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妈祖信仰的精神内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文化妈祖研究》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10000980
颗粒名称: 第三节 妈祖信仰的精神内涵
分类号: B933
页数: 2
页码: 4-5
摘要: 本节记述了妈祖信仰的精神内涵,概括了儒道释文化中的 “仁”是妈祖精神的基石、“义”是妈祖精神的核心、“勇”是妈祖精神的支撑点、“和”是妈祖精神的终极目标等。
关键词: 妈祖信仰 精神内涵 文化研究

内容

妈祖文化是一种活态文化,无论从清道光十二年壬辰重编的《天后圣母圣迹图志》的四十八幅图,清乾隆年间的《敕封天后志》中的四十九幅图,福建莆田市文峰宫悬挂的六十四幅图,明朝中叶福建宁德霞浦松山天后宫的六十四幅图(内容与文峰宫略不同),或是遍及世界各地妈祖宫庙中悬挂的匾额、楹联、各式各样的壁画、雕刻等无不充盈着中华儒释道文化与海洋文化的元素,由此多层次多角度地折射出了妈祖精神的丰富内涵。
  一、儒道释文化中的 “仁”是妈祖精神的基石
  “仁”是孔子学说的核心,也是儒家思想的基础,包括了孝、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孔子在《论语》中关于 “仁”的论述达 109次之多;关于什么是仁,《论语》中有 “樊迟问仁。子曰: ‘爱人。 ’”《道德经》曰: “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又说: “与善人 ”老子的 “仁”即怀有 “道、德”的仁者;佛家认为众生皆苦,众生平等,深含悲悯,饱含 “仁”意。无论是儒家或佛家或道家都把 “仁”放在极其重要的地位。黄仲元1指出:“他所谓神者,以死生祸福惊动人,唯妃生人、福人,未尝以死与祸恐人,故人人事妃,爱敬如母,中心向之,然后于庙享之。……神之报乎,犹亲之爱其子孙 ”2妈祖之所以 “人人事妃,爱敬如母”的慈悲和大爱,正是儒释道 “仁”的思想的综合体现在妈祖的一系列故事与传说中都充分地体现以仁为核心的思想,这是妈祖文化传颂千古的根本所在。
  二、 “义”是妈祖精神的核心
  孔子推崇 “杀身成仁”,孟子提倡 “义,人之正路也”,推崇 “舍生取义”,古人又云: “由义为荣,背义为辱”,中国传统道德把 “仁”与 “义”作为荣辱观的主要标准。从妈祖传说中可以看出,妈祖不仅大慈大悲,而且富有明辨是非、匡扶正义、扶正祛邪的正义感。
  三、“勇”是妈祖精神的支撑点
  勇敢是面对危险或困难时表现出来的一种无所畏惧的行为品质。无论古今中外,勇敢是一切人士取得成功的必备条件,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基本动力。孔子说仁者必有勇,“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孔子认为,勇敢要与仁、义、智相结合才有意义,并认为,伸张正义是勇、扶弱济贫也是勇。
  妈祖文化因海而生、因海而兴,海洋赋予妈祖海洋文化的特性。从海洋文化的社会经济生活的视角来看,主要体现在重商性,而重商性的目的是逐利,在“天下至险,莫于海”的年代,人的生命面对大海时显得孤弱、无奈,此时,只有寄托于神明的保佑,才能得到心灵上的安慰和敢于冒险的勇气,妈祖成为许多敢于漂洋过海的先人们的精神支撑,也促使人们在艰难困苦的境况下相互抱团与相互关爱。在妈祖的故事与传说中,无论是伸张正义或是扶弱济贫都是以勇为当头,以勇为前提的,而这正是妈祖精神中的最为宝贵的品质之一。
  四、“和”是妈祖精神的终极目标
  “和”在中国哲学中处于核心地位。儒家主张“和”《中庸》说:“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强调“和而不同”。道家强调“和”,道家经典《周易》认为“和”是宇宙之法则,天地间万物“和”为最可贵。《老子·四十二章》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以抱阳,冲(中)气以为和。”佛家也主张“和”,讲“六和”:身和同住、口和无诤争、意和同悦、戒和同修、利和同均、见和同解。和谐是佛教的核心价值和主要精神。可以说在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思想体系中,“和”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在中国人的思想意识深处“和”的观念最为根深蒂固。在联合国宪章中,也把维持国际和平与增强普遍和平放在联合国的宗旨之中可以说,追求和平,是人类社会的普遍愿望与追求的目标。“和”在妈祖故事中比比皆是,这也是妈祖区别于其他神祇的一个重要特征,可以说,在妈祖故事中表现出来的“和”,也集中反映了儒释道“和”的价值观

知识出处

文化妈祖研究

《文化妈祖研究》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本书分上、下两册,上册由十一章组成,对妈祖文化作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下册是“妈祖宫庙辑纂”,对历朝历代的妈祖宫庙作了统一的辑纂。具体内容包括:绪论、妈祖文化溯源、历代妈祖神格嬗变探源、妈祖文化的多样性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