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对西医妇科棘手问题显示出独特的优势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医林采英》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10000961
颗粒名称: 中医中药对西医妇科棘手问题显示出独特的优势
分类号: R249.76
页数: 6
页码: 192-197
摘要: 本节介绍了林荔在临床上使用西医疗法治疗妇科疾病遇到的棘手问题后,采用家父林文谋的临床经验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
关键词: 医论 中药 妇科

内容

家父林文谋,主任中医师,20世纪60年代毕业于福建中医学院(现福建中医药大学),从事中医临床和科研四十多年,精研《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等经典著作,主张博采众长,遵古不泥,创新不离本,辨证论治与专方专病相结合,擅长中医内科,屡愈难疾重症,对中医儿科、妇科,针灸亦尚精通,在全国性杂志上发表了50多篇学术论文。本人在临床上使用西医疗法治疗妇科疾病遇到的棘手问题后,采用家父的临床经验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一、宣肺泻水治子咳
  妊娠期中咳嗽不已甚或五心烦热、胎动不安,称为“妊娠咳嗽”,古称“子咳”。主要由于妊娠期间阴血聚于下以养胎,不能上承,以致肺燥而咳,久咳不愈。治疗上多以润肺止咳,而不宜使用滑利和降气之药。西药多以抗生素和镇咳药治疗。家父治疗久咳不愈者多以宣肺泻水法取得奇效。
  典型病例有,李某某,女,28岁。患者停经3个月,2月前因外感治疗后转咳嗽,经头孢氨苄滴注,复方磷酸可待因溶液等口服治疗2个月未见好转。后改用家父宣肺泻水法,予石韦20克,商陆、杏仁、苍耳子、僵蚕各10克,葶苈子(布包)、车前子(布包)各15克,桑白皮12克,甘草5克,水煎服,3剂后咳嗽即止。
  [按]妊娠咳嗽皆怕滑利动胎,据“有固无损”理论,大胆使用商陆、葶苈子,使肺中之水速去,邪无立足之处,嗽自止。
  二、软坚散结治急性乳腺炎
  急性乳腺炎,中医称“乳痈”,是初产妇常见病。多为乳汁不畅,淤积乳中,久而乳胀肿痛、发热。西药多用抗生素和解热镇痛药治疗。而抗生素治疗时间长,对婴幼儿吸乳不利。笔者使用家父软坚散结法,取得独特疗效。
  典型病例有,陈某某,女,25岁,初产妇。产后半个月,患者出现双乳肿胀、红痛,伴发热,体温39℃,经抗生素头孢拉定、吲美辛治疗3天,诸症未见好转,停用西药,给予牡蛎60克,麻黄5克,水煎服,2剂后患处红退、胀消、热除。
  [按]大剂量的牡蛎软坚,配合小剂量麻黄发散药力专一。临床上用此方治疗大量急性乳腺炎病例,一般只需2天,既速效又经济。
  三、外治妊娠肛裂大出血
  肛裂表现为大便时出血,疼痛难忍,属肛肠科。多以手术治疗为主。妊娠妇女碰到肛裂,怕术前麻醉影响胎儿,多不愿采纳手术疗法。笔者以家父外用药治疗可免除手术之苦。
  典型病例有,宋某某,女,30岁。患者停经8个月出现大便时出血,伴疼痛1个月,经肛肠科检查,排除痔疮可能,于肛门9点处可见一裂口,因害怕手术治疗,转笔者处笔者嘱其买50克阿胶,融化后搓成3粒橄榄大小样,每晚睡前塞1粒于肛门内,并以棉球胶布固定,第二天大便时去掉,连续3个晚上后,血止痛消,至今3年未见发作。
  [按]阿胶一般为内服止血补血药,很少外用,而使用此法治疗其他情况肛裂一样有效
  四、妇女腰痛治带下病
  腰痛是妇女常见病,常常找普通外科或骨科治疗,却忽略了妇科方面的疾病,所以往往效果不尽如人意。自古有“十女九带”之说,带下病时间长了引起全身的津液流失,导致脾肾双虚,最后出现腰酸背痛、肢体乏力,所以在治疗腰痛时要询问患者是否有带下病的历史,带下病治疗好了,腰痛自然不治而愈。
  典型病例有,黄某某,女,34岁患者自诉腰部疼痛5年,经中西医多方治疗,未见效果,腰椎拍片,CT检查,仅见腰椎轻度骨质增生。近来出现四肢乏力,腰酸背痛加甚又因白带增多,来我科求治,笔者予白术、苍术、柴胡、泽泻各10克,鸡聆花、椿根皮、白鸡蔻花、车前子(布包)、淮山药、金樱子、党参各15克,牡蛎20克,服药5剂后,带正常,腰酸背痛消失。
  [按]带下病中医主要分白带、黄带两大类表现,白带者治疗以健脾止带为主,黄带者治疗以健脾清热止带为主。家父以柴胡、白术、苍术、荆芥、车前子、鸡聆花、椿根皮、白鸡蔻花、牡蛎、淮山药等为主治疗带下病,若有黄带者则加黄柏,往往效果更佳。
  五、通塞并用治崩漏崩漏
  是妇科常见病,西医称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属急症,多采用刮宫等方式来治疗,但只能治标不能治本笔者采用家父通塞并用法收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典型病例有,李某某,女,40岁。患者诉近半年来月经前后不定期,每次量多带块状,经期多10天以上。一个月前突然大量下血,血色深红,伴烦躁不安、头晕,腹部B超排除了子宫肌瘤可能,经刮宫等治疗后止血就诊前一天,月经骤然崩下。笔者思家父曾说通塞法,即用牛膝12克,侧柏炭、地榆炭、地骨皮、藕节炭、仙鹤、莲草各15克,牡蛎20克,阿胶(另烊)、牡丹皮各10克,三七(另冲)6克,3剂后血止,至今年余月经正常。
  [按]崩漏血热者多加党参、焦山栀;血虚者加黄芪、人参
  六、化湿调营卫治围绝经期抑郁、失眠
  妇女围绝经期抑郁、失眠是临床上常见病症。由于工作忙碌和压力,近年来发病率有不断增加的趋势。西医多用镇静催眠药,抗抑郁症药物长期治疗,其治疗效果不佳,药量逐增,停药易复发。笔者使用家父化湿调营卫法来治疗,愈快而复发少。
  典型病例有,吕某某,女,45岁。患者由于家庭矛盾,对工作不满意和与周围人群相处不和谐等因素,造成抑郁寡欢、夜难入眠,时已两年,经地西泮、多塞平等治疗,初服有效,近来每晚服10毫克地西泮未能见效,一夜难眠2小时,整天头晕疲乏无力,工作无精打采。后转用中药化湿调营卫法治疗,予藿香、木贼、羌活、独活、威灵仙、半夏各10克,薏苡仁、酸枣仁、茯苓、夜交藤、远志各15克,甘草5克,服药5剂,后可安然入睡,一年余未复发。
  [按]日为营,夜为卫,营卫日夜轮转,当营不能入卫时,即难入眠,而湿易阻营卫,造成营卫不能调和,所以在化湿后自然使营卫调和平稳轮转。
  七、月经不调伴带下病先治带
  当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无定期,月经过多,月经过少,崩漏,绝经前后诸证,伴有带下病时,宜先治疗带下病。产生带下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脾虚肝郁,湿热下注,或肾气不足,下元亏损所致,亦有因感受湿毒而起者。据临床观察,以白带、黄带、赤白带为常见,治疗以健脾升阳、除湿为主,结合临床见症佐以疏肝固肾、清热解毒之品,当带下病治愈后,月经诸病大多自然而愈,若不能消除时再进行治疗也好得更快。
  典型病例有,吴某某,女,21岁。患者月经周期长短不定,少时10~15天,多时21~30天,量少,时或1~2天,时或10余天不尽,平素白带极多,色白。综合上述情况,余予傅青主的白带汤,5剂后月经、白带均正常。月经按时而至。
  [按]在治疗月经不调时,一般医生常忽略了治疗带下病。

知识出处

医林采英

《医林采英》

出版者: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本书内容主要有医论荟萃、医案选辑、医话精选等,包括:生大黄治疗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黄连菖蒲汤治疗口腔溃疡、荆防汤治疗外感风寒、鼻针疗法及其临床应用、按摩疗法治疗面瘫等内容。

阅读

相关人物

林文谋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莆田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