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市图书馆
莆田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莆田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江南惠雨闽商意 塞北祥云天后情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妈祖之光》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20000106
颗粒名称:
江南惠雨闽商意 塞北祥云天后情
其他题名:
记重建后的沈阳天后宫
分类号:
B933
页数:
4
页码:
140-143
摘要:
本文原载《中华妈祖》2017年第五期,介绍了沈阳天后宫。这座金碧辉煌的天后宫,凝聚了真挚深厚的乡思乡情,熔铸了团结一心的闽商情怀,体现了血脉相承的执着信念,必将成为妈祖文化在东北传播的重要阵地,必将是闽辽民众妈祖信仰的福地,必将是闽商留住乡情、乡愁、乡音的精神家园。
关键词:
文化
妈祖
天后宫
内容
中国最北边的妈祖庙——沈阳天后宫重建落成,举行重建落成庆典仪式。有着235年历史的沈阳天后宫重建竣工,成为沈阳一个独具特色的文化符号和新的文化旅游景点。这座金碧辉煌的天后宫,凝聚了真挚深厚的乡思乡情,熔铸了团结一心的闽商情怀,体现了血脉相承的执着信念,必将成为妈祖文化在东北传播的重要阵地,必将是闽辽民众妈祖信仰的福地,必将是闽商留住乡情、乡愁、乡音的精神家园。
一
2017年9月23日上午吉时,沈阳天后宫重建开光典礼暨妈祖系列活动隆重举行。
庆典仪式上宣读了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会长张克辉发来贺信;全国侨联原主席林兆枢宣布开幕,并为天后宫揭匾;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俞建忠致辞。俞建忠在致辞中对沈阳天后宫的重建落成暨妈祖文化系列活动的举行表示热烈祝贺,对天后宫重建工作给予大力支持的各界朋友及各位功德主表示感谢,对妈祖文化在辽沈大地的传播寄予希望,对东北大地的黎民给予良好的祝愿。他希望这座历经二百多年后重建的天后宫,能够承载闽辽两省深厚的兄弟情谊,大力弘扬“立德、行善、大爱”的妈祖精神,在新的时期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临时搭建的主席台上还就坐着来自闽辽两地的各级领导和功德主代表。现场有来自海内外妈祖宫庙代表、全国各地兄弟商会代表、妈祖信众数百人参加开幕仪式。天后宫前的街道有彩虹大拱门,山门对面挂着巨幅的蓝天白云彩画,左边是沈阳天后宫轮廓,右边是妈祖像,中间的主题语是“弘扬妈祖文化,共赢美好未来”,下面标主办单位:辽宁省福建商会、辽宁省闽商公益基金会、辽宁闽商投资集团、沈阳天后宫筹建委员会。巨幅广告牌下面悬挂着几十幅各祝贺单位的红色贺条,街道两旁还有红色大华表和标有“立德、行善、大爱,平安、和谐、包容”等的彩旗。街道人山人海,都想挤进去看庆典仪式,场面热闹而壮观。
庆典仪式按照福建祭拜妈祖习俗惯例,有32位身穿宋代服饰的文武仪官分列大殿两旁,手持仪器,在迎神曲中各功德主身着传统长袍,向天后行献花、献果、献帛三献礼后,再行三跪九叩礼。还有八仙演出、十音八乐演奏等庆贺节目。当日天后宫内外人潮涌动,喜庆氛围浓厚。
二
重建后的天后宫规模宏大,雕梁画栋。临街的山门两旁有一对大石狮,山门柱联是“德配昊天施雨露,神游沧海靖波涛”。左边有石刻的“重建沈阳天后宫碑记”。进入山门,是个大场院。主殿门前有石雕华表台阶护栏,有四大雕龙石柱,大门的壁柱联是:“尽佑人间齐天大爱无南北,虽居世外似海深恩有古今”。中堂的柱联是:“大道通天四海清波开眼界,慈光射斗五洲瑞气净胸怀”。中间供奉神像为天后娘娘,中堂里还挂有匾额:神昭海表、护国庇民、义炳乾坤、慈航普渡、广施仁爱、辉耀祥光。天后宫大殿内左右两侧分别供奉观音娘娘、眼光娘娘、子孙娘娘、王母娘娘、关公、碧霞元君等神像。
左边偏殿的柱联是:“江南惠雨闽商意,塞北祥云天后情”。右边功德榜的楹联是:“盛京香火似湄洲,神力云帆济沧海”。左右两边都建游廊,游廊下面的墙上刻着捐资芳名。主殿下面还有地下展厅,布置着“妈祖文化和重建沈阳天后宫”的图文等宣传资料。在天后宫后面还开辟一个景观别致的后花园,有假山、水池、凉亭、曲径和各种花卉等。
当晚在“华美立家”建材家居旗舰店基地的广场上演出莆仙戏《弄大仙》和《海神妈祖》,原中国侨联主席、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第一届、第二届副会长林兆枢到场观看了莆仙戏表演。
应辽宁省福建商会的邀请,福建省莆仙戏剧院一行60多人于9月19日至9月28日赴辽宁省沈阳市,进行为期10天的妈祖文化传播交流和莆仙戏《海神妈祖》等剧目巡演活动。笔者随莆仙戏剧院团队到达沈阳的第一天(9月18日)下午,就由辽宁省莆田商会会长潘亚海带我到天后宫参观。在沈阳天后宫见到沈阳天后宫筹建委员会的负责人郑亚兴、徐景泉、郭金柏等。此后,又或打的或坐公交车,先后6次来到沈阳天后宫,了解到闽商和莆商在沈阳为重建后妈祖庙而付出的许多事迹。
三
沈阳的天后宫在沈阳知名度很高,每天全市共有19条公交线路通过“天后宫站”。经了解,在天后宫路120号,就是原来沈阳二十六中的老位置上,清代时曾建有一座天后宫,面积达20多亩,很壮观。1957年,沈阳有关部门在规划全市街路地名时,特别命名一条“天后宫路”,并一直沿用至今。沈阳天后宫历史上曾是中国最北端的妈祖庙,是福建商人陈应龙于1782年兴建,1905年因火灾烧毁。历经235年的兴衰沉浮,沈阳留下了一处天后宫遗址和一条街道天后宫路,成为辽沈地区独具特色的文化符号和不可忘却的历史记忆。
在辽宁有27万闽商,多年来怀揣对妈祖那份魂牵梦绕的情感,时刻祈盼着沈阳天后宫的恢复重建。辽宁省福建商会顺应闽商对妈祖文化的虔诚信仰和笃敬情怀,倪新财会长等商会领导一致决定组织恢复重建沈阳天后宫,尽管过程历经曲折,但信念更加坚定如磐、行动更加执着如一!正是在这样的情谊和众意之下,历经多年的不懈努力,终于赢得省、市、区各级领导的赞同,大力支持恢复重建事宜。
2014年7月24日,沈阳市宗教事务局发出准予宗教活动场所筹备设立决定书。辽宁省福建商会先后多次召开专题研讨会、论证会,并正式成立了筹建委员会。2015年1月25日,辽宁省福建商会重建沈阳天后宫启动仪式隆重举行。中共辽宁省委原副书记、辽宁省慈善总会会长张行湘,辽宁省福建商会会长倪新财等共同推动启动杆,标志着重建沈阳天后宫工作正式开始。
2015年春节前后,沈阳天后宫筹建委员会领导倪新财、郑亚兴、蒋金枝、沈春新、林瑞添、蔡九坤、丁坤、郭金柏、吴瑞琪和执行秘书长徐景泉等人先后到福州市连江天后宫和莆田湄洲岛妈祖祖庙考察并与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领导林国良、俞建忠和湄洲岛妈祖祖庙董事长林金榜等就恢复重建沈阳天后宫的相关事宜进行交流座谈。2016年6月21日,沈阳天后宫的主梁稳稳地落在四根雕刻精巧的盘龙柱上。在场的闽商和爱心人士无不虔诚地许下了自己的心愿,祝愿妈祖精神永恒!这标志着阔别盛京111年的天后宫将重现古城沈阳。奠基典礼的消息传开,众多闽商和异地商会在倪新财会长的带动下纷纷慷慨解囊,仅商会内部和闽、辽两省的爱心人士就有400余人,捐赠善款累计2000多万元。众闽商人团结一心、虔诚奉献、同结善缘、共积福德。商会决定设立功德榜,让这些善人善举,名扬千古!2017年9月9日,倪新财、郑亚兴、蒋金枝、林瑞添等,代表沈阳天后宫筹建委员会领导,沐手拈香,虔修祖饯,恭请湄洲祖庙妈祖安座沈阳天后宫。2017年9月23日上午吉时举行沈阳天后宫重建开光典礼。
据史书载,原来规模宏大的天后宫有“江南归雨,塞北停云”石刻楹联。千秋妈祖重光盛京,重现历史风貌,共圆重光夙愿。重建沈阳天后宫,汇集了辽宁省福建商会广大会员的心血和汗水,见证了闽商人的品质与情怀。落成重光的沈阳天后宫达成了在辽闽商的夙愿,也将妈祖文化再一次根植于古城沈阳,让“立德、行善、大爱”的妈祖精神在辽沈大地上熠熠生辉、薪火相传、千秋不朽!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实施,妈祖文化在促进不同国家、不同文明的交流交往中,必将发挥重要作用。沈阳天后宫的落成,将为进一步密切辽宁与沿线地区和国家的沟通交流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为辽闽两地的交流合作打造文化平台。
(原载《中华妈祖》2017年第五期)
知识出处
《妈祖之光》
出版者:海峡文艺出版社
本书收录有关妈祖文化的文章,分为播照环宇、辉耀史河、闪烁民间、出彩艺文、沐浴人事、光映论坛等六章,包括有《海外妈祖溯祖庙》《妈祖信仰在美国》《妈祖与海洋文化》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