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市图书馆
莆田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莆田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古方今施有应与不应 合哉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医林采英》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10000965
颗粒名称:
古方今施有应与不应 合哉
分类号:
R249.76
页数:
2
页码:
207-208
摘要:
本节介绍了在临床上,症状与古方相同,使用时有的取效,有的却不能如愿。想成为一位为人民解除疾苦的医生,必须从中寻找各种原因。
关键词:
医论
古方
病症
内容
在临床上,症状与古方相同,使用时有的取效,有的却不能如愿。想成为一位为人民解除疾苦的医生,必须从中寻找各种原因。
徐大椿在《医学源流论》中已指出的四则。现简要阐述如下。
一则地气之殊。过去中医治病,非常强调道地药材,如黄连要四川的;泽泻要福建光泽的;山药要怀庆的。现在由于使用西药治病的副作用不断增加,人们对中药的信仰越来越高,光是道地药材,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因此就要扩大药物种植地方和面积,有南药北移的,北药南植的,如西南的天麻,全国各地移植成功,虽几经化验,其含量基本相同,但“所产之地,此乃其本生之土,故气厚而力全,以后转种他方,则地气移而力薄”。在使用古方时应根据药物的产地,对用量做必要的调整。如红花,产地为西藏的一般只用1.5~3克;而出产在河南、湖北、四川、云南、浙江等地的则一般使用到3~9克。
二则天生与人力之异也。古方当时使用之药,大多是生于山谷之中,“无气未泄,故得气独厚”。而今由于中药不仅在国内广泛使用,而且远销国外,仅深山老林中的一些药材,远不能满足治疗疾病的需要,所以现在大部分由人工种植。徐大椿说:“非山谷之真气,又加灌溉之功,则性平淡而薄劣。“在使用古方时应考虑除改变药量外,还要增加其他药物的协同疗效。如西洋参与移植参,虽同有大补元气、挽救虚脱之效,用在气虚欲脱、短气神疲、脉微欲绝的危重证时,移植参应较西洋参重用。或在亡阴时配熟地黄,亡阳时配附子,以增强效力。
三则种类之异。由于古今相隔几千、几百年,如徐大椿所说的:“古人所采,必至贵之种,后世相传必择其易于繁衍者而种之,未必皆种之至贵者,物虽非伪,而种则殊矣。”如临床上使用的黑心豆,不仅皮黑,心亦带绿。现在却以黑皮白心的豆代替,大失其色。金钱草产于四川,有产于广东,有产于浙江、江苏,亦有产于江西的,虽其名同,其用效各异。产于四川的有大金钱草,治疗肝胆结石较佳,豆科小金钱草,治疗痢疾、眼病、疹疮等;产于广东有豆科广东金钱草,治疗肝胆和肾结石;产于江西有伞形科江西金钱草,用于肾脏炎症和肾结石;产于江苏有唇形科金钱草,治疗膀胱结石较好。所以药名由于科属不同,其功效亦有差异,也应详细区别使用,方可取效。
四则名实之讹。徐大椿说:“当时药不市卖,皆医者自取而备之,迨其后,有不常用之品,后人欲得而用之,寻求采访,或误以他物充之,或以别种代之,又肆中未备,以近似者欺人取利,此药遂失其真..今之医者惟知定方,其药则惟病家取之,所以真假莫辨,虽有神医不能以假药治真病也。”
再则因人体质、古今、南北而异、加工炮制不法,以及煎药服法不尊,皆会引起不应。
知识出处
《医林采英》
出版者: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本书内容主要有医论荟萃、医案选辑、医话精选等,包括:生大黄治疗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黄连菖蒲汤治疗口腔溃疡、荆防汤治疗外感风寒、鼻针疗法及其临床应用、按摩疗法治疗面瘫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莆田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