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妈祖文化的多重性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文化妈祖研究》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10000989
颗粒名称: 第四章 妈祖文化的多重性
分类号: B933
页数: 11
页码: 76-86
摘要: 本章记述了妈祖文化的多重性,其中包括了海洋文化元素、宗教文化元素、文化特性等。
关键词: 妈祖 文化研究 多重性

内容

作为一种特色文化,妈祖文化具有多重性的特征,我们很难从单一视角去判断妈祖文化的属性。客观说,妈祖文化是一种复合型文化,是海洋文明与农业文明融合、碰撞产生出的一种文化,是海洋文化与儒释道文化融合的集成文化同时,也交融了其他类型的文化,显示出妈祖文化极大的包容性。
  第一节 海洋文化元素
  妈祖文化源干海洋、兴于海洋,在妈祖文化的因子中首先包含海洋精神,诚如2016年3月7日李克强总理在参加全国两会福建代表团审议时指出的:“妈祖文化就包含着海洋精神”
  从海洋文化的一般性特征而言,妈祖文化显然具备海洋文化的性质。从海洋文化的社会经济生活的视角来看,主要体现在重商性、外向性和生命的本然性。
  海洋文化重商性的本质就是逐利从妈祖信仰产生的历史背景来考察,宋代当时受到北方金、辽等政权的打击,原有的陆上向欧洲腹地的丝绸之路被切断,与外国的商贸被隔绝,这对偏安于南方的宋朝政权的经济来说是极为不利的,出于国内政权的稳定性,势必要面向海洋,大力发展海上贸易而当时的福建沿海等地,航海业十分发达,正如苏东坡所说的:“福建一路,多以海商为业。”于是,妈祖信仰顺着时势的需要,随着航海者、海商、船员等赴海外经商贸易及华人的迁徙而迅速传播到世界各地。
  海洋文化的生命本然性与妈祖文化的仁爱精神,珍爱生命,救苦救难,慈爱为怀,是一脉相通的。面对大海时,人的生命显得渺小和脆弱,让人感到生命的珍贵性,也让人感受到与大海搏斗时,团队精神的重要性。在妈祖的传说与故事中有着不少在海上显灵的事迹,充分体现出对生命的珍重与热爱。妈祖文化所饱含的人文关怀,悲天悯人的精神以及大爱无疆的高尚品格,使靠海为生的族群不可避免地对妈祖产生依赖与崇拜。从海洋文化对异域文化吸纳的视角来看,主要体现在“多元性”和“兼容性”等。妈祖信仰自宋以降,在海外建有千余座的妈祖宫庙,呈现出极强的生命力,究其原因,一是妈祖文化能够与当地民俗文化融为一体,充分体现出妈祖文化的兼容性;二是妈祖文化的本身就具有多元性,其元素不仪源于中国的道教或是儒教,或是产生于印度的佛教,或是被誉为天主教的第七教母,乃至日本人创造的天母教等,无一不体现出妈祖信仰的多元性、兼容性和开放性。
  从人类海洋文明的视角来看,海洋文化的特性主要体现在“开放性”与“进取性”等。开放性在妈祖文化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几乎可说是全面、不排外、无禁忌的,妈祖宫庙在世界各地的建立即能充分地表明这一点。而海洋文化的逐利性的前提是敢于冒险,敢闯敢创,这一特征正是妈祖精神中的最为宝贵的品质之一。妈祖正是不惧险象环生的大海,为救护海上落难的民众而牺牲自己的生命其事迹充分体现出了人类敢于战胜大自然、敢于拼搏的大无畏精神,正是这种精神激励着世世代代国人不畏艰险漂洋过海,建立功业。
  在浩如烟海的妈祖文献资料中,有关海洋文学、海洋习俗、海上交通史、外交史、海洋科技史等领域无不涉及。
  第二节 宗教文化元素
  妈祖文化作为一种民间信仰文化,有着若干宗教性的特征,并且具有多种宗教的元素,但不宜简单地归类于某一宗教。
  一、从妈祖经书看妈祖文化中的宗教诸元素
  1.妈祖经书与道教
  《太上老君说天妃救苦灵验经》是流传较久、范围较广、影响较大的一本妈祖经书,显然太上老君本身就是道教代表性人物,经书所写的经文多是宣传道教的内容,如经文中有《天妃救苦灵符》中写道:天妃灵符,如有急告焚香,念前咒七遍,书此符,用井花水磨乳香调服,自然安好,无不应验。符是道教消灾解难所使用的方式,有别于其他宗教,显然,道教把妈祖列入其信仰体系之中。
  2.妈祖经书与儒家教化
  赖玄海编撰的《湄洲慈济经》中明显带有儒家文化的倾向,诸如:孝是富贵根,德是子寿源……其内容多有劝人为善的语句台北版《天上圣母经》中极力提倡忠、义、孝、仁、慈、廉,鼓励百善行,孝为先,警告万恶孽,首淫痴,鼓励妇女当贞妇、烈女等,并把儒家极力推崇的孔子、关公、康熙、岳飞、文天祥、杨震、范宜坚等诸多人物写入经文,体现了儒家宣教化人的蕴意。
  3.妈祖经书与佛教
  传妙是一位出家僧人,所撰写的《天上圣母经》无不渗透着佛教的元素,如:末法转时,众生造业深重,世道崎岖,人心奸讦莫测,盖谓受身之后,去圣时遥,佛法无因见闻,因果历然不信……
  综上所述,儒释道文化在妈祖文化中各有体现。
  二、从《天后敕封志》看妈祖文化中的宗教诸元素
  1.佛教元素
  妈祖传说与故事的《礼佛求嗣》中描述,林维悫夫妇为再得一子,在观音庙晨斋祷观音菩萨再赐给他们一个儿子,以“愿得哲嗣,为宗支庶”这个传说表明妈祖的诞生是其父母通过求佛而得来的。
  黄仲元(又名黄四如)在《圣墩顺济祖庙新建蕃厘殿记》中记载:“湄洲故家有祠,即姑射神人之处子也”,又云:“泉南、楚越、淮浙、川峡、海岛,在在奉尝;即普陀大士之千亿化身也”。
  2.道教元素
  《窥井受符》描述,林默在十三岁时,一位老道授给她一卷《玄微秘法》。而在十六岁时,与女伴窥井照妆,得到了铜符。妈祖的过人之术原是道士传授的。
  3.儒家元素
  妈祖图志中说,林默八岁时,始从塾师启蒙。从当时的文化教育情形来看,理当是私塾,且读的是儒家经典。妈祖传说与故事中的许多情节讲的是孝悌的故事,诸如伏机救亲等。后来到民国时期,曾有把妈祖庙改为孝女祠等一事,也都说明了妈祖的故事中充满着儒教文化的元素。
  4.佛道同体
  《天后诞降》画的是妈祖的诞生的情形,站在云端上前来祝贺的一似是观音,另一似是道教人上。似寓意着佛、道两教共贺妈祖来到世上。如图所示。
  三、从妈祖宫庙供奉的各类宗教神像中看其宗教成分
  儒释道一体。以台湾台中万春宫为例,同诞天后瑞霭香祀的神明有观音、佛祖、玉皇上帝、三宫大帝(天宫、水宫、地宫)、南斗星君、注生娘娘、十八罗汉尊者、吕仙祖,张恩溥天师、九天玄女、千里眼、顺风耳、城隍爷、福德正神、福德娘娘、文昌帝君、包公、开台圣王(郑成功,又称国姓爷等)、神农大帝、关公、鬼谷先师、九天司命真君(灶君)等神像,还有施琅、蓝廷珍(1664—1729年,福建漳浦人)。“康熙六十年,平定朱一贵之乱有功,朝廷任命蓝廷珍为台湾镇总兵,后开发台中市南屯区,命名为“蓝兴堡”,闽粤移民日益增多,成为繁荣的大墩街”1
  四、从妈祖宫庙祭祀主持看妈祖文化的多宗教成分
  台湾万春宫的祭祀活动是由道士主持的。“1951年万春宫正殿两廊竣工时,请嗣汉天师府六十三代张恩溥天师主醮,举行庆成大典。自1959年礼聘张恩溥天师主醮,从此,以道教科仪为主的法会,成为万春宫重要祭典的主要方式。并按礼仪规范及献酒祀神,如主祭者须身着长袍、马褂等完成三献礼。”1万春宫的祭祀是以道教仪式进行的,但万春宫里的联文却具有浓厚的佛教色彩:“天竺十方参善果,湄洲壹水净尘心”,体现出妈祖文化融入佛教的元素。
  而在万春宫的重要祭典更是举办有儒释道及地方神明共祭祀的活动,极具中国民间宗教信仰色彩,法会内容兼有佛教诵典,又有道教科仪等。如下表2:
  万宫1983年举办的“庆祝万春宫天上圣母湄洲晋香六十周年祈安吉祥祭典”上主持人的献词也充分体现佛、道同体的成分:“……圣母……以纯阳之体飞升得道,……得观音大士的真灵而悟至道,是故时时以菩萨的慈悲心肠,运用道家的法力,佐国家亿万年元疆之治,安邦定国,救世救人,扶危济众……”1
  福建龙岩中都镇的云霄阁天后宫(西陂天后宫),建于明嘉靖年间,系土木结构,层叠式塔形,共七层,高20多米,底层前堂为夫人宫,后堂为仙师殿,供奉仙师菩萨,第二层为观音殿,第三层为玄天帝殿,第四层为北帝祖师殿,第五层为天后圣母殿,第六层为魁星点斗殿,第七层为钟鼓,多种神灵共祭一堂。
  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乌石天后宫摆放的各路神明,其中有妈祖,佛教的规音,道教的土地公、财神,还有民间信仰的关公等。
  五、从妈祖宫庙楹联中看妈祖文化的组成成分
  江西省南昌市石头街的天后宫的楹联写得很直白:“非仙非佛,女中神圣;曰后曰母,天上懿徽”广东顺德勒流镇众涌村的天后宫有一副楹联是这样写的:“道非仙佛,心是圣贤,历代礼庄严,亦将舍道求心,并借慈云作师范;功息波涛,德深雨露,一村供烟火,不过积功崇德,未遑伏地拜神权”
  台湾桃园县中坜镇的仁海宫有一副楹联:“仁风扬福地之庥,母恩广布;海国得慈航而济,后德普沾”,突出妈祖的“仁”,而“仁”则是孔子学说的核心所在。
  新加坡南湾的直落亚逸街的天福宫的一副楹联:“妃后普徽称,化身是童真菩萨;
  佛山同正果,低头拜三世如来。”
  黄茂笙所作的一首诗更为直白地道出了人们对佛道二教混同一体的认识:
  稻江建醮1
  神佛于今已混同,观音关帝城隍公。
  圣神毕竟真平等,玉帝坛依妈祖宫。
  在歌颂妈祖的诗人中不仅有儒者,还有僧人,如清代僧人释心越2作了一首《天妃尊新建开光偈》3
  神功普覆大千界,圣德昭彰四海春。
  点出双眸光灿烂,威蒙福利泽斯民。
  福建漳洲芗城区上街妈祖庙有一副李威4撰写的楹联:“泽普安澜宏愿独施三教外,功高寿世伟仪崇报百神班。”把妈祖信仰提高到三教以上,确是独别出心裁的一副楹联。
  山东即墨市天后宫主持是僧人,而门前广场却矗立着幡杆。诸此种种,都充分地表明了妈祖文化的多重性。
  第三节 其他文化特性
  一、妈祖文化是一种母亲文化
  仁是儒文化的核心。什么是仁,《论语》中有孔子明确的回答:“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孔子在《论语》中关于“仁”的论述达109次之多,可见,孔子对仁情有独钟,在整个儒家思想体系中,“仁”是基础。
  孟子说:“仁,人心也。”孟子的仁,指人心,即人皆有之的“恻隐之心”,仁爱之心。
  在妈祖传说中表现出了强烈的母亲特质,即对他人如儿女般无私的爱。其仁爱、仁慈、仁德,令人倍觉可亲可爱。
  比如《天后圣母圣迹图志·祷苍穹雨济万民》记载:“后年二十一,莆大旱,父老咸举非神姑莫解。尹诣请许之,拟壬午申刻。当雨至期,大沛甘霖,遂获有秋,人皆欢呼颂德。”体现了妈祖普济天下的“仁爱”之心在妈祖传说“圣泉救疫”中记载:宋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兴化一带发生瘟疫,众生无药可治,有一村民梦见妈祖,说离海边不远处有甘泉,可以治病,于是第二天众人去挖掘并取水饮用,果然水到病除。在明《三教搜神大全·天妃娘娘》中提到“尤善司孕嗣”:有某妇,醮于人十年不孕,万方高禖终无有应者卒祷于妃,即产男子嗣。凡是有不孕者,随祷随应。尔后在民间以天后娘娘作为司孕育的主神来供奉,与观音菩萨一样有着送子娘娘的职能另有一传说:“妇人饲子者,将往田园或采捕,以其儿置庙中,祝曰:‘姑好看儿’,去。竟日儿不啼,不饥,不出阈。暮,各负以归”这些传说体现了妈祖的仁爱之心。对妇女、儿童的保护是妈祖传说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纵观妈祖的传说,普世济民仍占了很大篇幅,急民众之所急,忧民众之所忧,乐民众之所乐。在民众的心目中妈祖是一个可亲、可爱、可靠、可信的“母亲”黄四如在《圣墩顺济祖庙新建蕃厘殿记》1一文中对妈祖与其他诸神进行过比较,他认为:“他所谓神者,以死生祸福惊动人,唯妃生人、福人,未尝以死与祸恐人,故人人事妃,爱敬如生母。”妈祖是一尊不以生死祸福威慑人,而是一味保佑人的神,也正是妈祖精神中这种特有的宽容、和谐内涵,使得妈祖这尊女性之神,具有了更多的母爱色彩,具有了更多的亲和之力和大爱无疆的精神。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妈祖是水神,属阴,且妈祖以女性形象出现在民间信仰中,是中国三大女神(观音、碧霞元君、妈祖)之一,妈祖不但具有一般神灵的共性,而且还具有女性神灵所特有的个性特征,如博爱、善良、富有人文关怀与悲天悯人的情味。在妈祖文化中是没有种族歧视的,具有无条件、无差别和无私的爱正是这些特征,妈祖形象呈现出母亲的特质。由于妈祖身上所具有的这些共性与其自身鲜明的个性,使其在世界文化遗产的大家庭中展现了自己独特的价值。
  二、妈祖文化是一种和平文化
  “2000年12月在马德里召开的和平文化国际会议上发布的《和平文化宣言》中对和平文化的定义是:和平文化是基于社会各级和在国际间遵从自由、正义、民主、容忍、团结、合作多元化文化多样性对话和谅解的原则,和平文化的更充分的发展来自有利于促进个人、群体、国家之间的和平的价值观、态度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1这就从国家与个人两个层面说明了和平文化的努力方向。
  可以说在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哲学思想体系中,“和”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是展现东道国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最佳场合,在2008年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上表演的团体操中所展现的“和”字,正是孔子的人文理念——和为贵的充分体现,正是中华民族向世界传递出“和平共处,共同发展”的强烈愿望。妈祖是以和平、自由、平等、共存的形象被冠以“和平女神”的称誉。中华民族自古以来追求的“和”在妈祖精神上得到充分的展现。妈祖最富有特色之处是她的宽容与和谐,“和”是妈祖区别于其他神祇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中华海洋文化与西方海洋文化一个极为重要的区别比如西方所崇拜的海神波塞冬是由希腊人创造的一个管辖海洋、江河、湖泊的神,在其传说中我们可以看到波塞冬神格的多重性,他既是海上保护神,同时也是推行海上霸权,对弱势群体欺凌掠夺、扩张侵略的战争之神,当然这与西方传统海洋观的扩张行为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郑和的七下西洋是历史的壮举,更是和平之旅。郑和与海上丝绸之路、郑和与妈祖、妈祖文化与东南亚都有非常密切的联系。妈祖文化的重大意义之一是她把中华民族爱好和平、共谋发展的理念传出国门,走向世界。在与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中,表达和平共处、和平发展、共建美好家园的共同愿望。
  三、妈祖文化是活态文化
  妈祖文化自诞生以来就有与其他民间信仰不同的特质,即有官民同敬的文化特点。妈祖文化中爱国、护国品质以及对社会起到稳定作用的功能等总能为各时代的统治者所青睐、所推崇。在近千年历代皇帝对妈祖的敕封到当今政治领导人对妈祖文化的重视也足以说明了妈祖文化是与时代同在的,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总能赋予妈祖不同的功能。同时在信众心里,妈祖是位可信赖的女神,民众有什么愿望和企盼愿意向其倾诉,向其祷告,希望其保佑妈祖信仰一直具有安定民众心灵的作用,并由此为社会提供一份安定的支持。随着各个朝代的加封和民众信仰热诚的增加,妈祖的神灵光环越来越多,由最初的海洋保护神,发展到大江大河,再到有水的地方就有妈祖随着妈祖文化的不断延伸扩展,不仅在沿海沿江的省市有妈祖文化,而且在云贵高原、东北的林海雪原都有着妈祖的足迹妈祖的神格不仪限于海神了而且也是生育之神、医神等,她的神力无所不能,无所不包,最后竟成为万能神明了。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民众的需求是一种文化发展的动力。
  妈祖信仰的重要价值之一就是充分体现出人类敢于战胜大自然、敢于拼搏的大无畏的精神;这种开拓进取,勇于“闯”与“创”的精神,极大地激发了人们的拼搏热情,与21世纪的创新精神相当吻合从千百年来历史的发展而论,妈祖与华人华侨有着不可分割的文化渊源关系,她对华人华侨闯天下,走世界起着极为重要的心理支撑作用,世界绵绵不断建成的妈祖宫庙也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妈祖文化之所以能在不同地区顽强地落地生根,乃至生长为参天大树,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也在于妈祖文化极高的亲和力,在不同的地域能够与不同的地方文化快速而无间地融合在一起。
  妈祖文化充分体现出了人类无私奉献与博爱的精神;体现出人类共有的大同世界、和平世界的理想追求等,这些都是人类共有的价值观,人类永恒追求的理想。这也是妈祖文化穿透千年的历史风云而历久弥新,越发显示其强大的生命力与影响力的原因所在。
  四、妈祖文化是世界性文化
  妈祖信俗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保护名录,它标志着妈祖文化正式被列入文化人类学的范围内。在妈祖身上体现的大爱、自由、平等、正义、和平的宝贵特质,具有普遍的文化人类学意义,具有普遍的“人类共同价值观”,尤其是“和平”的理念,充分表达了全人类共同的心声,是人类永恒追求的理想。
  妈祖信仰有二亿多信众,宫庙万余座,分布在世界四十多个国家。有的妈祖信众创造性地把妈祖信仰与其他信仰结合在一起。如“在泰国曼谷达挠路的玄天上帝庙是一座以玄天上帝为主神、妈祖、观音等诸多神明为陪神的中式庙宇,然而泰国人却把此庙称为虎庙。据传说:有一位武士,侍母极孝。一日,其母遇饿虎,将被虎噬,武士赶至,以身饲虎,母得幸全无恙。武士死后,化为虎神,泰人遂立庙祀之。于是,华人华侨信仰的玄天上帝、妈祖等神明与泰国人民信仰的虎神,便在同一庙中祭祀,混为一体,显示了中泰两国宗教文化的融合与交汇。”1“日据期间的台湾,日本人中治稔郎融合了日本天照大神与台湾天上圣母信仰而创立的‘天母教’的教会,为了吸引信徒,中治稔郎于1925年特别到湄洲迎请湄洲妈祖来台。”21954年在菲律宾马尼拉举行的祈祷大会上,天主教皇也把妈祖封为第七圣母。妈祖信仰具有强大的适应力与融合力,数百年来落地于各地的妈祖文化快速地与当地的民俗文化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世界性的文化,从这个层面来说,妈祖文化是东方海洋文化的一面光辉旗帜,妈祖文化具有的世界性文化的特征无疑对我们践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能起到民心相通、相融的积极作用。

附注

1 张桓忠:《万春官志——蓝兴、大墩、台中妈祖信仰的历史发展》,台中万春宫管理委员会出版,2014年版,第368页。 1 张桓忠:《万春宫志——蓝兴、大墩、台中妈祖信仰的历史发展》,台中万春宫管理委会出版,2014年版,第131页。 2 张桓忠:《万春官志——蓝兴、大墩、台中妈祖信仰的历史发展》,台中万春官管理委员会出版,2014年版,第343页。 1 张桓忠:《万春宫志——蓝兴、大墩、台中妈祖信仰的历史发展》,台中万春宫管理委员会出版,2014年版,第133页。 1 刘福铸,王连弟:《历代妈祖诗咏辑注》,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年12月,第403页。 2 释心越,浙江金华人,8岁出家苏州报恩寺,清康熙十五年,东渡日本住持兴福寺。 3 刘福铸,王连弟:《历代妈祖诗咏辑注》,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年12月,第205页。 4 李威,清乾隆四十三年进士,历官刑部郎中、广州知府。 1 黄四如:《圣墩顺济祖庙新建蕃厘殿记》∥黄鸿恩主编:《莆阳黄氏文献丛书(莆阳黄四如集)》,大众文艺出版社,2007年12月,第1版,第105页。 1 刘红婴:《世界遗产精神》,华厦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第2页。 1 李天赐:《海外与港澳台妈祖信仰研究》,华夏出版社,2008年8月,第1版,第146页。 2 张珣:《妈祖·信仰的追寻续编》,台湾博扬文化事业有限公司出版,1998年11月,第1版,第242页。

知识出处

文化妈祖研究

《文化妈祖研究》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本书分上、下两册,上册由十一章组成,对妈祖文化作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下册是“妈祖宫庙辑纂”,对历朝历代的妈祖宫庙作了统一的辑纂。具体内容包括:绪论、妈祖文化溯源、历代妈祖神格嬗变探源、妈祖文化的多样性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