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痄腮的发生与防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医林采英》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10000940
颗粒名称: 小儿痄腮的发生与防治
分类号: R249.76
页数: 1
页码: 164
摘要: 本节介绍了在冬春季节,小儿容易发生腮部肿胀,患病时,多数患儿的肿胀由一侧蔓延至另一侧,使面颊肿胀形似蟆,因此又称“虾蟆瘟”。
关键词: 医论 莆田 小儿痄腮

内容

在冬春季节,小儿容易发生腮部肿胀,患病时,多数患儿的肿胀由一侧蔓延至另一侧,使面颊肿胀形似蟆,因此又称“虾蟆瘟”。这种病传染性很强,往往很快在小儿中流行。这种病中医称痄腮,西医称流行性腮腺炎。
  小儿患了此病后,不仅腮部肿胀,而且疼痛,张口和吃东西时疼痛加重,伴有发热、厌食等。
  此病是由病毒引起的,目前西医认为没有特效药。中医认为是热毒所致,无论内服或外治皆能取得有效的治疗。现将疗法介绍于下。
  内服药可采用板蓝根30~60克,水煎,分3次服,或板蓝根、大青叶各30克,连翘、金银花、夏枯草各15克,甘草10克,水煎,分2次服。连服3~5天。
  外用药可采用青黛调水涂敷患处,每天2次,或用食醋涂蘸患处,每天4次,或用鲜马齿苋或蒲公英适量捣烂,外敷患部,每天2次。
  除以上方法外,还可采用灯火疗法,取灯芯草1根,蘸植物油少许,点燃后迅速对准患侧角孙穴灼,灼后可闻一清脆的“啪”声。无响可重灼,灼时宜先剪掉角孙穴周围的头发,以防点燃头发。
  以上几个疗法,可任选一种,或多种结合,疗效更佳。

知识出处

医林采英

《医林采英》

出版者: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本书内容主要有医论荟萃、医案选辑、医话精选等,包括:生大黄治疗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黄连菖蒲汤治疗口腔溃疡、荆防汤治疗外感风寒、鼻针疗法及其临床应用、按摩疗法治疗面瘫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莆田
相关地名