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市图书馆
莆田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莆田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妈祖与海神敬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妈祖之光》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20000057
颗粒名称:
妈祖与海神敬仰
分类号:
B933
页数:
1
页码:
073
摘要:
本文原载2014年8月9日《湄洲日报》,介绍了妈祖与海神敬仰。反映民众对海神崇拜与认同的文化心理。妈祖文化是海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
文化
妈祖
海神敬仰
内容
凡有华裔族群存在的沿海地带就一定能够找到天后宫或妈祖庙。妈祖这位“女海神”,不仅是中国传统航海业的保护神,还是中外交流和沟通海峡两岸、密切同胞往来的和平女神。
妈祖经过宋、元、明、清历代帝王的加封,已成为海上航行的保护神。妈祖作为东文海神所象征的东方海洋精神,在航海民俗文化中,民众对海神的崇拜成为一种海洋文明。在中国沿海的港口,几乎处处可以见到妈祖庙,在日本、朝鲜、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越南、泰国、菲律宾等国家也都有妈祖庙宇或祀奉场所。日本本土接受妈祖的传播后,又发展为“妈祖会”,以宗教形式规定朝拜制度,研究中国海神信仰的传播和影响。
南宋开禧元年的紫金山击金和合肥的解围,也是以妈祖的精神作用来鼓励士气的。自南宋起,例定舟内载海神航行,朝夕拜祈。元代采取丞相平章国耶律楚材和名相伯颜的“南粮北调”的主张,起初官方造舟把国家粮食直接由江南粮区海运到直沽,后来改雇用民间舟舶包运,有私商兼任海上运输,一时间自广州至天津天妃宫接踵而起,足窥航海者对妈祖的信仰程度。郑和七下西洋,亦祷于祖庙,明清大量汉人向南洋群岛进军,均舟载妈祖神像以行。
有关海神文化的文献主要有《天后显圣录》《湄洲志》《天后照应录》和《圣迹图志》等诸书。明万历年间高澄前往琉球,在他的《使琉球录》一书中有一段生动的记载:“船摇荡于暴风雨中,篷破、杆折、舵叶失、舟人号哭、蕲于天妃,妃云立即换舵可保平安。在巨浪中舵叶重两三千斤,由于神庇,力量倍增,平素换舵须百人以上,今日船危三数十人举而有余”。道光九年,澳门人赵永箐《重修澳门妈祖阁碑记》中,有关于闽南人重修妈祖阁的记载:“澳门之妈祖阁神灵尤著,土著于斯者,固皆涵濡厚泽……至省会之巨室大家,岁资洋舶通商,货殖如泉……崇奉禋祀,永永无穷者也。”妈祖信众不仅为重修妈祖阁碑积极捐献银两,亦常到澳门妈祖阁烧香祭拜。
人类向海洋发展的力度和广度,取决于所在历史时期个体或集体对资源、利益、财富乃至安全的依赖程度,同时也要依据技术条件和自然环境。海洋作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广阔空间,也就逐渐吸引世人的眼光。历代对妈祖的敬仰,反映民众对海神崇拜与认同的文化心理。妈祖文化是海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原载2014年8月9日《湄洲日报》)
知识出处
《妈祖之光》
出版者:海峡文艺出版社
本书收录有关妈祖文化的文章,分为播照环宇、辉耀史河、闪烁民间、出彩艺文、沐浴人事、光映论坛等六章,包括有《海外妈祖溯祖庙》《妈祖信仰在美国》《妈祖与海洋文化》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