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妈祖精神之孝悌观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妈祖之光》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20000118
颗粒名称: 论妈祖精神之孝悌观念
分类号: B933
页数: 13
页码: 162-174
摘要: 本文原载中国文史出版社《妈祖学刊》2015年第一期,介绍妈祖精神之孝悌观念。孝悌观念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内涵最深、包容最广、绵延最长、最有渗透融通力的文化体系。从文化传统上来说,孝悌包括了尊敬、诚信、慈善、恭让、仁和、礼谦、宽恕、贞廉、正直、勤俭等美德范畴;从现代的角度说,孝悌的精华包含了诸如文明礼貌、尊敬父母、友爱兄弟、家庭和睦、尊师敬贤、尊长爱幼、同情弱小、扶危济困、热爱人民、热爱祖国、不畏困难、奋发有为等美德范畴。妈祖精神中的孝悌观念,既是传承了历代有关孝悌所阐释的内容,又能化育子孙后代的道德养成。孝悌的意义与妈祖精神的价值相连。
关键词: 文化 妈祖 传统美德

内容

妈祖高尚情操的传说故事,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并形成一股巨大的精神力量。妈祖升天之后,历代信众把她塑造成为一位慈悲博爱、护国庇民、可敬可亲的女神。妈祖精神有丰富的内涵和外延,其中立德、行善、大爱的精神,就蕴涵着孝悌观念。可以说,孝悌观念是妈祖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孝悌的本义与妈祖精神内质相通。
  孝悌观念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内涵最深、包容最广、绵延最长、最有渗透融通力的文化体系。从文化传统上来说,孝悌包括了尊敬、诚信、慈善、恭让、仁和、礼谦、宽恕、贞廉、正直、勤俭等美德范畴;从现代的角度说,孝悌的精华包含了诸如文明礼貌、尊敬父母、友爱兄弟、家庭和睦、尊师敬贤、尊长爱幼、同情弱小、扶危济困、热爱人民、热爱祖国、不畏困难、奋发有为等美德范畴。妈祖精神中的孝悌观念,既是传承了历代有关孝悌所阐释的内容,又能化育子孙后代的道德养成。孝悌的意义与妈祖精神的价值相连。
  所有妈祖信仰者都会从妈祖精神中的孝悌观念得到感化和熏陶。历代皇帝对妈祖的御赐和信众对妈祖的崇拜,都说明了妈祖精神中的孝悌观念的历史价值和社会意义。我们现在所说的个人品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等三个方面,都有孝悌的内涵;孝悌也是全人类各民族都需要的精神素养。我们弘扬孝悌文化,发挥其道德教育和精神激励作用,一定能产生良好的社会效应。
  一、孝悌的本义与妈祖精神的内质相通
  孝悌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绵延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周朝所提倡的道德规范、最基本的内容就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孝”是纵的关系;“悌”是横的关系。这两种伦理关系,体现了既亲亲、又尊尊的原则,也成为一切道德义务的基础与出发点。这种人伦关系的实质是对家庭各个成员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加以规定,父母对子女有抚育的责任,子女对父母有奉养的义务。从孝悌观念出发,引申出对君臣、夫妻、长幼、朋友等关系的道德规范。在体现妈祖精神的传说故事中,有大部分行为可以表现妈祖的孝悌观念。妈祖的孝悌精神已深深地沉淀于信众心理,对人类社会道德文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时至今日,妈祖精神中的孝悌观念对社会道德文化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仍具有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
  1.孝悌的内涵以及历史渊源
  “孝”即孝敬父母,“弟”同“悌”,指尊敬兄长。孝悌不单是家庭内部人际关系的一种伦理观念,实际上是一种社会公共道德。孝,甲骨文和金文是从老、从子,是个孩子搀扶老人的形状,表示孝敬老人。《说文解字》解释其本义是:“善事父母者”。悌,甲骨文从弋。象缯缴缠绕于弋上之形,会次第缠绕之意。《说文解字》解释:“弟,韦束之次第也。从古宇之象”。本义是缠绕的次序、“兄弟之生有先后”,引申义是和睦兄弟。
  “善事父母曰孝,敬弟与兄曰悌。”孔子对孝悌之道的主张是“弟子入则孝,出则悌”。孝悌是孔子学说中的一个伦理道德观念,规定了一个人,对父母、兄长所应具有的态度和行为要求。“夫孝,德之本也,孝化之所由生也”。孟子也倡导的孝悌之道,主张“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梳理古代孝悌文化的内涵,大概有以下几点要点:
  养亲。奉养父母是孝悌观念最低层次的要求,最根本的道德问题。《诗经·小雅·蓼莪》云:“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报。”意思是人人由父母所生,由父母养大,享用一切物质生活的条件也由父母所创,所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历代文献中对侍奉双亲作为孝的重要内容,古代先民对父母虔诚的奉养,竭尽了人子之孝。《二十四孝》和《百孝图》中的《为亲负米》
  《拾葚供亲》《鹿乳奉亲》等故事,表现了美好的人伦关系。
  忧亲。平时奉养父母,这对大多数做子女者来说,并不难做到。但在父母、亲人患病、遇到危难之际,子女们如何表现孝悌之道,才见真孝。《论语》中提出:“父母唯其疾之忧”,意思是,做子女的不但要操心父母的奉养问题,尤以父母的疾病为忧。传统文化的孝道要求是“病则致其忧”,历代不少先民在父母患病时更能精心奉养,遇到危难之际挺身相助,这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催人泪下、感人至深的《亲尝汤药》《尝粪心忧》等孝悌故事,就体现了忧亲病困的孝道精神。
  善亲。孝悌观念要求子女在父母去世之后,丧葬也要依着礼节,到了后来祭祀的时候,也需要依着礼节。“孝子事亡者如事存”,这种养老送终的思想,在历代文史中都有记载。先民们在失怙丧母之际,以年幼之躯,尚能妥善处理父母的后事,以各种方式,寄托对已故亲人的哀思,表达继承其遗志的愿望。各寺庙壁画中的《卖身葬父》《闻雷泣墓》等图文,就是典型例子。其故事的冲击力对当今社会一些子女为安葬父母而互相推诿、争吵不休,令生者寒心、亲者悲哀的情景,不啻是一记极好的鞭策。
  爱亲。孝悌观念不但提倡在物质生活上要养亲、侍病、送终,而且特别提倡在精神生活上要“敬亲”,即要求子女从内心发出对父母的真诚的尊敬之情。侍奉父母时做到和颜悦色、身敬辞逊。按父母的正确意见,做他们喜欢的事情,从而使父母在精神上感到欣慰,使他们心情愉快。《国语·晋语》云“爱亲之谓仁”;《礼记·祭义》说“立爱自亲始”;《中庸》曰“欲行仁道于天下,必先行孝悌以事父母兄长。”仁始于事亲。爱亲、事亲、亲亲的规范则为孝悌,故若仁爱必自孝悌始。《扇枕温衾》《亲涤便器》等孝悌故事就是例子。
  敬亲。孝悌观念不仅限于父子、兄弟等直系血缘关系,还扩大到家族和亲戚之间。《礼记》提出“睦于父母之党,可谓孝矣。”主张家庭上下、邻里左右之间要和睦相处;《孟子·梁惠王上》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思想,要求由尊养家庭的老人、长者扩大到尊养社会上所有的长者和老人,以孝敬自己父母的感情去对待自己的老师。这样敬长隆师的传统美德,已根植于历代国人的心理结构和潜意识之中。《二十四孝》中的《涌泉跃鲤》《怀橘遗亲》等篇目,都有孝友尊长的具体反映。
  事亲。孝悌观念是重视现世人生,摒弃来世永生观念的。《礼记·祭统》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以免去父母惦念之忧。父母在世的时候,子女应自爱,要尽心侍奉,使他们愉快地度过晚年。清末著名学者黄宗羲主张:“人子之事亲,承欢膝下,事更无大于此者,顾不即以当大事许之。至于送死之时,则养生自此而尽。人子之大事始毕,始可谓之当大事。即送死无憾,养生有憾,仍是不足以当大事也。”这种厚生薄死的思想,在《二十四孝》的《恣蚊饱血》《乳姑不怠》等故事中,就渗透着这层意思。
  廉亲。孝悌观念中还把清廉与孝行联系在一起,即“孝廉”。清廉是孝道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外在表现。《论语·为政》说“孝慈,则忠。”《邢昺注疏》:“其上孝慈则忠者,言君能上孝于亲,下慈于民,则民作忠。”《孟子·离娄下》讲:“可以取,可以无取。取,伤廉。”意思是,遇着财物,有可以取的,有不可以取的。如果不可以取的,却去取了,就伤害廉洁了。在这种观念熏陶下,古代不少先民从小廉洁奉公,拾金不昧,不损公肥私,不损人利己,表现了高尚的道德情操。
  谏亲。《礼记·檀弓上》中说,事君“有犯而无隐”。对待君主要敢于阐述真情,如果君主坚持错误,臣下可触犯而不要盲从。君父有过,臣子皆可进谏。《论语·里仁》说,“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甚至认为事君是为了孝亲,把入仕事君作为尽孝事亲的一种手段。子女对父母并不是无条件地绝对服从,而是“审其所以从之之谓孝”。荀子就反对不分是非曲直而盲目地服从父母之命,主张“从义不从父”。这种谏诤精神,也反映在《二十四孝》中的《孝感动天》《单衣顺母》等故事中。
  救亲。《孝经·开宗明义章》云:“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孝经·三才章》写道:“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是则之。则天之明,因地之利,以顺天下,是以其教不肃而成,其政不严而治。先王见教之可以化民也。”当面临仁义与生命的选择时,《孟子·告子上》主张:“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体现这一可贵孝道观念,在《二十四孝》中的《扼虎救父》《行佣供母》《卧冰求鲤》等故事,斗是典型的事例。
  孝、悌是中国古代宗法农业社会造就的解决家庭内部父子、兄弟关系的道德规范。《论语·学而篇》中说:“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孟子曾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由家庭而家族,再集合为宗族,组成社会,进而构成国家。这种家国同构、家国一体的意识渗透到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最深层,形成中国传统文化重伦理道德、倡孝亲敬长的根本原因。孔孟提出孝悌的目的,在于从解决家庭关系入手,进而扩充到社会关系,使之服务于政治,从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诸多问题。历经三代,至春秋战国之世,被尊崇德化的孔子、孟子继承、发展,形成了先秦儒家治国济世的孝悌观。
  2.妈祖传说中有关孝悌的故事
  在传统文化有关孝悌多层次的观念及其流传的《百孝图》《二十四孝》等故事中,可以作为正面的社会价值而加以继承,加以转换,给予新的解释而溶入现代道德价值体系。同样,在妈祖传说故事中,也有很多涉及孝悌精神内质的事迹。
  《天妃显圣录》记述妈祖在孝悌方面的神迹有:当人们在海上遇难时,妈祖及时“危难相帮”,使落难者及时脱险;当民众遇到大旱时,妈祖便给人们带来及时雨;当人们碰到瘟疫流行时,妈祖便施舍神水治病救人;当人们遭遇饥荒时,妈祖就出来赈济饥民;当杭州西湖修堤时,妈祖也积极参与保堤;等等。这里不妨抄录几则具体的故事如下:
  莱屿长青:湄洲岛旁边有一个小屿,传说有一天,妈祖到小岛上游玩时将菜子撒在地上,不久菜籽奇迹般成长,花开满地。随后,每年无须耕种,自然生长。当地人视仙花采之。以后,人们就把这个地方称为“菜子屿”。
  祷雨济民:相传妈祖21岁的时候,莆田地方出现大旱,全县百姓都说非妈祖不能救此灾害。于是,县尹亲往向妈祖求救,妈祖祈雨,并说壬子日申刻就会下大雨。到了那天,上午晴空无云,丝毫没有要下雨的征兆,申刻一到,突然乌云滚滚,大雨滂沱而下,久旱遇甘雨,大地恢复往日生机。
  挂席泛槎:相传妈祖在世时,有一天,海上起风浪,妈祖要渡海,岸边船只是有,但是船上没有船桨,也没有船篷,加上风急浪大,船手不敢开船,妈祖对船手说:你只管起船。随即叫人将草席挂在桅杆上用作船帆。船开上海面,乘风破浪,飞驰而去。
  化草救商:相传妈祖在世时,湄洲屿西边有个出入湄洲的要冲叫门夹(就是今天的文甲),有一次,一艘商船在附近海上遭到巨风袭击触礁,海水涌进船舱,即将沉没,村民见狂巨浪,不敢前去营救。在这紧急时刻,妈祖信手在脚下找了几根小草,扔进大海,小草变成一排大杉划到并附在即将沉没的商船上,商舟免遭沉没,船中人免难。
  解除水患:相传妈祖26岁时,那年上半年,阴雨连绵,福建与浙江两省倍受水灾之害。当时当地官员上奏朝廷,皇帝下旨就地祈雨,但祈求毫无改观。当地请求妈祖解害,妈祖道:灾害是人积恶所致,既然皇上有意为民解害,我更是应当祈天赦佑。于是焚香祷告,突然天开始起大风,并见云端有虬龙飞逝而去,天空晴朗了。那一年百姓还获得了好收成,人们感激妈祖,省官于是向朝廷为妈祖请功并准得到褒奖。
  救父寻兄:相传妈祖16岁那年秋天的一天,其父兄驾船渡海北上之际,海上掀起狂风恶浪,船只遭损,情况危急。这时妈祖在家织布,忽然闭上眼睛,使劲全力扶住织机,母亲见状,忙叫醒她,妈祖醒来时失手将梭掉在了地上,见梭掉在了地上,妈祖哭道:父亲得救,哥哥死了!不久有人来报,情况属实。兄掉到海里后,妈祖陪着母亲驾船前去大海里寻找,突然发现有一群水族聚集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众人十分担心,而妈祖知道是水族受水神之命前来迎接她,这时海水变清,其兄尸体浮了上来,于是将尸体运回去。此后每当妈祖诞辰之日,夜里鱼群环列湄屿之前,黎明才散去,而这一天也成为当地渔民的休船之日。
  恳请治病:相传妈祖在世时,有一年,莆田瘟疫盛行,县尹全家也染上了疾病,有人告知县尹妈祖有解难之法力。于是,县尹亲自拜请妈祖,妈祖念他平时为官不坏,加上他是外来官,告诉他用菖蒲九节煎水饮服,并将咒符贴在门口。县尹回去后遵嘱施行,不日疾病痊愈。
  湄屿飞升:宋太宗雍熙四年,妈祖时年28岁,重阳节的前一天,对家人说:“我心好清净,不愿居于凡尘世界。明天是重阳佳节,想去爬山登高。预先和你们告别。”家人都以为她要登高远眺,不知将要成仙。第二天早上,妈祖焚香诵经之后,告别诸姐,一人直上湄峰最高处,这时,湄峰顶上浓云重重,妈祖化作一道白光冲入天空,乘风而去。此后妈祖经常显灵显圣,护国佑民,救人危难,当地百姓感激她,在湄峰建起祠庙,虔诚供奉。据传祖庙后的摩崖“升天古迹”处就是妈祖飞天的地。
  驱除怪风:相传妈祖在世时,湄洲对面吉蓼城西面,有一座跨海石桥,是当地百姓南来北往的要道。有一天,忽然怪风刮起,刮断了全部桥桩,一时交通断绝,人们无法过往。百姓以为是风神所为,于是祈求妈祖解难。妈祖到石桥处察看,见远处天空一道黑气,知道是有怪所为,于是施展灵术将怪驱逐远去,从此石桥通畅无害。
  两千多年前,我国有了孝悌的概念,一千多年前,妈祖用自身的行为实践而且证明了孝悌的社会作用。直到现在,妈祖在人们的心目中,是孝悌的化身。妈祖带着仁爱的孝悌之心,施惠于民,这是妈祖神迹为什么能在民间流传千年的原因所在。
  3.妈祖精神与孝悌观念吻合在林林总总的妈祖神话传说中,所孕育、所弘扬的妈祖精神,是对社会正义、勇敢、无私、仁爱、乐善好施等的生动体现。妈祖精神吻合了孝悌观念。
  《天妃显圣录》第二则的妈祖神迹记载:“秋九月,父与兄渡海北上。时西风正急,江上狂涛震起。妃方织,忽于机上闭睫游神,颜色顿变,手持梭,足踏机轴,状若有所挟而唯恐失者。母怪,急呼之,醒而梭坠,泣曰:阿父无恙,兄没矣,顷而报至,果然。”这则关于妈祖“机上救亲”的生动描写,形象地体现了“孝悌”精神,这一精神是通过人格化的神灵妈祖的神迹对人们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子女对父母的尽孝,兄弟姐妹之间的互敬互爱是十分必要的。孔孟为拯救混乱的社会,实现其兼济天下之志,构筑了以仁为最高道德原则的伦理思想的巍巍大厦,孝悌便是这大厦的基石。孔子认为,孝悌是实现仁之根本。人之所以为人,之所以异于禽兽就是因为具有这种品德,而孝悌又是通过爱人表现出来的。爱人,从爱具体人开始,首先表现为爱亲人。妈祖传说故事中的那些事迹,无不从“爱”出发,她爱亲人、爱乡人,为家人和邻里乡亲排忧解难,和传统的孝悌观念无缝吻合。
  妈祖的“救父寻兄”故事就是最有代表性的孝悌精神;“祷雨济民”,能体现妈祖大爱精神,与孝悌所引申出来的“爱人”概念一致;“化草救商”也是妈祖孝悌观念的外延;“解除水患”同样是妈祖精神感化的传说;“恳请治病”也含有妈祖为邻里乡亲排忧解难
  的孝悌观念;“驱除怪风”更是妈祖因孝悌所赋予的神力而为民除害。
  我们从妈祖传说故事中,所获得的妈祖形象,是一种人类需要改善所在的生存环境的力量,也就是人人“亲亲”,对自然力敢于积极征服的愿望,唤起人们以自身奋斗改变和掌握自身命运的智慧。妈祖传说如“菖蒲治病”“化草救伤”“救父寻兄”“乘席渡海”“拯饥救灾”等,几乎都贯穿着一种自尊、自强、自救的强大信念,从而表现了人的创造活动、抗争精神,肯定了人的本质的力量。其实也是人类最基本的孝悌观念所升华起来的精神。
  妈祖精神吻合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中华民族的优秀伦理道德传统,源远流长。尤其是孝悌观念的内涵和外延,十分丰富。妈祖从出生到羽化,留下了许多生动神奇的传说,
  《天后志》和《天妃显圣录》都有记载,主要记述妈祖拯救海难、降服妖怪、祛病救人、祈雨造福等博爱故事。有些故事神奇怪诞,是因为信仰崇拜妈祖精神而赋予的神力,却反映了妈祖一生孝悌忠信,以慈悲仁慈为怀,除恶扬善,乐于助人,团结友爱,济世救人,促进社会和谐的高尚品德和崇高精神。
  二、孝悌的意义与妈祖精神的价值相连
  “孝悌”观念是人类伦理道德诸因素中的最本源、最基本的因素,人类只有发扬光大这种善端才能维护住人类生存、发展所必需的社会秩序,由野蛮走向文明,由生存走向生活,共同营造和谐社会的理想。妈祖的“爰人”的慈善心肠,首先体现“仁者人也,亲亲为大”的孝悌观念。一个人对自己的亲人不仁,何谈施仁义予他人。《天妃显圣录》的神迹中,对妈祖“机上救亲”的这种“仁”加以肯定,然后通过由己及人,现身说法,弘扬妈祖的以仁惠民的博爱思想。可以说,孝悌的意义与妈祖精神的价值相连。
  1妈祖精神之孝悌观念的历史价值
  孝悌被看作既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一种天经地义的纲纪要求,又是一个人修身养性、追求善、实践善的根本。妈祖升天后被神化,既有深厚的民间基础,还有经济、政治、文化诸方面的原因。从经济方面看,一部妈祖香火发展史,就是一部福建航运贸易的发展史。早在西汉时期,福建就是我国海上交通要地,宋元时代闽南一带民间对外贸易和海上交通更为发达。妈祖的诞生地莆田更是造船业、航海业的兴盛之地。妈祖之所以成为护航真神正是切合了这种经贸需要。朝廷的褒封也是妈祖影响不断扩大的政治原因。
  从文化上说,妈祖的孝悌精神有更多人文因素。历来“孝”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也息息相关。如在口语、人名、地名、辈分、乡规民约中,都有“孝”的指导思想。传统上关于尊师拜祖、孝敬老人的礼仪非常细致繁琐,日常生活的环节,如称呼、对话、坐站、路遇等都用孝悌观念来规定。民间婚丧嫁娶、逢年过节也都讲究摆辈分讲礼仪。历代民间有大量的关于孝悌的文学作品、文艺戏曲、民歌民调,甚至流传的图文。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东方世界·中国》中认为:“中国纯粹建立在这种道德的结合上,国家特性便是客观的‘家庭孝敬’,中国人把自己看作是属于他们家庭的,而同时又是国家的儿女。”马克斯·韦伯曾把中国儒家伦理与西方基督教伦理做过比较分析,他认为中国人“所有人际关系都以‘孝’为原则”。所以,妈祖的孝悌言行不仅传承历史的孝悌观,而且成为后来人的孝悌楷模。
  《天后显圣录·机上救亲》记载的妈祖尊敬、孝顺父母,和睦、怜爱兄长的故事。倘若没有对父兄的孝悌,怎么能“机上救亲”呢?再读一读《湄屿飞升》一则,写她预期升天的日子到了。就向诸姐告别。她谎称自己“心好清静,尘寰所不乐居”,趁着重阳节要去“登高”。家人只知道她是要“登高远眺,不知将仙也”,就没有更多的顾忌。而而她却把生离死别的痛苦留给自己。直到她“油油然翱翔於苍旻皎日间,众咸欷觑惊叹”。她事事为别人着想、分忧、也深含着孝悌的传统美德。
  《论语·为政篇》曰:“今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对待父母仅仅能够做到赡养就说是孝,而心中没有“敬”的情感,那么赡养父母与饲养犬马又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呢?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侍奉父母,要和颜悦色,不能不恭,更不能给父母耍态度,给脸色,而要做到这一点,是不容易的。只有从内心里对父母生有恭敬之情,才能做到,否则,只能是“养”,而并非是“孝”。妈祖在升天前对家人的言语就是这样的真孝,她怕家人和朋友担忧,是从内心上有恭亲爱友的观念。
  孝亲敬老的道德观念不仅存在于广大人民群众之中,而且就像血溶于骨髓一样溶于民族意识,成为一种社会公德乃至美德,被社会所公认和奉行。“孝亲”意识的长期延续,形成了中国从古至今的传统社会心理,养成了中华民族仁爱敦厚、守礼温顺、热爱和平、崇尚个人修养的性格特征。所以说,妈祖精神中的孝悌观念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2.妈祖精神之孝悌观念的现实意义
  一个没有孝悌观念的人,其本质是不善良的、自私的。这样的人,是没有社会责任感的,是极可能为满足自己的私欲、恶欲而犯上作乱,破坏人伦和社会秩序的。孔子之所以将“孝悌”作为“仁”之本,是因为孝悌养成后就会有仁、善的行为。那么,妈祖的行善、大爱所体现的孝悌精神,对于今天能直接感化信众的现实意义。
  首先,我们信仰妈祖。妈祖的形象是孝悌的化身。有关妈祖的历代文献和流传的神话故事,都说明了妈祖本身和人们对扶危济困、舍身助人等高尚品德的孝悌观念。信仰妈祖,就会从妈祖的精神力领悟到孝悌的真谛,从而激励信众积极向善,自觉养成朴实而崇高的人性品质。妈祖的孝悌观念,对于提升人们心性、净化社会道德,都有积极的意义。
  其次,我们崇拜妈祖。妈祖精神力的孝悌文化具有普世价值,体现了和谐社会的崇高理想和深切的人文关怀。妈祖的救苦救难、乐善好施以及斩妖除怪,都是为了拯救生命,为了民众安康,追求的是生活幸福、社会安宁祥和。人类延续直到当今所追求的,都和妈祖精神相趋同。我们崇拜妈祖,就能从妈祖精神得到道德营养,对现实社会产生强大的文化价值。
  再者,我们弘扬妈祖文化。妈祖文化有静态的文物和活态的精神。尤其是妈祖文化中的妈祖精神,妈祖精神中的孝文化,已经遍布世界各地。妈祖信众有两亿多,而供奉妈祖像的妈祖庙天后宫等,大都在壁画上画有孝悌故事的图文。这种孝悌图文虽然给信众于直观的孝文化,却形象地佐证妈祖的孝悌精神,从而感化信众,进而提升孝文化的社会作用。
  孝文化包含的亲亲、爱人、爱家、爱国和注重品德修养等内容,孝悌观念倡导“侍亲睦邻”,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社会稳定首先表现为以孝侍亲,维护家庭的和谐稳定。父母子女关系是家庭的基本关系,上慈下孝是家庭最基本伦理规范,它能保证子女在父母的关爱下健康成长,父母在子女的赡养下安度晚年,维护着家庭关系的稳定。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的稳定促进社会的稳定。由家及世、推己及人,以孝促进形成团结和睦的人际关系。这样,养成了人们温顺、礼让、兼爱、和衷共济、热爱和平的性格,在孝道伦理的熏陶下,人们习惯于家庭的天伦之乐,追求平静祥和的生活,反对斗争,反对社会动荡,渴望和平。持之以恒地强化孝道,可以弱化人们的犯罪意识,约束违法行为。人们为了做到孝敬,就不会轻易损毁家庭和父母的名声,自觉增强对社会压力的忍受力,从而减少违法犯罪。孝文化促进了中华民族团结,具有强大的民族凝聚作用。可见,妈祖的孝悌观念附着妈祖文化的弘扬而起到越来越大的社会作用,具有辐射力的现实意义。
  3.妈祖精神之孝悌观念的传承体系
  孝悌是妈祖文化的基础。一个人若不孝敬他的父母,被视为“大逆不道”。一个有孝悌观念的人,在家或在外,都是一个好人,待人接物诚实善良,孝敬父母,爱护子女,他的心是无私的。如果人人都能遵守道德礼规,无论是为人父母,还是做子女的,小到家庭,大到社会都会非常协调。妈祖精神中的孝悌观念所产生的社会作用就是如此。
  俗语说,百善孝为先。而“孝”的文化传承体系很完善,《孝经》就是理论化的书“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是《孝经》的基本内容。“事亲”包含敬亲、养亲、忧亲、乐亲、善亲;长辈亡故后,还要服丧和祭奠;祭的意思是追念先辈的养育之恩,继承孝的传统美德。“事君”,就是忠君爱国;最终是把孝当作“立身”处世的准则。从汉朝开始。朝廷正式提出“以孝治天下”。刘邦的继承人汉惠帝就称孝惠帝。以后皇帝的谥号前都要加上一个“孝”宇,如汉景帝称孝景帝,汉武帝称孝武帝等等。汉朝还推行“孝悌力田”的选仕制度。就是在家努力耕作,奉养父母,顺从兄长,具有孝悌美誉的人,才由地方官推荐到朝廷做官。到了唐朝,唐玄宗还亲自为《孝经》作注释,使它成为全社会行为的标准。使“孝”实践化的故事,就是《廿四孝》。如“菜子彩衣”,说楚国的老菜子已经七十三岁了,父母尚健在。为了讨得父母欢娱,他经常穿着小孩子的衣服,学着小孩子的动作逗得父母高兴。这《廿四孝》的孝道是有口皆碑的美德。
  妈祖精神里的孝悌观念就如《二十四孝》的流传一样,已经家喻户晓。《二十四孝》所选孝子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从时间上说,包括了历史上各个朝代的孝子;从社会地位来说,上自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从年龄上说,孝子中有幼童,有成年,还有老人;老莱子戏彩娱亲,汉文帝亲尝汤药等等典型事例,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二十四孝》为各式各样的人物树立了孝行榜样。同样,妈祖的传说故事也成为信众的精神图腾。
  妈祖文化中的孝悌观念,也是妈祖文化的基础和核心,是塑造妈祖精神的最重要因素。可以说,妈祖文化所蕴含于传统的孝悌文化之中,具有中华民族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之上产生的民族意识和民族感情。妈祖文化体系中的孝悌感染力越大,妈祖精神内涵就越丰富,孝悌意识也越强烈,妈祖精神也越深邃。
  三、孝悌的效应与妈祖精神的崇拜相关
  一个人,对父母,对家庭成员的态度,能反映其对社会的态度及其所能承担的社会责任,是考察一个人思想品德和行为作风的有效途径。对于今天我们弘扬尊老敬老美德,构建和谐家庭关系,仍然具有相当的积极意义。我们信仰和崇拜妈祖,是因为妈祖精神里的孝悌观念不仅对家庭、社会有积极意义,更重要的是孝悌观念具有爱国情怀。历代皇帝对妈祖
  功德行为予以御赐,上升到国家高度,体现了妈祖精神的巨大效应。
  1.历史社会需要孝悌观念
  孔孟孝悌观是针对当时人伦关系颠倒的混乱局面,从解决家庭内部伦理关系入手提出的,强调各守其道,各安其分,用孝悌来规范、和谐家庭内部人际关系。孔孟孝悌观后来当作治国方略,形成了一个强有力的网络向四处散射,渗透到中国文化中,并发挥其功能,作用于社会。孔孟孝悌观的提出,目的在于从解决家庭关系入手,进而扩充到社会关系,使之服务于政治,从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诸多问题。
  《孟子·告子下》说,“尧舜之道,孝悌而矣。”在孟子眼里,孝悌是至高无上的。在他看来,行仁政的典型人物是尧舜,而尧舜成功的经验是孝悌。《孟子·梁惠王上》又说,“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孔孟孝悌观承袭了前人的思想,又加以发展创造,其内涵逐渐丰富。《大学》的“八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治国必先齐其家”,指出了以孝齐家对治国的重要性。“孝者,所以事君也”,把人们行孝的对象直接指向为君主。《礼记·祭义》则说“事君不忠,非孝也。”更加明确地指出对君主不忠,就是不孝的表现。当然,统治者要推行孝道,还需以身作则,广敬博爱,规范天下。“所谓平天下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挈矩之道”。历代帝王也做出了许多诸如上述一些宣扬孝道孝行的姿态。
  中国历史上宣扬孝、论及孝的著作浩如烟海,不仅见诸正史,还大量地见诸野史和民间口头文学,更有一大批专门记述孝子事迹的典籍如《孝子图》《孝友传》《二十四孝》《孝女传》《弟子规》等。从先秦的诸子百家到近代的张之洞、曾国藩,以至孙中山、鲁迅等众多历史名人都有关于孝的论述。我国古代甚至把孝法律化、制度化,作为选拔官吏的依据和治理国家的手段。“孝”的伦理思想还渗透到历代国家刑律中,还对“不孝”做出惩罚的法律条文。秦代便继承先秦“惩治不孝”的传统,专有惩罚不孝的规定。出土的《睡虎地秦墓竹简·封诊式》就载:某甲控告其子不孝,要求官府惩治,官府按其所告查办,“将其子断足,迁蜀边县,令终身毋得去迁所论之”。如汉代颁布的《孝廉法》,唐宋法律中规定居丧守孝期间不得结婚生子,否则即属犯罪,要课以重罚。其后历朝都有对“不孝”作出惩治的法律条文,而且更加繁密严厉。历代帝王推崇“孝道孝行”,对社会产生良性作用。孝悌观念成为是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优良美德。
  孝悌文化孕育了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心理,成为维系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文化纽带;孝悌观念成为家庭的伦理规范之一,有着深厚而广泛的历史文化积淀,是塑造民族心理和国民性格的重要因素;孝悌文化也培养了中国人民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历代社会的孝亲意识衍生出忠诚精神,对家庭的爱上升为对国家、对民族的爱。杜甫“位卑未敢忘忧国”的豪情,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壮志,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抱负,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的气节,孙中山先生“驱除鞑虏,振兴中华”的宏愿等等,都是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写照。所以说,孝悌观念塑造了中华民族精神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2.历代御赐和崇拜都与妈祖的孝悌有关
  《天妃显圣录》云:“奏凯,具陈神庇,朝廷以神妃屡有功勋,应追封先世,于是颁诏封天后之父母及其兄与姐。”
  宋黄岩孙撰《仙溪志·祠庙》:“顺济行祠一。在风(枫)亭市西,里人崇奉甚谨,庙貌甚壮。神父林愿,母王氏,庙号‘祐德’。宝祐元年,王教授里请于朝,父封积庆侯,母封显庆夫人。妃之正庙在湄洲,而父母封爵自风(枫)亭始。”
  清初丘人龙编《天妃显圣录·一家荣封》载:“庆元六年,朝廷以神妃护国庇民,功参玄造,人本乎亲,庆自先贻,于是颁诏封妃父为积庆侯,又改封威灵侯,又以显赫有俾民社,加封为威感嘉祐侯,母王氏封显庆夫人;兄封灵应仙官,神姐封为慈惠夫人。佑神。”
  清无名氏《天上圣母源流因果·助讨逆合家受封》也有载:“大奚寇作乱,闽师讨之。贼势甚锐,众请香火以行,得藉神威,返风旋波,擒其渠魁,扫荡无遗。具奏阴佑大勋,诏议加封,合家荣赠。宁宗庆元六年,朝廷以神妃护国庇民功参玄造,人本乎亲,庆自先贻,于是颁诏:封妃父为积庆侯,又改封威灵侯,又以显赫有俾民社,加封为灵感嘉佑侯,母王氏,封显庆侯夫人,兄封灵应仙官,神姐封为慈惠夫人。”
  据不完全统计,从宋至清,妈祖受朝廷褒封40多次。宋徽宗宣和五年(1123年),朝廷赐妈祖庙匾额,妈祖的神性开始由佑民扩展而为“护国”。明宣德年间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曾两次代表皇帝祭祀妈祖。清代更晋封妈祖为“天后”,妈祖的神职至尊无以复加,影响力自然更为深广。
  在湄州妈祖文化园中,有一组故事群雕,其中还刻有妈祖救父寻兄的故事,许多妈祖庙的楹联内容也表现出妈祖的孝悌观念:
  螺港钟灵,奇女子救父寻兄,惟孝悌亦惟忠信
  鯑江著迹,真圣人扶危拯险,大慈悲即大英雄
  (湄洲祖庙楹联)
  救你拯兄,显德实基孝悌
  冽泉涌井,王师并壮神灵
  (平海天后宫)
  地控制瓯吴,看大江东去滔滔,与诸君涤虑洗心,有如此水
  神起家孝友,贯万古元精耿耿,望后世立身行道,无愧斯人。
  (福州马尾天后宫)
  孝友著璇宫,天生使独
  声灵明镜海,后来其苏
  (广东省吴川市天后宫)
  妈祖崇拜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历经千年而始终不衰,因为它来自民间,又被朝廷所认可。妈祖信仰已经成为一种社会心理,她是人们对真善美的呼唤和理想愿望的寄托。妈祖的形象表现着一种民族特点,她端庄淑美的仪态,代表了中华女性外貌和内心的高尚圣洁;她的慈祥孝悌,在伦理上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的道德观念;她的智慧、勇敢和力量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种象征。
  孝悌是美德之首、立身之本、齐家之宝、治国之道,对人类文明发挥了巨大作用。历代对妈祖的御赐和民众对妈祖的崇拜,都与妈祖精神中的孝悌有关。如果全社会都弘扬妈祖文化,以妈祖精神的孝悌观念来修养,那么,全人类将平等友爱,安居乐业,融洽相处,社会和谐安定。所以说,妈祖精神是人类社会的共同文化纽带,孝悌观念是良好的道德规范。我们应该以妈祖精神纽带联结孝悌文化,宣扬人性的真、善、美,塑造民族精神和国民品性。继承弘扬妈祖精神的孝悌文化,对于以德治国、精神文明建设、优化社会风气等,都有积极意义。
  3.当今民众需要孝悌精神
  孝悌道德是父子兄弟间关系的自然表现,是人们“各亲其亲,各子其子”的纯真的心理情感的流露,不管赋予它以何种色彩,它都具有这种自然属性。在民间把孝悌作为准则,在内心上转化为孝悌的意愿,进而形成孝悌的行为。劳动人民生性淳朴而又躬行践履,使孝悌具有纯洁、高尚的品格。孝悌观在民间,代代相袭,流传不息。尊老、敬老的美德就是这种高尚品格的延伸与发扬。
  在《历史观》这本当今世界公认的权威历史考量书中,英国资深学者Tang·Enbi博士以翔实材料、用与众不同的宏观深邃眼光,对中国的历史及未来走向进行了评估。其中便高度赞扬“孝”以及其对中华民族的重要。为什么人之常理的“常回家看看”竟能引起轰动?而且近日获悉把“常回家看看”与“赡养父母”等孝悌内容写入法律?就是因为现在社会更需要孝道。
  首先,孝悌有利于家庭和睦、团结,社会安定和生产力的发展。
  孝悌这一道德观念,除了它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外,还是亲子血缘关系的自然表现。人类要生存下去,除了物质生产以外,还有人类自身的种族繁衍。今天人类自身的生产是在一夫一妻的家庭中进行的。而家庭中父母对未成年的子女负有抚养和教育的责任,子女对年老体衰、丧失劳动能力的父母负有赡养和孝敬的义务。这种纯真的亲子、亲亲的血缘关系,正是“孝悌”观念赖以存在的社会根据。所以,提倡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将会有利于家庭的和睦、团结,进而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安定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其次,孝悌有利于发扬敬亲养老的优秀民族传统,促进社会风气的好转。
  敬亲养老是我们民族的优秀传统,是外国友人无比羡慕和推崇的“国宝”。然而,这一优秀的民族传统,曾一度遭到破坏和冲击,使许多美好家庭和我国敬亲养老的传统遭到空前的破坏;还有一些人受“人人为自己,上帝为大家”等极端利己主义思想的影响,不能自觉地履行子女对父母、对老人应尽的社会义务,有的大学生的家书,只写“寄钱来”几个大字,似乎父母继续养育20多岁的大男大女是理所当然的事。在家庭生活中,有些子女对父母非但不孝敬、不赡养,反而歧视、辱骂、殴打,以至逼得有些老人无路可走。在社会上,有些青年人对老人不尊敬、不扶助,甚至蛮横无理,欺侮老人的事,时有发生。这些不良现象不仅给父母、老人在生活上带来不便,在经济上造成极大困难,而且在精神上造成极大痛苦,败坏了社会的道德风气。所以宣传、提倡妈祖精神的孝悌观念,弘扬妈祖文化中的孝悌道德,是很有社会现实意义的。
  再者,孝悌有利于从小培养少年儿童良好的道德品质,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
  少年儿童从出生到完全独立地进入社会,大量时间是在家庭中度过的。家庭教育在培养他们的品德行为习惯方面,起着学校教育和社会都难以发挥的奠基作用。父母对子女的教育不但具有非同一般的教育力量,还带有浓厚的亲切感。少年儿童世界观尚未成熟,具有极大的可塑性,从小教育孩子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对孩子有根深蒂固的影响力。家庭的孝悌教育基础打好了,才有可能做好进一步的爱人民、爱祖国的教育。同时,让子女爱敬父母,也需要父母从小耐心教育和引导。目前在家庭、学校、社会上提倡爱亲敬长,是十分必要的。
  随着物质文明的进步,子女对待父母的态度已从在物质上“供养”转到敬与不敬的问题。家贫出孝子的原因,就是子女对父母心存恭敬,而一旦对父母失去了尊敬之心,即使生活富有了,也不会想起孝敬父母,有的甚至会厌恶父母、遗弃父母,“孝”就无从谈起。所以,现在我们要发扬妈祖的“孝悌”精神,不仅仅对一个家庭、一个家族来说,更重要的是,要全社会都来提倡孝悌观念,再把孝悌效应升华到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度上来看待。
  (原载中国文史出版社《妈祖学刊》2015年第一期)

知识出处

妈祖之光

《妈祖之光》

出版者:海峡文艺出版社

本书收录有关妈祖文化的文章,分为播照环宇、辉耀史河、闪烁民间、出彩艺文、沐浴人事、光映论坛等六章,包括有《海外妈祖溯祖庙》《妈祖信仰在美国》《妈祖与海洋文化》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