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市图书馆
莆田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莆田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多元的妈祖信仰传播途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妈祖之光》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20000024
颗粒名称:
多元的妈祖信仰传播途径
分类号:
B933
页数:
3
页码:
024-026
摘要:
本文原载2015年10月10日《湄洲日报》,介绍了闽西妈祖信仰传播途径。其中包括官员传播、商人传播、船工传播、移民传播、华侨传播、台胞传播等。
关键词:
文化
妈祖信仰
传播途径
内容
在宋时,闽西运送食盐等货物的人已经很崇奉妈祖,并将妈祖信仰融入汀州民众民俗信仰的大潮,使其成为民间十分崇敬和信仰的“妈祖女哩”。据统计,闽西地区有大小妈祖庙405座。经过自南宋后期至明代数百年的历史发展以后,随着妈祖神性的增强与神格的提高,妈祖信仰在闽西客家地区获得了迅速发展,供奉妈祖的庙宇四处出现。在永定居民点较集中的溪流旁边,妈祖庙宇星罗棋布,几乎遍及每个乡村。妈祖庙或建在水口、溪边,或建在城邑、乡村,有的甚至建在高山之上,都是当时民众为了适应航运或生产与生活的需要而建造的。闽西是客家人主要集居地。早在宋代,特别是明、清两朝,大批客家人外出谋生,其中以远赴东南亚、香港、台湾等地为多。他们回乡时,便把护自己平安漂洋过海的妈祖神像带回,建起一座座宫庙祀奉。于是,闽西的妈祖信仰传播途径出现多元化现象。
官员传播。官员是妈祖信仰传入闽西的重要途径。不管是闽西人外地为官退休回籍的,还是外地人在闽西为官的,都会身体力行倡建妈祖宫庙,祭祀妈祖。如长汀同庆寺的建寺者,是明末在宫廷当过侍臣的汀州书家马景一,据说他从京回汀时在闽江中遇到风暴,祝祷天妃护佑得平安,回乡后遂建了同庆寺。正厅奉祀释迦,楼上神龛安入妈祖塑像,上悬“护佑诸方”横额,成为兼奉妈祖的佛寺(现在的同庆寺不奉祀妈祖了,原来的妈祖圣像已迁至大圣阁二楼)。还有外地人到汀州地区做官把妈祖信仰带了进来。“康熙五十九年知县萧震在漳平东门外东山建天后宫”。
商人传播。闽西商人成为传播妈祖信仰的主体。闽西的汀江、九龙江航运商贸发达,商船成为传播妈祖信仰的主要途径。商人为了祈求妈祖保佑水上航行贸易和船民平安而兴建妈祖庙,奉祀妈祖的宫庙遍布水岸江边。尤其是闽西汀州商人经商,东达福州、漳、泉、兴化,南抵广东潮、惠,都是盛行妈祖信仰的沿海地区。他们接触妈祖信仰的机会多,加之做生意风险大,江上、海上漂泊危险,比一般人更需要祈求妈祖的庇护。永定县峰市的天后宫和连城县芷溪天后宫,都是运木材行商“木纲”创建的。闽西商家是传播妈祖信仰并在家乡兴建妈祖庙、天后宫的一支重要力量。
船工传播。从事水上捕鱼劳作的船工也是妈祖信仰的传播者。船工常遇险滩,往往无法抵御狂风骤浪的袭击,只好把平安的希望寄托给妈祖保佑,相信妈祖是神通广大的救难者,渔民农民的保护神,能主宰渔业气候优劣和水上捕鱼丰欠,能为船工除厄运获丰收。于是,船工们在沿江沿河水岸各处建起海上女神妈祖庙。随着妈祖信仰的广泛传播,闽西民间也盛传妈祖在江河中护航救难的许多神话传说。由此,船工们不仅把妈祖神像供奉在船上,安放妈祖神龛,随时在船上祭拜祈祷,而且还在闽西内陆江河边上兴建妈祖庙,长汀、上杭、武平、连城、永定、漳平等沿江的妈祖庙,大多是由他们倡建的。
移民传播。移民是闽西地区传播妈祖信仰的一支重要力量。闽西地区的林姓是第二大姓。林氏后裔兴建妈祖庙也比较多。例如永定西陂林氏,据说其开基祖是明嘉靖年间由福清来永定任职的一位知县,是著名的九牧林氏的后裔。因避海寇祸乱携眷定居西陂,子孙繁衍,成为今天的西陂林氏旺族。西陂天后宫就是这支林氏家族在乾隆二十五年兴建的(一说始建于嘉靖二十一年)。类似西陂林氏这样由福建沿江沿海地区移入闽西客家地区的家族还很多,他们原先有较多的机会接触和信仰妈祖,入居汀州后为了维护家族的旧有信仰而兴建妈祖庙。还有一姓或多姓共建的现象。如永定坎市卢姓族人兴建坎市天后宫,文溪张、林、郑等众姓合建文溪天后宫,以祈妈祖护佑平安。
华侨传播。闽西华侨也是妈祖信仰传播的参与者。如福建省著名侨乡永定县下洋镇的中川汤子阁天后宫,宫内楹联写道:“满耳松涛,风护征航通四海;漫山竹影,雁传归讯值千金。”同样是把妈祖奉为江河湖海航行保护神,寄托着涉江、涉海人家祈求漂洋过海的亲人平安的美好愿望。相当部分的天后宫与漂洋过海的华侨捐资家乡妈祖庙的建设有关,如龙岩市东城天后宫、永定下洋汤子阁天后宫、长汀县汀州天后宫、连城县庙前芷溪天后宫等都与华侨关系密切。与华侨关系最密切的有龙岩市天后宫(县级,位于龙岩中心城市东城)和永定县下洋镇汤子阁天后宫,包括东南亚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祖地在龙岩的华侨都纷纷捐资,把天后宫建得金碧辉煌。
台胞传播。在闽西的妈祖宫庙,有相当部分与台湾有关系。大都是祖籍所在地的台胞回乡捐资修建天后宫,如连城庙前芷溪天后宫、长汀汀州天后宫、龙岩新罗区江山铜钵天后宫、南城南桥坂天后宫、适中王乾天后宫、永定培丰文溪天后宫、湖坑洪坑天后宫和漳平永福天后宫等都有台胞的捐资。与台湾关系最密切的要数长汀汀州天后宫,该宫是台湾嘉义县笨港天后宫和台中县的龙天宫的“祖家庙”300年前汀州天后宫分灵渡台,汀州妈祖神像今犹存。2001年3月,台中龙天宫组织了100多,人的进香团,护卫分灵渡台的妈祖銮驾回汀州省亲。从此,每年都组团“回娘家”。据称,分灵渡台的汀州妈祖,在台湾被尊称为“汀州妈”“汀州天上圣母”,朝拜者甚众,香火鼎盛。如今两地天后宫经常互邀参访。
(原载2015年10月10日《湄洲日报》)
知识出处
《妈祖之光》
出版者:海峡文艺出版社
本书收录有关妈祖文化的文章,分为播照环宇、辉耀史河、闪烁民间、出彩艺文、沐浴人事、光映论坛等六章,包括有《海外妈祖溯祖庙》《妈祖信仰在美国》《妈祖与海洋文化》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