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市图书馆
莆田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莆田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妈祖与海外华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妈祖之光》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20000047
颗粒名称:
妈祖与海外华侨
分类号:
B933
页数:
2
页码:
063-064
摘要:
本文原载2014年2月15日《湄洲日报》,介绍了妈祖与海外华侨。商人和华侨抵达目的地贸易获利后,认为是妈祖灵应,将妈祖的信仰逐渐在海外传开。
关键词:
文化
妈祖
海外华侨
内容
蔡襄在《荔枝谱》说,闽省荔枝运到朝鲜、日本、琉球、暹罗等地。可见宋时莆田的荔枝和航运很发达。但当时科学落后、航行设备简陋,人们出洋经商或移居国外,只好虔诚地祈求妈祖庇佑。所以,商人和华侨抵达目的地贸易获利后,认为是妈祖灵应,将妈祖的信仰逐渐在海外传开。
明代在船中设神位奉祀妈祖的情况相当普遍。据《荷兰东印度公司时期中国对巴达维亚的贸易》一文中,对中国帆船的海员离开厦门时的情景进行了生动的描述:“他们支付出口关税,然后海员们从船上的神龛取出海上女神妈祖的塑像列队携至寺庙并献上祭品,以祈求航行得以一路平安。这种对寺庙的礼拜经常伴随戏剧性的演出,而全体海员共享已经作为祭品之用的酒以及盘碟上的肉、鱼、菜。,事毕,这尊塑像携回船上,在一阵紧锣和炽烈的鞭炮声中,锚被拉起,帆篷被扯起,接着这艘超载的船只徐徐驶出海洋。”
当他们到达目的地时,更加笃信妈祖灵应,对妈祖的信仰也更虔诚。他们安全上岸后,在近海之处搭起简单的房屋,一来奉祀妈祖,感谢其庇佑之恩典;二来作为大家暂时的栖身之所,以求下一步之进展。如马六甲的宝山亭乃华侨蔡士章于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集资创建。“今该亭所祀之神,右为蔡士章,中为三保公,左为天上圣母。此庙系华侨有相当地位后所建,非舶人所创建,然所祀者仍念念不忘天上圣母。”又如新加坡福建会馆曾设在天福宫里,天福宫主殿的主神即为妈祖,清光绪皇帝曾亲笔为其题写了“波靖南溟”的匾额,中国派驻新加坡的第一位领事左秉隆也奉献了“显彻幽明”的匾额。
据老华侨说,在新、马二国,哪里有兴安会馆,哪里有福建莆仙人聚会的地方,哪里就有天后宫。马来西亚兴安会馆总属下的27个兴安会馆,个个会馆的最高一层总有富丽堂皇的天后宫,毕恭毕敬地供奉着天上圣母。海外的妈祖庙大都是华侨所创建。如新加坡“天福宫的正殿是崇祀庇护航海的神灵一天祀”。在天福宫的正殿里,尚悬挂着这样的一副对联:
“惟神拯航海千百国生灵,宇庙宏开,藉与三山联日雨;此地为涉洋第一重冲要,帆樯稳渡,又来万里拜慈云。”从这副对联,我们可以看到其时出洋的华人对妈祖的信仰是何等虔诚。
(原载2014年2月15日《湄洲日报》)
知识出处
《妈祖之光》
出版者:海峡文艺出版社
本书收录有关妈祖文化的文章,分为播照环宇、辉耀史河、闪烁民间、出彩艺文、沐浴人事、光映论坛等六章,包括有《海外妈祖溯祖庙》《妈祖信仰在美国》《妈祖与海洋文化》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