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市图书馆
莆田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莆田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妈祖与三圣妃神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妈祖之光》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20000067
颗粒名称:
妈祖与三圣妃神
分类号:
B933
页数:
2
页码:
083-084
摘要:
本文原载2015年9月19日《湄洲日报》,介绍了妈祖与三圣妃神。妈祖信仰在闽西客家地区的传播过程中,不仅受到当地宗教文化的影响,而且还受到闽南文化、莆仙文化等影响,因而形成独特的闽西客家妈祖信仰。
关键词:
文化
妈祖
海洋文明
内容
成书于南宋末宝祐五年(1257年)的黄岩孙编纂的《仙溪志》,在卷三“祠庙·祠堂”中有“三妃庙”一文。文曰:“在县东北二百步。一顺济庙,本湄洲林氏女,为巫,能知人祸福,殁而入祠之,航海者有祷必应,宣和间赐庙额,累封灵惠显卫助顺英烈妃,宋封嘉应慈济协正善庆妃。沿海郡县皆立祠焉。一昭惠庙,本兴化县有女巫,自尤溪来,善禁咒术,殁为立祠,淳祐七年赐庙额。绍兴二年封顺应夫人。一慈感庙,即县西庙朝也。三神灵迹各异,惟此邑合而祠之。有巫自信神降,欲合三庙为一,邑人信之,多捐金东施,殿宇之盛,为诸庙冠。”
由此得知,三妃宫创建于宋代,原为三座庙,即顺济庙祀天妃妈祖、昭惠庙祀圣泉妈、慈感庙祀陈仙姑。后来合三庙为一宫,即现在仙游的三妃宫,俗名“三宫”。宫庙中奉祀三妃神像,中奉天妃妈祖林氏神像,左奉法主仙妃圣泉妈许氏神像,右奉灵惠懿德妃仙姑陈氏神像。
然而,《仙溪志》所记载的有关“三妃”生平事迹、褒封及建庙缘由,却与其他地方的“三圣妃”有些不同。《妈祖文献资料汇编》第三辑,引述成书于开庆元年(1259年)的《临汀志》:“三圣妃宫:在长汀县南富文坊。……灵惠惠助顺显卫英烈侯博极妃,照贶协助灵应慧妃,昭惠协济灵顺惠助妃,嘉熙间创。今州县吏运盐纲必祷焉。”《临汀志》中所载的三圣妃宫,建于南宋嘉熙年间(1237—1240年),是依潮州庙以祀妈祖为主神的三圣妃宫,明代改称“天妃宫”,清雍正十年改为“天后宫”,即位于长汀县城东大街的汀州天后宫。
潮州地近福建,妈祖信仰是由莆田直接传入。也正是由于其时潮州已经有了供奉以妈祖为主神的三妃庙。汀州那些从事食盐航运的妈祖信众,把对妈祖的信仰带回长汀,他们也仿照三妃庙的建筑,建造了闽西客家地区的第一座以奉祀妈祖为主的三圣妃宫。
仙山溪“三妃庙”的第一庙为顺济庙,正是宣和五年(1123年)宋廷赐给妈祖庙的庙额;“灵惠、助顺、显卫、英烈”四个封号,也正是宋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庆元四年(1198年)、开禧元年(1205年)、嘉定元年(1208年)分别加给妈祖的封号。长汀的“三圣妃宫”和仙游的“三妃庙”,所祀都是三位女神,都称妃。《仙溪志》中的“昭惠庙”可与《临汀志》中的“昭惠协济灵顺惠助妃”对应起来;“慈感庙”女神与“嘉戊戌封灵应夫人”对应,因此,长汀“三圣妃宫”和仙溪“三妃庙”都是以崇奉妈祖为中心的祠庙,奉祀的主神都是妈祖。
南宋嘉熙年间的三圣妃宫,是妈祖信仰传播到闽西客家地区的见证,从此妈祖信仰也开始在闽西客家地区的传播。明中叶以后,闽西客家妈祖信仰传播更广,他们不仅把妈祖作为水神来崇拜,更多的是把妈祖作为山乡守护神来奉祀。妈祖信仰在闽西客家地区的传播过程中,不仅受到当地宗教文化的影响,而且还受到闽南文化、莆仙文化等影响,因而形成独特的闽西客家妈祖信仰。
(原载2015年9月19日《湄洲日报》)
知识出处
《妈祖之光》
出版者:海峡文艺出版社
本书收录有关妈祖文化的文章,分为播照环宇、辉耀史河、闪烁民间、出彩艺文、沐浴人事、光映论坛等六章,包括有《海外妈祖溯祖庙》《妈祖信仰在美国》《妈祖与海洋文化》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