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市图书馆
莆田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莆田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被毒蛇咬伤后怎么办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医林采英》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10000958
颗粒名称:
被毒蛇咬伤后怎么办
分类号:
R249.76
页数:
3
页码:
186-188
摘要:
本节介绍了蛇咬伤的严重性在于伤后是否有中蛇毒。被毒蛇咬伤后,若不及时救治,常常会有生命危险
关键词:
医论
毒蛇
咬伤
内容
蛇咬伤的严重性在于伤后是否有中蛇毒。被毒蛇咬伤后,若不及时救治,常常会有生命危险。
毒蛇的毒素存在于蛇口腔的毒腺中,毒腺位于毒蛇的上颌两侧,与两个毒牙上的沟或管相通,毒液就是沿着这沟或管流到被咬的地方。毒素从伤口进入人体后,由于其对机体的毒性作用,即可引起一系列中毒症状。
春天来了,气候暖和,度过冬眠的毒蛇,也逐渐活跃起来。特别是过冬后的毒蛇,存在口腔内的毒素更多。
毒蛇的毒素,对人来说,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作用于神经系统称为神经毒素,另一类作用于血液循环系统称为血液毒素通常临床病症的表现,取决于毒液所含毒素的性质由于毒蛇的种类不同,毒液的组成成分各异,故各种毒蛇咬伤的毒性反应是不一样的。以神经毒素为主者,其特点为,一般在咬伤后创口并不疼痛,人觉麻木,局部红肿轻微或不明显,在短时间内,毒性作用达到神经中枢,使人精神困倦,感觉迟钝,呼吸困难,最后窒息而死。如海蛇、金环蛇和银环蛇等。以血循毒素为主者,其特点为被咬后局部具有非常明显的损害症状,如流血、红肿、剧痛,继而发青变紫,当毒素随着血液流到内脏而被吸收后,就会引起内脏流血及其他组织细胞,造成心肌损害,最后终因急性循环衰竭或急性肾功能衰竭而死亡。如虫奎蛇和竹叶青等。也有一些毒蛇的毒液兼有神经、血液毒素特点,所谓“混合毒素”,其特点可包括神经系统和血液循环系统两个方面,通常局部或全身的中毒症状均为明显,往往死于呼吸麻痹和循环衰竭。大眼镜蛇等。
被蛇咬伤时,首先应判蛇的种类,要是无毒蛇,就不必惊慌。是否毒蛇咬伤,主要是依靠被咬局部的牙痕来判断。毒蛇咬后,在局部皮肤上可以见到明显的对称性的两个牙痕(有时可见到1~4个),而无毒蛇咬伤后则仅见不规则或锯齿状的牙印,这在鉴别诊断上是很重要的。万一蛇的种类辨不清楚,而咬伤的牙齿也难于分辨,则不管它有毒无毒,都应该当作毒蛇来对待,赶快施行急救和处理急救时,如咬伤四肢,应立即用止血带或布带紧扎伤口的上方,以阻断局部淋巴及静脉血回流。结扎的时间,要求力争能在1~3分钟内完成,并要注意每隔15分钟左右放松1次,每次1~2分钟,以免因结扎过久而造成组织坏死。结扎后,应将患肢放于低位,并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伤口,再以消毒过的或清洁的小刀、三枝针、针头等将牙痕间的皮肤挑破,伤口内发现有蛇牙时,应设法取出。或在伤口周围的皮肤上刺破数处,亦可将手的“八邪穴”和脚的“八风穴”之处的表浅皮肤挑破,以利毒液排出,同时,尽速从伤口部位挤出或吸出毒液。挤压后,再以1%的高锰酸钾溶液或过氧化氢冲洗,以补充组织中的氧气,也可减轻毒性。此外,还可以用普鲁卡因封闭疗法处理蛇咬伤。
俗语说:“毒有毒解法。”民间认为有蛇的季节,有毒蛇的地方,就有解毒蛇的草药。被毒蛇咬伤后,经结扎、冲洗后,立即在附近寻找开有黄花的草药根和叶捣汁口服、开紫花或白花的草药叶捣烂外敷在伤口。还可配合口服季德胜蛇药、蛇伤解毒片。上述为紧急处理方式,有条件者必须立即送医院抢救。但在治疗过程中,应禁忌使用吗啡,对巴比妥类、氯丙嗪等都应慎用,以免引发呼吸衰竭。
知识出处
《医林采英》
出版者: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本书内容主要有医论荟萃、医案选辑、医话精选等,包括:生大黄治疗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黄连菖蒲汤治疗口腔溃疡、荆防汤治疗外感风寒、鼻针疗法及其临床应用、按摩疗法治疗面瘫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莆田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