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市图书馆
莆田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莆田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前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兴化古城寻踪》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20000129
颗粒名称:
前言
页数:
3
页码:
1-3
内容
兴化古城寻踪前言
兴化城,位于福建东南沿海,即今莆田市人民政府所在地。
兴化,寓意 “兴德化民 ”。源自宋太平兴国四年(979),游洋人林居裔聚众起义被平定后,宋太宗翻阅《游洋图志》, “念游洋洞地险,欲以德化之,乃即其地析置兴化县”。兴化置县的同时,在此设太平军,管辖莆田、仙游、兴化三县。次年,太平军改称 “兴化军 ”。
宋太平兴国八年(983),兴化军自游洋移军治于莆田并始筑军城,时称 “兴化军城”;元代兴化军改为兴化路,军城相应改称 “兴化路城”。明洪武十二年(1379)扩城后,明清时期皆称 “兴化府城”。兴化郡城,亦是附郭莆田县治所在
地,故俗呼 “莆田城”,因莆田大地广植荔枝,别称 “荔城”。
兴化城历史悠久。汉晋时即有北人徙居于此,驿前西州有古老的龙津庙,传说 “其中井泉灵异,胡道人修真于此”。梁太平元年(556)重建,改名 “太平社”。自陈光大二年(568)莆田置县尤其是唐代以降,这里已是一个繁华街市。兴化置郡筑城以后,便成为兴化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中心。历史上以 “文献名邦” “海滨邹鲁”闻名于世。兴化古城见证了兴化人民创造的辉煌历史,也经受过 1000多年的历史沧桑,有着深邃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渊源,博大精深。
历史上的兴化古城雄伟牢固,曾以 “石兴化”与 “铜延平” “铁邵武”并称闽省三大名城。进入 20世纪后,悠久古城的城垣被拆毁于抗日战争时期的 1939年,至今有七八十年时间了。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古城旧地面貌也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的加速城市化建设,仿佛暴风骤雨般的旧城改造,一方面使城市旧貌换新颜,日新月异;但另一方面,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不可再生的遗产受到猛烈的冲击,渐毁渐失。为不使兴化文化名城遗痕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笔者试从历史、地理、人文等角度,去寻找古城那逝去的往事,努力去拣回那些渐被人们遗忘的文化遗产。虽吉光片羽,挂一漏万,但聊胜于无。姑以《兴化古城寻踪》为书名,作为兴化古城的历史记忆。
笔者在本书编撰过程中,乃按以下凡例编排内容:
一、篇目排序:本书分为十六节,以 “兴化置郡古城沧桑”开篇,续按十六条古街道(分为十四节)逐街叙事,再以 “附郭胜景古迹”一节结尾。考虑各街道之间地理位置的连贯性,街道排列顺序以古谯楼横街即今文献街为起点,井亭街即十字街、南门横街等按逆时针方向为序编排,至驿前街即今胜利中路为终点。
二、地名界定:唐宋时,莆田县治所在地的街巷,览阅宋李俊甫《莆阳比事》的记载内容,可知一部分街巷地名已基本形成,但未见有宋志对地名记载的遗存。迨至明朝,街巷地名则多已定型,并编入郡志《里图》。清朝大都仍沿旧名,仅有极少数变更,地名存续比较稳定。民国乃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街巷地名变化无常。因此,本书各节街名主要以明清时期入编郡志的名称编写,而对街名的历史变化放在 “街名变迁”条目加以记述。这样,读者既能识老街旧名,又可以了解街巷的历史沿革。
三、内容编排:古城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厚。为详尽记述街巷渊源、名胜古迹、名人足迹、历史遗存,尽可能地还原兴化城的历史真貌,本书各节内容大致分为:街名变迁、旧街概览、世居旧族、古巷寻踪、史迹钩沉等五个类目;各节内容编目或增或减,根据内容多寡而定。诸如:井亭街增加 “牌坊林立 ”,驿前街增加 “祠坊逝影 ”,文献街增加 “商埠繁华 ”,乌石街增加 “东山览胜”等条目,以突出老街特色。在内容编排中,又将 “旧街概览 ”和 “古巷寻踪”等类目中所涉及的名胜古迹、名人故居、历史掌故等特色内容抽出置于 “史迹钩沉 ”条目,专条记述;原所及的条目只作简单过渡介绍,做到既防止条目应有内容出现空缺,也尽量避免重复赘述之嫌。
四、兴化军移治莆田,是因游洋 “转输不便”的缘故,更是因为莆田 “界于福、泉间,带山附海,山川之秀,甲于闽中 ”地理位置的重要。如果说古城雄伟牢
固、文化底蕴深厚是人文环境美,那么郡治莆田乃是山川地理美。因此,本书增加
“附郭胜景古迹”一节,记述城门之外的附郭近郊及古驿道上的一些重要名胜古迹,例如郡西之天马、南山、石室岩等诸山,木兰、延寿溪等水系的胜景遗迹,以此可体现天地人合一,增强古城元素的完整性。
五、本书内容编排力求实现可读性和史料性并重的同时,还采编了数百帧照片,有清末民国初期旧圣路加医院院长、英国人华实遗存的宝贵老照片,有20世纪八九十年代旧城改造前的老街旧照片,还选择一些旧城改造后的莆田市城市建设的新照片。希冀能图文并茂,增强本书的观赏性。
兴化古城拆毁时过多年,今若谈论昔日古城的 “石兴化”名片,会使 “40后”出生的人们未见过古城而感到无比遗憾。而今在推进城市化建设的浪潮中,老街古巷又日渐离我们而去,然而古城的遗痕却牢牢在人们心中留下了抹不掉的乡愁烙印。 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北京时指出: “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 ”所以,我们在赞美城市建设发生日新月异变化的同时,或能使安居于兴化一方乐土的人们觉醒,应努力珍惜这一方悠久、光辉的文明史,在创建文化名城中,多多爱护和保存兴化历史元素,从而为抒写 “中国梦”积聚真、善、美的正能量,这也是笔者编撰本书的初衷。
2018年12月于荔城
知识出处
《兴化古城寻踪》
出版者:海峡文艺出版社
本书作者以史志为依据,深入调查研究,收集翔实的资料,从历史、地理、人文等角度,记录兴化自宋置郡建城以来一千多年历史,努力寻找古城逝去的往事,拣回渐被人们遗忘的文化遗产。
阅读
相关地名
莆田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