砖基石即被民众用作建筑材料而散落民间。20世纪末以来,莆田旧城改造拆除民房,偶尔还能看到有 “兴化府城砖”字记的城砖,被有识者拾存作为历史的记忆;四个城门的门楼石刻额匾却有幸被收存于三清殿碑园内。
  乾隆志记载: “莆阳自设城邑七百年,设郡三百年,至宋绍定三年,始称完城。盖开创之难如此,曾知军用虎之功,真千古矣!暨明洪武十二年,指挥程昇奏请辟城,越旧壕,跨乌石,历前后埭而环之,而城始广。又迨万历九年,知府陆通霄重拓城垣,围乌石山于内,而城始无取却。后人谨而修之,金汤之固,无以易也。”兴化郡城,筑为御乱,撤因国难,终为民安。然千年古城墙,从此不复见矣。
  兴化古城墙被拆毁时过多年,今若谈论昔日古城的 “石兴化”名片,会使“40后”出生而未见过古城的人感到无比遗憾。在今天急如暴风骤雨般的城市化建设的浪潮中,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不可再生的遗产受到猛烈的冲击,渐毁渐失。
  这些怪象对打造 “文化名城”无疑又是一次伤痛和忧虑。
  子城古谯楼
  宋兴化军子城崇楼,亦称“谯楼”,俗称“鼓楼”。位于今文献路中心地带,誉称古城第一楼。谯楼是兴化古城遗存下来唯一的一座标志性建筑物。
  创建历史宋太平兴国八年(983),兴化军由兴化县游洋移治莆田县。时知军段鹏即以都巡检廨改建为军治,始筑子城。建崇楼于军治之前,以鸣鼓角,这即是兴化军子城的城门和门楼。
  绍兴六年(1136),崇楼因火灾焚毁。知军刘登于当年重建,并置更鼓刻漏于其上,故称 “鼓楼”。鼓楼之下,左侧建有 “宣诏亭”、右为 “班春亭”,添为鼓楼之翼。谯楼外宣化坊之南建有 “手诏亭”。谯楼之西建有 “中门”,绍兴九年(1139),知军孙荩重建。“仪门”,亦称 “戟门”,咸平六年(1003),知军胡允斗始请于朝,赐戟十枝。东西两夹门,循庑而上。
  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因倭乱陷城,鼓楼被毁。至隆庆五年(1571),分守阴武卿重建谯楼,匾曰 “壶兰雄镇”。尚书康大和记云: “台上为楼,楼之上为重楼。凡五十二楹,崇四丈四尺有奇,袤称之广十丈八尺。”迨至清朝,亦因火毁等缘故,数有重新修建:康熙九年(1670),知府慕天颜重修,而在三十一年(1692)复遭火焚。五十六年(1717),知府卞永嘉重建,时于楼门洞南面的横梁上画坎卦(坎卦为水)之象以制火,然仍火患不断。马夔陛《天一楼记》云: “郡之谯门,创自宋代改县为军之日,历元明以迄本朝,屡修屡毁。后乃画坎卦于上,以压火祥,旋亦倾圮。” 清嘉庆七年(1802),马夔陛任兴化知府,即与绅士郑远芳等商议修建鼓楼。次年便倡议劝捐重修,“仲夏经始,孟冬落成”。马夔陛亲撰《天一楼记》,其石刻碑记今仍置于城楼上。按,“天一”生水,取以水制火之意。崇楼又称 “谯楼”,其门曰 “谯门”;重修崇楼时,又于券门上方嵌石额匾并书 “古谯门”三字,石额下方复刻坎卦。嘉庆二十五年(1820)七月亦有新安子耕汪惠生撰书《兴安古谯楼记》,附大兴俞恒润跋。其石刻尚存于市博物馆。
  重修后的古谯楼整体建筑形似古代城阙形制。专家称:它融合了北方木构技术优点,又保持了浓郁的兴化地方传统与特色;其结构与造型艺术独特之处为国内同类建筑所罕见。20世纪30年代初,谯楼两旁阙状内转折角至中央券门,各建有四爿进深约4米、单坡瓦屋面的木结构简易店面,向商户出租摆摊设铺。民国29年(1940),绅士张琴募捐重修鼓楼,将城楼回廊护墙以砖砌封闭为室,又在下层城楼南面回廊护墙中心上置立大点钟以报时。重修之后,在鼓楼创设莆阳图书馆。民国35年(1946)文峰宫前街火灾之后,扩宽文献街而沿街店房缩进重建,此时鼓楼或有重修,其阙状基台南面东、西两端月台,南北进深或有缩入。据莆田市文物保护部门介绍,1993年旧城改造前,阙状基台南面东、西两端向南凸出仍有四五米,而经这次旧城改造扩宽街道,基台阙状凸出部分缩减至1.5米。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迨至1989年下半年谯楼进行全面维修。1993年旧城改造扩宽文献路,又适逢建市十周年,因而再次重修谯楼,其时台基高度稍被填埋入路面。2002年,文献路改建为步行街时,抬高路面又一次填埋了部分城楼台基。以上两次扩宽和改建文献路,因路面抬高而使城楼台基高度降低近1米。鼓楼分别于2011年、2018年又进行过两次修缮。
  谯楼雄姿
  谯楼坐落在子城城台之上,坐北朝南,面向十字街(古称 “井亭街”),正对迎和门(南门)。谯楼基座周础以石垒砌,中为夯土;通面宽43.46米、进深16.54米、高约5米(按,连同基台,谯楼通高16米)。今存之谯楼基台面部东西端呈突出阙形状,整个基台平面成 “凹”字形。专家认为,基台的这种营造型制像是汉代雉门两观的残余形式,北京故宫的午门亦如此。楼台基座中开石拱券门洞,台上建为木构两层楼阁,原构四周建为回廊,置砖石花式围栏,是一座重檐歇山顶式的城门楼。
  谯楼基台中之石拱券门洞(即古谯门)构造方法独特。券门两侧洞壁以条石层层叠加成悬臂式出挑,顶部盖以长度近5米的石梁;出挑的条石及顶部通长石梁,其底部被磨凿成光滑之圆弧曲面。门拱曲线由三段弧线光滑地连成三心圆弧线,其中顶部通长石梁净跨部分为一圆弧,左右两侧逐层出挑的条石底面各有一段圆弧,专家称此为 “渐伸挑梁三圆心组合拱”。楼台门洞中部,南北长8.9米、东西宽5.4米,不作券式,只以杉原木做楼阁栅(楼楞);楼面铺钉杉木企口楼板,平板上铺设四方形大板砖。
  楼台主要立面(南面)中段的收分方法尤显独特。城台南立面与地面连接线东西成一直线,而城台上缘在平面上呈向外鼓出的弧线,由中央向东西两角收进,中点较两端向外鼓出0.2米。专家认为,城台立面中央外展、两旁收进的营造手法,可能是中国古代建筑纠正错觉的一种巧妙而独特的手法,与古希腊建筑纠正错觉的方法是为异曲同工。
  基台上为两层木构城楼。原构面宽7间、进深3间,周围廊,上下两层。明间最大,面宽6.2米;次间次之,面宽4.65米;梢间又次之,面宽4.24米;尽间反较梢间大,面宽4.43米;围廊面宽最小,为3.74米。按,总宽度为40.32米,合清代130尺。各间面宽如此变化呈现各个年代重建、修建的不同情况和特点。(郑力鹏《福建莆田古谯楼》,引自《古建园林技术》1988年第2期)谯楼内明、次间采用的四槽木构架为穿斗抬梁式混合结构,而两旁尽间却采用地道的穿斗式结构。柱子贯通上下两层,柱头无斗拱。斗拱宏大,梁柱间均以榫卯相接。斗拱数量少而种类多,且斗底均有假皿板,斗欹有■,形式古老。此外,谯楼除下层尽间和上层山墙外,原来均无门窗、隔墙,整座建筑极为通透,容易泄风,具有适应沿海抗击台风的作用。
  谯楼屋顶采用中段高、两侧低的三段脊坡屋顶。以调节两端屋脊椽板高度的手法,使整体屋面形成优美的中凹曲面。上层山墙外出廊檐成为歇山顶,提高了建筑等级,造型优美。上、下两重檐之间的外圈用小尺度的廊柱、栏杆石,给人外观上宛如完整的一层楼的感觉,夸大了上层建筑的外观尺度,显得更加高大壮观。而上层南面外廊石栏杆,以间为单位向外拱出,正与城台南墙拱出的弧形上下呼应,亦凸显独特的造型艺术。整座谯楼设计精巧,布局严谨,总体雄浑洒脱。清知府马夔陛有《天一楼记》云: “暇日与诸君登楼而览莆阳之形胜,壶公、九华、木兰、寿溪环拱映带,山川之秀洵甲闽中矣。”清陈池养《古谯楼》诗:岑楼作镇仰巍峨,百里莆阳竟若何。郑白渠开原野沃,崔卢族聚故家多。青山有日回佳气,绿水终年障巨波。此会登临聊极目,能无长啸发高歌。
  邑人相传,鼓楼之地为卧龙之穴。谯楼为龙头,而唐末僧涅槃(俗名黄文矩)预先所凿的东西两井即是龙眼,谯楼两侧南北向小巷是其龙须;谯楼前之十字街(古称 “井亭街 ”)为龙身,四座石坊是其脊节;东街(古称 “义井街”)、西街(俗称 “大佬前 ”)、会仙巷(古称 “文庙路”)、十八张厝则是四只龙爪;龙尾即自瓮城出伸南门外街。卧龙谯楼地乘正气,人杰地灵。马夔陛《天一楼记》云: “宋明以来跻显官、掇巍科者比肩林立,皆地效其灵,无关人事,其信然欤!”南宋李俊甫《莆阳比事》中载《青衣告梦、紫气呈祥》云: “绍兴丁巳秋试,揭榜。谯楼有紫气光焰亘天,人异之。明年擢第十有六人,状元黄公度、亚魁陈俊卿、参政龚茂良果符前兆。”时龚茂良以年十八为榜幼,林邓以年七十三为榜尊,李又以 “四异同科”之奇,突显谯楼之灵气,事实上邑人科第之 “梦”俱成真。自宋明以来,郡邑 “科第之盛,甲于闽中”,而古谯楼亦成为 “文献名邦”之标志。
  变迁探究
  谯楼遗存至今的建筑主体,是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重建,嘉庆七年(1802)知府马夔陛组织重修的,其中部分保留着明代建筑的风格,少数地方还保留了宋代建筑的特点。而后谯楼虽多次修缮,但未改变其总体建筑格局。
  细察谯楼基台券门洞内墙壁,其砌石工艺和石色质地明显出现三个不同层面,即上层砌石高六七十厘米,中层为1.2米左右,下层高度近3米是原建基台石础。而基台西楼道内两旁石砌墙壁只见两个层次,即上层砌石高度和工艺与基台中央门洞内墙壁上层砌石基本相似;下层砌体之条石厚度和石色与券洞用石有明显差别。文物部门专家介绍说:2011年,因鼓楼前开挖街道建设地下防空通道而损及鼓楼,而后在重修加固外墙即清理城楼外墙体时,发现中央面宽5开间的台基砌石规整,打磨光滑。两旁各二开间部分(即尽间和回廊),台基砌石并不规范,显得粗糙,而且基础所填之物土石混杂,填物中亦发现有废弃的明代民居石柱础。2012年,因城楼梁架歪损进行纠正,在一层城楼南回廊的梢间与尽间之间作柱础地面探方时,发现今基台地面下约1米左右之地层有以明式较厚的四方形红地板砖铺设的前建基台地平面。
  根据郡志对鼓楼历史修建的记载,结合实景考查,鼓楼建设或可作如下判断:宋兴化军初,建子城谯楼。依据上述台基石砌出现两种不同的工艺分析,城楼初建时,基台仅为中央5开间。而基台上的城楼建造规制,今不可考。明嘉靖倭乱,谯楼被毁几剩残基台。
  明隆庆五年(1571),兴化府分守阴武卿重建谯楼。依据谯楼基台券门洞与基台西楼道内两旁的石砌墙壁,出现不同层面的砌石工艺和石色质地,以及木构城楼各间楼房的不同尺度特点,推断这次重建是在全面清理修整旧台基后,在原础余台上重修原基台,并在旧基台两侧同时扩建阙状新基台(即今尽间和回廊基台),而非民间所谓初建城楼即按宋代城阙形制建造。基台上建造的木构城楼,康大和记云: “台上为楼,楼之上为重楼。凡五十二楹,崇四丈四尺有奇,袤称之广十丈八尺。”按明制营造尺1丈合今317.8厘米计算,城楼宽为34.32米,进深13.98米。郑力鹏《福建莆田古谯楼》记述考察城楼平面丈量:明间面宽6.2米,次间面宽4.65米,梢间面宽4.24米,尽间面宽4.43米,计宽为32.84米,与康大和所记基本接近。可见,隆庆五年(1571)重建城楼面宽由原5开间扩为7开间,进深保持3开间。这次重建谯楼是在倭乱毁城之后府衙财政衰落的情况下进行的。万历志载称: “嘉靖壬戌,夷岛内侵,郡城失守,井里丘墟,而谯楼亦毁,山川失色,过者慨咨而已。数年来,休养生息,口口复业,公署、城门、学宫次第重建,而谯楼未及也。”因府财拮据故,重建后的原基台与新建的两侧新基台材质与工艺出现优劣明显差异的现象。(引自明万历《兴化府志》)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知府卞永嘉再次重建鼓楼。依据券门洞与西楼道墙壁上层出现基体相同的砌石高度与石材规格分析,这次重建时或在旧础上再次全面抬高基台六七十厘米,在基台上按原结构再建城楼,即面宽仍为七开间、进深三开间。按,考察今城楼中央五开间即明、次间的木架构营造方式与尽间存在差异,且尽间面宽反较梢间4.24米大。据此,或可推测隆庆五年(1571)重建城楼时,中央五开间是按原宽度尺度并保持原木架构方式营造,而在新扩的基台上建造尽间,并按即时的木构架方式营造,以致尽间与其他开间出现两种不同时代的木构架营造方式和面宽尺度非按原建递减比例营造。而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知府卞永嘉重建时,鼓楼木结构整体保持明隆庆重建时结构。
  嘉庆七年(1802),知府马夔陛重修鼓楼时,即在城楼造设两层回廊。其回廊建筑构件和柱础造型,呈现着浓郁的嘉庆年间建筑风格。如此能登高眺望,才有马知府《登楼记》。这次重修亦是清代的最后一次大修,整座鼓楼建筑构件均有油漆,唯脊梁未有更新和加漆过。脊梁底仍隐约可见原来记载的修建时间字样,可为后人考究谯楼建设提供依据。
  民国29年(1940),绅士张琴重修鼓楼时,又在城楼回廊护栏墙上砖砌封闭,以作房室。至此,鼓楼即形成现今面宽9间、进深5间的建筑格局。以上判断,尚待今后鼓楼再次重修时考证。
  鼓楼事件
  民国时期,古谯楼曾设为莆阳图书馆、莆田县民众教育馆。这里也曾留下莆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印迹。史载,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在广州誓师北伐,中共莆田支部书记陈国柱从广州返莆后,便与国民党左派曾天毅、郑炳炎、陈震、郑春荣等合作,秘密成立由共产党员和国民党左派共同组成的国民党莆田县党部筹备处,机关设在城东小学;至12月北伐军克复莆田后,县党部筹备处在古谯楼公开挂牌办公。同年12月下旬,国民党福建省党部筹备处任命陈国柱、林清汉为莆田农民运动特派员,负责筹建莆田农民协会。12月29日,在古谯楼上举行莆田县第一次农民代表大会暨第一届莆田农民协会成立大会。国民党右派分子雇佣帮匪、流氓地痞冲击会场,并开枪示威,武力威胁。为确保参会人员安全,会议被迫中止。陈国柱和一部分参会人员及时疏散,安全撤离;还有一部分农民代表即从鼓楼二楼前的护栏墙翻越至鼓楼下店铺瓦屋顶上,再从檐口跳下街路而逃脱。时参会的咸益女中校长谢惠灵同郑炳炎跳窗而出,谢为女同志,因摔倒在街上而被帮匪包围,不幸被捕。这就是震惊莆田的 “跳鼓楼事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将谯楼上的旧莆田县民众教育馆改为莆田县人民文化馆,1953年下半年复改为莆田县第一文化馆。继而莆田县图书馆入驻古谯楼。2002年莆田市博物馆与莆田县博物馆合并,古谯楼即成为莆田市博物馆的办公用地,至今未变。
  古谯楼,历经数朝,屡毁屡建屡修,饱经历史沧桑,至今巍然屹立,被誉为兴化古城第一楼。据专家考证,古谯楼是国内保存最完整的鼓楼之一,福建省唯一现存较完整的城门楼,堪称八闽现存谯楼第一楼。1985年10月,古谯楼被列为福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老的谯楼,见证了兴化成为八闽行政区(府级)之一的发展史,还在展望莆田这个古府新市的未来。
  镇关神庙
  古代城墙,称为 “城”,壕沟即护城河,称为 “池”,因而被连称作 “城池”。护城河即是 “隍”,姚思廉《梁书 ·陆襄传》: “襄先已帅吏民修城隍为备御。”而城隍之神灵称作 “城隍神”,为城市之守护神。唐张九龄《祭洪州城隍文》云: “城隍是保,氓庶是依。”即城和城中之百姓,皆赖城隍神保护。以故,在城中立庙祀之,其庙曰 “城隍庙”。
  而城门楼前都建有所谓镇关神庙,以保境平安。如北京内城九门瓮城修建后,均在瓮城中建有小庙,正阳门瓮城内建有两座,东为观音庙,西为关帝庙。兴化筑城后,四城门内外同样建有类似的镇关神庙。
  兴化城城隍庙 宋太平兴国八年(983),兴化军移治莆田即在军城内建城隍庙。弘治志载称:城隍庙 “旧在子城西北隅,宋太平兴国中建”。明兴化路改为兴化府,城隍庙由子城移迁橄榄巷即今庙前巷。乾隆志谓: “洪武三年,知府盖天麟移建今所。”据传明初敕封邑人抗元将领陈瓒为城隍神,列为祀典。城隍庙历朝多有重修,至民国时已建设成为规模庞大、祭祀机制比较完备的道教活动场所。1949年以后,城隍庙因破除迷信而被废祀,神像被捣毁,庙产被机关单位占用。至20世纪80年代末,信众自发筹资修复,恢复民间祭祀活动。近年来部分庙楼才得到初步修缮,庙貌今非昔比。(详见后街 “城隍庙”条)而古城镇关神庙,南门(迎仙门)有三座:南关五帝庙、上帝庙、三义庙。
  南关五帝庙 亦名“南关天仙府”,在南城门外,过濠桥折而西古南门外街即今南门东路。主祀神瘟部五帝,其神像脸塑为青、赤、黄、白、黑五色。原构为二进中夹天井,面宽三开间,庙前建有亭。庙脊两梁有 “嘉庆肆年岁次己未阳春榖旦重建”和 “光绪叁年岁次丁丑仲秋榖旦重修”题记,庙亭四柱为旧构物。1999年,社区改造时翻新重建,今移建在旧庙址前之街南侧,坐南朝北,临街。新庙建为二进中夹天井,面宽三开间,前亦建有亭。新庙前联曰: “震离坤兑坎宸居在握,青赤黄白黑帝泽永怀。”其庙规模宏大,富丽堂皇。每年正月廿日为五帝元宵节,五月初五为五帝诞辰日,五帝庙即举行盛大的舞龙舞狮及连台演戏等民俗文艺活动;每逢闰年,为五帝换新袍,寓去瘟防疫之意。逢闰二月之年,民众则抬神出郊巡游,保境平安。
  上帝庙 位于南门外街后巷,祀玄天上帝。20世纪90年代,南门新街建设时拆除旧庙,重建新庙(南方酒店院内)。
  三义庙 在南城门内,即下十字街口左侧城墙脚。庙祀三国桃园三结义的刘备、关羽、张飞,故曰 “三义庙”。1949年后废祀,庙用作莆田县粮仓。旧城改造时拆毁。
  东门即镇海门。城门外有神庙两座:东关五帝庙、太师庙;城门内有神庙两座:显迹宫、大帝庙。
  东关五帝庙 亦名“东关天仙府”,位于东门外莲塘。建造时间不明。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光绪三十四年(1908)、1949年重修过。今庙为二进,上下厅间有左右两小天井,门前有亭。旧时庙前有水沟,沟上搭戏棚。庙龛神像中祀为托塔李天王(即李靖,耆老云是庙主)、左为雷府大人、右为赵公元帅;托塔天王前置玄天上帝。神龛前供案上亦置有神像:中为文天大王、左为田公元帅、右为杨公太师。该庙右附 “集义新社”。
  东关太师庙 又名 “青门宫”,位于东门濠桥头。庙内主祀神杨公太师,称为保境驱疫大神,俗称 “太师爷”。其神像黑脸,僧衣帽,手执锤。其庙坐北朝南,悬山顶,穿斗木构架。由门殿、拜亭、正殿、后殿等组成,正殿面阔三间、进深一间。殿门前辟有路亭,亭之顶棚设有八角藻井;亭边之护城河中搭建水上戏台,民间称其地为 “东关水棚顶”。每年端午节即农历四月廿六日太师爷诞辰,太师庙前的护城河上龙舟竟渡,水棚顶戏台大戏连演,鼓乐喧天。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重修太师庙,光绪三十四年(1908)再次修葺。1988年福厦公路改道,太师庙被拆,1996年在东梅街南侧临河重建。
  显迹宫 位于东门瓮城内,奉祀杨公太师。1949年后,庙废祀,宫址创办为竹器社。按,东门内街西侧,斜对朱天贵祠堂旧有一小神庙,极为简陋,人呼 “大帝庙”,初建时或为镇关神庙,与南门三义庙一样奉祀关圣帝君。
  西门即永清门。城外有神庙三座:西关五帝庙、耀明庙、关帝庙;城内有神庙一座:大帝庙。
  西关五帝庙 亦称“北极殿”,在西门外安福村;坐东朝西,位于耀明庙左(南)。庙祀玄天上帝。按,洞桥头真武坛为宋城北门镇关神庙,祀玄天上帝。而西关五帝庙当建于明扩城后,为明府城镇关神庙,或照宋城例,庙亦祀玄天上帝。北极殿内附 “隆兴书社”。
  关帝庙 今称 “大帝庙”,位于西门外安福村,坐东朝西。祀关圣帝君。庙内附 “兴济社”。
  西关耀明庙 俗称“大王庙”,位于西门外安福村,明建清修。庙之初,奉祀之神民间皆呼“大王爷”。1949年后因破除迷信而毁神像,其庙复祀时,庙内即主祀 “避瘟洞渊三昧天尊”。据传神像是观音菩萨化身,一脚是女子 “三寸金莲”,穿着绣花鞋,另一脚是大脚,穿男性布靴。21世纪初因旧城改造,旧庙被拆,今复建于安福电子城内北偏。新庙主殿中央神龛帐楣称 “耀明庙避瘟洞渊三昧天尊宝帐”,龛内沿旧祀 “避瘟洞渊三昧天尊”,而两旁有配祀神,塑有青、黄脸等,不知神何名;神龛外的案台上置为红脸 “田公元帅”,其帐称 “耀明庙押瘟正部堂”。耀明庙所祀 “大王爷”应当是瘟神。
  耀明庙建为单檐歇山顶、二进中夹天井,大门外辟有路亭、戏台。庙门上竖九龙云纹匾曰 “耀明庙”。其庙正殿中悬挂有横匾曰 “燮理阴阳”;正殿左壁嵌有光绪三十三年(1907)立《耀明庙建奉香灯斋粮碑记》石刻一通。旧庙内亦有晚清邑人书法家吴鸿宾、黄卿云、陈敬汤等题壁墨迹。
  大帝庙 位于城门内,西门巷西,与清风岭巷交会处东北角,即今西门巷28幢楼房西,奉祀关圣帝君。其庙坐北朝南,规制不大。旧城改造时拆毁。
  北门即拱辰门,有神庙三座:北关五帝庙、瑞云祖庙、北关王府。
  北关五帝庙 位于旧辰门兜外头亭,旧祀瘟部五帝之神。其庙为二进中夹天井,庙前建有亭称 “瞻阙亭”,还有戏台;庙东紧挨一庙称 “瑞云祖庙”,正殿主祀押瘟田公元帅。两庙拆于20世纪50年代,仅存戏台,80年代重建。21世纪初旧城改造复拆,而在旧址重建新庙宇,两庙如旧相邻,一层通建为店铺,二层建为庙宇,规模宏伟,金碧辉煌;庙前复建戏台,其顶棚主要构件仍保存古建遗存之物。
  北关王府 位于原瓮城东北偏,其地名“隔沟”。庙祀“金大人”,神黑脸,民间皆呼为“大王爷”,而不知俗姓何许人氏。21世纪初旧城改造时拆毁,今复建头亭瑞云庙左。
  在宋军城北门即朝天门内外有神庙两座:真武坛、关帝庙。
  真武坛 在洞桥头北,庙祀北极玄天上帝。《莆田宗教志稿》云: “兴化城内玄帝庙除元妙观福神殿,以此最古。”(详见乌石街 “北极殿”条)有人说该庙建于明朝,而根据真武坛所在宋军城北门的地理位置,并与东关五帝庙一样奉祀玄天上帝,疑是宋代的镇关神庙,存考。
  关帝庙 亦称 “梅峰关帝庙”,祀关帝圣君。据清《江春霖集》 “募修莆田梅峰光孝寺”所载 “左廊关庙破坏尤甚”内容,推测关庙当时位于光孝寺内。清宋际春《绿天偶笔》云: “陈丹心贡士题梅峰关帝庙联云: ‘春秋日月心头镜,吴魏山河眼底云。’”东水关亦有神庙两座:太师庙、关帝庙。
  水关太师庙 位于东大路居仁巷东北隅,即水关头路西。庙祀杨公太师,以镇守兴化城东水关。
  水关关帝庙 在水关上。乾隆志载:道光壬午(1822),副贡宋肇凌、拔贡郭尚英重修水关,其上建有关帝庙,祀关圣大帝。耆老云,其庙亦为镇关(水关)之庙。关帝庙不知毁于何年,而水关内之太师庙,1949年后成为屠宰场,20世纪末旧城改造时被拆除。
  如此看来,城门外的镇关神庙多为五瘟神庙,而在城门内则多是关帝庙。所谓五瘟神即指五瘟使者。《三教源流搜神大全》称,隋文帝开皇十一年(596)六月,帝于内宫见有五力士,凌空三五丈,披五色袍,手中各执一物:一执杓、罐;一执皮袋、剑;一执扇;一执锤;一执火壶。以问太史张居仁。奏曰: “此五方力士,在天为五鬼,在地为五瘟。五瘟者:春瘟张元伯,夏瘟刘元达,秋瘟赵公明,冬瘟钟士贵,总瘟中瘟史文业。见之者国有瘟疫之疾,此天行时病也。”问何以治之得免,答: “天之降疾,无法而治。”是年,国人病者众。六月二十七日即诏立祠,封五方力士为将军,春瘟张元伯为青袍力士显圣将军,夏瘟刘元达为红袍力士显应将军,秋瘟赵公明为白袍力士感应将军,冬瘟钟士贵为黑袍力士感成将军,总管中瘟史文业为黄袍力士感威将军。以五月五日祭之。后来道教匡阜真人游历到此,于五瘟祠将五瘟收为部将,自此道教将其衍化为在教瘟神。
  而兴化民间对镇关之神即瘟部青、赤、黄、白、黑五使者,则还有一种说法。
  《莆田宗教志稿》载称:瘟部五帝,一曰和瘟匡阜先生,一曰巡瘟杨公太师,一曰主瘟文昌帝君,一曰行瘟叶氏天师,一曰押瘟田公元帅。匡阜先生,名匡续,字君平,南楚人。相传儿时便有物外志,师从老君,得长生之道。结茅庐山南障山虎溪头上,室中一榻,简书数篇而已,遇少室上真传以仙诀,遂得道。汉武帝南巡狩,登祀天柱山,射蛟浔阳江,复封先生为南极大明公。匡阜先生收服五瘟使者为部将,押瘟部之神,凡水旱瘟疾,祷之皆应。
  如是说,兴化城外所建五瘟神庙,俗称 “五帝庙”,奉祀之神以南关(南门)五帝庙最真,其庙神像为瘟部青、赤、黄、白、黑五使者。西关耀明庙,尽管神像有 “避瘟洞渊三昧天尊”和 “田公元帅”等,然依神龛宝帐 “押瘟正部堂”之称,庙之初当是奉祀瘟神。而西关五帝庙不祀五瘟神,却与洞桥头真武坛一样奉祀玄天上帝;耀明庙俗称 “大王庙”,而不知 “大王爷”为何神祗。新建的北关五帝庙却非祀原神。
  在我国,自从产生了灵魂不灭观念即原始宗教以后,随着民间信仰的不断发展,逐渐形成了 “好巫尚鬼”的传统。郡邑境内神灵众多,民间宫庙林立。神有百神,其中有朝廷封神、地方尊神、民间杂神等。古代民间建庙之初,以人们的需要和神的 “功能”分工而设,各庙都有主祀神祗,这种本土化的信仰成了地方传统习俗。然庙宇所祀之神,经民国以后直至今天的各次破除迷信、建设征用以及各种运动等冲击,庙祀废除,捣毁菩萨,就连今天耄耋老人也记不得当初庙宇神像模样了。而今复建庙宇重塑菩萨,是出乎对习俗的延续,认为祭拜鬼神有百益而无一害,至于庙祀何神仅凭乡老和 “师公”说了算,雕塑技师亦按乡老指点行事,并不追究本庙原神真假。再说旧城改造拆除神庙,拆迁人采取不得罪信众即顺其 “民意”的做法,变分散为集中,划地自建新庙,实现双赢。如阔口村拆迁即将神庙集建于汉庭小区,路人戏称 “宫庙一条街”。王琛先生为今新建的东门青门宫拜亭撰书联曰: “镇东关,新宫新格局;海西岸,大福大和谐。”这大概是一种现实写照。以故,民间新建宫庙所祀神祗,不分道教、佛教和地方信仰诸神菩萨,干脆聚集一堂罢了。俗语说,显灵何分张大人或李王爷,善男信女只要手捧一束香,进庙逢炉插香见神就拜,再磕上几个无伤大雅的头,祈求人丁兴旺、平安发财、官运亨通等,同样可以得到具有万能的神灵庇佑,何究当初庙神?
  古城沿革
  宋太平兴国八年(983),兴化军移治莆田县。莆田县治附郭,军城隶属古崇业乡延陵里、清平里。
  元代,兴化路置录事司,与莆田县分治,并以路治所在地地区及近郊划为四厢。左厢:即宋延陵里东部;右厢:即宋延陵里西部;东厢:即宋清平里;南厢:即宋嘉禾里。《元史》载: “元至元十三年,割左右两厢属录事司,县如故。”明代,改兴化路为兴化府,废录事司,以四厢归属莆田县。洪武二十四年(1391),全县划为七区,至清不变。四厢隶属一区,府城内区划分属左、右、东厢。左厢,自兼济桥南至行尾巷头为界,辖七街:即义井街、大道街、衙后街、后街、井头街、府学前街、文峰宫前街;右厢,自迎和门内历井亭街,横亘鼓楼前历驿前、府后,北抵洞桥为界,辖五街:井亭街、南门内横街、西市街、司前街、驿前街;东厢,自龙桥、北磨贯永清里,历河北一直北出拱辰门外,南至下墩、白湖止,辖后埭街、石幢街、乌石街及东门外街和阔口街。而城外南厢,附郭,自迎和门外南门街、上杭头止。
  清代,沿明区划,府城仍隶属一区,分属左、右、东厢。左厢领七街,仍旧不变;右厢旧辖五街,其中驿前街析出北门街,共领六街;东厢领城内旧三街,城外拱辰街、东门外街、阔口街附图。
  进入民国,兴化府撤销。民国2年(1913)《划一现行地方官厅组织规定》,全县划分为10个区,旧府城隶属莆田县第一区即城厢区;民国18年(1929),新制规定区以下设乡、镇(有市街集镇的称镇)。以百户以上300户以下为一乡,不及百户为附乡。乡以下设邻闾,五户为邻,五邻为闾。以20-50个乡镇组成区。至民国21年(1932)(莆田县志作民国22年。参见民国张琴《莆田县志》卷4《沿革》、1994年版《莆田县志》第3章),旧城区仍属一区,而区划隶属二镇三乡:即城中镇、城南镇、城东乡、城西乡、城北乡。其中,城中镇领:善俗铺、保福铺、昼锦铺、兴隆铺、安福铺、长寿铺、德义铺;城南镇领:延福铺、和美铺、登龙铺、兴贤铺、太平铺、万安铺;城东乡领:仁寿铺、材行铺、紫奎铺、天禧铺、义海铺、金桥铺、孝义铺;城西乡领:延寿铺、朝天铺、乌石铺、后塘铺;城北乡领:元妙铺、英惠铺、集福铺、古棠铺、一经铺、龙坡铺。民国23年(1934)5月,实行保甲制度。27年(1938),全县行政区划分为6区,87乡镇联保,城区仍属一区,划分城南镇联保,辖17保;城北镇联保,辖7保。28年(1939)9月,实行新县制,联保名称撤销,复称乡镇,整编保甲制度,隶属一区城厢镇。31年(1942),实行分区设署,隶属莆田县直辖城厢镇。32年(1943)10月,撤销区建制,调整管辖。沿旧属城厢镇,属甲级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立莆田县人民政府。初,属第一区公所城厢镇;1950年,废除保甲制,隶属城厢镇人民政府,划文献、长寿、元妙、凤山、太平、梅峰、英龙七街;1952年,莆田县完成土地改革后,调整行政区划,隶属第一区公所,保持旧七街;1954年7月,调整部分行政区划,仍沿旧不变;1956年,因农业合作化需要,重新调整行政区划,隶属城厢镇人民委员会,划分城南、城中、城北三街,次年12月,撤区建乡,仍隶属城厢镇;1958年10月,建立人民公社,撤销乡(镇)组织,实行政社合一,隶属城厢人民公社;1961年6月,实行县下设区,形成县、区、公社、生产大队四级管理体制,划属城厢区公所的城厢人民公社;1965年8月,撤区并社,隶属城厢镇,下辖太平、凤山、文献、长寿、英龙、梅峰六街;“文革”期间,隶属不变。1980年12月,撤销革委会和革领组名称,隶属复名城厢镇人民政府。1983年,撤销莆田地区,设立莆田市;1984年城厢镇划属城厢区,改名荔城街道办事处,管辖沿旧。而在莆田设市前,兴化古城旧地属原莆田县城厢镇。
  兴化古城墙被拆毁至今七八十年了,20世纪40年代后出生的人全然不知其模样;而今仅有保存完整的古谯楼,却使人们牵扯着悠悠的思绪,因为它代表着兴化府级建署以来的历史文脉。

知识出处

兴化古城寻踪

《兴化古城寻踪》

出版者:海峡文艺出版社

本书作者以史志为依据,深入调查研究,收集翔实的资料,从历史、地理、人文等角度,记录兴化自宋置郡建城以来一千多年历史,努力寻找古城逝去的往事,拣回渐被人们遗忘的文化遗产。

阅读

相关地名

莆田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