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市图书馆
莆田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莆田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缘结妈祖 圆梦中华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妈祖之光》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20000034
颗粒名称:
缘结妈祖 圆梦中华
分类号:
B933
页数:
2
页码:
049-050
摘要:
本文原载2014年6月28日《湄洲日报》,介绍了的妈祖文化交流。其中包括多沟通就没有陌生感、多交流就会拉近距离等。
关键词:
文化
妈祖
交流会
内容
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具有亲和力、凝聚力和影响力。6月22日至24日,台湾南部38家地方妈祖宫庙的代表,为了申请加入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特地组团来妈祖故乡寻根谒祖、联谊交流。这也是该协会扩大和深化两岸基层民众交流的利好行动。3天的活动,给海峡两岸的妈祖信众留下很多美好回忆。大家在沟通交流中谈论最多的共同话题,就是真切体会到“中华妈祖情,两岸一家亲”的浓浓情意。
多沟通就没有陌生感
湄洲妈祖祖庙作为天下妈祖的娘家,全球各地妈祖宫庙信众都梦寐以求能够回娘家看看。只要有来妈祖故乡朝拜的,就一定要到祖庙进香,这是一种追根溯源的心灵追求。6月23日,台湾南部38家地方妈祖宫庙的妈祖信众代表心怀虔诚,来到妈祖祖庙进香。说到祖庙与台湾宫庙的渊源关系时,大家共同的感受就是“两岸文化同根,传承同脉”“两岸妈祖同一人,两岸民众共一家”。台南市七股龙德宫信众黄玉辉、黄义紘是第一次来大陆,他俩深情地说,他们祖上是莆田黄氏人,是托妈祖的福才能回到大陆,拜了湄洲妈祖,了结多年心愿,感觉很好。
联谊交流活动期间,台湾妈祖信众先后到秀屿妈祖文化中心、城区文峰宫等地。他们走农村、进市区,每到一处都得到当地妈祖信众的热情欢迎和热诚欢送。他们都说大陆民众很友好、很真诚。台湾虎尾慈龙宫的信众陈素云看到文峰天后宫组织多支民俗乐队载歌载舞前来欢迎,情不自禁地走到队伍前拍照,激动地说,“大陆朋友对我们的友好、热情,令人感动”,“太棒了,太过瘾了”。高雄道德院许诗敏说,“来大陆的感觉真好”,对两岸这次交流活动连说三声“赞!赞!赞!”她表示会把这里看到的一切,告诉台湾的亲朋好友,同时也要把妈祖精神传播给孩子们,让年轻人了解妈祖文化,了解妈祖精神。
多交流就会拉近距离
随着两岸交流越来越频繁,来妈祖故乡的台湾妈祖宫庙代表也越来越多,妈祖精神力量更是越来越强大。今年74岁的台湾云林北港朝天宫副董事长蔡辅雄,是两岸妈祖文化交流的推动者。他致力于两岸妈祖文化交流,在上世纪80年代初冲破藩篱率先来湄洲妈祖祖庙寻根谒祖。从第三届海峡论坛·妈祖文化活动周以来,在他的带动下,一共有500多家台湾妈祖宫庙回娘家谒祖进香,其中60%以上是中南部宫庙,90%以上是新面孔。为了传播妈祖文化,弘扬妈祖精神,这次他不顾年迈体弱,又带动台湾南部38家地方宫庙申请加人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让他们成为协会大家庭的一员。得到大家的称赞,他自己也感到十分高兴。
这次来妈祖故乡交流联谊的台湾妈祖信众都谈到,只有沟通,才能彼此了解,增进情缘;只有交流,才能密切亲情,增强共识。正如台湾民意代表萧慧敏所说,多沟通就不会有陌生感,多交流就会拉近距离。两岸基层民众交流,妈祖信仰文化是一条割舍不断的纽带。
两岸妈祖信众在面对面拉家常时,许多台湾妈祖信众纷纷说,来大陆交流觉得像回到家中一样亲切、温暖,两岸同属龙的传人,都是华夏子孙,大陆发展变化给台湾带来了大机遇。台湾高雄市大树久堂慈后宫主任委员林清田说,来莆田几次了,看到莆田一年一个变化,高兴。从莆田发展变化可见,福建以及大陆的变化太快了,感到欣喜。
缘结妈祖,圆梦中华。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常务副会长林国良说,这次联谊交流活动,两岸妈祖信众代表追根溯源,沟通交流,抒发心声、祈求福祉,体现了两岸同胞同根同缘的血脉联系,寄托了两岸民众对和平发展的良好祝愿,表达了两岸同胞对梦圆中华的共同追求。
(原载2014年6月28日《湄洲日报》)
知识出处
《妈祖之光》
出版者:海峡文艺出版社
本书收录有关妈祖文化的文章,分为播照环宇、辉耀史河、闪烁民间、出彩艺文、沐浴人事、光映论坛等六章,包括有《海外妈祖溯祖庙》《妈祖信仰在美国》《妈祖与海洋文化》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